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貨幣理論的三種模式6400字摘要:貨幣理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貨幣經濟中的總量關系,這種總量關系的特征是處于歷史時間中,企業(yè)家對貨幣利潤的追求和對未來利潤的不確定性預期影響著投資、產出和就業(yè),并導致了總量關系的不穩(wěn)定性。新古典理論家進行實物經和貨幣經濟兩分,把資本主義動態(tài)的總量關系置于靜態(tài)和比擬靜態(tài)的瓦爾拉斯一般均衡框架,并抽象掉總量關系的歷史特征是新古典總量理論陷于各種邏輯困境的本源。本文研究了新古典總量理論的三種模式,揭示了它們內在的邏輯問題,表明它們揭示的不是資本主義總量關系,同時回憶了和馬克思的總量理論,指出和馬克思的總量理論是從基本上反對兩分法的,在分析資本主義貨幣經濟關系時,他們使用的是動態(tài)的分析辦法,不同的是馬克思為資本主義總量關系找到了堅實的價值論根底。
貨幣理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貨幣經濟中宏觀總量的關系,因此又可以稱之為總量理論。資本主義經濟的基本特征是以資本雇用勞動而不是勞動雇用資本為根底,而且資本運動的目的是獲得以貨幣衡量的利潤,利潤是資本主義貨幣經濟存在的關鍵,也是資本雇用勞動這種經濟關系得以存在并不停復制自己的關鍵。資本主義經濟的全部總量關系的運動都以資本運動的目的為核心。
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這種特征提醒理論家在進行總量理論研究中不能無視或割裂這種經濟的兩個方面:一是它的歷史特征,即處于資本主義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征;二是這種關系是一套貨幣信用關系而不是實物技術關系。而在研究資本主義總量關系中,這兩者是不可分的而且是相互作為條件的,這兩個方面決定了經濟變量是處于歷史的時間中,而不是邏輯的時間中。
新古典總量理論的問題是要么抽象掉它在資本主義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征,要么抽象掉貨幣信用關系。原因是他們遵循貨幣經濟和實物經濟的兩分法,并用研究不具有歷史特征的實物經濟的辦法來分析資本主義貨幣信用經濟。而和馬克思那么力圖恢復資本主義貨幣經濟的本來面目,只是后者比前者走得更遠。
新古典貨幣理論的典型特征是兩分法,即對經濟系統(tǒng)進行實物和貨幣的劃分。兩分法源于薩伊的“產品以產品來購置〞的論斷,意指“在以產品換錢、錢換產品的兩道交換過程中,貨幣只一瞬間起作用。當交易最后結束時,我們察覺交易總是以一種貨物交換另一種貨物。〞。在兩分法的傳統(tǒng)中,經濟主體(企業(yè)家和工人)從事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獲得物質產品而不是貨幣或貨幣利潤,即兩分法抽象掉了資本主義貨幣關系,這是貨幣中性的本源。對兩分法進行過系統(tǒng)論述的是帕廷金,他認為根據(jù)兩分法,經濟被分為兩個局部,即實物局部和貨幣局部,它的出發(fā)點是純正外生的貨幣經濟,由商品的超額需求函數(shù)表明實物局部而由貨幣超額需求函數(shù)來表明貨幣局部。前一函數(shù)被若取決于相對價格,后一函數(shù)除決定于這些變量以外,還取決于絕對價格水平。
由于在新古典理論家的頭腦中,存在貨幣經濟與實物經濟的兩分,這樣在理論上人為地發(fā)明了貨幣理論(總量理論)和價值理論(相對價格理論),以分別解釋貨幣總量問題和商品交換的相對價格問題;前者以費雪的數(shù)量論和劍橋方程為根底,現(xiàn)代版本是弗里德曼的現(xiàn)代貨幣數(shù)量論,而后者以馬歇爾部分均衡和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的價值理論為核心,現(xiàn)代版是阿羅-德布魯模型。
在研究貨幣理論時,貨幣理論家不愿放棄對價值理論研究辦法的信仰,或者說不愿意放棄對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分析辦法的信仰。而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的框架本質上是一個靜態(tài)模型,它不能用來分析動態(tài)的資本主義貨幣總量關系,或者說在瓦爾拉斯框架中是容不下資本主義貨幣信用關系的。
