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初三化學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提高同步測試附答案一、初中化學利用化學方程式選擇題1.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圖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丁的化學式為H2O,該反應為置換反應B.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14:11C.丙的化學式為CH3OD.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可以轉化為有機物2.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B為單質B.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個數比為1:1C.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為17:16D.A中氫元素與硫元素的質量比為1:163.宏觀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微觀世界更是充滿了神奇色彩。微觀思維是化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知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和乙兩種物質參加反應的分子個數比為1:1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沒有改變C.該反應屬于氧化反應D.丙物質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4.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關于該反應說法錯誤的是A.參加反應的物質分子個數比為1:1B.該反應為置換反應C.生成物的質量比為7:22D.反應物均為氧化物且該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5.質量守恒定律是幫助我們學習認識化學反應實質的重要理論,在化學反應aA+bB═cC+dD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化學計量數a與b之和一定等于c與d之和B.若A和C都是鹽,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C.反應物A和B的質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質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應,生成C和D的質量總和不一定是2xg6.向一定量的鋅粉中滴加稀鹽酸至過量,下圖表示反應過程中某種物質的質量m隨加入鹽酸質量的變化關系,則m不可能表示()A.溶液總質量 B.消耗鋅粉的質量C.生成ZnCl2的質量 D.生成H2的質量7.對化學反應:M+H2SO4=CaSO4↓+2N的認識,錯誤的是()A.N中一定含有氫元素 B.相對分子質量:M>NC.M可能是CaO D.N可能是HNO38.物質X的化學式為H2C2O4,可發(fā)生如下反應:aH2C2O4
bH2O↑+cCO2↑+dY↑取45gX,在t℃完全分解,產物通過足量濃硫酸,濃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產物通過足量堿石灰(CaO和NaOH的固體混合物),堿石灰增重31g,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已知氣體Y不與濃硫酸或堿石灰發(fā)生反應)(
)A.CO2的質量為22g B.氣體Y的質量為14gC.化學方程式中b∶c=1∶1 D.氣體Y可能為甲烷9.偏二甲肼(C2H8N2)與N2O4反應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學方程式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X的化學式為COC.偏二甲肼中氮的質量分數最大D.生成N2和H2O的質量比14:110.實驗時有一塊未知質量的石灰石樣品(含雜質20%,雜質不含鈣元素,不溶于水,也不參加反應),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后,稱得固體質量為10.3g,向固體中加入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過濾,所得濾液質量為105.6g,則與稀鹽酸反應的碳酸鈣在樣品質量分數為()A.20% B.40% C.50% D.80%11.在點燃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中有兩種化合物分子B.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A、B分子的個數比為4:3C.物質C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D.在該反應中,生成C和D的質量比為14:912.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生成物有兩種 B.該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C.反應物微粒個數比是1:1 D.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13.在反應A+2B═C+D中,7.6gA與5.3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2.7gC,現要得到0.6gD,則需要A的質量為()A.5.6g B.16.8g C.22.8g D.無法計算14.Fe2O3、CuO的固體混合粉末ag,在加熱條件下用足量CO還原,得到金屬混合物2.41g,將生成的CO2氣體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產生0.05mol白色沉淀。則a的數值為A.3.21 B.3.59 C.4.01 D.7.4115.已知:過氧化鈣(CaO2)加熱分解生成氧化鈣和氧氣?,F取用28.8g過氧化鈣加熱一段時間使其分解(該溫度下,CaO不分解),測得所得固體中鈣、氧元素的質量比為5:3,則該過程中產生氧氣的質量為A.1.6g B.3.2g C.6.4g D.12.8g16.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混合物的質量變化如右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反應結束時最多能收集到(a-b)g氧氣B.P點處固體成分是氯酸鉀和氯化鉀C.