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3410-2025公路瀝青及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解讀宣貫_第1頁
JTG3410-2025公路瀝青及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解讀宣貫_第2頁
JTG3410-2025公路瀝青及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解讀宣貫_第3頁
JTG3410-2025公路瀝青及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解讀宣貫_第4頁
JTG3410-2025公路瀝青及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解讀宣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JTG

E20-2011與JTG

3410-2025]公路工新程舊試瀝驗青規(guī)程及差瀝異對青比混快速合解料讀第一部分新規(guī)程新增內(nèi)容

新增試驗規(guī)程--瀝青部分 序號規(guī)程號試驗名稱1T0634瀝青四組分試驗(TLC/FID法)2T0635瀝青中磷酸成分測定方法3T0636瀝青紅外光譜試驗4T0637聚合物含量測定試驗(電化學分析法)5T0638瀝青旋轉薄膜加熱老化試驗(MRTFOT)6T0639瀝青旋轉黏度試驗(手持式旋轉黏度計法)7T0640瀝青黏聚性試驗(測力延度儀法)序號規(guī)程號試驗名稱8T0647瀝青多重應力蠕變和恢復試驗(MSCR試驗)9T0648瀝青線性應變掃描性能試驗(LAS試驗)10T0649瀝青開裂溫度試驗11T0650瀝青壓縮厚度試驗12T0666瀝青中聚合物分散性試驗13T0669乳化瀝青旋轉蒸發(fā)試驗14T0670乳化瀝青滲透性試驗15T0671乳化瀝青粒度分布試驗16T0672乳化瀝青輪胎附著率試驗17T0673泡沫瀝青發(fā)泡試驗

新增試驗規(guī)程--瀝青混合料部分 序號規(guī)程號試驗名稱1T0740瀝青混合料試樣準備方法2T0741瀝青混合料密度試驗(真空密封法)3T0742瀝青混合料動態(tài)模量試驗(劈裂法)4T0743瀝青混合料疲勞試驗(直接拉伸法)5T0744瀝青混合料裂紋擴展試驗(半圓形彎曲法)6T0765瀝青混合料裂紋擴展試驗

(劈裂法)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7T0745瀝青混合料重復壓縮試驗序號規(guī)程號試驗名稱8T0746瀝青混合料單軸貫入強度試驗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9T0747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試驗(半圓彎曲法)10T0748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試驗(TSRST法)瀝青混合料水敏感性能11T0749瀝青混合料水熱敏感性試驗12T0750瀝青混合料浸水膨脹試驗瀝青混合料成分13T0759瀝青混合料含水率試驗(烘干法)14T0760瀝青混合料磨光性能測定方法

新增試驗規(guī)程--瀝青混合料部分 序號規(guī)程號試驗名稱15T0761瀝青混合料壓實特性試驗16T0762瀝青混合料離析敏感性試驗17T0763澆注式瀝青混合料貫入度試驗18T0764澆注式瀝青混合料流動性試驗19T0766稀漿混合料養(yǎng)生初期磨耗損失試驗20T0767冷補瀝青混合料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序號規(guī)程號試驗名稱21T0768冷補瀝青混合料貫入強度試驗22T0769冷補瀝青混合料黏附性試驗23T0770冷補瀝青混合料粘聚性試驗24T0774冷補瀝青混合料單軸壓縮試驗25T0775冷補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26T0771碎石封層平板沖擊試驗27T0772層間剪切強度試驗28T0773層間拉拔強度試驗第二部分新舊規(guī)程主要內(nèi)容差快異速對解比讀瀝 青

瀝青三大基本指標--T0604

瀝青針入度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適用于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液體石油瀝青蒸餾或乳化瀝青蒸發(fā)后殘留物的針入度?!耙后w石油瀝青蒸餾殘留物”改為了“稀釋瀝青殘留物”適用范圍差異儀器和材料對測量范圍未有明確闡述對標定要求未有明確闡述只有一種長度的標準針特殊盛樣皿尺寸只給了范圍數(shù)值對平底玻璃皿的使用方式無規(guī)定明確:本方法針入度測量范圍為0~500(0.1mm)明確:針入度儀應每年標定一次,檢查各部分質量。新增長針入度針用于測量350~500(0.1mm)明確:特殊盛樣皿內(nèi)徑70mm、深80mm平底玻璃皿宜與恒溫水槽連接,形成一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對儀器的硬件及使用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確硬件差異試驗步驟1.

冷卻的室溫15℃~30℃對針操作的描述比較簡單。針入度200以上的,每次試驗將針留在試樣中,3次做完才能將針取出。1.

修改為室溫23℃±5℃新增2條注釋,關于試樣去氣泡方法及試樣保溫時間。關于對針操作的描述更加貼合使用經(jīng)驗明確:針入度小于200時,可將標準針取下,大于200時,3次做完才能將針取出。對于試樣制備及操作要求更加嚴謹,從而降低外在干擾因素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相關1.

允許誤差:針入度值(0.1mm)150~249

誤差≤12

;250~500誤差≤

201.

允許誤差:針入度值(0.1mm)

150~249誤差≤6;250~349

誤差≤

8;350~500

誤差≤20細化試驗結果誤差分檔結果精度差異試驗報告對試驗報告內(nèi)容只要求有25度是的針入度及其他溫度T所對應的針入度及針入度指數(shù)PI、當量軟化點T800,當量脆點T1.2的方法及結果。采用公式計算法時,報告直線相關系數(shù)R。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溫度、針入度值、針入度指數(shù)PI(可選)當量軟化點T800(可選)、當量脆點T1.2(可選)及相關系數(shù)R(可選);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三大基本指標--T0605