瓦爾拉斯在展開他的理論框架時,首先闡述的是交換中的均衡問題,然后通過根本交換模型的擴展來研究生產和資本積累。在這一結構下,瓦爾拉斯令貨幣的供應與對貨幣的需求相等,將貨幣引入模型,以便使其與其他局部吻合起來。這一點是通過把自身無任何效用的貨幣存量,同進入居民戶效用函數(shù)和廠商生產函數(shù)的貨幣存量“所能提供的效勞〞相區(qū)別而做到的。盡管在瓦爾拉模型中有貨幣的影子,但在它的一般均衡模型中貨幣只是可有可無的添加物,而不是必不可缺的局部。瓦爾拉斯均衡只是實物均衡,而不是貨幣交換的均衡。因為一般均衡的模型中沒有貨幣交換的位置,在商品的供應給定的情況下,其需求決定于商品之間的相對價格而不是其本身的貨幣價格。
瓦爾拉斯模型中之所以不存在貨幣交換的位置是由它的等價分配定理決定的。等價分配定理是說當市場處于一般均衡的狀態(tài)時,只要商品的種類和數(shù)量給定,并且每個交易者所持有的商品的價值總量不變,則商品所有權的重新分配不會影響原來的均衡價格體系。根據(jù)等價分配原理,令、和分別代表價格、第個人的最終商品配置和第個人的初始商品分配,所有要素的向量空間均已給定。如果對于具有確定的偏好和初始商品分配()的個人來說,【,()】為均衡的最終配置,則對于具有相同的偏好和任何其他初始分配()的個人來說,【,()】也是最終的均衡位置,就是說對于所有這樣的人,=和=??梢姡鲜鰺o交易的分配(=)與前述有交易的分配處于等價的地位。這樣有沒有貨幣交換,對模型來說沒有任何差異。
即使在完善的阿羅-德布魯一般均衡模型中,貨幣的命運也沒有好到那里去:
(1)在該模型中沒有股票市場,因為股票不是阿羅-德布魯商品。所謂阿羅-德布魯商品是指這種商品必須能夠進行物質上的準確描述,“當描述精細到如此程度,以致于進一步的加工難以產生可以想象的出的、能夠提高經濟行為者滿足程度的配置時,則這樣的商品就被稱作阿羅-德布魯商品〞。阿羅-德布魯模型研究的是能在某一時點通過商品交換所能得到的那些配置。股票不能納入阿羅-德布魯模型,因為擁有它不用通過商品的交換就能獲得額外的商品。
(2)阿羅-德布魯模型不存在企業(yè)破產的問題。因為所有的經濟主體的生產和消費行為都必須合乎預算約束,一旦超過預算,就對其實施無限破產處分。這顯然不能分析現(xiàn)代資本主義信用經濟,在信用經濟中企業(yè)或個人抵押貸款進行生產和消費是很普遍的,因此由于歸還能力的變化而破產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
(3)在該模型中貨幣不具有實際作用。雖然,所有在現(xiàn)實中存在貨幣的理由:交易需求、預防需求、價值貯藏、記價單位等,在阿羅-德布魯模型中都已經顧及,但是貨幣對資源配置沒有實質的影響。我們可以想象一個模型來表明貨幣在阿羅-德布魯模型中的角色:在零日,每一個經濟主體都可以向中央銀行借貨幣,在以后的每一天中,他會被允許融通超過其貨幣存量的購置支付,并要求他把發(fā)售商品的所得加到原貨幣存量上,最后一天,他被要求向銀行償還所借的貨幣量。如果無法歸還,那么施以無限破產處分。在這個模型中,貨幣對資源的配置沒有實際影響。所以哈恩說“在阿羅-德布魯模型中,不可能提出關于貨幣方面的問題,因為根據(jù)那個結構,貨幣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因此是不必存在的〞。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之所以不能處理資本主義貨幣信用關系,原因是它容不下歷史時間和不確定性。瓦爾拉斯模型實際上是一組線性方程組,為保證模型的收斂性和具有唯一穩(wěn)定的均衡解,該模型必須要求具有完全信息,排除信息不完全帶來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會破壞模型的穩(wěn)定均衡。同時,在該模型中各種經濟變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它們之間的關系具有同等程度的可逆性,不存在明確的因果關系。用瓊.羅賓遜的話說就是:“一切決定于其他一切〞,反過來,一切也決定著其他一切。
