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1頁
庫車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2頁
庫車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3頁
庫車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4頁
庫車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庫車市海綿城市老舊小區(qū)改造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一)項目背景庫車市作為南疆重要城市,近年來在城市更新進程中面臨老舊小區(qū)基礎設施老化、內澇風險突出、生態(tài)功能不足等問題。為響應國家海綿城市建設戰(zhàn)略,結合庫車市干旱少雨但季節(jié)性暴雨集中的氣候特點,本項目選取新城街道、東城街道共12個老舊小區(qū)實施海綿化改造,總建筑面積約18.6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520戶。改造區(qū)域多為2000年前建成的多層住宅區(qū),普遍存在排水管網老化堵塞、硬化地面占比過高(平均達72%)、綠化功能單一等問題,亟需通過系統(tǒng)性海綿改造提升人居環(huán)境質量。(二)改造目標水安全提升:通過改造使小區(qū)內澇防治標準達到30年一遇,雨水管網排水能力提升50%以上,消除歷史積水點8處。生態(tài)功能優(yōu)化:新增透水鋪裝面積1.2萬平方米,建設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海綿設施28處,小區(qū)綠地率從現有18%提升至25%,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5%。資源利用強化:構建雨水收集利用系統(tǒng)3套,設計年收集利用雨水量約1.5萬噸,用于綠化灌溉和道路清掃,節(jié)水率達30%。居住品質改善:同步實施建筑外墻保溫、屋面防水、道路翻新等基礎改造,配套建設健身廣場、無障礙設施等便民工程,實現"海綿+民生"雙重提升。(三)主要改造內容建筑海綿化改造:對38棟建筑實施屋頂綠化(面積4200平方米),更換透水屋面瓦1.2萬平方米,加裝雨水管斷接裝置65處。場地海綿化改造:改造透水停車位580個(采用植草磚+透水混凝土復合結構),鋪設透水步道3.5公里,建設生態(tài)樹池120個。綠地系統(tǒng)重構:新建下沉式綠地8600平方米,雨水花園12座(單座面積50-150平方米),植草溝總長850米,生物滯留設施9處。排水系統(tǒng)升級:改造雨污分流管網4.2公里(DN200-DN600雙壁波紋管),建設調蓄池2座(總容積800立方米),安裝智能雨洪監(jiān)測設備15套。配套設施完善:同步實施道路白改黑3.8萬平方米,外墻保溫及粉刷2.6萬平方米,增設太陽能路燈85盞,健身器材42套。二、施工技術方案(一)建筑海綿化改造技術屋頂綠化系統(tǒng)施工采用"防水層+排水層+種植基質層+植被層"四層構造,選用耐旱本地植物(如沙棘、枸杞等),基質層厚度控制在15-20cm,設置專用排水板(凸點高度20mm),周邊設擋墻及溢流口。施工順序:屋面清理→原有防水層修復→鋪設排水板→安裝過濾布→鋪設種植基質→植物種植→調試溢流系統(tǒng),單個屋頂施工周期控制在5-7天。透水屋面改造平屋面采用"原防水層+透水找平層+透水保護層"結構,選用C25透水混凝土(孔隙率15-20%),厚度80mm;坡屋面更換為陶土透水瓦,搭接縫采用防水密封膠處理,檐溝設置雨水收集斗連接至垂直落水管。(二)場地透水鋪裝技術透水磚鋪裝施工人行道采用200×100×60mm生態(tài)透水磚(抗壓強度≥30MPa),基層為150mm厚級配碎石(粒徑5-31.5mm)+50mm厚中粗砂找平層,邊緣設置排水溝,每隔50㎡設透水盲管(DN100)接入雨水花園。施工工藝:路基整形→碾壓(壓實度≥93%)→鋪設級配碎石→找平層施工→透水磚鋪設→灌縫(采用細砂+透水膠結料)→養(yǎng)護(灑水養(yǎng)護7天)。