瀝青延度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適用于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液體石油瀝青蒸餾殘留物或乳化瀝青蒸發(fā)后殘留物等材料的延度?!耙后w石油瀝青蒸餾殘留物”改為了“稀釋瀝青殘留物”適用范圍更廣適用范圍差異儀器和材料通常采用的實驗溫度為25℃、15℃、10℃或5℃,拉伸速度為5cm/min±0.25cm/min,當?shù)蜏夭捎?cm/min±0.5cm/min時,應在報告中注明。恒溫水槽:水槽中應設有帶孔擱架,擱架距水槽底不得少于50mm。試件浸人水中深度不小于100mm。3.試模內(nèi)側表面粗糙度Ra0.2μm,試模底板(磨光的銅板或不銹鋼板)表面粗糙度Ra0.2μm。通常采用的實驗溫度為25℃、15℃、10℃或5℃,拉伸速率為50mm/min±2.5mm/min。(取消100mm的速度)延度儀應能同時測定3個試件,試件之間及其與恒溫水槽縱向側壁凈距不小于10mm;拉伸試驗時試件與水面、槽底的凈距應不小于25mm。恒溫水槽進行水循環(huán)時控溫精度為±0.1℃,拉伸試驗時控溫精度為±0.3℃。試模:試模內(nèi)側表面粗糙度Ra0.8μm,試模底板(磨光的銅板或不銹鋼板,厚度不小于2mm)表面粗糙度Ra0.8μm。單位統(tǒng)一為國際單位制,保留一種拉升速率。明確試樣的空間位置及拉伸試驗時的控溫精度范圍。修改了表面粗糙度,規(guī)定了底版厚度,硬件差異試驗步驟無對于改性瀝青或低標號瀝青制模的特別注釋。實驗過程中,水溫應始終保持在試驗溫度規(guī)定范圍內(nèi)(試驗溫度±0.1℃)試樣制模新增注釋:對于改性瀝青或低標號瀝青,宜將試模稍微加熱,如40~50℃,預熱溫度不超過試樣軟化點。拉伸試驗過程中,水溫應保持在試驗溫度±0.3℃對于試樣制備補充細節(jié)。對于拉伸試驗過程中的溫度放寬要求,更加符合實際情況。操作差異硬件差異數(shù)據(jù)相關允許誤差:當試驗結果小于100cm時,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20%,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30%。允許誤差:當延度平均值不大于10cm時,延度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2cm,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3cm;當延度平均值大于10cm時,延度重復性試驗的相對允許誤差為20%,再現(xiàn)性試驗的相對允許誤差為30%。細化試驗結果誤差分檔精度差異試驗報告同一試樣,每次平行試驗不少于3個。對于三個試樣不同結果的幾種情況的記錄取值要求及什么情況下需要重做試驗。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條件及試驗結果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三大基本指標--T0606

瀝青軟化點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適用于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的軟化點,也適用于測定液體石油瀝青、煤瀝青蒸餾殘留物或乳化瀝青蒸發(fā)殘留物的軟化點。適用于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或稀釋瀝青、乳化瀝青殘留物的軟化點。本方法軟化點測定范圍

28℃~150℃適用范圍差異儀器和材料1.

鋼球:直徑9.53mm

,質量3.5g±0.05g金屬支架:環(huán)下面距下層底板距離為25.4mm,下底板距燒杯底部≥12.7mm、≤19mm。耐熱玻璃燒杯:容量800~1000mL,直徑≥86mm,高度≥120mm。4.

溫度計:量程0~100℃,分度值0.5℃加熱裝置:裝有溫度調(diào)節(jié)器的電爐或其他加熱爐具。試樣底板:無厚度要求,計時器:無要求介質:蒸餾水或純凈水開始試驗3分鐘后升溫速率穩(wěn)定在5℃/min±0.5℃/min。1.

鋼球:直徑9.5mm,質量3.5g±0.05g金屬支架:上層板厚度2mm±0.2mm,有直徑15mm±1mm圓孔;中層板厚度2mm±0.2mm,有兩個孔,可各放置金屬環(huán),中間有一個小孔;下層板厚度1.5mm±0.5mm,下層板于金屬環(huán)凈距25mm±0.2mm,下層底板于燒杯凈距13~19mm。圓形耐熱玻璃燒杯:容量800~1000mL,直徑86~120mm,高度120~150mm,不得采用矩形等形式的容器代替燒杯。4.

溫度計:量程0~100℃,分度值0.2℃;量程30~150℃,分度值0.5℃。加熱裝置:帶有磁力振蕩攪拌器的電熱板,振蕩子直徑8mm,長度約40mm,轉速可調(diào),不得采用其他加熱裝置內(nèi)置于燒杯內(nèi)。試樣底板:厚度≥2mm。

計時器:秒表或電子計時器,最小分度值0.1s,最大允許誤差±0.10s/h。介質:新煮沸的蒸餾水或純凈水(軟化點小于80℃);純度達99%以上的甘油(軟化點不小于80℃)修改:介質為甘油時,升溫到60℃以后,升溫速率穩(wěn)定在5℃/min±0.5℃/min。進一步統(tǒng)一了儀器端的差異性硬件差異試驗步驟1~5.(舊規(guī)程試驗操作的描述,此處不贅述)6.

(試樣軟化點在80℃以上者)從恒溫槽中取出裝有試樣的試樣環(huán),按上述3.2.1的方法進行測定,準確至1℃。7~9.

(舊規(guī)程試驗操作的描述,此處不贅述)新增注:試樣冷卻,若室溫高于預估軟化點-10℃,則應在低于軟化點10℃的條件下冷卻30min。新增:注意用鑷子取放鋼球,避免用手直接接觸。新增:溫度計垂直從上層板插入,使水銀球底部或測溫點與試樣環(huán)底部水平齊平,水平面距離不大于13mm。與試樣環(huán)底部水平齊平,水平面距離不大于13mm。新增注:(預估試樣軟化點不大于80℃):振蕩子轉速約為100r/min,不宜過快而產(chǎn)生湍流。新增:若瀝青下墜與下底板表面接觸之前鋼球刺破瀝青,則試驗無效。若兩個試樣軟化點平均值大于80℃,則使用甘油浴重新進行試驗,以甘油浴試驗結果為準。(預估試樣軟化點大于80℃時):從恒溫槽中取出裝有試樣的試樣環(huán),按3.2.1的方法測定軟化點,精確至0.5C。其中,調(diào)節(jié)加熱升溫速率,使試驗溫度達到60℃后,升溫速率穩(wěn)定在5℃/min±0.5℃/min。新增注:振蕩子轉速一般為200~300r/min,不宜過快而產(chǎn)生湍流。新增:若軟化點測試結果為84°C以下。則使用水浴重新進行試驗。若水浴測試結果不大于80℃,則以水浴測試結果為準,否則仍以甘油浴試驗結果為準。新增:當用于測定改性瀝青試橋或加熱老化前后的軟化點差值時,其軟化點試驗條件應與瀝青原樣的軟化點試驗條件一致。細化操作步驟,明確特殊情況下結果如何確定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無差異)試驗報告同一試樣平行試驗兩次,當兩次測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要求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軟化點試驗結果,準確至0.5℃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條件、軟化點結果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成分--T0615

瀝青蠟含量試驗(裂解蒸餾法)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新增:本方法可采用無水乙醚-無水乙醇(體積比1:1)混合液,也可采用三氯乙烯-無水乙醇(體積比1:2混合液,仲裁試驗時以無水乙醚-無水乙醇(體積比1:1)混合液為準。新增:本方法可采用電爐法或燃氣燈法進行加熱,仲裁試驗時以燃氣燈法為準。儀器和材料蒸餾燒瓶餾出嘴為平口冷卻過濾裝置:玻璃棒直徑7mm立式可調(diào)高溫爐:恒溫550℃±10℃。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1mg、0.1g各1臺。蒸餾燒瓶尺寸變化:餾出嘴改為斜口,瓶口距下球體結合部距離為35mm±1.5mm,支管中心距離瓶口垂直距離為19mm。(具體尺寸圖見新規(guī)程)冷卻過濾裝置:玻璃棒直徑8mm,試樣冷卻筒尺寸也有變化(詳見新規(guī)程尺寸圖)加熱裝置:燃氣燈,配備高度調(diào)節(jié)架、蒸餾燒瓶金屬保護套等;或可調(diào)溫立式高溫電爐,最大加熱溫度不低于650℃。配置熱電偶與高溫計。天平:最大稱量2000g,感量0.01g;最大稱量500g,感量1mg;最大稱量200g,感量0.1mg。分析天平宜采用防靜電涂層玻璃防風罩。真空泵:抽吸速率≥1L/s。真空干燥箱:可控溫105℃

±5℃

負壓可達21~35kPa調(diào)整了部分器具的尺寸硬件差異試驗步驟1.