在反應過程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大D.在0~t2時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質量不斷增多17.下列關于化學用語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FeCl2讀作氯化亞鐵;SO2讀作二氧化硫B.3H只有微觀意義;C60表示60個碳原子C.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不相同D.,可讀作每48份質量的鐵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80份質量的氧化鎂18.在加熱條件下,將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氣體通過12g氧化銅粉末,充分反應后,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氫氧化鈉溶液中,測得溶液增重4.4g,則加熱后得到的固體混合物中,銅、氧元素的質量比為A.14:1 B.12:1 C.8:1 D.4:119.現有wg含有CuO和ZnO的固體粉末,欲測定CuO的質量分數。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已知ZnO在進行下述化學反應時,原理與CuO相似)A.將混合物與足最H2充分反應,冷卻后測出剩余固體質量為agB.將混合物與足量CO充分反應,反應后的氣體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測出NaOH溶液的質量增加值為bgC.將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過濾、洗滌、干燥,測出所得固體質量為cgD.將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干燥,測出剩余固體質量為dg20.金屬單質M與非金屬單質硫發(fā)生如下反應為2M+SM2S。甲、乙二組學生在實驗室分別進行該實驗,加入的M和硫的質量各不相同。充分反應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是M的質量/S的質量/gM2S的質量/g甲6.02.57.5乙7.01.57.5A.64 B.56 C.39 D.2321.從如圖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中,獲得的信息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都不變C.甲和乙的質量比為11:4D.反應后生成的丙屬于氧化物22.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相關數據如下表,下列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物質XYZW反應前的質量/g10m87反應后的質量/g233025A.若W為水,則X或Y必定為酸或堿B.若X為化合物,Y為單質,則該反應一定為置換反應C.m的數值為32D.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1:423.下列各組物質充分反應后,溶液質量比反應前的溶液質量減小的是()A.鐵片浸入稀硫酸中B.鐵片浸入硫酸銅溶液中C.氧化鐵粉末加入稀鹽酸中D.氫氧化鈉粉末加入稀鹽酸中24.由C2H2、CO、H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的氣體,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之比是44:9,該氣體的組成不可能是()A.C2H2和CO B.只有C2H2C.C2H2、H2和CO D.CO和H225.復方冬青油軟膏有強力鎮(zhèn)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該物質屬于有機物B.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8H8O3C.該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D.該物質分子中氫、氧原子的質量比為8∶326.某密閉容器中有X、氧氣、二氧化碳三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的數據記錄如下:物質XO2CO2H2O反應前的質量/g4612810反應后的質量/g0待測8954在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物質X由碳、氫元素組成 B.物質X由碳、氫、氧元素組成C.充分反應后剩余氧氣質量為16克 D.生成CO2與H2O的質量比是89:5427.納米級TiO2有廣泛的應用,制備的一步反應為2FeTiO3+7Cl2+6C=2TiClx+2FeCl3+6CO。該化學方程式中,x的值為A.2 B.4 C.8 D.1428.在一定的條件下,A和B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C和D,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B的化學式為NH3B.反應前的物質為混合物C.若該反應為置換反應,則生成的C和D的質量比為27:14D.若D為氧化物,反應掉的A和B的分子個數比為5:4,D的化學式為NO229.甲和乙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一個甲分子中含有2個原子 B.4種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甲和丁C.生成物丙和丁的質量比為28:18 D.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復分解反應30.下列各組有機物兩者間分別完全燃燒,得到二氧化碳與消耗氧氣的質量比相同的一組是()A.CH4和C2H4 B.CH4和CH3OHC.CH4和C2H5OH D.C2H4和C2H5OH【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一、初中化學利用化學方程式選擇題1.D【解析】【分析】根據題目信息和質量守恒定律可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為: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據此分析物質的類別、反應的類型等?!