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方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doc_第1頁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方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doc_第2頁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方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doc_第3頁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方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doc_第4頁
土木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南方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2013屆畢業(yè)設計廣西科技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課題名稱 南方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 7軸框架設計、4層樓板設計、4層樓梯設計 全套設計加扣 3012250582系 別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專 業(yè) 土木工程 班 級 土木091 學 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2013年 5 月 28 日廣西科技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課題名稱 南方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系 別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專 業(yè) 土木工程 班 級 土木091 學 號 姓 名 指導教師(簽字) 教研室主任(簽字) 系 主 任(簽字) 2012年 12 月 一、畢業(yè)設計的目的與要求:目的:畢業(yè)設計是總結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實踐過程,是完成學習全過程中重要的、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以工程案例為課題,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整個設計過程。通過畢業(yè)設計的實踐,學習、掌握和提高綜合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熟悉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的設計方法,并獲得設計技能的基本訓練。要求:學生務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任務書中所規(guī)定的任務。明確設計指導思想,掌握設計原理,在設計中應貫徹“適用、安全、經(jīng)濟,美觀”的建筑方針。此建筑是南方某城市的某咨詢公司辦公樓,該院現(xiàn)有職員200人,建筑上除了要滿足辦公的需要,還要滿足其科學研究,職工活動等功能。立面造型應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并具有較強的企業(yè)文化特征。結構上首先滿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結構選型和布置應綜合考慮安全可靠、經(jīng)濟合理、技術先進、施工方便以及工程所在地區(qū)當前可能條件等因素,且結構布置過程中,應力求荷載傳遞直接、受力明確,并按強度和剛度要求初步確定構件的截面尺寸,構件類型和尺寸規(guī)格盡可能少,結構布置還應考慮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作用下結構體系之間協(xié)同工作程度、整個建筑物在平面和豎向上的構造措施,以保證整個建筑物及其某些薄弱部位在平面和豎向上的剛度及整體性。在此基礎上合理地確定結構或構件的計算簡圖。通過必要的計算和結構處理,使結構構件及其連接的節(jié)點滿足強度、剛度和裂縫寬度(或抗裂度)的要求,并符合現(xiàn)行設計規(guī)范、滿足國家強制性條文,最終把結構布置和構件設計準確地反映到施工圖中。二、畢業(yè)設計原始資料1基地與環(huán)境:辦公樓位于該市中心地段內,南側是住宅樓,東側是某單位業(yè)務樓,西側、北側為城市道路,地理位置較好,交通方便。2. 各類用房面積指標:總建筑面積控制在3500-4000 M2左右。