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七年級課外文言文大全_第1頁
(完整word版)七年級課外文言文大全_第2頁
(完整word版)七年級課外文言文大全_第3頁
(完整word版)七年級課外文言文大全_第4頁
(完整word版)七年級課外文言文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七年級課外文言文大全1. 王戎識李 王戎七歲, 嘗與諸小兒游。 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諸兒競走取之, 唯戎不動。 人問之, 答曰: “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選自世說新語 )2. 掩耳盜鐘有得鐘者, 欲負(fù)而走, 則鐘大不可負(fù), 以毀之, 鐘況然有音,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 遽掩其耳。 (選自呂氏春秋 )3. 邴原泣學(xué)邴原少孤,數(shù)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 “童子何泣?”原曰: “凡得學(xué)者,有親也。一則愿 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xué),中心感傷,故泣耳?!睅煇湃辉唬?“茍欲學(xué),不須資也。 ”(選自初潭集 )4. 畫龍點(diǎn)睛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diǎn)睛。每曰: “點(diǎn)之即飛去。 ”

2、人以為誕,因點(diǎn)其一。 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不點(diǎn)睛者皆在。5. 蛇銜草昔有田父耕地, 值見傷蛇在焉。 有一蛇, 銜草著瘡上, 經(jīng)日傷蛇走。 田父取其草余葉以治瘡, 皆驗。本不知草名,因以“蛇銜”為名。 抱樸子云, “蛇銜指蛇銜草能續(xù)己斷之指如 故”,是也。(選自太平廣記 )6. 對牛彈琴 昔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zhuǎn)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 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選自弘明集 )7. 秦武王偏聽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左右曰: “群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末必已 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 ”君以告扁鵲,扁鵲怒而投其石曰: “君與知者謀之,而與不

3、知者 敗之?!保ㄟx自戰(zhàn)國策 )8. 殺駝破甕 昔有一人,先甕中盛谷。駝駝入頭甕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為憂。有一老人 來語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當(dāng)斬頭,自能出之。 ”即用其語,以刀斬頭。既殺駝,而 復(fù)破甕。如此癡人,世人所笑。 (選自百喻經(jīng) )9司馬光破甕救友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 ,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 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 之,水迸,兒得活。 (選自宋史 )10塞翁失馬近塞上之人,有善術(shù)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 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 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

4、: “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 騎,墮南昌折其髀。人皆 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 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dú)以破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 可極,深不可測也。 (選自淮南子 )11曹沖稱象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quán)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 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芍?。 ”太 祖悅,即施行焉。 (選自三國志 )12商鞅立木建信令既具,未布, 恐民之不信己, 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 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 金。民怪之,莫敢徙。復(fù)曰: “能徙者予五十

5、金” 。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 下令。(選自史記 )13“草”書張丞相好草圣。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侄錄之。當(dāng)波險處,侄惘然而 止,執(zhí)所書問云: “此何字?”丞相熟視久之,恚曰: “何不早問?” (選自古今譚概 )14宋人偏見宋有富人, 天雨墻壞, 其子曰:“不筑, 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選自韓非子 )15自相矛盾人有鬻矛與盾者,譽(yù)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yù)其矛曰: “吾矛之利,物無不陷 也?!拔餆o不陷也。人應(yīng)之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選自韓非子 )16各人啖一口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

6、啖少許,蓋頭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 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復(fù)何疑?”(選自世說新語 )17義犬救主華隆好弋獵。畜一犬,號曰“的尾” ,每將自隨。隆后至江邊,被一大蛇圍繞周身。犬遂咋 蛇死焉。而華隆僵仆無所知矣。犬彷徨嗥吠 , 往復(fù)路間。家人怪其如此,因隨犬往。隆悶絕 委地。載歸家,二日乃蘇。隆未蘇之間,犬終不食。自此愛惜,如同于親戚焉。 (選自太 平廣記)18高鳳篤學(xué) 高鳳,字文通,家以農(nóng)畝為業(yè)。妻常之田,曝麥于庭,令鳳護(hù)雞。時天暴雨,鳳持竿誦經(jīng), 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乃省。 (選自初潭集 )19學(xué)而時習(xí)之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選自論語 )20齊人攫金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 “人 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 “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 ”(選自列子 )21孟母戒子孟子少時, 誦, 其母方織。 孟子輟然中止, 乃復(fù)進(jìn)。 其母知其 也, 呼而問之:“何為中止?” 對曰:“有所失,復(fù)得。 ”其母引刀裂其織,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fù) 矣。(選自韓 詩外傳)22與狐謀皮 周人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終) ,狐相率逃于 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選自太平御覽 )23荊人襲宋 荊人欲襲宋,

