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拆遷施工方案_第1頁
嘉興拆遷施工方案_第2頁
嘉興拆遷施工方案_第3頁
嘉興拆遷施工方案_第4頁
嘉興拆遷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嘉興市城市更新區(qū)域拆遷施工綜合方案一、工程概況1.1項目背景與范圍本項目位于嘉興市南湖區(qū)核心更新區(qū)域,涉及拆遷總面積約8.5萬平方米,包含住宅建筑6.2萬平方米、商業(yè)建筑1.8萬平方米及配套設施0.5萬平方米。項目北至東升東路,南抵甪里街,西臨紡工路,東接雙溪路,覆蓋3個完整街坊共計230戶居民及17家企事業(yè)單位。根據《嘉興市2025年度第2批土地征收成片開發(fā)方案》要求,本項目需在2026年3月前完成全部拆除作業(yè),為后續(xù)市政公園及人才公寓建設提供用地保障。1.2建筑結構特征住宅建筑:以磚混結構為主(占比75%),建筑層數2-6層,典型戶型為80-120㎡,成新率區(qū)間40%-85%。其中1984年前建造的歷史建筑12棟,需按特殊保護程序實施拆除。商業(yè)建筑:框架結構占比60%,包含3棟局部鋼結構的沿街商鋪,最大跨度12米,基礎形式為樁基礎(樁長22-28米)。特殊構建筑物:區(qū)域內有2處清代古井、3處百年以上樹木及1座民國時期門樓,需按文物保護要求實施遷移保護。1.3周邊環(huán)境條件地下設施:經地質雷達探測,區(qū)域內分布DN300給水管(埋深1.2米)、DN800雨水管(埋深2.5米)及10kV電纜等12處地下管線,已繪制詳細管線分布圖并標注3處燃氣管道接口位置。周邊建筑:南側距離居民小區(qū)最近建筑僅18米,西側50米范圍內有110kV高壓線架空線路,東側毗鄰市政主干道(日均車流量1.2萬輛)。敏感點:東北側300米處為嘉興市第一中學,需嚴格控制施工時間及噪聲排放。二、施工準備2.1技術準備圖紙會審:已完成建筑結構圖、水電管線圖等15套技術文件復核,重點標注承重構件位置及管線走向,形成《結構安全分析報告》。對4棟存在結構隱患的建筑(如3號樓東單元承重墻開裂)制定專項加固方案?,F場勘查:使用全站儀建立施工坐標系,布設28個測量控制點;采用無人機航拍建模技術制作1:500三維實景模型,精確計算各建筑拆除工程量。方案審批:編制《拆除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及6個附件(機械配置表、拆除順序圖、應急預案等),已通過監(jiān)理單位及嘉興市住建局備案(備案編號:嘉建拆備2025-042號)。2.2現場準備場地圍擋:采用2.5米高彩鋼板(厚度0.5mm)全封閉施工區(qū)域,設置3個出入口(主入口寬6米,次入口寬4米),安裝智能門禁系統及16路高清監(jiān)控設備(存儲容量90天)。臨時設施:搭建350㎡辦公區(qū)(含安全體驗館)、600㎡材料堆放區(qū)(劃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危廢三類區(qū)域)及200㎡洗車平臺(配置三級沉淀池)。管線處理:已協調市政部門完成供水、供電、燃氣等8項管線切斷作業(yè),在各切斷點設置明顯標識及防護圍欄,配備應急搶修物資。2.3資源配置機械設備:配置液壓破碎錘(2臺,型號HB36G)、液壓剪(1臺,開口寬度1.2米)、裝載機(3臺,斗容3m3)、霧炮機(6臺,覆蓋半徑30米)及渣土運輸車(15輛,密閉式)。人員配置:項目經理1人(持一級建造師證)、安全員3人(持證上崗)、機械操作員12人(含特種設備操作證)、信號指揮員6人及普工25人,全員通過崗前安全培訓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材料準備:儲備防塵網(20000㎡)、滅火器(40具,ABC型4kg)、臨時支撐鋼管(5000米)及應急照明設備(30套)。