試樣蒸餾時餾出速度:每秒2滴(4~5mL/min)3.

同一瀝青試樣蒸餾后,應從餾分油中取兩個以上試樣進行平行試驗。當取兩個試樣試驗的結果超出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要求時,需追加試驗。當為仲裁性試驗時,平行試驗數(shù)應為3個。試樣蒸餾時餾出速度:(20±1)滴/10s。其余操作步驟基本和舊規(guī)程一樣。(內(nèi)容較多,詳見新規(guī)程)同一份瀝青試樣蒸餾后,應變化餾分油的質量,取3個質量的餾分油進行試驗,析出蠟的質量滿足50~100mg,并使其中至少一個析出蠟的質量滿足65

~

85mg

注:餾分油取樣質量可根據(jù)預計的蠟含量確定,可取推算的餾分油質量、餾分油質量±0.2~0.5g等三個質量。當試驗過程中不能預計蠟含量時,可取2.0g、1.5g和2.5g三個質量。新舊操作方法基本一致,對結果的取值要求稍有不同數(shù)據(jù)處理所進行的平行試驗結果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符合重復性試驗誤差要求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蠟含量結果,準確至1位小數(shù)(%);當超過重復性試驗誤差時,以分離得到的蠟的質量(g)為橫軸,蠟的質量百分率為縱軸,按直線關系回歸求出蠟的質量為0.075g時蠟的質量百分率,作為蠟含量結果,準確至1位小數(shù)(%)。注:關系直線的方向系數(shù)應為正值,否則應重新試驗。一份瀝青試樣中,選擇餾分油的析出蠟質量符合65~85mg的相應蠟含量作為試樣的蠟含量試驗結果;當有多個餾分油的析出蠟質量符合65-85mg時,取相應蠟含量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精確至0.1%;當無餾分油的析出蠟質量符合65~85mg要求時,重新進行試驗。對于日常檢測試驗,采用一份瀝青試樣蠟含量作為樣品的試驗結果;對于仲裁性試驗,采用兩份瀝青試樣蠟含量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樣品的試驗結果。樣品蠟含量試驗結果應精確至0.1%。對于仲裁性試驗,當兩份瀝青試樣的蠟含量之差不滿足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要求時,準備一份試樣重新測量,取3個測最值中結果最接近的兩個試樣蠟含量平均值作為最終試驗結果對試驗結果取值要求的細化準確度差異試驗報告無明確的報告要求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樣準備方法、裂解蒸餾加熱方法、冷凍脫蠟溶劑

;6)析出蠟質量和蠟含量試驗結果

7)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加速老化--T0609

瀝青薄膜加熱老化試驗(TFOT法)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薄膜加熱后的質量變化本方法適用于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或稀釋瀝青、乳化瀝青的殘留物。適用范圍更廣儀器和材料1.

盛樣皿:壁厚

0.7~1.0mm2.

溫度計:量程0~200℃,分度值0.5℃(允許由普通溫度計代替)。3.

分析天平:感量≤1mg薄膜烘箱:工作溫度范圍可達200℃,控溫精度為±1℃,裝有內(nèi)置燈、溫度調(diào)節(jié)器和可轉動的圓盤架。新增:在薄膜烘箱底部、頂部分別設有衣少于一處的空氣入口和出口,入口總面積不小于1.3cm2,出口總面積為1.3~1.9cm23.

盛樣盤:壁厚

0.8~1.0mm溫度計:量程0~200℃,分度值0.5℃。去除普通溫度計可代替。天平:最大稱量500g,感量1mg。分析天平宜采用防靜電涂層玻璃防風罩。增加:電熱鼓風干燥箱、加熱爐具及灌裝容器。器具要求更加詳細明確硬件差異試驗步驟(舊規(guī)程試驗操作的描述,此處不贅述)新增注:當僅測定質量變化時,可僅取2個盛樣盤濯樣。對于常規(guī)的瀝青質量評價,測定質量變化,以及針人度比、殘留延度、軟化點、黏度,則可取4個盛樣盤灌樣。新增測試溫度點175℃

±

1℃新增對于分析天平的使用要求試驗過程新增回溫溫度點:174℃(對應試驗溫度175℃

±

1℃)新增細化操作及實驗過程注意點的內(nèi)容(此處不贅述)細化實驗步驟及相關時效要求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1.

有瀝青的老化指數(shù)計算公式1.

去掉了瀝青的老化指數(shù)計算公式試驗報告報告應注明下列結果:質量變化。當兩個試樣皿的質量變化符合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要求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準確至3位小數(shù)。根據(jù)需要報告殘留物的針人度及針入度比、軟化點及軟化點增值、黏度及黏度比、老化指數(shù)、延度、脆點等各項性質的變化。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結果:薄膜加熱質量變化,薄膜加熱針人度、針入度比,軟化點、軟化點差,黏度、黏度比和殘留物的延度等。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殘留物1.

本方法適用于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或稀釋瀝青、乳化瀝青的殘留物。適用范圍更廣儀器和材料2.

烘箱門玻璃窗:寬305~380mm

高203~229mm最上部的加熱元件應位于烘箱頂板的下方25mm±3mm,烘箱應調(diào)整成水平狀態(tài)。烘箱內(nèi)部各種尺寸要求(內(nèi)容較多,此處不贅述)烘箱的頂部及底部均有通氣口。底部通氣口面積為150mm2±7mm2,對稱配置,可供均勻進入空氣的加熱之用。上部通氣口勻稱地排列在烘箱頂部,其開口面積為93mm2±4.5mm2。風扇轉速1725r/min噴嘴孔徑為1.016mm,連接著一根長為7.6m、外徑為8mm的銅管。新增:高彈改性瀝青、橡膠瀝青,試驗溫度可采用175℃烘箱門玻璃窗:寬為300

~330mm、高200~230mm。修正:烘箱加熱元件的頂部應位于烘箱底板下方25mm±5mm處,烘箱應調(diào)整成水平狀態(tài)。烘箱內(nèi)有內(nèi)置燈。修改了烘箱內(nèi)部多處位置尺寸(內(nèi)容較多,詳見新規(guī)程)烘箱的頂部及底部均有通氣口。底部通氣口面積1500mm2±70mm2,對稱配置。上部通氣口勻稱地排列在烘箱頂部,其開口面積為930mm2±45mm2。風扇轉速1400r/min±100r/min噴嘴孔徑為1.0mm±0.1mm,將其與一根長為7.6m

±0.05m、外徑為8mm±0.1mm的制冷銅管相連。新增:流量計應至少每12個月標定一次。新增:冷卻架(用于試樣瓶置于空氣中冷卻用)對內(nèi)部的尺寸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明確了溫度傳感器的測溫點空間位置、空氣循環(huán)氣路等硬件差異試驗步驟調(diào)節(jié)烘箱至水平,并在163℃±0.5℃下預熱不少于16h。裝好全部盛樣瓶后,烘箱應在10min內(nèi)達到163℃±0.5℃。噴氣嘴于盛樣瓶開口處距離6.35mm。使試樣在163℃±0.5℃溫度下受熱時間不少于75min。總的持續(xù)時間為85min。1.