辦公用房: A、普通大辦公室5間 建筑面積約200M2/每套,共約1000 M2B、項目研究室6間 建筑面積約40 M2/每套,共約240 M2C、行政辦公室20間 建筑面積約20 M2/每套,共約400 M2公共用房: A、多功能報告廳 建筑面積約300 M2 (包括休息準備及設備間60 M2)B、陳列廳 建筑面積約120 M2C、圖書資料室、 建筑面積約120M2D; 閱覽室 建筑面積約120 M2E、會議室2間(60 M2/每間) 建筑面積約120 M2F、職工活動室 建筑面積約120 M2服務用房: A、值班室 建筑面積約20 M2B、文印室 建筑面積約60 M2C、接待室 建筑面積約40M2E、設備用房 建筑面積約40M2F、衛(wèi)生間 建筑面積約40 M2/每層,男女分設G、停車場:(室外) 要求小車停車位為10輛以上、非機動車停車位為80輛以上.3. 建筑標準:建筑結構: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層數(shù): 5層設計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級:級4.氣象、水文、地質資料:1)主導風向:夏季東南風,冬秋季西北風。基本風壓Wo取以下四組指定選。Wo=0.30kN/m2、Wo=0.35 kN/m2、Wo=0.40 kN/m2、Wo=0.45 kN/m2。2)不考慮雪荷載和積灰荷載。3)自然地面-10m以下可見地下水。地質資料另附。4)抗震設防:此建筑物為一般建筑物,建設位置位于非抗震區(qū)或近震區(qū),其抗震設防烈度有6度、7度、8度指定選。三、設計內容及要求( 一) 建筑部分1. 建筑設計要求:建筑設計圖紙要求達到初步設計要求。設計原則:1)明確設計指導思想,掌握設計原理。2)了解并妥善地解決本設計中的各項功能使用問題。3)考慮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的結合,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室外環(huán)境與建筑形象。2. 建筑設計內容1)平面圖: 1:500(包括建筑物的位置、朝向、綠化、道路等)2. )各層平面圖:1:1001:200(標出各房間名稱)3.)兩個主立面圖: 1:1001:200;4) 一個主要剖面圖: 1:1001:2005.)設計總說明:包括設計說明和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總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容積率、建筑密度等)( 二) 結構部分1、結構設計要求:結構設計應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安全可行、經(jīng)濟合理、技術先進、施工方便,以及工程所在地區(qū)等因素。根據(jù)建筑物的平面形狀、長度尺寸、層數(shù)及地基條件等因素,確定建筑物是否需要設置變形縫以及變形縫所在位置,根據(jù)選定結構體系和結構形式進行承重結構或構件的布置。結構布置要荷載傳遞直接,受力明確,并按規(guī)范初步確定構件的截面尺寸,構件類型和尺寸規(guī)格應盡可能少。在結構布置的過程中,還需考慮整個建筑物的平面和豎向需采用的構造措施,以保證整個建筑物或某些薄弱部位的剛度及整體性。在結構布置的基礎上,深入考慮在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的作用下,結構體系之間協(xié)同工作的程度,合理的確定結構或構件的處理,使結構構件極其連接的節(jié)點滿足強度、變形的要求,最終把結構布置和構件設計準確的反映到施工圖中。2結構設計內容(1)結構布置與荷載計算:應用PKPM軟件建立結構計算模型,并輸入荷載。(2)結構計算分析:應用PKPM軟件進行結構計算。(3)構件截面設計及構造要求:應用PKPM軟件進行結構計算、出施工圖,對照規(guī)范校核構造要求。(4)基礎設計:應用PKPM軟件進行設計、出施工圖。(5)樓梯設計:應用相關設計軟件進行樓梯設計,用AutoCAD 繪施工圖。(6)手工計算部分:對指導教師指定的平面框架進行設計,計算其荷載、內力,進行彎矩調幅、內力組合,選擇其中一層框架梁(軸至軸)、一軸框架柱(底層至頂層)進行截面配筋;在指導教師指定的樓板層進行現(xiàn)澆板的荷載、內力計算,并計算其配筋量并選配鋼筋;對指導教師指定的一層樓梯進行設計;對所計算框架的中柱下基礎進行設計;將手工設計結果與軟件設計結果進行比較分析。(7)整理結構設計成果:編制結構設計說明;整理設計計算書;整理、繪制施工圖,圖紙規(guī)格為1號或2號圖紙。. 四、畢業(yè)設計時間及進度總體安排畢業(yè)設計共14周(其中:開題報告及外文翻譯1周,建筑設計為3.5周、結構設計為8周),另外整理計算書及評閱人工作1周,答辯0.5周。請同學們嚴格控制進度:1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包括選題依據(jù)、設計思路、方法步驟、預期成果,設計關鍵點、設計進度計劃等。要求從建筑與結構兩個方面闡述。必須在2013年3月4日前完成。2翻譯一篇與設計相關專業(yè)外文資料(要求3000字符及以上)。必須在2013年3月4日前完成。3建筑設計總時間3.5周,其中1)一草階段:-設計時間: 0.5周該階段要求對設計的各房間進行功能分析和分區(qū),分析本建筑所在地段的周圍環(huán)境、朝向、交通等關系。大致考慮形體的組合方式。2)二草階段:-設計時間: 1周第一次草圖發(fā)回后,分析比較各方案的優(yōu)缺點,然后歸納或做出新方案。A、如何組織室內外空間的?B、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如入口和道路)的關系,與綠地的關系。