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盾構施工方案_第1頁
復合盾構施工方案_第2頁
復合盾構施工方案_第3頁
復合盾構施工方案_第4頁
復合盾構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合地層盾構隧道施工綜合技術方案一、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與盾構選型(一)復合地層分類及特性本工程隧道穿越地層主要包含三大類復合地層組合:上軟下硬地層(上部為第四系淤泥質土及粉細砂層,下部為中風化花崗巖)、軟硬互層地層(砂巖與泥巖交替分布)、以及全斷面硬巖段(單軸抗壓強度80-120MPa的混合花崗巖)。其中上軟下硬地層占隧道總長的42%,其垂直方向地層差異顯著,上部<2>層淤泥質土呈流塑狀態(tài),具有高壓縮性和液化特性,下部巖層單軸抗壓強度可達120MPa以上,這種地層組合對盾構機適應性提出極高要求。(二)盾構機選型配置根據(jù)地質勘察數(shù)據(jù),選用直徑6.48m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機,主要配置如下:刀盤系統(tǒng):采用面板式可換刀刀盤,開口率35%-45%可調,配置中心滾刀(直徑19英寸)、正滾刀(17英寸)及邊緣刮刀組合刀具,刀具總數(shù)56把,其中滾刀28把,刮刀24把,超前刀4把驅動系統(tǒng):主驅動功率1100kW,最大扭矩5800kN·m,刀盤轉速0-6rpm無級可調壓力艙:雙艙式設計,前艙設置壓力傳感器(精度±0.5kPa),后艙配備螺旋輸送機(直徑800mm)及泡沫/膨潤土注入系統(tǒng)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搭載激光導向系統(tǒng),配備16組推進千斤頂(總推力40000kN),分區(qū)控制精度±3mm二、施工關鍵技術措施(一)掘進模式動態(tài)轉換技術敞開式掘進模式適用于中風化以上硬巖段(單軸抗壓強度>60MPa),此時土倉壓力設定為0.1-0.3bar,刀盤轉速3-5rpm,推力控制在800-1200t,掘進速度20-30mm/min。通過調整螺旋輸送機轉速(10-15rpm)控制出渣量,同步注漿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注漿壓力0.2-0.3MPa,確保管片與圍巖間隙填充飽滿。土壓平衡模式針對軟土地層及富水砂層,建立土倉壓力動態(tài)平衡系統(tǒng)。根據(jù)隧道埋深計算理論土壓力(P=γh+P0,γ為土體重度,h為埋深,P0為地面超載),實際控制值較理論值提高10%-15%。渣土改良采用泡沫劑(濃度3%-5%)與膨潤土(配比1:8)聯(lián)合注入,每延米泡沫注入量24L,膨潤土注入量1.2m3,確保渣土稠度控制在12-20cm(漏斗黏度計測定)。半敞開模式(局部氣壓)在軟硬交界地層(如隧道上部為砂層下部為巖層)采用該模式,土倉上部注入壓縮空氣(壓力0.3-0.5bar),下部保持渣土自然堆積。此時需嚴格控制螺旋輸送機出土速度與推進速度匹配(推進速度v=0.8-1.2倍螺旋輸送機理論輸送速度),防止氣壓流失導致掌子面失穩(wěn)。(二)刀具管理與更換技術刀具磨損監(jiān)測采用無線傳感技術實時監(jiān)測刀具振動頻率(正常范圍50-80Hz)及扭矩變化,當振動頻率超過100Hz或扭矩波動>20%時,判定刀具磨損超標。每掘進50環(huán)(100m)進行一次刀盤檢查,重點測量滾刀刀圈磨損量(極限磨損量15mm)及刮刀合金頭損耗情況。