三、拆除施工流程3.1總體拆除順序遵循"先非承重后承重、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原則,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1-15天):完成商業(yè)建筑及附屬設施拆除,優(yōu)先處理3處高壓線影響區(qū)域第二階段(16-45天):實施住宅建筑拆除,按"分片流水"方式推進,每日作業(yè)時間限定為7:00-18:00第三階段(46-60天):處理地下結構及場地平整,完成渣土清運及場地驗收3.2分部分項工程施工3.2.1預處理工程門窗拆除:采用人工拆除,拆除前關閉所有水電閥門,分類收集可回收門窗(鋁合金門窗回收率≥85%),玻璃碎片采用專用容器運輸。管線剝離:對10kV電纜、通信光纜等實施保護性拆除,安排專業(yè)隊伍按"先高壓后低壓、先干線后支線"順序作業(yè),回收電纜線芯純度≥99.5%。?;诽幹茫簩ι虡I(yè)建筑內發(fā)現的3處廢棄化學品儲存罐(容積50-200L),委托有資質單位采用"惰性氣體置換+真空抽取"方式安全處置。3.2.2主體結構拆除多層住宅:采用"機械+人工"協同作業(yè),液壓錘從6層開始逐層破碎,每層設置2臺霧炮機同步降塵,人工配合清理梁柱節(jié)點鋼筋(回收率≥90%)。鋼結構建筑:使用液壓剪先拆除檁條及屋面系統,再分段切割鋼柱(單段長度≤6米),切割作業(yè)配備專用滅火毯及接火斗,防止火花飛濺。歷史建筑:對12棟保護性建筑實施"編號拆解",木構件采用人工拆卸(配備傳統木匠5人),磚瓦分類存放(合格率≥95%),計劃用于后續(xù)文化公園建設。3.2.3地下結構處理基礎拆除:采用液壓錘破碎樁基礎,樁頭破除后露出鋼筋長度≥300mm,便于后續(xù)拔出作業(yè);對地下消防水池(容積500m3)采用"先抽水后分塊拆除"方式,防止結構坍塌。地下管線清理:人工開挖暴露地下管線,采用機械切割分段(長度≤10米),DN300以上管道切割面平整度誤差≤2mm,確保接口密封。場地平整:拆除完成后進行場地碾壓(壓實度≥93%),采用20t振動壓路機分3遍作業(yè),場地標高誤差控制在±50mm內。3.3特殊區(qū)域施工措施高壓線防護:西側110kV高壓線下方30米范圍設置限高4米的防護架(采用Φ48×3.5mm鋼管搭設),安裝防觸電報警裝置,作業(yè)時配備專職監(jiān)護人。文物遷移:2處清代古井采用"整體吊裝遷移法",先澆筑鋼筋混凝土保護殼(厚度200mm),使用25t吊車吊裝至臨時存放區(qū);3處百年樹木實施斷根移植,保留土球直徑≥1.5米。毗鄰建筑保護:南側居民小區(qū)毗鄰區(qū)域設置雙排鋼板樁防護(長度6米,間距1.2米),安裝測斜儀實時監(jiān)測(精度0.1mm),控制沉降量≤30mm。四、安全保障措施4.1安全管理體系組織架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管理小組,設置3名專職安全員(持證上崗),各施工班組配備兼職安全員,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網絡。制度建設:制定《拆除工程安全操作規(guī)程》《高處作業(yè)管理規(guī)定》等12項制度,實施"每日安全晨會、每周安全檢查、每月安全考核"機制,留存完整記錄備查。教育培訓:全員崗前培訓不少于24學時,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率100%,每月組織1次應急演練(包含坍塌、觸電、火災等場景)。4.2專項安全措施4.2.1機械作業(yè)安全設備管理:建立機械設備臺賬,每日班前檢查液壓系統(壓力≤32MPa)、制動裝置及安全防護裝置,不合格設備嚴禁使用。作業(yè)半徑控制:液壓錘作業(yè)半徑5米內設置警戒區(qū),配備信號指揮員(持旗語指揮證),機械回轉范圍內嚴禁站人。夜間停放:機械設備夜間停放于專用場地,設置防溜車裝置,切斷電源并鎖閉操作室。4.2.2高處作業(yè)安全臨邊防護:拆除作業(yè)面設置1.2米高防護欄桿(間距≤2米),滿掛密目安全網(網目密度≥2000目/100cm2),作業(yè)人員佩戴雙鉤安全帶。腳手架搭設:3層以上拆除作業(yè)搭設滿堂腳手架(立桿間距1.5米×1.5米),鋪設腳手板(厚度≥50mm)并固定牢固,每兩層設置水平安全網。