透水混凝土停車位采用C30透水混凝土(設計強度≥30MPa,透水系數≥1.5×10?3m/s),結構層厚度150mm,下設200mm厚碎石盲溝,每2個車位設置1處集水井(深800mm,內置透水管連接至調蓄池)。施工要點:嚴格控制水灰比(0.35-0.40),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振搗采用平板振動器(避免過振),表面拉毛處理后覆蓋養(yǎng)護14天,切割伸縮縫間距≤6m。(三)海綿綠地系統(tǒng)施工雨水花園建設典型結構:蓄水層(深度10-20cm)→覆蓋層(5cm厚樹皮或卵石)→種植土層(60-80cm,滲透系數1×10??m/s)→砂濾層(15cm)→碎石排水層(20cm,內置DN150透水管)。植物配置:選用鄉(xiāng)土耐澇耐旱植物,如蘆葦、鳶尾、馬藺等,形成"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立體群落,單個雨水花園施工周期7-10天。下沉式綠地施工設計比周邊路面低5-10cm,面積50-200㎡不等,邊坡坡度1:3,底部設溢流口(高于綠地表面10cm)連接至雨水管網。土方開挖采用小型挖掘機配合人工修整,種植土摻入30%腐殖質和20%砂改善滲透性,周邊設置路緣石開口(每5m一處,寬30cm)引導地表徑流。(四)排水及調蓄系統(tǒng)施工雨污分流改造雨水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環(huán)剛度≥8kN/m2),污水管采用PVC-U實壁管,管徑DN200-DN600,采用承插式連接,橡膠圈密封。施工工藝:采用人工開槽施工(槽深≤3m),管道基礎為120°砂石基礎,回填土采用級配砂石分層夯實(壓實度≥95%),每50m設置檢查口,同步安裝智能流量監(jiān)測儀。調蓄池建設2座調蓄池分別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容積500m3)和PP模塊拼裝結構(容積300m3),前者用于永久調蓄,后者作為臨時應急。鋼筋混凝土調蓄池施工:采用C30抗?jié)B混凝土(抗?jié)B等級P6),底板厚度300mm,側壁厚度250mm,設置內隔墻分倉,安裝潛水排污泵2臺(一用一備,揚程8m,流量50m3/h)。三、施工組織與進度安排(一)施工分區(qū)將12個小區(qū)劃分為A、B、C三個施工大區(qū),每個大區(qū)包含4個小區(qū),采用"大區(qū)獨立施工、小區(qū)流水作業(yè)"模式,各配置1個施工班組(30-40人),配備挖掘機2臺、壓路機1臺、混凝土攪拌機1臺及小型工具若干。(二)進度計劃(總工期180天)準備階段(1-15天):完成施工圖紙會審、技術交底、材料采購(透水磚、苗木等提前20天進場)、施工圍擋搭設(采用2.5m高彩鋼板,每50m設消防通道)?;A改造階段(16-60天):同步實施屋面防水(38棟,每棟5-7天)、外墻保溫(采用50mm厚巖棉板,粘貼+錨栓固定)、老舊管網拆除(人工配合機械,每日進度50m)。海綿設施施工階段(61-140天):透水鋪裝:61-90天(完成停車位及步道改造)雨水花園/下沉綠地:71-110天(按先地下后地上順序)調蓄池及管網:81-130天(含設備安裝調試)屋頂綠化:91-140天(避開雨季,分批次施工)配套及收尾階段(141-170天):完成健身器材安裝、路燈調試、綠化補種、場地清理。驗收階段(171-180天):分部分項驗收、海綿功能測試(模擬30年一遇降雨)、資料歸檔。(三)資源配置勞動力:高峰期投入總人數150人,其中技術工人占比60%(含透水混凝土施工、園林種植等專業(yè)工種),配置施工員6人、質量員3人、安全員3人。材料:主要材料用量:透水磚15萬塊、透水混凝土3800m3、HDPE管4500m、苗木8000株(鄉(xiāng)土樹種占比≥80%)、PP模塊1200m3。機械設備:挖掘機6臺、壓路機3臺、混凝土攪拌車6輛、灑水車3輛、小型夯實機12臺,所有設備進場前進行性能檢測并備案。四、質量與安全管理(一)質量管理體系材料控制:建立"進場檢驗-抽樣送檢-合格備案"三級制度,透水磚、透水混凝土等關鍵材料需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透水系數、抗壓強度等指標),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施工過程控制:實行樣板引路制度,每個分項工程先做100㎡樣板區(qū),驗收合格后大面積施工。