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 28卷第 6期 大 學 物 理 Vol . 28No . 62009年 6月 COLLEGE PHYSI CS June 2009 相對論 、 宇宙與時空 連載 相對論 、 宇宙與時空 連載 恒星演化的歸宿 (白矮星 、 中子星和黑洞 趙 崢(北京師范大學 物理系 , 北京 1008751 赫羅圖指向天空的望遠鏡發(fā)現(xiàn) , 千億計的恒星各式各 樣 , 它們不僅光度不同 , 顏色也各異 , 真是千姿百態(tài) 、 絢麗多彩 . 這里的光度 , 是指恒星的絕對光度 . 絕對光 度反映 , 之后 , 恒星的真實亮度 , 釋放出的光能 . . 恒星的顏色 , . (. Hertzs p rung 和美國
2、天文學家羅素 (Russell 各自獨立給出了一張表示 恒星光度和表面溫度的關(guān)系圖 , 稱為赫羅圖 (圖 1 . 注意 , 赫羅圖反映的不是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分布 , 而是它們的光度和溫度之間的關(guān)系 . 由于溫度是由光 的顏色反映出來的 , 他們給每一個溫度范圍定義了一 個光譜型 , 從高溫的藍星到低溫的紅星 , 依次分為 O 、 B 、 A 、 F 、 G 、 K 和 M 共 7個光譜型 . 我們的太陽屬于黃色的 G 型 , 表面溫度約 6000K1 5. 圖 1 赫羅圖光譜型的名字很難記 , 有人編了一個小故事 :一 個年輕的天文學家初次用天文望遠鏡看星空 , 那五顏六色的天體讓他大為驚訝
3、 , 不禁大喊道 :“ Oh, be afine girl, kiss me ! ”(哦 , 真像一位仙女 , 吻我吧 ! . 這 句話的每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 , . , . , (紅矮 . , 是黃色的恒星 , . 主星序的右上方有低溫而 巨大的紅巨星 , 左下方有小而高溫的白矮星 , 它們屬于恒星演化的不同階段 . 星際物質(zhì)在萬有引力作用下 塌縮變熱 , 點燃熱核反應(yīng) , 成為主序星 , 在這里度過它 們 99%的壽命 . 當恒星內(nèi)部的氫合成氦的反應(yīng)結(jié)束 時 , 恒星離開主星序 , 膨脹成紅巨星 . 然后再演變成白 矮星 . 下面 , 我們將詳細地介紹這一演化過程 .2 恒星的演化不同大小
4、和顏色的恒星 , 實際上處于恒星演化的 不同階段1 5. 宇宙誕生的初期 , 到處均勻分布著主要由氫和氦組成的氣體 , 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氣體聚 集成團 , 形成星體 . 聚集過程中它們的引力勢能轉(zhuǎn)化為熱能 , 使原本很冷 (溫度約 100K 的物質(zhì)溫度升 高 , 如果聚集成星體的氣體物質(zhì)很多 , 多到相當于太陽質(zhì)量 (1. 99×1033g 或大于太陽質(zhì)量 , 引力勢能轉(zhuǎn)化成的大量熱能可使星體內(nèi)部溫度升高到 107K , 從 而點燃星體中氫的聚變反應(yīng) . 這時 , 一顆發(fā)光發(fā)熱的 恒星就誕生了 . 恒星中氫聚變生成氦的熱核反應(yīng) , 可 以維持幾十到幾百億年 , 這時 , 恒星處在一
5、個長期穩(wěn) 定的階段 , 這個時期約占恒星壽命的 99%. 這樣的恒 星在赫羅圖中位于從左上方到右下方的主星序 , 稱為主序星 . 恒星在主星序上的位置由它的質(zhì)量決定 . 主 星序左上方的星質(zhì)量較大 , 最大可到 100M (M 為 太陽質(zhì)量 . 右下方的星質(zhì)量較小 , 最小不低于 0. 1M . 小于 0. 1M 的星體 , 點燃不了氫的聚變反應(yīng) . 處于主序星階段的恒星 , 在主星序上的位置基本不移 58 大 學 物 理 第 28卷動 , 直至氫的聚變反應(yīng)結(jié)束 , 恒星離開主星序為止 . 我們的太陽就是這樣一顆主序星 , 它的中心溫度高達115×107K , 壓強達到 3000億個
6、大氣壓 , 那里正進行 著猛烈的熱核反應(yīng) . 太陽在主序星階段的壽命約為 100億年 , 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主序星階段燃燒了 50億年 , 目 前正處在它的中年時期 .恒星的存在 , 一方面依賴于萬有引力把物質(zhì)聚集 在一起 , 不致于漫天飛揚 , 另一方面則靠熱核反應(yīng)產(chǎn) 生的熱量 , 造成粒子迅速運動 , 產(chǎn)生排斥效應(yīng) , 使物質(zhì) 不致于收縮到一點 . 正是萬有引力的吸引作用與熱排 斥作用這對矛盾的存在 , 保證了恒星的生存 .當恒星中心部分的氫全部燃燒掉之后 , 恒星中部 的熱核反應(yīng)就停止了 , 這時萬有引力戰(zhàn)勝了熱排斥 , 星體開始收縮 . 由于恒星表面的溫度遠低于中心部分(例如太陽中心部分溫度為
