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期中試卷考試范圍:選擇性必修三;考試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圖1、圖2分別為1955~1956年拍攝的動畫片《神筆》《驕傲的將軍》的劇照,兩部影片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詩畫等元素,在世界影壇上獨樹一幟。這體現(xiàn)出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B.以進入世界市場為主要目標C.擺脫外來藝術形式影響D.服務于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5~1956年(中國)。據(jù)本題材料“《神筆》《驕傲的將軍》”,“兩部影片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詩畫等元素?!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神筆》取材自中國古老的民間故事-神筆馬良?!厄湴恋膶④姟穭t從成語“臨陣磨槍”發(fā)展而來,影片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戲曲,尤其是京劇的許多元素,這部動畫電影被認為是“中國學派”的開山之作,《神筆》和《驕傲的將軍》被認為是中國動畫民族化探索的先驅作品,所以材料體現(xiàn)出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A項正確;1955~1956年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不是以進入世界市場為主要目標,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外來藝術形式影響新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的相關論述,排除C項;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始于1978年,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西漢張騫開辟絲綢之路,唐朝玄奘西行取經,明代鄭和多次領導西洋之旅,明清之際先進知識分子助推“西學東漸”。這表明中國古代文化()A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B.內涵豐富博大精深C.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D.在傳承中賡續(xù)更新【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西漢年間張騫開辟的古絲綢之路,唐朝玄奘的西行取經,明代鄭和的西洋之旅,明清先進知識分子的“西學東漸”,都傳播了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說明中華民族在對待文化發(fā)展方面始終堅持交流互鑒的姿態(tài),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A項正確;材料介紹了中外交流的史實,沒有體現(xiàn)中國古代文化的內涵,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中國古代文化的具體內容,不能得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民族特色,排除C項;材料介紹的是不同時期中外文化存在橫向交流,沒有體現(xiàn)中國古代文化的縱向歷史傳承,排除D項。故選A項。3.古代埃及王表通常是指按照年代次序羅列統(tǒng)治者形象、名字和頭銜的文獻。約公元前32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間,王表中的大量王名寫于王名框中,王名框上一般刻畫有代表荷魯斯神的鷹隼形象。新王國(前1550~前1069)時期,王表形制臻于成熟。據(jù)此可知,古代埃及王表()A.說明了象形文字的緣起B(yǎng).融合了宗教與王權的觀念C.呈現(xiàn)了埃及神廟的興衰D.展示了分裂與統(tǒng)一的場景【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埃及)。根據(jù)材料“王表中的大量王名寫于王名框中,王名框上一般刻畫有代表荷魯斯神的鷹隼形象”可知,古代埃及王表的內容里既有展現(xiàn)王權的方面,也有展現(xiàn)神的方面,B項正確;材料主要闡述的是古代埃及王表形制的內容和發(fā)展,沒有文字發(fā)展的相關內容,排除A項;材料主要闡述的是古代埃及王表形制的內容和發(fā)展,沒有提及埃及神廟的興衰,排除C項;材料主要闡述的是古代埃及王表形制的內容和發(fā)展,無法由此展現(xiàn)出分裂與統(tǒng)一的場景,排除D項。故選B項。4.自6世紀末開始,以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帝國,為使新移民與原住民族和平共處,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頒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習慣法。據(jù)此可知()A.斯拉夫人促進了大陸法系的形成B.北方族群文化逐漸占據(jù)主流地位C.習慣法逐步成為羅馬法的主要部分D.拜占庭帝國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6世紀末(拜占庭帝國)。