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_第1頁
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_第2頁
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_第3頁
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_第4頁
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格檢查體格檢查1一、目的⒈了解兒童體格和神經精神發(fā)育狀況、喂養(yǎng)、護理、教養(yǎng)和環(huán)境等,有無不利于小兒生長發(fā)育的因素,并設法予以消除.⒉檢查有無營養(yǎng)性疾病和其他異常情況,并給予喬治,有無出生缺陷和遺傳性疾病,做好遺傳咨詢。⒊了解并督促按免疫程序進行了計劃免疫。⒋對家長進行優(yōu)育、優(yōu)教的宣傳和指導。一、目的2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3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4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5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6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7定期健康檢查對保護兒童健康、預防疾病、監(jiān)測兒童生長發(fā)育和營養(yǎng)狀況有很重要的意義。一般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3天、7天、15天和28天各檢查一次。1個月至1歲前半年每個月檢查一次,后半年每二個月檢查一次。1~3歲每半年檢查一次定期健康檢查對保護兒童健康、預防疾病、監(jiān)測兒童生長發(fā)育和營養(yǎng)8一般檢查:

頭、頸、胸、腹、脊柱、四肢、神經系統(tǒng)

必要時檢查生殖器、肛門、直腸

視病人病情輕重而調節(jié)檢查順序一般檢查:9㈡檢查方法一般情況包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體重、身長、頭圍、胸圍、腹圍等項。⑴體溫:時間不應少于5min,正常的腋表體溫為36~37℃。體溫差別除與試表方法有關外,還與小兒的年齡、活動量、穿衣多少及外界溫度等有關。年齡愈小體溫相對愈高些。一日間的體溫波動在年齡較大者較為明顯,1個月齡約0.25℃,6個月齡約0.5℃,3歲后約為1℃。⑵呼吸、脈搏:活動、哭鬧、興奮時均可影響結果。年齡愈小,呼吸、脈搏愈快。檢查脈搏時除注意脈搏次數(shù)外,還應請注意節(jié)律、血管充盈度和緊張度。㈡檢查方法10⑶血壓:不同年齡小兒所用血壓計的袖帶寬度不一樣,應粘臂長度的2/3,袖帶過寬時測得值較實際為低,過窄則較實際為高,小兒年齡愈小血壓愈低。不同年齡小兒血壓的正常值可用公式大致推算:收縮壓(mmHg)=80+(年齡×2)舒張壓(mmHg)=收縮壓×2/3(注:1mmHg=0.133kPa)⑶血壓:不同年齡小兒所用血壓計的袖帶寬度不一樣,應粘臂長度的11⒊皮膚及皮下組織應盡可能在明亮的自然光線下望診,注意觀察皮膚顏色(蒼白、紅潤、青紫、黃染等)、色素沉著、脫屑、皮疹、瘀點、發(fā)紺、瘢痕、干燥、角化、溫度、彈性、皮下脂肪、毛發(fā)質量(稀、密、粗、細、顏色和光澤)。⒋淋巴結檢查頭頸部、枕部、耳后、腋窩、腹股溝等處淺層淋巴結的數(shù)量大小、硬度、紅熱、壓痛、活動性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正常小兒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可摸到單個、質軟的淋巴結,不超過黃豆大小,可移動,無粘連,無壓痛。⒊皮膚及皮下組織應盡可能在明亮的自然光線下望診,注意觀察12⑴頭顱及面部:

觀察大小、形狀。小嬰兒應觸摸顱骨有無缺損軟化。嬰幼兒注意檢查前囟是否閉合,并測量其大小(量對邊的距離),注意其緊張度,是否膨隆或凹陷。此外,視不同年齡和病情注意有無腫塊,有無特殊面容及畸形。⑴頭顱及面部:

