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2021-2025)高考真題分類匯編PAGEPAGE1專題19選擇性必修一: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考點五年考情(2021-2025)命題趨勢考點01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5年48考)2025黑吉遼蒙卷;北京卷;陜晉青寧卷社會治理是國家的基本職能之一,各國都是通過某種特定的政治制度來實現(xiàn)社會治理的。分析近幾年高考,應該重點關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官員的選拔與管理,融合必修教材進行考查。核心考向:1.中國古代中樞權力機構的演變2.近代西方政體對中國共和政體的借鑒意義3.中國古代的官員選拔與監(jiān)察制度;文官制4.古代禮法并用;當代法治建設5.中國古代的民族政策與邊疆管理制度,民族融合與民族認同感6.中國古代戶籍制度與賦稅制度的關系2024甘肅卷;全國甲卷2道;湖南卷2023全國甲卷;湖南卷2道;浙江卷6月;新課標卷;北京卷2道;海南卷;山東卷;福建卷;廣東卷2道2022河北卷;重慶卷;福建卷;全國甲卷;浙江卷6月;全國乙卷;浙江卷1月;山東卷2021河北卷;湖北卷3道;天津卷2道;北京卷3道;山東卷;浙江卷6月2道;廣東卷;湖南卷4道;全國甲卷2道;浙江卷1月;遼寧卷考點03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5年15考)2025廣東卷;黑吉遼蒙卷2024湖南卷;2023全國甲卷;北京卷;山東卷;浙江卷1月;浙江卷6月;天津卷;新課標卷;2022江蘇卷;湖北卷;全國甲卷;湖南卷2021河北卷;考點04官員的選拔與管理(5年23考)2025四川卷;河南卷2024北京卷;浙江卷1月;江蘇卷2023湖南卷;湖北卷2道;浙江卷6月;重慶卷;廣東卷2道;2022河北卷;天津卷;江蘇卷;遼寧卷;湖北卷2道;山東卷2021江蘇卷;遼寧卷;全國甲卷2道;考點05法律與教化(5年22考)2025黑吉遼蒙卷;湖北卷;廣東卷2024江蘇卷;北京卷;2023全國甲卷;湖北卷;浙江卷1月;遼寧卷;重慶卷2道;廣東卷;浙江卷1月;2022海南卷;北京卷;天津卷2道;2021海南卷2道;湖北卷;河北卷;湖南卷2道;考點06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5年36考)2025甘肅卷2024山東卷;江蘇卷;廣東卷;湖南卷;2023浙江卷1月2道;湖北卷2道;湖南卷3道;山東卷2道;浙江卷6月2道;北京卷;河北卷;福建卷;新課標卷2022北京卷2道;河北卷;天津卷;浙江卷1月;河北卷;湖南卷;2021湖南卷;北京卷;江蘇卷;山東卷2道;浙江卷6月;浙江卷1月;考點07貨幣與賦稅制度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5年41考)2025河南卷;四川卷;河南卷;湖北卷2道;廣東卷;北京卷2道;湖南卷;山東卷2道;山東卷2024安徽卷;浙江卷1月;北京卷;江蘇卷2道;廣東卷;2023湖北卷;浙江卷1月2道;全國乙卷;河北卷;江蘇卷;廣東卷;浙江卷6月;山東卷;湖南卷;河北卷;福建卷;2022湖北卷;北京卷;海南卷;2021遼寧卷;山東卷;廣東卷;湖南卷2道;海南卷;湖北卷;重慶卷考點01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fā)展1.(2025年黑吉遼蒙卷)漢代懸泉置遺址出土了有關糧食等物資出入管理的簡牘,其側面多見用書刀刻上表示數(shù)字的刻齒符號。經(jīng)研究,刻齒符號所表示的數(shù)字與簡牘文書中所記數(shù)量相符。這些刻齒符號的使用()A.體現(xiàn)了行政管理的嚴密B.保障了政令傳遞的有效性C.適應了貿易發(fā)展的需要D.表明了文書體例的規(guī)范化2.(2025年北京卷)吐魯番出土一件貞觀年間由中央逐級傳遞到地方的敕旨文書,部分內容見下面示意圖。這反映唐初(
)①文書行政推廣到了西域
②尚書省是政令決策機構③安西都護府下設縣管理
④加強了與吐蕃間的交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025年陜晉青寧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秦漢人的意識中,珍珠是重要的海洋資源。秦朝曾設置名為“采珠”的職官,對珍珠開采進行管理。漢初,社會上層對珍珠頗為偏愛,形成“眾貴之”的社會傾向。但是,漢景帝基于現(xiàn)實考量,下詔禁止官吏征發(fā)民眾開采“黃金珠玉”。漢武帝平定南越后,設置合浦、珠崖等郡。合浦郡因農田少,“不產(chǎn)谷實,而海出珠寶”,所以百姓常以珠貿糧,甚至有人“采珠致產(chǎn)數(shù)百萬”。東漢時期,合浦郡太守孟嘗要求百姓適度開采珍珠,確保能夠長期利用珍珠資源,以維持生業(yè),從而保持“商貨流通”?!幾酝踝咏瘛肚貪h海洋文化研究》等(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珍珠開采業(yè)的發(fā)展,分析秦漢時期的國家治理。(8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中國古代珍珠開采的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6分)4.(2024年甘肅卷)秦政權制定多種律令來保障文書的制作、傳遞與保存、其中文書制作的格式和規(guī)范稱為“式”。例如,里耶秦簡中的行政文書,就嚴格遵循了“式”的要求?!笆健钡耐菩姓f明秦代(
)A.統(tǒng)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嚴刑峻法統(tǒng)治C.文書行政的標準化 D.地方治理日趨完善5.(2024年全國甲卷)20世紀初,清廷正式宣布考察政治的決定后,獲得了國內外社會各界廣泛認同,輿論普遍認為這是朝廷對立憲政治認識的大轉變。“紛紛革命頸流血,無非蠻動力。一人坐定大風潮,立憲及今朝。”一時間內國內外革命的風聲也都消失。由此可見清末憲政(
)A.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 B.使得知識分子意見趨向統(tǒng)一C.是清廷通過改革自救的手段 D.符合其時代背景和政治需求6.(2024年湖南卷)據(jù)史料記載,秦人“畏有司而順”,楚人“好游俠”“易發(fā)怒”。秦末,六國舊地都出現(xiàn)了反秦斗爭,其中楚地聲勢最大,反應最為激烈。這可用于(
)A.證實秦對楚地的統(tǒng)治最為嚴苛 B.說明秦楚之間文化沖突無法彌合C.證明秦朝的制度不適用于楚地 D.解釋漢初推行郡國并行制的原因7.(2024年全國甲卷)[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北魏獻文帝、孝文帝皆年幼繼位,馮太后長期主持朝政。她主張“準古典”,即遵從周漢魏晉傳統(tǒng)制度文化,鑒于西晉末年以來北方歷經(jīng)動亂、學校不興,她下令在各郡置博士、助教官,建立官辦學校,又因“皇子皇孫,訓教不立”,下令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創(chuàng)立“皇宗學”,專門教育皇室子弟。孝文帝在皇宗學學習期間,“未嘗不《書典》在懷,《禮經(jīng)》為事”。鮮卑人喜歡歌舞,馮太后親自參與編寫淺顯易懂的《勸戒歌》300余首,并譜成曲調演唱,以鮮卑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中原文化,這些措施為進一步改革做了準備。馮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將她的謚號定為“文明”。——據(jù)《魏書》等(1)根據(jù)材料,概括馮太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馮太后教育改革的意義。8.(2023年全國甲卷)西周分封制下,諸侯國君爵位由高到低稱為公、侯、伯、子、男。楚國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時期,楚國國君自稱為王,稱霸中原,爭當華夏盟主,孔子編撰《春秋》,仍堅持稱楚王為“楚子”??鬃哟伺e目的是(
)A.實錄歷史事實 B.提升周王權威C.維護等級秩序 D.強調文化差異9.(2023年湖南卷)戰(zhàn)國時期,關東六國國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國人。數(shù)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為衛(wèi)人,樓緩為趙人,張儀、魏冉、范雎為魏人,蔡澤為燕人,呂不韋為韓人,李斯為楚人。據(jù)此可推知(
)A.秦國官僚制相對完善 B.秦國用人政策不斷改變C.六國嚴格遵行宗法制 D.法家人物在六國遭排擠10.(2023年浙江卷6月)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秦國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相繼滅掉六國,進而開創(chuàng)了“海內為郡縣”“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的局面,這表明(
)A.分封制度的終結B.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C.宗法制度的湮滅D.中華文明起源到早期國家形成的重大轉變11.(2023年新課標卷)漢武帝時設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舉秀才。東漢,“州里”“州閭”“州黨”等語匯逐漸行用,意為同鄉(xiāng),州刺史被尊稱為“使君”。東漢后期,以州為中心的地域觀念逐漸形成,這在當時(
)A.推動了察舉制度的形成 B.不利于統(tǒng)一國家的鞏固C.有利于抑制豪強的勢力 D.強化了監(jiān)察制度的效力12.(2023年北京卷)“郵”是漢代一種通信機構,官府的重要文書可以通過“郵”傳遞,稱為“以郵行”。1930年,新疆羅布泊北岸的遺址出土大量漢代簡牘,如圖為其中一件的照片。據(jù)研究推斷,此遺址是漢代設立的居盧訾(zǐ)糧倉。這一發(fā)現(xiàn)說明,漢朝(
)①推動中外絲綢貿易的發(fā)展
②有較發(fā)達的信息傳遞體系③在西域地區(qū)推行了郡縣制
④發(fā)展交通有利于邊疆治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3.(2023年海南卷)據(jù)東漢《乙瑛碑》載,魯相乙瑛向朝廷陳請,為孔廟增設一名百石卒史來守廟并掌管禮器(流程如下圖)。這一史實最適合用來說明,當時(
)(注:①—⑦表示處理此事的先后步驟)A.國家行政中樞權力的逐漸擴大 B.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日益鞏固C.傳統(tǒng)社會道德秩序的漸趨規(guī)范 D.封建國家不同職能的有效履行14.(2023年山東卷)北宋理學家張載認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簡則治之精,不簡則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則事無不治者。……為天下者,奚為紛紛必親天下之事?”這表明張載主張(