根據(jù)材料“為使新移民與原住民族和平共處,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頒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習慣法“可知拜占庭帝國的法律會吸收新加入族群的法律,這說明拜占庭帝國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D項正確;拜占庭帝國的法律不屬于大陸法系,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拜占庭帝國的法律會吸收新加入族群的法律,北方族群文化并沒有占據(jù)主流地位,排除B項;材料只是強調拜占庭帝國的法律吸收了新加入族群的某些習慣法,習慣法并沒有成為羅馬法的主要部分,排除C項。故選D項。5.15世紀中期,朝鮮王朝組織編纂《高麗史》,按照“世家”“列傳”“志”“年表”等體例進行編寫,較詳細地記載了高麗王朝時期重要人物的事跡和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是研究高麗王朝歷史的重要典籍。這說明()A.文獻史料的記載真實可信B.朝鮮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C.朝鮮開始與中國建立聯(lián)系D.高麗王朝史學成就非常高【答案】B【解析】【詳解】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為“世家”“列傳”“志”“年表”,很顯然是受到了中國史書編寫的影響,這是按紀傳體的模式編寫的,B項正確;《高麗史》是文獻史料,是朝鮮王朝組織編纂的有意史料,出于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有有違史實的可能,需要和其他史料進行比證,不一定還原歷史,排除A項;C項“開始”說法有誤,材料不能證明是開始,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其受到中國的影響,而不是成就高,排除D項。故選B項。6.下表為某學者在研究古代歷史過程中搜集整理的史料,據(jù)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題是史料1印歐人在進入西亞、西歐、北歐和印度的廣大地區(qū)后,與當?shù)鼐用袢诤希l(fā)展成為新的居民史料2古代印歐人在大規(guī)模遷徙中,與所到地區(qū)農耕民族交融,導致了新的文化區(qū)域的形成史料3匈奴人劉淵建立前趙政權,追尊蜀漢后主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A.人口遷徙促進區(qū)域開發(fā)B.民族交融推動文化認同C.戰(zhàn)亂頻繁導致人口流動D.世界人口結構發(fā)生改變【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印歐人在進入西亞、西歐、北歐和印度的廣大地區(qū)后,與當?shù)鼐用袢诤?,發(fā)展成為新的居民”“古代印歐人在大規(guī)模遷徙中,與所到地區(qū)農耕民族交融,導致了新的文化區(qū)域的形成”可見人口的遷徙和流動,推動了民族交融,根據(jù)材料信息“匈奴人劉淵建立前趙政權,追尊蜀漢后主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可見魏晉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在民族認源上出現(xiàn)“宗黃現(xiàn)象”,將本民族溯源為與漢民族同源異流的黃炎貴胄,這不僅鞏固了政權也推動了文化認同,綜合以上材料,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xiàn)區(qū)域開發(fā)的內容,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戰(zhàn)亂頻繁的內容,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世界人口結構發(fā)生改變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7.美國一些官員證實:“沒有華工,就沒有美國西部的墾殖”,“是華人教會了美國人如何栽種、培育、收獲果園和庭園里的作物?!薄叭A工使荒地變成良田,使整個加州變成一座花園、一個果木園?!薄叭绻麤]有華工的辛勤勞動,加州的開拓和發(fā)展要推遲幾十年”。這主要反映出華工()A.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B.為美國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C.積極融入當?shù)?,參與當?shù)亟ㄔOD.促進了中美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美國)。根據(jù)材料可知,華工參與了美國西部的開發(fā),為美國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B項正確;材料主旨并不是在反映華工吃苦耐勞的精神,排除A項;融入當?shù)氐恼f法錯誤,排除C項;材料主旨在于反映華工為美國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并不是主要反映中美文化交流,排除D項。故選B項。8.下圖為1990年以來世界難民和尋求庇護者流向分布情況,這反映了()A.中低收入經濟體是難民主要輸出國B.新世紀以來國際政治局勢劇烈動蕩C.高收入經濟體缺乏吸納難民的能力D.中等收入經濟體接納了大部分難民【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1990年以來。據(jù)題干可知主要結論:1990年以來世界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主要流向了中等收入經濟體。