C、門廳、樓梯和其他各部分的關系如何?D、房間的朝向、通風、采光如何?E、體形組合如何?F、初步考慮建筑形象及藝術風格。3)三草階段:-設計時間:0.5周 經(jīng)分析比較確定一個方案,然后進一步解決、處理好下列各方面的設計問題:A、推敲門廳、走廊、標準單元及其它各方面的高度關系,并在建筑藝術和空間感上加以推敲。B、處理好室內外聯(lián)系,確定室內外標高的變化,注意臺階、平面的處理,各層房間的高度,推敲體型組合和立面比例尺度。C、推敲建筑藝術造型。D、確定能較充分地說明設計意圖的分析圖說文字。4)上板階段:-設計時間:1.5周4結構設計總時間為8周,大體分配如下:(1) 收集資料及各結構層的結構平面布置并繪制施工圖 設計時間:1.0周(2) 某層現(xiàn)澆板的計算并手工繪制施工圖 設計時間:0.5周(3) 現(xiàn)澆樓梯的設計及施工圖的繪制 設計時間:0.5周(4) 荷載計算并完成一榀框架的內力分析和配筋計算 設計時間:3.0周(5) 模型輸入復核框架配筋,計算機出圖、調圖 設計時間:2.5周(6) 基礎設計及施工圖的繪制 設計時間:0.5周5計算書整理及評閱人工作 時間:1.0周6畢業(yè)設計答辯 時間:0.5周五、設計成果 要求每名同學上交以下內容,作為成績評定的主要依據(jù):1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2外文翻譯(要求3000字以上)3. 建筑設計成果:(1)建筑設計方案、采用原理和表現(xiàn)手法等說明(在計算書上);(2)建筑設計圖紙:包括建筑設計總說明、總平面圖、各層平面圖、兩個主立面圖、一個主要剖面圖。4結構設計計算書及相應結構施工圖: (1)計算書應包括對結構體系和結構形式的分析比較,結構設計各階段中所要注明的問題,以及結構計算的過程和結果。計算書力求說明充分、概念清楚、計算步驟明確、計算準確、條理清晰、書寫端正,計算過程應附有必要的草圖以表示清楚相應的計算。(2)結構施工圖按制圖規(guī)范允許的所有圖號均可采用,但應盡量減少圖紙的規(guī)格種類及圖紙張數(shù);字體采用仿宋字體,圖面布局合理,符合規(guī)范要求。施工圖紙除框架配筋立面圖采用手工繪制外,其余一律采用計算機出圖。六、畢業(yè)設計參考資料建筑類:1. 現(xiàn)行建筑設計規(guī)范大全 建工出版社2. 建筑師手冊(64K本) 建工出版社4. 建筑設計資料集(第二版) 建工出版社5. 建筑設計與城市規(guī)劃佳作選編辦公建筑 建工出版社7. 建筑空間組合論 彭一剛著 建工出版社8. 建筑創(chuàng)作精品集 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社編 天津大學出版社結構類:1.教材類:結構力學、多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鋼筋砼結構、砌體結構、地基基礎設計、工民建專業(yè)課程設計指南、工民建專業(yè)畢業(yè)設計手冊等。2. 手冊類: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建筑結構設計綜合手冊、鋼筋砼結構構造3.設計規(guī)范、規(guī)程類: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建筑地基設計規(guī)范建筑基礎設計規(guī)范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4. 其他廣西科技大學畢業(yè)設計(論文)說明書課題名稱 南方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 7軸框架設計、4層樓板設計、4層樓梯設計 系 別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專 業(yè) 土木工程 班 級 土木091 學 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2013年 5 月 28 日某咨詢公司辦公樓建筑、結構設計architectural structural design of a consulting company office building (Department of Civi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ngy P.R.CHINA)摘要摘 要:本設計以某咨詢公司辦公樓為題,完成該樓建筑與結構設計。建筑設計根據(jù)任務書提供的用地和周邊環(huán)境條件,開展總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布置、立面設計與剖面設計等內容,設計充分考慮南方建筑特點、消防、抗震要求,體現(xiàn)了建筑節(jié)能理念和無障礙設計要求。設計遵循適用、經(jīng)濟、安全、美觀的方針。結構設計方面,辦公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計算以手算為主,PKPM結構計算軟件為輔,開展了結構內力的有效分析與計算。主要根據(jù)建筑物場地類別和當?shù)乜拐鹪O防烈度的要求等因素布置結構體系。運用PKPM結構分析設計軟件輔助完成了結構的整體設計計算及施工圖設計,并用手工核算了一層樓蓋,一榀框架及相應基礎,一個板式樓梯,對照手算與電算結果,加深結構設計理論的理解,實現(xiàn)畢業(yè)設計目地。