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法課件第二章所有權一般原理_第1頁
經(jīng)濟法課件第二章所有權一般原理_第2頁
經(jīng)濟法課件第二章所有權一般原理_第3頁
經(jīng)濟法課件第二章所有權一般原理_第4頁
經(jīng)濟法課件第二章所有權一般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所有權的一般原理2/3/20231本章提示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學習,學生掌握所有權的概念和特征;區(qū)分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內容;掌握所有權的四項權能;掌握所有權取得和消滅的原因和方法.教學重點:所有權取得的方式和消滅的原因。教學難點:兩種共有形式的區(qū)別。2/3/20232《物權法》第2條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本法所稱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法律規(guī)定權利作為權利客體的,依照其規(guī)定。本法所稱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2/3/20233物權可以分為自物權與他物權。自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自有物享有的物權——所有權。他物權是指權利人根據(jù)法律或合同的具體規(guī)定,對他人所有之物享有的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2/3/20234物權自物權他物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抵押權、質押權留置權)2/3/20235第一節(jié)所有權概述2/3/20236一、所有權的概念所有權是所有人依法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對其所有物進行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等方式,獨占性支配其所有物并排斥他人非法干涉的永久性權利.《民法通則》定義:P.92/3/20237二、所有權的特征(一)所有權是絕對權權利主體是特定的,義務主體為不特定的任何人。(二)所有權是完全物權所有權的內容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四項權能,所有權人對物的支配是最全面的。2/3/20238(三)所有權是具有永久性所有權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四)所有權具有排他性一物一權主義,在一個物上不可能同時并存兩個以上所有權。(五)所有權具有彈力性所有權中的權能是可以從所有權人手中分離出去的。2/3/20239第二章所有權的一般原理第二節(jié)所有權的主體2/3/202310一、所有權主體的概念所有權主體,是指財產所有權法律關系的參加者或當事人。權利主體,對財產依法享有所有權的人,如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袡嗳肆x務主體,是除了所有權人以外的其他單位或個人。——非所有人2/3/202311二、所有權的共有關系《民法通則》第78條規(guī)定:“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有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對同一財產享有所有權。共有與公有不同2/3/202312共有是大家共同擁有一個所有權,所有權本身并沒有分割。比如一個家庭的財產,我們就不能說電視是屬于丈夫的,桌子是屬于妻子的,只要婚姻關系持續(xù),那所有家產的所有權其實是一個,屬于夫妻共同所有。2/3/202313(一)共同共有1、概念。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對全部共有財產不分份額地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共有.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按份共有.(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的除外——視為共同共有)2/3/2023142、特征。(1)共同共有之發(fā)生以數(shù)人之間存在共同關系為前提.共同關系,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之人因共同目的而結合,稱為共同共有基礎的法律關系.共同關系可能是基于法律規(guī)定的,也可能是基于合同約定的。2/3/202315(2)共同共有是不分份額的共有.(3)各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全部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平等的義務,對外承擔連帶責任.2/3/2023163、共同共有的效力(1)共同共有人間的內部關系.A、各共有人之權利及于共同共有物全部.B、在共同共有關系中,各共有人不得請求分割共有物.C、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物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的行使,應當?shù)玫饺w共有人的同意.2/3/202317(2)共同共有的外部關系.A、共有物因管理不善造成他人損害的,全體共有人應承擔賠償責任.B、在共有關系存續(xù)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但是善意取得例外.C、共有人對所欠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2/3/2023184、共同共有的類型(1)夫妻共有財產.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2)家庭共有財產.家庭成員在家庭共同生活關系存續(xù)期間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所得的財產.2/3/202319(3)遺產分割前的共有.被繼承人死亡后遺產分割前,各繼承人對遺產的共有為共同共有.(4)合伙所得的共同財產.2/3/202320(二)按份共有1、概念.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共有人,對同一項財產按照確定的各自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的一種共有關系.2/3/202321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財產享有的份額,應按照約定確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出資額確定;不能確定出資額的,視為等額享有。例如,甲乙共同出資(6W+4W)購買了一輛客車進行營運,二人可以約定各自享有的份額。如甲乙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物權法》規(guī)定,按照出資額確定各自享有的份額,不能確定出資額的,視為等額享有。2/3/2023222、按份共有的效力。(1)按份共有的內部關系A、應有部分及其處分.共有人有要求分出、轉讓、拋棄自己的應有部分或在自己應有部分的權利設定負擔的權利。2/3/202323B、共有物的利用關系.各共有人無論應有部分的多少,各共有人對于共有物之全部均享有使用受益權.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jīng)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2/3/202324C、共有物的費用負擔.各共有人按其應有部分之大小分別負擔其應負的費用.共有物之費用,包括共有物之管理費用和其他費用,如保險費、損害賠償費等.2/3/202325(2)按份共有的外部關系對共有物的管理費用以及其他負擔,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按照其份額負擔。

