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指紋檢驗技術_第1頁
第七章-指紋檢驗技術_第2頁
第七章-指紋檢驗技術_第3頁
第七章-指紋檢驗技術_第4頁
第七章-指紋檢驗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X第七章指紋檢驗技術教學目的教學要求通過課堂和實驗教學,使學生熟悉指紋的分類及其特征體系,知道現場指紋的各種發(fā)現、提取和顯現方法,了解現場指紋的識別方法。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多媒體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實驗教學教學進程設計12學時授課4學時實驗8學時2學時第一節(jié)指紋的概念、特點和作用第二節(jié)指紋的結構、類型和特征體系2學時實驗四手印的捺印及測量2學時第三節(jié)現場潛指印的尋找、顯現和提取第四節(jié)現場指印的識別2學時實驗五物理法顯現手印2學時實驗六化學法顯現手印2學時實驗七光學法顯現手印第一節(jié)指紋的概念、特點和作用一、指紋的概念指紋是指手指前端一節(jié)正面皮膚上的乳突線花紋及手指上的屈肌褶紋和皺紋等皮膚紋線。乳突線——真皮乳頭層反映在表皮為線條,稱為乳突線,或脊線。小犁溝——即兩條乳突線之間的溝槽。二、指紋的特點1.人各不同,指指相異;2.終生基本不變;3.布滿汗液,觸物留痕;4.紋線整齊,可以分類。第二節(jié)指紋的結構、類型和特征體系一、指紋的結構(一)乳突線的一般形態(tài)1.直形線:紋線由一端呈基本平直形態(tài)流向另一方向,不折不回。2.弓形線:紋線由一方流向另一方呈弓形,不返回。3.箕形線:紋線由一方流向另一方,彎曲折回原方向。4.波浪線:紋線起伏彎曲呈波浪狀,由一端流向另一端。5.環(huán)形線:紋線呈閉口類圓環(huán)狀。6.螺形線:紋線一端自中心部分圍繞自身由內向外旋轉,其方向有順時針和逆時針之分。7.曲形線:紋線彎曲呈“S”和“Z”狀。(二)乳突線的紋線系統(tǒng)相同形態(tài)和流向的紋線在指紋中整齊的排列在一起,稱為紋線系統(tǒng)。(三)指紋的三角三個系統(tǒng)的紋線匯合于一起時,構成三角狀,定名為三角。其數量有一個、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二、指紋的分類指紋的基本類型分為:弓型紋、箕型紋、斗型紋和雜型紋四大類。(一)弓型紋弓型紋沒有中心花紋系統(tǒng),只有外圍線系統(tǒng)和根基線系統(tǒng),由上部弓形線下部波浪線、橫直線層疊而成。

弓型紋可以分為弧形紋和帳形紋。弓型紋在我國人口中所占比例約為2.5%,帳形紋更為少見。弓型紋指位出現率是:拇>食>中>小、環(huán)。(二)箕型紋箕型紋由三大紋線系統(tǒng)組成,中心花紋系統(tǒng)有一根以上完整而不折不斷的箕形線。它一般有一個三角?;图y指位出現率是:小>中>食>拇>環(huán)。箕型紋的分類(按箕頭朝向分類):箕型紋有正箕和反箕之分。1.正箕:箕頭朝向拇指方向。2.反箕:箕頭朝向小指方向?;图y在我國人口中所占比例約為47.5%,正箕出現率為45%,反箕出現率為2.5%。(三)斗型紋中心花紋系統(tǒng)由一根以上的環(huán)形線、螺形線、曲形線組成,其上部和兩側外圍由較多的弓形線包繞,下部由一些波浪線和橫直線組合而成。三個系統(tǒng)的紋線多在兩側匯合構成左右兩個三角。斗型紋根據其中心紋線形態(tài)的不同,又可分為:環(huán)形斗、螺形斗、絞形斗、雙箕斗、曲形斗和囊形斗。1.環(huán)形斗:中心花紋系統(tǒng)由一條以上的環(huán)形線構成。2.螺形斗:中心花紋系統(tǒng)由一條螺形線組成。螺形斗的分類:螺形斗有左螺和右螺之分。(1)左螺:指印上看,順時針轉。(手上看,逆時針轉)——多見于左手。(2)右螺:指印上看,逆時針轉。(手上看,順時針轉)——多見于右手。3.絞形斗:中心花紋系統(tǒng)由兩條以上的螺形線相互盤繞而成。4.曲形斗:中心花紋系統(tǒng)由一條曲形線組成。5.雙箕斗:中心花紋系統(tǒng)由兩條以上的曲形線組成。6.囊形斗:花紋中心有一條以上閉口箕形線,其中心內部至少有一條弧形線,其弧凸面與箕枝閉口夾角形成一個內三角,且不與來自三角的紋線相接觸。