關鍵詞:辦公樓;建筑設計;結構設計;PKPM軟件輔助設計 Abstract The theme of this design was basis on the office buildings of a consulting firm, and completes the part of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According to sites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providing, the architectural carried out the content of overall layout, building layout, facade design and profile design, this design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South, fire, seismic requirements, reflected requirements of the building energy-saving ideas and Barrier free design. Design followed the approach of applicable, economic, security and aesthetics.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the building adopted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ystem, Calculations based mainly on hand calculations and supplemented by PKPM structural calculation software, carried out effectiv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al force. Arrangement architecture was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such as building site categori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local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Using PKPM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design software completed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calculations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manual accounting a layer of floor, one-bay fra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ndation and a plate stairs,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hand count with Comput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tructural design theor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graduation.Keywords: Office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PKPM aided design software目 錄第部分 建筑設計第1章 緒論51.1 建筑設計基本依據(jù)51.1.1 建筑設計基本資料51.1.2 建筑設計基本原則5第2章 建筑總平面設計6第3章 建筑單體設計63.1 建筑平面設計63.2 建筑立面設計73.3建筑消防設計73.4建筑節(jié)能設計73.5建筑無障礙設計73.6建筑抗震設計83.7 建筑設計的各種指標8第II部分 結構設計 第1章 結構設計資料及結構設計整體建模81.1 工程概況81.2 設計資料81.2.1工程地質資料81.2.2氣象資料91.2.3抗震設防烈度91.2.4 屋面、樓面、墻體做法91.2.5 材料選用91.2.6 有關設計數(shù)據(jù)91.3 結構設計模型建立101.3.1 總信息101.3.2 風荷載信息101.3.3 地震信息111.3.4 活荷載信息111.3.5 調整信息111.3.6 配筋信息121.3.7 設計信息121.3.8 荷載組合信息131.3.9 地下信息131.3.10 計算結果13第2章 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142.1 結構選型142.1.1 主體結構選型142.1.2 結構體系142.1.3 其它結構選型152.2 結構布置152.2.1 柱網(wǎng)及層高152.2.2 結構平面布置162.2.3 梁、柱、板截面尺寸的確定162.2.4 結構縫的設置18第3章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設計193.1 