)A.擴大地方權力 B.恢復郡國并行制度C.健全中央機構 D.簡化官員選任程序15.(2023年湖南卷)宋仁宗下詔廢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范仲淹等以“后無過不可廢”,跪求奏對。仁宗遣宰相呂夷簡告知他們皇后應廢的理由。事后,孔道輔等遭貶黜,朝廷詔令御史、諫官不得“相率請對”。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員置疑 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權威C.御史與諫官職能有混通趨勢 D.宰相已淪為君主專制的工具16.(2023年北京卷)清乾隆帝曾詔諭山東巡撫,稱其奏折所述事宜為日常公事,不合體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曉諭各省督撫,此類公事應當使用題本文書,經(jīng)內閣等部門呈送;只有“案關重大,決不待時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斷(
)A.奏折最早出現(xiàn)在乾隆年間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權C.奏折具有機密高效的特點 D.奏折需要經(jīng)內閣中轉呈送17.(2023年福建卷)商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帶著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處,當?shù)夭孔逑蚱浼{貢,獲得賞賜,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隊伍。這種巡行(
)A.擴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圍 B.形成了部族之間的血緣認同C.宣示了商王的統(tǒng)治權力 D.加強了內服外服的商業(yè)聯(lián)系18.(2023年廣東卷)兩晉時期參預中央決策的官員出身統(tǒng)計表朝代高門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晉48%19.1%32.9%東晉78.4%7.4%14.2%上表的變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權日甚 B.豪強勢力的膨脹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專制皇權的弱化19.(2023年廣東卷)有學者認為西周時期周王能干預諸侯國的內政,下列史料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A.《禮記》記載諸侯國君必須定期朝覲周王B.《詩經(jīng)》記載周王派遣官員協(xié)助諸侯國君營建都城C.西周士山盤銘文記載周王命士山向諸侯國征收貢納D.西周豆閉簋銘文記載周王命豆閉掌管某諸侯國軍事20.(2022年河北卷)“太子”在周代是對天子、諸侯權位繼承人的稱謂。該詞在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和其他文獻中絕少見到,而在春秋時期開始頻繁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
)A.反映社會尊卑有序 B.表明分封制逐漸瓦解C.體現(xiàn)權力過渡平穩(wěn) D.說明宗法制遭到破壞21.(2022年重慶卷)唐代宗始設樞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貯文書而已。其職掌惟承受表奏于內中進呈;若人主有所處分,則宣付中書門下施行而已”。據(jù)此可知,當時的樞密使(
)A.主要負責軍事事務 B.類似皇帝秘書機構C.地位在中書省之上 D.下屬機構較為完備22.(2022年福建卷)周禮規(guī)定,貴族列鼎數(shù)量為王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縣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銅鼎,大小依次遞減。這可用來說明西周時期(
)A.血緣政治的完善 B.鑄銅技術的進步C.分封制度的成熟 D.中原文化的擴展23.(2022年全國甲卷)西晉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開府,坐鎮(zhèn)地方,手握重權。唐玄宗在京城專門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諸王,由宦官管理,稱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孫院”。此后,唐朝沿用該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對皇子皇孫的安置(
)A.削弱了藩鎮(zhèn)勢力 B.強化了分封體制 C.凸顯了專制集權 D.動搖了宗法制度24.(2022年浙江卷6月)歷代職官制度的演進,既有傳承又有創(chuàng)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職官信息,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理藩院尚書、軍機大臣、水師提督②丞相、御史大夫、郡守③大學士、內閣首輔、錦衣衛(wèi)指揮使④監(jiān)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5.(2022年全國乙卷)宋朝在州府設通判,重要州府設兩名,民戶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則必置。通判有自己專屬的衙門通判廳,與知州(府)共議政務、同署文書,“有軍旅之事,則專任錢糧之責”。據(jù)此可知,設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規(guī)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軍事能力 D.削弱州府權力26.(2022年浙江卷1月)論及周王朝的統(tǒng)治模式,有學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長子一脈的首領,代表整個家族祭祀上天;諸侯國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們與周王嫡長子一脈的親疏關系。下列選項中,對這一“統(tǒng)治模式”解讀正確的是①神權與王權結合②中央對地方實行垂直管理③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國家政治結構④標志著中國開始邁入早期國家起源的歷史階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2022年山東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多維視角下的隋代政區(qū)改革高祖(文帝)受終,惟新朝政,開皇三年,遂廢諸郡。油(到)于九載,麻定江表,尋以戶口溢多,析置州縣。煬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諸州,尋即改州為郡。乃置司隸刺史,分部巡查。五年,平定吐谷渾,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隋書》卷29《地理志》隋代分郡圖——周振鶴《中國歷代行政區(qū)劃的變遷》材料二
研究行政區(qū)劃至少與3三個學科有基本關系,一是歷史學,二是地理學,三是政治學。行政區(qū)劃不但是一種現(xiàn)實存在,而且是一種歷史現(xiàn)象。行政區(qū)劃本身是歷史的產(chǎn)物,而且在歷史過程中不斷發(fā)生變化,沒有哪一個政區(qū)不是前代的沿襲或變革。行政區(qū)劃又是一種地理區(qū)域,是一種人為的空間概念,它的存在與變遷都與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關系。行政區(qū)劃既是劃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當然要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相關;而行政區(qū)劃之中又必須有一定數(shù)量的人口,實際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環(huán)境。行政區(qū)劃又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發(fā)生行政關系的產(chǎn)物,行政區(qū)劃的變遷往往是政治過程造成的,也就是說,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區(qū)劃變遷的主要原因?!灾苷聱Q《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結合隋代政區(qū)改革的史實分析說明材料二的觀點。28.(2021年河北卷)下圖為中國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間政令信息承轉運行關系示意圖,對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尚書是中央最高行政機構 B.分權造成了冗官現(xiàn)象C.決策權與執(zhí)行權出現(xiàn)分離 D.王國問題得到了解決29.(2021年湖北卷)“爵”通常被認為是飲酒器,也是飲酒禮上尊卑關系的象征,進而被用來代表品位序列。大約從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漸趨成熟。這反映了A.冶煉技術的提高 B.鑄造工藝的完善C.等級制度的發(fā)展 D.宗法體系的崩潰30.(2021年湖北卷)東漢永建二年(127年)漢順帝征召知名隱士樊英,但樊英稱病推辭。于是,皇帝下詔“切責郡縣”,地方官府遂用公車將樊英送至東城。該責問方式體現(xiàn)了A.君權削弱 B.中央集權 C.吏治腐敗 D.豪強崛起31.(2021年天津卷)明初“立中書省以總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時,“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朱元璋以“擅權植黨”罪名誅殺胡惟庸,取消中書省。造成丞相“擅權”的根本原因是A.丞相個人貪權攬政 B.制度導致權力失衡C.中央集權受到削弱 D.君主專制逐步強化32.(2021年天津卷)845年,唐武宗發(fā)布敕書,“漢、魏已(以)來,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詳議,博求理道,以盡群情”,此后事關禮法,“令本司申尚書都省,下禮官參議”。這表明唐武宗A.強調順承前制 B.反對改制創(chuàng)新 C.意在削弱藩鎮(zhèn) D.喪失決策大權33.(2021年北京卷)以下材料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務節(jié)錄,按朝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至前殿,由中書、樞密院、三司、開封府等官員依次奏事②告誡軍機處切勿泄密③詔曰“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④引見俘獲的突厥頡利可汗,諸蕃君長奉上“天可汗”尊號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34.(2021年北京卷)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區(qū)大量設置稅場,五代十國至宋初又將很多稅場升為縣,其分布狀況見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由場升縣絕大部分發(fā)生在宋代 ②增置新縣與移民聚集密切相關③該地區(qū)西部經(jīng)濟比東部更繁榮 ④國家對該地區(qū)的控制漸趨深入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5.