換刀作業(yè)流程硬巖段換刀:采用氣壓作業(yè)(壓力0.3-0.5MPa),作業(yè)人員配備自給式呼吸器,單次換刀時間≤4小時軟土段換刀:先通過注漿加固掌子面(采用Φ42mm超前小導管,長度3.5m,環(huán)向間距30cm),再降低土倉壓力至0.1bar以下,采用快速更換裝置(換刀時間≤2小時/把)刀具組合優(yōu)化:硬巖段增加滾刀數(shù)量至36把(加密邊緣滾刀),軟土段更換為寬幅刮刀(刃寬150mm),并安裝防泥餅裝置(三)同步注漿與地層加固技術注漿材料配比采用水泥-粉煤灰-砂三相漿液,配合比為水泥:粉煤灰:砂=1:1.5:2.5,水灰比0.55,摻加0.3%膨潤土及0.05%聚丙烯酰胺。漿液初凝時間4-6小時,終凝強度≥5MPa,28天抗壓強度≥15MPa。注漿參數(shù)控制注漿壓力:軟土地層0.2-0.3MPa,硬巖地層0.3-0.4MPa,壓力波動范圍±0.05MPa注漿量:每環(huán)理論注漿量V=π(R2-r2)L(R為開挖半徑,r為管片外半徑,L為環(huán)寬),實際注漿量為理論值的1.2-1.5倍注漿速度:與推進速度匹配(10-15L/min),確保注漿完成度>95%特殊地段加固措施穿越既有管線段:采用Φ108mm管棚(長度15m)+袖閥管注漿(注漿壓力1.0-1.5MPa)進行超前加固上軟下硬地層:在拱部120°范圍設置Φ50mm自進式錨桿(長度4.5m),縱向間距1.2m富水砂層段:采用雙液注漿(水泥-水玻璃體積比1:1),凝膠時間控制在30-60s三、施工工藝流程(一)施工準備階段始發(fā)井施工井口尺寸:12m×8m(長×寬),深度22m,采用Φ800mm鉆孔灌注樁+Φ609mm鋼支撐支護體系端頭加固:采用Φ850mm高壓旋噴樁(樁長18m)+Φ600mm攪拌樁(樁長20m)形成加固區(qū),加固后土體無側限抗壓強度≥1.5MPa盾構機組裝調試吊裝順序:盾體(分3段吊裝,最重件350t)→刀盤→螺旋輸送機→管片拼裝機→后配套設備調試內容:主驅動系統(tǒng)(空載試運行2小時,轉速0-6rpm連續(xù)可調)、液壓系統(tǒng)(壓力測試31.5MPa)、電氣系統(tǒng)(絕緣電阻≥10MΩ)、導向系統(tǒng)(測量精度±1mm)(二)掘進施工階段初始掘進(100m)推進參數(shù):推力800-1000t,扭矩2500-3000kN·m,推進速度20-30mm/min姿態(tài)控制:每環(huán)測量3次(推進前、中、后),軸線偏差控制在±5mm內負環(huán)拆除:掘進至100m后拆除負環(huán)管片(共10環(huán)),采用千斤頂同步頂推法,每次頂推行程≤500mm正常掘進循環(huán)循環(huán)流程:測量定位→刀盤啟動→推進油缸伸出→渣土改良→螺旋輸送機出渣→管片拼裝→同步注漿→姿態(tài)調整(單環(huán)循環(huán)時間60-90分鐘)掘進參數(shù)動態(tài)調整:硬巖段:刀盤轉速4-5rpm,推力1200-1500t,扭矩3500-4000kN·m軟土段:刀盤轉速1.5-2rpm,推力1000-1200t,扭矩2500-3000kN·m軟硬過渡段:采用漸變參數(shù)法(每環(huán)調整幅度≤10%),防止刀盤振動(振動加速度≤0.5g)(三)到達接收階段接收井準備端頭加固:采用Φ600mm冷凍管(長度20m)進行地層凍結,凍結溫度≤-10℃,凍結壁厚度≥2.5m洞門密封:安裝雙層簾布橡膠板(厚度20mm)+折頁壓板(材質Q235鋼),密封壓力≥0.3MPa到達掘進控制距離接收井10m時:降低推進速度至10-15mm/min,減小土倉壓力(較正常壓力降低20%)距離接收井3m時:采用低推力模式(推力≤800t),手動控制螺旋輸送機出渣,確保盾構姿態(tài)偏差≤10mm進入接收托架后:立即停止推進,啟動應急注漿系統(tǒng)(注入速凝漿液,初凝時間≤30s)四、施工參數(shù)控制標準(一)主要掘進參數(shù)地層類型土倉壓力(bar)推力(t)扭矩(kN·m)刀盤轉速(rpm)推進速度(mm/min)泡沫注入量(L/m)淤泥質土1.2-1.51200-16003200-38001.5-2.020-3028粉細砂層1.0-1.31000-13002800-32001.8-2.225-3525中風化砂巖0.