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把握人的意識到奧秘》教學案例一、【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理解意識的本質,正確理解任何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2、過程與方法:方法和過程要求:課前預習,課中討論,積極參加教學活動,進行思考。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要求:通過學習,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世界客觀性的認識,堅信唯物主義科學性的正確性。樹立“人的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的觀念,培養(yǎng)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二、【教學難重點】意識是客觀存在人腦中的反映。三、【教學方法】情景討論法、小組探究法、分析講授法、活動啟發(fā)法。四、【教學設計】【導入】:(故事導入):事情發(fā)生在2000多年前。一天,莊子和惠施結伴出游。那天莊子和惠施二人都興致很好,于是決定來一次頭腦風暴,當然,要是有人說它是繞口令,我也沒意見。話題是由莊子開始的,他說:“儵魚游來游去從容不迫的樣子,這便是生而為魚的快樂了?!甭劼牬搜?,惠子立刻接招:“你不是魚,你怎么知道魚快樂不快樂?”這話說得也是,但莊子反應也快:“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快不快樂?”大多數(shù)的頭腦風暴都不會有什么實質的結果,但風暴過后總會留下若干耐人尋味的句子值得把玩。莊子和惠施的頭腦風暴當然也是如此。比如這一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句話讓后來的哲學家們琢磨了兩千多年,直到現(xiàn)在也還有人會把它抄在小本兒上想來想去。師:那么,植物、動物能夠思考嗎?它們有情感嗎?它們對自己是否有所了解?也就是說,它們有沒有某程度的自我意識?【進入新課】:一、意識是物質世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板書)師:如果碰一下“含羞草”,它的葉子會很快閉合,枝條也會垂下來,像個含羞的少女。我們在生活中還有看到哪些類似的植物現(xiàn)象呢?學生回答。(舉例:睡蓮花、還有一種舞草(電信草)、向日葵、蒲公英的花在雨天合攏等等。)師:這些植物是有意識到做這些嗎?學生回答。師:這是有生命物質所共有的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叫作感應性。鐵生銹,巖石風化,滴水穿石。這些現(xiàn)象說明一切物質,無論是生命物質和非生命物質,都具有反應的特性。一切生命物質,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具有對外界刺激作出感應的特性。資料鏈接:靈長類是最高級的哺乳動物,它們不僅有多種感覺、知覺和一定的記憶,而且有了具體動作思維和一定的智慧行為。蘇聯(lián)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jīng)研究過一對黑猩猩。它們在和人交往的條件下,能模仿人的動作,很快就學會用勺、刀和叉子吃飯,學會刷牙、用核桃夾子夾核桃、睡枕頭、蓋被子、穿衣服和脫衣服,還會模仿人用鐵鍬挖地。某些非洲部落認為:大猩猩甚至會講話,只是隱瞞著,因為它們明白,如果人知道了,就會強迫它們去干活。雖然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但這種想法并不是偶然的。對于猿猴進行的大量實驗證明,它們能夠解決很復雜的問題。如在黑猩猩的籠子里很高的地方掛一串香蕉,猩猩經(jīng)過“思考”會摞起幾個箱子,然后爬到箱子上取到香蕉。給它一根里面裝有食物的管子,它要吃到食物,就必須選擇能塞進管內的適用工具將食物捅出來。這時黑貍猩能注視身旁的物體,并辨別其形狀、長度、厚度以及結實程度。如果沒有適用的物體,它會折斷身旁樹枝的枝干,或將寬木板撕成窄木片來充當工具。可見它們會利用或“加工”“工具”以便為己所用。師:這些又是否說明黑猩猩有意識呢?學生回答師:雖然黑猩猩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動物,不過它們不會保存“工具”,一旦取到食物,就會扔掉“工具”。這表明它們使用和“加工”“工具”的智慧行為,只是一種擺弄眼前具體對象的動作思維,這種思維水平只相當于人類嬰兒水平。最有意思的實驗是“猿猴救火”。實驗者將黑猩猩愛吃的食物放在一個敞開門的籠子里,門口燃著一堆火。實驗員向黑猩猩演示從旁邊盛水的水缸中取水滅火,盡管黑猩猩有怕火的本能,但它還是很快學會了用水滅火,從而取到火后面的食物??