D項正確;中低收入經濟體是難民主要輸入國,排除A項,“國際局勢劇烈動蕩”說法錯誤,1990年以來冷戰(zhàn)結束,國際局勢總體和平,局部動蕩,排除B項;高收入經濟體具備吸納難民的能力,排除C項。故選D項。9.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河南殷王武丁配偶“婦好”墓中出土隨葬器物1928件,其中禮器、儀杖、日用器、裝飾品等各類玉器756件,占出土器物總數(shù)的29.2%,這批玉器玉料基本上都產自新疆。這說明了()A.西域與內地之間的交往歷史久遠B.商品交換是聯(lián)結東西方的重要紐帶C.絲綢之路加強了中原與西域聯(lián)系D.早期的民族遷徙推動了東西方交流【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論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商朝。根據(jù)“其中禮器、儀杖、日用器、裝飾品等各類玉器756件,占出土器物總數(shù)的29.2%,這批玉器玉料基本上都產自新疆。”可得出商代的時候西域的新疆地區(qū)已經與中原地區(qū)有交往,因此才會有相關的器物出土,A項正確;新疆并不是西方,排除BD項;西漢開通了絲綢之路,排除C項。故選A項。10.歐洲人對香料喜之若狂,這一習慣持續(xù)到17世紀中葉,此后,咖啡、巧克力、茶葉和糖作為殖民地的物品,成為遠洋貿易的主要對象,開始成為人們飲食生活中的新寵,歐洲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飲食口味。這種變化表明()A.殖民擴張導致歐洲生活方式日益東方化B.價格革命開辟有利于各地文明交流融合C.新航路開辟有利于各地文明的交流融合D.工業(yè)革命大大增加了歐洲的原材料進口【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世紀中葉歐洲。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使歐洲人能夠直接航行到亞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全球貿易網(wǎng)絡。這導致了殖民擴張和遠洋貿易興起,歐洲人最初對香料的狂熱依賴于此,并根據(jù)材料可知,到17世紀中葉后,隨著殖民地的開發(fā)和貿易的深化,咖啡、巧克力、茶葉和糖等新商品成為歐洲飲食的新寵,體現(xiàn)了歐洲與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與融合,C項正確,“咖啡、巧克力”等是美洲物產,“日益東方化”表述絕對,排除A項;價格革命是新航路開辟帶來的經濟后果,它本身并非“開辟”文明交流的原因,而是新航路開辟的衍生現(xiàn)象,排除B項;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8世紀中后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1.1294年,統(tǒng)治中心在波斯的伊利汗國為擺脫財政危機,開始模仿元朝使用雕版印刷紙幣。到了14世紀,印刷術經由波斯傳入了歐洲。材料可用于說明()A.元朝紙幣成為世界通用貨幣B.元朝造紙術、印刷術西傳C.蒙古西征對文化傳播的影響D.波斯成為西學東漸的橋梁【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是13至14世紀的波斯、元朝、歐洲。根據(jù)材料及所學可知,伊利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這一時期的波斯人受到了元朝雕版印刷術的影響并且將其傳入了歐洲,由此可見,蒙古西征產生了文化傳播的影響,C項正確;“元朝紙幣成為世界通用貨幣”表述錯誤,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造紙術西傳的信息,造紙術在唐朝時期由阿拉伯人西傳,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西學東漸的相關信息,西學東漸是指從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排除D項。故選C項。12.在歐洲封建統(tǒng)治者眼里,拿破侖始終是一個擴散“1789年瘟疫”的暴發(fā)戶。以下史實最能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是()A.進行軍事政變B.建立第一帝國C.頒布《民法典》D.打退反法同盟【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法國。根據(jù)材料拿破侖始終是一個擴散“1789年瘟疫”的暴發(fā)戶”可知,封建統(tǒng)治者認為拿破侖是法國大革命成果的維護者和宣傳者,體現(xiàn)了拿破侖對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的維護,結合所學可知,其以法律形式鞏固了革命成果,即頒布《民法典》,C項正確;軍事政變、建立帝國,不體現(xiàn)其傳播資產階級革命精神,A、B兩項排除;打退反法聯(lián)盟涉及侵略與反侵略,不體現(xiàn)傳播革命精神,排除D項。故選C項。13.20世紀以來,在加勒比群島,板球雖是英式運動項目,卻根植于“豁達、友愛、嬉戲、夸張、娛樂”的本土街頭文化,并成為展示民族特色的武器。這反映了該地區(qū)()A.大眾體育運動的盛行B.殖民主義的根深蒂固C.全球性文化交流受阻D.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強【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jù)本題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時空是20世紀以來的中美洲地區(qū)。