2/3/202326(三)共同共有與按份共有的區(qū)別1、成立的原因不同.共同共有之成立,須以有共同關系之存在為前提(夫妻關系、家庭成員關系、合伙關系),按份共有則無此限制.2、權利之享有不同.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承擔義務;而在共同共有對共同財產平等的、不分份額的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2/3/2023273、處分權不同.(1)處分份額:在按份共有,共有人可以自由處分其應有部分;而在共同共有,則無應有部分處分之可言;(2)處分全物:按份共有需占份額2/3以上的共有人同意,共同共有需全體共有人同意4、分割限制之不同.在共同共有中,各共有人不得請求分割共有物(只有在共有關系結束時才可能分割共有物);而在按份共有關系中,共有人除因共有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合同約定有不可分割的期限外,可以隨時請求分割.2/3/202328除共有人另有約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額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債權、承擔債務。但共有建筑物倒塌、共有動物致傷他人者,按份共有人承擔連帶責任.償還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份額的按份共有人,有權向其他共有人追償。2/3/202329(四)共有財產的分割1、共有財產分割的要求。(1)有約定從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因分割對其他共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2/3/202330(2)共有人可以協(xié)商確定分割方式。達不成協(xié)議,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分割并且不會因分割減損價值的,可以實物分割;難以分割或者因分割會減損價值的,應當對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取得的價款予以分割。

(3)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應當分擔損失。

2/3/2023312、共有財產的分割方式(1)實物分割:可以進行實物分割的共有物一般是可分物,如糧食、布匹等。(2)變價分割:如果共有財產不能分割或者分割有損其價值,如一幅古畫、一頭牛,而且各共有人都不愿意接受共有物時,可以將共有物出賣,由各共有人分別取得價金。(3)作價補償:對于不可分割的共有物,共有人中有一人或數(shù)人愿取得共有物,可以把共有物作價,除自己應得部分外,按份額補償其他共有人,從而取得全部共有物的所有權。2/3/2023323、共有財產分割后的效力(1)共有關系消滅.各共有人各自取得其所分得部分的所有權.(2)各共有人的擔保責任.如果共有財產存在權利瑕疵或質量瑕疵,各共有人應按所得財產的份額比例進行補償.2/3/202333三、所有權主體的權利和義務(一)財產所有人的權利和義務1、遵守國家法律。2、不妨害相鄰關系。3、不得妨礙社會公共利益。4、符合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二)非財產所有人的義務不得侵犯他人的財產所有權的義務。2/3/202334思考題1、甲、乙兩人各出資5萬元購買了一套商品房,輪流居住,在甲居住期間因連降大雨,房屋倒塌,砸傷行人丙。丙應當向誰主張權利?

A.甲、乙按出資比例對丙負責賠償B.甲對丙負責賠償C.甲、乙對丙負連帶賠償責任D.

