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152021北京師大附中初一(下)期中歷史一、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1.繪制時間軸梳理歷史發(fā)展脈絡是常用的歷史學習方法之一。下圖中“?”處對應的史實是A.開鑿大運河B.隋朝統(tǒng)一全國C.唐朝的建立D.貞觀之治2.下列每組制度中,相似度最高的是()A.分封制和二府三司制 B.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C.內外朝制和察舉制 D.郡縣制和科舉制3.關于隋朝末年的史事,因果關系正確的是()A.隋煬帝即位→大運河開鑿→農民起義爆發(fā)→各地官吏反叛B.大運河開鑿→隋煬帝即位→農民起義爆發(fā)→各地官吏反叛C.大運河開鑿→隋煬帝即位→各地官吏反叛→農民起義爆發(fā)D.隋煬帝即位→農民起義爆發(fā)→大運河開鑿→各地官吏反叛4.下列帝王中,根據世襲制取得帝位的是()A.楊堅 B.李世民 C.趙匡胤 D.鐵木真5.如圖是唐朝的曲轅犁。它和直轅犁相比()A.能翻土耕地 B.可以用牛拉動 C.輕便易操作 D.不用人操作6.下列灌溉工具,出現的先后順序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7.唐代之前,荊楚民間存在一種祈求豐收的“牽鉤之戲”,至唐代稱作“拔河”,廣為流傳。唐玄宗《觀拔河俗戲》詩云:“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據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為主流 B.耕戰(zhàn)結合觀念深入人心C.陽剛與力量受到推崇 D.詩歌以描寫宮廷生活為主8.繼王羲之之后,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劃時代貢獻的作品是()A.歐陽詢 B.顏真卿 C.柳公權 D.趙孟頫9.對比下面的兩枚古錢幣,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①二者都圓形方孔錢②錢幣上都有漢字③唐文化對日本影響巨大④日本曾經隸屬于唐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法師)周流多載,方始旋返。十九年正月,屆于長安……親踐者一百一十國,傳聞者二十八國……爾其物產風土之差,習俗山川之異,遠則稽之于國典,近則詳之于故老。”出自()A.《送子天王圖》 B.《步輦圖》 C.《西游記》 D.《大唐西域記》11.“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這副對聯稱頌的詩人是A.王維B.李白C.杜甫D.白居易12.杜甫的《憶昔》中寫到“有田種谷今流血。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原因是()A.安史之亂 B.黃巢起義 C.藩鎮(zhèn)割據 D.澶淵之盟13.下列表格所深刻反映的歷史現象是()政權開國君主即位前的官職后梁朱溫宣武節(jié)度使后唐李克用行營節(jié)度使后晉石敬瑭河東節(jié)度使后漢劉知遠河東節(jié)度使A.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的延續(xù) B.中國正在走向統(tǒng)一C.五代時期國家陷于四分五裂 D.原有朝代再次復興14.下列對聯中,描寫宋太祖的是A.開明君主吸隋訓,貞觀之治創(chuàng)唐榮B.武周政治得發(fā)展,無字之碑任后評C.調整政策呈開元,沉淫酒色誤王國D.陳橋兵變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15.宋初____“始置諸州”,“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知州)通簽書施行”。據此判斷橫線處的官職應該是A.節(jié)度使B.通判C.禁軍將領D.三司使16.王安石認為,國家貧困的癥結,不在于開支過多,而在于生產過少,生產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則國不強。下列措施體現此思想的有()A.募役法和保甲法 B.方田均稅法和科舉法C.將兵法和均輸法 D.青苗法和農田水利法17.下列歷史人物與事件對應正確的是()A.耶律阿保機——滅亡西夏 B.完顏阿骨打——統(tǒng)一契丹C.李元昊——進攻南宋 D.趙構——定都開封18.“兩國經歷了數十年的戰(zhàn)爭,雙方都已筋疲力盡,都需要有一個保持雙方體面的方式來結束這種局面……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整個河北地區(qū)也因和平而全面恢復生產,兩國不再因無休止的戰(zhàn)爭而使無數生靈涂炭……(雙方)不用兵達百余年,如此長期的和平局面對兩國的經濟文化發(fā)展蘊含的積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蔽闹兴u述的和議,可能是()A.澶淵之盟 B.宋夏和議 C.宋金和議 D.遼金和議19.使用如圖文字的是()A.契丹族 B.黨項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20.南宋時期,取得過郾城大捷的抗金將領是A.司馬光 B.岳飛 C.辛棄疾 D.文天祥21.下邊的示意圖反映了()A.東晉與前秦對峙 B.南宋與金對峙C.北宋與遼國對峙 D.南宋與元對峙22.“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毕铝懈鞒选昂贾荨弊鳛槎汲堑氖茿.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23.《三字經》:“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滅金,絕宋世?!辈牧纤从车膹拈L期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24.如圖是中國某一朝代都城內中樞機構的分布示意圖。該都城是()A.唐長安 B.宋開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25.