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改革-何欽銘_第1頁
面向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改革-何欽銘_第2頁
面向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改革-何欽銘_第3頁
面向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改革-何欽銘_第4頁
面向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改革-何欽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面向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改革浙江大學何欽銘2013.11.26內容引言浙大實踐案例特征分析浙大計算機學院精研課程引言課程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基石教學方法是課程的靈魂美國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

中國學生缺乏跨學科知識的廣度批判性思維在課程教學上我們還缺什么?專業(yè)課程體系瞄準世界一流大學許多課程采用原版教材教師學術水平大幅度提升。。。。。引言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影響教學方法的要素: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手段沒有統(tǒng)一、先進的教學方法,只有合適的教學方法引言不同學科、不同類型的課程教學方法有什么特點?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學生能力?教學方法如何實施?有什么抓手?。。。。。浙大實踐案例特征分析(1)基本背景2011年,我校教學方法立項103項:人文、社會科學部20項理學部16項工學、信息學部40項農生環(huán)學部13項醫(yī)學部14項目標:探索教學模式的三個轉變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以課堂教學為主向課內外結合轉變以結果評價為主向結果過程評價結合為主轉變2012年底,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結題浙大實踐案例特征分析(2)實踐案例總結模式課程基本情況:課程類別、所屬學科、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學對象、課程學時與教學場景;課程教學重點解決的問題:分析課程教學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教學方法改革:分析整體實施策略和方法,展示具體的例子,并分析課程教學方法的特點;課程考核方法和支撐手段:分析課程考核方法以及有關的支撐手段;教學效果和推廣性分析:分析實踐效果,特別是學生的感受和看法,并分析對其他課程可能的借鑒作用。教學方法研究性學習、參與式教學、啟發(fā)式教學、實踐教學、合作學習、開放式教學教學方式講授、問答(詰問式教學)、實驗、討論、案例教學CBL、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情境教學、團隊學習、基于項目的探究、指導自學、實習與實踐??己朔椒ňC合評價、過程考核(形成性評價)、差異考核(3)基于特征關鍵詞的案例分析方法浙大實踐案例特征分析教學方法關鍵詞分布的總體特征注:本表及以下相關分析統(tǒng)計工作由教育學院沈其娟博士協(xié)助完成按所屬學科和課程性質的關鍵詞分布文理工農醫(yī)研究性學習33.371.47083.375參與式教學10042.9505050啟發(fā)式教學55.642.93016.70實踐11.1015050合作11.114.310025開放014.3516.70專業(yè)核心專業(yè)選修大類課程研究性學習81.877.850參與式教學68.233.350啟發(fā)式教學13.644.443.8實踐13.611.16.3合作922.218.8開放4.500按學科類別統(tǒng)計按課程性質統(tǒng)計按課程知識類型的關鍵詞分布綜合-應用綜合-基礎專門-應用專門-基礎研究性學習88.976.983.359.1參與式教學5066.653.863.6啟發(fā)式教學12.55023.172.2實踐37.5023.14.5合作12.516.77.713.6開放0009主要教學方式關鍵詞分布基于學科分類的教學方式關鍵詞分布

文理工農醫(yī)講授88.971.4905075討論66.785.745037.5案例55.602516.750團隊33.357.160062.5項目042.95516.712.5指導自學22.242.92516.737.5實踐33.3030050情境教學22.201016.70PBL0010037.5問答22.228.6516.70實驗028.64010012.5基于課程類別的教學方式關鍵詞分布

專業(yè)核心專業(yè)選修大類講授68.288.987.5討論36.455.668.8案例31.833.325團隊45.544.450項目27.344.431.3指導自學31.8037.5實踐27.333.325情境教學13.622.225PBL4.511.16.3問答011.112.5實驗36.422.225基于知識性質的教學方式關鍵詞分布%綜合-應用綜合-基礎專門-應用專門-基礎講授10083.353.881.8討論55.65038.559.1案例55.616.746.24.5團隊33.333.346.259.1項目44.416.723.127.3指導自學22.233.37.740.9實踐44.416.723.122.7情境教學11.1023.122.7PBL016.723.14.5問答0015.418.2實驗33.333.338.527.3不同學科研究性學習的實現方式

研究性學習的實現方式文(3)案例教學(2)理(5)討論(4)、項目研究(3)、團隊學習(3)

工(14)項目研究(10)、團隊學習(10)、討論(8)農(5)實驗(5)醫(yī)(6)案例教學(3)、討論(3)、團隊學習(3)不同學科參與式教學的實現方式

參與式教學的實現方式文(9)討論(7)、案例教學(5)理(3)討論(2)、項目研究(2)、團隊學習(2)、指導自學(2)

工(11)討論(7)、項目研究(5)、團隊學習(5)、案例教學(4)農(3)實驗(3)醫(yī)(4)指導自學(3)、討論(2)、團隊學習(2)、實踐(2)相關成果分析已出版發(fā)行強化過程、深化互動的教學方法改革——浙江大學優(yōu)秀案例,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ISBN:9787308115346浙大實踐案例特征分析19三、浙大計算機學院“精研課程”計算機學院“精研課程”目標:將學院科研力量與本科教學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熱情拓寬學生學術視野,培養(yǎng)學生研究興趣和能力

20浙大計算機學院“精研課程”精研課程基本特征教學方法:重對主動探索的引導重對學習過程的指導重課堂內外的互動;考核方法:多環(huán)節(jié)過程考核期末考試占總評的比例不超過50%有鼓勵學生參與討論的措施教學規(guī)模:每班規(guī)模為10-50人21浙大計算機學院“精研課程”精研課程申報流程:2年后認定每年9月申請初評一年后每年7月中期評審下?lián)芙涃M8000元/項一年后每年7月結題評審正式命名每年持續(xù)通過教學管理委員會課堂調查,支持經費3000元/項/年22浙大計算機學院“精研課程”評審標準必須現場答辯;經教學管理委員會課堂調查,課程實施過程與申報計劃相符;提供教學數據(包括學生平時成績清單、研究題目及報告等),以證明精研課程建設的內容;提供學生正面評價的文章或數據;提供至少90分鐘體現教學精華的教學錄象;學生評價分數超過全院教師平均水平。23浙大計算機學院“精研課程”實施情況申報課程教師1323初評課程教師919中期課程教師818結題課程教師714年份0913249157111011553312611497112224案例1:高級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1)基于團隊的學習組織方式目地: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完成復雜任務形式:每3人一組每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座位集中(為了課堂討論)在課外實踐中分工合作完成大作業(yè)任務25(2)基于問題的互動教學簡單的引導性問題:由學生獨立搶答記入課堂討論得分(個人分);比較難的問題:在課堂上分組討論3-5分鐘后提交書面答案課后評價記分(團隊分)案例1:高級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26(3)基于大作業(yè)的研究性學習每組抽簽選擇1道Project要求:提交研究報告一周后的課堂上做10分鐘左右報告所有同學提問、答辯,并打分案例1:高級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27ResearchProject(30=20+10)Discussions(14)Homework(5)Q&A(0.5each)Total50FinalExam(50)案例1:高級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4)課程考核方法28案例2:啟真班新生研討課(1)課程目的圍繞典型計算問題的分析與討論主題:信息表示與編碼(Communication)資源競爭與調度(Coordination、Evaluation)社會關系與網絡(Automation)問題分解與遞歸(Design)(2)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討論:圍繞具體問題求解,討論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思路;教師歸納點評;課后探索:根據課堂討論主題,學生分組課后研究布置的任務課堂報告:小組在下周課堂上報告并答辯;由各小組打分并由教師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