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過梁尺寸與配筋技術標準一、引言過梁是建筑墻體洞口上方的承重構件,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洞口上方墻體及樓(屋)面?zhèn)鱽淼暮奢d,并將荷載傳遞至洞口兩側的墻體。過梁的設計需滿足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要求,其尺寸與配筋直接影響結構安全與使用功能。本文依據(jù)《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____)、《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____,2015年版)等現(xiàn)行規(guī)范,結合工程實踐,系統(tǒng)闡述建筑過梁的尺寸確定、配筋技術及構造要求,為設計與施工提供實用指導。二、過梁的類型及適用范圍過梁按材料分為磚砌過梁、鋼筋混凝土過梁、鋼過梁三類,其適用范圍如下:1.磚砌過梁:適用于跨度≤1.5m的洞口,如衛(wèi)生間、廚房等小跨度洞口,優(yōu)點是施工方便、成本低。2.鋼筋混凝土過梁:適用于跨度較大(1.5m~4m)或荷載較大(如樓面荷載、屋面荷載)的洞口,如客廳、臥室、樓梯間等,優(yōu)點是強度高、剛度大、耐久性好。3.鋼過梁:適用于跨度大(>4m)或荷載特大的洞口,如商場、廠房的大型門洞,優(yōu)點是自重輕、強度高、施工速度快,但成本較高,需做防腐處理。三、過梁尺寸確定過梁尺寸包括跨度(L)、高度(h)、寬度(b),需根據(jù)洞口寬度、荷載情況及規(guī)范要求確定。(一)跨度(L)過梁跨度指洞口寬度加上兩端的支承長度(a),即:\[L=L_0+2a\]其中,\(L_0\)為洞口寬度;\(a\)為過梁在洞口兩側的支承長度,需滿足以下要求:磚砌體:\(a\geq240mm\)(規(guī)范要求,確保過梁與墻體可靠連接);混凝土墻體:\(a\geq150mm\)(混凝土墻體強度高,支承長度可適當減?。?;鋼過梁:\(a\geq240mm\)(防止鋼過梁因支承長度不足而滑動)。(二)高度(h)過梁高度需滿足剛度要求(防止過梁變形過大)和強度要求(承受荷載產生的彎矩),不同材料過梁的高度確定方法如下:1.鋼筋混凝土過梁鋼筋混凝土過梁高度按跨度的1/12~1/8確定,具體如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____):當\(L_0\leq2m\)時,\(h\geqL_0/12\)(如洞口寬1.5m,過梁高≥125mm,取150mm);當\(2m<L_0\leq4m\)時,\(h\geqL_0/10\)(如洞口寬3m,過梁高≥300mm,取300mm);當\(L_0>4m\)時,\(h\geqL_0/8\)(如洞口寬5m,過梁高≥625mm,取600mm或700mm)。2.磚砌過梁鋼筋磚過梁:高度按跨度的1/10~1/8確定,且不應小于180mm(如洞口寬1.2m,過梁高≥150mm,取180mm);磚砌平拱過梁:高度按跨度的1/8~1/6確定,且不應小于120mm(如洞口寬1m,過梁高≥125mm,取120mm);磚砌弧拱過梁:高度按跨度的1/6~1/4確定,且不應小于180mm。3.鋼過梁鋼過梁高度(截面高度)按計算確定,需滿足抗彎強度要求,如槽鋼的型號(10號槽鋼截面高度為100mm,12號為120mm),具體需通過計算選擇。(三)寬度(b)過梁寬度應與墻體厚度一致,即:\[b=t\]其中,\(t\)為墻體厚度(如240mm墻,過梁寬240mm;370mm墻,過梁寬370mm)。若墻體厚度大于240mm(如370mm墻),過梁寬度可適當減小,但不應小于240mm(確保過梁的穩(wěn)定性)。四、過梁配筋技術標準過梁配筋需滿足強度要求(承受彎矩、剪力)和構造要求(確保鋼筋與混凝土或砌體的可靠連接),不同材料過梁的配筋要求如下:(一)鋼筋混凝土過梁鋼筋混凝土過梁的配筋包括縱向主筋(受彎鋼筋)、箍筋(抗剪鋼筋),需通過計算確定,并滿足規(guī)范的最小配筋要求。1.縱向主筋(1)計算要求:縱向主筋的面積需根據(jù)過梁的最大彎矩(\(M_{max}\))計算,公式為:\[A_s=\frac{M_{max}}{f_y(h_0-a_s')}\]其中,\(f_y\)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如HRB400鋼筋,\(f_y=360N/mm2\));\(h_0\)為過梁的有效高度(\(h_0=h-a_s\),\(a_s\)為主筋的保護層厚度,取20mm);\(a_s'\)為受壓區(qū)鋼筋的保護層厚度(若為單筋梁,\(a_s'=0\))。(2)最小配筋要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____):最小配筋率:\(\rho_{min}=max(0.2\%,45f_t/f_y\%)\)(取較大值);例:C25混凝土(\(f_t=1.27N/mm2\)),HRB400鋼筋(\(f_y=360N/mm2\)),則\(45f_t/f_y\%=45×1.27/360≈0.159\%\),故取\(\rho_{min}=0.2\%\);主筋直徑:不應小于10mm(確保鋼筋的強度);主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確保鋼筋分布均勻);主筋數(shù)量:不應少于2根(確保受力均勻)。