關于藏族的歷史,發(fā)生在元朝的是()A.公主遠嫁贊普 B.和同為一家C.與中央政權會盟 D.隸屬宣政院轄地二、本大題共3題,共計50分。26.探究唐朝的興盛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薄盀榫溃仨毾却姘傩?,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1)材料一中的言論出自唐朝哪位統(tǒng)治者?這些言論體現的是什么思想?材料二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措施(部分)政治經濟文教唐太宗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減輕人民勞役負擔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唐玄宗整頓吏治,裁減冗員改革稅制,彌補國家財政不足將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主要內容:編修經籍(2)通過比較,進行概括,這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能力。概括兩代帝王措施的相同點。材料三杜甫《憶昔》(部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3)依據材料三,簡要說明“開元盛世”的表現。材料四據統(tǒng)計,《全唐詩》有詩歌48900多首,詩人2200多人。其中進士是盛唐時期詩人創(chuàng)作隊伍中的生力軍。詩家風格既有“摩詰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義山之窈眇”,又有“如郊之寒,如島之瘦,如李賀之詭奇……”;杜詩則包羅萬象,集眾家之長。翻檢唐詩,題材有邊塞詩、山水田園詩、諷喻詩、懷古詠史詩等等,描述內容從朝廷大政到市井風情,舉凡三教九流、生活瑣事等都被唐詩囊括殆盡。(4)依據材料四,概括唐詩的特點。(5)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簡要分析唐朝前期出現盛世的原因。27.交通的發(fā)展,促進了中外的社會進步。材料一《隋朝大運河示意圖》(1)材料一反映的是隋朝大運河。大運河流經的城市,A是,B是。C處河段是渠。它所起的歷史作用是什么?材料二【范例】唐朝高僧鑒真排除千難萬險,東渡日本,弘揚佛法,傳播中國的醫(yī)荮和書法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2)參照范例,結合所學,完成你對玄奘西行簡介。(3)依據上圖,結合所學,比較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的相同點。28.制度創(chuàng)新,促進社會進步材料一《北宋前期科舉次數與錄取進士人數統(tǒng)計表》時期科舉次數錄取進士人數平均每榜錄取進士人數宋太祖1518813宋太宗81487186宋真宗121760147宋仁宗134561351——摘編自李兵、劉海峰《科舉:不只是考試》(1)根據材料一,寫出表格中的數據所反映的趨勢。(2)科舉制一貫作用是什么?與隋唐相比,宋代大力發(fā)展科舉制,獨特的作用是什么?材料二為加強邊防,唐在沿邊重鎮(zhèn)設立節(jié)度使。節(jié)度使最初只掌兵權,后來總攬軍、政、財、監(jiān)之權,權重勢雄,獨霸一方。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相望于內地(在內地密集分布)”,“(駐)屯重兵,多以賦入自贍(大多截留了賦稅供自己使用)”,“喜則連衡(橫)而叛上(節(jié)度使們彼此喜歡就合作,而一起對抗中央),怒則以力相并(節(jié)度使們彼此敵視就動用軍隊相兼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命令各州,除必要的經費外,全都運送中央,不允許占留;采取派遣官員監(jiān)察地方等多項措施,于是地方權力被大力削奪。宋太宗時,節(jié)度使掌控的郡縣也被收回。元朝變革地方行政制度,設立行省。行省官員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中央鎮(zhèn)守地方:凡行政號令和公文申稟,“(行省)不敢專決大政,咨(詢)中書(?。┒笮小薄!幾园讐垡涂傊骶帯吨袊ㄊ贰返炔牧先姓^(qū)劃圖(1330年)(3)依據材料二、三,結合所學,分別評價唐、宋、元時期中央政權對地方的治理措施。概括從唐至元,中央對地方管理的發(fā)展趨勢。
2021北京師大附中初一(下)期中歷史參考答案一、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分。1.【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建立隋朝,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楊堅滅掉了陳,成功地統(tǒng)一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故B符合題意;605年開鑿大運河;618年唐朝的建立、李世民統(tǒng)治時期出現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军c睛】抓住題干關鍵詞“589年”是解題的關鍵,589年楊堅滅掉了陳,成功地統(tǒng)一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2.【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都是中央官職,最高統(tǒng)治者都是皇帝,它們都加強了中央集權,B符合題意;分封制在地方分封諸侯,二府三司制是宋代為了削弱相權,加強君權的重要舉措,A排除;“內外朝制”西漢武帝時期設置的一種平衡相權的政治制度,察舉制是選拔官吏的制度,C排除;秦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科舉制是選拔官吏的制度,D排除。故選擇B。3.