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運化理論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_第1頁
脾主運化理論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_第2頁
脾主運化理論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_第3頁
脾主運化理論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脾主運化理論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旨在討論脾主運化理論,以及脾主運化理論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脾主運化理論;兒科疾病

本文引用格式:雷露,史正剛.脾主運化理論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22,19(78):220,222.

TheImportanceofSpleenTheoryinPediatricDiseases

LEILu,SHIZheng-gang

(Gans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LanzhouGansu)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discusstheconceptofspleentheory,thesupplementanddevelopmentofmodernmedicine,andtheimportanceofspleentheoryinpediatricdiseases.

KEYWORDS:Theoryofspleenregulation;Pediatricdiseases

1傳統(tǒng)醫(yī)學對脾主運化理論的認識

在中醫(yī)藏象學說中,人體以五臟為中心,脾為五臟之一,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側【1】。張景岳首次概括性提出"脾主運化";理論【2】,"脾主運化";是脾的一切生理功能的根底,包括"脾主運";和"脾主化";兩個既互相連續(xù)又互相包含的過程,二者同時進展。李杲?脾胃論-脾胃盛衰論?:"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中醫(yī)學認為,脾主運化是指脾具有把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谷精)和津液(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轉輸?shù)饺淼纳砉δ堋?】。

1.1"脾主運";概指三個方面

一指脾主轉運水谷精微物質〔脾運食物〕。脾對水谷精微和津液的轉輸過程有兩種形式:一者,"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即脾土位于中央直接散精;二者,"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脾將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輸于肺,通過肺的宣發(fā)肅降作用布散全身。二指脾主運行水液〔脾運水液〕,一方面"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脾氣轉輸兩個方面的津液上輸于肺,胃和小腸消化水谷所產(chǎn)生的水精,腎的氣化作用重新吸收的水液。另一方面脾主升清與胃主降濁一升一降,為水液升降輸布的樞紐,凡水液之上散下輸均賴于脾的轉輸【4】。"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人體水液的正常代謝,都離不開"脾主運";生理功能的正常。三指脾主排泄?jié)岫疚镔|,"脾主運";的生理功能正常,體內濁毒物質才能順利排出體外,機體各臟腑官竅才能正常獲取物質與能量。

1.2"脾主化";包涵三個方面的解釋

一是,脾為倉廩之官,主運化水谷之精,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進展,都有賴于脾氣的推動,氣化和轉輸,將攝入的飲食水谷化為精微物質,濡養(yǎng)臟腑官竅,四肢百骸。二是"脾主化";與精微物質之間的互相轉化關系親密,?靈樞-癰疽?說:"中焦出氣如霧,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脾主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和津液才能化赤為血。三是脾能消化體內的濁毒物質,?慎齋遺書?云:"萬物從土而生,亦從土而歸。";脾為五臟中央土,"脾主化";將飲食物中的濁毒物質化滅,才能使人體安康,不受外邪侵襲。

2脾主運化理論在兒科疾病中的重要性

2.1從生理而言

宋代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提出: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認為小兒生理特點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幼科發(fā)揮-五臟虛實補瀉之法?亦云:"肝常有余,脾常缺乏者,此卻是本臟之氣也。";萬密齋?育嬰家秘?指出:"脾常缺乏者,脾司土氣,兒之初生所飲食者,乳耳。水谷未入,脾未用事,其氣尚弱,故曰缺乏。";小兒"脾常缺乏";是脾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的生理性缺乏,與成人脾氣虛弱之正氣虧虛大不一樣。李東恒認為"四臟有病亦必待養(yǎng)于脾";,"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后能滋養(yǎng)元氣";,認為其余臟腑之病有待于脾的濡養(yǎng)滋化,脾胃傷那么氣血生化乏源,人體元氣充足全有賴于脾的運化功能正常,脾胃所傷,正氣缺乏無以御邪,那么"百病由生";。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脾胃?云:"脾為土臟,灌溉四傍,是以五臟中皆有脾氣,而脾胃中亦有五臟之氣,此其互為相使故善治脾者,能調五臟";,認為脾胃與五臟之氣相使相用,脾氣充那么他臟受蔭,脾胃強那么抵御外邪才能強,機體不易受邪,正氣得補,五臟得安【5】。小兒生理上"脾常缺乏";,運化功能尚未健全,所需水谷精氣較成人更為迫切,處于生長發(fā)育旺盛,形神發(fā)育至完全的重要階段。如假設脾主運化功能失常,那么氣血生化之源缺乏,繼而影響小兒的生長發(fā)育,故脾主運化功能于小兒顯得尤為重要。