甲、乙分別對丙負賠償責任2/3/202335思考題2、甲和乙共有4間房屋,租給丙開辦一商店?,F(xiàn)乙為擔保對丁所負的債務,將其對上述4間房屋中的共有份額抵押給戊,該抵押已得到甲同意,并在通知丙后在房屋管理局作了登記。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在房屋抵押后,甲、乙與丙間的租賃合同繼續(xù)有效B.在以出賣共有份額的方式實觀該抵押權時,如果甲與丙都愿意購買時,甲有優(yōu)先購買權C.在以出賣共有份額的方式實現(xiàn)該抵押權時,如果甲與丙都愿意購買時,丙有優(yōu)先購買權D.在房屋抵押后,甲、乙與丙間的租賃合同即告終止2/3/202336案例分析

老張有平房三間,2005年7月,老張去世,未留遺囑。老張的兩個兒子張三和張四經(jīng)協(xié)商各繼承一間半,并將三間房屋重新間隔,在房屋中間以木板隔開,各住一間半。2007年7月,張三單位分給張三一套兩室一廳的住房,張三遂欲將自己的一間半房賣掉。張四表示愿意以15萬元買張三的一間半平房,但張三認為價格低,不同意賣。李四表示愿意以20萬元價格買該房,張三于是同李四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并到有關部門辦理了手續(xù)。張四因此起訴到法院,訴稱該房屋為兄弟二人共有,哥哥張三在未經(jīng)其同意的情況下將一間半房屋賣給他人,侵犯了其所有權,請求法院判決合同無效。