墒钱攲嶒瀱T將放有食物的籠子移到一個池塘中的小平臺上,而盛水的缸放在相隔較遠的另一個平臺上時,黑猩猩為了取得食物,不顧“千辛萬苦”,搭起竹桿,爬到放水缸的平臺從缸中取水,然后再爬回來到籠子門口去滅火。如果水缸中無水,它就沒有辦法。在它看來好像只有水缸中的水才能救火,而平臺四周伸手可及的水則不能救火。由此表明,黑猩猩頭腦中并沒有形成“水”的概念,也沒有認識到水能滅火的關系,它的救火行為僅僅是對人的行為的模仿。一切動物都有感覺的能力,高等動物還會有心理活動,甚至是比較復雜的心理活動。上述實驗證明,高級猿猴已有了意識的萌芽,有一定的動作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們的智慧水平比其他哺乳動物要高得多。這是動物心理長期演化發(fā)展的結果。但是它們的這種能力是有局限性的,即不能脫離眼前環(huán)境的具體對象和活動,更不能進行從概念到概念的思維。它們的心理活動與人的意識活動仍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不過,它們的心理水平與其他動物相比與人的意識活動最為接近,所以我們稱它為意識的萌芽。師小結:意識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只有人才有意識。意識也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1、意識是自然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板書)師:物質世界的發(fā)展,是怎樣產生意識的呢?結合我們所學過的生物知識,一起來回顧一下。學生回答。師:我們剛才講過,從無生命物質的反應特性,到生命物質的感應特性,再到動物的感覺、高等動物的心理活動,為產生于動物心理的人的意識提供了生物學的前提。師:那么人的意識產生還需要哪些條件呢?(資料鏈接):讓我們看看森林古猿是怎樣發(fā)展成現(xiàn)代人與現(xiàn)代猿的。在2000萬年以前,森林古猿住在遼闊蔥郁、鳥獸眾多的森林里,在地面、樹縫、葉叢和鳥巢中尋找食物,用前肢攀援樹枝和采摘樹葉,在樹叉間筑巢以防猛獸的侵襲。后來。地殼激烈運動,造山運動活躍,森林地區(qū)減少,出現(xiàn)了氣候寒冷干燥的非森林地區(qū)。生活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迫使動物發(fā)生分化。古猿分了家,分成了許多分支,有的分支遷到遠處的森林中,和那里的古猿一起生活,發(fā)展為現(xiàn)代猿;有的分支不適應新的環(huán)境,被淘汰滅絕了;有的分支,在原始森林變成非森林的地方逐漸過起了地面生活。它們開始直立行走,這不僅解放了雙手,還擴大了眼睛注視的范圍和距離,提高了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經(jīng)過了長期的各種磨煉,它們逐漸向人類的方向發(fā)展。古猿下地生活后,既沒有大象、野豬那樣的體力,又沒有劍齒虎那樣鋒利的牙齒,必須靠它們的雙手和直立的長處,靠群體的力量來采集和獵取食物,抵御猛獸的侵襲。從采摘到挖掘再到握拿天然木棒和石塊進行戰(zhàn)斗,鍛煉了雙手,也鍛煉了雙腳,使手和腳的肌肉、韌帶和骨骼都發(fā)生了變化,原來適于攀援樹枝的手,大拇指比較短弱,和其他四指的對握不靈活,漸漸發(fā)展為適于勞動的拇指與其他四指能對握的靈活的手,而且手指伸長,手腕、手指關節(jié)的靈活性增加,運動和感覺靈敏,為制造和使用工具創(chuàng)造了條件。原來適于攀援樹枝的腳,大腳趾和其他四趾是張開的,逐漸發(fā)展為大腳趾與其他四趾平行的腳。腳跟增大,腳弓出現(xiàn),便于直立奔跑。這些從猿的手腳向人的手腳的轉變顯然是猿長期生活和勞動的結果。人們常說“心靈手巧”,就是說靈巧的雙手與聰明的智慧緊密相連,而聰明的智慧有賴于發(fā)達的頭腦。在四肢、手和腳鍛煉和發(fā)展的同時,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也得到鍛煉和發(fā)展,腦支配手腳活動,手腳活動反過來又鍛煉了腦。所以從意識的發(fā)展角度來看,應該說“手巧心靈”??茖W研究表明,動物和人身體的一切器官和各個部分在大腦皮層都有相應的代表區(qū)。身體器官或部分對于動物或人越重要,它在大腦皮層上的代表區(qū)域就越大。比較一下猿類大腦和人類大腦就會發(fā)現(xiàn),猿類的上肢和下肢在大腦皮層的代表區(qū)比例是相等的,而人類大腦皮層上手的代表區(qū)域比腳的要大得多,手的代表區(qū)域與除掉頭面部以外的整個身體的代表區(qū)相當。此外人手大拇指在大腦皮層上所占的區(qū)域特別大,因為大拇指是人手作用最大的指頭。據(jù)研究,大拇指的功能占全手功能的一半,各種靈巧的動作都少不了它。