7、 115×107K , 而表面溫度 只有 6000K , 那里還不曾發(fā)生過氫合成氦的熱核反 應(yīng) . 這時 , 隨著星體的塌縮 , 高 , 那里的氫開始燃燒 , , 8, , 氦聚合成碳 , 再合成氧 , 這些熱核反應(yīng)短暫而猛烈 , 像 爆炸一樣 , 稱為“ 氦閃 ” . 這種過程大約經(jīng)歷 100萬 年 , 在整個天體演化中 , 這是一個很短的“ 瞬間 ” . 此 后幾億年中 , 恒星進入一個短暫的平穩(wěn)期 . 當中心部 分的氦逐漸燃燒完之后 , 外層氫的燃燒不斷向更外部 擴展 , 星體膨脹得越來越大 , 膨脹到原來的 10億倍 . 由于外殼離高溫的中心越來越遠 , 恒星表面的溫度逐 漸
8、降低 , 從黃色變成紅色 . 由于體積巨大 , 這種紅色巨 星看來很明亮 . 著名的參宿四 (獵戶座 , 星座中最亮 的星編號為 , 其余依次為 , , 、 畢宿五 (金牛座 圖 2 紅巨星心宿二與太陽系大小的比較 、 大角 (牧夫座 和心宿二 (天蝎座 都是這樣 的紅巨星 (圖 2 . 主序星演化成紅巨星的過程 , 就是 它在赫羅圖中的位置離開主星序的過程 . 紅巨星位于 赫羅圖中主星序的右上方 . 50億年后 , 我們的太陽也 將由主序星演化成這樣的紅巨星 , 膨脹的太陽將逐步燃燒吞食掉水星 、 金星和地球 . 地球的軌道將被包在 紅巨星之內(nèi) , 海洋將全部沸騰蒸干 , 地球的殘骸將繼 續(xù)
9、在紅巨星內(nèi)部公轉(zhuǎn) , 紅巨星外層氣體灼熱而稀薄 , 比我們實驗室中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真空還要空 , 所以 地球仍能存在 , 并繼續(xù)轉(zhuǎn)動 . 當然 , 生命已不可能在地 球上生存 .不過 , 50億年后的人類 , 已經(jīng)有極為發(fā)達的文 明 . 回想一下 , 從自然科學誕生的哥白尼時代到現(xiàn)在 , 才經(jīng)過了 500年 , 人類已經(jīng)能夠登月 , 50億年后的人 類將具有怎樣的科技水平就不難想象了 . 那時的人 類 , 肯定有能力遷移到其他星球去生存 . 銀河系內(nèi)有 1000億 2000億個太陽 , (既有一個太陽的太陽系 , , 三 , . 從現(xiàn) , , 其 , 可能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 總 之 , 銀
10、河系中肯定有大量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 未來 的人類一定會有能力 , 遷移到新的星球上去生存 . 如 果舍不得我們的故鄉(xiāng)地球 , 也有可能把地球一起遷移 到其他合適的太陽系去 . 例如可以設(shè)想在地球上造個 巨大的噴嘴 , 像駕駛火箭一樣駕駛地球 , 留下幾個駕 駛小組的人值班 , 其余的人則可用先進的冷凍技術(shù)冬 眠 , 到達目的地后再從冬眠狀態(tài)下復(fù)蘇過來 .核能源進一步枯竭之后 , 紅巨星將拋出一些氣 體 , 形成 “ 行星狀星云 ” . 一般來說 , 恒星在望遠鏡中 看是一個點 , 而行星離地球近 , 在望遠鏡中呈現(xiàn)為一 個圓面 . 所謂 “ 行星狀星云 ” , 實際上是恒星周圍的云 狀物質(zhì)
11、 , 在地球上用望遠鏡看 , 像行星一樣是一個小 圓面 , 其實與行星毫無關(guān)系 . 這個階段 , 紅巨星的中心 部分將塌縮 , 形成小而高密 、 高溫的白矮星 . 白矮星溫 度高 , 呈白色 ; 體積小 , 因而亮度小 . 它位于赫羅圖主 星序的左下方 . 隨著熱核反應(yīng)的逐漸停止 , 白矮星將 逐漸冷卻成為黑矮星 , 黑矮星由碳和氧兩種元素構(gòu) 成 , 是一種比鉆石還要硬的星體 . 白矮星冷卻成黑矮 星的過程十分緩慢 , 可能需要 100億年左右 (圖 3 .圖 3 恒星的演化 第 6期 趙 崢 : 相對論 、 宇宙與時空 連載 59 白矮星的主要化學成分是高密度的碳和氧 . 那么 宇宙中硅 、
12、 鎂 、 硫 、 鐵等元素來自何方呢 ? 它們來自超 大質(zhì)量恒星的演化 . 如果一顆恒星 , 在中心部分氫 -氦 熱核反應(yīng)終止 , 開始從主序星向紅巨星演變時 , 還保 有 8M 以上的質(zhì)量 , 那么 , 它們會發(fā)生更深層次的熱 核反應(yīng) . 這種超大質(zhì)量恒星的內(nèi)部 , 在塌縮時巨大的引力勢能可把那里的溫度加熱到 6×108K 以上 , 使碳 發(fā)生聚合反應(yīng)生成氖和鎂 , 這時溫度進一步升到 109K , 氖與氦又合成鎂 . 此反應(yīng)導(dǎo)致溫度再升到 115×109K 以上 , 氧開始燃燒合成硫 、 硅等元素 . 然后 , 溫度 進一步升到 3×109 K 以上 , 硅開
13、始燃燒 , 并引發(fā)成百 上千種核反應(yīng) , 最終生成鐵 . 這些重元素合成的時間 很短 , 例如對于 25M 質(zhì)量的恒星 , 碳可燃燒 600年 , 氖燃燒 1年 , 氧燃燒 6個月 , 而硅只燃燒 1天就燒光 了 . 這時恒星的最中心部分由新生成的鐵組成 , 往外 依次是硅硫 、 氧鎂 、 氖氧 、 碳氧 、 . 部分構(gòu)成恒星的內(nèi)核 . -中不斷膨脹 , 超紅巨星 . , 的右上方 . , 那么連冥王星軌道 都將被其吞沒 .恒星內(nèi)核逐漸降溫 , 在巨大的萬有引力下繼續(xù)塌 縮 , 最終形成位于赫羅圖左下方的中子星 . 在中子星 生成過程中 , 猛烈的大爆炸把部分重元素拋向太空 , 成為星際物質(zhì)
