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語文第四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文言文閱讀陜西八年中考真題_第1頁
2020版中考語文第四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文言文閱讀陜西八年中考真題_第2頁
2020版中考語文第四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文言文閱讀陜西八年中考真題_第3頁
2020版中考語文第四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文言文閱讀陜西八年中考真題_第4頁
2020版中考語文第四部分古詩文閱讀專題十文言文閱讀陜西八年中考真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3專題十文言文閱讀一、(2018?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①,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保ü?jié)選自《史記?管晏列傳》)【注釋】①賈(gu):做買賣。②召(Shao)忽:齊人。與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糾,公子糾被殺后召忽也自殺。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4分)TOC\o"1-5"\h\z(1)吾始困時()(2)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3)知時有利不利也()(4)吾嘗三戰(zhàn)三走()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分財利多自與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召忽死之生我者父母所識吾與汝畢力平險至于負者歌于途輟耕之壟上窮乏者得我與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選文中的鮑叔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二、(2017?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shù)從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嘗抑之曰:“汝不念讀書慕圣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課③彰讀《詩》《書》彰謂左右曰:“丈夫一為衛(wèi)、霍④,將十萬騎馳沙漠,驅(qū)戎狄,立功建號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嘗問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為將?!碧嬖唬骸盀閷?/p>

奈何?”對曰:“被堅執(zhí)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注釋】①彰:曹彰。②膂力:體力。③課:督促。④衛(wèi)、霍:漢朝名將衛(wèi)青、霍去病。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4分)TOC\o"1-5"\h\z(1)少善射御,膂力過人()(2)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3)將十萬騎馳沙漠()(4)被堅執(zhí)銳,臨難不顧()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而好乘汗馬擊劍云歸而巖穴暝B.此一夫之用B.此一夫之用甚矣,汝之不惠C.使各言其志C.使各言其志其真無馬邪D.為將奈何D.為將奈何吳廣為都尉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數(shù)從征伐,志意慷慨。(2分)(2)賞必行,罰必信。(2分)對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為侯?(2分)三、(2016?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甲】家中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習氣,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曾高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節(jié)選自《曾國藩家書》)【乙】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注釋】甲文是曾國藩給兒子寫的家信。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4分)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服官二十年()四支僵勁不能動()腰白玉之環(huán)()余不愿為大官戴朱纓寶飾之帽以衾擁覆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余不愿為大官戴朱纓寶飾之帽以衾擁覆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余為少慰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可以處樂太豐則吾不敢也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炯住俊疽摇績啥挝淖侄际亲髡哂米陨斫?jīng)歷勸誡后輩的。他們共同認為年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yīng)該做到。(2分)四、(2015?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知之難乎哉!夫人之所以謂知者,非知其姓與名也,亦非知其聲容之與笑貌也;讀其書,知其言,知其所以為言而已矣。