(2021年北京卷)下圖為唐代告身(官員接受官職的憑證)書寫格式示意圖。該圖說明唐代告身①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官員共同草擬 ②在皇帝畫可同意后交門下省審議③最終由尚書省的官員簽署并頒下 ④可體現(xiàn)三省相互牽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36.(2021年山東卷)漢高祖時期,王國職官設置與朝廷基本一致。如表為此后西漢統(tǒng)治者對王國職官的調整概況,這些調整的出發(fā)點是時期調整概況漢景帝時期改丞相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漢武帝時期郎中令減秩為千石;改太仆(秩兩千石)為仆(秩千石)漢成帝時期裁撤內史;令相治民,與郡太守無異A.精簡地方行政機構 B.節(jié)約中央財政開支C.維護國家政治統(tǒng)一 D.廢除郡國并行體制37.(2021年浙江卷6月)翻檢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領稱“王”,周王發(fā)表誥命時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稱“天子”,被視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臨人間。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神權與王權的結合 B.嫡庶子孫為天下大宗C.“天下為公” D.“郡”“國”并行38.(2021年廣東卷)漢代設尚書臺,其首領是尚書令、尚書仆射。魏晉時期,“事無大小,咸歸令、仆”。這一現(xiàn)象說明A.皇權旁落 B.相權轉移C.地方權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39.(2021年湖南卷)據(jù)研究,唐代白居易詩中所記中央官吏俸錢與史籍所載無不相合,所記地方官吏俸錢與史籍所載額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載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據(jù)此可知,當時A.地方勢力膨脹 B.中央官吏受到嚴密控制C.中央財政緊張 D.地方官吏貪腐比較隱秘40.(2021年湖南卷)漢初,丞相陳平、太尉周勃與宗室大臣平定“諸呂之亂”后,商議新帝人選,經(jīng)再三討論,認為代王劉恒在高祖劉邦在世諸子中,“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決定迎立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這一做法A.反映嫡長子繼承制得到執(zhí)行 B.旨在預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動仁孝成為選帝主要標準 D.表明相權對皇權構成威脅41.(2021年全國甲卷)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與諸侯國君將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西周中期以后,貴族所獲采邑越來越多,到春秋時期,有的諸侯國一個大夫的采邑就多達數(shù)十個。這說明A.土地國有制度廢除 B.分封體制不斷強化C.諸侯國君權力鞏固 D.社會生產(chǎn)持續(xù)發(fā)展42.(2021年浙江卷1月)周王將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貴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溝封之”,封國成為王朝的屏障。對此制度解讀正確的是A.周王實現(xiàn)了權力的高度集中 B.諸侯在封國享有世襲統(tǒng)治權C.血緣關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據(jù) D.維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統(tǒng)治43.(2021年遼寧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歷史上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國之大者”。魯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劉康公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睗h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詔曰:“農,天下之大本也。”唐德宗貞元二年(786年)敕曰:“漕運通流,國之大計?!泵骱槲涫辏?377年)太祖曰:“賞罰者,國之大權,人君操賞罰之權,以御天下?!薄獡?jù)《左傳》《漢書》《唐會要》《明實錄》材料二光緒二十七年(190年),張之洞連上《通遵籌議變法謹擬整頓中法十二條折》及《遵旨籌議變法謹擬采用西法十一條折》,認為:“蓋立國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強國?!薄獡?jù)《張之洞全集》(1)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劉康公,漢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張之洞提出“國之大者”主題的時代背景。(2)讓人民生活幸福是我們今天的“國之大者”,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概括影響古今確立“國之大者”主題的因素。44.(2021年浙江卷6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法者,寬令著于官府,刑罰必于民心”?!叭f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成勢也?!薄耙缘罏槌?,以法為本?!薄浴俄n非子》材料二
從歷史演進的角度說……必須“禮崩樂壞”,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漢以來,中國歷代政治家、史學家都無一例外地關注“封建”與“郡縣”之間的區(qū)別……足見由“封建”轉向“郡縣”,確實是中國社會演進中的”歷史大關節(jié)”。以”封建”與“郡縣”為歷文性標志的兩種政治體制,其間的重大區(qū)別,今人據(jù)以判斷的視域自然要比古人寬闊得多?!x自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1)根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例舉若干戰(zhàn)國法家代表人物,簡要指出法家學派在漢代以來的命運。(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禮崩樂壞”對周朝的直接影響,分析說明“郡縣”和“封建”之間的“重大區(qū)別”以及郡縣制建立的作用。45.(2021年全國甲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內容。北魏前期,在少數(shù)民族聚集的地區(qū)廣設軍鎮(zhèn),相當于州,鎮(zhèn)下置戍,相當于郡,對所在地區(qū)實行軍事控制。上孝文帝為推行均田制、三長制,下令將全國分為38州,除北方邊境地區(qū)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鎮(zhèn)、戍,改為州、郡、縣,地方管理回歸漢晉體制。孝文帝還將州、郡、縣依所管地區(qū)大小、民戶多少等,各分為上、中、下三等,各等級地方長官的品級不同,其下所設屬員多少也有相應的差別,規(guī)定地方長官“依戶給俸”,即據(jù)民戶多少確定俸祿;又將州刺史帶將軍號的辦法推而廣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將軍號,將軍府僚屬納入吏部管理,實際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務,這為隋朝時將地方官吏全部納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礎?!耙缿艚o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機構分為三等九級,直到唐代一直沒有改變?!獡?jù)《魏書》等(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義。46.(2021年湖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漢初郡國并行,諸侯王國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轄的郡之上。隨著諸侯王勢力膨脹,地方割據(jù)勢力與朝廷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時,采納晁錯強硬削藩的建議,先后以各種罪名削去楚王、趙王和膠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詔削奪吳王劉濞的會稽、豫章郡,結果引發(fā)吳楚七國之亂。平定叛亂后,景帝吸取漢初王國制度的教訓,趁機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諸侯王國勢力的變革措施。首先,確立以郡為國的原則,新建王國不再跨郡,遠不如舊王國強大。后來,景帝又下詔,“令諸侯王不得復治國”,免除諸侯王的行政權力;“天子為置吏”,徹底堵住各諸侯王從前通過任用官吏培植私黨的途徑;同時削減王國官吏,使他們的規(guī)模、儀制無法與朝廷抗衡。從此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局面大為緩和,為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木幾粤謩Q《秦漢史》等(1)根據(jù)材料,簡析漢初諸侯王國勢力膨脹的制度因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漢景帝解決王國問題措施與漢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處。47.(2021年湖北卷)[歷史的“變與不變”]小楚同學參加了以“歷史的變革與延續(xù)”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小組,他們展開相關理論學習與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學習筆記:觀點◆于不變之中,而寓變之制;因已變之勢,而復創(chuàng)造之規(guī)?!櫻孜洹羧藗冏约簞?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R克思材料◆趙宋官制雖承前代,如宰相大抵類似于唐,而宋則又以樞密使、參知政事為副宰相。若外官,則宋與唐大有別。藩鎮(zhèn)(節(jié)度使)之權既奪,大約統(tǒng)率所部者有安撫使、轉運使諸官職。——摘編自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具有鼎革之義;對于臨時政府組成人選,宋教仁等主張全用革命黨,不用舊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協(xié)。