14、. 這些星際物質(zhì)在適當?shù)那闆r下可以形 成新的恒星 、 行星 , 或被其他恒星俘獲 , 聚集成行星 . 這就是行星中重元素的來源 .圖 4 主序星 、 紅巨星 、 白矮星 、 中子星與黑洞大小的比較白矮星與中子星是高質(zhì)量密度的恒星 . 在赫羅圖 中 , 它們是恒星演化的歸宿 . 主序星中心部分的核燃 料氫耗盡之后 , 先膨脹成紅巨星 , 再塌縮成白矮星 . 質(zhì)量超過 8M 的主序星 , 則先膨脹成超紅巨星 , 再塌縮成中子星或黑洞 , 并在塌縮過程中引起超新星爆發(fā) (圖 3、 圖 4 .3 白矮星人類確認的第一顆白矮星是天狼星的伴星 (天狼 B 星 1 4. 天狼星的希臘名字為大犬座 星 . “
15、 天 狼 ”是中國人起的名字 . 它是除太陽外 , 肉眼看來最 亮的一顆恒星 . 天狼星之所以看起來很亮 , 是因為它 離我們比較近的緣故 . 冬天的黃昏之后 , 它出現(xiàn)在東南方的天空 . 天狼星的左下方 , 有中國古人稱為“弧 矢 ” 的一組星 . 在中國古代 , . 古人用弧矢射天狼來表示抗擊侵略 (圖 5 弧矢射天狼屈原曾在詩中寫道 :“ 舉長矢兮射天狼 , 操余弧 兮反淪降 . ” 宋朝詩人蘇東坡也在一首詞中寫道 :“ 會 挽雕弓如滿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 . 但是天狼星從來不 出現(xiàn)在天空的西北方向 . 蘇東坡這樣寫 , 一方面是因 為天狼星在弧矢的西北方向 , 另一方面是因為
16、北宋 時 , 侵略力量主要來自西北方的西夏 .恒星 , 顧名思義在天空中是不動的 . 也就是說 , 在 地球上的人看來 , 恒星之間的相對位量是不變的 , 這 是由于它們離我們太遠的緣故 . 太陽是離我們最近的 恒星 , 光走 8m in 可以到達地球 . 其他恒星就遠多了 , 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 (屬于中國人所說的“ 南門二 ” , 希臘名字叫半人馬座 , 這是一組由 3顆恒星組成的 “ 三合星 ” , 3個 “ 太陽 ” 圍繞它們的共同重心旋轉(zhuǎn) . A 、 B 兩星相互距離較近 , C 星即比鄰星 , 離我們最近 . 光到達地球要走 4年多 . 也就是說 , 它們距離我們 4個多 l .
17、y . (l . y . 為光年 , 光走 1年的距離 . 牛郎星距 離我們 16l . y . , 織女星則有 27l . y . , 它們二者相距也 差不多 16l . y . 因為恒星離我們非常遙遠 , 它們之間 也相距十分遙遠 , 所以肉眼一般很難看出恒星之間相對位置的變化 . 只有離地球最近的一些恒星 , 我們才 60 大 學 物 理 第 28卷能察覺這種變化 3, 6.1834年 , 人們發(fā)現(xiàn)距我們約 9l . y . 的天狼星在天 空的位置有周期性變化 , 推測它可能有一顆質(zhì)量不小 的伴星 . 天狼星位置的周期性變化 , 正是天狼與其伴 星繞著它們的共同重心旋轉(zhuǎn)的表現(xiàn) (圖 6
18、. 28年后 , 發(fā)現(xiàn)了這顆伴星 , 質(zhì)量與太陽差不多 , 但體積只有地球那么大 . 由于體積太小 , 雖然表面溫度高達 2×104K , 發(fā)出很強的白光 , 仍很難發(fā)現(xiàn)它 . 因為它又白又小 , 所以稱其為白矮星 . 當時最讓人驚訝的是它的密度 , 約為 2. 5t /c m 3, 這是地球上的任何物質(zhì)都遠遠比 不上的. 圖 6 天狼星與其伴星研究表明 , 白矮星不是一顆普通物質(zhì)形態(tài)的星 . 它既不像一般恒星那樣 , 靠熱效應(yīng)產(chǎn)生的排斥來對抗 自身的萬有引力 , 也不像行星 、 衛(wèi)星那樣靠晶格間(或分子間 、 原子間 的電磁力來抗衡萬有引力 , 而是 靠泡利不相容原理產(chǎn)生的電子簡并
19、壓強來抵抗引 力1 4, 7, 8.紅巨星的內(nèi)部物質(zhì)在氫聚合成氦的熱核能耗盡 時塌縮 , 此塌縮過程迅速而猛烈 , 相當于恒星壽命的 一瞬間 (約 100萬年 , 稱為“ 氦閃 ” . 在氦閃過程中 , 氦聚變生成碳和氧 , 這時原子間的電磁力頂不住自身 萬有引力的猛烈擠壓 , 原子的電子殼層被壓碎 , 形成 電子在晶格中自由穿行 , 或者說原子核構(gòu)成的晶格框 架漂浮在電子海洋中的狀態(tài) . 在這種電子海洋 (或電 子氣 中 , 電子的狀態(tài)由能量 、 動量和自旋決定 . 由于 量子化 , 能級 、 動量值和自旋值都是離散的 , 都只有有 限個 . 當物質(zhì)壓緊時 , 由于體積縮小 , 上述量子態(tài)將
