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1∕T 118-2022 毛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3711∕T 118-2022 毛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3711∕T 118-2022 毛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3711∕T 118-2022 毛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3711∕T 118-2022 毛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B.67

CCS65.020.20

3711

日照市地方標準

DB3711/T118—2022

毛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hyllostachyseduliscultivation

2022-08-12發(fā)布2022-09-12實施

日照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3711/T118—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造林地選擇和規(guī)劃...................................................................2

5栽植...............................................................................3

6幼林撫育管理.......................................................................3

7成林管理...........................................................................4

8有害生物防治.......................................................................6

9記錄及檔案保存.....................................................................8

I

DB3711/T11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jié)構(gòu)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gòu)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日照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提出、歸口并組織實施。

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日照市林業(yè)保護和發(fā)展服務中心、日照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日照市標準化研

究院、日照藍色農(nóng)林科技有限公司、莒縣城陽鎮(zhèn)林業(yè)站、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等單位參加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解瑞清、孫成建、李宜明、解振海、楊靜、王貴芝、傅志輝、王婷婷、于明香、

王愛、王合朋、張守海。

II

DB3711/T118—2022

毛竹栽培技術規(guī)程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毛竹栽培的造林地選擇和規(guī)劃、栽植、幼林撫育管理、成林管理、有害生物防治等要

求。

本文件適用于日照市行政區(qū)域內(nèi)的毛竹栽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20391-2006毛竹林豐產(chǎn)技術

GB/T32770-2016竹子名詞術語

3術語和定義

GB/T20391-2006、GB/T32770-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立竹年齡ageofstandingculm

單株立竹存活的時間,用“年(齡)”或“度”表示。新竹長成到第2年春完成換葉前為1度,換葉

完成到第2次換葉前為2度,以后每2年換葉1次,增加1度。

[來源:GB/T20391-2006,2.4.4]

枝盤branchround

母竹竹稈上每一分枝的節(jié)、枝、葉合稱為一個枝盤。

[來源:GB/T32770-2016,5.5]

斷梢breakingtipshoot

采取人為或其他手段,將鞭梢或竹稈梢部截斷,以去除頂端優(yōu)勢的經(jīng)營措施。

[來源:GB/T32770-2016,4.53]

母竹parentbamboo

用于移植造林的竹株。母竹要求竹齡1年~2年,粗度合適、鞭根系統(tǒng)健壯。

[來源:GB/T32770-2016,4.4.1]

1

DB3711/T118—2022

竹鞭bamboorhizome

毛竹地下生長的莖,其節(jié)上具根和可分化成筍或鞭的芽。

[來源:GB/T20391-2006,2.5]

來鞭comingrhizome

以某竹株為基點,鞭芽朝向竹株方向的鞭為該竹株的來鞭。

[來源:GB/T32770-2016,4.3]

去鞭goingrhizome

以某竹株為基點,鞭芽背向竹株方向的鞭為該竹株的去鞭。

[來源:GB/T32770-2016,4.4]

大小年毛竹林on-yearandoff-yearbamboostand

相鄰年份的發(fā)筍成竹數(shù)量差異大的毛竹林,發(fā)筍成竹數(shù)多的年份稱大年,發(fā)筍成竹數(shù)少的年份稱小

年。

[來源:GB/T20391-2006,2.4.6]

花年毛竹林even-yearbamboostand

各年的發(fā)筍成竹數(shù)量變化不大的毛竹林。

4造林地選擇和規(guī)劃

造林地選擇

4.1.1宜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宜林地,土層深度應在50cm以上。

4.1.2土壤選擇以pH值為4.5~7.0的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的黃土、壤土為宜。石礫土、沙土、鹽堿地不

宜栽植。

造林地規(guī)劃

應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經(jīng)濟利用土地和設施配套”的原則進行。應包括栽植區(qū)的劃分,灌