【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即位后開通了大運河,溝通了南北經濟,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后導致農民起義爆發(fā),后來各地官吏反叛,最終隋朝滅亡,A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項不符,排除。故選擇A。4.【答案】B【解析】【詳解】世襲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遜位后,將皇帝的九五之尊轉給自己的子孫的傳承制度。唐朝的建立者李淵是李世民的父親,李世民根據世襲制取得帝位。李世民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故B符合題意;楊堅是隋朝的建立者,排除A;趙匡胤建立北宋,排除C;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排除D。故選B。5.【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與直轅犁相比,曲轅犁的轅把是彎的,使得它操作更加輕便容易,故選C;直轅犁和曲轅犁都能翻土耕地,都是用牛拉動,而且都需要用人操作,排除ABD。6.【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桔槔俗稱"吊桿""稱桿",古代漢族農用工具;翻車出現在三國時期;筒車出現在唐朝。所以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是①②③,A符合題意,BCD排除。故選擇A。7.【答案】C【解析】【詳解】從材料中“壯徒恒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可以看出,拔河體現了人的陽剛與力量,從而受到推崇,C符合題意;ABD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故選擇C。8.【答案】B【解析】【詳解】顏真卿創(chuàng)立了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他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B符合題意;ACD項都是我國古代的書法家,但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故選擇B。9.【答案】A【解析】【詳解】觀察題干的唐朝的“開元通寶”和日本的“和同開珎”,可以看出兩枚古錢幣都是圓形方孔錢,故①符合題意;唐朝的“開元通寶”和日本的“和同開珎”上面都有漢字,故②符合題意;日本的“和同開珎”與唐朝的貨幣形狀相同,錢幣上有漢字,說明唐文化對日本影響巨大。故③符合題意;日本曾經隸屬于唐朝的說法錯誤,因為唐朝與日本交往密切,但不屬于唐朝管轄。故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10.【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法師”“十九年正月,屆于長安……親踐者一百一十國,傳聞者二十八國”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玄奘西行,與玄奘西行有關的是《大唐西域記》,故選D;ABC中的作品都和玄奘西行無關,排除。11.【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信息“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結合所學可知,“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是1957年朱德參觀成都杜甫草堂時撰寫的一副對聯。杜甫的詩,有的氣魄雄厚,有的沉郁悲愴,語言精煉凝重,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人們稱他為“詩圣”,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是“詩佛”,B項是“詩仙”,D項是“詩魔”。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12.【答案】A【解析】【詳解】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的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題干的“有田種谷今流血。洛陽宮殿燒焚盡,宗廟新除狐兔穴……”局面出現的原因是安史之亂,故A符合題意;黃巢起義發(fā)生在唐朝末年,排除B;安史之亂后,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的局面,排除C;北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排除D。故選A。13.【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唐朝安史之亂后,節(jié)度使勢力逐漸擴大,不受中央節(jié)制,形成藩鎮(zhèn)割據,國家處于四分五裂局面。中央與藩鎮(zhèn)戰(zhàn)爭不斷,藩鎮(zhèn)間也連年攻占,割據局面延續(xù)到五代十國時期,后梁、后唐、后晉、后漢的開國君主在即位前的官職都是節(jié)度使,這說明五代時期國家仍處于四分五裂狀態(tài),故A項正確;“中國正在走向統(tǒng)一”與史實不符,故B項錯誤;“五代時期國家陷于四分五裂”的深層原因是唐朝后期藩鎮(zhèn)割據的延續(xù),故C項錯誤;“原有朝代再次復興”說法錯誤,故D項錯誤。14.【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960年,趙匡胤發(fā)動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建立后,為加強中央集權,趙匡胤又通過“杯酒釋兵權”,剝奪了朝中大將的兵權。D符合題意。A項描述的是唐太宗,B項描寫的是武則天,C項描寫的是唐玄宗,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5.