這印證了人的雙手在人的生活和勞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印證了雙手解放和靈活化在從猿到人的過渡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印證了手的使用和鍛煉對人腦的形成所起的重大作用。在猿的手制造并使用了第一把燧石工具時,猿的勞動、手和腦就變成了人的勞動、手和腦,猿也就變成為人,人的意識也就產生了。在人的意識形成過程中,原始人的集體勞動和在這之中產生的語言曾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在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原始人要生存下去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面對兇猛的野獸,只有群體成員相互配合,才能戰(zhàn)勝之。要想獵取力量、速度都超過原始人的動物,也需要群體成員的分工協(xié)作,如有的負責驚起野獸,有的負責攔截,有的挖掘陷阱,還有的等待捕捉。在這種集體分工中原始人學會了區(qū)分自己、集體和其他成員的關系,從而促進了人的意識和自我意識的產生。在集體勞動的配合中,需要人們有共同的目標和協(xié)調的行動,這就必須互相了解和交流思想,正是這種需要促使人們到了彼此之間非要說些什么不可的地步,于是語言產生了。在語言的促進下,人們的意識迅速地發(fā)展著。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首先是勞動,然后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了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猿的腦髓就逐漸變成人的腦髓。2、意識是社會發(fā)展的產物(板書)刺激感應勞動人腦形成物質反應生物反應人類意識(物質基礎)(生物學前提)動物心理社會交往語言產生師:那么,作為意識的物質器官,為什么只有人腦產生意識呢?動物也有大腦,一些高等動物有了思維的萌芽,為什么沒有形成意識呢?學生回答二、意識是人腦的機能/生理基礎。(板書)師:前蘇聯(lián)一位科學家朗道,12歲進大學,1962年獲諾貝爾獎,但一次突然的車禍,使他的腦部受到嚴重損傷,喪失了記憶和思考能力。雖然搶救又活了6年,但卻無法思維了。這位科學家腦部受損后喪失了記憶和思考能力這說明了什么?學生回答(人腦是高度發(fā)達的物質系統(tǒng),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意識是人腦的機能。)閱讀課本第27頁,知識窗,人腦和動物腦的區(qū)別。三、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本質(板書)1、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師:既然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是否有了人腦就一定會產生人的意識?學生回答。資料鏈接:宋朝有個畫家叫文與可善于畫竹。他畫的竹子栩栩如生。原來文與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種竹子,一年四季觀察竹子的變化。他對竹枝、竹葉在不同時期的形狀、姿態(tài)都有透徹的了解,所以他畫竹時能下筆有神。他的朋友寫下一首詩稱贊他:“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睆拇?,胸有成竹作為膾炙人口的成語流傳至今。師:如果文與可不與竹子打交道,不論他怎樣構思,他能胸有成竹嗎?為什么?學生回答。(不能。意識的內容不是來源于人腦,而是來源于客觀存在。要形成意識,不僅需要人腦,還必須有被反映的客觀存在。意識的反映對象——客觀存在是生成意識的原料。離開了客觀存在,意識不能產生,也不能發(fā)展。)師:有了人腦、客觀存在是否就一定會產生人的意識?資料鏈接:1929年,在印度加爾各答東北地區(qū),人們常看到一種神秘的動物出沒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一個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隨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來人們打死了狼,在狼窩里發(fā)現(xiàn)了倆個怪物,原來是倆個母狼養(yǎng)大的裸體女孩。她們的習性象狼、吃生食、爬行、不會說話、不會思維,只會象狼一樣嗥叫,常常在晚上出來覓食。師:狼孩為什么不會說話,不會思維,只會象狼一樣嗥叫?學生回答(狼孩為人所生,擁有人腦。狼孩也有機會接觸到周圍的事物,但狼孩沒有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從生下來以后,就沒有和人類接觸,遠離了人的生活和實踐。