8、使人先表 水。 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 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dǎo)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dǎo)之,此其所以敗也。 (選自呂氏春秋 )24主仆對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仆聞秋蟬鳴,問主人曰: “此鳴者何物?”主人曰: “蟬也?!?仆曰:“蟬食何物?” 主人曰:“吸風(fēng)飲露耳。 ”仆問:“蟬著衣否?” 主人曰:“不用。”仆曰: “此蟬正好跟我主人。 ”(選自廣笑府 )25 從有亡鈇者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 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 其谷而得其鈇 。他日復(fù)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無似竊鈇者。(選自列子 )26 天

9、雨谷漢宣帝時,江淮饑饉,人相食。天雨谷三日。尋魏地奏,亡谷二千頃。 (選自太平 廣記)27 魯人鋸竿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 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選自太平廣記 )28 魏人鉆火魏人夜暴疾,命門人鉆火。是夕陰螟,督迫頗急。門人忍然曰: “君責(zé)人亦大無理。 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當(dāng)?shù)靡掋@火具,然后易得耳。 ”孔文舉聞之,曰: “責(zé)人當(dāng)以其方 也?!保ㄟx自太平廣記 )29 華佗治病有一郡守病,佗以為其人盛密則差,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 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殺佗??な刈又?,囑使勿逐

10、。守 恚既甚,吐黑血數(shù)升而愈。(選自三國志 )30 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讀書如銷銅,聚銅入爐,大鞴扇之,不銷不止,極用費(fèi)力。作文如鑄器,銅既銷矣, 隨模鑄器,一冶即成,只要識模,全不費(fèi)力。所謂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者此也。 (選自程 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 )31 唐太宗納諫貞觀三年,太宗謂司空裴寂曰: “比有上書奏事,條數(shù)甚多。聯(lián)總粘之屋壁,出入觀 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盡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寢。亦望公輩用心不倦,以副 聯(lián)懷也。”(選自貞觀政要 )32 王冕僧寺夜讀王冕者, 諸暨人。 七八歲時, 父命牧牛隴上, 竊入學(xué)舍, 聽諸生誦書; 聽已, 輒默記。 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fù)如初。

11、母曰: “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冕因去依 僧寺以居。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dá)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 小兒,恬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xué)遂為通儒。(選自王冕傳 )33 錫 不辨明名醫(yī)戴原禮嘗至京,聞一醫(yī)家術(shù)甚高,治病輒效,親往觀之。見其迎求溢戶,酬應(yīng)不暇。偶一求藥者既去,追而告之曰: “臨煎加錫一塊。 ”原禮心異之,叩其故。曰: “此古 方爾。”殊不知古方乃 , 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醫(yī)妄謂熟諳古方,大抵不辨錫 類 耳!(選自冷文廬醫(yī)話 )34 鑿壁借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邑人大姓文“愿得主人書遍讀之。 ”主人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 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

12、壁引其光,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 (選自西京雜記 )35 李廣射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fù)更射之,終不能復(fù)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選自史記)36 唐太宗令封德彝舉賢上令封德彝舉賢, 久無所舉。 上詰之, 對曰:“非不盡心, 但于今不有奇才耳 (罷了)!”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選自資治通鑒 )37 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