2/3/202337[問題]1、張三與張四對本案涉及的一間半房屋是否為共同所有?如果是,是按份共有還是共同共有?如果不是,為什么?2.假設張三和張四在父親去世后均未住進該房屋,該房屋保持其父在世時之原樣,那么,張三在這種情況下欲賣自己的一間半房屋應如何辦理?要受到什么限制?2/3/2023381.張三與張四對該房屋不能構成共有。共有是指兩個人以上的權利主體對同一個財產都享有所有權的狀態(tài)。本案中,張三和張四對于其父遺留的三間房屋已經(jīng)作出了適當?shù)姆指睿呀?jīng)做到了產權的進一步分化,應當認定各自對其所實際占有的一間半房屋享有所有權,不存在共有關系。2/3/2023392.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房屋未做分割,張三和張四對繼承財產都享有所有權,因而構成共同共有關系。在共同共有的情況下,張三欲處理其一間半房,應受到如下限制:第一,對于共有財產不能全部處分只能處分部分共有財產;2/3/202340第二,共有人對其處分共有財產,享有優(yōu)先購買權?!肮餐灿胸敭a分割后,一個或者數(shù)個原共有人出賣自己分得的財產時,如果出賣的財產與其他原共有人分得的財產屬于一個整體或者配套使用,其他原共有人主張優(yōu)先購買權的,應當予以支持?!?/3/202341因此,張三在出賣其房屋時,一方面無權處分屬于張四的部分,同時在出賣時要考慮到張四享有優(yōu)先購買權,在同等條件下應把房屋賣給張四2/3/202342第二章所有權的一般原理第三節(jié)所有權的內容2/3/202343一、占有權(一)占有權的概念占有是所有權人依法對于財產實際上的占領、控制.如公民對于自己所有的房屋、家具、生活用品的占有,集體企業(yè)對于廠房、機器的占有等。2/3/202344一、占有權(二)占有權的分類1、以占有人的身份劃分,占有分為直接占有和間接占有.2、以占有的合法性劃分,非所有人占有又分為合法占有和非法占有.3、以占有人的主觀意愿劃分,非法占有又分為善意占有和惡意占有.2/3/202345一、占有權區(qū)分善意占有和惡意占有的意義:(1)如果占有人基于將財產據(jù)為己有的意思,善意、和平、公然、持續(xù)不間斷地占有某項財產,經(jīng)過法定的占有時效期間,則可依占有時效制度而取得對其占有財產的所有權。(2)如果占有人在購買由他人無權處分的財產時主觀上是善意的,其占有該財產也是善意的,便可以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對該財產的所有權。但惡意占有人則不能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對財產的所有權。2/3/202346(3)在不當?shù)美姆颠€上,善意占有人一般只返還現(xiàn)在的利益,對于已經(jīng)滅失的利益不負返還責任。而惡意占有人在此情況下應負賠償?shù)呢熑巍?4)在返還原物時,善意占有人可請求所有人返還其為保管、保存占有物所支付的費用,并對已經(jīng)在占有物上所獲得的孳息不負返還義務。而惡意占有人在返還原物時,無權請求所有人返還其支付的費用,并有義務返還其所獲得的孳息。2/3/202347二、使用權是指民事主體按照財產的性能對其加以利用,以滿足生產或生活的某種需要。在任何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中,人們占有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都不是目的,占有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物的使用價值或增值價值。所以,不論是所有人還是非所有人,他們占有財產,最終是為了對財產有效地利用或從中獲得經(jīng)濟上的利益。這種利用財產的權利,就是使用權。2/3/202348二、使用權例如,使用機器進行生產,使用電視機收看節(jié)目,居住房屋,乘坐汽車,等等。2/3/202349三、收益權(一)概念收益,是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獲取基于財產而產生的物質利益。收益權是指從財產上獲取一定的經(jīng)濟利益的權利。在經(jīng)濟法上收益主要是指孳息和運用原物進行生產經(jīng)營活動而產生的利潤。2/3/202350(二)孳息1、天然孳息,是指原物因自然規(guī)律而產生的,或者按物的用法而收獲的物,如母雞生蛋、樹上結果。天然孳息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例如從羊身上剪下的羊毛等)。但是人工產生的物必須不是對出產物進行改造加工,例如將牛乳制成乳酪,就不是天然孳息。2/3/2023512、法定孳息,是指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由法律關系所產生的收益,如出租房屋的租金、借貸的利息。法定孳息是由他人使用原物而產生的。自己利用財產得到的收益以及勞務報酬等,不是法定孳息。2/3/202352孳息的特點:在通常情況下依照物的本性或法律規(guī)定肯定會產生;是一種財產權利;必須與原物脫離.2/3/202353天然孳息在沒有與原物分離之前,只能由原物所有人所有。在孳息(天然的、法定的)產生以后,如果法律或合同沒有特別規(guī)定,則就由原物所有人所有。如果原物已移轉占有,依照法律或合同的規(guī)定也可以由產生孳息時的合法占有人所有。但是,占有人必須依據(jù)法律和合同的規(guī)定收取孳息。原物所有權移轉以后,對孳息的取得權也隨之移轉,物的原所有人無權請求新所有人返還物的孳息。2/3/202354四、處分權所謂處分權,就是所有人對財產(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利。對財產的消費(包括生產和生活的消費)屬于事實上的處分,對財產的轉讓屬于法律上的處分,兩者都會導致所有權的絕對或相對消滅。處分權是財產所有權的核心權能。2/3/202355思考題下列各選項中,哪些是的孳息?A.出租柜臺所得的租金B(yǎng).果樹上已成熟的果實C.動物腹中的胎兒D.彩票中獎所得的獎金2/3/202356第二章所有權的一般原理第四節(jié)所有權的取得和消滅2/3/202357一、所有權的取得所有權的取得,是指主體根據(jù)合同或其他法律事實獲得某物的所有權,從而在該特定主體與其他人之間發(fā)生以該物為客體的所有權法律關系.(一)原始取得是指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最初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或不依賴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2/3/2023581、勞動生產.指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勞動生產活動獲取勞動產品,以及通過擴大再生產取得其所創(chuàng)造的勞動產品。2、收益.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物質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收益。3、國家強制.是指在法律規(guī)定的特定場合下,國家從社會公共利益出發(fā),不顧及所有權人意志和權利,直接采用沒收、征收、國有化、稅收等強制手段取得所有權的方式.2/3/2023594、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隱藏物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隱藏物是指是指埋藏和隱藏于他物之中,其所有權歸屬不明的動產.此類物應歸屬于國家所有,在該物上繳國家以后,接收單位應當對上繳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獎勵。.5、無人繼承的財產.如死者生前為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地集體組織所有.否則歸國家所有.2/3/2023606、無人認領的遺失物。遺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丟失的動產。所以,遺失物并不是無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拋棄的或因為他人的侵害而丟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和合法占有人不慎丟失的動產。根據(jù)《民法通則》第79條,拾得遺失物應當歸還失主。同樣,拾得漂流物或失散的飼養(yǎng)動物,也應歸還失主。如果拾得人不知失主是誰,應將拾得物交給有關單位或公安機關,有關單位或公安機關公告招領滿意定期限后,如無人認領,即作為無主財產,收歸國有.2/3/202361《物權法》: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fā)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2/3/202362日本的《遺失物品法》任何拾到東西不交公的人都會被指控,而上交失物的人在失物招領物歸原主之后,可得到相當于物品價值十分之一的獎勵。如果3個月內無人認領,失物招領中心會通知拾到者歸他所有。如果撿拾者2個月內不出現(xiàn),這些物品將被拍賣,資金歸政府所有。2/3/202363這部法律在日本已經(jīng)執(zhí)行了107年?,F(xiàn)在失物招領機構遍布日本各地,其中尤以東京的失物招領中心規(guī)模最大。中心隸屬東京警署,主建筑是一座四層樓的倉庫,中心配有基本警務人員30名,以及眾多的普通工作人員。由于每日的工作量巨大,倉庫專門安裝了一部重達2.2噸的貨梯用于運送物品。為了使失主更方便的查找失物,日本政府還將建立一個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從而免去失主跑遍眾多失物招領處的奔波之苦。2/3/2023647、添附.不同所有人的物被結合、混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新物,或者利用別人之物加工成為新物的事實狀態(tài).添附包括附合、混合、加工三種主要形式。2/3/202365添附之所以成為所有權取得的一種方式,在于不同人的物結合或混合成為一個新物或因對物之加工而其成為新物時,或者不能恢復原狀,或者恢復原狀費用過巨,不合經(jīng)濟與效益原則。因此從增進社會財富、充分發(fā)揮物的效用的原則出發(fā),應承認添附可以引起物權的變動,重新確認添附所形成的新物的所有權歸屬,使其歸于一人所有或形成共有;未取得添附物所有權的一方所受之損失,得依法律關于不當?shù)美囊?guī)定,請求取得添附物所有權的人予以償付。

