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三基訓練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中醫(yī)三基訓練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中醫(yī)三基訓練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中醫(yī)三基訓練試題及答案_第4頁
中醫(yī)三基訓練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三基訓練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中醫(y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是()A.整體觀念和陰陽五行B.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C.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D.四診八綱和辨證論治2.五行中“木”的特性是()A.炎上B.潤下C.稼穡D.曲直3.心的生理功能是()A.主血脈B.主運化C.主疏泄D.主藏精4.與氣的生成關系最密切的臟腑是()A.心、肺、脾B.肺、脾、腎C.肝、脾、腎D.心、肝、腎5.具有“主津”作用的臟腑是()A.大腸B.小腸C.胃D.膀胱6.六淫邪氣中,具有“善行數(shù)變”特點的是()A.風邪B.寒邪C.暑邪D.濕邪7.下列哪項不屬于實證范疇()A.食積B.氣滯C.水停D.內燥8.面色黧黑,肌膚甲錯的病機是()A.腎虛B.水飲C.寒證D.瘀血9.舌絳少苔或無苔,多見于()A.表熱證B.實熱證C.陰虛證D.陽虛證10.下列哪項不屬于中醫(yī)治療原則()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調整陰陽D.活血化瘀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題)1.中醫(yī)整體觀念的內涵包括()A.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B.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C.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D.人體結構的完整性E.人體功能的協(xié)調性2.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A.五行的特性B.事物五行屬性的歸類C.五行的相生相克D.五行的相乘相侮E.五行的母子相及3.五臟與五體的關系,正確的是()A.心在體合脈B.肺在體合皮C.脾在體合肉D.肝在體合筋E.腎在體合骨4.氣的生理功能有()A.推動作用B.溫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攝作用E.氣化作用5.下列屬于奇恒之腑的有()A.腦B.髓C.骨D.脈E.膽6.六淫致病的共同特點有()A.外感性B.季節(jié)性C.地域性D.相兼性E.轉化性7.下列哪些屬于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則()A.整體審察B.四診合參C.病證結合D.動靜統(tǒng)一E.以常衡變8.下列哪些屬于面色青色主?。ǎ〢.寒證B.疼痛C.氣滯D.血瘀E.驚風9.下列哪些屬于八綱辨證的內容()A.表里B.寒熱C.虛實D.陰陽E.氣血10.中醫(yī)治療的基本原則包括()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調整陰陽D.三因制宜E.標本緩急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1.中醫(yī)理論體系形成的標志是《黃帝內經(jīng)》《難經(jīng)》《傷寒雜病論》《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等醫(yī)學專著的問世。()2.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3.心主神明,又稱心藏神,是指心有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4.氣能生血,血能載氣,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為用。()5.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傳化水谷,具有“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的特點。()6.寒邪致病,易傷陽氣,寒性凝滯,主痛。()7.望神,就是觀察患者精神意識活動,以了解病情的輕重,推測預后的吉兇。()8.正常舌象為“淡紅舌,薄白苔”。()9.實證是指人體感受外邪,或疾病過程中陰陽氣血失調,體內病理產(chǎn)物蓄積,以邪氣盛、正氣不虛為基本病理,表現(xiàn)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種證候。()10.中醫(yī)治療中,“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屬于扶正祛邪原則的具體應用。()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1.簡述中醫(yī)整體觀念的含義。答案: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相互協(xié)調配合;同時,人體與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具有統(tǒng)一性,人與外界環(huán)境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2.簡述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答案: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簡述氣的主要生理功能。答案:氣有推動作用,推動生長發(fā)育與臟腑功能;溫煦作用,維持體溫;防御作用,抵御外邪;固攝作用,防止物質流失;氣化作用,促進新陳代謝。4.簡述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則。答案:中醫(yī)診斷基本原則有整體審察,全面了解病情;四診合參,綜合運用四診;病證結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動靜統(tǒng)一,關注病情變化。五、討論題(每題5分,共4題)1.結合臨床實際,談談你對中醫(yī)治病求本原則的理解。答案:治病求本是中醫(yī)治療關鍵。臨床中,找到疾病根本病因病機才能有效治療。如感冒,有風熱、風寒等不同病因,只有辨清根本,分別采用辛涼解表或辛溫解表,才能藥到病除,避免治標不治本。2.舉例說明中醫(yī)三因制宜原則在臨床中的應用。答案:三因制宜指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如夏季感冒多暑濕,用藥多清熱祛濕;北方多寒病,用藥偏溫熱。老人氣血虛,用藥宜平和;小兒臟腑嬌嫩,藥量宜輕。根據(jù)不同因素調整治療,提高療效。3.如何在中醫(yī)臨床中準確運用辨證論治?答案:首先要準確收集四診資料,通過望、聞、問、切全面了解病情。接著進行分析歸納,判斷證型。然后依據(jù)證型確定治法、選方用藥。過程中要關注病情變化,靈活調整治療方案,做到辨證準確、論治有效。4.談談中醫(yī)五行學說在指導疾病治療方面的意義。答案:五行學說指導疾病治療,可依據(jù)相生關系確定“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治法,如滋水涵木法。根據(jù)相克關系有抑強扶弱,如抑木扶土。還可推斷病情傳變,提前干預,為治療提供思路和方法。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B2.D3.A4.B5.A6.A7.D8.D9.C10.D二、多項選擇題1.ABCDE2.ABCDE3.ABCDE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