交叉作業(yè):上下層同時作業(yè)時設置隔離防護層(采用50mm厚木板+阻燃安全網),層間距離≥3米,嚴禁垂直方向同時施工。4.2.3用電安全管理臨時用電: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設置3級配電2級保護,配電箱安裝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30mA,動作時間≤0.1s)。電纜敷設:架空電纜高度≥4米,埋地電纜穿管保護(埋深≥0.7米),嚴禁拖地或被碾壓,電纜接頭處設置防水措施。照明設施:作業(yè)區(qū)照明使用36V安全電壓,燈具間距≤15米,夜間施工區(qū)域設置警示燈(紅色閃爍),亮度≥2cd。4.3應急預案應急組織:組建20人應急突擊隊,配備應急車輛2臺(24小時待命),與嘉興市急救中心(120)、消防救援支隊建立聯動機制。物資儲備:設置應急物資倉庫,儲備擔架2副、急救箱3個(含止血帶、繃帶等30種用品)、應急發(fā)電機(功率50kW)及應急水泵4臺。響應流程:發(fā)生事故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10分鐘內上報建設單位及監(jiān)管部門,30分鐘內組織現場救援,24小時內提交事故快報。五、環(huán)境保護措施5.1揚塵控制濕法作業(yè):拆除作業(yè)時同步開啟霧炮機(覆蓋率100%),每臺霧炮機配置PM10在線監(jiān)測儀(數據實時上傳監(jiān)管平臺),揚塵濃度超過0.5mg/m3時自動報警。覆蓋措施:裸露場地及渣土堆放區(qū)100%覆蓋防塵網(2000目/100cm2),渣土運輸車輛必須密閉(篷布覆蓋率100%),出場前沖洗輪胎(洗車平臺配置高壓水槍,水壓≥8MPa)。道路保潔:施工區(qū)域主要道路每日灑水4次(早中晚及夜間),配備2名專職保潔員,保持路面濕潤無揚塵。5.2噪聲與振動控制時間管控:中高考期間(6月1-15日)嚴格限制夜間施工,常規(guī)作業(yè)時間為7:00-18:00,特殊情況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并公告周邊居民。降噪措施:液壓破碎錘安裝隔音罩(降噪量≥25dB),高噪聲設備設置隔音屏障(高度3米,吸聲系數≥0.8),敏感區(qū)域噪聲監(jiān)測值控制在晝間≤70dB、夜間≤55dB。振動監(jiān)測:毗鄰建筑安裝振動監(jiān)測儀(量程0-100mm/s),實時監(jiān)測數據超標時(≥65mm/s)立即停止作業(yè),采取減振措施(如設置緩沖墊層)。5.3廢棄物管理分類處置:設置6個分類收集點,分為可回收物(鋼筋、木材、塑料等)、建筑垃圾(混凝土塊、磚瓦等)、危險廢物(廢油、廢油漆桶等)及生活垃圾四大類,分類率達到100%。建筑垃圾資源化:混凝土塊破碎后加工成再生骨料(粒徑5-31.5mm),用于場地臨時道路基層(利用率≥80%);磚瓦碎片用于基坑回填(壓實度≥90%)。危廢處置:廢油、廢油漆桶等危險廢物存放于專用危廢間(符合GB18597-2023標準),委托有資質單位定期清運處置,轉移聯單保存完整。5.4水土保持排水系統:施工區(qū)域設置環(huán)形排水溝(斷面300mm×400mm)及三級沉淀池(總容積50m3),雨水經沉淀后排放(懸浮物≤100mg/L)。防滲措施:油料庫房地面鋪設HDPE防滲膜(厚度1.5mm),設置防滲溝及集油池(容積5m3),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植被恢復:拆除完成后及時平整場地,對裸露地表覆蓋綠化土(厚度≥300mm),撒播草籽(選用本地物種),植被恢復率達到90%以上。六、補償安置實施6.1補償標準與方式6.1.1住宅補償貨幣補償:按市場評估價補償,主城區(qū)住宅評估基準價30000-35000元/㎡(含裝修),郊區(qū)20000-25000元/㎡。選擇貨幣補償的額外給予10%獎勵(不包括裝修、附屬物)。產權調換:提供3處安置房源(城東、城南、城北片區(qū)),安置面積標準為:人均15-30㎡(低于15㎡按15㎡安置,高于30㎡按30㎡安置)。