驹斀狻緼、由上述反應可知,丁的化學式為H2O,該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由上述反應可知,參加反應的甲與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2×3):(12+16×2)=3:22,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丙的化學式為CH3OH;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D、由上述反應物質的變化可知,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可以轉化為有機物,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反應類型的判定2.C【解析】試題分析:從分子構成看B中只有一種元素所以屬于單質,根據配平后的結果看生成物中C和D的分子個數比為1:1;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為=34×2:32×3=17:24;;A的化學式為H2S其中氫元素與硫元素的質量比為1:16。故選C.考點:分子的構成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3.A【解析】試題分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C2H2和O2,生成物CO2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2+5O24CO2+2H2O,甲和乙兩種物質參加反應的分子個數比為2:5,A錯誤;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B正確;該反應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屬氧化反應,C正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12:32=3:8,D正確。故選A??键c: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4.B【解析】試題分析: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NO===N2+2CO2;則參加反應的物質分子個數比為1:1,正確;B.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錯誤;C.生成物的質量比為7:22,正確;D.反應物均為氧化物且該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正確。故選B考點: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5.D【解析】試題分析:A、化學方程式中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實際就是物質的分子個數,而質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們:分子個數在化學反應前后可能發(fā)變化,故化學計量數a與b之和不一定等于c與d之和,錯誤,B、若A和C都是鹽,則該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還可能是置換反應,錯誤,C、反應物A和B的質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質量比,錯誤,D、若取xgA和xgB反應,由于可能有反應物過量,故生成C和D的質量總和不一定是2xg,正確,故選D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基本反應類型6.A【解析】【詳解】A、不是溶液總質量,隨著稀鹽酸的加入,溶液總質量應一直增加,故A錯誤;B、消耗鋅粉的質量,隨著稀鹽酸的加入,消耗鋅粉的質量應逐漸增加,直至消耗完,故B正確;C、生成ZnCl2的質量,隨著稀鹽酸的加入,生成的ZnCl2質量應逐漸增加,直至達一定值,故C正確;D、生成H2的質量,隨著稀鹽酸的加入,生成的氫氣的質量應逐漸增加,直至達一定值,故D正確。故選A7.C【解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N中一定含有氫元素,故A正確;B、根據酸的性質,M可能是氧化鈣或氫氧化鈣,相對分子質量:M>N,故B正確;C、M可能是CaO,故C正確;D、N不可能是HNO3,只可能是水,故D錯誤。8.D【解析】A、濃硫酸能吸收反應生成的水,堿石灰既能吸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完全反應分解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1g﹣9g=22g,正確;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物X的質量等于生成的水、二氧化碳和Y的質量總和,故生成氣體Y的質量為45g﹣31g=14g,正確;C、根據反應的方程式可知,反應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18b:44c=9g:22g,可得b:c=1:1;正確;D、X中H、C原子個數比為1:1,反應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個數比為1:1,其中氫、碳原子個數比為2:1,則生成y分子中C原子的個數應大于H原子的個數,甲烷中碳原子的個數小于氫原子的個數,錯誤。故選D。9.C【解析】【詳解】A、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三種,不屬于化合反應,故不正確;B、由C2H8N2+2N2O4═2X↑+3N2↑+4H2O↑可知,反應前后氫原子都是8個,氮原子都是6個,反應前碳原子是2個,反應后應該是2個,包含在2X中,反應前氧原子是氧原子是8個,反應后應該是8個,其中4個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學式是CO2,故不正確;C、偏二甲肼中,碳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和是24,氫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和是8,氮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和是28,因此氮的質量分數最大,故正確;D、生成N2和H2O的質量比為:84:72=7:6,故不正確。故選C。10.B【解析】【詳解】解:設石灰石樣品的質量為w,根據固體減少量可以求出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為w﹣10.3g,設高溫煅燒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為x,,x=,石灰石中雜質質量為20%×w=0.2w;與鹽酸反應的碳酸鈣為w﹣﹣0.2w=23.4g﹣1.47w,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為10.3g+100g﹣0.2w﹣105.6g=4.7g﹣0.2w,w≈12.5g;與鹽酸反應的碳酸鈣為23.4g﹣1.47×12.5g≈5g;與稀鹽酸反應的碳酸鈣占樣品的質量分數為×100%=40%。