20、被 電子擠滿 . 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允許兩個電子處在同一 個狀態(tài) , 正如一個蘿卜一個坑 , 同一個坑里不允許有 兩個蘿卜存在一樣 . 如果硬要在同一個坑里放兩個蘿 卜 , 它們就會互相排擠 . 同樣 , 相互靠近的電子將產(chǎn)生 一種新的排斥力 (這種新的“ 泡利斥力 ” 不是同種電 荷產(chǎn)生的那種斥力 , 只有滿足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費米子之間才存在這種力 , 也稱費米壓強 , 阻止體積進一步縮小 . 這種力頂住了萬有引力 , 使得星體不再塌 縮 , 這就是白矮星狀態(tài) .太陽的半徑為 7×105km , 太陽質(zhì)量的白矮星半徑只有 104km . 研究表明 , 宇宙間存在大量白矮星 , 大 約
21、占恒星總數(shù)的 1/10. 這就是說 , 在銀河系的 1000億顆恒星中 , 有大約 100億顆是白矮星 . 它們的密度 一般在 0. 1100t /c m 3之間 . 白矮星像一塊熾熱的金剛石 (主要成分是碳和氧 , 內(nèi)部溫度可高達 108K . 隨 著內(nèi)部核反應(yīng)的逐漸停止 , 白矮星會慢慢冷卻 , 最終 形成一塊不發(fā)光的 、 比鉆石還硬的晶體 黑矮星 . 黑矮星就像一塊巨大的金剛石一樣 , 在宇宙空間游 蕩 . 不過 , , 這是因為 , 與宇宙的 , , .、 白矮星在銀河 系中數(shù)量很多的人 , 是英國天體物理學家愛丁頓 . 最 早認識到電子之間的泡利斥力可以抗拒恒星引力塌 縮的人是英國物
22、理學家狄拉克 . 而第一個建立起白矮 星結(jié)構(gòu)理論的人 , 則是印度青年物理學家錢德拉塞 卡 .1930年 , 在一艘從印度開往英國的輪船上 , 一位 20歲的印度青年一會兒冥思苦想 , 一會兒埋頭計算 .他就是錢德拉塞卡 , 大學畢業(yè)后打算去投奔著名的愛丁頓教授 , 攻讀天體物理 . 此時他正在鉆研白矮星的 結(jié)構(gòu) . 他把相對論 、 量子論與統(tǒng)計物理結(jié)合到一起考 慮 , 認為泡利不相容原理所產(chǎn)生的電子之間的排斥力 有一個限度 . 這種排斥力可以抵擋住質(zhì)量小于 1. 4M 的恒星的重力 , 但抵擋不住質(zhì)量更大的恒星的重 力 . 也就是說 , 質(zhì)量小于 1. 4M 的恒星在冷卻的時 候 , 有可能
23、靠這種力抵擋住自身的萬有引力 , 不再進 一步塌縮 , 而形成原子核構(gòu)成的晶格框架在電子海洋 中漂浮的狀態(tài) . 白矮星上的物質(zhì)就處于這種狀態(tài) . 但 是 , 如果恒星質(zhì)量大于 1. 4M , 萬有引力將迫使電子 更加靠近 , 這時電子間泡利斥力會增大 , 但電子速度 也會增大 , 當電子速度接近光速時 , 會形成“ 相對論 性電子氣 ” , 這時泡利斥力會突然減弱 . 這種力將抗 不住恒星的自身引力 , 恒星將進一步塌縮下去 . 他認 為 , 1. 4M 是一個界限 . 不存在大于這個質(zhì)量的白矮 星 .當輪船靠岸時 , 他已經(jīng)得出了重要的結(jié)果 . 錢德 拉塞卡非常興奮 , 準備把自己的研究結(jié)果
24、作為見面 禮 , 送給愛丁頓教授 . 錢德拉塞卡滿心以為愛丁頓教 第 6期 趙 崢 : 相對論 、 宇宙與時空 連載 61授會夸獎他 . 然而 , 愛丁頓聽完他的講述后非常冷淡 , 認為他的結(jié)論不對 . 錢德拉塞卡是個忠厚而彬彬有禮 的青年 , 他沒有與教授爭吵 , 而是進一步推敲自己的 工作 . 以后錢德拉塞卡曾多次向愛丁頓陳述自己的觀 點 , 均被愛丁頓否定 .有一天 , 愛丁頓告訴 24歲的錢德拉塞卡 , 為他爭 取到一個在重要學術(shù)會議上報告其工作的機會 , 而且 運用自己的影響為錢德拉塞卡爭得比別人更長的報 告時間 . 使他能夠更充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 在開會 之前 , 他又告訴錢德
25、拉塞卡 , 他也要在這個會議上作 報告 , 而且題目與錢德拉塞卡相同 , 都是關(guān)于星體塌 縮與白矮星形成的 . 錢德拉塞卡立刻擔心起來 , 怕愛 丁頓搶奪他的研究成果 . 然而 , 結(jié)果卻與他預(yù)料的完 全相反 . 當錢德拉塞卡報告完自己的工作的時候 , 愛 丁頓當面撕掉錢德拉塞卡的論文 , 說他是一派胡言 . 愛丁頓的理由很簡單 :重力 , 星體將無限坍縮 , . . 愛 , , 態(tài)度強硬 . , 由于愛丁頓的崇高 學術(shù)威望 , 大家都認為他在學術(shù)上鬧了大笑話 . 然而泡利肯定了錢德拉塞卡的工作 . 當錢德拉塞 卡向泡利征求意見 , 并告訴泡利 , 愛丁頓教授認為他 的這一工作違反泡利不相容原
26、理的時候 , 泡利笑了起 來 , 說 :你的這件工作也許違背了愛丁頓不相容原理 , 但沒有違背我的不相容原理 .錢德拉塞卡的理論終于得到了公認 , 他所指出的 白矮星的質(zhì)量上限 , 被稱為錢德拉塞卡極限 1 4, 7, 8:錢德拉塞卡極限 =1. 4M(1 目前 , 錢德拉塞卡極限是任何天文工作者都知道 的一個極限 . 1983年 , 73歲的錢德拉塞卡 , 由于研究 白矮星和其他方面的杰出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 獎 . 錢德拉塞卡 24歲做出重大成就 , 73歲才獲獎 . 人 們開玩笑說 , 要想得到諾貝爾獎金 , 不僅要作出杰出 的貢獻 , 還要活得足夠長久 , 要活到評上獎的那一天 .