【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北宋為防止知州權力過大難以控制,在各州設置通判,故B符合題意;節(jié)度使、禁軍將領、三司使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16.【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王安石認為國家貧困的癥結在于生產過少,因此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擴大農業(yè)生產。為此,王安石實行青苗法,目的是使農民免受高利貸盤剝,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王安石實行農田水利法,興修水利工程,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青苗法和農田水利法均屬于經濟層面上的改革,與題意相符,故D項正確;募役法和保甲法屬于軍事層面的改革,與材料主旨不符,故A項錯誤;科舉法屬于文化教育層面的改革,與材料無關,故B項錯誤;將兵法屬于軍事層面的改革,與材料主旨不符,故C項錯誤。17.【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元昊建立西夏,后進攻南宋,C符合題意;1227年,蒙古滅西夏,排除A;統(tǒng)一契丹的是耶律阿保機,排除B;趙構建立南宋政權,都城在臨安,不是開封,排除D。故選擇C。18.【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整個河北地區(qū)也因和平而全面恢復生產,兩國不再因無休止的戰(zhàn)爭而使無數生靈涂炭……(雙方)不用兵達百余年,如此長期的和平局面對兩國的經濟文化發(fā)展蘊含的積極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澶淵之盟,宋真宗時(1004年),遼大舉進攻北宋,宰相寇準力勸宋真宗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第二年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A符合題意;BCD項材料沒有涉及,排除。故選擇A。19.【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西夏文”可知圖中的文字是西夏政權的文字,西夏政權是黨項族建立的,所以圖中的文字是黨項族文字,故選B,排除ACD。20.【答案】B【解析】【詳解】岳飛是領導的軍隊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他從金軍收復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敗金軍騎兵主力,收復許多失地,B符合題意;司馬光著《資治通鑒》,A排除;辛棄疾與“郾城大捷”無關,C排除;文天祥抗元,D排除。故選擇B。21.【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141年,南宋與金達成協(xié)議: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代為界;宋向金稱臣,每年向金貢送銀、絹,宋金南北對峙具面形成所以答案選B。22.【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笨芍?,這首詩諷刺了南宋統(tǒng)治者偏安一隅,茍且偷安,不思國仇家恨的精神狀態(tài)。杭州、汴州是解題的關鍵,結合所學可知,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繼位,史稱南宋。臨安是今天的杭州。故D符合題意;隋朝、唐朝、北宋的都城與杭州無關,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23.【答案】B【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從長期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朝代的相關史實,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的分裂,完成統(tǒng)一。1279年元朝統(tǒng)一全國,結束了遼宋夏金的分裂時期。581年楊堅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滅南朝陳,統(tǒng)一中國,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結束,隋朝時期開始。宋沒有統(tǒng)一全國,明朝材料沒涉及到,因此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究键c定位】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繁盛一時的隋朝;人教版七年級上·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秦王掃六合24.【答案】C【解析】【詳解】從圖中可以觀察到“中書省”這一中國古代中樞權力機構,在元代只保留了中書省,置于都城之內,總理全國政務,為最高行政機構。所以這是元朝的都城,C符合題意;ABD項與圖片內容不符,排除。故選擇C。25.【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元朝統(tǒng)一中國后,中央設立宣政院負責宗教事務并管轄西藏地區(qū),從此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D正確;唐朝時期對吐蕃采取和親政策,如唐太宗送文成公主入藏,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密切了漢藏兩族的關系,雙方“和同為一家”,此后吐蕃又與唐朝進行了長慶會盟,ABC三項所述發(fā)生在唐朝,排除。故選D。二、本大題共3題,共計50分。26.【答案】(1)唐太宗;體現出以民為本的思想。(2)政治上:整頓吏治;文教上:重視科舉考試。(3)人口眾多;糧食產量大,公家私人的糧食儲備多;社會安定。(4)唐詩特點:優(yōu)秀的作者、作品眾多,題材廣泛,寫作風格多樣。