故選B。11.D【解析】將圖對應成微粒相等如圖: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2N2+6H2OA、通過觀察題中的圖,可以發(fā)現物質A和C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分子,為化合物,故A正確;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的A和B的分子個數比為4:3,故B正確;C、通過觀察題中的圖,物質C為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故C正確;D、由圖示物質的構成可知,A是氨氣,B是氧氣,C是氮氣,D是水,根據化學方程式,可計算生成C和D的質量比為:(2×14×2):【6×(1×2+16×1)】=14:27,故D錯誤。12.D【解析】【分析】【詳解】A、由圖示可知反應物有兩種,生成物只有一種,多出來的一個分子是這種反應物沒有反應完剩下的,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B、該反應的反應物有兩種,生成物有一種,屬于化合反應,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以看出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微粒個數比為2:1,不是1:1。說法錯誤,故不符合題意;D、生成物有兩種元素組成,有可能屬于氧化物,說法正確,故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本題應從分子的原子構成和反應前后粒子的變化角度入手;從模擬圖可看出,反應物中共有兩種分子,同種原子構成一種分子,生成物是兩種由不同原子構成的分子。13.C【解析】【詳解】根據題意“在反應A+2B═C+D中,7.6gA與5.3g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2.7gC”和質量守恒定律,則可知反應生成D的質量:7.6g+5.3g﹣12.7g=0.2g;設參加反應A物質的質量為x,x=22.8g;所以參加反應A物質的質量為22.8g。故選C。14.A【解析】【分析】【詳解】根據CO2+Ca(OH)2=CaCO3↓+H2O中CO2與CaCO3的物質的量的關系,可知CO2為0.05mol,即0.05mol×44g/mol=2.2g,即碳元素的物質的量為0.05mol,則參加反應的CO物質的量為0.05mol,即0.05mol×28g/mol=1.4g,然后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列等式:a+1.4g=2.41g+2.2g,a=3.21g,故選A.15.B【解析】【分析】根據過氧化鈣加熱分解生成氧化鈣和氧氣,依據固體質量的減少就是氧氣的質量,依據鈣元素守恒進行計算?!驹斀狻吭O該過程中產生氧氣的質量為x:x=3.2g故選:B。16.C【解析】【分析】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驹斀狻緼、理論上反應結束時最多能收集到(a-b)g氧氣,但是由于氧氣可能有部分溶于水或部分氧氣留在試管中,因此實際上收集的氧氣會偏小,故A不正確;B、P點處固體成分是氯酸鉀部分分解生成的氯化鉀,還有作為催化劑的二氧化錳,故B不正確;C、在反應過程中,固體質量逐漸減少,而氯元素的質量不變,則氯元素的質量分數不斷增大,故C正確;D、在0~t2時段,MnO2在反應前后質量沒變,混合物中的質量不變,故D不正確。故選C。17.B【解析】【詳解】A、FeCl2從右向左讀,讀作氯化亞鐵;SO2讀作二氧化硫,故A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3H表示3個氫原子,不具有宏觀意義,只具有微觀意義;C60表示1個C60分子,故B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C、硝酸銨(NH4NO3)中銨根顯+1價,氫元素顯+1價,設銨根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x,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x+(+1)×4=+1,則x=﹣3價。硝酸根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是y,由原子團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等于原子團的化合價,可得:y+(﹣2)×3=﹣1,則y=+5價,故C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可讀作每48份質量的鐵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80份質量的氧化鎂,故D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睛】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原子符號、分子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的書寫方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在化學符號前面添加數字,此時的化學符號只有微觀含義。18.B【解析】【詳解】設反應的氧化銅質量為x,生成銅的質量為y,x=8g,y=6.4g,剩余氧化銅中銅元素質量為:(12g﹣8g)×=3.2g,氧元素質量為:4g﹣3.2g=0.8g,則加熱后得到的固體混合物中,銅、氧元素的質量比為:(6.4g+3.2g):0.8g=12:1。故選B。19.D【解析】【詳解】A、氫氣可以還原氧化銅,也能還原氧化鋅,所以剩余固體均為銅和鋅,可以通過差量法推導出氧化銅的質量和質量分數,能達到實驗目的,故不符合題意;B、氫氧化鈉的增量為二氧化碳的質量,利用不同質量的氧化銅和氧化鋅與一氧化碳反應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質量不同,它可以推算出反應的氧化銅的質量,進而確定其質量分數,能達到實驗目的,故不符合題意;C、將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過濾、洗滌、干燥,測出所得固體質量。利用金屬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的差量,它可以推算出反應的氧化銅的質量,進而確定其質量分數,能達到實驗目的,故不符合題意;D、因為鐵過量,所以剩余固體既有鐵,又有銅,無法測定銅的準確質量,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符合題意;故選D20.A【解析】【分析】【詳解】由題中實驗數據可知,甲中硫過量、乙中M過量,6.0gM和1.5g硫完全反應,所以根據反應方程式2M:32=6g:1.5gM=64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4,故選A。