2/3/202366(1)附合.不同所有人的物密切結合在一起而成為一種新物.在附合的情況下,原所有人的物雖可識別,但非經(jīng)拆毀不能恢復原來的狀態(tài).2/3/202367A.動產與不動產的附合.如承租人使用自己購買的木材給出租人的房屋裝修①不動產的所有人取得動產所有權.②動產所有權因附合而消滅.

不動+動,不動并補償2/3/202368B.動產與動產的附合.如將他人的輪胎安裝在自己的自行車上,將一人的寶石鑲在另一人的戒指上。

附合的物權效果:①各動產所有人依附合時的價值共同享有合成物的所有權.②附合的動產中,如有可視為主物的,則由該主物所有人取得合成物所有權.動+動,共有;主物或價值較高并補償2/3/202369(2)混合.混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互相結合在一起,難以分開并形成新的財產.在混合的情況下,已經(jīng)無法識別原各所有人的財產.混合中,只能是動產與動產之間混合.如不同價格和質量的白酒或者大米混合在一起2/3/202370混合的物權效果:①原則上各動產所有人按其混合時的價值共有混合物.②混合后的動產有可視為主物的,該主物所有人取得混合物的所有權.2/3/202371(3)加工.一方使用他人的物,將其加工改造為具有更高價值的物.如將布料加工成服裝