開啟旋轉薄膜烘箱在163℃±0.5℃(或175℃±0.5℃)下預熱不少于4h,裝好全部盛樣瓶后,烘箱應在10min內(nèi)達到163℃±0.5℃(或175℃±0.5℃)。10min中內(nèi)可以快速回溫到溫度范圍內(nèi)的,可縮短預熱時間至2h。調(diào)整噴氣嘴,使其與盛樣瓶開口處的距離為6.4mm±1.6mm,且確保試驗中噴出的空氣可以水平吹人處于最低位置的盛樣瓶開口的中心。修改:將不同海拔高度條件下的試驗加熱時間進行區(qū)分,并增加修正系統(tǒng)。修改完善試樣使用時效、存儲及再使用的說明。增加細化的操作步驟(內(nèi)容較多,詳見新規(guī)程)進一步規(guī)范了試樣制備及試驗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及細節(jié)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瀝青試樣旋轉薄膜加熱質量變化算法無修正有瀝青的老化指數(shù)計算公式瀝青試樣旋轉薄膜加熱質量變化算法有海拔修正值去除了瀝青的老化指數(shù)計算公式帶有修正值結果更加準確精度差異試驗報告報告應注明下列結果:質量變化。當兩個試樣皿的質量變化符合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要求時,取其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準確至3位小數(shù)。根據(jù)需要報告殘留物的針人度及針入度比、軟化點及軟化點增值、黏度及黏度比、老化指數(shù)、延度、脆點等各項性質的變化。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結果:薄膜加熱質量變化,薄膜加熱針人度、針入度比,軟化點、軟化點差,黏度、黏度比和殘留物的延度等試驗結果。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加速老化--T0610

瀝青旋轉薄膜加熱老化試驗(RTFOT法)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使用的樣品為旋轉薄膜烘箱試驗方法得到的殘留物。本方法適用于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或稀釋瀝青、乳化瀝青的殘留物。適用范圍更加明確儀器和材料(舊規(guī)程的器具描述)補充了對于溫度控制設備的描述:當壓力容器放入溫度控制系統(tǒng)中后,不施加壓力條件下2h內(nèi)使壓力容器內(nèi)部溫度達到平衡、回升至老化溫度±20℃內(nèi)。新增電動鼓風干燥箱:最大加熱溫度不小于200℃的烘箱,控溫精度±3℃,烘干能力不小于25g/h。新增:真空干燥器:能夠加熱至180℃,溫控精度±5℃,負壓可達15kPa土2.5kPa。真空干燥器應配備溫度傳感器和壓力計,精度分別為±1℃和±0.5kPa。新增:設備的標定:1)PAV的溫度傳感器和壓力計:至少6個月標定一次。2)真空干燥器的溫度計和壓力計:至少6個月標定一次。3)……增加了硬件設備,用于試樣的處理。以及明確了設別標定等要求硬件差異試驗步驟1.當壓力容器內(nèi)部的溫度達到低于規(guī)定溫度2℃時(要求在2h內(nèi)達到),供給2.1MPa±0.1MPa的空氣壓力,并開始計時。當壓力容器內(nèi)部的溫度達到試驗溫度-標定加壓升溫幅值時,施加2.1MPa±0.1MPa的空氣壓力,并開始計時。增加對于電動鼓風干燥箱及真空干燥器的操作描述。調(diào)整加壓是時間并增加對于電動鼓風干燥箱及真空干燥器的操作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1.

在20h的老化階段,如果溫度記錄設備顯示的溫度高于或低于目標老化溫度±0.5C的總時間超過60min,則老化過程無效,廢棄試驗樣品;同樣,如果壓力超出規(guī)定范圍,亦廢棄試驗樣品。1.

在老化階段,加熱溫度偏離試驗溫度±1℃的總時間超過60min,或偏離試驗溫度±5℃的總時間超過10min,或壓力偏離2.1MPa±0.2MPa超過30min,則老化過程無效,廢棄試樣。對試驗有效性判定條件進行了修改,更加符合本試驗的實際情況有效性差異試驗報告試驗結束后報告包括:樣品編號、老化溫度,準確至0.5℃;記錄最高和最低老化溫度,準確至0.1℃;總老化時間,準確至1min。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老化溫度,壓力,最高、最低老化溫度,總老化時間;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加速老化--T0630

瀝青壓力加熱老化試驗(PAV法)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采用真空減壓毛細管黏度計測定黏稠石油瀝青的動力黏度。非經(jīng)注明,試驗溫度為60℃,真空度為40kPa。本方法適用于真空毛細管法測定道路石油瀝青、改性瀝青,或稀釋瀝青、乳化瀝青殘留物的動力黏度。本方法動力黏度測量范圍為0.0036~580

000Pa?S本方法標準試驗溫度為60℃±0.1℃,真空度為40kPa±0.07kPa。明確此方法適用物料種類、測試范圍及測試條件。儀器和材料3.