臨時政府各部總長名單中,同盟會會員僅居陸軍、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為立憲派或舊官僚?!幾詮埡yi《中國近代通史》◆1789年7月巴黎民眾攻占巴士底獄之后,國民自衛(wèi)軍總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將象征法國王室的白色與巴黎民眾武裝的色彩(紅色與藍色)結合,創(chuàng)設三色徽章作為國民自衛(wèi)軍帽徽。不久,法國國王到巴黎接受了三色帽微,表示對革命形勢的認可。此后,紅白藍三色配置在全國流行,三色帽徽、三色服飾成為革命者的標志。幾經(jīng)演變,三色旗成為法國國旗?!幾陨驁浴度旌透弑R雄雞》通過研讀,有的同學看到了歷史的變革,有的同學看到了歷史的延續(xù),有的同學看到了二者間的復雜關系。請任選角度,自擬論題,結合筆記中的觀點與材料,并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48.(2021年湖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從秦漢至晚清二千多年間,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各有大致不變的方面,但就總的趨勢而言,這些方面又并非沒有變化。例如,男耕女織的小農經(jīng)濟維持不變,但土地私有日益發(fā)展,農業(yè)生產(chǎn)水平不斷提高。這些變化是平和的、漸進的和累積的,從變化迅速的現(xiàn)時代或短時段的眼光看,社會不免呈“停滯”或“緩進”之象,但它的內部實在又醞釀并產(chǎn)生了相當?shù)淖兓!木幾院螒押辍哆x舉社會及其終結》結合所學知識,就中國古代歷史某一方面的“變與不變”加以闡述。(要求:自擬標題,史論結合,論證充分,邏輯嚴密,闡述時不能抄寫材料所舉事例。)考點03中國近代至當代政治制度的演變1.(2025年廣東卷)“自唐專以文字取科名,有所為詞章之學者,其汩沒人才益甚。直至本朝,更求工于小楷試帖,束縛為已極矣。官到卿貳,不免于文字之考,何由得經(jīng)濟之才。不思變計,中國斷無振興之機。”與上述觀點一致的是(
)A.“若不因時變通,何以見實學而拔真才” B.“師夷之長技以制夷”C.“變法自強,宜仿泰西設議院” D.“習兵戰(zhàn)不如習商戰(zhàn)”2.(2025年黑吉遼蒙卷)晚清時期,“出使外洋之員”被士人戲稱為“鬼使”,由于高官權貴大多不愿擔任,清政府不得不在中下層官員中“懸利祿以為招”。在當時官場壅塞的情況下,“鬼使”反而成為“升途較捷”的美差。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當時(
)A.官員選拔的失序 B.民眾矛盾的心態(tài) C.外交轉型的艱難 D.華夷觀念的消亡3.(2024年湖南卷)清朝新科進士任職意愿向來“以吏、戶二部為優(yōu)選”,而癸卯(1903)、甲辰(1904)兩科進士的選擇已大相徑庭,最終僅有三人流入吏部,擔任主事。這一變化(
)A.導致了科舉制度廢除 B.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集團的分裂C.改變了中樞決策機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響4.(2023年全國甲卷)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婦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達到解放的道路,亦須從經(jīng)濟豐裕與經(jīng)濟獨立入手”。這一決定的實施(
)A.促進婦女徹底擺脫封建束縛 B.有利于抗日根據(jù)地政權鞏固C.擴大了陜甘寧邊區(qū)階級基礎 D.適應黨的工作重心轉移需要5.(2023年北京卷)1944年,太行區(qū)抗日根據(jù)地召開第一屆“殺敵英雄和勞動英雄大會”。評選出殺敵英雄31名,勞動英雄39名。鄧小平在大會上指出:“今年機關、部隊自己生產(chǎn)兩月或三月的食糧和全年的菜蔬,還要依靠自己生產(chǎn)來貼補油鹽,計算起來,減輕了人民十萬石公糧的負擔。如果把辦公雜支和節(jié)約統(tǒng)統(tǒng)計算起來,大約減輕了人民二十萬石公糧的負擔。這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情!"這一材料反映出(
)①大生產(chǎn)運動取得了明顯效果
②敵后抗日根據(jù)地規(guī)模不斷擴大③勞動英雄與殺敵英雄同樣受到尊重
④根據(jù)地為反“圍剿”做好了物資儲備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6.(2023年山東卷)1938年7月,陜甘寧邊區(qū)民眾劇團正式成立。劇團演出時,會在戲臺兩邊掛起“中國氣派,民族形式,工農大眾,喜聞樂見;明白世理,盡情盡理,有說有笑、紅火熱鬧”的對聯(lián)民眾劇團常年在邊區(qū)巡回演出,深受歡迎。該劇團的主要任務是(
)A.創(chuàng)新民族文化宣傳方式B.團結工農建設邊區(qū)政權C.動員民眾投身民族民主革命D.落實的群眾路線7.(2023年浙江卷1月)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規(guī)定實行責任內閣制。據(jù)載,宋教仁曾謂:“改總統(tǒng)制為內閣制,則總統(tǒng)政治上之權力至微,雖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毕铝懈黜椫校c宋教仁限制總統(tǒng)權力意圖相吻合的是(
)①臨時大總統(tǒng)代表政府總攬政務②臨時大總統(tǒng)統(tǒng)帥全國陸海軍隊③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并可彈劾臨時大總統(tǒng)④臨時大總統(tǒng)發(fā)布命令須由國務員副署才能生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年浙江卷6月)觀察下面抗戰(zhàn)時期“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組織機構關系”圖,解讀正確的有(
)①邊區(qū)參議會、政府、法院并立制衡
②邊區(qū)政府委員由邊區(qū)參議會選舉產(chǎn)生③邊區(qū)政權建設適應了土地革命的需要
④邊區(qū)政權建設是抗日民主制度的體現(xiàn)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3年天津卷)1945年9月,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和政府決定將鄉(xiāng)參議會改為鄉(xiāng)人民代表會議,1946年4月,又規(guī)定邊區(qū)、縣、鄉(xiāng)人民代表會議或參議會為人民管理政權機關;1947年11月,與土地改革動相呼應,中共中央要求解放區(qū)政權自下而上地實行人民代表會議制。這反映了(
)A.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B.國家最高權力的重組C.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 D.民主聯(lián)合政府的建立10.(2023年新課標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根據(jù)爭取國內和平民主的方針,各解放區(qū)繼續(xù)實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確立的民主選舉的各項原則和制度。一些解放區(qū)開展了民主選舉運動,頒行了選舉法規(guī)。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陜甘寧邊區(qū)為召開第三屆參議會首次大會進行了鄉(xiāng)、縣、邊區(qū)三級普選。這次選舉產(chǎn)生了10名邊區(qū)參議員,包括各社會階層的代表。在黨派關系上,員61人,國民黨員19人,救國會員1人,無黨無派人士89人。解放戰(zhàn)爭后期,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者的范圍和條件作出新的規(guī)定。1949年1月,《東北解放區(qū)縣村人民代表選舉條例草案》規(guī)定:經(jīng)軍事法庭、司法機關和人民法庭判決剝奪公民權者,有反革命行為及民主政府緝辦在案者等無選舉權與被選舉權。1949年6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明確地把“贊成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建設新民主主義新中國”,列為被選為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的首要條件。其他解放區(qū)頒布的選舉法規(guī)也有類似的規(guī)定。——摘編自韓延龍等《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根據(jù)地法制文獻選編》等(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解放區(qū)人民政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范圍調整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解放區(qū)人民政權選舉制度的積極作用。11.(2022年江蘇卷)下圖新年畫表現(xiàn)了當時陜甘寧邊區(qū)(
)A.自給富足的家庭生活 B.公私合營的制度變革C.革命動員與婦女生活的聯(lián)結 D.家庭婦女脫離農業(yè)生產(chǎn)束縛12.(2022年湖北卷)下圖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間的元旦日記,箭頭所指的方框內文字(
)
A.流露出對社會嬗變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時代變化C.展現(xiàn)民國元年元旦的社會景象D.表達作者投身革命的堅定立場13.(2022年全國甲卷)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國,由議會選舉政府,決定施政方針,邊區(qū)是第一個”。1940年,毛澤東再次強調,這種政權“是一切贊成抗日又贊成民主的人們的政權,是幾個革命階級聯(lián)合起來對于漢奸和反動派的民主專政”。這說明,邊區(qū)政府(
)A.具備了新民主主義的特征 B.脫離了國民政府管轄C.代表根據(jù)地社會全體意志 D.仿行蘇聯(lián)的政治制度14.(2022年湖南卷)在陜甘寧邊區(qū)進行掃盲,提高了群眾的政治覺悟,不少積極分子加入了。1941年,農民出身的黨員占邊區(qū)黨員總數(shù)的96.17%,各級黨組織廣泛建立,鄉(xiāng)村士紳不再是社會權威。這一狀況(
