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感染系統(tǒng)綜述PPT課件.ppt_第1頁
手足口病感染系統(tǒng)綜述PPT課件.ppt_第2頁
手足口病感染系統(tǒng)綜述PPT課件.ppt_第3頁
手足口病感染系統(tǒng)綜述PPT課件.ppt_第4頁
手足口病感染系統(tǒng)綜述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的系統(tǒng)綜述,1,系統(tǒng)綜述是通過全面收集所有相關的研究,對其逐個進行嚴格評價和分析,得出綜合結論的方法。也稱綜合分析(overview).綜述就其本質來說,屬觀察性研究,只不過其研究對象不是人群而是獨立開展的研究。,2,系統(tǒng)綜述有三個特點:,是某個主題的二次研究.,是收集原始文獻,綜合分析.,此綜述過程需要一些標準化的方法.,3,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全球性傳染病,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有過相應的報道。自2007年以來我國手足口病的疫情一直比較嚴峻,發(fā)病地區(qū)分布廣,重癥病例多,并有多次感染的病例報告。王晨等研究發(fā)現(xiàn)上海市20072009年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率達1.61%。另外根據(jù)耿興義等對濟南市771例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病例流行病學分析發(fā)現(xiàn),手足口病多次感染病例中,EV71感染構成較高,第二次感染占41.3%,明顯高于首次感染36.36%的比例,預示多次感染病例有更多發(fā)生重癥、死亡或流行暴發(fā)的危險。,4,1.資料來源通過檢索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PubMed數(shù)據(jù)庫、萬方數(shù)據(jù)庫、中國學術期刊(CNKI)、維普數(shù)據(jù)庫(VIP),并結合文獻追溯、網(wǎng)上查詢(百度;Googlescholar)的方法,收集國內外發(fā)表的關于中國人群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的所有相關研究文獻,最后檢索日期為2013年4月23日,中文檢索詞為“手足口病(多次感染or多次就診or二次感染or二次發(fā)病or重復感染or重復發(fā)病or再次感染or再次發(fā)病)”,英文檢索詞為“(handfootmouthdiseaseorHFMD),材料與方法,5,2.文獻納入標準2013年4月23日以前以論文形式正式發(fā)表的相關研究;直接或間接給出重復感染率;剔除數(shù)據(jù)不完整的研究,對于重復發(fā)表、重復收錄或資料雷同的研究只保留其中1篇研究;剔除會議摘要、病例報道、編輯評論和綜述性文章。,6,3.1一次篩選通過閱讀文獻標題和摘要進行初篩,并從排除的文獻中隨機抽取10%進行全文閱讀,檢查一致率.3.2二次篩選通過閱讀全文進行二次篩選,最終根據(jù)入選標準確定文獻是否納入分析.3.3資料提取從每篇入選的文獻中提取的信息包括:文章名稱,作者,刊登雜志,發(fā)表年限,研究地點、研究時間段、設計類型及重復感染研究結果等。,文獻篩選及資料提取,7,結果,1.入選文獻基本情況經(jīng)過一次篩選和二次篩選后,共16篇文獻符合,其中1篇為重復資料,2篇包含于其他研究,根據(jù)文獻納入標準最終納入13篇文獻,均為描述性研究,文獻分析資料均來源于國家疾病監(jiān)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tǒng),累計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病例8229例,見表1。2重復感染率13篇研究文獻中,報告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率0.1%3.73%,中位數(shù)為1.31%,合并重復感染率為0.60%。其中研究時間段為1年的有1篇,重復感染率為0.1%;研究時間段為2年的有5篇,重復感染率最低為0.13%,最高1.31%,中位數(shù)為0.77%;研究時間段為3年及以上的有7篇,重復感染率最低為0.57%,最高3.73%,中位數(shù)為1.97%。,8,9,3.重復感染時間間隔共有8篇文獻11,1316,19,23,24給出了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的時間間隔資料,分析表明2次感染時間間隔最短15天,最長53個月,平均最短8個月,平均最長14個月,重復感染時間間隔集中在9個月以上。4.重復感染人口學特征共有12篇文獻10,11,1319,21,23,24給出了手足口病重復感染患者的人口學特征,年齡、職業(yè)分布顯示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病例最小年齡3個月,最大34歲,主要集中在3歲及以下散居兒童;其中10篇研究10,11,13,15,1719,21,23,24提供了手足口病重復感染者男女比例(或男女重復感染率),均提示手足口病重復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10,5.重復感染病原學特征共有10篇研究11,1318,21,23,24給出了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病例病原學資料,其中6篇11,13,17,18,21,23分別給出了病例首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病原學結果,4篇1416,24僅粗略給出了實驗室檢測結果,見表2,表3。表2結果顯示,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病例首次感染病原結果以EV71感染構成最高(55.90%),再次感染病原EV71構成36.78%,首次感染和再次感染病原構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6283,P=0.000)。表3結果顯示,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病例病原以EV71構成最高(47.76%),其次為其他腸道病毒感染(32.84%)。,11,討論,1.重復感染率目前普遍認為,人群特別是5歲以下兒童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得特異性免疫,不同種類和型別間缺乏交叉保護力,從而造成了重復感染發(fā)病現(xiàn)象,但未發(fā)現(xiàn)有針對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相關研究的系統(tǒng)綜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手足口病重復感染率報道不一,介于0.10%3.73%之間,合并重復感染率為0.60%。2.重復感染時間間隔從兩次發(fā)病的時間間隔看,重復罹患手足口病距離第一次罹患手足口病時間最短15天,最長53個月,平均最短8個月,平均最長14個月。,12,3.重復感染人口學特征再次感染人群中,男性明顯高于女性,以3歲及以下散居兒童發(fā)病為主.4.重復感染病原學特征重復感染病例是由不同的腸道病毒引起,證實了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之間感染后不能形成有效的交叉保護。但結果也表明重復感染病例病原以EV71構成較高,發(fā)生重癥、死亡或暴發(fā)流行的可能性。5.研究局限及展望由于研究地區(qū)范圍的局限、研究時間段的不同、重復感染判定標準不一致、以及缺乏大量重復感染病例病原學特征,目前研究結果可能還不能充分反映全國手足口病重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