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文明小學生_第1頁
爭做文明小學生_第2頁
爭做文明小學生_第3頁
爭做文明小學生_第4頁
爭做文明小學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10/10爭做文明小學生匯報人:XCONTENTS目錄01

班會目的02

活動準備03

班會活動過程-開場04

班會活動過程-小品表演CONTENTS目錄05

班會活動過程-禮儀知識學習06

班會活動過程-宣讀倡議書07

班會活動過程-唱拍手歌班會目的01傳承文明美德

禮儀之邦的榮耀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被譽為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從古代的周公制禮作樂,到孔子倡導“克己復禮”,禮儀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和驕傲。

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延續(xù)講文明禮貌作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歷經歲月的洗禮,代代相傳。它體現在尊老愛幼、謙遜禮讓等日常行為中,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

現代文明的要求在現代社會,文明禮貌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是融入社會、與人交往的基本準則。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更應傳承這一美德,做文明的使者。增強愛國情感與習慣培養(yǎng)

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活動旨在引導學生繼承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等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讓這些美德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愛國情感的激發(fā)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愛國不僅僅是口號,更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如升國旗時的莊嚴敬禮,對國家文化的尊重和傳承等,從而增強愛國情感。

習慣與責任感的樹立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如遵守紀律、愛護環(huán)境等。同時,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員,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禮儀教育與成長意義

表演形式的融入將禮儀常規(guī)巧妙地融入歌謠、小品等表演形式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禮儀教育,避免了傳統(tǒng)說教的枯燥。

情趣熏陶的作用生動有趣的表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欣賞和參與中受到情趣的熏陶,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

成長的重要保障禮儀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規(guī)范行為舉止,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顒訙蕚?2表演素材準備小品準備情況為了更直觀地展現不文明現象,我們準備了小品《上課》。同學們積極參與劇本編寫和角色排練,生動呈現了課堂上的不文明行為,如學生聊天、睡覺、與老師爭執(zhí)等場景,以引起大家對文明行為的關注。歌謠選擇與練習我們精心挑選了《校園文明歌》和《文明禮儀歌》這兩首歌謠。歌詞內容涵蓋了校園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上課聽講、同學相處、愛護環(huán)境等。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認真練習,力求通過歡快的歌聲傳播文明理念。班會活動過程-開場03主持人開場致辭01描繪美好景象主持人1提到“朝霞托著紅日,徐徐從東方升起。一個燦爛的日子,陽光灑滿大地”,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畫面,為班會營造出積極美好的氛圍。02強調文明元素主持人1說“晨風吹,陽光照,語言美,行為美”,主持人2接“尊師長,愛同學”,點明了文明的關鍵要素,包括語言、行為以及與他人的相處之道。03引出班會主題男女主持人合說“讓我們從小講文明,講禮貌。二(2)班‘爭做文明小學生’主題班會現在開始”,正式引出本次班會的核心主題。班會活動過程-小品表演04小品《上課》呈現課前聊天

老師進入教室準備上課,學生A、B、C三人卻在座位上開心地聊天,完全沒有注意到老師的到來,也未做好上課準備。課堂睡覺

上課鈴響后,學生A直接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對老師的講課內容毫無反應,沉浸在自己的夢鄉(xiāng)中。持續(xù)閑聊

在老師開始講課時,學生B和C依舊沒有停止聊天,交頭接耳,還時不時發(fā)出笑聲,嚴重影響課堂秩序。擅自闖入與爭執(zhí)

學生D未經允許自行進入教室,還與老師發(fā)生爭執(zhí),態(tài)度十分不禮貌,隨后氣沖沖地離開教室。課堂爭吵

課堂進行到一半時,學生B和C因小事開始爭吵,學生A也參與其中,教室里一片混亂,老師最終氣憤而去。學生評論與反思

對不文明行為的批判有同學指出,學生在課堂上聊天、睡覺、爭吵等行為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嚴重破壞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

自我行為反思部分同學反思自己在日常學習中也存在類似的小毛病,如偶爾上課開小差、和同學偷偷講話等,認識到這些行為的不當之處。

改進建議提出同學們紛紛提出改進建議,如制定課堂紀律公約、互相監(jiān)督提醒等,希望能共同營造一個文明有序的課堂環(huán)境。班會活動過程-禮儀知識學習05禮儀規(guī)范概述

禮儀的定義禮儀即禮節(jié)與儀式,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

中國禮儀地位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儀一直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禮儀的重要性禮儀有助于促進人際交往,維護社會秩序,提升個人和國家的形象。升國旗禮儀

姿勢要求升國旗時,應立正站好,身姿挺拔,展現出莊重嚴肅的態(tài)度。

注目行禮要向國旗行注目禮,目光專注地注視國旗,表達對國家的敬意。

尊重意義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升國旗是神圣莊嚴的事,我們要尊重國旗,不將其視為兒戲,杜絕說話打鬧等不當行為。校園禮儀要求

01尊重師長在學校要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02同學相處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友愛,不說粗話臟話,不打架斗毆,共同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03遵守規(guī)范做到不抽煙、不喝酒,儀容儀表符合學校規(guī)范,如穿校服、保持得體發(fā)型等。公共場所禮儀

乘車禮儀乘車時應遵守秩序,先下后上,尊重司售人員,主動為老弱病殘孕讓座。

影劇院禮儀在影劇院不大聲喧嘩,不亂扔廢棄物,提前到達座位,避免影響他人觀看。

大型活動禮儀參加大型活動聽從現場安排,入場不擁擠,進場后不隨便走動,保持場地整潔。班會活動過程-宣讀倡議書06倡議書內容展示

01尊敬師長尊重老師的勞動,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例如認真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積極響應老師的教學安排。

02友愛同學同學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和睦相處,禮貌相待。如同學有困難時主動伸出援手,共同進步。

03舉止文明不隨地亂扔亂吐,不浪費水電,不破壞公物,不抽煙喝酒,不打架斗毆,不說粗話臟話,不在公共場所喧嘩。同時,要敢于制止不文明現象。

04注重儀容儀表不穿奇裝異服,進出校門要著裝校服,男女生不留怪發(fā)型,不染發(fā)燙發(fā),不戴耳環(huán)首飾,不留長指甲,女生不化妝,以符合學生身份和學校規(guī)范。班會活動過程-唱拍手歌07歌曲內容與意義《校園文明歌》歌詞展示歌詞為“上課聽講要專心,幫助同學要熱心,放學路上要當心,完成作業(yè)要細心,遇到困難不灰心,對待集體要關心,團結合作要齊心,師生互助心連心”,涵蓋了學習、生活、同學相處等校園生活的多個方面。《文明禮儀歌》歌詞展示歌詞有“少先隊員要做到,講文明,講禮貌。唱著童謠去學校,路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