觀察大小、形狀。小嬰兒應觸摸顱骨有無缺損軟13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14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15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16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17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18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19⑵眼、耳、鼻:注意眼瞼有無腫脹,眼球有無突出、斜視及震顫,結膜有充血、分泌物、干燥斑(見于維生素A缺乏癥)、皰疹性結膜炎及角膜渾濁或潰瘍等。檢查瞳孔大小、形狀及對光反應。耳部應檢查外耳道有無分泌物(性質、顏色、氣味),提拉耳廓是否引起啼哭,必要時應用耳鏡檢查鼓膜。鼻部檢查注意有無鼻翼扇動、分泌物性質、鼻粘膜情況等。⑵眼、耳、鼻:20⑶口腔:由外向內檢查。觀察唇色是不蒼白、發(fā)紺,口角有無皰疹、糜爛,頰粘膜有無充血、潰瘍、粘膜斑、鵝口瘡等,牙的數(shù)目及有無齲齒,牙齦有無感染。觀察舌質、舌苔情況。正常小兒舌質為淡紅色,有薄白苔。小兒鼻塞時常張口呼吸,致使唇舌干燥,不與脫水相鑒別。哺乳兒可有乳白苔,糖果、藥物可使舌苔染色,須與病苔鑒別。最后檢查咽部。檢查者用一只手將小兒頭部固定,使之面對光線,同時由家長或助手固定小兒雙手,另一只手持壓舌板壓舌根部使小兒反射性地張嘴,利用此短暫時間觀察咽部,注意有無充血、潰瘍,注意腭扁桃腺大小,有無充血、偽膜、滲出物等。⑶口腔:21⒍頸部注意是否強直、后仰,有無淋巴結或甲狀腺腫大,頸靜脈充盈及搏動情況,甲狀腺及氣管位置。⒍頸部22⒎胸部⑴胸廓:注意有無雞胸、肋骨串珠、郝氏溝(Harrison溝)、肋緣外翻等佝僂病表現(xiàn)。注意左右胸廓是否對稱,有無心前區(qū)膨?。ㄌ崾拘呐K長期擴大)或肋間隙飽滿、凹陷、增寬、變窄及其他畸形(如漏斗胸、桶狀胸等)。⒎胸部23漏斗胸、雞胸及胸壁內陷、方顱漏斗胸、雞胸及胸壁內陷、方顱24X形腿及O形腿X形腿及O形腿25髖關節(jié)脫位髖關節(jié)脫位26足內翻足內翻27足外翻足外翻28⑵肺:望診包括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度的改變以及有無呼吸困難的表現(xiàn)。有呼吸困難的呼吸加快,呼氣性呼吸困難表現(xiàn)呼氣延長,可有喘息聲;吸氣性呼吸困難表現(xiàn)為吸氣費力,有三凹征(即胸骨上窩、肋間隙及劍突下于吸氣時凹陷)。呼吸中樞衰竭時呼吸節(jié)律不整。觸診主要檢查語顫及觸覺震顫是否正常,可讓小兒說話或在小兒啼哭時進行觸診。叩診時須請注意以下兩點:①用力要輕,嬰兒一般常用直接叩診法,即用一二個手指直接叩打胸壁;②叩診聲音較成人清,判斷結果時須對比兩則相應部位(注意體位要對稱)。聽診要注意以下特點:①嬰幼兒因胸壁薄,呼吸音較成人響,且呼氣音能明顯聽到,很像成人的支氣管肺泡呼吸音,不要誤認為異常;②小兒啼哭可影響聽診,可趁哭后深吸氣時注意聽診;③注意聽肺底、腋下、肩胛間區(qū)幾個部位,早期肺炎易在這些部位聽到濕啰音。⑵肺:29⑶心臟:望診注意觀察心前區(qū)是否膨?。恍募鈪^(qū)搏動的強弱、部位及范圍(一般不超過2~3cm),肥胖嬰幼兒不易看到。觸診主要檢查:①心尖搏動的位置,嬰幼兒大都在第4、5肋間乳線內,少數(shù)及新生兒可在乳線外;②有無震顫及其發(fā)生的時期(收縮期、舒張期或連續(xù)性)和部位(尤其應注意觸摸胸骨左緣,因先天性心臟病的震顫多于此部位觸到)。⑶心臟:30心臟結構心臟結構31叩診的目的是叩心界大小。叩診時應注意:①用力要輕,對嬰兒可用一個手指直接叩診。如用力過重,則聲音變化不易聽清,所測心界往往比實際為小。②小兒一般只叩左右界。叩左界時應在心尖搏動點水平自左向右叩,聽到輕度濁音改變即為左界,以左乳線為標準記錄在外或內幾厘米;叩右界時應在肝臟濁音界上一肋間的水平自右向左叩,有濁音改變時即為右界,以右胸骨線(即胸骨右緣)為標準記錄在外幾厘米。③判斷檢查結果的意義時須結合年齡特點。