加工的物權效果:加工所增的價值未超過原材料的價值,則加工物歸原材料所有人;如果加工價值明顯大于原材料的價值,新物歸加工人所有;如果加工價值與原材料價值相當,可由雙方共有.2/3/2023728、無主動產的先占取得.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動產,而取得其所有權的法律事實.先占的構成要件:須為無主物;須為動產;須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物.先占的法律后果:先占人取得無主物之所有權.2/3/202373有一些動產不得為先占之標的物:尸體;由國家文物保護法和珍稀野生動植物法所明文保護的文物和珍稀野生動植物等;他人享有獨占的先占權之物.法律有明文規(guī)定的無主財產的歸屬,應按國家法律來確定,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的無主財產的歸屬,則按先占原則來確定。2/3/2023749、善意取得善意取得,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2/3/202375構成要件:(1)讓與人須為無權處分人.(2)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呀?jīng)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jīng)交付給受讓人。(3)受讓人必須為善意.(4)受讓人必須給付了合理的對價(5)對于贓物、遺失物等,不管是善意占有還是惡意占有,都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是,如果第三人是從出賣同類物品的公共市場上買得的,所有人無權向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2/3/202376【案例】李某與王某系夫妻關系,于2003年以婚后積蓄購買桑塔納轎車一輛,共同經(jīng)營出租運營業(yè)務。2004年3月6日,因家庭予盾,雙方發(fā)生爭吵。王某一氣之下,將桑塔納轎車開走,離家獨居。4月1日,王某與劉某聯(lián)系,商量將桑塔納轎車賣給劉某,雙方商定價格為12萬元,當天交付了轎車和全部購車款,一起去當?shù)剀囕v管理部門辦理轎車所有權轉移手續(xù)。當工作人員詢問王某的丈夫對賣車的意見時,王某謊稱其丈夫長期在外工作,不管家事,遂辦理了汽車買賣手續(xù),將車籍轉到劉某名下。10日后,李某發(fā)現(xiàn)轎車被賣,找劉某要車,遭拒。李某以王某為被告,劉某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劉某返還財產?!救蝿铡扛鶕?jù)上述案情和財產所有權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分析:①李某和王某對桑塔納轎車的所有權的性質;②劉某取得該轎車所有權的法律依據(jù)。2/3/202377【案例評析】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基于共同關系而產生。依據(jù)婚姻法的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取得的財產為共同共有財產。因此,該轎車為李某和王某共同共有。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xù)期間,共同共有人平等地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部分共有人未經(jīng)其他共有人同意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否則,一般會被認定為無效,但是,如果第三人取得時善意、有償,則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對其他共有人的損失,由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人賠償。劉某受讓該轎車時,不知道王某未征得李某的同意,并且支付合理價格,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該轎車的所有權。2/3/202378思考題張某出國前,將價值500元的一段硬木交給李某保管。李某發(fā)現(xiàn)該木頭很適合雕刻,就把該段硬木雕刻成一件藝術品,經(jīng)專家評議,價值在1萬元以上。張某和李某對這件藝術品的歸屬發(fā)生爭議。若張某將該藝術品以15000元的價格賣給王某。

2/3/2023791.對張某和李某之間的所有權歸屬爭議,法院應該如何處理?該硬木因加工歸李某所有。李某應當給付張某500元,張某如還有其他損失,還可以要求李某賠償。在他人的物上進行加工,如果雙方對加工物的所有權沒有約定的,一般依加工所生成的新價值是否大于原物的價值而定其歸屬。本題中,經(jīng)加工后產生的新價值遠遠大于原物的價值,所以加工物應該歸加工人李某所有,但是李某應該賠償張某的損失。2/3/2023802.王某能否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如果可以,是原始取得,還是傳來取得?王某對該藝術品是根據(jù)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所有權的,屬于原始取得。因為加工物的所有權歸李某所有,所以張某出賣該藝術品應該屬于無權處分。但是因為與之交易的第三人王某是善意、無過失的,并且支付了合理的對價,所以為了保護交易相對人的利益,根據(jù)善意取得制度,王某可以取得該藝術品的所有權。也就是說王某取得該藝術品的所有權是直接依據(jù)法律的特殊規(guī)定取得的,是所有權原始取得的一種。