)A.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工農蘇維埃政權 B.有利于政策的貫徹落實C.改變了陜甘寧邊區(qū)舊有的生產(chǎn)關系 D.不利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繼續(xù)鞏固和發(fā)展15.(2021年河北卷)《顧維鈞回憶錄》記載:1912年的北京由“廢帝宣統(tǒng)管轄之下的紫禁城”“東交民巷和民國首都三部分組成”;1913年,“(袁世凱)對國民黨的活動采取了堅決鎮(zhèn)壓手段”“臨時國會被解散了”“袁(世凱)下令逮捕許多重要的國民黨黨員”。據(jù)此可知,當時A.推翻君主專制迫在眉睫 B.軍閥統(tǒng)治喪失基礎C.帝國主義勢力異常強大 D.民主革命任務艱巨考點04官員的選拔與管理1.(2025·四川·高考真題)南宋初年,因戰(zhàn)爭破壞導致科舉無法在中央舉行,朝廷遂令地方政府主持類省試。至紹興三年,朝廷廢除其他地區(qū)的類省試,將考試事務收歸中央,唯獨保留巴蜀地區(qū)單獨舉行類省試的特權。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A.打破了門閥政治傳統(tǒng) B.推動了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C.得益于儒學復興運動 D.有利于蜀地教育發(fā)展2.(2025·河南·高考真題)據(jù)《金史》記載,周昂“年二十四擢第。調南和簿,有異政。遷良鄉(xiāng)令,入拜監(jiān)察御史”;孟奎“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進士,調黎陽主簿……察廉,改定興令……上京等路提刑判官”。這些材料可以用來說明金朝官員選任(
)A.推動察舉制的不斷完善 B.注重地方治理能力和經(jīng)驗C.有利于鞏固大一統(tǒng)局面 D.缺乏規(guī)范的考核升遷標準3.(2024年北京卷)西漢官員朱邑,少時為舒桐鄉(xiāng)嗇夫,為政“廉平不苛”“存問耆老孤寡”“所部吏民愛敬焉”,后“舉賢良為大司農丞……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上述材料可以印證西漢時期(
)①社會基層組織開始建立
②中正官負責官員的考核③政府通過察舉選拔人才
④官吏為政注重優(yōu)撫老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24年浙江卷1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漢末喪亂,魏武始基,權立九品。蓋以論人才優(yōu)劣,非為世族高卑?!薄捌涫荚煲?,鄉(xiāng)邑清議,不拘爵位,褒貶所加,足為勸勵,猶有鄉(xiāng)論余風?!薄爸虚g漸染,遂計資定品,使天下觀望,唯以居位為貴?!薄凹胺ū滓?,唯能知其閥閱,非復辨其賢愚”?!R端臨《文獻通考》等材料二
北宋富弼言:“求人之本,唯科場最大?!薄皣已厮逄圃O進士科,自咸平、景德以來,為法尤密,逾于前代?!蹦纤沃祆溲裕骸熬咏裰?,使孔子復生,也不免應舉?!痹首谠唬骸霸O科取士,庶幾得真儒之用,而治道可興也?!薄芭e人宜以德行為首,試藝則以經(jīng)術為先。”元宰相奏言:“專立德行明經(jīng)科。明經(jīng)以‘四書’‘五經(jīng)’,以程學、朱晦庵注釋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學?!痹獨W陽玄云:“貢舉法行,非程朱學不試于有司(職官),于是天下學術凌然一趨于正?!薄w汝愚《宋名臣奏議》等(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九品中正制“始造”之本意。結合所學,說明“法弊”之表現(xiàn)及其成因。(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宋代科舉制“逾于前代”之處。簡析元朝科舉“非程朱學不試”的原因。5.(2024年江蘇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曾國藩于1868年出任直隸總督,半年后他對直隸官員進行考核,并向朝廷上奏。他認為對官員的考核,可以達到“獎勸所加,精神一振,觀摩惕勵,可漸躋循良之域”的效果。下表是根據(jù)他對部分官員的考核清單而編制。姓名身份考核評語處置建議蕭履中南路廳同知論事軒爽,能耐勞苦,處處以體恤民情為務上達圣聽,以表政績張延緒候補知縣心地明白,辦事安詳,清理積案,力求公允上達圣聽,以表政績胡季煊寧津縣知縣貪酷眾著,民怨沸騰;寧津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偽造巨款假賬;株連平民,將其房產(chǎn)抄沒變賣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所控各款認真查辦,另行奏結李作棠保安州知州性耽安逸,罷敕不識,公事委之書差,上下其手以縣丞降補宋炳文冀州知州性情疲緩,久有公事廢弛之名:近尤精力衰頹,于大小政務不能照攝;惟居心厚道,且系進士出身改為教職歸部選用——據(jù)《曾國藩全集》(1)據(jù)材料概括指出清代考核地方官員的依據(jù)。(2)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清代考核地方官員的作用。5.(2023年湖南卷)1902年,順天鄉(xiāng)試借河南貢院舉行,山西鄉(xiāng)試則與陜西鄉(xiāng)試在西安合闈。這一罕見科考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A.《辛丑條約》簽訂 B.清政府財政危機嚴重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學堂的廣泛建立7.(2023年湖北卷)科舉及第人數(shù)是衡量區(qū)域社會流動、經(jīng)濟發(fā)展與文化建設等程度的重要指標。下圖為明代湖北進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況。由此可見(
)A.人文環(huán)境與人才選拔相互影響 B.交通條件制約人才分布的格局C.政區(qū)等級與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與人口升降密切相關8.(2023年浙江卷6月)18世紀,無論是英國還是歐洲大陸,社會上層和知識界都曾有人對中國的法律制度、科舉選拔制度等稱道不已,然而他們的贊賞之情,卻始終未能轉變?yōu)槠浔緡默F(xiàn)實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A.贊賞者沒有足夠實權和影響力 B.這些制度不適合歐洲變革需要C.歐洲人對中國的認知模糊不清 D.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異9.(2023年重慶卷)唐后期,科舉放榜后,新科進士一般會到主考官府邸謝恩,稱為“拜主司”?!爸魉玖邢d,東面西向。主事揖狀元已下,與主司對拜?!比蘸?,再次前往謝恩,稱“曲謝”。這一現(xiàn)象會導致(
)A.文官之間易結朋黨 B.官員施政能力下降C.官場禮儀更加繁瑣 D.官吏考核制度變革10.(2023年廣東卷)1902年有人在日記中寫道:“今歲省城將一切書院改為大學堂,選才華秀美者入堂肄業(yè),每月給薪水,所學以西法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為之,此外又延洋夷為師(刻下尚未延來),在堂助教者,聞洋夷為師而告退之者數(shù)人,可謂有志氣者矣。”這反映出(
)A.作者具有排外傾向 B.作者主張中體西用C.維新運動漸入高潮 D.天朝上國觀念盛行11.(2023年湖北卷)[軍事人才的培養(yǎng)與選任]材料一中國古代軍事人才的培養(yǎng)與選任隨時代變化而不斷調整。西周“六藝”重視射、御。唐代設立武舉,測試騎射、負重等。兩宋至明代都延續(xù)武舉,并設置武學。就武舉而言,兩宋“以策(論)為去留,弓馬為高下”,“凡武舉,始試義、策于秘閣,武藝則試于殿前司,及殿試,則又試騎射及策”。由于統(tǒng)治者重文輕武,宋代士人有能力應進士舉者,不屑于應武舉。明弘治六年(1493)規(guī)定,武舉“六歲一行,先策略,后弓馬,策不中者不許騎射”。然而明代武職多蔭襲,武舉只是補充形式。就武學而論,宋代武學“設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視看人材、試驗弓馬,合格者始許入學”。其教學內容除弓馬武藝外,尤其重視“習諸家兵法,教授纂次歷代用兵成敗、前世忠義之節(jié)”。明代武學則增加了《論語》《孟子》等作為主要教材?!獡?jù)《宋史》《明史》等材料二“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舉漸以騎射、技勇為重。嘉慶年間改策論為默寫武經(jīng)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選任則以行伍出身為正途,武舉出身次之。就軍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專設武學,而是在官學設立武學教習教授生員。鴉片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先后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學堂、天津水師學堂、湖北武備學堂等新式學堂。其課程主要教授數(shù)、理、化等自然科學知識,以及新式炮臺和營壘的構筑方法等工程技術。編練的新軍按才學品行優(yōu)劣、訓練勤惰、考核成績高低決定賞罰,排以上的軍官須由軍事學堂出身者擔任?!幾浴吨袊笸ㄊ贰返龋?)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宋明武舉的共同特點。(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闡述從宋明到清代軍事人才培養(yǎng)與選任的變化及原因。12.(2023年廣東卷)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其演進過程可從以下幾個角度予以探究。角度內涵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中華文明的演進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為一體的過程。多民族的交融中華文明的發(fā)展史從一個側面來看就是多民族不斷交融、共同創(chuàng)造的歷史。外來文明的吸收中華文明不斷與域外異質文明接觸,積極吸收外來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雅與俗的互動中華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與俗的互相轉化中得以發(fā)展。以復古為革新中華文明實現(xiàn)變革的一種常見方式是以復古為革新,即借復古之名行革新之實?!幾栽婿戎骶帯吨腥A文明史》從材料中任意選取一個角度,對中華古代文明史進行分期,并運用中國古代史知識進行闡述。(要求:寫出選取的角度,分期明確,闡述須有史實依據(jù),邏輯清晰)13.(2022年河北卷)優(yōu)貢考試是清廷廢除科舉后保留的善后舉措。據(jù)1907年《時報》載:在浙江優(yōu)貢考試期間,一位趨新的外地書商發(fā)現(xiàn)當?shù)厥孔訉π聦W的了解相當“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語形容者”,他“不禁為吾浙前途悲”。據(jù)此可知,當時(
)A.風俗習慣新舊雜糅 B.教育近代化艱難起步C.社會呈現(xiàn)轉型特征 D.士子對新政缺乏信心14.(2022年天津卷)1897年,因聽聞科舉欲求變新,浙江很多人紛紛購買主張維新的《時務報》,以備應試,但很少有人“真能潛研精討以究中西治亂、強弱之故”;當年科舉考試“猶然故轍”,購報者遂意興索然。此現(xiàn)象說明當時的科舉(
)A.側重選撥時務人才 B.極大促進西學傳播C.尚未發(fā)生實質變化 D.深刻推動制度革新15.(2022年江蘇卷)漢初,朝廷讓功臣和他們的子弟們占據(jù)要津,但具體政務依然委之文吏,把“能書會計”和“頗知律令”規(guī)定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漢初(
)A.選官重視品德才能 B.將儒學作為主導思想C.注重任用專業(yè)吏員 D.皇權與士族相互依賴16.(2022年遼寧卷)20世紀初,英國建立文官分類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類的辦法。品即官階,代表等級、地位和報酬;位即職位,代表權力、職資和任務。官階不隨職位變動而改變。這反映了(
