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欖核中學2023年高二化學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欖核中學2023年高二化學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欖核中學2023年高二化學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欖核中學2023年高二化學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欖核中學2023年高二化學測試題含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1.在含有大量的Ba2+、OH﹣、NO3﹣的溶液中,還可能大量共存的離子是()A.H+ B.NH4+ C.CO32﹣ D.Cl﹣參考答案:D【考點】離子共存問題.【分析】A.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B.銨根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C.碳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反應;D.氯離子不與四種離子反應,能夠共存.【解答】解:A.H+與OH﹣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錯誤;B.NH4+與OH﹣反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CO32﹣與Ba2+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Cl﹣不與Ba2+、OH﹣、NO3﹣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D正確;故選D.2.下列各圖所示的分子結構模型中,分子式為C2H6O的是()A.

B.

C.

D.參考答案:C考點:球棍模型與比例模型.專題:化學用語專題.分析:分子式為C2H6O,是乙醇,其結構簡式為CH3CH2OH,據此結合選項判斷分子組成與空間結構判斷.解答:解:A、分子組成為AB4,可以表示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與乙醇不相符合,故A錯誤;B、分子組成為A2B4,可以表示乙烯,為平面結構,與乙醇不的結構符合,故B錯誤;C、分子組成為A2B6C,可以表示乙醇,故C正確;D、分子組成為A6B6,可以表示苯,是平面結構,與乙醇組成不符合,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比例模型等,難度不大,注意比例模型表示原子的比例大小、原子連接順序、空間結構,不能表示原子之間的成鍵情況.3.現(xiàn)有兩種高聚物A、B,A能溶于氯仿等有機溶劑,加熱到一定溫度下熔融成粘稠液體,B不溶于溶劑,加熱不會變軟或熔融。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高聚物A可能具有彈性,而高聚物B一定沒有彈性B.高聚物A一定是線型高分子材料C.高聚物A一定是體型高分子材料D.高聚物B一定是線型高分子材料參考答案:C4.1,2,3-三苯基環(huán)丙烷的三個苯基可以分布在環(huán)丙烷環(huán)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兩個異構體:

據此,可判斷1,2,3,4,5-五氯環(huán)戊烷(假定五個碳原子也處于同一平面上)的異構體數(shù)目是

A、4

B、5

C、6

D、7參考答案:A略5.某有機物結構簡式如圖,用等物質的量的該有機物分別與Na、NaOH、NaHCO3恰好反應時,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A.3∶3∶2

B.3∶2∶1C.1∶1∶1

D.4∶2∶1

參考答案:B略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1mol的碳烯(︰CH2)含電子數(shù)為6NAB.一定溫度下,15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含O原子數(shù)為0.5NAC.常溫常壓下,4.6g乙醇中含有C-H鍵的個數(shù)為0.6NAD.標準狀況下,11.2L庚烷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分子數(shù)為3.5NA參考答案:B略7.A、B兩種烴,它們含碳質量分數(shù)相同,下列關于A和B的敘述正確的是A.A和B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C.A和B最簡式一定相同

D.A和B的化學性質相似參考答案:C略8.硬水肥皂去污力減弱甚至失效,這是由于發(fā)生A.水解反應

B.沉淀反應

C.皂化反應

D.酯化反應參考答案:B9.人們常用空氣污染指數(shù)API(AirPollutionIndex)來表示空氣的質量。某地區(qū)各種污染指數(shù)分別為:可吸入顆粒物85,二氧化硫75,二氧化氮50,則該地區(qū)的首要污染物和空氣污染指數(shù)分別為

A.二氧化硫

75

B.二氧化氮50

C.二氧化碳210

D.可吸入顆粒物85參考答案:D10.關于原子軌道的說法正確的是

A.凡中心原子采取sp3雜化軌道成鍵的分子其幾何構型都是正四面體.

B.CH4分子中的sp3雜化軌道是由4個H原子的1s軌道和C原子的2p軌道混合起來而形成的;

C.sp3雜化軌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軌道和p軌道混合起來形成的一組能量相等的新軌道;

D.凡AB3型的共價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雜化軌道成鍵.

參考答案:C11.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為8電子結構的是(

)A.BeCl2

B.PCl3

C.PCl5

D.NO參考答案:B12.一溴丙烷(CH3CH2CH2Br)與2一溴丙烷(CH3CHCH3)分別和氫氧化鈉的醇溶液混合加熱,則(

)A、產物相同

B、產物不同C、碳氫鍵斷裂的位置相同

D、碳溴鍵斷裂的位置相同參考答案:A略13.某有機物的結構式為它在一定條件下(圖)能發(fā)生的反應有(

)。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參考答案:C略14.2011年被第63屆聯(lián)合國大會定為“國際化學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化學在開發(fā)可替代能源、保護環(huán)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節(jié)能減排和改善環(huán)境的是A.推廣可利用太陽能、風能的城市照明系統(tǒng)

B.使用填埋法處理未經分類的生活垃圾C.加速建設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減少汽車尾氣排放D.積極推行“限塑令”,加快研發(fā)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類可降解塑料參考答案:B15.下列物質晶體中,同時存在極性鍵、非極性鍵和氫鍵的是()A.CO2

B.H2O

C.H2O2

D.C2H2參考答案:C略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16.制備KNO3晶體的實質是利用結晶和重結晶法對KNO3和NaCl的混合物進行分離。下面是某化學興趣小組的活動記錄。查閱資料:文獻中查得,四種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S/g)如下表所示。