客觀存在只有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huán)節(jié)進入人腦,人腦才會形成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這才有了意識。)客觀存在生活和實踐人腦形成意識(原材料)(廠房和機器)(成品)2、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師: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是不是僅僅是人腦對客觀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呢?“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但地球上從來就沒有出現(xiàn)過“龍”,那么“龍”的觀念又是從何而來呢?學生回答(“龍”的觀念最早產生于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當時人們?yōu)榱吮砻髯约鹤嫦鹊膹姾?,就從他們日常所接觸到的各種動物身上取材,逐步創(chuàng)造了“龍的”形象。我們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龍的原型,龍的形象是人腦對龍的原型加工改造的結果。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能動反映。)課本第30頁,哲學觀察,如何理解“鬼”的存在?組織學生討論。師: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漢人;釋加牟尼的外貌酷似印度人;上帝耶穌的外貌酷似西方人。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創(chuàng)造神的,宗教觀念可以在客觀世界找到某種原型。鬼神觀念是意識的一種,只不過是對客觀存在歪曲、虛幻的反映,是一種錯誤的意識。不管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如實地反映了客觀存在的本來面目,而錯誤的意識則是歪曲、虛幻地反映了客觀存在的本來面目。二者的區(qū)別不在于是否對客觀存在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對客觀存在做出了不同性質的反映?!拘〗Y】: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人腦有著極為復雜的結構和非常特殊的生理活動,這種結構和活動決定了人腦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器官,意識只是人腦特有的機能。有了人腦不等于有了意識,因為意識的內容并不來源于人腦,而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人只有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式版)DB2327∕T 050-2022 《赤芍人工種植技術規(guī)程》
- 2025年護理心理學題庫及答案帶章節(jié)
- 2025年老年日常護理知識試題庫及答案
- 匯兌業(yè)務課件
- 求職培訓知識技能課件
- 《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設計-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青島版(五四學制)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說課稿(1-22課54份)
- 2024秋八年級地理上冊 第2章 第二節(jié)《氣候基本特征》說課稿2 (新版)商務星球版
- 疫情知識培訓相關流程課件
- 氫氣的知識課件
- 招聘渠道分析評估表
- 2025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與標準沖刺押題卷
- 服裝色彩構成課件
- 化工儀表檢修與維護課件
- 2025年華為軟件開發(fā)工程師招聘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程序化廣告課件
- 電工基礎課件
- 真菌生物膜毒力因子-洞察及研究
- 副校長在任職宣布會上的表態(tài)發(fā)言材料
- 同學互助基金管理辦法
- 2025年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yè)現(xiàn)狀分析及未來五年運行態(tài)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