)A.貴族傳統(tǒng)的延續(xù) B.官員地位的降低C.黨派干預的加強 D.政府職能的擴大17.(2022年湖北卷)明代不少士子憑借記誦時文范文應試,而不注重閱讀儒家經(jīng)典。正德年間,官員徐文溥上奏:“近時時文流布四方,書肆資之以賈利,士子假此以僥幸,宜加痛革……其書坊刊刻一應時文,悉宜燒毀,不得鬻販?!痹撟嗍柚饕槍Φ默F(xiàn)象是(
)A.士子應考投機取巧 B.書商刊刻時文牟利C.儒學正統(tǒng)地位動搖 D.八股文體日益僵化18.(2022年湖北卷)宋初《百家姓》以“趙錢孫李”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節(jié)度使張議潮割據(jù)敦煌時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寫本以“張王李趙”為首。二者排序不同體現(xiàn)了(
)A.地域文化觀念的差異 B.崇文抑武政策的實施C.社會流動的日漸固化 D.門第觀念的歷史遺留19.(2022年山東卷)明朝時期,朝廷除對各地的監(jiān)察御史進行考核外,還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時據(jù)實上報御史巡按地方時有無鋪張浪費以勞州縣等情況。這些規(guī)定旨在A.保證監(jiān)察規(guī)范有效 B.限制監(jiān)察御史權力C.協(xié)調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D.拓寬對地方的監(jiān)察渠道20.(2021年江蘇卷)唐代李逢吉作科舉主考官時,一次性錄取的幾十位進士,均為出身貧寒的士子。他的政敵李德裕亦“頗為寒素開路”,以致被貶謫時,“八百孤寒齊下淚”。由此可知唐代科舉A.加強了君主集權 B.促進了階級流動C.消除了門第觀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21.(2021年遼寧卷)東漢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視家譜、別錄、私傳的修撰,“贊賢圣之后,班族類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傳》《李膺家錄》等。這一做法的實質是A.加強道德修養(yǎng) 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別大宗小宗 D.維護經(jīng)濟特權22.(2021年全國甲卷)明代,在浙江桐鄉(xiāng)縣,地方官員若出身進士,當?shù)氐男悴啪汀安粍僬~事”,若出身舉人,便隨意提出要求,“茍不如意,便加詞色犯之”。這現(xiàn)象反映出A.官員士紳之間關系緊張 B.士人輿論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級決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響官員威望23.(2021年全國甲卷)漢代,中央各部門長官與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屬官,曾一度出現(xiàn)“名公巨卿,以能致賢才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為重”的現(xiàn)象。能夠保障辟召制度有效運作的是A.分科考試選官制建立 B.監(jiān)察體系的改進C.郡國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舉制度的實施考點05法律與教化1.(2025·湖北·高考真題)岳麓秦簡保存了一些秦王政時期頒行的法令,其中規(guī)定婚嫁和借貸都需要訂立契約文書并在官府備案,否則沒有法律效力,在訴訟時不予承認。這些法令旨在(
)A.維護等級秩序 B.鼓勵商業(yè)發(fā)展 C.加強社會管控 D.踐行法家思想2.(2025·廣東·高考真題)宋朝天圣年間(1023—1032),雄州地方官難以處置民婦張氏的田產(chǎn)繼承問題,“當奏聽裁”,原因是張氏只有出嫁女兒和共同居住的外甥,且田產(chǎn)價值很高,部分當沒官?;实壅J為這些田產(chǎn)都是百姓“朝夕自營者,毋利其沒入”,故“悉令均給之”。這一裁決體現(xiàn)了(
)A.宗法觀念的深遠影響 B.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C.程朱理學的倫理規(guī)范 D.財政改革的顯著成效3.(2024年江蘇卷)據(jù)廣東《博羅縣志》記載,明嘉靖、隆慶年間,該縣出現(xiàn)源自鄉(xiāng)約的“約”字地名,如安山約、大連約等,一約轄一村或數(shù)村。知縣往往“慎擇鄉(xiāng)約之長”,讓其宣講“高皇帝之六訓”,負責當?shù)乇Pl(wèi)事宜。這一記載反映出該縣(
)A.鄉(xiāng)約與法律合流 B.注重對農民的軍事訓練C.保甲制形同虛設 D.重視對基層社會的治理4.(2024年北京卷)“判”是古時官員斷決獄訟的文本,也是唐代銓選官吏的考試科目之一。唐代的《龍筋鳳髓判》是我國完整傳世的一部判例集,通過模擬判例的形式陳述案例緣由,給出判決意見,并進行解釋,為應試者提供了“判”的寫作程式和方法。這說明唐代(
)A.以法為教,輕視了道德禮義 B.重視家訓,教化滲透至基層C.注重判例解讀,提升官員司法素養(yǎng) D.強調司法實踐,開創(chuàng)律例合編體例5.(2023年全國甲卷)共和之前的古羅馬部分訴訟中,敗訴方須將用于擔保的牛羊祭神,以贖偽誓之罪。擔保的牛羊多超出訴訟物價值,且影響農牧生產(chǎn)。共和國早期,敗訴方改向國家繳納罰金,到公元前3世紀末,罰金已無足輕重。這一變化表明羅馬共和國時期(
)A.系統(tǒng)完備的羅馬法體系形成 B.法律注重保護公民的利益C.法律事務受到神權嚴格控制 D.貴族對法律的解釋權擴大6.(2023年湖北卷)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將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清朝原有的法律體系隨之發(fā)生改變?!侗本l約》簽訂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從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擊拐賣人口出洋、允許華民出洋務工的條文。1909年,清政府頒布《大清國籍條例》,以保護海外華僑。上述材料說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響明顯 B.條約體系與中國國內法關系密切C.清朝被迫從閉關鎖國走向開放 D.清政府通過調整法律以應對時局7.(2023年浙江卷1月)有史家認為:“雖然道路、圓形劇場、城市的根基、水渠和市場都是其豐功偉業(yè)的實物見證,但羅馬帝國的遺產(chǎn)和希臘民主時期或羅馬共和國時期的遺產(chǎn)一樣,是觀念性的。沒有這筆遺產(chǎn),無論是歐洲,還是其后的整個世界,都絕不會是今天的樣子?!毕铝懈黜椫?,屬于“這筆遺產(chǎn)”的是(
)A.元首制 B.羅馬法 C.萬神殿 D.大競技場8.(2023年遼寧卷)中古時期,西歐司法審判中盛行“決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紀初,隨著西歐城市的興起,城市中的商人開始選出仲裁人,并依據(jù)“萌芽性的商法”進行審判,逐漸形成了市民法庭。這反映出(
)A.城市崛起促進王權加強 B.自由主義打破封建束縛C.新興階層沖擊教會特權 D.商業(yè)發(fā)展推動司法進步9.(2023年重慶卷)北魏蘭陵長公主遭駙馬劉輝毆打致流產(chǎn),朝廷就如何判處劉輝展開激烈辯論:一方以尚書省官員為代表,堅持以父系家族倫理為標準,以殺子罪判處四至五年徒刑;另一方則是代表靈太后意志的門下省官員,主張以謀反大逆罪判處死刑。最終皇帝下詔支持門下省意見。這一判決表明(
)A.男尊女卑傳統(tǒng)被打破 B.法律儒家化過程曲折C.皇權受門閥士族威脅 D.門下省司法職能增強10.(2023年重慶卷)康乾二帝常在木蘭圍場接見蒙古王公,狩獵后舉辦宴會和表演。趙翼曾描述乾隆時的摔跤表演:“由來角觝古所傳,百戲中獨近戎務。技逾蹴毱煉腳力,事異拔河供玩具。國家重此有深意,所以習勞裕平素。君不見教坊子弟也隨行,經(jīng)月不陳默相妒?!贝颂帯吧钜狻敝福?/p>
)A.耀兵威于異域 B.敦教化以厚風俗 C.寓綏遠于講武 D.倡戲劇以娛萬民11.(2023年廣東卷)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憲章規(guī)定了國王對教會財產(chǎn)及諸侯領地所擁有的權利,特別是載明了國王所不能做或決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確規(guī)定封建關系的法律文件。該文件(
)A.明確了君主立憲制的原則 B.體現(xiàn)了王權有限的觀念C.激化了王權與教會的矛盾 D.維護了市民階層的利益12.(2023年浙江卷1月)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物政治主張孔子“為政以德”“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子“無為而民自化”“為無為,則無不治”韓非“故以法治國,舉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審于法禁”——引自《論語》《老子》韓非子》材料二
“貞觀之治”成績的取得,是以人為本、以德治國這一政治路線的成功。以往談及貞觀之治,只是一味強調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覺,常常忽略中國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從貞觀七年開始擔任門下省的長官,直至貞觀十七年去世,都是門下省的負責人。唐太宗與魏徵的關系,與三省制關系密切,而三省制的運行機制,更值得重視。唐朝也被稱為“律令國家”,因為它把中國自漢魏以來的傳統(tǒng)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總結和提煉,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議》對古代亞洲各國如日本、朝鮮、越南等的立法都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摘編自榮新江等《唐:中國歷史的黃金時代》材料三
回顧人類文明史,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志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征和標志。民法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它規(guī)范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系和財產(chǎn)關系,涉及社會和經(jīng)濟生活的方方面面。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chǎn)權、人格權。而現(xiàn)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規(guī)范已經(jīng)滯后,難以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編纂民法典,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guī)范?!幾酝醭俊蛾P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韓非的政治主張。結合所學,指出秦漢時期治國主導思想的演變。(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從三省制運行機制的角度說明“唐太宗與魏徵的關系”,并概括《唐律疏議》在中外法制史上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原因。(3)根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新中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運用唯物史觀,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的必要性。13.(2022年海南卷)《漢書》記載“開國承家,有法有制”,認為國家應關注禮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說:“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彼未院?,儒學士人以鄉(xiāng)約教化鄉(xiāng)里。到了明清,鄉(xiāng)約與法律逐漸合流。這些治理方式旨在(