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讀其書,知其所以為言矣?!贝酥y也。人知《離騷》為辭賦之祖矣,司馬遷讀之,而知悲其志,是賢人之知賢人也。夫不具司馬遷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則幾乎罔矣。(選文有改動)【注釋】本文節(jié)選自章學誠的《知難》。知難,即知音難,是說古代賢人在后世少有知音。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非知其姓與名也()千不得百焉()夫不具司馬遷之志()則幾乎罔矣()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知之難乎哉讀其書者,天下比比矣人知《離騷》為辭賦之祖矣而欲知屈原之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其如土石何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溫故而知新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讀其書,知其言,知其所以為言而已矣。為什么,司馬遷能真正“知其所以為言”成為屈原的知音?(2分)五、(2014?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孔子世家贊

《史記》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②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注釋】①低回:徘徊,流連。②六藝: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課文鏈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TOC\o"1-5"\h\z高山仰止()不能去云()沒則已焉()

(4)人不知而不慍()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當時則榮想見其為人燁然若神人入則無法家拂士此之謂失其本心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諸生以時習禮其家。(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請結(jié)合【課文鏈接】中的三則語錄,說說學者敬仰孔子的原因。(2分)六、(2013?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晏子朝,乘弊車,駕駑馬。景公見之曰:“嘻!夫子之祿寡耶?何乘不佼①之甚也?”晏子對曰:“賴君之賜,得以壽②三族,及國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飽食,弊車駑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據(jù)③遺之輅車④乘馬,三返不受。公不說,趣⑤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标套訉υ唬骸熬钩寂R⑥百官之吏,臣節(jié)其衣服飲食之養(yǎng),以先齊國之民;然猶恐其侈靡而不顧其行也。今輅車乘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無義,侈其衣服飲食而不顧其行者,臣無以禁之?!彼熳尣皇?。(選文有改動)【注釋】①佼:好。②壽:保。③梁丘據(jù):人名。④輅(1心)車:大車。多指君王用的車。⑤趣:同“促”,趕快。⑥臨:治理,管理。1?判斷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是否正確。(正確的打“V”,錯誤的打“X”)(4分)(1)晏子朝,乘弊車,駕駑馬朝:上朝()(2)臣得暖衣飽食食:吃()(3)公使梁丘據(jù)遺之輅車乘馬遺:遺留()(4)公不說,趣召晏子說:同“悅”,高興()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2分)

A.夫子之祿寡耶?輟耕之壟上B.弊車駑馬以奉其身無從致書以觀C.于臣足矣A.夫子之祿寡耶?輟耕之壟上B.弊車駑馬以奉其身無從致書以觀C.于臣足矣皆以美于徐公D.侈其衣服飲食而不顧其行者朝而.往,暮而歸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臣節(jié)其衣服飲食之養(yǎng),以先齊國之民。從選文看,身為國相的晏子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2分)七、(2012?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蘚環(huán)周。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尺,清深多鯈魚。又北曲行紆馀,睨若無窮,然卒入于渴。其側(cè)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視之既靜,其聽始遠。節(jié)選自柳宗元《石渠記》)【乙】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光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注釋】①渴(he):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xiu):樹蔭。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TOC\o"1-5"\h\z(1)民橋.其上()(2)逾.石而往有石泓()(3)北墮.小潭()(4)卷.石底以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有泉幽幽然.然.胡不已乎B{.其.側(cè)皆詭石怪木安陵君其.許寡人C{.然卒入于.渴興復漢室,還于.舊都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其長可十許步。2)風搖其巔,韻動崖谷?!炯住俊疽摇績啥挝淖炙鑼懙乃饔惺裁刺攸c?請簡要概括。八、(2011?