真空減壓系統(tǒng):應能使真空度達到40kPa±66.5Pa(300mmHg

±0.5mmHg)的壓力新增了MKVV式和CMVV式兩種真空毛細管黏度計的圖示、相關尺寸及技術參數(shù)表。增加恒溫水槽關于毛細管支架的描述。真空減壓系統(tǒng):真空度能達到40kPa±0.07kPa增加秒表、計時器的精度要求:分度值0.1s,最大允許誤差±0.10s/h新增四種動力黏度標準樣品,每一規(guī)格的樣品均有精確的標稱值,且標稱值要在表格參數(shù)的±10%范圍內(nèi)。新增黏度計標定的相關內(nèi)容描述。增加兩種毛細管的詳細尺寸和參數(shù)。增加標準樣品、明確黏度計定期標定,從而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硬件差異試驗步驟將裝好試樣的毛細管黏度計放回電烘箱(135℃±5.5℃)中,保溫10min±2min,以使管中試樣所產(chǎn)生氣泡逸出。黏度計在恒溫水槽中保持30min后,打開連接減壓系統(tǒng)閥門,當試樣吸到第一標線時同時開動兩個秒表,測定通過連續(xù)的一對標線間隔時間,準確至0.1s,記錄第一個超過60s的標線符合和間隔時間對準備工作及試驗操作進行了多處修改:將裝好試樣的毛細管黏度計放回達到4.1.3溫度的烘箱中保溫10min±5min,以使管中試樣中大氣泡逸出。黏度計在恒溫水槽中恒溫不少于60min,將真空系統(tǒng)與黏度計連接,關閉活塞或閥門。選擇第一個滿足60

~1000s的球的流經(jīng)時間作為試樣試驗測定值,并記錄球相應的黏度常數(shù)。若所有球的流經(jīng)時間均小于60s,應換小一型號的黏度計,重新試驗。若所有球的流經(jīng)時間大于1000s,應換大一型號的黏度計,重新試驗。細化試驗后對黏度計的清洗方法。細化試驗步驟及試驗后對毛細管黏度計的維護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一次試驗的3支黏度計平行試驗結果的誤差應不大于平均值的7%,否則,應重新試驗。符合此要求時,取3支黏度計測定結果的平均值作為瀝青動力黏度的測定值。取三個試樣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樣品的動力黏度試驗結果,精確至0.1Pa?s;若動力黏度大于1000,則精確至1Pa?s。重復性試驗的相對允許誤差為7%;再現(xiàn)性試驗的相對允許誤差為10%。對結果數(shù)據(jù)的取值及允許誤差范圍更加明確精度差異試驗報告符合此要求時,取3支黏度計測定結果的平均值作為瀝青動力黏度的測定值。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黏度計類型、型號及編號;5)試驗溫度、真空度黏度計黏度常數(shù)和黏度試驗結果

;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瀝青黏度--T0620

瀝青動力黏度試驗(真空毛細管法)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采用布洛克菲爾德黏度計旋轉法測定道路瀝青在45℃以上溫度范圍內(nèi)的表觀黏度,以帕斯卡秒(Pa?s)計。本方法適用于旋轉黏度計法測定道路石油瀝青、改性瀝青,或稀釋瀝青、乳化瀝青殘留物的旋轉黏度。本方法適用于測定40

~260℃溫度范圍內(nèi)瀝青的旋轉黏度。道路石油瀝青和一般改性瀝青旋轉黏度試驗溫度為135℃,黏度較高的高彈改性瀝青、橡膠瀝青黏度試驗溫度為175℃?,F(xiàn)場加工膠粉橡膠瀝青試驗溫度也可按工程實際融脹溫度在180

~190℃條件下測定。適用范圍更加明確儀器和材料對于儀器和材料等描述比較簡單旋轉黏度計:具有測量、記錄和顯示黏度、扭矩、剪切應力、剪變率、轉速和試驗溫度等參數(shù)的功能,結構示意圖如圖T0625-1所示。黏度主機和轉子配置應滿足黏度量程為10mPa?s-50Pa?s,精度為±5%;剪切速率為1~200s-1。盛樣簡采用不銹鋼材料;盛樣筒支架及絕熱蓋如圖T0625-2所示;盛樣筒直徑和轉子直徑之比應不小于1.1.轉子與盛樣筒內(nèi)壁凈距為1~6mm。轉子和盛樣筒大致尺寸見表T0625-1和表T0625-2,滿足試驗要求的其他轉子和盛樣筒也可以使用。溫控裝置調(diào)溫范圍為40~260℃,其中40

~100℃控溫精度為±0.5℃,100~260℃控溫精度為±1.0℃。(儀器結構、轉子、盛樣桶示意圖;支架、絕熱蓋示意圖;轉子、盛樣桶尺寸表)新增標準樣品技術參數(shù)表(注:標準樣品應由專業(yè)單位生產(chǎn)、專業(yè)單位定值,穩(wěn)定性試驗不少于2年,應附相關定值證書。)新增旋轉黏度計標定的要求和操作方法。對旋轉黏度計的硬件制定統(tǒng)一的硬件參數(shù)條件硬件差異試驗步驟比較籠統(tǒng)的試驗步驟明確不同瀝青材料采用不同實驗溫度細化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及試驗步驟,修改了試樣恒溫時長,同一試樣不同溫度下試驗的允許間隔時長等。同一個試樣,從灌樣開始至整個黏度測定結束應在4h內(nèi)完成。試驗操作步驟更加詳細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1.

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3.5%,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平均值的14.5%。1.

重復性試驗的相對允許誤差為3.5%;再現(xiàn)性試驗的相對允許誤差為12%。再現(xiàn)性范圍修改準確度差異試驗報告同一種試樣至少平行試驗兩次,兩次測定結果符合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要求時,以平均值作為測定值。取同一溫度條件下一個試樣的旋轉黏度3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作為樣品的黏度值試驗結果,精確至1mPa?s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溫度,轉子的型號、轉子與盛樣筒的間隙,剪切速率、轉速、扭矩,旋轉黏度試驗結果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瀝青黏度--T0625

瀝青旋轉黏度試驗(旋轉黏度計法)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測定改性瀝青的黏韌性,以評價瀝青摻加改性劑后的改性效果。通常情況下適用于

SBR改性瀝青。非經(jīng)注明,試驗溫度為25℃,拉伸速度為500mm/min。本方法適用于測定聚合物改性瀝青的黏韌性和韌性,以評價改性劑的改性效果儀器和材料黏韌性試驗器:拉伸頭及試樣容器配置3套。拉伸半球圓頭表面粗糙度Ra3.2μm拉伸試驗機:能以500mm/min速度等速拉伸,最大加載能力為1kN,拉伸變形及荷載能同時由記錄儀記錄繪成曲線,試驗機備有固定黏韌性試驗器的上下夾具。黏韌性試驗器:拉伸頭及試樣容器配置不少于5套。拉伸頭表面粗糙度Ra1.6μm拉伸試驗機:能以500mm/min±10mm/min的速度勻速拉伸,最大加載能力為1kN,采用數(shù)據(jù)采集儀及時采集、記錄拉伸變形及荷載等參數(shù)。試驗機備有固定黏韌性試驗器的上下夾具,拉伸有效行程不小于350mm。明確儀器的拉伸速度及有效拉伸行程硬件差異試驗步驟3.