溉與排水系統(tǒng)的設置,道路的修筑以及管理設施和場所等。

林地整理

4.3.1造林應全墾整地,墾復深度大于50cm,打破犁底層,防止土壤積水,同時做好排水明渠和灌

溉設施。

4.3.2根據(jù)造林密度挖好栽植穴,土壤條件較差可進行客土改良,栽植穴以深50cm、直徑大于70cm

為宜。

2

DB3711/T118—2022

5栽植

母竹的選擇與處理

5.1.1母竹選擇

宜選擇1年生~3年生竹,胸徑4cm~6cm之間,生長健壯,側(cè)枝豐滿,竹葉顏色正常,無病蟲害的

的竹株。

5.1.2母竹移栽土球規(guī)格

園林用母竹移栽土球規(guī)格一般以竹株胸徑的8倍~10倍為宜;造林用母竹移栽土球規(guī)格一般以來鞭

30cm,去鞭40cm為宜。

5.1.3母竹修剪

5.1.3.1園林苗縮枝縮葉

園林用母竹起苗后應及時進行縮枝縮葉,視土球大小,保留原有葉量的1/3~1/5,運輸前放置在陰

涼處。

5.1.3.2造林苗斷梢

造林用母竹挖取后,應立即進行斷梢處理,視枝條葉片多少,留枝條5盤~7盤。

5.1.4母竹的運輸與保存

5.1.4.1母竹應做到隨挖、隨運、隨栽,搬運時輕拿輕放,不應拋丟;遇高溫天氣時,裝車應注意遮

陽,運輸時車廂需遮蓋篷布,避免母竹被太陽暴曬,選擇夜間運輸為宜。

5.1.4.2母竹栽植前應放置陰涼處,葉面和土球噴水,草簾遮蓋土球,保持土球濕潤;同時防止日曬

和暴雨沖刷根部。母竹從起苗至栽植以不超過3天~5天為宜。

栽植方式

采用母竹移栽造林方式進行栽植。

栽植時間

以秋季9月~11月霜凍之前或春節(jié)后到清明之前的2月~4月為宜。冬季嚴寒和夏季酷暑期間移栽成

活率低,不宜移栽。發(fā)筍季節(jié)起母竹對竹林破壞較大,不宜在該時期造林。

栽植密度

防護林栽植株行距以5mX4m為宜,栽植密度500株/h㎡以上;豐產(chǎn)林或筍用林栽植株行距以3mX4

m為宜,栽植密度830株/h㎡以上。

栽植方法

栽植穴應大于母竹土球規(guī)格,適當回填表土。栽植深度比原土球地表土深5cm~10cm,覆土后踏

實,一次性澆透水分。風大處應搭支架固定,防止風搖導致成活率下降。

6幼林撫育管理

3

DB3711/T118—2022

補植

對于新造林地的死亡母竹,應及時清除并補植。

水分管理

母竹栽種后,應澆透水一次。遇干旱天氣,7天補水一次,連續(xù)補水2次~3次。遇天氣多雨,對平

地、低洼地、地下水位高的林地應開溝排水。

施肥管理

栽植第1年施肥2次。3月~4月施肥1次,為催筍肥,株穴施肥或撒施;以6月~7月結(jié)合松土、除草

施肥1次,為長竹生鞭肥。造林當年施尿素45kg/h㎡~60kg/h㎡或復合肥90kg/h㎡~180kg/h㎡。第

2年、第3年施肥量每年增加1倍。

除草

新造林2年內(nèi)提倡以耕代撫,套種豆類、西瓜、藥材等,不宜套種芝麻、玉米等高桿作物,也不宜

種植地瓜等地下收獲作物。套種的中耕以不損傷竹鞭和筍芽為宜。也可以覆蓋地膜進行保墑,同時抑制

雜草生長。

竹筍管護

6.5.1出筍時間

毛竹春筍出土初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盛期一般在5月~6月。

6.5.2幼筍管護

母竹栽植頭3年,發(fā)筍期間不應挖掘健壯筍和清理母竹。病蟲筍、路中筍、小筍和歪筍及時疏除。

第4年為竹林形成期,竹筍應少疏多留;一年中后期生長的筍則應多疏少留;初期零星露頭筍應一律挖

除。

7成林管理

竹林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

每2年留養(yǎng)新竹700株/h㎡~900株/h㎡,選擇生長健壯的盛期竹筍進行留養(yǎng),保留母竹2250株/h㎡~

2700株/h㎡,立竹在林分中均勻分布。年齡結(jié)構(gòu)1:2:3度竹立竹組成為1:1:1。筍用林密度可適當降低,