27、諾貝爾獎是不發(fā)給已死去的人的 .4 脈沖星和超新星爆發(fā)質(zhì)量超過錢德拉塞卡極限的星體 , 電子將被壓入 原子 核 中 , 與 其 中 的 質(zhì) 子 合 併 成 中 子 , 成 為 中 子 星 1 4, 7 9. 中子星與白矮星有些類似 , 它不是靠熱排 斥或電磁作用來抗衡引力 , 而是靠中子間的簡并壓強 (泡利斥力 來抗衡 . 早在發(fā)現(xiàn)中子的 1932年 , 就有 人預(yù)言了中子星的存在 , 然而發(fā)現(xiàn)中子星則是 30多 年之后的事 .1967年的夏天 , 劍橋大學的休伊什 (A. He wish 教授用自己設(shè)計的儀器進行巡天觀測 , 搜尋來自宇宙 間的電 磁 波 . 他 的 主 要 助 手 是 女
28、研 究 生 貝 爾 (J. Bell . 一天晚上 , 貝爾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電波源 , 其發(fā) 射的短脈沖是嚴格周期性的 . 貝爾立刻打電話告訴了 自己的老師 . 休伊什來到觀測室與貝爾仔細探討 , 然 后囑咐貝爾嚴格保密不要外傳 . 經(jīng)過半年的反復(fù)驗 證 、 推敲 , 他們終于在 1968年 2月于英國的 自然 雜志 (Nature 上公布了這一驚人的發(fā)現(xiàn) . 然而只公布 了觀測結(jié)果 , 而沒有公布脈沖源在天空的方位 . 他們 , 因而取了個代 號叫 “ 小綠人 ” .“ , ., 同行們紛紛來 , 急于參加進來共同研究 . 但休伊什遲遲不予公布 . 最后在同行們的憤怒壓力 下 , 休伊什終于公
29、布了幾個脈沖源的位置 . 不久人們 就認識到 , 這些脈沖根本不負載任何信息 , 因而不可 能是什么外星人的聯(lián)絡(luò)信號 , 而是一種未知星體發(fā)射 來的電磁波 . 人們把這種星叫做脈沖星 . 進一步的研 究表明 , 脈沖星就是中子星 .休伊什與貝爾共同發(fā)現(xiàn)脈沖星 , 對天體物理學做 出了重大貢獻 . 1974年 , 諾貝爾獎評委會拋開貝爾 , 單獨把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休伊什 . 對此事 , 國際 天文界議論紛紛 , 許多人為貝爾鳴不平 . 霍金就在自 己的 時間簡史 (插圖本 中稱貝爾首先發(fā)現(xiàn)了脈沖 星 , 并且只刊登了貝爾一個人的相片 (圖 7 .圖 7 中子星的發(fā)現(xiàn)者 休伊什 、貝爾與他們使
30、用的天線陣1968年秋 , 在蟹狀星云和船帆座中幾乎同時發(fā) 現(xiàn)了脈沖星 9. 這兩顆脈沖星都位于以前出現(xiàn)過超 新星的位置上 . 這是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 , 它表明脈沖星 62 大 學 物 理 第 28 卷 (中子星 是由超新星爆發(fā)而形成的 . 超新星是恒星 演化晚期發(fā)生的一種大爆炸現(xiàn)象 ,爆炸規(guī)模相當于幾 百億億億顆百萬噸級的氫彈 ! 一天里放出的能量相 當于太陽在數(shù)十萬年間放出的總能量 . 這時 , 星的亮 度會增加上億倍 ,使人們覺得天空中突然出現(xiàn)了一顆 亮星 (圖 8 . 但存在時間不會太長 , 肉眼所見一般不 過幾年 ,最亮的時間不過幾天到幾十天 . 在公元 1054 年左右由小星開始膨脹的
31、 . 也就是說 ,蟹 狀星云正是 1054 年超新星爆發(fā)噴出的物質(zhì) , 星云中 心的那顆小暗星 ,應(yīng)該是當年超新星爆發(fā)后剩下的殘 余星體 (圖 10、 11 . 1968 年秋 ,人們發(fā)現(xiàn)蟹狀星云 圖 中的這顆小星也是一顆脈沖星 . 于是人們認識到 , 脈 沖星 (中子星 是由超新星爆發(fā)而形成的 . 圖 8 超新星爆發(fā) 我國的史書記載 , 公元 1054 年在金牛座出現(xiàn)過 超新星 ,日本 、 、 朝鮮 越南的史書也有這次超新星爆發(fā) 的記錄 ,但以我國的記錄最為詳細 (圖 9 . 而且只有 我國記錄了這顆超新星在天空的位置 ,這對后來認識 超新星與蟹狀星云 、 中子星的關(guān)系至關(guān)重要 9 圖 10
32、 蟹狀星云 . 我國 古代稱超新星為客星 . 記錄說 , 宋仁宗“ 至和元年五 月 ,客星晨出東方 ,守天關(guān) . 晝見如太白 ,芒角四出 ,色 赤白 ,凡見二十三日 ”有二十三天能在白天看見 , 像 . 金星一樣明亮 . 此后白天看不見了 ,但有二年多時間 , 夜晚仍然能看見 . 可見 ,這次超新星爆發(fā)之猛烈 ,發(fā)生 地點離我們太陽系之近 . 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 , 望遠 鏡出現(xiàn)之后 , 在我國古代天文學家記錄的客星位置 上 ,人們觀察到一個螃蟹狀的星云 , 星云由氣體和塵 埃組成 ,它在不斷地膨脹 , 其膨脹速度達每秒 1 100 多公里 . 從觀測到的膨脹速度 , 可以計算出此星云是 圖