根據(jù)材料信息,板球運動在加勒比群島“根植于”豁達、友愛、嬉戲、夸張、娛樂'的本土街頭文化,并成為展示民族特色的武器可知民族文化已經跟外來文化相結合,民族文化自信增強,D項正確。根據(jù)材料信息無法判斷板球運動在該地區(qū)的流行程度,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板球雖由殖民者帶來,但已融入當?shù)匚幕荒荏w現(xiàn)殖民主義的根深蒂固,排除B項;材料體現(xiàn)了文化的交流,排除C項。故選D項。14.明代是白鹿洞書院發(fā)展的興盛時期,書院的建設工作由官方主導,書院洞主多由政府官員兼任,該書院還仿照府、州、縣學設立生員名額。明代書院這一特點反映出()A.書院屬性的弱化B.官府大力支持民間教育C.集權政治的發(fā)展D.科舉考試方式的革新【答案】C【解析】【詳解】材料“書院的建設工作由官方主導,書院洞主多由政府官員兼任,該書院還仿照府、州、縣學設立生員名額”反映了明代白鹿洞書院的官學化,加強對教育的控制,這是集權政治發(fā)展的表現(xiàn),C項正確;書院的教育屬性未變,排除A項;根據(jù)材料“書院的建設工作由官方主導”,不是支持民間教育,排除B項;材料是關于書院官方化,不是科舉考試,排除D項。故選C項。15.近年來,中外文化遺產雙邊合作項目取得豐碩成果,如參與柬埔寨吳哥古跡、烏茲別克斯坦希瓦古城和尼泊爾、緬甸震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與洪都拉斯、肯尼亞聯(lián)合考古等,我國還持續(xù)加大文化遺產多邊國際合作的推進力度,其中尤以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提出的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倡議最具代表性。這些舉措()①表明改革文化遺產全球治理機制成為共識②體現(xiàn)了我國守護人類共同財富的責任與擔當③有利于傳承民族文化和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④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更多人文內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現(xiàn)代(世界)。根據(jù)材料中近代以來各國頻繁在文化遺產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以中國為代表大力倡導各國在文化遺產方面的多邊國際合作,材料中沒有提及21世紀之前各國在文化遺產方面的保護措施和治理機制,無從比較,就無法看出是否改革了這方面的機制,①不符合題意;根據(jù)材料“我國還持續(xù)加大文化遺產多邊國際合作的推進力度,其中尤以2019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提出的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倡議最具代表性”可知,中國在守護人類共同文化遺址財富方面,越來越具有大國的擔當和責任,②符合題意;根據(jù)材料“近年來,中外文化遺產雙邊合作項目取得豐碩成果,如參與柬埔寨吳哥古跡、烏茲別克斯坦希瓦古城和尼泊爾、緬甸震后歷史古跡保護修復”可知,各國對文化遺址的重視和保護,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維護,③符合題意;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各國加強國家間合作,是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表現(xiàn),并且這種對文化遺址保護的投入更具有人文主義的內涵,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其他選項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B項和C項。故選D項。16.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先后增加了線性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記憶遺產三種遺產項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延伸。我國有多項遺產被列入,如下表所示(部分)。這一做法()遺產種類中國入選的典型代表線性文化遺產絲綢之路、大運河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龍泉青瓷傳統(tǒng)燒制技藝等記憶遺產清代科舉大金榜、《本草綱目》、南京大屠殺檔案、甲骨文等A.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領先世界B.維護了文化遺產的民族性與多樣性C.提升了文化遺產真實性D.展現(xiàn)了中國保護文化遺產的堅定性【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xiàn)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增加線性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記憶遺產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延伸項目,旨在更全面地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和各民族的文化特性。