5-0.81500-18003800-45003.0-4.015-2518微風化花崗巖0.3-0.51800-22004500-55004.0-5.010-2015上軟下硬地層0.8-1.21300-16003500-40002.5-3.015-2522(二)管片拼裝參數(shù)管片類型:C50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片,厚度300mm,寬度2000mm,每環(huán)6塊(1封頂+2鄰接+3標準)拼裝順序:從底部標準塊開始,依次拼裝鄰接塊、封頂塊,采用錯縫拼裝(環(huán)向錯縫量1/3管片寬度)螺栓扭矩:環(huán)向螺栓(M30)扭矩400-450N·m,縱向螺栓(M27)扭矩350-400N·m,復緊次數(shù)≥2次真圓度控制:采用激光測圓儀檢測,橢圓度≤3‰D(D為隧道直徑)(三)監(jiān)測控制指標地表沉降:最大允許沉降30mm,沉降速率≤5mm/d隧道結構變形:管片接縫張開量≤3mm,錯臺量≤5mm管線沉降:剛性管道≤10mm,柔性管道≤15mm建筑物沉降:不均勻沉降≤1/500,傾斜率≤1%五、質量控制與安全保障措施(一)質量控制要點隧道軸線控制采用自動導向系統(tǒng)(測量頻率1次/環(huán))與人工復測(頻率1次/5環(huán))相結合,軸線偏差預警值±30mm,控制值±50mm。當偏差超過預警值時,采用分區(qū)油缸調整(單次調整量≤2mm/環(huán)),避免急糾猛調。管片防水質量密封墊安裝:采用三元乙丙橡膠密封墊(截面尺寸30×20mm),安裝前檢查密封墊溝槽深度(≥15mm)及清潔度嵌縫施工:采用聚硫密封膠(ShoreA硬度60±5),嵌縫深度≥20mm,寬度15-20mm防水檢測:每50環(huán)進行1次滲水檢測,滲水量≤0.1L/(m2·d)(二)安全保障體系掌子面穩(wěn)定控制土倉壓力波動范圍≤±0.1bar,當壓力突變>0.2bar時立即停止掘進建立超前地質預報系統(tǒng)(采用地質雷達,探測距離15-20m),提前識別不良地質體配備應急注漿系統(tǒng)(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注漿流量≥5m3/h施工風險防控刀盤卡死處理:立即降低推進速度至0,啟動反轉模式(轉速0.5-1rpm),同時注入膨潤土(注入量5-8m3)涌水處置:當涌水量>10m3/h時,啟用應急排水系統(tǒng)(排水能力50m3/h),并進行管片背后注漿火災預防:盾構機配備4組干粉滅火器(20kg/組)及消防水管(Φ50mm),每100m設置消防栓人員安全防護氣壓作業(yè):配備空氣凈化系統(tǒng)(供氣量≥3m3/min),作業(yè)人員工作時間≤2小時/班有限空間:設置四合一氣體檢測儀(O2、CO、H2S、可燃氣體),O2濃度19.5%-23.5%為安全范圍緊急撤離:設置應急通道(寬度≥1.2m),每500m設置避難艙(容量≥10人)六、施工進度計劃與資源配置(一)進度計劃指標正常掘進速度:軟土地層8-10環(huán)/天(16-20m/天),硬巖地層4-6環(huán)/天(8-12m/天)月進度計劃:軟土地層250-300m/月,硬巖地層150-200m/月,總工期按隧道長度+60天(始發(fā)與到達準備)控制(二)主要資源配置機械設備主盾構機:1臺(含后配套拖車5節(jié))注漿設備:2套(1用1備,注漿泵流量20m3/h)運輸設備:電瓶車8臺(載重30t),管片運輸車4臺輔助設備:攪拌站1座(生產(chǎn)能力50m3/h),空壓機2臺(供氣量20m3/min)材料供應管片:按日進度1.5倍儲備,存儲場地硬化處理(承載力≥200kPa)注漿材料:水泥(存儲量≥500t),粉煤灰(≥300t),砂(≥800m3)刀具:滾刀備用量30%,刮刀備用量50%,刀具存儲環(huán)境濕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