斗型紋指位出現率是:環(huán)>拇>食>中>小。斗型紋各類型出現率是:螺形斗、環(huán)形斗>絞形斗>雙箕斗>囊形斗>曲形斗。(四)雜形紋一、現場潛指印尋找的重點部位1、現場來去途徑;2、犯罪活動中心部位;3、現場遺留物;4、照明設備;5、擦洗器具。二、潛指印的顯現方法(一)物理顯現法原理:利用汗液物質的沾附作用,將一種有色物質吸附在指印紋線上,使無色的汗液指印紋線顯現出來。常用方法:1、粉末法;2、碘熏法;3、煙熏法?;瘜W顯現法原理:利用某種化學試劑與潛指印中的汗液物質起化學反應,生成有色物質,使無色指印顯現出特別的顏色。常用方法:1.硝酸銀顯現法:適用于顯現淺色單色紙張、較新的本色木上的汗液指印。2.茚三酮顯現法(寧西特林顯現法):茚三酮是檢測顯現氨基酸的最靈敏的試劑。茚三酮將汗液中的α-氨基酸氧化分解出氨,同時還原出水合茚三酮,然后過量的茚三酮和氨及水合茚三酮起縮合反應,生成紫色的二茚酮—二酮茚氨的取代鹽(紫色化合物),從而指印顯現為紫色。適用于顯現潛色紙張、本色木上較陳舊的汗液指印,不宜于顯現油漆,塑料和有顏色物面上的指印。3.502膠顯現法:502膠是以α-氰基丙烯酸乙脂為主體,含有少量對苯二酚和二氧化硫等的粘合劑。α-氰基丙烯酸乙脂揮發(fā)后,遇物體表面有汗?jié)n的部位,引發(fā)α-氰基丙烯酸乙脂單體聚合,形成固體狀的聚合物,從而顯出白色或灰白色指紋印。本法適用于遺留在塑料、金屬、膠木、油漆木、橡膠、尼龍綢等吸水性差的客體以及皮膚上的汗液指印。(三)光學顯現法原理:指紋中的某些微量物質,受紫外光或短波可見光照射后,會發(fā)射出比照射光波長更長的熒光,其產生的熒光落在可見光區(qū),可通過肉眼或儀器觀察到。為加強熒光效果,可對物面進行熒光染色。常用方法:1.激光法:通常用1.5W—2.0W功率的氬離子激光器,以514.5納米光線照射被第四節(jié)現場指印的識別一、識別指紋是否罪犯所留(一)觀察留有指紋的客體,結合現場該客體的有關情況進行研究。(客體是否屬于該現場;發(fā)案前后該客體有無移動;發(fā)案前后他人是否接觸該客體;客體外有無外圍痕跡;罪犯作案時是否要不可避免地觸摸該客體)(二)通過指紋在客體上的出現部位,及罪犯的作案手段進行研究。(三)通過分析指紋的方向和罪犯動作特點的關系進行研究。(四)通過觀察形成指紋的物質并結合現場的情況進行分析。(五)通過觀察現場指紋的新舊情況及對發(fā)案時間、氣候的分析進行研究。(六)通過觀察現場指紋的紋型特征,結合同類未破案現場的指紋紋型特征進行研究。二、識別紋線印痕是指紋還是掌紋1.指紋面積小,狀似圓形,紋線細,曲度大,皺紋短而細。2.掌紋面積大,形狀不定,紋線粗,曲度小,皺紋長而粗。三、識別指紋是左手還是右手所留(一)利用指尖朝向分析(結合罪犯動作);(二)利用并列指紋的高低順序分析;(三)利用指紋的紋線流向分析:四、識別指紋是何指所留(一)根據指印的大小和形狀分析;(二)根據不同類型的指紋在五指上的出現率分析;(三)根據五指印痕在接觸不同物體時的出現規(guī)律分析。實驗四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和要求實驗內容手印的捺印與測量掌握樣本手印的捺印步驟和方法;2、掌握手印各部位的測量方法。1、根據各種指紋捺印卡要求,捺印三面指印、平面指印及全手手??;2、以實驗捺取的全手平面手印為樣本,對手印的全長、手印內邊緣長、手印外邊緣長、3、各手指全長、手指(第一指節(jié))寬、各指節(jié)長、手掌長、手掌寬等內容進行測量,并記錄。實驗五實驗目的和要求實驗內容實驗名稱物理法顯現潛手印了解物理法顯現潛手印的原理和使用范圍;掌握幾種基本粉末的物理特性;掌握在不同客體上顯現、固定、提取手印的方法。幾種基本粉末的性質和適用范圍;學習蘸粉刷顯法、撒粉刷顯法、撒糞抖顯法、噴粉刷顯法和磁性刷刷顯法的操作內容;粉末法顯現手印的固定與提??;4、掌握煙熏法、碘熏法顯現指紋的方法及固定、提取的方法。實驗六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和要求實驗內容化學法顯現潛手印1、掌握硝酸銀顯現手印的操作方法。2、掌握茚三酮顯現手印的操作方法。1、配置硝酸銀酒精溶液:硝酸銀1-3克,無水酒精99-97毫升;2、用脫脂棉蘸少許溶液均勻地涂在有手印的客體上,待陰干后再光解、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