心臟聽診應注意:①宜在小兒安靜時聽診。②特別注意在胸骨左緣聽診,先天性心臟病的雜音多在此區(qū)最明顯。③小兒胸壁較薄,故心音較成人亮。小嬰兒心尖第一音和第二音的響度幾乎相等,除此年齡外,心尖第一音均比第二音響,心底部第二音總是比第一音響。小兒年齡階段肺動脈瓣區(qū)第二音(P2)常比主動脈瓣區(qū)第二音(A2)響.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小兒常于肺動脈瓣區(qū)或心尖部聽到功能性收縮期雜音。小兒心臟常見聽診區(qū)見下圖叩診的目的是叩心界大小。叩診時應注意:①用力要輕,對嬰兒可用32⒏腹部⑴檢查項目“除一般內科要求的項目外,對新生兒還應檢查臍部,觀察有墻角出血、炎癥、滲出物或臍疝等。⑵檢查方法:①小兒哭鬧時影響腹部捫診,故捫診應在小兒安靜或在嬰兒哺乳時進行。不能制止哭鬧時可趁吸氣時短暫時間進行捫診。②檢查者的手應溫暖,手法輕柔,以避免因刺激引起哭鬧。③檢查有無壓痛時要觀察小兒表情反應。⑶判斷結果時應注意年齡特點:①新生兒因腹壁薄,正常時亦可有腸型及腸蠕動波。②嬰兒期仰臥時腹部可高于胸部。③正常嬰幼兒肝臟可在肋緣下1~2cm觸及,柔軟而無壓痛。6~7歲后即不應觸到。在嬰兒期偶可觸及脾臟邊緣。⒏腹部33⒐脊柱及四肢注意有無畸形、運動受限及軀干四肢比例失調等。⒑肛門及外生殖器注意有無畸形(如先天性肛門閉鎖、尿道下裂、假兩性畸形等),女孩陰道有墻角分泌物,男孩有無隱睪、鞘膜積液、包皮過緊,腹股溝有無疝等。⒒神經系統(tǒng)根據年齡、病種選做必要的檢查。⑴一般情況:觀察小兒的神志、精神狀況、面部表情、“眼神”是不靈活、動作語言發(fā)育、有無異常行為等。⑵腦膜刺激征:包括頸強直、凱爾尼格征(克氏征,Kernig征)及布魯津斯基征(布氏征,Brudzinski征)。檢查方法基本同內科,但在嬰幼兒不易一次檢查準確,有時須反復多次檢查才能肯定陽性結果。正常小嬰兒由于生理性屈肌緊張,克氏征可陽性,布氏征在出生后頭幾個月也可陽性,應結合其他檢查確定診斷。⒐脊柱及四肢注意有無畸形、運動受限及軀干四肢比例失調等。34⑶神經反射:除根據病情選做一般內科要求的項目外,新生兒及小嬰兒有時須檢查該年齡時期一些特有的神經反射,如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小嬰兒的提睪反射、腹壁反射均較弱或引不出,而面神經征可為陽性;在出生后數(shù)周內跟腱反射也可亢進,可有短時間的踝陣攣;2歲以下小兒巴賓斯基征(巴氏征,Babinski征)可為陽性。因此,在解釋檢查結果的意義時應注意年齡特點。⑶神經反射:除根據病情選做一般內科要求的項目外,新生兒及小嬰35體格檢查體格檢查36一、目的⒈了解兒童體格和神經精神發(fā)育狀況、喂養(yǎng)、護理、教養(yǎng)和環(huán)境等,有無不利于小兒生長發(fā)育的因素,并設法予以消除.⒉檢查有無營養(yǎng)性疾病和其他異常情況,并給予喬治,有無出生缺陷和遺傳性疾病,做好遺傳咨詢。⒊了解并督促按免疫程序進行了計劃免疫。⒋對家長進行優(yōu)育、優(yōu)教的宣傳和指導。一、目的37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38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39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40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41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42定期健康檢查對保護兒童健康、預防疾病、監(jiān)測兒童生長發(fā)育和營養(yǎng)狀況有很重要的意義。一般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3天、7天、15天和28天各檢查一次。1個月至1歲前半年每個月檢查一次,后半年每二個月檢查一次。1~3歲每半年檢查一次定期健康檢查對保護兒童健康、預防疾病、監(jiān)測兒童生長發(fā)育和營養(yǎng)43一般檢查:

頭、頸、胸、腹、脊柱、四肢、神經系統(tǒng)

必要時檢查生殖器、肛門、直腸

視病人病情輕重而調節(jié)檢查順序一般檢查:44㈡檢查方法一般情況包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體重、身長、頭圍、胸圍、腹圍等項。⑴體溫:時間不應少于5min,正常的腋表體溫為36~37℃。體溫差別除與試表方法有關外,還與小兒的年齡、活動量、穿衣多少及外界溫度等有關。年齡愈小體溫相對愈高些。一日間的體溫波動在年齡較大者較為明顯,1個月齡約0.25℃,6個月齡約0.5℃,3歲后約為1℃。⑵呼吸、脈搏:活動、哭鬧、興奮時均可影響結果。年齡愈小,呼吸、脈搏愈快。檢查脈搏時除注意脈搏次數(shù)外,還應請注意節(jié)律、血管充盈度和緊張度。㈡檢查方法45⑶血壓:不同年齡小兒所用血壓計的袖帶寬度不一樣,應粘臂長度的2/3,袖帶過寬時測得值較實際為低,過窄則較實際為高,小兒年齡愈小血壓愈低。不同年齡小兒血壓的正常值可用公式大致推算:收縮壓(mmHg)=80+(年齡×2)舒張壓(mmHg)=收縮壓×2/3(注:1mmHg=0.133kPa)⑶血壓:不同年齡小兒所用血壓計的袖帶寬度不一樣,應粘臂長度的46⒊皮膚及皮下組織應盡可能在明亮的自然光線下望診,注意觀察皮膚顏色(蒼白、紅潤、青紫、黃染等)、色素沉著、脫屑、皮疹、瘀點、發(fā)紺、瘢痕、干燥、角化、溫度、彈性、皮下脂肪、毛發(fā)質量(稀、密、粗、細、顏色和光澤)。⒋淋巴結檢查頭頸部、枕部、耳后、腋窩、腹股溝等處淺層淋巴結的數(shù)量大小、硬度、紅熱、壓痛、活動性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正常小兒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可摸到單個、質軟的淋巴結,不超過黃豆大小,可移動,無粘連,無壓痛。⒊皮膚及皮下組織應盡可能在明亮的自然光線下望診,注意觀察47⑴頭顱及面部:

觀察大小、形狀。小嬰兒應觸摸顱骨有無缺損軟化。嬰幼兒注意檢查前囟是否閉合,并測量其大小(量對邊的距離),注意其緊張度,是否膨隆或凹陷。此外,視不同年齡和病情注意有無腫塊,有無特殊面容及畸形。⑴頭顱及面部:

觀察大小、形狀。小嬰兒應觸摸顱骨有無缺損軟48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49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50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51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52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53檢查身體的意義課件54⑵眼、耳、鼻:注意眼瞼有無腫脹,眼球有無突出、斜視及震顫,結膜有充血、分泌物、干燥斑(見于維生素A缺乏癥)、皰疹性結膜炎及角膜渾濁或潰瘍等。檢查瞳孔大小、形狀及對光反應。耳部應檢查外耳道有無分泌物(性質、顏色、氣味),提拉耳廓是否引起啼哭,必要時應用耳鏡檢查鼓膜。鼻部檢查注意有無鼻翼扇動、分泌物性質、鼻粘膜情況等。⑵眼、耳、鼻:55⑶口腔:由外向內檢查。觀察唇色是不蒼白、發(fā)紺,口角有無皰疹、糜爛,頰粘膜有無充血、潰瘍、粘膜斑、鵝口瘡等,牙的數(shù)目及有無齲齒,牙齦有無感染。觀察舌質、舌苔情況。正常小兒舌質為淡紅色,有薄白苔。小兒鼻塞時常張口呼吸,致使唇舌干燥,不與脫水相鑒別。哺乳兒可有乳白苔,糖果、藥物可使舌苔染色,須與病苔鑒別。最后檢查咽部。檢查者用一只手將小兒頭部固定,使之面對光線,同時由家長或助手固定小兒雙手,另一只手持壓舌板壓舌根部使小兒反射性地張嘴,利用此短暫時間觀察咽部,注意有無充血、潰瘍,注意腭扁桃腺大小,有無充血、偽膜、滲出物等。⑶口腔:56⒍頸部注意是否強直、后仰,有無淋巴結或甲狀腺腫大,頸靜脈充盈及搏動情況,甲狀腺及氣管位置。⒍頸部57⒎胸部⑴胸廓:注意有無雞胸、肋骨串珠、郝氏溝(Harrison溝)、肋緣外翻等佝僂病表現(xiàn)。注意左右胸廓是否對稱,有無心前區(qū)膨?。ㄌ崾拘呐K長期擴大)或肋間隙飽滿、凹陷、增寬、變窄及其他畸形(如漏斗胸、桶狀胸等)。⒎胸部58漏斗胸、雞胸及胸壁內陷、方顱漏斗胸、雞胸及胸壁內陷、方顱59X形腿及O形腿X形腿及O形腿60髖關節(jié)脫位髖關節(jié)脫位61足內翻足內翻62足外翻足外翻63⑵肺:望診包括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度的改變以及有無呼吸困難的表現(xiàn)。有呼吸困難的呼吸加快,呼氣性呼吸困難表現(xiàn)呼氣延長,可有喘息聲;吸氣性呼吸困難表現(xiàn)為吸氣費力,有三凹征(即胸骨上窩、肋間隙及劍突下于吸氣時凹陷)。呼吸中樞衰竭時呼吸節(jié)律不整。觸診主要檢查語顫及觸覺震顫是否正常,可讓小兒說話或在小兒啼哭時進行觸診。叩診時須請注意以下兩點:①用力要輕,嬰兒一般常用直接叩診法,即用一二個手指直接叩打胸壁;②叩診聲音較成人清,判斷結果時須對比兩則相應部位(注意體位要對稱)。聽診要注意以下特點:①嬰幼兒因胸壁薄,呼吸音較成人響,且呼氣音能明顯聽到,很像成人的支氣管肺泡呼吸音,不要誤認為異常;②小兒啼哭可影響聽診,可趁哭后深吸氣時注意聽診;③注意聽肺底、腋下、肩胛間區(qū)幾個部位,早期肺炎易在這些部位聽到濕啰音。⑵肺:64⑶心臟:望診注意觀察心前區(qū)是否膨??;心尖區(qū)搏動的強弱、部位及范圍(一般不超過2~3cm),肥胖嬰幼兒不易看到。觸診主要檢查:①心尖搏動的位置,嬰幼兒大都在第4、5肋間乳線內,少數(shù)及新生兒可在乳線外;②有無震顫及其發(fā)生的時期(收縮期、舒張期或連續(xù)性)和部位(尤其應注意觸摸胸骨左緣,因先天性心臟病的震顫多于此部位觸到)。⑶心臟:65心臟結構心臟結構66叩診的目的是叩心界大小。叩診時應注意:①用力要輕,對嬰兒可用一個手指直接叩診。如用力過重,則聲音變化不易聽清,所測心界往往比實際為小。②小兒一般只叩左右界。叩左界時應在心尖搏動點水平自左向右叩,聽到輕度濁音改變即為左界,以左乳線為標準記錄在外或內幾厘米;叩右界時應在肝臟濁音界上一肋間的水平自右向左叩,有濁音改變時即為右界,以右胸骨線(即胸骨右緣)為標準記錄在外幾厘米。③判斷檢查結果的意義時須結合年齡特點。心臟聽診應注意:①宜在小兒安靜時聽診。②特別注意在胸骨左緣聽診,先天性心臟病的雜音多在此區(qū)最明顯。③小兒胸壁較薄,故心音較成人亮。小嬰兒心尖第一音和第二音的響度幾乎相等,除此年齡外,心尖第一音均比第二音響,心底部第二音總是比第一音響。小兒年齡階段肺動脈瓣區(qū)第二音(P2)常比主動脈瓣區(qū)第二音(A2)響.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小兒常于肺動脈瓣區(qū)或心尖部聽到功能性收縮期雜音。小兒心臟常見聽診區(qū)見下圖叩診的目的是叩心界大小。叩診時應注意:①用力要輕,對嬰兒可用67⒏腹部⑴檢查項目“除一般內科要求的項目外,對新生兒還應檢查臍部,觀察有墻角出血、炎癥、滲出物或臍疝等。⑵檢查方法:①小兒哭鬧時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