33、11 蟹狀星云在星空的位置 我國古代的天文記錄十分豐富 .后漢書 天文 志 中還記載 ,公元 185 年 ,“ 南門 ” 中有客星出現(xiàn) . 近 代天文觀測發(fā)現(xiàn) ,在那個位置上也有一顆小暗星 . 南 京大學天文系的陸琰教授預(yù)言此星是 射線脈沖 星 , 后來被觀測所證實 . 一般脈沖星只發(fā)射無線電波 , 不發(fā)射 射線 . 發(fā)射 射線的脈沖星十分稀少 , 至今 只發(fā)現(xiàn)了 7 顆 . 中子星具體怎樣形成呢 ? 如前所述 , 超過 8 M 的主序量在演變成超紅巨星之后 ,中心部分核反應(yīng)溫 9 度可升高到 3 × K, 生成以鐵為中心的核 , 外層則 10 仍在進行氫轉(zhuǎn)化為氦的熱核反應(yīng) . 圖
34、9 中國古代的超新星記錄 第 6期 : 趙 崢 相對論 、 宇宙與時空 連載 5 3 63 生成的鐵核越來越大 , 僅靠原子間的電子斥力已 不能支撐它自身的重量 . 這時 , 鐵核將進入白矮星狀 態(tài) , 電子的泡利斥力將起來抗衡萬有引力 . 當鐵核質(zhì) 量超過 1. 4 M 的錢德拉塞卡極限時 ,鐵核突然塌縮 , 在 0. 1 s內(nèi)溫度猛增到 5 × K, 電子與質(zhì)子中和成 10 中子 , 在超紅巨星的中心形成一個主要由中子構(gòu)成的 超大原子核 , 這是一種中子態(tài)的物質(zhì) , 靠泡利不相容 原理產(chǎn)生的簡并中子壓強來支撐自己 . 在星體的中心形成中子態(tài)物質(zhì)的同時 , 非中子化 的外層開始塌縮
35、 , 砸在核心的中子態(tài)物質(zhì)上 , 并發(fā)生 猛烈的反彈 , 形成超強沖擊波 , 把超紅巨星的外層包 括核的外層全部炸掉 , 拋入太空 . 這就是超新星爆發(fā) , 它在 1 天內(nèi)發(fā)出的光相當于主序量 (例如今天的太 陽 1 億年發(fā)出的光 . 它噴出的物質(zhì) , 包括許多重元 素 , 成為形成新的恒星和行星的原材料 . 包括我們地 球在內(nèi)的眾多行星中的重元素 , 都來自超新星爆發(fā) . 超新星爆發(fā)現(xiàn)象是比較稀少的 , 一般說來 , 一個星系 (一個銀河系 100 年內(nèi)大約能產(chǎn)生 4 顆超新星 . 如上所述 , 中國有著世界上最早的超新星記載資 料 . 根據(jù)我國古代的觀測記錄 , 再結(jié)合現(xiàn)在的天文觀 測 ,
36、 可以證實超新星爆發(fā)后 , 會有氣體塵埃形成的云 霧向四面八方噴出 , 而爆發(fā)之后剩下的星體核心部 分 , 將形成中子星 (或黑洞 . 9 從上到下逐漸增加 , 約 1 4 × t/ cm , 上層類似于 10 白矮星物質(zhì) (圖 12 . 圖 12 中子星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由于巨大的萬有引力 ,中子星表面不可能形成高 的山峰 . 它的表面平坦 ,最高峰也只有幾厘米高 . 表面 7 溫度約 10 K左右 . 許多中子星會發(fā)射出周期極短 (約 1 s 的射電 脈沖 , 這種脈沖正是休伊什和貝爾在 1967 年發(fā)現(xiàn)的 那種 . 研究表明 , 這種脈沖來自中子星的磁軸方向 , 那 里好像一個窗口
37、,從里面射出各種波長的電磁脈沖 . 這是由于恒星塌縮成中子星時體積極大地縮小 , 但磁 場依然保留 , 所以 , 中子星表面的磁場極強 , 強磁場使 電子加速 , 并沿磁軸方向發(fā)射電磁波 (圖 13 . 另外 , 恒星塌縮成中子星時 , 半徑極大縮小 , 但角動量守恒 , 所以中子星旋轉(zhuǎn)極快 . 中子星的磁軸與自轉(zhuǎn)軸一般不 重合 , 窗口射出的輻射就像探照燈的光柱一樣在宇宙 中掃描 , 每掃過一次地球 , 我們就收到一個脈沖 . 中子 星自轉(zhuǎn)極快 , 自轉(zhuǎn)周期約 1 s, 所以我們收到的脈沖間 隔是 1 s左右 . 研究表明 , 所有的脈沖星都中子星 , 但 不是所有的中子星都能觀測到脈沖輻射
38、 . 中子星的密度遠高于白矮星 . 太陽質(zhì)量的中子星 5 中子星 中子星的質(zhì)量密度非常高 . 研究表明 , 它們主要 1 4, 7 9 由中子構(gòu)成 . 中子星可以看作大原子核 . 一般 57 55 中子星中含有約 10 個中子 ,此外還有約 10 個質(zhì)子 及同樣數(shù)目的電子 . 這些質(zhì)子和電子填滿了中子可能 衰變的態(tài) ,阻止中子衰變 ,使中子星穩(wěn)定 ,成為一個穩(wěn) 定的大原子核 . 中子星也有點像“ 湯姆孫原子 ”電子 , 嵌在帶正電的核中 . 如果分別用原子核中的質(zhì)子數(shù)和 中子數(shù)作縱坐標和橫坐標 , 那么 , 通?;瘜W元素中穩(wěn) 定性好的原子核 , 基本分布在過原點的 45 ° 線附近