黏韌性試驗器安裝前倒掉瀝青上面的水,未說明需要取走定位架。新增對于黏度較高的改性瀝青(如高彈瀝青),拉伸時瀝青容易脫落現(xiàn)象的處理辦法。增加樣品制備的數(shù)量要求:一次宜制備不少于5個試樣。標準試驗溫度為25℃,拉伸速率為500mm/min,拉伸時室溫應為25℃±3℃。

黏韌性試驗器安裝前無需倒掉瀝青上面的水,且需要取走定位架。明確:當拉伸試驗時從試樣與半球圓頭處提前脫落,則該試件結果無效。修改了同一試樣制樣數(shù)量及器具安裝時的新要求,確保試驗有效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A1、A2

面積、黏韌性及韌性未明確計算后結果的取值精度A1、A2

面積、黏韌性及韌性數(shù)值均精確值0.1N?m對于黏度較高的改性瀝青(如高彈改性瀝青),可直接計算ABCDF所包圍的面積,記為黏韌性T0,精確至0.1N?m。不再計算韌性。允許誤差:黏韌性的重復性試驗的相對允許誤差為14.6%,再現(xiàn)性試驗的相對允許誤差為22.6%。明確取值精度,誤差范圍精度差異試驗報告同一試樣至少進行3次平行試驗,當最大值或最小值與平均值之差不超過3倍標準差時,取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準確至1位小數(shù)。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溫度、拉伸速率及黏韌性、韌性試驗結果

;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黏韌性--T0624

瀝青黏韌性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試驗適用于評價熱塑性橡膠類聚合物改性瀝青的彈性恢復性能,即測定用延度試驗儀拉長一定長度后的可恢復變形的百分率。本試驗適用于評價瀝青材料的彈性恢復性能,即測定用延度試驗儀拉長一定長度后的可恢復變形的百分率。適用范圍更廣儀器和材料試模:試模尺寸的允許公差較小試件截面積1cm2試模:試模尺寸的允許公差比之前略大,對于原先C尺寸采用中間距離G來標準,更加準確。注:端膜肩的尺寸D不影響試件尺寸,對于舊試模不滿足要求的,允許繼續(xù)使用。改為:制作的試件厚度為10mm±0.1mm,截面積為1cm2修改了試模尺寸的公差要求及規(guī)定了試件的厚度硬件差異試驗步驟10cm內(nèi)斷裂未有相關說明。剪斷后保持試樣在水中1h未有整個試驗水浴溫度變化的說明新增:若拉伸10cm之前斷裂,則直接記錄斷裂時試件拉伸長度。剪斷后,保持兩個半截試樣在水中60min±1min整個試驗過程中,試件應沒人水面以下,水溫變化不得超過試驗溫度的±0.3℃。同一樣品至少平行試驗3次。細化一些操作細節(jié)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1.

計算公式未包含10cm內(nèi)拉斷情況的計算。計算公式包含了10cm內(nèi)拉斷情況的計算新增:取三個試件彈性恢復率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樣品彈性恢復率試驗結果,精確至1%。若三個試件測定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不在其平均值的5%以內(nèi),但其中兩個較高值之差在平均值的5%以內(nèi),則棄去最低測定值,取兩個較高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樣品彈性恢復率試驗結果,精確至1%。新增:如試件拉伸達到10cm前已斷裂,應報告在此試驗條件下的延度和在此延度下的彈性恢復。新增:允許誤差:對于道路石油瀝青,重復性誤差為4%,再現(xiàn)性誤差為11%;對于聚合物改性瀝青,重復性誤差為3%,再現(xiàn)性誤差為8%。規(guī)定了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和精度精度差異試驗報告無報告相關要求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溫度及彈性恢復率;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彈性恢復--T0662

瀝青彈性恢復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用彎曲梁流變儀測定瀝青的彎曲蠕變勁度和m值。測量的彎曲蠕變勁度范圍為20

~1

000MPa。本方法適用干原樣瀝青、壓力老化后的瀝青和薄膜烘箱(或旋轉薄膜烘箱)后的老化瀝青。本方法適用于0~

-36℃溫度條件下彎曲蠕變勁度為20MPa~1GPa瀝青材料的彎曲蠕變性能測定,以評價瀝青材料在低溫條件下的蠕變性能。本方法適用于測定原樣瀝青、旋轉薄膜加熱老化后瀝青或壓力加熱老化后瀝青的低溫蠕變勁度S、m值,用于瀝青材料的低溫性能檢驗和質量控制。本方法適用于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或稀釋瀝青、乳化瀝青的殘留物。適用方位更加明確儀器和材料加載系統(tǒng)要求:試驗荷載的升壓時間應不少于5s。開始試驗時系統(tǒng)在0.5~5s內(nèi)將接觸荷載從35mN±5mN增加到初始試驗荷載980mN±50mN,此時試驗荷載應穩(wěn)定在平均試驗荷載±50mN之內(nèi),之后穩(wěn)定在平均試驗荷載±10mN。加載軸:帶有半徑為6.3mm±1.3mm球形接觸點。加載系統(tǒng)要求:開始試驗時系統(tǒng)在0.5s內(nèi)將接觸荷載從35mN±5mN增加到初始測試荷載980mN±50mN,在初始加載0.5~5s內(nèi)應穩(wěn)定在980mN±50mN內(nèi),在加載5s后應穩(wěn)定在980mN±10mN內(nèi)。加載軸:帶有半徑為6.3mm±0.3mm球形接觸點的加載軸,且與測力傳感器和變形傳感器相連。恒溫與新增要求:當將試件放入恒溫浴恒溫時,允許溫度波動±0.2℃。對試件支架、數(shù)據(jù)采集記錄系統(tǒng)、載荷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試模、不銹鋼梁、標準砝碼、高度量塊等部分提出了詳細的尺寸、精度要求。(內(nèi)容較多,詳見新規(guī)程)增加儀器的標定和檢查要求.對儀器的多方面提出更高的精度要求以及日常標定檢查要求,確保試驗數(shù)據(jù)的穩(wěn)定可靠硬件差異試驗步驟試驗前準備內(nèi)容相對簡單。將試件安放在支架上,保持恒溫浴溫度在試驗溫度±0.1℃內(nèi)。細化試驗前儀器準備、試模準備、試樣準備、試件制備、試件的存放和脫模等環(huán)節(jié)的操作。(內(nèi)容較多,詳見新規(guī)程)保持恒溫浴溫度在試驗溫度±0.2℃內(nèi)。其余步驟基本一致一個試驗溫度條件下應測試不少于3個試件嚴格要求各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步驟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允許誤差:重復性:蠕變勁度

7.2Mpa

m值2.9再現(xiàn)性:蠕變勁度

17.8Mpa

m值6.8補充了時間的彎曲蠕變勁度、回歸系數(shù)、流變指數(shù)等計算公式及取值精度(內(nèi)容較多,詳見新規(guī)程)允許誤差:重復性:蠕變勁度

7.5Mpa

m值

3.4再現(xiàn)性:蠕變勁度

15.9Mpa

m值8增加了計算結果取值精度及修改了允許誤差范圍精度差異試驗報告報告增加:1)一個試件的彎曲蠕變勁度-時間雙對數(shù)方程式回歸系數(shù)A、B、C。2)一個溫度條件下的各試件60s的勁度和m值,及一組試件的60s的彎曲蠕變勁度S、m值,△T。溫度和R指數(shù)試驗結果。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性能--T0627

