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穿孔施工方案_第1頁
地下穿孔施工方案_第2頁
地下穿孔施工方案_第3頁
地下穿孔施工方案_第4頁
地下穿孔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下穿孔施工專項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地下管線穿越工程,采用水平定向鉆施工工藝,穿越長度320米,管徑DN300mm,管材選用PE100級聚乙烯管,設計工作壓力1.6MPa。工程場地位于城市建成區(qū),沿線需穿越既有道路、綠化帶及小型河道,地下水位埋深2.5-4.8米,地層主要由素填土、粉質黏土、中砂及強風化泥巖組成,最大粒徑不超過100mm的卵石層分布于12-15米深度范圍。二、施工準備(一)現場勘察地形地貌調查采用RTK測量技術對施工區(qū)域進行1:500地形測繪,重點標注地面構筑物、植被及水系分布。沿設計軸線每50米設置沉降觀測點,建立三維坐標控制網。地下管線探測聯(lián)合采用RD8000管線探測儀與地質雷達進行地下障礙物排查,對已探明的給水管、燃氣管、通信光纜等設施設置警示標識,并繪制管線交叉位置剖面圖。對疑似管線密集區(qū),采用人工探坑驗證(探坑尺寸1.2m×0.8m,深度至地下3米)。工程地質勘察沿軸線布置5個鉆孔,孔深25-30米,采用XY-100型工程鉆機取芯,按《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進行室內土工試驗,主要指標如下:素填土:松散,γ=18.5kN/m3,c=8kPa,φ=15°粉質黏土:可塑,γ=20.3kN/m3,c=25kPa,φ=22°中砂:稍密,γ=19.8kN/m3,c=0kPa,φ=30°強風化泥巖:單軸抗壓強度3.5MPa,巖體完整性指數0.45(二)設備選型主要施工設備|設備名稱|型號規(guī)格|技術參數|數量||----------|----------|----------|------||水平定向鉆機|XZ320|最大回拖力320kN,扭矩8000N·m|1臺||泥漿泵|BW-250|流量250L/min,工作壓力10MPa|2臺||導向儀|DCI-TruTracker|定位精度±50mm,深度范圍0-30m|1套||鉆具|Φ219mm巖石擴孔器|刀盤硬度HRC60,最大擴孔直徑500mm|3套|輔助設備配備50kW柴油發(fā)電機、ZL50裝載機、XY-2型地質鉆機(應急備用)、混凝土噴射機各1臺,以及Φ325mm泥漿循環(huán)罐3個(總容積50m3)。(三)材料準備鉆具材料導向鉆頭選用Φ133mm三葉合金鉆頭,鉆桿采用Φ89mm×10mm高強度地質鉆桿(屈服強度≥800MPa),每節(jié)長度3米,絲扣連接扭矩≥3000N·m。泥漿材料采用膨潤土(蒙脫石含量≥75%)+純堿(Na?CO?)+聚丙烯酰胺(PAM)復合體系,配比為:水1000kg+膨潤土80kg+純堿5kg+PAM1.2kg,經試驗測定其黏度≥45s(漏斗黏度計),失水量≤15ml/30min,泥皮厚度≤2mm。管材及附件PE管采用SDR11系列,出廠前進行1.5倍工作壓力水壓試驗(穩(wěn)壓1小時無壓降),接口采用熱熔對接,熱熔溫度190±10℃,加熱時間按管徑×10秒控制,冷卻時間≥30分鐘。三、施工工藝(一)導向孔施工測量放線根據設計軸線,在入土點(PE管堆放區(qū))和出土點(接收坑)設置控制樁,采用極坐標法測設導向軌跡,水平偏差控制在±300mm,高程偏差≤1%H(H為孔深)。鉆機就位鉆機安裝在混凝土基礎上(C25混凝土,尺寸4m×3m×0.5m),采用水平儀調平,機身縱向傾斜度≤1°,橫向偏差≤20mm/m。安裝完成后進行空載試運行,各操作手柄動作應靈活可靠。導向鉆進初始鉆進角度12°,每鉆進3米采用導向儀復核位置,實時調整鉆進參數:粉質黏土層:推進速度2-3m/min,轉速60-80r/min,泥漿流量80-100L/min中砂層:推進速度1-1.5m/min,轉速40-50r/min,泥漿流量120-150L/min強風化泥巖:推進速度0.5-0.8m/min,轉速30-40r/min,泥漿流量180-200L/min當鉆頭距地下管線3米范圍時,采用人工推鉆(推進速度≤0.3m/min),并加密測量頻次至每0.5米一次。(二)擴孔施工分級擴孔采用三級擴孔工藝,具體參數如下:一級擴孔:Φ200mm牙輪擴孔器,回拖力≤150kN,轉速40r/min二級擴孔:Φ350mm桶式擴孔器,回拖力≤200kN,轉速30r/min三級擴孔:Φ450mm巖石擴孔器,回拖力≤280kN,轉速20r/min每級擴孔完成后,進行孔內清洗,循環(huán)泥漿含砂率控制在5%以內。