39、, 質(zhì)子數(shù) Z 不超過 106 的地方 ,形成不穩(wěn)定海洋中的一 個穩(wěn)定半島 . 中子星則可以看作遠離半島的一個穩(wěn)定 島. 實際上 , 中子星其有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 , 其核心部分由 半徑 10 km 左右的中子態(tài)物質(zhì)構(gòu)成 , 主要是黏度為零 的超流態(tài)中子液 , 密度可達 10 t / cm . 它的中心是一 個半徑約 1 km 的固體核心 , 可能由夸克態(tài)組成 , 密度 9 3 可能超過 10 t/ cm . 中子態(tài)外面有厚約 4 km 的結(jié)晶 8 3 幔 , 密度約 10 t/ cm . 最外面可能是一個厚約 1 km 的 鐵殼 , 鐵原子核組成的晶格浸在簡并電子海中 , 密度 9 3 圖 13 脈
40、沖星模型 64 8 9 3 大 學 物 理 第 28 卷 半徑只有 10 km , 密度高達 10 10 t / cm . 研究表明 , 中子星也有一個質(zhì)量上限 , 稱為奧本 海默極限 ,大約 3 4 M , 超過這一極限的中子星會 不穩(wěn)定 ,進一步塌縮形成黑洞 . ( 2 奧本海默極限 = 3 4 M 教的平易近人的導(dǎo)師 . 朗道則認為自己比一般人聰 明 . 有人畫了一幅漫畫 , 朗道坐在講臺上 , 指手畫腳 、 唾沫星四濺地演講 , 下面坐著一群戴眼鏡的驢在傾 聽 . 朗道認為這幅畫很好 , 把它選入了自己的自選文 集 . 有一次 ,玻爾到蘇聯(lián)訪問作大會報告 ,栗弗席茲當 白矮星和中子星表
41、面的引力場都遠遠強于地球 翻譯 . 報告中間 , 坐在主席臺上的朗道插話問玻爾 : 引力場和太陽引力場 . 但是即使是白矮星 , 研究它時 “ 您有什么魅力 ,能夠吸引那么多優(yōu)秀的年青人在您 也不需要用到廣義相對論 , 萬有引力定律對白矮星已 經(jīng)足夠精確 . 不過 , 對于中子星 , 廣義相對論引起的修 正必須考慮 , 萬有引力定律的精確度已經(jīng)明顯不夠 了. 1974 年 , 美國麻省大學的泰勒和赫爾斯發(fā)現(xiàn)一 對致密雙星 , 兩顆星都是中子星 , 其中一顆是脈沖星 . 他們經(jīng)過多年觀測 , 發(fā)現(xiàn)此雙星的轉(zhuǎn)動周期每年減少 - 4 7, 8 10 s . 廣義相對論認為 , 如果物質(zhì)源作非球?qū)ΨQ
42、的運動 ,此源造成的時空彎曲會以波的形式向外傳 播 ,這就是引力波 . 引力波會帶走能量 . 長期以來 , 對 于是否存在引力波進行過不少爭論 . 尋找引力波的實 驗作了不少 ,但還沒有得到肯定的結(jié)果 . 根據(jù)廣義相 對論 ,這對高速旋轉(zhuǎn)的中子星 ,應(yīng)該輻射引力波 . 泰勒 等人的研究表明 ,輻射引力波損失的能量 , 恰好使這 - 4 對雙星的旋轉(zhuǎn)周期每年減少 10 s 泰勒等人的工 . 作 , 是迄今為止得到的存在引力波的第一個證據(jù) . 他 們的工作也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支持 . 1993 年 , 泰 勒和赫爾斯因此而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 . 第一個預(yù)言中子星的是蘇聯(lián)物理學家朗道 . 1932
43、 年 , 查德威克發(fā)現(xiàn)中子的消息傳到哥本哈根理論物理 研究所 , 玻爾立即招集全所工作人員開會 , 讓大家談 談對發(fā)現(xiàn)中子的感想 . 當時朗道正在該所進修 , 他立 即發(fā)言 , 說宇宙間可能存在完全由中子構(gòu)成的星 . 很 4 快 , 朗道發(fā)表了首篇討論中子星概念的論文 . 30 多 年后 ,中子星果然發(fā)現(xiàn)了 . 當然 , 從今天的了解看 , 中 子星具有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 ,遠比朗道想象的要復(fù)雜得多 . 朗道是一位極其杰出 、 極其聰明的物理學家 . 他 是一個猶太人 . 14 歲上大學 , 19 歲畢業(yè) , 21 歲前往哥 本哈根等地進修訪問 , 半年后回國 . 他于 1946 年 ( 39 歲 當