瀝青彎曲蠕變試驗(BBR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測定瀝青的動態(tài)剪切模量和相位角。瀝青動態(tài)剪切模量測量值的范圍為0.1~10MPa,相應的溫度范圍為5~85℃。本方法適用于原樣瀝青、壓力老化后的瀝青和薄膜烘箱(或旋轉薄膜烘箱)后的老化瀝青。如用于含有顆粒的瀝青,本標準試驗方法只適用于顆粒尺寸小于250m的瀝青。通過本方法測得的復合剪切模量和相位角經(jīng)計算可以確定瀝青性能(PG)分級等級。本方法適用于5~85℃溫度范圍內(nèi)動態(tài)剪切模量在100Pa~10MPa范圍內(nèi)的瀝青動態(tài)剪切流變性能測定,以評價瀝青的黏彈性能。本方法適用于測定原樣瀝胃旋轉薄膜加熱老化后瀝青高溫條件下的動態(tài)剪切模量、相位角,計算車轍因子,用于評價高溫條件下瀝青材料抗變形能力;也適用于測定壓力加熱老化后瀝青中溫條件下的動態(tài)剪切模量、相位角,計算疲勞因子,用于評價瀝青材料老化后抗疲勞性能本方法適用于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或稀釋瀝青、乳化瀝青的殘留物。若采用本方法對含有顆粒的瀝青進行測試,瀝青中顆粒尺寸應小于250μm。適用范圍更加詳細儀器和材料試驗板:一塊直徑為8.00mm±0.05mm;另一塊直徑為25mm±0.05mm溫度控制器:在5~85℃溫度范圍內(nèi)可將試件溫度控制在試驗溫度±0.1℃內(nèi)。試驗盤為兩個規(guī)格,直徑分別為8.00mm±0.02mm和

25mm

±0.05mm,厚度不小于1.5mm,邊部應采用直角。溫度控制器:在3~85℃溫度范圍內(nèi)可將試件溫度控制在試驗溫度±0.1C內(nèi)。對環(huán)境室、溫度傳感器、加載設備、控制和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試件修整器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新增對于溫度傳感器的標定要求,新增動態(tài)剪切標準樣品用于標定。4.新增試驗儀器的標定方法(包含多項內(nèi)容的標定)。(內(nèi)容較多,詳見新規(guī)程)修改了硬件部分的一些參數(shù)并強調(diào)儀器及相關項的標定硬件差異及計量要求差異試驗步驟舊規(guī)程對于試驗準備講述內(nèi)容較少舊規(guī)程對于兩種控制模式下只有對照表。細化試驗儀器準備、試樣準備、試件制備,修整試件相關操作除了對照表,還給出了應變控制模式下剪切應變的控制范圍計算方法及應力控制模式下剪切應力的控制范圍計算方法。對多個溫度下進行的試驗,從一個試驗溫度調(diào)整到另一個試驗溫度時,調(diào)溫速率應不高于5℃/min;對于一些具有結晶現(xiàn)象的瀝青試件,調(diào)溫速率應不高于2℃/min。細化了試驗操作內(nèi)容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允許誤差:重復性:原樣瀝青

6.4

;TFOT/RTFOT

殘留物

9.0

;PAV殘留物13.8再現(xiàn)性:原樣瀝青

17

;TFOT/RTFOT

殘留物22.2;PAV殘留物40.2給出了剪切應力(兩種模式)、動態(tài)剪切模量、疲勞因子、車轍因子PGR因子的計算公司及結果取值精度要求。允許誤差:重復性:原樣瀝青

5.2; TFOT/RTFOT

殘留物8.4

PAV殘留物11.8再現(xiàn)性:原樣瀝青

11.9

TFOT/RTFOT殘留物19.5;

PAV殘留物

27.8給出計算方法及取值精度,修改了允許誤差范圍精度差異試驗報告報告增加:車轍因子、疲勞因子、GPR因子的內(nèi)容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黏度--T0628

瀝青動態(tài)剪切模量和相位角試驗(DSR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克利夫蘭開口杯(簡稱COC)測定黏稠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及閃點在79℃以上的液體石油瀝青的閃點和燃點,以評定施工的安全性。本方法適用于克利夫蘭開口杯測定道路石油瀝青、聚合物改性瀝青的閃點和燃點。本方法也適用于測定閃點大于93℃的稀釋瀝青的閃點和燃點。儀器和材料試樣杯:內(nèi)壁環(huán)狀標線距杯上口距離為9.4mm±0.4mm電鍍金屬小球直徑:4.0mm±0.2mm3.

溫度計:量程0~360℃,分度值2℃點火器:尖嘴端部外徑1.6mm,內(nèi)徑0.7~0.8mm,通過坩堝中心上方2~2.5mm,劃掃通過試樣杯時間為1.0s左右。防風屏:高約600mm加熱源:根據(jù)需要,可以控制加熱試樣的升溫速度為14~17℃/min、5.5℃/min±0.5℃/min。試樣杯:內(nèi)壁環(huán)狀標線距杯口距離為9.4mm±0.1mm電鍍金屬小球直徑:3.2~4.8mm

3.

溫度計:量程0~400℃,分度值1℃點火器:尖嘴端部外徑1.6mm±0.5mm,內(nèi)徑0.8mm±0.05mm,尖嘴保持在開口杯上方2mm以內(nèi),火焰通過試樣杯時間為1.0s±0.1s。防風屏:尺寸約為長460mm×460mm×610mm加熱裝置:根據(jù)需要,可以控制加熱試樣的升溫速度為5~17℃/min,5.5℃/min±0.5℃/min。氣壓計:精度±0.1kPa對主要部件的尺寸及空間位置進行了調(diào)整硬件差異試驗步驟安裝溫度計:垂直插入試樣杯中,溫度計的水銀球距杯底約6.5mm開始加熱試樣,升溫速度迅速地達到14

~17℃/min?;鹧嫖挥谯釄蹇谏戏?~2.5mm處安裝溫度計:垂直插入試樣杯中,溫度計的水銀球距杯底6.5mm±0.5mm開始加熱試樣,升溫速度迅速地達到5

~17℃/min?;鹧嫖挥谠囼灡谏戏?mm內(nèi)。增加:當試樣表面有一層油膜時,應將其撥到一邊再繼續(xù)進行試驗。增加:當溫度降低至60℃以下時,取出試樣杯,并進行試樣杯等儀器清洗。增加的油膜處理是關鍵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試驗結果根據(jù)壓力的范圍進行梯度修正。允許誤差:閃點