根據(jù)表格信息,材料中的線性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記憶遺產都是一些具有民族性的我國特有文化成果,所以這些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有利于維護我國文化遺產的民族性和多樣性,B項正確;文化成果不存在領先與落后問題,不同的文化都是世界文明發(fā)展的成果,排除A項;文化遺產的存在本身具有客觀性,不需要證明和提升,排除C項;我國多項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結果,材料沒有涉及政府的態(tài)度,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17題14分,18題12分,19題12分,20題14分,共52分)17.【東亞文化圈與文化自信】材料一東亞中華文化圈是古代東亞地區(qū)以中國為地理中心、以中華文化為文化內核形成的包括日本、朝鮮、越南在內的儒家文化圈。東亞文化圈在唐代的最終形成是唐文化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一大貢獻。因此,唐對外開放的深遠意義在于促進了東亞區(qū)域的共同發(fā)展,使中華文化自身的發(fā)展有了更堅實的環(huán)境依托和文化依托??傊谔拼洕睒s、文化昌盛、國威遠播等諸層表象的背后活躍著對外開放這一積極因素,正是因為唐對外開放,廣泛吸納域外優(yōu)秀文明成果,才最終孕育、產生了高度發(fā)展的唐代文明。-摘編自唐剛猛《唐代的對外開放與經濟文化的繁榮》材料二隋唐以后,東亞漢文化圈并非是中國一個國家創(chuàng)造的文化,而是東亞國家特別是東方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家與中國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東亞各國在接受漢文化的同時,根據(jù)本國的需要而有所取舍,總之,在接受華夏漢文化的同時,東亞各國并未失去其文明的個性??梢哉f漢文化的生命力是由漢字文化圈的各個富有個性的文化單元來維系的。而華夏文明也從周邊各國獲得了新鮮的文化血液。-摘編自袁行霈主編的《中華文明史》(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代東亞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2)綜合材料一、二概括東亞文化圈的特點?!敬鸢浮浚?)原因:唐朝安定統(tǒng)一、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威遠播;統(tǒng)治階級開放包容的文化政策;唐朝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思想傳承;隋唐以來的民族交融與對外交往;對外交通發(fā)達(海陸并舉);中華文化長期以來占據(jù)世界領先地位。(2)特點:以中國為地理中心、以中華文化為文化內核(統(tǒng)一性);由東亞各國共同創(chuàng)造;東亞各國保持了其文明的個性(多元性、創(chuàng)新性);在互動交流中共同進步(開放性、包容性)?!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代中國。結合唐朝的繁榮可分析出唐朝安定統(tǒng)一、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威遠播;根據(jù)材料唐對外開放,廣泛吸納域外優(yōu)秀文明成果”可分析出統(tǒng)治階級開放包容的文化政策;結合唐朝三省六部制等制度創(chuàng)新可分析出唐朝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思想傳承;結合唐朝與周邊地區(qū)的交往史實可分析出隋唐以來的民族交融與對外交往;結合唐朝的海陸貿易可分析出對外交通發(fā)達(海陸并舉);結合所學可分析出中華文化長期以來占據(jù)世界領先地位?!拘?詳解】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結合東亞文化圈可分析出以中國為地理中心、以中華文化為文化內核(統(tǒng)一性);根據(jù)材料而是東亞國家特別是東方的朝鮮、日本、越南等國家與中國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可分析出由東亞各國共同創(chuàng)造;根據(jù)材料“東亞各國并未失去其文明的個性”可分析出東亞各國保持了其文明的個性(多元性、創(chuàng)新性);根據(jù)材料華夏文明也從周邊各國獲得了新鮮的文化血液”可分析出根據(jù)材料“”可分析出在互動交流中共同進步(開放性、包容性)。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東漢以來,分布在西、北邊疆的少數(shù)民族陸續(xù)向內地遷徙,內遷的少數(shù)民族很多,遷徙持續(xù)不斷,此起彼伏。北方漢族人口向江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大規(guī)模流亡遷徙。魏晉時期,漢族統(tǒng)治者為了加強對各少數(shù)民族的控制,并補充內地居民的不足,經常招引或強制他們入居內地與漢人雜居的少數(shù)民族與漢人一樣要納租調、服勞役,即“服事供職,同于編戶”。十六國時期,北方政權多為少數(shù)民族所建立,興亡不定,沖突激烈,他們大多推行漢族傳統(tǒng)政治制度。-摘編自王子今、方光華《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材料二日耳曼人的家鄉(xiāng)在歐洲北部,他們不斷向西遷徙,公元2世紀開始居住在羅馬帝國的東部和北部邊境。376年,日耳曼人當中的東哥特人在匈奴人西進的壓力下,向東羅馬帝國皇帝請求許可他們成為帝國的臣民,并許諾提供賦稅和軍隊。