(5)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唐朝統(tǒng)治者比較開明、進??;政策比較開明,能夠兼容并包;創(chuàng)新、完善國家制度;重視文化教育:社會秩序長期比較穩(wěn)定;社會經濟發(fā)展?!窘馕觥俊驹斀狻浚?)“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薄盀榫?,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言論出自唐太宗,這些言論體現出他的以民為本的統(tǒng)治思想。(2)根據“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整頓吏治,裁減冗員”可歸納出政治上整頓吏治;根據“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將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主要內容:編修經籍”可歸納出文教上重視科舉考試。(3)根據“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可歸納出人口眾多;根據“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可歸納出糧食產量大,公家私人的糧食儲備多;根據“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可歸納出社會安定。(4)根據“《全唐詩》有詩歌48900多首,詩人2200多人”可歸納出優(yōu)秀的作者、作品眾多;根據“題材有邊塞詩、山水田園詩、諷喻詩、懷古詠史詩等等,描述內容從朝廷大政到市井風情,舉凡三教九流、生活瑣事等都被唐詩囊括殆盡”可歸納出題材廣泛,寫作風格多樣。(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前期出現盛世的原因有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發(fā)展;唐朝統(tǒng)治者比較開明、進?。徽弑容^開明,能夠兼容并包;創(chuàng)新、完善國家制度;重視文化教育:社會秩序長期比較穩(wěn)定;社會經濟發(fā)展等。27.【答案】(1)A是洛陽,B是逐郡。C處河段是通濟渠。運河是溝通中國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促進了南北方的經濟文化交流。(2)唐朝高僧玄奘,排除千難萬險,西游天竺,求取佛經,為中國引入了原文佛經并翻譯,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3)相同點:都體現出堅持不懈、英勇無畏的品質;都促進了佛教的發(fā)展;都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貢獻;都反映了唐朝對外開放、積極進取的風貌?!窘馕觥俊驹斀狻浚?)根據所學隋朝大運河的內容可知,A是洛陽,B是逐郡。C處河段是通濟渠。隋朝大運河的歷史作用主要是它是溝通中國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促進了南北方的經濟文化交流。(2)根據對鑒真東渡的描述可以看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yǎng)豬場租賃合同8篇
- 2025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益性崗位人員招聘1人模擬試卷附答案詳解(突破訓練)
- 2025海南省三支一扶招募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一套參考答案詳解
- 2025廣西柳州市城中區(qū)人民法院招錄3人(二)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一套參考答案詳解
- 2025北京平谷區(qū)紀委區(qū)監(jiān)委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9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參考
- 2025鄂爾多斯市育知人才開發(fā)服務有限公司招聘輔助性審計服務項目工作人員5人模擬試卷有答案詳解
- 2025年福建省廈門國際旅行衛(wèi)生保健中心招聘1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名校卷)
- 2025江蘇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招聘編外專業(yè)技術人員42人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全優(yōu))
- 2025年宜賓市市級機關公開遴選考試真題
- 2025年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qū)蘇坂中心幼兒園招聘1人模擬試卷附答案詳解(考試直接用)
- 2025-2030輔助生殖技術服務市場規(guī)范化發(fā)展與區(qū)域布局戰(zhàn)略報告
- 2025年紡織企業(yè)綠色生產技術引進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沈陽鐵路局勞動合同8篇
- 高考3500詞匯表(完整版)
- MOOC 跨文化交際通識通論-揚州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臨床實踐能力結業(yè)考核專科技能操作評分表(皮膚科)真菌鏡檢
- 2022年宜昌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
- 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與實踐者課件
- 「東北大板」怎么紅起來的
-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
- 保健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