安置房價格分為:安置標準內按標準價(8500元/㎡)、超標準但未超原面積按成本價(12000元/㎡)、超原面積按市場價結算。特殊群體:獨生子女(未婚)增加1個安置人口;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享受優(yōu)先選房權,并給予200元/㎡的額外補助。6.1.2商業(yè)補償房屋價值補償:按市場評估價(含土地使用權)補償,框架結構商業(yè)用房評估價25000-40000元/㎡,磚混結構18000-25000元/㎡。停產停業(yè)損失:按房屋評估價(不含裝修)的5%-10%補償(商業(yè)5%、工業(yè)10%),最低標準為商業(yè)300元/㎡、工業(yè)200元/㎡。搬遷費:商業(yè)用房按1500元/戶+15元/㎡(超60㎡部分)計算,工業(yè)用房按30元/㎡計算(含設備搬遷)。6.1.3附屬物補償裝修補償:按重置成本法評估,精裝修800-1200元/㎡,簡裝修300-500元/㎡,毛坯房不予補償。附屬設施:圍墻150-200元/㎡,水井8000-15000元/口,樹木按胸徑補償(5-10cm500元/株,10-20cm1500元/株,20cm以上3000元/株)。臨時建筑:未超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按殘值補償(鋼結構40%、磚混30%),超期違章建筑不予補償。6.2安置實施流程前期準備:成立由街道、社區(qū)、評估機構組成的工作組,完成產權調查、面積測繪及評估機構選定(通過公開搖號確定3家備選機構)。協議簽訂:采用"陽光征收"平臺,補償方案、評估結果等全程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設置簽約獎勵期(前30天獎勵12%,每延后10天遞減3%),對在約定期限內搬遷的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過渡安置:提供兩種過渡方式選擇:自行過渡(三環(huán)內20元/㎡·月,不足1200元按1200元補償;三環(huán)外17元/㎡·月,不足1000元按1000元補償);統一安置(提供2處周轉房,配備基本家具家電)。交付驗收:被拆遷人搬遷后簽署《房屋交接單》,驗收組現場核查水電氣表讀數、門窗完好情況等,出具《驗收合格證明》后支付剩余補償款。6.3爭議解決機制調解機制:設立由法律專家、評估師、社區(qū)代表組成的調解委員會,提供免費咨詢服務,爭取90%以上爭議通過調解解決。行政裁決:對調解不成的案件,當事人可向嘉興市住建局申請行政裁決,裁決時限為收到申請后30日內。司法途徑:當事人對裁決結果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嘉興中院試點"拆遷糾紛智能審判系統",平均審理周期縮短至30天。七、施工進度計劃7.1總體進度安排第一階段(1-15天):完成施工準備、管線切斷及商業(yè)建筑拆除,計劃完成總工程量的30%。第二階段(16-45天):實施住宅建筑拆除,完成歷史建筑保護性拆解,計劃完成總工程量的55%。第三階段(46-60天):地下結構處理、渣土清運及場地平整,完成竣工驗收,計劃完成總工程量的15%。7.2關鍵節(jié)點控制第5天:完成全部地下管線切斷及標識第15天:完成商業(yè)區(qū)域拆除及場地清理第30天:完成50%住宅建筑拆除第45天:完成全部地上結構拆除第55天:完成渣土清運(總量約12萬m3)第60天:通過竣工驗收并移交場地7.3進度保障措施資源保障:投入足夠機械設備(備用液壓錘1臺),高峰期安排2個作業(yè)班組(白班8:00-18:00,夜班19:00-23:00),確保日拆除面積≥1500㎡。協調機制:每周組織建設、監(jiān)理、施工三方進度協調會,及時解決管線遷改、文物保護等影響進度的問題。應急趕工:預留5天機動時間,如遇雨天等不可抗力因素,采用"小雨不停工、大雨過后搶工期"方式,確??偣?/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