樓板結構布置及板分類193.1.1 結構布置193.1.2 樓板分類193.2 荷載計算193.2.1恒荷載193.2.2活荷載203.2.3各層梁上線荷載計算見附表16203.3 內力計算與截面設計203.3.1 活載最不利布置203.3.2 雙向板荷載分解203.3.3 邊界確定213.3.4 內力計算213.4 本章小結283.4.1 對本章計算方法的學習收獲283.4.2 計算結果與PKPM軟件計算結果對比分析283.4.3 采用新規(guī)范的體會29第4章 樓梯設計294.1 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294.2 基本資料304.2.1 樓梯的幾何參數(shù)304.2.2 荷載參數(shù)304.2.3 材料參數(shù)304.3 樓梯設計計算314.3.1 梯段斜板(TB1)設計314.3.2 平臺板(PTB1)設計324.3.3 平臺梁設計334.3.3 板凳柱(TZ)設計(按軸心受壓柱設計)35第5章 框架設計365.1 框架結構的計算簡圖365.1.1 框架梁柱尺寸365.1.2 框架計算簡圖確定365.1.3 框架梁柱線剛度計算375.2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框架計算簡圖395.2.1 恒荷載作用下框架計算簡圖395.2.2 活荷載作用下框架計算簡圖675.3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框架內力計算875.3.1 恒載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875.3.2 活載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985.4 橫向框架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1045.4.1 風荷載作用下框架計算簡圖1045.4.2 橫向框架在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計算1065.4.3 橫向框架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1085.4.4 橫向框架在風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圖繪制1125.5 橫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和位移計算1165.5.1重力荷載代表值計算1165.5.2 橫向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和位移計算1195.5.3 橫向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內力計算1225.5.4 繪制內力圖1245.6 框架梁柱內力組合1285.6.1 控制截面及內力最不利內力組合方式1285.6.2 梁端負彎矩調幅1285.6.3 支座內力換算1295.6.4 荷載效應組合的種類1295.6.5 框架梁內力組合1295.7 框架梁柱截面設計1325.7.1框架梁的截面設計1325.7.2框架 A軸柱截面設計1465.8 小結1835.8.1 對本章計算方法的學習收獲1835.8.2 計算結果與PKPM軟件計算結果對比分析1845.8.3 采用新規(guī)范的體會186第6章 獨立基礎設計1876.1 基礎平面尺寸確定1896.2 基礎高度確定1896.3 基礎抗彎截面配筋計算191結 束 語193致 謝194參考文獻195第部分 建筑設計 第1章 緒 論1.1 建筑設計基本依據(jù)1.1.1 建筑設計基本資料(1) 基地與環(huán)境:辦公樓位于該市中心地段內,南側是住宅樓,東側是某單位業(yè)務樓,西側、北側為城市道路,地理位置較好,交通方便(具體請見總平面圖)。該辦公樓用地面積為4751平方米,現(xiàn)擬建辦公樓占地面積為1453.02平方米,建筑面積為3999.1平方米。 (2)各類用房面積指標:辦公用房: A、普通大辦公室5間 建筑面積約200M2/每套,共約1000 M2B、項目研究室6間 建筑面積約40 M2/每套,共約240 M2C、行政辦公室20間 建筑面積約20 M2/每套,共約400 M2公共用房: A、多功能報告廳 建筑面積約300 M2 (包括休息準備及設備間60 M2)B、陳列廳 建筑面積約120 M2C、圖書資料室 建筑面積約120M2D、閱覽室 建筑面積約120 M2E、會議室2間(60 M2/每間) 建筑面積約120 M2F、職工活動室 建筑面積約120 M2服務用房: A、值班室 建筑面積約20 M2B、文印室 建筑面積約60 M2C、接待室 建筑面積約40M2E、設備用房 建筑面積約40M2F、衛(wèi)生間 建筑面積約40 M2/每層,男女分設G、停車場:(室外) 小車停車位為10輛以上、非機動車停車位為80輛以上。(3) 功能要求: 建筑南面盡量布置公共用房及辦公用房,以取得較好的采光通風,服務用房布置在建筑北面。