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翻漿處理施工方案_第1頁
河堤翻漿處理施工方案_第2頁
河堤翻漿處理施工方案_第3頁
河堤翻漿處理施工方案_第4頁
河堤翻漿處理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堤翻漿處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1工程背景本工程位于XX河道中下游段,河堤全長1.2km,沿線地質以粉質黏土為主,地下水位較高(埋深1.5-2.0m),歷年汛期及凍融循環(huán)后頻繁出現(xiàn)翻漿現(xiàn)象。翻漿區(qū)域主要集中在K0+200-K0+800段,表現(xiàn)為堤頂路面鼓包、邊坡滑塌、局部承載力不足(實測壓實度低于85%),對堤防穩(wěn)定性及防汛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2工程目標通過系統(tǒng)性翻漿處理,消除堤身軟弱層,提高堤基承載力(壓實度≥95%),完善排水系統(tǒng),確保河堤在設計洪水頻率(1/50)及-10℃低溫環(huán)境下的結構穩(wěn)定性,兼顧生態(tài)防護與后期維護需求。二、施工準備2.1技術準備勘察與設計:采用地質雷達對翻漿區(qū)域進行無損檢測,確定軟弱層分布范圍(平均深度1.2-1.8m),結合鉆探取樣分析,明確換填深度及材料參數。測量放樣:使用全站儀布設控制網,按50m間距設置里程樁,標注開挖邊界、換填范圍及排水設施位置,同步設置臨時水準點(精度±2mm)。2.2材料與設備準備2.2.1材料要求材料類型技術指標來源與檢驗要求級配碎石最大粒徑≤150mm,含泥量≤5%,不均勻系數Cu≥5,曲率系數Cc=1-3本地采石場,每500m3檢測1組級配及含泥量土工格柵雙向拉伸聚丙烯(PP)材質,縱橫向拉伸強度≥80kN/m,延伸率≤10%廠家提供出廠合格證,現(xiàn)場抽樣送檢透水土工布單位面積質量≥300g/㎡,滲透系數≥1×10?3cm/s,CBR頂破強力≥3.2kN符合GB/T17638標準,每批次檢測1組水泥土水泥摻量8%(重量比),7d無側限抗壓強度≥1.5MPa,壓實度≥96%現(xiàn)場拌合,每200m3制作3組試塊2.2.2主要設備配置設備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量用途挖掘機PC200(1.0m3斗容)2臺軟弱層開挖、基坑清理振動壓路機YZ20(激振力39t)1臺分層碾壓(壓實度檢測用)平地機PY1801臺填料整平、坡度修整潛水泵Φ150mm(揚程15m)4臺基坑排水、圍堰降水水泥土拌合機WBZ5001臺水泥土現(xiàn)場拌合三、施工方法與技術措施3.1施工總體流程測量放樣→圍堰與排水→軟弱層開挖→基底處理→分層換填與碾壓→排水系統(tǒng)施工→生態(tài)護坡→質量驗收3.2關鍵工序施工3.2.1圍堰與排水臨時圍堰:采用編織袋土圍堰(堰頂寬1.5m,內外邊坡1:1.5),沿施工段上下游各50m處修筑,中間設置導流渠(底寬2m,縱坡1.5%),配置4臺潛水泵(Φ150mm)抽排堰內積水,確?;痈稍铩;优潘洪_挖縱橫向盲溝(深0.5m,寬0.4m),內填碎石,溝底鋪設透水土工布,匯水后通過集水井(間距50m)抽排至河道下游。3.2.2軟弱層開挖開挖方式:采用挖掘機分層開挖,每層深度≤1.0m,嚴禁超挖(預留20cm人工清底)。開挖邊界超出翻漿區(qū)邊緣1.0m,邊坡按1:1.2放坡,坡腳設置排水溝(寬0.3m,深0.4m)。棄土處理:棄土運至指定棄渣場(距離3km),嚴禁隨意堆放污染河道;可利用土方(含泥量<10%)單獨堆放,用于后期生態(tài)護坡回填。3.2.3換填與碾壓基底處理:清底后采用20t振動壓路機靜壓2遍,檢測基底承載力(≥120kPa),局部軟弱區(qū)域(承載力<100kPa)采用碎石樁加固(樁徑50cm,間距1.5m,梅花形布置)。分層換填:第一層(0-50cm):鋪設級配碎石,最大粒徑≤100mm,采用平地機整平,振動壓路機(激振力39t)碾壓6-8遍(碾壓速度2.0km/h),壓實度≥95%。