2/3/202381(二)繼受取得是指財產所有人通過某種法律事實,從原所有人處取得財產所有權.1、買賣合同.2、贈與、互易.3、繼承遺產.4、接受遺贈.5、其他合法原因.因其他合法原因,也可以取得或形成財產所有權,如參加合作經(jīng)濟組織的成員通過合股集資的方式組成合法經(jīng)濟組織,形成新的所有權形式2/3/202382二、所有權的消滅(一)財產所有權消滅的原因財產所有權的消滅,是指因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xiàn),而使財產所有人喪失了所有權。導致財產所有權消滅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1、所有權客體滅失.2、所有權主體消滅.3、所有權被依法轉讓.4、所有權被拋棄.5、所有權被依法強制消滅.2/3/202383(二)財產所有權消滅的后果財產所有權的消滅,會導致所有權的絕對消滅和相對消滅的后果。在財產所有權絕對消滅的情況下,該財產已不復存在,任何民事主體便都不能擁有對該財產的所有權。在財產所有權主體消滅、財產所有權被依法轉讓、被依法征收等情況下,只是發(fā)生相對消滅的后果,一方喪失了財產所有權,但同時另一方則取得了對該項財產的所有權。2/3/202384思考題1、甲有天然奇石一塊,不慎丟失.乙誤認為無主物撿回家,配以基座,陳列于客廳.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歡,乙遂以之相贈.后甲發(fā)現(xiàn),向丙追索.下列選項中哪一個是正確的?A.奇石屬于遺失物,乙應返還給甲B.奇石屬于無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權C.乙因加工行為取得奇石的D.丙可以取得奇石的所有權2/3/2023852、私營企業(yè)主王某辦公用的一臺電腦損壞,遂囑咐秘書張某扔到垃圾站.張某將電腦搬到垃圾站后想,與其扔了不如拿回家給兒子用,便將電腦搬回家,經(jīng)修理后又能正常使用.王某知道后要求張某返還.應該如何處理?2/3/2023863、2009年3月,農民某甲與某肉聯(lián)廠約定:由肉聯(lián)廠將其所有的兩頭黃牛宰殺后,凈得的牛肉按每千克7元的價格進行結算;牛頭、牛皮、牛下水歸肉聯(lián)廠,再由某甲付宰殺費40元。在宰殺過程中,肉聯(lián)廠屠宰工人在其中一頭牛的下水中發(fā)現(xiàn)牛黃70克。肉聯(lián)廠將這些牛黃出售給乙,每克40元,共得2800元。某甲得知此事后,認為牛黃應當歸其所有,遂向肉聯(lián)廠索取賣牛黃所得的2800元價款。肉聯(lián)廠認為牛黃在牛下水中,而牛下水按約定是歸肉聯(lián)廠的,因此拒絕給某甲該款。雙方發(fā)生糾紛。

2/3/202387[問題]1.兩頭牛的所有權是否已經(jīng)轉移給了肉聯(lián)廠?1.兩頭牛的所有權沒有轉移.由于某甲與肉聯(lián)廠之間只存在牛肉加工承攬合同,并將牛頭,牛皮,牛下水及屠宰費40元作為肉聯(lián)廠將牛宰殺并加工成牛肉這一行為的報酬,并無約定牛整體轉讓的意思表示,因此兩頭牛的所有權不發(fā)生轉移.2/3/2023882.牛黃應歸誰所有?2.牛黃歸某甲所有.牛黃是牛的孳息,而不是牛下水的孽息,根據(jù)孳息歸屬的原則,孽息的歸屬應當與其主物相一致,自然牛黃應當歸牛的所有人某甲所有.

2/3/2023893、某甲能否向乙要回牛黃?為什么?某甲能否向肉聯(lián)廠要回此2800元?法律上的依據(jù)是什么?

3.不能要回牛黃,因為乙為善意取得;但有權要回2800元.因為牛黃是歸某甲所有,肉聯(lián)廠所得的2800元屬無權處分得到的不當?shù)美?應當返還.2/3/202390第二章所有權的一般原理第五節(jié)所有權的保護2/3/202391一、請求確認所有權《物權法》第33條規(guī)定:“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fā)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p>

確認所有權,就是指因所有權歸屬不清而發(fā)生爭執(zhí)時,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所有權。如甲、乙對同一房產均主張所有權

確認所有權只能由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并通過民事訴訟程序解決。因此,確認所有權并不是所有人依法享有的向當事人提出請求的權利(請求權)。2/3/202392二、請求恢復原狀《物權法》第36條規(guī)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