44、選為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 . 由于在物質(zhì)凝聚態(tài) , 特 別是液氦研究中的成就 , 朗道獲得 1962 年諾貝爾物 理學獎 . 朗道在栗弗席茲的協(xié)助下 ,完成了 10 卷理論 物理學的編著 . 這套物理學書籍水平極高 , 對世界物 理學界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 . 楊振寧教授認為 , 愛因斯 坦、 狄拉克和朗道是 20 世紀最杰出的 3 位物理學家 . 朗道與玻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然而他們二人的 作風截然不同 . 玻爾是一個非常謙虛 、 樂于向?qū)W生請 的周圍 ? ” 玻爾用英語回答道 :“ 因為我不怕難為情 , 我愿意當著年青人的面承認自己愚蠢 ”栗弗席茲翻 . 譯成俄語 :“ 因為我不怕難為情 , 我愿
45、意當著年青人 的面說他們愚蠢 ”會場上許多人聽得懂英語 , 立刻 . 哄堂大笑 . 事后 ,大家認為這不能怪栗弗席茲沒有聽 清楚 ,事實上這反映了玻爾與朗道截然相反的作風 , 作為朗道助手的栗弗席茲 ,想不到玻爾會那樣回答 . 朗道招收研究生非??量?. 考生必須通過一系列 嚴格艱難的考試 , 稱為“ 朗道位壘 ”中國留學生中 , . 只有兩個人通過了“ 朗道位壘 ”第一個人用了近兩 . 年時間考過了 ,朗道說 :“ 你考了那么長時間 , 讀了不 少書 ,可以去教書了 ! ” 沒有收他作研究生 . 另一位穿 越“ 朗道位壘 ” 的中國留學生是郝柏林 . 他現(xiàn)在是中 國科學院院士 . 不過 ,
46、郝柏林先生也未能正式跟隨朗 道學習 ,原因是恰在此時朗道出了車禍 . 一個下雪天 朗道與另外幾位物理學家從莫斯科去杜布納聯(lián)合核 子研究所 ,小轎車不幸與一輛卡車相撞 , 其余幾人都 沒有問題 ,但朗道教授受傷了 . 車內(nèi)有一箱雞蛋 ,蛋一 個沒有碎 ,但朗道教授的腦子不行了 . 雖經(jīng)醫(yī)院搶救 , 朗道活了過來 ,但物理都忘了 . 6 黑洞的形成 奧本海默等人認為 ,如果恒星質(zhì)量超過奧本海默 極限 ,則中子之間的泡利斥力也阻擋不住星體的塌 縮 ,這時星體物質(zhì)將塌縮到自身的引力半徑之內(nèi) , 形 4, 7, 8 成黑洞 . 有人會問 ,難道不可能有密度介于中子星和黑洞 之間的穩(wěn)定星體存在嗎 ? 我們
47、目前的知識水平僅到 中子 、 、 質(zhì)子 夸克為止 ,這不可能是人類對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 最終的 、 全部的認識 . 也許以后還會發(fā)現(xiàn)什么效應(yīng) ,或 什么物質(zhì)結(jié)構(gòu) ,能夠支撐住星體不塌縮成黑洞 . 應(yīng)該 說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可能性并不大 . 質(zhì)量相當 于太陽的恒星 , 其形成中子星時半徑約 10 km、 密度 8 3 10 為 3 × t / cm ; 形成黑洞時半徑約 3 km、 10 密度為 10 3 t / cm ,二者相差不大 . 特別是從天文學的角度看 , 這 點差別簡直微乎其微 . 所以介于二者之間的星體 , 雖 有存在可能 ,但可能性并不大 . 第 6期 : 趙 崢 相對論 、 宇宙與時空 連載 65 從超新星爆發(fā)等現(xiàn)象看 ,星體的塌縮可能是一種 非常猛烈的過程 . 爆炸崩掉恒星的外殼 , 同時產(chǎn)生指 向星體中心的巨大壓力 ,使星體的中心部分形成中子 星或黑洞 . 除去恒星塌縮外 ,形成黑洞還有其他途徑 . 例如 , 在星系的中心聚集著億萬顆太陽和別的物質(zhì) ,在演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督促納稅企業(yè)退稅方案(3篇)
- 生物公司融資方案(3篇)
- 貴州省畢節(jié)梁才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學月模擬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義工年會策劃方案(3篇)
- 電控樓施工方案(3篇)
- 廠房水管改造方案(3篇)
- 門窗業(yè)務(wù)分成方案(3篇)
- 涉水領(lǐng)域整改方案(3篇)
- 苗價格監(jiān)督檢查方案(3篇)
- 一室三隊警務(wù)模式課件
- 電商承攬合同范例
- 高一地質(zhì)災(zāi)害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南美白對蝦養(yǎng)殖市場規(guī)模分析及發(fā)展風險研究報告權(quán)威版
- 綜合行政執(zhí)法培訓
- 網(wǎng)絡(luò)數(shù)據(jù)安全管理條例培訓2024
- 白班阿姨合同范例
- 口腔門診合作模式的合同范本
- 全國高中生物奧林匹克競賽考試大綱
- 消防安全評估報告模板
- 公司汽車租賃合同書協(xié)議書書范本
- 張燕芳《國際貿(mào)易實務(wù)》(第5版)-電子課件示例(第4章)-已認證老師可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