13、方磨鐵杵,問之,曰: “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選 自方輿勝覽 )38 李白之死世俗多言李白在當(dāng)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見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亭”。予按李陽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 “陽冰試弦歌于當(dāng)涂,公疾亟,草稿萬卷,手集 未修,枕上授簡,俾為序。 ”又李華作太白墓志 ,亦云:“賦臨終歌而卒。 ”乃知俗傳 良不足信,蓋與謂杜子美因食白酒牛炙而死者同也。 (選自容齋隨筆 )39 劉庭式娶盲女齊人劉庭式未及第時,議娶其鄉(xiāng)人之女,既成約而未納幣也。庭式及第,其女以疾, 兩目皆盲。女家躬耕,貧甚,不敢復(fù)言?;騽窦{其幼女,庭式笑曰: “吾心已許之矣。雖盲

14、, 豈負(fù)吾初心哉。 ”卒娶盲女,與之偕老。 (選自能改齋漫錄 )40 葛洪苦學(xué)葛洪,丹陽人,貧無童仆,籬落不修,常披榛出門,排草入室。屢遭火,典籍盡,乃 負(fù)笈徒步,借書抄寫,賣薪買紙,然火披覽。 (選自初潭集 )41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梁丘據(jù)謂晏子曰: “吾至死不及夫子矣。 ”晏子曰:“嬰聞之: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嬰非有異于人也,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選自初潭集 )42 歐陽詢觀古碑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shù)百步復(fù)反,下馬佇立, 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選自書林紀(jì)事 )43 文征明習(xí)字文征明臨寫千字文 ,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jìn)。平生

15、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dāng)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選自書林紀(jì)事 )44 車胤囊螢夜讀胤恭勤不倦,博學(xué)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 日焉。(選自晉書 )45 用兵七“勿”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 必缺,窮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 (選自孫子今譯 )46 以學(xué)自損,不如無學(xué)夫?qū)W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shù)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 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xué)自損,不如無學(xué)也。 (選自顏氏家訓(xùn) )47 以百姓為甲兵房玄齡奏:“閱府庫甲兵,遠(yuǎn)勝隋世。 ”上曰:“甲兵武備,誠不可缺,然煬帝

16、甲兵豈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盡力,使百姓 安,此乃騰之甲兵也。 ”(選自資治通鑒 )48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 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選自論語 )49 賣柴翁毆宦者嘗有農(nóng)夫以驢負(fù)柴?;抡叻Q宮市取之,與絹數(shù)尺,又就索“門戶” ,仍邀驢送柴至內(nèi)。農(nóng)夫啼泣,以所得絹與之。不肯受,曰: “須得爾驢。 ”農(nóng)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遂毆宦者。 (選自資治通鑒 )食。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50 攘雞者強(qiáng)辯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

17、;曰:請損之,月攘 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選自孟子 )51 明日歌后生家每臨事,輒曰: “吾不會做。 ”此大謬也。凡事做則會,不做則安能會也?又, 做一事,輒曰: “且待明日。 ”此亦大謬也。凡事要做則做,若一味因循,大誤終身。家鶴灘 先生有 明日歌 最妙, 附記于此:“明日復(fù)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磋砣?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 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 明日歌?!保ㄟx自履園叢話 )52 割席分坐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 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 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

18、者,寧讀如故, 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選自 世 說新語)53 慕名失實(shí)書生以囊螢聞于里,里人高其義,晨詣之,謝他往。里人曰: “何有囊螢讀,而晨他往者?”謝曰: “無他,以捕螢往,哺且歸矣。 ”今天下之所高,必其囊螢者;令書生白日下帷,孰詣之哉?選自梅花草堂筆談 )54 教學(xué)相長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強(qiáng)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 (選自禮 記)55 各言爾志顏淵、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爾志?”子路曰: “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之 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

19、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 ”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懷之?!保ㄟx自論語 )56 諸葛亮用度外人范文正常言: “史稱諸葛亮能用度外人。用人者莫不欲盡天下之才,?;冀阎脨?而不自知也。能用度外人,然后能周大事。 ”(選自夢溪筆談 )57 三鏡自照太宗謂侍臣曰: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 以明得失。聯(lián)常保此三鏡,以防已過。 ”(選自全唐文紀(jì)事 )58 卜子之妻鄭縣人卜子,使其妻為褲,其妻問曰: “今褲何如?”夫曰: “象吾故褲。 ”妻子因毀 新令如故褲。鄭縣人卜子妻之市,買鱉以歸,過潁水,以為渴也,因縱而飲之,遂亡其鱉。(選自韓非子 )59