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采用三級凈化工藝:振動篩(篩孔1.5mm)→旋流器(分離粒度≥40μm)→沉淀池(有效容積30m3),凈化后的泥漿經檢測合格后方可重復使用。在卵石層段,添加2%的纖維素醚(CMC)改善泥漿造壁性能。(三)管道回拖管道預制在入土點附近平整場地(硬化處理,承載力≥150kPa),管道采用整體預制,單段長度120米,采用2臺50t吊車抬吊對接,接口處設置防扭曲裝置,熱熔完成后進行100%氣壓檢測(0.2MPa穩(wěn)壓30分鐘)?;赝献鳂I(yè)安裝Φ450mm回拖頭,采用3條吊帶均勻分布連接,吊帶角度≤30°初始回拖速度0.5m/min,待管道進入孔內5米后,逐步提升至1.5-2m/min實時監(jiān)測回拖力(≤300kN)和扭矩(≤7500N·m),每50米記錄一次數據穿越河道段時,降低回拖速度至0.8m/min,同步監(jiān)測泥漿壓力變化四、質量控制(一)關鍵工序控制導向孔精度采用“三維軌跡控制法”,在曲線段每2米設置一個控制點,水平偏差允許值±150mm,垂直偏差±100mm。終孔時進行陀螺測斜,確保出土點偏差在設計范圍內。泥漿性能每2小時檢測一次泥漿黏度、比重和含砂率,根據地層變化及時調整配比:黏土層:黏度40-45s,比重1.05-1.08砂層:黏度50-55s,比重1.10-1.15巖層:黏度55-60s,比重1.15-1.20管道接口質量熱熔對接時采用全自動焊接機,記錄加熱溫度、壓力和時間參數,每個接口進行外觀檢查(翻邊均勻、無裂紋)和破壞性試驗(抽檢比例5%)。(二)質量檢測管道位置檢測施工完成后采用多頻電磁定位儀進行全線掃描,繪制管道軸線剖面圖,重點核查穿越段的埋深(設計≥6米)和曲率半徑(≥1200D,D為管徑)。嚴密性試驗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2.4MPa(1.5倍工作壓力)緩慢升壓至0.3MPa、0.6MPa、1.2MPa、1.8MPa、2.4MPa五個階段,每個階段穩(wěn)壓30分鐘最終穩(wěn)壓1小時,壓降≤0.05MPa為合格五、安全管理(一)危險源辨識根據JSA工作安全分析法,識別重大危險源8項,主要包括:地下管線損壞導致泄漏(風險等級Ⅱ級)鉆機傾覆(風險等級Ⅲ級)觸電事故(風險等級Ⅱ級)泥漿池坍塌(風險等級Ⅱ級)(二)安全措施地下管線保護施工前與各權屬單位簽訂監(jiān)護協(xié)議,在管線2米范圍內采用人工挖掘,設置硬質圍擋(高度1.8米)和警示燈,配備應急搶修物資(帶壓封堵設備、防爆工具等)。設備安全鉆機基礎進行地基處理(換填300mm級配砂石,壓實系數≥0.93),安裝防風纜繩(抗拉強度≥50kN),定期檢查鉆桿絲扣磨損情況(允許磨損量≤1mm)。用電安全現場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tǒng),設置三級配電箱(配置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30mA,動作時間0.1s),電纜埋地敷設(深度≥0.7米),穿越道路處加設鋼套管保護。(三)應急預案編制專項應急預案,配備應急小組(6人),定期組織演練(每月1次),主要應急物資包括:醫(yī)療急救箱(含止血帶、骨折固定夾板等)應急發(fā)電機(20kW)潛水泵(流量100m3/h,揚程15m)沙袋(200袋)及防滲膜(1000m2)六、環(huán)境保護噪聲控制選用低噪聲設備(晝間≤70dB,夜間≤55dB),在鉆機周圍設置隔聲屏障(高度3米,隔聲量≥25dB),夜間施工辦理許可手續(xù),提前公告周邊居民。泥漿處理施工廢水經三級沉淀后回用,鉆渣采用密閉罐車運輸至指定消納場,泥漿池設置防滲層(HDPE土工膜,厚度1.5mm),防止地下水污染。揚塵防治施工現場裸土覆蓋率100%(采用防塵網),出入口設置洗車平臺(高壓水槍+三級沉淀池),運輸車輛必須加蓋篷布(密閉率100%)。七、施工進度計劃本工程總工期45天,采用Project軟件進行進度控制,關鍵線路如下:施工準備(7天)→導向孔施工(5天)→擴孔作業(yè)(8天)→管道回拖(3天)→竣工驗收(2天)關鍵節(jié)點控制:卵石層穿越(第15-18天)、河道穿越(第25-27天)八、驗收標準工程驗收執(zhí)行《水平定向鉆進管線穿越工程技術規(guī)程》(SY/T5992-2016),分階段驗收內容包括:導向孔軌跡驗收(允許偏差±200mm)擴孔直徑檢測(≥設計值的1.2倍)管道接口無損檢測(合格率100%)管道位置偏差測量(埋深≥設計值)水壓試驗(符合設計壓力要求)驗收資料需包含施工記錄、檢測報告、隱蔽工程驗收單等12類文件,裝訂成冊后移交建設單位存檔。九、技術創(chuàng)新智能導向系統(tǒng)采用BIM+GIS技術建立三維施工模型,實時顯示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