2.2從病理而言

?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統(tǒng)血,心主血,脾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血的化源缺乏,那么致心血虛。脾為后天,腎為先天,脾的運化功能失常,那么腎中精氣充養(yǎng)乏源,小兒生長發(fā)育生殖均受到影響。?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肝為木氣,全賴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脾氣健運,水谷精微才能化為津液滋養(yǎng)于肝,肝主疏泄才能正常運作,脾得肝之疏泄,肝得脾之滋養(yǎng),肝脾才能協(xié)調。?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脾主運行水液,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水濕凝聚為痰,常引起脾系以外的疾病,溢于肌膚發(fā)為水腫,支撐胸肺而成支飲,留于腹腔那么致腹水,影響到全身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行。?侶山堂類辨?:"五臟之氣,皆相貫穿。";五臟功能互相影響,五臟之氣互相為用,脾在中央為土以生萬物,脾胃功能失??蓪е掳俨《?。萬全曰:"幼兒無知,口腹是貪,父母嬌愛,縱其所欲,是以脾胃之病視大人猶多也。";?育嬰家秘?說:"飲食自倍,脾胃乃傷。";【6】小兒常常飲食不知自節(jié),加之家長養(yǎng)護不當?shù)瘸R诪轱嬍乘鶄?較成人容易出現(xiàn)脾胃疾病,導致脾的健運失常,不能升清降濁,化生精微,消化吸收運輸功能瀆職,患兒可發(fā)生納呆、厭食、消瘦、疳證、腹脹、腹瀉、便溏等脾系疾病。?育嬰家秘-鞠養(yǎng)以慎其疾?曰:"乳為血化美如飴,肉谷雖甘更亂真,到得后來能食日,莫教縱恣損脾陰。此言節(jié)其飲食之法也。";提到養(yǎng)護小兒時應節(jié)制飲食,時時不忘護養(yǎng)脾胃,才能使水谷精微化為營養(yǎng)物質。?幼科發(fā)揮-原病論?曰:"人以脾胃為本,所當調理,小兒脾常缺乏,尤不可不調也";【7】。認為人以脾胃為本,小兒脾常缺乏,調理脾胃尤為重要。"四季脾旺不受邪";,脾主運化的生理功能正常,脾氣旺盛,化源充足,那么"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脾胃為本,一旦受損,那么百病由生,小兒又脾常缺乏,故治療調護之時應當時時不忘顧護脾胃。

3結語

脾主運化理論不僅是中醫(yī)五臟理論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亦是小兒諸多疾病的治療大法。近年來,臨床理論和科學實驗對脾主運化理論的補充和開展,使脾主運化理論不僅僅在消化疾病的治療中大放榮耀,亦運用各科疾病的治療和研究中,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與中醫(yī)學傳統(tǒng)理論的結合也將為脾主運化理論注入更多新穎的血液。

參考文獻

【1】楊雪,陳國芳,劉超.限食療法與中醫(yī)"脾主運化";關系的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22,10(27):1-3.

【2】周麗,賀龍剛.論"脾主運化";的理論內涵及應用價值[J].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2,(03):11-13.

【3】周麗,紀立金,梁海凌,等.試論"脾主運化";的機制內涵[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2,35(4):24-26.

【4】楊雪,陳國芳,劉超.限食療法與中醫(yī)"脾主運化";關系的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22,10(27),1-3.

【5】魏明杰,彭明浩,張巖,等."治脾以安五臟";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