戴維森對一般均衡模型的評價是,認為該模型“最關鍵的局限性是它沒有能力去處理時間過程,因為所有一般均衡體系本質上是靜態(tài)的或沒有時間性的―――一般均衡之所以沒有時間性是從這樣的意義上講的,即均衡位置被構想為唯一地取決于一套在初始時刻任意規(guī)定的既定的條件、偏好和政策。任何發(fā)生在初始時刻以后的并且沒有被預料到的活動在邏輯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一般均衡分析的邏輯本身意味著,它不能處理歷史時間和未來的不確定性。而在資本主義貨幣信用關系中,經濟主體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是不能完全預知的,個體之間各種經濟契約的存在雖然減少了彼此交易的不確定性風險,但是個體無法完全預知也不能完全躲避經濟系統(tǒng)的整體的不確定性。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的特點使它不能用來解釋資本主義貨幣信用關系。但是遺憾的是現(xiàn)代貨幣理論家總試圖在瓦爾拉斯的框架中解釋資本主義的貨幣總量問題。我們把用瓦爾拉斯一般均衡框架分析總量關系的理論稱謂新古典總量理論。
新古典貨幣理論家用瓦爾拉斯一般均衡框架分析貨幣關系總結起來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新古典綜合的辦法,即以總量生產函數(shù)作為其貨幣理論的邏輯根底,以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的模型作為理論框架。盡管該模型外表上是包括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一般均衡的總量模型,但是該模型實際上既不能解釋總量的波動也不能表明相對價格。為使生產函數(shù)表述的投入產出關系成立,該模型必須是一個反映實物關系的模型,而為防止異制品加總問題,以及保證資本與勞動的簡單替代關系成立,該模型必須是單一產品模型。當新古典理論家試圖以之表明總量和相對價格問題時遇到了一系列邏輯難題。
關鍵的問題是如何一方面堅持兩分法,既得出貨幣長期中性的結論,又邏輯一致地表明總量和相對價格的關系。在傳統(tǒng)兩分法模型中,瓦爾拉斯法那么和數(shù)量論存在邏輯矛盾。根據(jù)瓦爾拉斯法那么貨幣過度需求函數(shù)是價格水平的一階齊次函數(shù),而數(shù)量方程中貨幣的過度需求是價格水平的非齊次函數(shù)。帕挺金(1965)的實際余額模型通過放棄齊次性若解決了兩分法模型的矛盾,但是當模型處于充沛就業(yè)時不能保證是貨幣經濟的均衡,即貨幣在此模型只是一種商品,無法與其他商品辨別。在帕挺金的實際余額模型中,貨幣以實際余額的形式直接進入效用函數(shù)。帕挺金認為該辦法解決了瓦爾拉斯定律和貨幣數(shù)量論的邏輯矛盾。但是隨后引發(fā)的“哈恩難題〞使帕挺金模型受到疑心。
在1965年的一篇名為?證明貨幣經濟中均衡的存在性的幾個問題》一文中,哈恩質問:為什么沒有內在價值的紙幣在與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時會有正的價格。問題的要害是既然紙幣沒有內在的價值,理論上貨幣的價格就可能是零。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模型處于均衡狀態(tài),但是模型參加貨幣等于沒有參加。如果不能確定貨幣具有正的價格,就不能保證模型的均衡是貨幣均衡而不是實物均衡。在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模型中,引進了政府債券等非貨幣的金融資產,以接近現(xiàn)實的貨幣經濟世界,但是引起的流動偏好陷阱使充沛就業(yè)成為不可能。不存在穩(wěn)定的充沛就業(yè)均衡解。引進財富效應或屁古效應解決了模型的充沛就業(yè)問題,但是貨幣在長期是非中性的,而且不存在唯一的充沛就業(yè)均衡解。這表明貨幣中性和充沛就業(yè)存在邏輯矛盾。要保證貨幣中性,考慮外生貨幣供應的變化,在充沛就業(yè)時要使實際變量的價值是唯一的,邏輯的結果是充沛就業(yè)不能到達。如果要到達充沛就業(yè),實際變量的價值就不是唯一的。這表明第一種模式不能邏輯一致地解釋總量和相對價格問題,更不能表明在資本主義貨幣信用體系中,由于有效需求缺乏產生的失業(yè)和總量波動。
第二種模式是別離貨幣的職能,用價值理論的分析辦法分析貨幣,這種辦法的根據(jù)是??怂?935年?簡化貨幣理論的倡議》一文。在該文中他倡議簡化貨幣理論,用邊際效用理論來改造貨幣理論,使貨幣理論服從(非貨幣的)價值理論。引發(fā)的邏輯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如何保證模型的均衡是貨幣經濟均衡而不是實物經濟均衡;二是存量-流量的關系問題。