)A.推誠輔君,效功百姓 B.滅私徇公,堅守直道C.守道與德,思退刑罰 D.威制天下,以案刑獄14.(2022年北京卷)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積極修建亭臺館榭以供民眾游玩,甚至將其作為一項重要政務。歐陽修《豐樂亭記》載:“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狈吨傺驮诿麆佟皣雷恿赆炁_”邊修建先賢祠堂以“詠其風”,認為這樣“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證了北宋(
)A.注重推行社會教化 B.放松了對經(jīng)濟的控制C.鼓勵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 D.實行崇文抑武的方針15.(2022年天津卷)20世紀80年代,一批時代楷模的事跡廣為人知。蔣筑英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光學傳遞函數(shù)測試裝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鋪路石”;軍人朱伯儒奉獻自我、溫暖別人,被譽為“80年代新雷鋒”。對這些人物事跡的宣傳反映了這一時期我國(
)A.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B.立足法治加強思想道德建設C.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效巨大 D.崇德向善成為核心價值標準16.(2022年天津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律規(guī)定,皇親國戚、皇帝故舊、高級官僚貴族等八類人犯罪時,處罰“輕重不在刑書”。唐律還規(guī)定“諸斷罪皆須具引律、令、格、式正文,違者答三十?!薄爸T犯死罪非十惡,而祖父母、父母老疾應侍”且近親中又無成年男丁者,須奏報裁決。九十以上,七歲以下,雖有死罪,不加刑?!睂D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處?!獡?jù)《唐律疏議》材料二
清入關初,曾依照《明律》并參酌關外舊制,制定法律;至乾隆時期,修成了集歷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說,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懼”,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治其好生之德”。清代還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則例》等,使司法管轄深入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維護了法律政令的統(tǒng)一?!獡?jù)《大清律例》等(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唐代法律制度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評價。(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朝在法律制定方面出現(xiàn)的變化及其歷史意義。17.(2021年海南卷)《舊唐書》載,貞觀年修五代史,移史館于禁中。史官無常員,如有修撰大事,則用他官兼之,事畢日停。貞觀已后,多以宰相監(jiān)修國史,遂成故事也。天寶已后,他官兼領史職者,謂之史館修撰,初入為直館也。這些措施旨在A.無為而治,道法自然 B.鑒往知來,文以化成C.禮法并施,三教合一 D.體恤百姓,休養(yǎng)生息18.(2021年海南卷)《漢書·食貨志》載:“民三年耕,則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榮辱,廉讓生而爭訟息,故三載考績?!边@反映了官員考核的主要依據(jù)是A.德政教化的成效 B.斷獄決疑的能力 C.博聞辯智的才情 D.慎獨律己的修養(yǎng)19.(2021年湖北卷)明代繼承前代“以例輔律”的傳統(tǒng)。律一經(jīng)頒行,即成定制,因而難以應對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補各類“例”以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甚至將六部辦定的“成案”提升為“現(xiàn)行則例”。此舉A.提升了社會治理的能力 B.杜絕了司法腐敗的可能C.確保了審判結果的公正 D.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20.(2021年河北卷)在古羅馬城市建設中,水道占有重要地位,相關立法較多。就公共下水道的管理而言,裁判官告示規(guī)定:“你讓人在公共下水道中所做的施工或堆放的物,由此使其使用狀況惡化或將變得惡化的,你要恢復原狀。就不得進行這樣的施工和這樣地堆放物,我也要發(fā)布令狀?!边@說明A.水道管理服從裁判官個人意愿 B.國家治理實踐豐富了羅馬法C.私法規(guī)則得到進一步補充完善 D.官員從政行為依法得到規(guī)范21.(2021年湖南卷)1925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官法》,完全賦予最高法院對上訴案件的自由裁量權,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據(jù)其主觀判斷來審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積極干預政府的公共政策、據(jù)此可知,美國A.國會地位在這一時期高于最高法院B.三權分立體制進行了一次內部調整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權壓制政府D.分權與制衡機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22.(2021年湖南卷)早期的羅馬法規(guī)定債的關系不可轉移,后來羅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準許他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原債務人,以實現(xiàn)債權或債務在不同主體間轉移。這一轉變A.動搖了保護私產(chǎn)的觀念 B.旨在保護奴隸主特權地位C.適應了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D.表明羅馬法形成完整體系考點06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1.(2025年甘肅卷)明朝一度厲行海禁,按照舊例,撒馬爾罕入貢由甘肅驗送。弘治二年(1489),撒馬爾罕派遣使者從海道至廣東,入貢獅子、鸚鵡等物,朝廷以其貢道不正,遣官阻回。明朝拒貢之舉旨在(
)A.強化邊疆管理 B.減少朝貢頻次 C.復興絲路貿易 D.調整海禁政策2.(2024年山東卷)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多次表示,世界總人口約四分之一分布在蘇聯(lián)、西歐、北美、日本等地?!昂茈y說這十一二億人口的繼續(xù)發(fā)展能夠建筑在三十多億人口的繼續(xù)貧困的基礎上”。中國的外交主張中與這種認識相契合的是(
)A.結伴而不結盟 B.改善南北關系C.推進大國協(xié)調合作 D.與周邊國家共同發(fā)展3.(2024年江蘇卷)維也納會議期間,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不惜糜費巨資,讓兩百多個參會代表終日沉溺于舞會、觀劇、狩獵和游覽中。時人諷刺“會議不是在進行而是在跳舞”,但少數(shù)幾個強國的代表卻經(jīng)常缺席這些活動。這可以用來說明(
)A.奧地利尊崇近代外交禮儀 B.全體一致的集體安全體制建立C.梅特涅重視西方文化傳統(tǒng) D.大國主宰的國際協(xié)調機制形成4.(2024年廣東卷)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改變了遠東格局,美國在亞太地區(qū)擴張的頭號對手日本已府首稱臣,英、法于戰(zhàn)后重建有求于美國,它們在華勢力大大削弱;而美國的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在戰(zhàn)爭中空前發(fā)展,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與之匹敵,美國追求世界的“領導”地位,它要建立由自己主宰的世界秩序?!幾蕴瘴尼摗吨忻狸P系史》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以持續(xù)學習和反思中創(chuàng)新外交思維與外交實踐,從周邊和國際體系的融入者、參與者,轉變?yōu)轶w系中的貢獻者、塑造者與引領者?!幾晕毫帷吨袊苓呁饨?0年:繼承與創(chuàng)新》(1)根據(jù)材料,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遠東格局。(2)就材料二所示的中國某一角色進行論述。(要求:說明所選角色,論述須有史實依據(jù),邏輯清晰)5.(2024年湖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49-1950年,中央發(fā)文,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國慶節(jié),在首都及各大行政區(qū)中心城市舉行閱兵式和群眾游行,其他重要城市舉行群眾游行,并對國慶紀念活動的內容、慶祝方式進行了具體安排。1950年,第一次國慶典禮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與各界群眾一道觀看了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游行。各大城市也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此后,閱兵、群眾游行成為國慶活動的主要內容。1951年,來自蘇聯(lián)、東歐國家及部分西方國家的三百余名外賓出席了國慶慶典。文化部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等為國慶節(jié)主要演唱歌曲。1953年,中央決定,國慶期間地方不再舉行閱兵式,只進行群眾游行。1959年,中央發(fā)文,明確了當年的國慶口號和宣傳重點。相關部門出版了一大批介紹新中國成立10年來主要成就的中外文圖書、紀念畫冊。1960年,中央對國慶紀念活動進一步規(guī)范,取消閱兵式,群眾游行與之前保持相近規(guī)模。此后,基本形成“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的慣例。1965年,來自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兩千余名外賓出席了國慶慶典,蘇聯(lián)政府沒有派代表團參加。——編自張澤宇、岳思琪《1944-1965年國慶紀念活動述論》(1)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49-1965年國慶紀念活動的變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49-1965年國慶紀念活動的意義。6.(2023年浙江卷1月)漢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的聯(lián)系。之后,諸多朝代在這一區(qū)域設置機構或派駐官員,加強管轄。圖中①②③處填寫正確的是(