20、 項羽不肯竟學(xué)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 “書,足以記名姓而已。 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 ”于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選自史記 )60 陳勝少有大志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 “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陳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選自史記 )61 顧炎武不釋卷凡先生之游, 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 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 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fā)書對勘之?;驈叫衅皆笠埃瑹o足留意,則于鞍上默誦諸經(jīng)注疏;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fā)書而熟復(fù)之。 (選自全

21、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 )62 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 “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選自世說新語 )63 孟子對滕文公滕文公問曰: “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 鑿斯池也,筑斯城也, 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 則是可為了。 ”(選自孟子新語 )64 荀巨伯荀巨伯遠(yuǎn)看友人疾, 值胡賊攻郡, 友人語巨伯曰: “吾今死矣, 子可去。”巨伯曰:“遠(yuǎn) 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賊既至,謂巨伯曰: “大軍至,一郡 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dú)止?”巨伯曰: “友人有

22、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 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遂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選自世說新語 )65 字期清爽有醫(yī)人工草書者,醫(yī)案人或不識,所系尚無輕重;至于藥名,則藥鋪中人,豈能盡識 草書乎?孟浪者約略撮之而貽誤,小心者往返詢問而羈延??煞裣嗉s同人, 凡書方案, 字期 清爽,藥期共曉。(選自吳醫(yī)匯講 )66 魯候養(yǎng)鳥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候御而觴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 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已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也。(選自莊子 )67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田登作郡守,怒人觸其名,犯者必笞,舉州皆謂燈為火。值上元放

23、燈,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俗語云,“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 ,本此。 (選自古今譚概 )68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諸生業(yè)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 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選自韓愈進(jìn)學(xué)解 )69 筆冢永公住吳興永欣寺,積年學(xué)書,后有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shù)石。人來覓書,并請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鐵門限” 。后取筆頭瘞之,號為“退筆 ?!薄#ㄟx自書斷 )70 虛能納聲古法以牛革為矢服, 臥則以為枕, 取其中虛, 附地枕之, 數(shù)里內(nèi)有人馬

24、聲, 則皆聞之。蓋虛能納聲也。(選自夢溪筆談 )71 吳起殺妻求將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嘗學(xué)于曾子,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選自史記 )72 孫臏賽馬忌數(shù)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yuǎn),馬有上、中、下輩。于是孫子謂 田忌曰:“君第重射,臣令君勝。 ”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zhì),孫子曰: “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 ”既馳三輩畢,而田忌 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于是忌進(jìn)孫子于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選自史記 )73 鄭武公伐胡昔者鄭武公欲伐胡,

25、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 “吾欲用兵,誰可 伐者?”大夫關(guān)其思對曰: “胡可伐?!蔽涔局?,曰: “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 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已,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選自韓非子 )74 前事不遠(yuǎn),埕屬之師上謂侍臣曰: “聯(lián)觀隋煬帝集 ,文辭奧博,亦知是堯、舜而非桀、紂,然行事何其 反也!”魏征對曰:“人君雖圣哲,猶當(dāng)虛已以受人,故智者獻(xiàn)其謀,勇者竭其力。煬帝恃其 俊才,驕矜自用,故口誦堯、舜之言而身為桀、紂之行,曾不自知以覆至亡也。 ”上曰:“前 事不遠(yuǎn),吾屬之師也! ”(選自資治通鑒 )75 為將八弊夫為將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貪而無厭,二曰妒賢嫉能,三