以不低于1500株/h㎡為宜,園林觀賞用竹林密度可以適當提高,以不超過4500h㎡為宜。

墾復

以6月~7月結(jié)合施肥,進行竹林墾復,清除老鞭和竹蔸,深埋淺鞭和跳鞭,墾復深度一般在20cm

之內(nèi),不宜太深。

水分管理

9月~10月的筍芽分化時期和4月~6月的孕筍成竹兩個時期,如逢干旱需要人工澆灌,有條件的竹

林可以采用水肥一體化的形式進行澆灌,也可以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通過自流灌溉方法進行澆灌。多

雨季節(jié)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澇。

4

DB3711/T118—2022

施肥

7.4.1孕筍肥

每年的2月~3月孕筍期,需要增施一次速效肥,以復合肥(300kg/h㎡~450kg/h㎡為宜;也可以施

用尿素等速效氮肥。遇小雨天氣可地面撒施。

7.4.2長竹肥

每年6月上旬,施肥以有機肥和農(nóng)家肥為主,適當配施氮、磷、鉀等復合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總

量的50%~70%左右,一般施廄肥、堆肥等農(nóng)家肥30000kg/h㎡~45000kg/h㎡,復合肥600kg/h㎡~750

kg/h㎡,結(jié)合竹林墾覆埋施于地表10cm以下。

7.4.3行鞭肥

每年8月~9月竹林行鞭期,以磷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施用量在150kg/h㎡~450kg/h㎡。宜用

低濃度液態(tài)肥或固體化肥加水澆施,使林地充分吸收,促進竹鞭生長和筍芽分化。

挖筍

7.5.1冬筍

10月~12月以打潭挖為主,即找隙裂挖冬筍,挖掘后施肥覆土,切忌追鞭損傷鞭芽。也可以結(jié)合墾

復全面細致翻土,挖掘冬筍,切忌大塊翻土,以防損傷竹鞭。要求筍體盡量完整。

7.5.2春筍

早期的春筍全部挖除,養(yǎng)竹時期除留養(yǎng)竹筍外都挖去,后期筍也全部挖去。鮮食,應挖泥下筍;加

工清汁筍,應在出土5cm~10cm時挖掘;筍干加工,應在出土15cm~25cm時挖掘。挖掘后施肥覆土。

7.5.3鞭筍

6月中旬~10月上旬除高溫干旱外均可挖掘,每2天~3天挖鞭筍一次,鞭筍挖后應覆土耙平,其中

6月~7月挖鞭筍與埋鞭相結(jié)合,挖掘時避免傷竹鞭。挖掘鞭筍長度為30cm~40cm,挖掘后覆土。

竹林采伐

7.6.1采伐季節(jié)

大小年毛竹林在春筍出筍大年的秋冬季,花年毛竹林的秋冬季。

7.6.2采伐量

采伐量不應超過新竹留養(yǎng)量,除竹林用途發(fā)生變化外,應以不改變原有竹林結(jié)構(gòu)為準。

7.6.3采伐對象

遵照砍老留幼、砍密留稀、砍弱留強的原則進行,擇伐3度~4度立竹,除填充空白林窗之外,4度

竹全部采伐。同時清理病蟲竹、風倒竹、雪壓竹、鞭生竹。

7.6.4采伐方式

平伐或帶半蔸砍伐,伐后即打通伐蔸節(jié)隔并施肥,促進竹蔸腐爛。

5

DB3711/T118—2022

鉤梢

雪壓、冰掛、風倒等危害嚴重的區(qū)域,因地制宜采取鉤梢,以減少損失。筍用林新竹可在9月前后

進行鉤梢,留枝15盤以上,平衡地下和地上生長,促進竹筍萌發(fā);材用林和風景觀賞竹林在雪壓、冰掛、

風倒不嚴重時可以不鉤梢。

8有害生物防治

防治原則

毛竹病蟲害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優(yōu)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

術,科學利用化學防治。

預測預報

實時調(diào)查和觀察竹林蟲口密度和病害范圍,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預警。