)A.①護烏桓校尉②單于都護府州③伊犁將軍B.①安西都護府②北庭都元帥府③伊犁將軍C.①護烏桓校尉②北庭都元帥府③西寧辦事大臣D.①安西都護府②單于都護府③西寧辦事大臣7.(2023年湖北卷)唐代初期,太宗稱:“我今為天下主,無問中國及四夷,皆養(yǎng)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樂者,我必令樂?!庇捎谶呥h諸族聚居地生產(chǎn)相對落后,無法執(zhí)行內地賦役標準,朝廷依據(jù)實情實施輕稅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規(guī)定:“諸邊遠州有夷僚雜類之所,應輸課役者,隨事斟量,不必同之華夏?!鄙鲜霾牧霞畜w現(xiàn)了唐朝(
)A.采取靈活政策促進民族交往 B.重視邊境民族地區(qū)的社會治理C.調整經(jīng)濟政策推動區(qū)域發(fā)展 D.堅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8.(2023年湖南卷)永樂年間,明成祖應朝鮮使臣請賜,賜予朝鮮“五經(jīng)”“四書”等經(jīng)籍;又應日本使臣請賜,將皇后徐氏所制《勸善》《內訓》賜予日本。對此解讀合理的是(
)A.儒家學說在明初有新發(fā)展 B.書籍向外流通渠道不暢通C.請求賜書是為了吸收中國先進思想 D.朝日兩國借助明王朝強化政權權威9.(2023年湖南卷)光緒年間,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國的薛福成感慨,“強盛之國,事事欲軼(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繩之”;“衰弱之國,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這突出反映了(
)A.公法在外交實踐中形同虛設 B.擺脫公法束縛符合弱國利益C.對外交往深化對自強的認知 D.晚清士人對西方的高度推崇10.(2023年湖北卷)1915年5月22日,《申報》刊登了一則上海中國明明眼鏡公司的聲明:“近有喪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營業(yè)失敗,侮蔑本公司貨物,謂販自日本,實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獨本公司無絲毫日貨,即中國全國眼鏡界上,吾亦敢斷言絕無絲毫日貨混雜其間?!痹摤F(xiàn)象反映(
)A.外交關系影響社會輿論 B.新文化運動的深入發(fā)展C.民族企業(yè)發(fā)展形勢嚴峻 D.中外商業(yè)競爭愈發(fā)激烈11.(2023年山東卷)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承認了瑞士和荷蘭獨立,劃定了歐洲大陸各國國界;1815年形成的維也納體系,恢復了拿破侖戰(zhàn)爭前的歐洲均勢,創(chuàng)立和重建了一些國家。這反映了歐洲(
)A.國際協(xié)調機制更趨合理 B.國家主權意識不斷增強C.各國完成了向民族國家轉變 D.大國主導的政治格局被打破12.(2023年湖南卷)17世紀后期,歐洲各國紛紛通過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并勘定地界、樹立界碑、出版地圖,向公眾傳達有關國土疆域的信息。這一現(xiàn)象反映(
)A.近代地形勘測技術的進步 B.近代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C.談判是解決爭端的主要手段 D.地圖是解決爭端的主要依據(jù)13.(2023年浙江卷1月)這是一場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沖突引發(fā)的戰(zhàn)爭,也是20世紀之前歐洲最具毀滅性的戰(zhàn)爭,德意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這場恐怖的戰(zhàn)爭之后,交戰(zhàn)各國創(chuàng)建了一套外交體系,借此維系相互競爭的獨立國家之間的秩序。下列各項中,屬于這套“外交體系”的有(
)①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②確立了“大國一致”原則③建立了外交人員銜級制度④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3年浙江卷6月)有位法學家認為,即使在戰(zhàn)爭的劇烈震蕩和風暴的時候,人類也必須遵循和服從它所擁有的自然法規(guī)范。他為戰(zhàn)爭創(chuàng)造了一部法典,為和平確立了一個綱領,后世給予他極高的榮譽,將其稱為“國際法之父”。他創(chuàng)造的這部“法典”是(
)A.《十二銅表法》 B.《戰(zhàn)爭與和平法》C.《拿破侖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15.(2023年北京卷)1960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第1522號決議,倡議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援助與投資應達到發(fā)達國家國民收入的1%。此舉符合聯(lián)合國(
)A.托管制度 B.“大國一致”的原則C.安理會投票程序 D.促進全球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宗旨16.(2023年山東卷)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十分重視與周邊國家的交往:20世紀50年代,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003年,提出“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來,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突出體現(xiàn)“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這主要是為了(
)A.消除分歧增進互信 B.構建均衡發(fā)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謀發(fā)展 D.改善全球治理體系17.(2023年浙江卷6月)21世紀伊始,中國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為深入發(fā)展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維護歐亞地區(qū)安全,推進區(qū)域合作,宣布成立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該組織是(
)A.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 B.二十國集團C.上海合作組織 D.亞太經(jīng)合組織18.(2023年河北卷)吐魯番交河故城粟特人(中亞地區(qū)的一個古代民族)康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唐龍朔二年(662)康延愿墓志。志文載其家世曰:“其先出自中華,遷播屆于交河之郡也?!边@可用于證明(
)A.人口流動促進了邊疆開發(fā) B.世族郡望觀念影響廣泛C.華夏文化認同觀念的演進 D.各族同源共祖觀念流行19.(2023年福建卷)下表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組建的情況,這體現(xiàn)出元代(
)丈夫妻子蒙古人禿忽赤漢人劉氏漢人王慶端蒙古人也速真氏畏兀兒人廉希憲女真人完顏氏回回人哈只哈心漢人荀氏漢人傅昱契丹人耶律氏A.不同民族的雜居 B.華夏文化的擴散C.民族隔閡的消解 D.民族習俗的趨同20.(2023年新課標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美國長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務。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起,美國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時,更側重于用“民主化”與“和平演變”的手段干預拉美地區(qū)事務。1999年,美國政府推出“新干涉主義”,竭力推行美國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充當“世界法官”。后冷戰(zhàn)時代,拉美在美國全球戰(zhàn)略中的重要性開始不斷下降。同時,拉美地區(qū)成立了美洲玻利瓦爾聯(lián)盟等組織,在運用自身力量解決地區(qū)沖突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成立,凸顯了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歷代語文高考試題及答案
- 光學生產(chǎn)線自動化改造方案
- 申訴處理辦法課件
- 護士對口升學試卷及答案
- 2025江西職業(yè)技術大學高層次人才招聘51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附答案詳解(模擬題)
- 2025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教育體育系統(tǒng)招聘教師45人模擬試卷完整參考答案詳解
- 2025北京市管理學校招聘模擬試卷附答案詳解(考試直接用)
- 硬筆書法執(zhí)筆坐姿課件
- 硬筆書法培訓課件
- 溶血反應處理課件
- 農村小學安全培訓知識課件
- 2025年工程項目管理試題及答案
- 人力資源部安全工作總結
- 橋梁工程技術總結報告合集
- 第6課 書衣之美說課稿初中美術滬書畫版五四學制2024六年級上冊-滬書畫版五四學制2024
- 心血管疾病預防規(guī)定
- 2025-2030中國中藥配方顆粒市場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 屠宰場安全生產(chǎn)制度
- 2025簡易個人勞動合同模板下載
- 勞動項目三 烹調酸辣湯教學設計-2025-2026學年初中勞動七年級上冊人教版
- 漏電保護器安全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