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專項技能考核_第1頁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專項技能考核_第2頁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專項技能考核_第3頁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專項技能考核_第4頁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專項技能考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專項技能考核一、單選題(共10題,每題2分,共20分)1.捏脊技術起源于哪個朝代?A.商朝B.周朝C.秦朝D.漢朝2.捏脊操作時,雙手拇指與食指的指腹應夾持脊柱的哪個部位?A.皮下組織B.棘突兩側肌肉C.椎板邊緣D.神經根附近3.以下哪項不是捏脊技術的禁忌癥?A.脊柱骨折B.腫瘤部位C.椎間盤突出急性期D.慢性腰痛4.捏脊過程中,雙手交替提捏的頻率應為多少次/分鐘?A.40-50B.50-60C.60-70D.70-805.捏脊結束后,患者出現哪些癥狀提示操作不當?A.背部輕微酸脹B.皮膚發(fā)紅C.惡心嘔吐D.出汗增多6.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的標準化操作流程中,首次操作前需對患者進行哪項評估?A.心電圖檢查B.肌力測試C.脊柱活動度評估D.血壓監(jiān)測7.捏脊技術主要用于治療哪種疾?。緼.心臟病B.肺部感染C.小兒消化不良D.糖尿病8.操作過程中,若患者突然疼痛加劇,應如何處理?A.加大力度B.停止操作C.改變方向D.提高頻率9.捏脊技術中“捏”的動作應如何發(fā)力?A.猛力夾捏B.輕柔提捏C.持續(xù)按壓D.快速摩擦10.天津地區(qū)傳統(tǒng)捏脊技術中,常用的穴位不包括以下哪個?A.大椎穴B.身柱穴C.腎俞穴D.合谷穴二、多選題(共5題,每題3分,共15分)1.捏脊技術的操作要點包括哪些?A.雙手拇指與食指對稱提捏B.捏脊方向應自下而上C.每捏3-5次后進行一次按揉D.操作過程中需始終保持力度均勻E.捏脊范圍僅限于背部正中線2.捏脊技術的適應癥有哪些?A.小兒厭食B.脊柱側彎C.慢性腹瀉D.呼吸道感染E.肩頸酸痛3.操作過程中,患者出現哪些情況需立即停止捏脊?A.皮膚破潰B.出現皮疹C.惡心反胃D.脊柱活動受限E.出汗過多4.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的標準化流程中,哪些環(huán)節(jié)需重點記錄?A.患者年齡及體重B.捏脊次數及力度C.患者主觀感受D.操作前后的體征變化E.用藥情況5.捏脊技術的歷史淵源中,哪些醫(yī)學典籍有記載?A.《黃帝內經》B.《針灸甲乙經》C.《備急千金要方》D.《本草綱目》E.《傷寒雜病論》三、判斷題(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1.捏脊技術屬于中醫(yī)推拿的范疇。(√)2.操作時需確?;颊咄耆潘桑珶o需固定身體。(×)3.捏脊過程中若皮膚出血,應立即停止操作并消毒。(√)4.天津地區(qū)捏脊技術多采用補法為主,瀉法為輔。(√)5.捏脊的頻率越高,治療效果越好。(×)6.操作前需詢問患者是否有脊柱手術史。(√)7.捏脊技術適用于所有年齡段的患者。(×)8.捏脊后需立即讓患者平躺休息30分鐘。(√)9.天津市人民醫(yī)院的捏脊技術強調“輕、柔、穩(wěn)、準”四字訣。(√)10.捏脊操作時,雙手可同時捏持兩個棘突。(×)四、簡答題(共5題,每題5分,共25分)1.簡述捏脊技術的操作流程。2.解釋捏脊技術中“補法”和“瀉法”的區(qū)別。3.分析天津市人民醫(yī)院捏脊技術的特色與優(yōu)勢。4.列舉捏脊技術操作中常見的錯誤手法及糾正方法。5.說明捏脊技術對患者康復的意義。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0分,共20分)1.結合天津市人民醫(yī)院的實際情況,論述捏脊技術在兒科疾病中的應用價值。2.分析捏脊技術在現代醫(yī)療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并舉例說明。答案與解析一、單選題答案與解析1.D.漢朝解析:捏脊技術最早見于漢代《黃帝內經》,后經歷代醫(yī)家發(fā)展完善。2.B.棘突兩側肌肉解析:捏脊操作以提捏棘突兩側肌肉為主,避免損傷椎板或神經。3.D.慢性腰痛解析:脊柱骨折、腫瘤及椎間盤突出急性期均屬禁忌癥,慢性腰痛可適度操作。4.B.50-60解析:捏脊頻率以患者舒適為宜,50-60次/分鐘為宜,過快易引起疲勞。5.C.惡心嘔吐解析:惡心嘔吐提示操作不當或患者體質敏感,需立即調整或停止。6.C.脊柱活動度評估解析:首次操作前需評估脊柱活動度,排除損傷風險。7.C.小兒消化不良解析:捏脊多用于小兒消化系統(tǒng)及呼吸道疾病調理。8.B.停止操作解析:疼痛加劇可能提示操作過猛或部位不當,需立即停止。9.B.輕柔提捏解析:捏脊以輕柔提捏為主,避免暴力損傷。10.D.合谷穴解析:合谷穴屬手陽明經,捏脊主要針對背部穴位。二、多選題答案與解析1.A,B,C,D解析:捏脊需對稱提捏、自下而上、配合按揉,但捏脊范圍不止正中線。2.A,C,E解析:捏脊適用于厭食、腹瀉及肩頸酸痛,呼吸道感染需謹慎。3.A,B,C解析:皮膚破潰、皮疹及惡心嘔吐需立即停止,脊柱活動受限需調整手法。4.A,B,C,D解析:需記錄患者基本信息、操作細節(jié)及體征變化,用藥情況非捏脊范疇。5.A,B,C,E解析:《內經》《針灸甲乙經》《千金要方》《傷寒雜病論》均有記載,本草綱目偏藥物學。三、判斷題答案與解析1.√2.×解析:操作時需輕柔固定,避免身體晃動影響效果。3.√4.√解析:天津地區(qū)捏脊以補法為主,調和氣血。5.×解析:頻率過高易致疲勞,需適度。6.√7.×解析:嬰幼兒及老年人需謹慎操作。8.√9.√10.×解析:捏脊需捏持棘突間隙,非兩個棘突。四、簡答題答案與解析1.操作流程:-患者俯臥位,暴露背部;-操作者雙手拇指與食指對稱提捏脊柱兩側肌肉;-自下而上(尾骶部→大椎穴),每捏3-5次后按揉1-2次;-捏至大椎穴后,沿脊柱兩側向下拍打放松。2.補瀉區(qū)別:-補法:輕柔提捏,頻率較慢,適用于虛證;-瀉法:稍重提捏,頻率較快,適用于實證。3.特色與優(yōu)勢:-天津地區(qū)捏脊強調標準化流程,結合兒科疾病調理經驗;-操作輕柔,避免暴力,適合長期調理。4.錯誤手法及糾正:-錯誤:捏持棘突,易損傷神經;-糾正:捏持棘突間隙,避免暴力。5.康復意義:-調和氣血,改善消化功能;-預防小兒常見病,如消化不良、呼吸道感染。五、論述題答案與解析1.應用價值:-天津地區(qū)兒科捏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