戲劇性的是,他們在兩年后打敗了不可戰(zhàn)勝的羅馬軍團。幾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開始了大遷徙。6世紀,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國日漸興盛。東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國則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個行省和意大利。英格蘭、法蘭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法蘭克國王克洛維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589年西哥特國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為國教。-摘編自【英】諾曼·戴維斯《歐洲史》(上卷)等(1)據(jù)材料一,概括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遷徙的表現(xiàn),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其所產生的原因。(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日耳曼人遷徙對中世紀西歐社會發(fā)展所帶來的影響。(3)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6世紀中西方歷史發(fā)展的共同特征。【答案】(1)表現(xiàn):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雙向遷徙(作答“北方少數(shù)民族由邊疆向中原內遷,漢族由中原向四方遷徙"亦可賦分);形成雜居局面;民族遷徙的浪潮持續(xù)不斷。原因:統(tǒng)治者的民族政策;躲避戰(zhàn)亂的需要;北方政權更迭頻繁;自然災害的影響。(2)影響: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世紀西歐政治的分裂;基督教與政權相結合,進一步促進基督教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促進區(qū)域文化交融與認同。(3)共同特征:都出現(xiàn)游牧民族向農耕地區(qū)大規(guī)模遷徙的現(xiàn)象;遷徙民族建立眾多政權,國家由統(tǒng)一走向分裂;都接受被征服者的先進文明?!窘馕觥俊驹斀狻浚?)表現(xiàn):根據(jù),分布在西、北邊疆的少數(shù)民族陸續(xù)向內地遷徙,內遷的少數(shù)民族很多,遷徙持續(xù)不斷,此起彼伏。北方漢族人口向江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大規(guī)模流亡遷徙”得出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雙向遷徙;形成雜居局面;民族遷徙的浪潮持續(xù)不斷。原因根據(jù)“漢族統(tǒng)治者為了加強對各少數(shù)民族的控制,并補充內地居民的不足,經常招引或強制他們入居內地”、“十六國時期,北方政權多為少數(shù)民族所建立,興亡不定,沖突激烈,他們大多推行漢族傳統(tǒng)政治制度”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主要是統(tǒng)治者的民族政策的影響;躲避戰(zhàn)亂的需要;北方政權更迭頻繁和自然災害的影響。(2)根據(jù)“他們在兩年后打敗了不可戰(zhàn)勝的羅馬軍團。幾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開始了大遷徙。6世紀,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國日漸興盛。東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國則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個行省和意大利。英格蘭、法蘭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可知日耳曼人的遷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世紀西歐政治的分裂;根據(jù)“法蘭克國王克洛維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禮。589年西哥特國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可知基督教與政權相結合,進一步促進基督教地位的提升;而且日耳曼人的遷徙有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促進區(qū)域文化交融與認同。(3)2-6世紀中西方歷史發(fā)展的共同特征綜合所學內容和材料內容可知是都出現(xiàn)游牧民族向農耕地區(qū)大規(guī)模遷徙的現(xiàn)象;遷徙民族建立眾多政權,國家由統(tǒng)一走向分裂;都接受被征服者的先進文明。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福建茶葉大規(guī)模種植開始于唐代。宋元時期,茶葉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當時茶葉“出于閩中者,尤天下之所嗜”。以北苑為代表的建安茶園被列為官茶園。北苑茶品種繁多,《東溪試茶錄》中記:“茶之名有七,一曰白葉茶、次曰甘葉茶、三日早茶、四日細葉茶、五日稽茶、六曰晚茶、七曰叢茶?!敝谱髫暡璧牟枞~取用早茶以上的茶種,其制作過程十分講究,也特別奢靡?!