陜西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12分)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quán)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yīng)變將略,非其所長歟!(節(jié)選自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注釋】①儀軌:禮儀法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quán)制:合乎時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1?判斷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是否正確。(正確的打“V”錯誤的打“X”(4分)TOC\o"1-5"\h\z撫百姓,示儀軌撫:安撫,撫慰()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益:利益()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親:親人()終于邦城之內(nèi),咸畏而愛之愛:愛戴,擁戴()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2分){諸葛亮之為相國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雖.我之死,有子存焉C{.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D{.刑政雖峻而.無怨者鳴之而.不能通其意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作者稱贊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jié)合課文《出師表》加以說明。(2分)參考答案一、1.(1)貧困(2)謀劃(3)時機(4)逃跑D【點撥】A項中,前者意為“要”后者意為“和”;B項中,前者意為“被”后者意為“在”C項中,前者是代詞,后者是動詞,意為“去、往”D項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都為“……的人”鮑叔不認為我沒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以小節(jié)為羞恥,而以功名不能顯揚于天下為恥辱。鮑叔是一個輕利重才、知人識人的賢士。評分標準:答對一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共2分。【參考譯文】管仲說:“我當初貧困時,曾經(jīng)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財利時自己總是多要一些,鮑叔并不認為我貪財,他知道我家里貧窮。我曾經(jīng)替鮑叔謀劃事情,卻使他更加困頓不堪,鮑叔不認為我愚笨,他知道時運有時順利,有時不順利。我曾經(jīng)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國君驅(qū)逐,鮑叔不認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機。我曾經(jīng)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贍養(yǎng)。公子糾失敗,召忽自殺,而我寧愿在牢中受到羞辱,鮑叔不認為我沒有廉恥,而是知道我不因小的過失而感到羞愧,卻以功名不顯揚于天下而感到恥辱。生養(yǎng)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啊?!倍?、1.(1)擅長(2)看重(3)帶領(lǐng),率領(lǐng)(4)同“披”,穿著D【點撥】A項中,前者表轉(zhuǎn)折,卻;后者表順承。B項中,前者為結(jié)構(gòu)助詞,的;后者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C項中,前者為代詞,他們的;后者為副詞,表反問。D項中,兩者都為擔任、做的意思。(1)(曹彰)屢次跟隨太祖(或曹操)征戰(zhàn)討伐,意氣慷慨,斗志昂揚。(2)獎賞一定實施(或:做,施行),(宣告)懲罰一定信守諾言。因為太祖聽了曹彰的話,明白了他的理想是做一個身先士卒、賞罰嚴明、建功立業(yè)的將軍,而不是做一個武夫。評分標準:回答正確,得2分。共2分?!緟⒖甲g文】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年少時擅長射箭騎馬,力大過人,徒手與猛獸搏斗,不躲避險阻。(曹彰)屢次跟隨太祖征戰(zhàn)討伐,意氣慷慨,斗志昂揚。太祖曹操曾批評他說:“你不想讀書、敬慕圣賢之道,卻喜好騎馬擊劍,這只是匹夫之勇,哪值得看重??!”(太祖)督促曹彰讀《詩》《書》,曹彰對左右的人說:“大丈夫若想成為衛(wèi)青、霍去病那樣的將軍,就應(yīng)該率領(lǐng)十萬騎兵馳騁大漠,驅(qū)逐異族,建功立業(yè),怎么能做博士呢?”太祖曾經(jīng)問幾個兒子的愛好,讓他們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曹彰說:“愛好做將帥?!碧嬲f:“做將帥應(yīng)該怎樣?”(曹彰)回答說:“穿堅硬的鎧甲,拿著銳利的兵器,面臨災難而義無反顧,作士卒的表率;獎賞一定實施,(宣告)懲罰一定信守諾言?!碧媛犃舜笮?。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為鄢陵侯。三、1.(1)希望,盼望(2)做,當(3)同“肢”,四肢(4)腰間佩帶B【點撥】A項中,前者意為“因此”后者意為“擔任、做”;B項中,兩個“之”字都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C項中,前者意為“憑借”后者意為“用”;D項中,前者意為“就”后者意為“卻”。你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勤奮,自持,能吃苦(或:刻苦)評分標準:每點1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緟⒖甲g文】【甲】家中來到軍營的人,多稱贊你舉止大方,我心里略感欣慰。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孫們能當大官,(但)我不愿(你)當大官,只希望(你)能成為讀書、明白事理的君子。勤儉自持,習慣勞苦,可以享受安樂,也能處在儉約中。這就是君子。