防治方法

毛竹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見表1。

表1毛竹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病蟲害名稱主要癥狀防治方法

1.竹林撫育,消除林內(nèi)的小灌木和雜草。冬季竹林

墾復松土,消滅越冬幼蟲。

2.藥劑防治,幼蟲期林間噴Bt(蘇云金芽孢桿

菌,英文名稱:Bacillusthuringiensis,簡稱

主要有竹織葉野螟,屬鱗翅目螟蛾

Bt)或白僵菌;用阿維蘇云可濕性粉劑20g/667

科。以幼蟲食葉,嚴重時可造成毛竹

竹螟㎡加水2000倍噴霧防治幼蟲;或用阿維蘇云粉劑

大面積死亡,受害毛竹砍下后重量減

20g/667㎡加中性載體(輕鈣粉)0.7kg噴粉防

輕35%~50%。

治。

3.成蟲羽化期燈光誘殺或蜜源地滅蛾。

4.竹腔內(nèi)注射10%吡蟲啉乳劑原液或50%殺螟松

乳油原液。

1.竹林松土撫育,可以殺傷、滅除越冬幼蟲和蛹。

2.舟蛾天敵較多,以卵期黑卵蜂寄生率為高,在天

敵發(fā)生期或天敵較多的竹林應慎用藥。

竹舟蛾主要有竹籮舟蛾、竹篦舟蛾、3.4月~5月下旬人工擊竹震落再用菊酯類農(nóng)藥噴

竹舟蛾竹鏤舟蛾、擬皮舟蛾,均屬鱗翅目舟殺。

蛾科。以幼蟲食葉。4.藥劑防治。對地勢平緩低矮竹林,可用動力機

械,噴施2000倍阿維蘇云可濕性粉劑。蟲口密度

特別高時,可竹腔注射。煙霧劑熏殺或利用幼蟲上

竹前在竹基部噴綠色威雷阻止其上竹。

6

DB3711/T118—2022

表1毛竹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續(xù))

病蟲害名稱主要癥狀防治方法

1.在4月上旬,用黃油1份加機油3份于竹稈基部涂

10cm一圈阻止若蟲上竹。

2.在若蟲上竹前,將8%綠色威雷觸破式微膠囊劑按

卵圓蝽屬半翅目蝽科。以若蟲和成

1:200倍液在竹稈基部噴50cm~100cm寬的一閉合

蟲吸汁為害毛竹、淡竹、早竹、紅

竹卵圓蝽環(huán),可以殺死上竹若蟲。

竹、石竹等,被害嚴重時出現(xiàn)枯

3.當竹卵圓蝽若蟲聚集在竹節(jié)上下為害時,可以在竹

枝,直至整株枯死。

稈上噴灑l:1000~1500倍液吡蟲啉加菊脂類藥劑,

比例按吡蟲啉10mL加菊脂類1mL~2mL。

4.被害嚴重竹,可竹腔注射。

初發(fā)病時,在竹筍基部筍籜包被的

幾節(jié)筍壁上出現(xiàn)星星點點紫褐色的

病斑。筍籜脫落后,斑點連成小塊或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

不規(guī)則的條狀斑,褐色或醬紫色,水

毛竹基腐病1000倍液,或1%波爾多液,從展葉時起每隔15天

漬狀,有惡臭。5月~6月,病部表

連續(xù)噴2次~3次。

面滿布白色或略呈粉紅色的菌絲體

及紅色的分生孢子堆。9月~10月,

病斑干枯。

1.集中產(chǎn)卵地防治方法

1.危害:黃脊竹蝗喜食楠竹葉,大發(fā)1.1人工挖卵,竹蝗產(chǎn)卵集中,可于11月份發(fā)動群眾

生時,常將大面積竹林的葉子吃光,至產(chǎn)卵多的地點挖卵塊,挖出的卵塊集中銷毀。

導致竹林枯死,是毛竹最大的害蟲1.2跳蝻出土10天內(nèi),于早上露水未干前用90%敵百

之一,食料缺乏時還危害水稻、玉米蟲晶體800—1000倍液,或用敵敵畏80%乳劑

等農(nóng)作物。1,000—2,000倍液噴射,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

2.生物學特性:一年發(fā)生一代,以卵1500倍液噴灑,每667㎡用噴灑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