21.D【解析】【分析】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H4+CO22CH2O;【詳解】A、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A正確;B、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都不變,故B正確;C、甲和乙的質量比為:44:16=11:4,故C正確;D、反應后生成的丙物質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不屬于氧化物,故D錯誤。故選D。22.D【解析】【分析】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X的質量減少了10g﹣2g=8g,故X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8g;同理可以確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質量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質量為25g﹣7g=18g;由質量守恒定律,Y應是反應物,且參加反應的Y的質量為22g+18g﹣8g=32g,故m的數值為32g+3g=35g。該反應的反應物為X和Y,生成物是Z和W?!驹斀狻緼、若W為水,則X或Y不一定為酸或堿,如甲烷等有機物燃燒也能生成水,故選項說法錯誤。B、若X為化合物,Y為單質,無法確定Z和W的類別,該反應不一定為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C、Y應是反應物,且參加反應的Y的質量為22g+18g﹣8g=32g,故m的數值為32g+3g=35g,故選項說法錯誤。D、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8g:32g=1:4,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23.B【解析】A、Fe+H2SO4==FeSO4+H2↑,溶液增加的質量56256-2,不符合題意;B、Fe+CuSO4==Cu+FeSO4溶液減小的質量160152160-152,符合題意;C、Fe2O3+6HCl==2FeCl3+3H2O,反應后無固體、氣體生成,溶液質量增多,不符合題意;D、NaOH+HCl==NaCl+H2O,反應后無固體、氣體生成,溶液質量增多,不符合題意。故選B。24.A【解析】【詳解】解: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之比是44:9,即生成CO2和H2O的分子個數之比為2:1,若只有一種氣體,則就是C2H2;根據元素守恒知,如果原來氣體中不含C2H2,則一定含有CO、H2且二者的分子個數之比為2:1,C2H2完全燃燒時生成的CO2和H2O的子個數之比為2:1,混合氣體完全燃燒時生成的CO2和H2O的子個數之比為2:1,有兩種情況:①如果不含甲烷,一定含有CO、H2且二者的分子個數之比為2:1;②如果含有C2H2和CO、氫氣,CO、H2的分子個數之比為2:1,與C2H2的多少無關;若是甲烷與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時,則生成CO2和H2O的分子個數之比大于2:1。故選A。25.D【解析】【分析】復方冬青油軟膏是由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三種元素組成,由分子模型圖可知,該物質的分子有8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3個氧原子構成?!驹斀狻緼、該物質是含碳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故A正確;B、該物質的分子由8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3個氧原子構成,物質的化學式為,故B正確;C、該物質是由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三種元素組成,完全燃燒生成和,故C正確;D、該物質分子中氫、氧原子的質量比為,故D不正確。故選D。26.B【解析】【分析】反應后X質量減少46g,是反應物;反應后二氧化碳增加88g,是生成物;反應后水增加54g,是生成物。【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氫元素來自于X,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54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24g+6g=30g<46g,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錯誤;B、物質X由碳、氫、氧元素組成,正確;C、充分反應后剩余氧氣質量為32克,錯誤D、生成CO2與H2O的質量比是88:54,錯誤故選B.27.B【解析】【詳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反應前氯原子的個數為14個,反應后氯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與交付方案
- 乙烷生產線項目建設工程方案
- 工程項目勞動力安全健康保障方案
- 2025廣西師范大學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招募模擬試卷及完整答案詳解1套
- 項目調度管理與資源配置方案
- 城市排水管網提升工程施工方案
- 鋼結構項目結構抗震與防災設計方案
- 項目設計變更及施工調整方案
- 戒煙知識培訓班致辭課件
- 2025空軍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社會招聘(119人)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名師系列)
- DB3301∕T 0396-2023 大型商業(yè)綜合體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范
- 2025年長沙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橈骨骨折課件
- (一)成品衛(wèi)生間隔斷施工工藝
- 大數據匿名化效果評估
- 2025-2030智慧養(yǎng)老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前景與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報告
- “十五五”城鎮(zhèn)住房發(fā)展規(guī)劃
- 借住單位宿舍協(xié)議書
- 合伙購買墓地協(xié)議書
- 醫(yī)學綜述研究進展匯報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