關于第一個邏輯問題在帕挺金的實際余額模型、薩繆爾森(1958)的迭代模型和新貨幣經濟學的理論中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關于實際余額模型的問題在前面已經論述,不在贅述。在薩繆爾森的迭代模型中,不考慮貨幣的交易媒介職能,貨幣是一種價值儲備伎倆,它的存在能夠優(yōu)化跨時資源配置。
該模型的問題與帕挺金模型是相同的。有三種情形說明它未必是貨幣經濟均衡。首先,如果年輕人的最優(yōu)消費點超過資源稟賦,則老年人不愿意把巧克力賣年輕人,因為不能增加他們的效用。這時兩代人交易不會發(fā)生,貨幣沒用,均衡是實物均衡;其次,如果人們認為貨幣在將來是無用的,則年輕人不會賣給老人巧克力,交易仍然不會發(fā)生;最后,如果存在資本品,人們不會持有貨幣,因為前者提供的效用更大。該模型表明不從資本主義貨幣信用關系的角度研究貨幣只能導致很荒唐的邏輯結論。
“新貨幣經濟學〞是羅伯特.霍爾(RobertHall)首次提出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一種經濟分析辦法,這種辦法試圖對長期沒有解決的貨幣理論與價值理論的結合問題提供答案,它的特點是放棄傳統(tǒng)的貨幣理論,而主張回到瓦爾拉斯物物交換的一般均衡世界。代表人物主要有法馬(Fama,1980,1984)、華萊士(Wallace,1988)、布萊克(Black,1970)等人。新貨幣經濟學的主要觀點是:現(xiàn)有的貨幣、金融體系并非自然演進的結果,而是靠法律限制或政府管制撐持的。在自由放任的競爭性市場環(huán)境中,不會存在集記帳單位和交換伎倆兩種職能于一身的“貨幣〞。貨幣現(xiàn)有的兩大職能將由不同的東西分別承當,貨幣交換將為精密的物物交換所取代。由于貨幣不是自然演進的產物,而是法律制度的結果,一般均衡框架中不能引入貨幣不是這個理論的缺點,貨幣理論家的任務是取消貨幣這種“人為的擾動〞,而維護一般均衡.
法馬(Fama,1980)構想了一種不用貨幣的競爭性支付體系,稱為“純正的記帳交易系統(tǒng)〞(pureaccountingsystemofexchange),在這種系統(tǒng)中,銀行的作用是運作一套可以“通過會計科目之間的轉帳來實現(xiàn)財富轉移的帳簿系統(tǒng)〞,交易可以完全防止現(xiàn)金的媒介,任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臺風等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社工中初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初中畢業(yè)語文試卷及答案
- 2025年高考電學物理真題及答案
- 自考本科動畫試卷及答案
- 當陽中考物理試卷及答案
-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單元達標補考試題
- 化學方程式書寫大賽試題
- 公職人員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真題精研”把握規(guī)律試題(一)
- 2025 年發(fā)展對象培訓考試題及答案
- 肱二頭肌損傷的針刀治療
- 2025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要點解讀課件
- 客運管理工作
-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各單元測試卷含答案全套
- 初中地理跨學科主題學習設計與實施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中試卷(共5套-可直接打印)
- CVD 碳化硅涂層產品技術要求
- 2024版以房抵債協(xié)議范本
- 馬克思主義制度經濟理論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財經大學
-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全冊知識點總結梳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