1.1.2 建筑設計基本原則 建筑設計除滿足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方針政策外,尚應執(zhí)行下列原則:(1)當?shù)爻鞘幸?guī)劃部門制定的城市規(guī)劃實施細則;(2)根據(jù)建筑物的用途與目的,綜合講求建筑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3)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間;(4)適應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在滿足當前需要同時,考慮將來提高和改造(把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5)節(jié)約能耗,保證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6)建筑和環(huán)境考慮防火、抗震等措施第2章 建筑總平面設計根據(jù)設計任務書和城市規(guī)劃要求,對建筑布局、豎向、道路、綠化和管線及環(huán)境保護進行綜合設計。 辦公樓位于該市中心地段內,南北朝向,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風采光,南側是住宅樓,東側是某單位業(yè)務樓,西側、北側為城市道路,該功能區(qū)結合城市主干道與次干道形成相對獨立的空間,同時結合所用地塊進行建筑平面布局,使辦公樓與四周有機形成一個有機、有序的整體。 建筑布局上采用半圍合式,多功能報告廳及大辦公室放置在兩邊的副樓,其他功能房間放置在主樓,既分又合,互不干擾,創(chuàng)造一個資源共享,聯(lián)系便捷的現(xiàn)代型辦公環(huán)境。 辦公樓主入口設置在北面次干道處,可有效避免主干道上下班高峰期的車流、人流,次入口設置在西面主干道處。道路環(huán)繞建筑設置,與主、次入口相連。形成一條循環(huán)的道路,道路轉彎半徑為6m,路寬4m,滿足消防要求。停車場位于主入口兩側,便于疏散。第3章 建筑單體設計3.1 建筑平面設計 此建筑是南方某城市某咨詢公司辦公樓,該公司現(xiàn)有職員200人,建筑上除要滿足辦公的需要,還要考慮科學研究,職工活動等功能。建筑平面布局考慮辦公建筑的特點,將主要辦公室和閱覽室等設置于南向,以獲得良好的采光及通風效果。采用內走道布局,兩側開窗,合理地組織良好的風流。辦公、會議、職工活動、輔助房間等各自成區(qū),圖書閱覽室設于較安靜地段,滿足功能分區(qū)的要求。3.2 建筑立面設計立面造型應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并具有較強的企業(yè)文化特征。造型上設置了構架及頂部曲線屋架,造型流暢優(yōu)美,在窗部及入口處做了加強處理,與整體造型相呼應,簡潔大方,富有時代特征,較好地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辦公建筑的特點,也與周圍環(huán)境形成了良好的有機呼應。3.3建筑消防設計 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設有消火栓系統(tǒng),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安全出口。本工程為五層辦公樓,室內設2部疏散樓梯,為開放式樓梯間,滿足雙向疏散的要求。 本建筑北向為主入口,疏散口寬度6.2米,其他功能房間均滿足消防疏散要求。建筑周邊設有環(huán)形消防車道,基地北側、西側均為消防車緊急入口。3.4建筑節(jié)能設計 本設計主要節(jié)能措施如下: (1)非承重墻采用頁巖燒結多空磚+EVB砂漿(內保溫),外墻采用淺色涂料。 (2)外門窗及玻璃幕墻采用普通鋁合金窗+LOW-E中空玻璃。 (3)管材選用耐腐蝕,不易漏損的管材。 (4)衛(wèi)生器具選用節(jié)水型、不易漏損型衛(wèi)生器具。 (5)混凝土結構采用新級鋼技術。 (6)電梯采用自立式無機房電梯,通過導軌直接傳力到電梯基坑,減少對建筑結構的受力,且各方面節(jié)能。3.5 建筑無障礙設計在入口處設置了殘疾人坡道,衛(wèi)生間設置了無障礙廁位,電梯設計也考慮了殘疾人使用的要求,從設計角度較好地滿足了國家有關關愛弱勢群體的政策及無障礙設計的規(guī)范規(guī)程。3.6建筑抗震設計本建筑根據(jù)抗震烈度為7度設計,采用抗震性能較好的高強鋼筋,依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做到“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jié)點強錨固”。3.7 建筑設計的各種指標(1) 建筑密度(建筑覆蓋率)=(各類建筑的基底總面積/總用地面積)100% =1453.02/4751100%=31%(2) 建筑容積率=總建筑面積/總用地面積=3999.1/4751=0.84(3) 綠地率=(各類綠地面積/總用地面積)100%=2061.9/4751100%=43.4%(4) 建筑高度為19.05m,層數(shù)為五層,總建筑面積為3999.1 m2,機動車停車位10個,非機動車停車位80個。我國規(guī)范規(guī)定:一般新建建筑物不能低于30%,舊城改造不能低于25%。第部分 結構設計第1章 結構設計資料及結構設計整體建模1.1 工程概況通過建筑設計完成的辦公樓定為五層,總建筑面積3999.1m2,建筑總高度為19.05m。各層平面、建筑剖面和門窗立面等情況見建筑施工圖,15層的建筑層高分別為4.2m、3.6m、3.6m、3.6m、3.6m,房屋的室內外高差為0.45m,建筑設計使用年限50年。