重復性8℃,再現(xiàn)性16℃燃點

重復性8℃,再現(xiàn)性14℃試驗結果根據(jù)公式進行修正并精確值0.1允許誤差:閃點

重復性8℃,再現(xiàn)性18℃燃點

重復性8℃,再現(xiàn)性14℃取兩個試樣的修正后閃點(燃點)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樣品的閃點(燃點),精確至1℃。明確結果精度,修正閃點再現(xiàn)性誤差允許范圍精度差異試驗報告同一試樣至少平行試驗兩次,兩次測定結果的差值不超過重復性試驗允許誤差8℃時,取其平均值的整數(shù)作為試驗結果。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試驗時大氣壓強,閃點及燃點試驗結果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施工性能--T0611瀝青閃點與燃點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檢驗瀝青與粗集料表面的黏附性及評定粗集料的抗水剝離能力。對于最大粒徑大于13.2mm的集料應用水煮法,對最大粒徑小于或等于13.2mm的集料應用水浸法進行試驗。當同一種料源集料最大粒徑既有大于又有小于13.2mm的集料時,取大于13.2mm水煮法試驗為標準,對細粒式瀝青混合料應以水浸法試驗為標準。本方法適用于水煮法檢驗瀝青與粗集料表面的黏附性,以定牲評價粗集料的抗水剝離能力。明確試驗方法為水煮法儀器和材料恒溫水槽:能保持溫度80℃±1℃。標準篩:方孔篩,9.5mm、13.2mm、19mm各1個。玻璃板:200mm

x

200mm左右;搪瓷盤:300mm

x400mm左右。新規(guī)程中未提及恒溫水槽標準篩:篩孔孔徑4.75mm:9.5mm、13.2mm、19mm標準篩各1個。新增:標準集料:酸性巖性的標準集料,規(guī)格9.5~13.2mm,與常規(guī)90號A級道路石油的黏附性等級為3級。注:標準樣品應由專業(yè)單位生產(chǎn)、專業(yè)單位定值,穩(wěn)定性試驗不少于2年,應附相關定值證書。新增:臺燈(必要時):無眩光照明,如帶白色熒光燈管的燈。新規(guī)程中未提及玻璃板、搪瓷盤。部分器具的改變硬件差異試驗步驟取樣:將集料過13.2mm、19mm篩,取粒徑13.2~19mm形狀接近立方體的規(guī)則集料5個,用潔凈水洗凈,置溫度為105℃

±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備用。只有瀝青剝落情況的表格供判斷黏附性等級有水浸法操作步驟一般采用工程集料進行評價,當需要評價瀝青本身黏附性能或比較不同瀝青的黏附性能時,可采用標準集料進行試驗。對于工程集料,可選用集料粒級為13.2~19mm、9.5~13.2mm或4.75~9.5mm。將集料過4.75mm確,取5顆(4.75~9.5mm粒級為10

顆)形狀接近立方體的規(guī)則顆粒,用自來水浸泡、毛刷清洗潔凈,然后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沖洗一遍,為105℃

±5℃烘箱中烘千2h,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備用。其余操作步驟略有細節(jié)不同(內(nèi)容較多,詳見新規(guī)程)除了剝落情況的表格另外還增加了對比的照片供判斷使用。取消了水浸法,增減了摻加抗剝落劑瀝青黏附性能試驗方法與步驟。修改了試驗方法方法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按照瀝青剝落情況表格中描述的進行判斷結合瀝青剝落情況表格中的描述及照片進行對比判斷有照片更加直觀結果判斷方法差異試驗報告試驗結果應報告采用的方法及集料粒徑。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試驗溫度及試驗采用的方法;5)瀝青與集料黏附性的等級,試驗所用集料

;

6)當為評價抗剝落劑黏附性等級時,記錄標準集料、工程集料(必要時)的黏附性等級

7)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與集料黏附性--T0616

瀝青與粗集料黏附性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新舊規(guī)程無差異新舊規(guī)程無差異儀器和材料冷卻裝置:包括一個大試管(內(nèi)徑35mm,長210mm),該試管借橡皮塞偏軸固定在另一個較大的平底或帶木座的已構成真空的雙層壁的圓柱玻璃筒(內(nèi)徑55mm,外徑65mm,長220mm),橡皮塞上裝有一個小漏斗。1.冷卻裝置:如圖所示,包括一個內(nèi)試樣管(內(nèi)徑35mm,長210mm),通過橡膠管(或軟木塞)偏軸固定在外試樣管(內(nèi)徑57.5mm,長200mm)內(nèi),橡膠管(或軟木塞)上裝有一個小漏斗。2.新增:金屬錐、溫度測量裝置、磁鐵塊的要求描述增加幾項試驗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器具硬件差異試驗步驟1.

制樣:取試樣0.4g±0.01g裝樣后控制溫度下降的速度1℃/min當溫度到達預計的脆點以前10℃時,開始以60r/min的速度轉動搖把,直到搖不動為止(一般轉動搖把10~20轉)。不取出彎曲器觀察薄片上試樣是否有裂縫,有時也可聽到斷裂響聲,這時就不必再轉動搖把,如無裂縫則以相同的速度轉回。如此操作,使薄鋼片每分鐘彎曲一次。取3個薄鋼片用丙酮等溶劑清洗潔凈,再干燥,稱取質量,精確至0.01g。制樣:取試樣0.41g±0.01g

(其它制樣的細化操作詳見新規(guī)程)裝樣后使3min后冷浴溫度降速達1℃/(60

±5)s預估脆點T。當溫度到達初始溫度[T+(10±2)℃]時,開始以1r/s的速度轉動搖把,轉動約10轉至夾鉗距離縮短3.5mm±0.1mm,不取出彎曲器觀察試片上試樣是否有裂縫;若無裂縫,立即以相同速度反向轉回搖把,使試片伸展。彎曲器回到初始位置保持38±5s后,重復彎曲和伸展操作,直至出現(xiàn)裂縫。試驗時不允許從內(nèi)試樣管中取出試片觀察。對于同一試樣,不同試片結果數(shù)值的取值方法。細化了最后取值操作差異數(shù)據(jù)處理允許誤差: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2℃。允許誤差:脆點的重復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3℃,再現(xiàn)性試驗的允許誤差為6℃明確重復性及再現(xiàn)性的誤差范圍精度差異試驗報告同一試樣至少平行試驗3次,每次試驗都必須使溫度回升到與第一次試驗相同的狀態(tài),取誤差在3匯C范圍內(nèi)的3個測定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取整數(shù)作為試樣的脆點。要求有以下內(nèi)容:1)試驗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2)樣品的編號、名稱、產(chǎn)地和規(guī)格;3)接樣日期、樣品描述;4)試驗日期,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5)脆點試驗結果;

6)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報告包含內(nèi)容更加全面詳實記錄完善性差異

瀝青其他--T0613

瀝青脆點試驗 項

目舊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E20-2011)新版規(guī)程內(nèi)容(JTG

3410-2025)解 讀差異類型適用范圍1.

本方法適用于采用道路瀝青標準黏度計測定液體石油瀝青、煤瀝青、乳化瀝青等材料流動狀態(tài)時的黏度。本方法適用于瀝青標準黏度計法測定稀釋瀝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