26、曰信讒而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猶疑不自決,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詐而心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禮。 (選自諸葛亮集 )76 用兵之道,要在人和 夫用兵之道,要在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zhàn)矣。若將吏相猜,士卒不附,忠謀不納,群下謗議,讒慝互生,雖有湯、武之智,而不能取勝于匹夫,況眾人乎?(選自諸葛亮集 )77 諸葛亮論賞罰賞罰之政,謂賞善罰惡也。賞以興功,罰以禁奸,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故賞不可虛施,罰不可妄加,賞虛施則勞臣怨,罰妄加則直士恨。 (選自諸葛亮集 )78 不能治身,焉能治國告子謂子墨子曰: “我能治國為政。 ”子墨子曰: “政

27、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亂也。子不能治身,焉能治 國政。” (選自墨子 )79 穿山甲食蟻鯪鯉即穿山甲也。 生湖廣嶺南, 及金、商、均、房諸州, 深山大谷中皆有之。 弘景曰:“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而有四足,黑色。能陸能水。日中出岸,張開鱗甲如死狀,誘蟻入甲,即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因接而食之。時珍曰:鯪鯉狀如鼉而小,背如鯉而闊,首如鼠而無牙,腹無鱗而有毛,長舌尖喙,尾與身等,尾鱗尖厚,有三角。腹內(nèi)臟腑俱全,而 胃獨(dú)大。常吐舌誘蟻食之。曾剖其胃,約蟻升許也。 ”(選自本草綱目 )80 岳飛大破“拐子馬”初,兀術(shù)有勁軍,皆重鎧,貫以韋索,三人為聯(lián),號“拐子馬” ,官軍不

28、敢當(dāng)。具役 也,以萬五千騎來,飛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陣,勿仰視,第砍馬足。拐子馬相連,一馬仆,二 馬不能行。官軍奮擊,遂大破之。 (選自宋史紀(jì)事本末 )81 弊在賂秦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六國 互喪, 率賂秦耶?” 曰:不賂者以賂者喪, 蓋失強(qiáng)援不能獨(dú)完。 故曰:“弊在賂秦” 也! (選 自六國論 )82 火井西川有火井,事甚奇。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但以長竹剖開去節(jié),合縫漆布,一 頭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鹵水釜中,只見火意烘烘,水即滾沸。啟竹而試 之,絕無半點(diǎn)焦意。未見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間大奇事業(yè)! (選自天工開物 )83 欲益

29、反弊“疾雷不及掩耳” ,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語,古今義士末有改之者。宋子京于李靖 傳乃易“疾雷”為“震霆” ,易“掩”為“塞” ,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矣。雷以其疾, 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復(fù)何暇塞哉?此所謂欲益反弊者也。 (選自滹南遺 老集)84 包拯家訓(xùn)包孝肅公家訓(xùn)云: “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臟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 “仰珙刊石,豎于堂屋東 壁,以詔后世。 ”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 (選自能改齋漫錄 )85 司馬光論儉素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 但順吾性而矣。眾人皆以奢靡 為榮

30、,吾心獨(dú)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yīng)之曰: “孔子稱士志于道, 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選自司 馬光訓(xùn)儉示康 )86 千泉素葉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陲平陸。水土 沃潤,林樹扶疏,暮春之月,雜花若綺,泉池千所,故以名焉。突厥可汗每來避暑。中有群 鹿,多飾鈴 ,馴狎于人,不甚驚走??珊箰圪p,下命群屬,敢加殺害,有誅無赦。故此群 鹿,得終其壽。(選自大唐西域記 )87 伊犁鑿井伊犁城中無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領(lǐng)曰: “戈壁皆積沙無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 老樹。茍其下無水,樹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鑿

31、井,果皆得泉,特汲須修綆耳。知古稱雍 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謬。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88 張儀受辱張儀已學(xué)而游說諸候。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壁,門下意張儀,曰: “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壁。 ”共執(zhí)張儀,掠笞數(shù)百,不服,釋之。其妻曰: “嘻!子毋讀書游說,安得 此辱乎?” 張儀謂其妻曰: :“不見吾舌尚在不?” 其妻笑曰:“舌在也?!眱x曰:“足矣?!保ㄟx 自史記)89 螳螂捕蛇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仆叢樹中,以尾 擊樹,樹枝崩析。反側(cè)傾跌之狀,似有物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 螂據(jù)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額上革肉,已