2.箍筋(1)計算要求:箍筋的面積需根據(jù)過梁的最大剪力(\(V_{max}\))計算,公式為:\[A_{sv}=\frac{V_{max}s}{f_{yv}h_0}\]其中,\(f_{yv}\)為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如HPB300鋼筋,\(f_{yv}=270N/mm2\));\(s\)為箍筋間距;\(h_0\)為過梁有效高度。(2)構造要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____):箍筋直徑:不應小于6mm(如φ6);箍筋間距:不應大于250mm(當梁高\(h>400mm\)時,間距不應大于200mm);箍筋形式:應封閉,末端做135°彎鉤,彎鉤末端直線長度不應小于10d(d為箍筋直徑);箍筋數(shù)量:梁高\(h\leq300mm\)時,可采用單肢箍;\(300mm<h\leq500mm\)時,采用雙肢箍;\(h>500mm\)時,采用四肢箍。3.示例某鋼筋混凝土過梁,洞口寬\(L_0=2m\),墻體厚度\(t=240mm\),荷載(包括墻體自重、樓面荷載)設計值\(q=10kN/m\),混凝土強度等級C25,鋼筋采用HRB400。(1)尺寸確定:\(L=L_0+2a=2+2×0.24=2.48m\)(取2.5m);\(h=L_0/12=2/12≈0.167m\)(取180mm);\(b=240mm\)。(2)彎矩計算:\(M_{max}=\frac{1}{8}qL^2=\frac{1}{8}×10×2.5^2=7.8125kN·m=7.8125×10^6N·mm\)。(3)主筋計算:\(h_0=h-a_s=180-20=160mm\),\(A_s=\frac{7.8125×10^6}{360×(160-0)}≈135mm2\)。(4)最小配筋率檢查:\(\rho_{min}=0.2\%\),\(A_{s,min}=0.2\%×b×h=0.2\%×240×180=86.4mm2\),計算值135mm2>86.4mm2,滿足要求。(5)主筋選擇:采用2根φ10鋼筋(面積157mm2,略大于計算值)。(6)箍筋計算:\(V_{max}=\frac{1}{2}qL=\frac{1}{2}×10×2.5=12.5kN=12.5×10^3N\),采用φ6箍筋(\(A_{sv1}=28.3mm2\)),雙肢箍(\(n=2\)),則\(s=\frac{nA_{sv1}f_{yv}h_0}{V_{max}}=\frac{2×28.3×270×160}{12.5×10^3}≈192mm\),取s=180mm(≤250mm,滿足要求)。(二)磚砌過梁磚砌過梁包括鋼筋磚過梁、磚砌平拱過梁,其配筋要求如下:1.鋼筋磚過梁鋼筋磚過梁是在磚砌體中配置鋼筋的過梁,配筋要求(《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____):鋼筋設置:鋼筋應放在過梁底部的砂漿層中,砂漿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確保鋼筋與砂漿的粘結);鋼筋直徑:不應小于6mm(如φ6);鋼筋間距:不應大于120mm(確保鋼筋均勻受力);鋼筋伸入支座長度:不應小于240mm(防止鋼筋拔出);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5(確保砂漿的粘結強度)。2.磚砌平拱過梁磚砌平拱過梁是利用磚的拱作用承受荷載的過梁,配筋要求(《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____):跨度限制:\(L_0≤1.2m\)(跨度過大時,拱作用減弱,易破壞);拱高:不應小于跨度的1/8(如跨度1m,拱高≥125mm);磚的要求:應采用整磚,不應砍磚(確保拱的整體性);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5(確保磚與砂漿的粘結強度)。(三)鋼過梁鋼過梁通常采用槽鋼或工字鋼,配筋(截面選擇)要求如下:截面選擇:根據(jù)計算確定,需滿足抗彎強度(\(\sigma=\frac{M_{max}}{W_z}≤f\))和抗剪強度(\(\tau=\frac{V_{max}}{A}≤f_v\))要求,其中\(zhòng)(W_z\)為截面抵抗矩,\(A\)為截面面積,\(f\)為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f_v\)為鋼材抗剪強度設計值(如Q235鋼,\(f=215N/mm2\),\(f_v=125N/mm2\));支承長度:不應小于240mm(防止鋼過梁滑動);防腐處理:鋼過梁表面應做防腐處理(如刷防銹漆、熱鍍鋅),防止生銹。五、過梁構造要求過梁的構造要求是確保其安全使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嚴格遵守規(guī)范規(guī)定:(一)與墻體的連接過梁兩端應設置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不應大于200mm,伸入墻體的長度不應小于500mm(確保過梁與墻體形成整體,防止過梁兩端翹起);過梁與墻體之間的空隙應采用砂漿填實(防止過梁受力時產生空隙,影響強度)。