房屋設計需要的其他工程資料如下:1.2 設計資料1.2.1工程地質資料根據(jù)地質勘察報告,場區(qū)范圍內自然地面-10m以下可見地下水。地質持力層為黃粘土,孔隙比為e=0.85,液性指數(shù)IL=0.90,場地覆蓋層為3.0m,場地土壤屬類場地土。地基承載力為200kpa。1.2.2氣象資料建筑物地處南方,不必考慮雪荷載和積灰荷載作用。主導風向:夏季東南風、秋季西北風?;撅L壓值0為0.30kN/m2。1.2.3抗震設防烈度該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 0.10 g,建筑場地土類別為類,場地特征周期為0.35 s,框架抗震等級為3級,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1.2.4 屋面、樓面、墻體做法(1)不上人屋面做法:屋面板面上構造層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屋16方式施工,構造層荷載標準值為1.82 kN/m2;屋面板底頂棚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頂3施工,頂棚荷載標準值為0.24 kN/m2;(2)上人屋面做法:屋面板面上構造層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屋8方式施工,構造層荷載標準值為2.97 kN/m2;屋面板底頂棚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頂3施工,頂棚荷載標準值為0.24 kN/m2;(3)普通樓面做法:樓面板上裝修層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樓10方式施工,構造層荷載標準值為0.6 kN/m2;樓面板底頂棚做法同屋面;(4)廁所樓面做法:廁所樓面上裝修層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樓33方式施工,構造層荷載標準值為2.26 kN/m2;廁所板底頂棚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頂4施工,頂棚荷載標準值為0.24 kN/m2,蹲位采用陶粒填充,荷載按2.4 kN/m2計算;(5)墻體做法:外墻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外墻23方式施工,荷載標準值為0.34 kN/m2;內墻做法按照中南建筑圖集(05ZJ001)內墻4方式施工,荷載標準值為0.34 kN/m21.2.5 材料選用(1)混凝土:梁、板的混凝土選用C25,柱、基礎的混凝土選用C30。(2)鋼 筋:梁、板、柱、基礎受力筋均采用HRB400,梁、柱箍筋選HRB400;1.2.6 有關設計數(shù)據(jù) 混凝土強度 C25:fck = 16.7N/mm2,ftk = 1.78N/mm2, fc = 11.9N/mm2,ft = 1.27N/mm2 C30:fck = 20.1N/mm2,ftk = 2.01N/mm2, fc = 14.3N/mm2,ft = 1.43N/mm2 混凝土彈性模量 C25:Ec = 2.80 104 N/mm2 ,C30:Ec = 3.00 104 N/mm2 鋼筋的強度 HRB400 fy = 360.00 N/mm2 1.3 結構設計模型建立1.3.1 總信息 結構材料信息: 鋼砼結構 混凝土容重 (kN/m3): Gc = 25.00 鋼材容重 (kN/m3): Gs = 78.00 水平力的夾角(Degree) ARF = 0.00 地下室層數(shù): MBASE= 1 豎向荷載計算信息: 按模擬施工1加荷計算 風荷載計算信息: 計算X,Y兩個方向的風荷載 地震力計算信息: 計算X,Y兩個方向的地震力 “規(guī)定水平力”計算方法: 樓層剪力差方法(規(guī)范方法) 結構類別: 框架結構 裙房層數(shù): MANNEX= 0 轉換層所在層號: MCHANGE= 0 嵌固端所在層號: MQIANGU= 1 墻元細分最大控制長度(m) DMAX= 1.00 彈性板與梁變形是否協(xié)調 是 墻元網(wǎng)格: 側向出口結點 是否對全樓強制采用剛性樓板假定 否 地下室是否強制采用剛性樓板假定: 是 墻梁跨中節(jié)點作為剛性樓板的從節(jié)點 是 計算墻傾覆力矩時只考慮腹板和有效翼緣 否 采用的樓層剛度算法 層間剪力比層間位移算法 結構所在地區(qū) 全國 1.3.2 風荷載信息 修正后的基本風壓 (kN/m2): WO = 0.30 風荷載作用下舒適度驗算風壓(kN/m2): WOC= 0.40 地面粗糙程度: C 類 結構X向基本周期(秒): Tx = 1.23 結構Y向基本周期(秒): Ty = 1.23 是否考慮順風向風振: 是 風荷載作用下結構的阻尼比(%): WDAMP= 5.00 風荷載作用下舒適度驗算阻尼比(%): WDAMPC= 2.00 是否計算橫風向風振: 否 是否計算扭轉風振: 否 承載力設計時風荷載效應放大系數(shù): WENL= 1.00 體形變化分段數(shù): MPART= 1 各段最高層號: NSTi = 8 各段體形系數(shù): USi = 1.301.3.3 地震信息 振型組合方法(CQC耦聯(lián);SRSS非耦聯(lián)) CQC 計算振型數(shù): NMODE= 15 地震烈度: NAF = 7.00 場地類別: KD =I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