透水混凝土嚴格控制配合比(水泥:石子:水=1:4.2:0.38),攪拌時間≥2分鐘,初凝前完成收面。隱蔽工程(如管網基礎、調蓄池防水層)需經監(jiān)理、建設單位共同驗收簽字后方可隱蔽。檢測驗收:每500㎡透水鋪裝檢測1組透水系數(采用現場注水法),雨水花園完工后進行24小時滲透試驗,確保滲透速率≥50mm/h。(二)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教育:施工人員進場前接受三級安全教育(公司、項目、班組),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每日開展"三交三查"(交任務、交安全、交技術,查衣著、查三寶、查精神狀態(tài))?,F場防護:臨時用電采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配電箱接地電阻≤4Ω,電纜架空敷設(高度≥2.5m)?;娱_挖深度≥2m時設置1.2m高防護欄桿,邊坡坡度1:1.5,每日檢查邊坡穩(wěn)定性。高空作業(yè)(屋頂綠化)設置安全網,作業(yè)人員佩戴雙鉤安全帶,嚴禁酒后上崗。應急管理:編制防汛、火災等應急預案,配備應急物資(沙袋200袋、滅火器10組、急救箱3個),每月組織1次應急演練,與社區(qū)醫(yī)院建立聯動機制。(三)文明施工噪聲控制:施工時間限定為8:00-12:00、14:00-20:00,噪聲源(如破碎機)設置隔音罩,晝間噪聲≤70dB,夜間嚴禁施工。揚塵治理:施工現場主要道路硬化處理,出入口設置洗車平臺(含三級沉淀池),裸土覆蓋防塵網(2000目),每日灑水降塵不少于4次。垃圾分類:設置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垃圾三區(qū)分類池,建筑垃圾分類存放,日產日清,與環(huán)衛(wèi)部門簽訂清運協議。五、后期維護與管理(一)維護責任體系初期維護(驗收后1年):由施工單位負責,組建專業(yè)維護團隊(5人),每月巡檢2次,重點檢查透水鋪裝堵塞情況、植物生長狀況、設備運行狀態(tài)。長期管理:移交社區(qū)居委會,委托物業(yè)公司實施,建立"居委會+物業(yè)+居民代表"三方管理機制,編制《海綿設施維護手冊》,明確維護職責和流程。(二)維護技術要求透水鋪裝:每季度采用高壓水槍(壓力20-30MPa)沖洗孔隙堵塞,每年進行1次透水性能檢測,當透水系數下降至設計值50%時進行翻修。植物維護:前3個月每周澆水1次(采用收集的雨水),成活率低于90%及時補種。每年春季修剪1次,清除雜草,施加有機肥(腐熟羊糞,用量5kg/㎡)。雨水花園植物每3年更新1次,避免單一物種過度繁殖。設備維護:調蓄池潛水泵每半年檢修1次(清理葉輪、更換潤滑油),智能監(jiān)測設備每季度校準傳感器,雨季前全面檢查控制系統(tǒng)。(三)資金保障初期維護資金:從工程總造價中提取3%作為質保金(約120萬元),專項用于第一年維護。長期資金:建立"物業(yè)費+財政補貼"機制,每噸自來水加收0.2元作為海綿維護專項資金,不足部分由市財政補足,確保年維護費用不低于15萬元。(四)居民參與機制培訓教育:組織居民代表(每棟樓2-3人)參加海綿設施維護培訓,掌握簡單的清淤、補種技能。認養(yǎng)制度:鼓勵居民認養(yǎng)雨水花園、生態(tài)樹池等設施,給予物業(yè)費減免獎勵(每月50-100元)。監(jiān)督反饋:開通微信公眾號報修平臺,24小時內響應居民反饋問題,處理結果公開公示。六、投資估算與效益分析(一)投資構成(總投資4800萬元)工程費用4200萬元:建筑海綿改造:850萬元(屋頂綠化420萬元、透水屋面430萬元)場地及綠地改造:1650萬元(透水鋪裝820萬元、海綿綠地830萬元)排水及調蓄系統(tǒng):1200萬元(管網改造650萬元、調蓄池550萬元)配套設施:500萬元(道路、照明、健身器材等)其他費用600萬元:設計費200萬元、監(jiān)理費150萬元、預備費250萬元。(二)效益分析經濟效益:年減少內澇損失約80萬元,雨水利用節(jié)約水費約30萬元,物業(yè)增值效益約500萬元(按每戶增值3000元計)。生態(tài)效益:年減少徑流污染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