(二)過梁上的墻體開洞過梁上的墻體開洞時,洞邊距離過梁邊緣不應小于300mm(防止洞口削弱過梁的受力截面,導致過梁破壞);若洞邊距離小于300mm,應在洞邊設置加強鋼筋(如φ10鋼筋,長度不應小于600mm)。(三)模板拆除時間鋼筋混凝土過梁底部的模板拆除時間,應滿足混凝土強度要求:當跨度\(L_0≤2m\)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以上;當跨度\(2m<L_0≤8m\)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當跨度\(L_0>8m\)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以上。(四)其他構造要求鋼筋混凝土過梁的保護層厚度:主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20mm(防止鋼筋銹蝕);磚砌過梁的磚縫:磚縫應飽滿,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80%(確保磚與砂漿的粘結強度);鋼過梁的端部:鋼過梁的端部應做封頭處理(如焊接鋼板),防止端部尖銳部分劃傷人體或破壞墻體。六、常見問題及防治(一)過梁尺寸不足問題:過梁高度或寬度小于規(guī)范要求,導致過梁變形過大或開裂。原因:設計時未按規(guī)范計算尺寸,或施工時偷工減料。防治:嚴格按規(guī)范計算過梁尺寸,施工時檢查過梁的高度和寬度,確保符合設計要求。(二)配筋不足問題:縱向主筋或箍筋數(shù)量不足,導致過梁在荷載作用下破壞(如主筋斷裂、箍筋剪斷)。原因:設計時未按計算配筋,或施工時漏放、少放鋼筋。防治:嚴格按計算配置鋼筋,施工時檢查鋼筋的數(shù)量、直徑、間距,確保符合設計要求。(三)支承長度不夠問題:過梁在洞口兩側的支承長度小于規(guī)范要求,導致過梁下沉或滑動。原因:施工時未預留足夠的支承長度,或墻體砌筑時未按要求留設過梁位置。防治:施工前核對設計圖紙,確定過梁的支承長度,砌筑墻體時預留過梁位置,確保支承長度符合要求。(四)磚砌過梁開裂問題:磚砌過梁出現(xiàn)裂縫(如垂直裂縫、斜裂縫)。原因:砂漿強度等級不足,或鋼筋間距過大,或過梁跨度超過規(guī)定。防治:采用符合要求的砂漿強度等級,嚴格控制鋼筋間距,不超過磚砌過梁的跨度限制(如鋼筋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1194:1992 FR-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PV) systems
- 【正版授權】 IEC TS 61400-9:2025 EN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 Part 9: Probabilistic design measures for wind turbines
- 【正版授權】 IEC 60112:2003 EN-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oof and the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ices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
- 湖南成人自考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內勤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 特崗物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技能針灸考試題及答案
- 校園安全知識培訓總結課件
- 社區(qū)工作中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校園?;钒踩R培訓課件
- 《Gitlab使用流程》課件
- 與供應商的合作與談判
- IT技術支持與服務響應機制建設指南
- 2024年房縣人民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有機合成實驗室技安規(guī)程(3篇)
- GB/T 5534-2024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 DBJ52T 096-2019 城市軌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 《合成孔徑雷達原理》課件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級上冊英語Starter Unit1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HSK標準教程1-第一課lesson1
- 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全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