第二層(50-100cm):鋪設土工格柵(幅寬4m,搭接長度30cm,采用U型釘固定),其上填筑級配碎石,碾壓工藝同上。第三層(100-150cm):若翻漿深度超過1.5m,采用水泥土回填(水泥摻量8%),拌合均勻后分層碾壓(每層厚度≤25cm),壓實度≥96%。碾壓檢測:每層碾壓完成后,采用環(huán)刀法檢測壓實度(每1000㎡取樣3組),不合格區(qū)域重新翻拌碾壓。3.2.4排水系統(tǒng)施工縱向排水盲溝:沿堤頂內側(距堤肩1.0m)設置,斷面尺寸0.5m×0.6m,內填碎石(粒徑5-10cm),溝壁包裹透水土工布,每隔20m設置Φ100mmPVC橫向排水管(坡度2%),將水排至堤外排水溝。邊坡截水溝:在堤坡1/2高度處設置梯形截水溝(上口寬0.8m,下口寬0.5m,深0.6m),采用M7.5漿砌石砌筑,溝底鋪設土工膜防滲,匯入堤腳排水溝。3.2.5生態(tài)護坡坡面修整:換填完成后,人工修整邊坡至設計坡度(1:2.5),鋪設30cm厚種植土(含腐殖質≥15%)。植被恢復:采用噴播綠化(草灌比7:3,含高羊茅、紫花苜蓿、紫穗槐),覆蓋無紡布保濕,養(yǎng)護期不少于60d,確保植被覆蓋率≥90%。四、質量控制4.1材料質量控制進場檢驗:級配碎石、土工格柵等主要材料需提供出廠合格證,進場后按批次抽樣送檢(碎石級配、含泥量;土工格柵拉伸強度),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水泥土拌合:嚴格控制水泥摻量(誤差±0.5%),拌合時間≥90s,確保水泥分布均勻,現(xiàn)場檢測坍落度(10-20mm)。4.2施工過程控制壓實度檢測:每層碾壓后采用灌砂法或環(huán)刀法檢測壓實度,頻率為每1000㎡3組,單點壓實度不得低于設計值(95%),合格率≥90%。平整度控制:堤頂路面采用3m直尺檢測,平整度偏差≤15mm;邊坡采用坡度尺檢查,偏差≤±0.5°。排水系統(tǒng):盲溝反濾層厚度≥30cm,排水管接口密封嚴密,通水試驗無滲漏(持續(xù)30min水位無下降)。4.3驗收標準(依據SL/T223-2025)項目允許偏差檢測方法壓實度≥95%灌砂法/環(huán)刀法換填厚度±50mm水準儀測量堤頂高程±30mm全站儀+水準儀邊坡坡度±0.5°坡度尺排水盲溝斷面±50mm鋼尺量測五、安全與環(huán)保措施5.1安全防護機械作業(yè):挖掘機、壓路機作業(yè)半徑內嚴禁站人,夜間施工設置警示燈(間距50m),配備專職安全員現(xiàn)場指揮。基坑支護:開挖深度超過2m時,邊坡采用鋼板樁支護(長度4m,間距0.5m),每日檢查邊坡穩(wěn)定性,發(fā)現(xiàn)裂縫立即停工處理。5.2環(huán)保要求揚塵控制:棄土運輸車輛加蓋篷布,施工便道每日灑水(3次/d);水泥土拌合站設置圍擋及霧炮機。水土保持:棄渣場設置擋渣墻(高1.2m)及沉淀池(3級,總容積50m3),嚴禁施工廢水直接排入河道。六、施工進度計劃工序名稱工期(天)開始時間關鍵節(jié)點施工準備7第1-7天完成測量放樣、材料進場圍堰與排水5第8-12天堰內水位降至基底以下軟弱層開挖10第13-22天完成600m段開挖換填與碾壓20第23-42天分層驗收合格率≥95%排水系統(tǒng)施工10第43-52天盲溝通水試驗合格生態(tài)護坡15第53-67天植被覆蓋率≥80%驗收5第68-72天整體工程合格七、驗收程序7.1單元工程驗收由監(jiān)理單位組織,施工單位提交《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重點驗收換填厚度、壓實度、排水盲溝斷面等指標,驗收合格后簽署驗收簽證。7.2竣工驗收由項目法人組織,邀請設計、監(jiān)理、第三方檢測機構參與,內容包括:資料審查:施工日志、檢測報告、隱蔽工程記錄等;現(xiàn)場檢測:隨機抽取3處翻漿處理段,采用荷載板試驗檢測承載力(≥150kPa);外觀鑒定:堤頂平整、邊坡穩(wěn)定、排水暢通,無明顯沉降或裂縫。驗收合格后出具《竣工驗收鑒定書》,納入工程檔案備案。八、后期維護定期監(jiān)測:設置沉降觀測點(間距50m),前6個月每月觀測1次,后期每季度1次,累計沉降量不得超過30mm。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