32、破裂云。 (選自聊 齋志異)90 劉熙載論國策文之快者每不沉,沉者每不快, 國策乃沉而快。文之雋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雋, 國策乃雄而雋。 (選自藝概 )91 筑城以守備城,所以衛(wèi)民也。守城之法,從攻城之謀而生。虞仰攻,則高壘以衛(wèi)之;虞直攻,則 厚筑以衛(wèi)之;虞其迫于垣而隳靡也,則隍池以衛(wèi)之;虞其遠(yuǎn)于隍而憑陵也,復(fù)睥睨以衛(wèi)之。 故欲善守必明善攻,惟知患者能捍患,古者公輸、墨翟恒相反而相師。(選自魏源集 )92 王充論文與道繁文之人,人之杰也。有根株于下,有榮葉于上;有實(shí)核于內(nèi),有皮殼于外。文墨辭 說,士之榮葉、皮殼也。實(shí)誠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內(nèi)表里,自相副稱,意奮而筆縱,故 文見而實(shí)露也。人之有文

33、也,猶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體。茍有文無實(shí),是則五色 之禽,毛妄生也。 (選自論衡 )93 鑒秦而止上謂公卿曰:“昔禹鑿山治水而民無謗 者,與人同利故也。 秦始皇營宮室而人怨叛者, 病人以利已故也。夫靡麗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縱之不已,則危亡立至。朕欲營一殿,材用 已具,鑒秦而止。王公以下,宜體朕此意。 ”由是二十年間,風(fēng)俗素樸,衣無錦繡,公私富 給。(選自資治通鑒 )94 善善惡惡而亡昔齊桓公出,見一故墟而問之。或?qū)υ唬?“郭氏之墟也。 ”復(fù)問:“郭氏曷為墟?”曰: “善善而惡惡焉。 ”桓公曰:“善善惡惡乃所以為存,而反為墟,何也?”曰: “善善而不能 用,惡惡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貴已而

34、不用,則怨之;惡人見其賤已而不好,則仇之。夫與 善人為怨、惡人為仇,欲毋亡得乎?” (選自桓譚新論 )95 不能受諫,安能諫人貞觀五年,太守謂房玄齡等曰: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則濫賞無功,怒則濫殺無 罪。是以天下喪亂,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嘗不以此為心,恒欲公等盡情極諫。公等亦須受 人諫語,豈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護(hù)短不納?若不能受諫,安能諫人?” (選自貞觀政 要)96 儲糧備荒夫天地之大計,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 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雖涔旱災(zāi)害之殃,民莫困窮流亡也。故國無九年之畜,謂之不足; 無六年之積,謂之憫急;無三年之畜,謂之窮乏。故有仁君明王

35、,其取下有節(jié),自養(yǎng)有度, 則得承受于天地,而不離饑寒之患矣。若貪主暴君,撓于其下,侵漁其民,以適無窮之欲, 則百姓無以被天和而履地德矣。 (選自淮南子 )97. 傷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焉,借旁近與之, 即書詩四句, 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yǎng)父母、 收族為意,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 于邑人,不使學(xué)。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 聞。又七年,還自揚(yáng)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 “泯然眾人矣。 ”(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98

36、司馬光編資治通鑒臣先奉敕編集歷代君臣事跡,又奉圣旨賜名資治通鑒 ,今已了畢者。伏念臣性識 愚魯,學(xué)術(shù)荒疏,凡百事為,皆出人下,獨(dú)于前史,粗嘗盡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厭。每患 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遍;況于人主,日有萬幾,何暇周覽?臣常不自 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jī)要,專取關(guān)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 年一書,使先后有倫,精粗不雜。上起戰(zhàn)國,不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 百九十四卷。 (選自進(jìn)資治通鑒表 )99 狼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剩骨。途遇兩狼,綴行甚遠(yuǎn)。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 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 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選自聊齋志異 )100 應(yīng)知稼穡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