我做官二十年,從來不敢沾染半點官僚習氣,飲食起居,還遵循簡樸的家風,特別簡樸也可以,稍微豐盛也可以。太過豐盛我就不敢了。凡是官宦人家,由簡樸到奢侈容易,由奢侈返回簡樸難。你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你讀書寫字不可以間斷,早晨要早起,不要丟失我們從曾高祖就傳下來的家風。核心素養(yǎng)解讀:本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主要涉及“文化傳承與理解”“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炯住课墓?jié)選自《曾國藩家書》,告訴我們要勤奮、刻苦、簡樸,培養(yǎng)君子的品性,傳承優(yōu)良的家風?!疽摇课墓?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告訴我們要刻苦學習,學習古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求學精神。【甲】【乙】兩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經(jīng)歷勸誡后輩的,在仔細品讀鑒賞的基礎(chǔ)上,有助于促進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四、1.(1)知道(2)一千(人)(3)具有,具備(4)迷惑無所得C【點撥】A項中,前者是語氣詞,可不譯;后者是介詞,相當于“于”B項中,前者是代詞,意為“他的”;后者是副詞,加強反問語氣,可不譯。C項中,兩者都是判斷動詞,意為“是”。D項中,前者是連詞,表轉(zhuǎn)折,意為“卻”后者表承接,可不譯。讀他的書,(能)理解他的言論(或?qū)W說),而且能懂得他有這樣言論(或?qū)W說)的原因罷了。司馬遷“知悲其志”(或:司馬遷具有與屈原同樣的心志)。評分標準:回答正確,得2分。共2分?!緟⒖甲g文】知音難得呀!人之所以能成為知音,并不是知道了他的姓名,也不是知道他的聲音與容貌;讀他的書,(能)理解他的言論(學說),而且能懂得他有這樣的言論(學說)的原因罷了。讀他書的人,天下比比皆是;理解他言論的人,一千(人)中不超過百個;懂得他有這樣的言論的原因的人,一百(人)中不會超過一個??墒翘煜碌娜硕颊f:“我能讀他的書,知道他有這樣的言論的原因。”這就是知音難得。人人都知道《離騷》是辭賦的鼻祖,司馬遷讀它,了解屈原并為他的志向而悲傷,這就是賢明的人懂得賢明的人啊。如果不具備司馬遷的志向,卻想明白屈原的志向,那么就會迷惑無所得了。五、1.(1)仰望,敬仰(2)離開(3)停止,消失(4)生氣,惱恨D(zhuǎn)【點撥】A項中,前者意為“雖然”;后者意為“即使”。B項中,前者是連詞,表轉(zhuǎn)折,意為“但是”后者是助詞,用作形容詞詞尾,表示“……的樣子”C項中,前者是連詞,意為“就”或者不譯;后者表示假設(shè),意為“如果”D項中,兩個“其”都是代詞,意為“他的”。(1)眾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時操演(練習)禮儀。(2)只讀書(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yún)s不讀書(學習)就會有危害(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因為孔子講求良好的學習方法,有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和大度寬厚的待人胸懷,所以,學者很敬仰他。評分標準:答出兩點,得1分,答出三分。得2分。共2分?!緟⒖甲g文】太史公說:《詩經(jīng)》上有句話:“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寬廣的大道可以依循前進?!蔽译m然不能到達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讀孔子的書,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為人。到了魯國,觀看孔子的宗廟廳堂、車子、衣服和禮器,眾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時練習禮儀,我徘徊留戀,舍不得離開。天下的君王以及賢人有很多,(他們大多)當時很榮耀,死后就停止了。孔子是一個平民,傳了十幾代,讀書的人都尊崇他。從天子王侯,到全國研究六經(jīng)的人,都以孔子的學說作為準則,孔子可以說是道德學問最高尚的人了!六、1.(1)V(2)V(3)X(4)V【點撥】(3)句中“遺”是“贈送”之意。B【點撥】A項中,前者是結(jié)構(gòu)助詞,意為“的”后者是動詞,意為“去、往”B項中,兩個“以”都表目的,意為“來”C項中,前者意為“對”;后者意為“比”;D項中,前者是連詞,表示轉(zhuǎn)折,意為“卻”;后者表示修飾,不譯。我節(jié)制自己穿衣吃飯(方面)的供養(yǎng),來做齊國百姓的表率。節(jié)儉;以身作則(或:能做表率)。評分標準:每點1分,共2分?!緟⒖甲g文】晏子入朝的時候,每每乘坐破舊的車子,用劣馬拉車。齊景公發(fā)現(xiàn)了這種情況,說:“哎呀!先生的俸祿太少了嗎?為什么乘坐這么破舊不堪的車子呢?”晏子回答說:“倚仗國君的恩賜,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衣食,還能周濟國內(nèi)的游士,使他們得以生存。我能夠穿暖吃飽,還有破舊的馬車和劣馬可以用,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很滿足了?!标套映鰧m后,景公派大夫梁丘據(jù)給晏子送去大車,結(jié)果來回送了好多次,晏子都不肯接受。景公很不高興,立即召見晏子。晏子到后,景公說:“先生不接受我的饋贈,那我也不乘車了?!标套踊卮鹫f:“國君派我管理百官,我減少衣服飲食的供養(yǎng),(就是為了)給百官和百姓作個榜樣;(這樣)還恐怕他們奢侈浪費而不顧自己的品行?,F(xiàn)在乘豪華的大車,國君乘著,我也乘著。(那么)對于百姓不講禮義、追求奢華、鋪張浪費的行為,我就沒有理由去禁止了?!庇谑沁€是辭謝沒有接受。七、1.(1)搭橋,架橋(2)越過,經(jīng)過(3)落入(4)彎曲,翻卷C【點撥】A項中,前者用于詞尾,表示狀態(tài),意為“……的樣子”;后者意為“但是”B項中,前者是代詞,指潭;后者加強語氣。C項中,兩個“于”均意為“到”D項中,前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