NaNO3KNO3NaClKCl10℃

80.520.935.731.0100℃

17524639.156.6實驗方案:Ⅰ.溶解:稱取29.8gKCl和34.0gNaNO3放入250mL燒杯中,再加入70.0g蒸餾水,加熱并攪拌,使固體全部溶解。Ⅱ.蒸發(fā)結晶:繼續(xù)加熱和攪拌,將溶液蒸發(fā)濃縮。在100℃時蒸發(fā)掉50.0g水,維持該溫度,在保溫漏斗(如圖所示)中趁熱過濾析出的晶體。得晶體m1g。

Ⅲ.冷卻結晶:待溶液冷卻至室溫(實驗時室溫為10℃)后,進行減壓過濾。得KNO3粗產品m2g。Ⅳ.重結晶:將粗產品全部溶于水,制成100℃的飽和溶液,冷卻至室溫后抽濾,得KNO3純品。假定:①鹽類共存時不影響各自的溶解度;②各種過濾操作過程中,溶劑的損耗忽略不計。試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Ⅱ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論上過濾得到晶體的質量m1=________g。(2)若操作Ⅱ中盛接濾液的燒杯中不加入蒸餾水,則理論上在操作Ⅲ中可得粗產品的質量m2=________g,其中混有NaCl________g。為防止NaCl混入,在操作Ⅱ中盛接濾液的燒杯中至少應加入蒸餾水________g。(3)操作Ⅲ中采用減壓過濾,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小組同學所用的裝置如下圖所示,試寫出該裝置中主要玻璃儀器的名稱:________。若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防止降溫時析出KNO3晶體而降低產率15.58(2)36.90.681.9(3)可加快過濾速度,并能得到較干燥的沉淀吸濾瓶、安全瓶、抽氣泵打開旋塞K解析:29.8gKCl的物質的量為0.4mol,34.0gNaNO3的物質的量為0.4mol,再加入70.0g蒸餾水,固體全部溶解后,K+、Na+、Cl-、NO均為0.4mol。(1)操作Ⅱ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防止降溫時析出KNO3晶體而降低產率;理論上操作Ⅰ析出的是NaCl晶體,100℃時NaCl的溶解度為39.1g。操作Ⅱ后溶液中剩余20g蒸餾水(溶劑),故m1=58.5g·mol-1×0.4mol-39.1g×=15.58g。(2)若操作Ⅱ中盛接濾液的燒杯中不加入蒸餾水,則理論上在操作Ⅲ中析出的晶體為NaCl和KNO3,其中m(NaCl)=39.1g×-35.7g×=0.68g,m(KNO3)=101g·mol-1×0.4mol-20.9g×=36.22g,故m2=m(NaCl)+m(KNO3)=36.9g。操作Ⅱ中盛接的濾液中含NaCl的質量為39.1g×=7.82g。欲使操作Ⅲ析出的晶體中不含NaCl晶體,則必須使這7.82gNaCl在10℃時全部溶于水,設此時所需溶劑水的質量為xg,則有:=,得x=21.9,故在燒杯中至少應加入1.9g蒸餾水。(3)減壓過濾可加快過濾速度,并能得到較干燥的沉淀;裝置中主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吸濾瓶、安全瓶、抽氣泵;若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應打開旋塞K,以保持安全瓶內外大氣相通。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17.(每空1分,共11分)(A)實驗室模擬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實驗室可用飽和亞硝酸鈉(NaNO2)溶液與飽和氯化銨溶液經加熱后反應制取氮氣。(1)從上圖中選擇制取氣體的合適裝置:氮氣

、氫氣

。(2)氮氣和氫氣通過甲裝置,甲裝置的作用除了將氣體混合外,還有

、

。(3)氨合成器出來經冷卻的氣體連續(xù)通入乙裝置的水中吸收氨,

(填“會”或“不會”)發(fā)生倒吸,原因是:

。(4)用乙裝置吸收一段時間氨后,再通入空氣,同時將經加熱的鉑絲插入乙裝置的錐形瓶內,能使鉑絲保持紅熱的原因是:

,錐形瓶中還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5)反應結束后錐形瓶內的溶液中含有H+、OH-、

、

離子。(6)寫出乙裝置中氨氧化的化學方程式

。參考答案:(A)(1)a、b

(2)干燥氣體

控制氫氣和氮氣的流速(3)不會

因為混合氣體中含有大量難溶于水的氮、氫兩種氣體(4)說明氨的氧化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

有紅棕色氣體產生(5)4NH3+5O2

4NO+6H2O(6)NH

NO略18.如圖,p、q為直流電源的兩極,A由+2價金屬單質X制成,B、C、D為鉑電極,接通電源,金屬X沉積于B極,同時C、D極上均產生氣泡。試回答:

(1)p為極,A極發(fā)生了反應。(2)C為極,試管里收集到的氣體是。(3)C極的電極反應式是。(4)在電解過程中,測得的C、D兩極上產生的氣體的實驗數(shù)據如下:時間(min)12345678910陰極生成氣體體積(cm3)6122029394959697989陽極生成氣體體積(cm3)24711162126313641仔細分析以上實驗數(shù)據,造成陰、陽兩極氣體體積比變化的可能原因是。(5)當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A、B電極所在的電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