端问贰な池浿尽酚涊d,北宋大觀年后,建茶歲貢20余萬斤。除上貢朝廷外,還有大量銷售。南宋以后,建茶產量更是劇增?!端螘嫺濉げ杼枴贰吨信d會要》載,南宋初年建茶歲額89萬斤,后來更突破百萬斤大關。產量的劇增說明當時植茶面積愈來愈大。......鴉片戰(zhàn)爭后,福建茶葉生產在商品經濟大潮下迅猛發(fā)展。1853年,朝廷準許閩江上游茶葉改由福州海運出口。洋行買辦內地收購茶葉制度的實行,直接將內地茶葉經濟與沿海茶葉貿易對接起來。1858年,外商到中國內地購貨出洋只要繳納一次2.5%的子口稅,極大降低了從武夷山運茶出洋的成本。19世紀70年代晚期,福州茶葉輸出居全國之首,走向茶葉貿易的鼎盛時期。-摘編自劉錫濤《試探福建茶葉生產及近代茶葉外貿鼎盛的原因》材料二地理大發(fā)現(xiàn)之后,茶得以進入西方并于17世紀上半葉進入英國,1657年,英國商人托馬斯·加威首次將茶引入咖啡館,宣傳飲茶能延年益壽,醒腦提神,治療心臟與胃腸功能衰退,促進食欲,增強消化能力,能治療水腫壞血,預防傳染。當時人認為兩者均具有“萬能良藥”的性質,并無優(yōu)劣區(qū)別。1675年、1676年斯圖亞特王朝借助社會對咖啡的抵制兩次下令關閉咖啡館。進入18世紀后,茶在中產階級家庭逐漸普及,飲茶者在家中備好茶葉與茶具,飲茶日益滲入家庭生活。凱瑟琳王后、瑪麗二世與安妮女王均喜愛飲茶,持續(xù)的示范效應促進了飲茶風氣在貴族女性中的傳播世界貿易格局的變化促進了茶的傳播,英國在東亞積極開拓市場,逐漸與產茶國家之間建立了穩(wěn)定的貿易關系,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條件也得到改善。1690年,英國輸入茶葉4萬磅,1712年英國輸入茶葉已增長到約16萬磅;1717年,茶葉“已經代替絲綢成為貿易中的主要貨品”茶葉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業(yè)務重心,茶葉貿易亦是英國財政的重要來源,英國社會鼓勵消費茶葉。-摘編自劉章才《茶與咖啡在近代英國的競爭》(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元時期福建茶葉生產的特點,并分析近代福建茶業(yè)貿易走向鼎盛的原因。(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飲茶流行的原因?!敬鸢浮浚?)特點:茶葉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官營與民營并存;品種豐富(品種繁多);制茶工藝精湛,品質上乘;種植面積廣規(guī)模大產量多。原因:朝廷準許閩江上游茶葉改由福州海運出口;洋行買辦內地收購茶葉制度的實行;外商到中國內地購貨出洋成本的降低。(2)原因:商人對飲茶功效的宣傳;復辟王權對咖啡文化的打壓;王公貴族的示范效應;世界市場的發(fā)展;東印度公司的推動;政府及社會輿論的支持?!窘馕觥俊拘?詳解】本題屬于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宋元時期(中國)。第一小問特點,據(jù)材料當時茶葉出于閩中者,尤天下之所嘴。以北苑為代表的建安茶國被列為官茶園。”“除上貢朝廷外,還有大量銷售?!奔八鶎W可知官營與民營均有發(fā)展;據(jù)材料一“北苑茶品種繁多”“茶之名有七”可知品種豐富;據(jù)材料一“制作貢茶的茶葉取用早茶以上的茶種,其制作過程十分講究,也特別奢靡可知制茶工藝精湛,品質上乘:據(jù)材料一北宋大觀年后,建茶歲貢20余萬斤”“南宋以后,建茶產量更是劇增,說明當時植茶面積愈來愈大”可知種茶種植面積廣規(guī)模大產量多;據(jù)材料“除上貢朝廷外,還有大量銷售”可知茶葉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第二小問原因,根據(jù)材料二“1853年,朝廷準許閩江上游茶葉改由福州海運出口。”可知,朝廷準許閩江上游茶葉改由福州海運出口;根據(jù)材料一“洋行買辦內地收購茶葉制度的實行,直接將內地茶葉經濟與沿海茶葉貿易對接起來?!笨芍笮匈I辦內地收購茶葉制度的實行;根據(jù)材料一“1858年,外商到中國內地購貨出洋只要繳納一次2.5%的子口稅,極大降低了從武夷山運茶出洋的成本。”可知,外商到中國內地購貨出洋成本的降低?!拘?詳解】本題屬于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的英國。由材料二“1675年、1676年斯圖亞特王朝借助社會對咖啡的抵制兩次下令關閉咖啡館?!笨傻?,復辟王權對咖啡文化的打壓;由材料二“1657年,英國商人托馬斯加威首次將茶引入咖啡館,宣傳;飲茶能延年益壽,醒腦提神,提高記憶力;治療心臟與胃腸功能衰退,促進食欲,增強消化能力,清除牌臟方面的障礙,對膀朧石及砂淋癥頗為有效;能治療水腫壞血,預防傳染。當時人認為兩者均具有“萬能良藥”的性質,并無優(yōu)劣區(qū)別?!笨芍靡嬗谏倘藢︼嫴韫πУ男麄?。由材料二“凱瑟琳王后、瑪麗二世與安妮女王均喜愛飲茶,持續(xù)的示范效應促進了飲茶風氣在貴族女性中的傳播”可得,王公貴族的示范效應;由材料二“世界貿易格局的變化促進了茶的傳播”可得,世界市場的發(fā)展:由材料二“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條件也得到改善”,“茶葉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業(yè)務重心”等信息可得,東印度公司的推動;由材料二“茶葉貿易亦是英國財政的重要來源,英國社會鼓勵消費茶葉”可得,政府及社會輿論的支持;根據(jù)材料二“1717年,茶葉'已經代替絲綢成為貿易中的主要貨品”可知,世界市場的發(fā)展。20.文化碰撞與交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對歐洲造成巨大的毀滅,以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引發(fā)世界范圍對歐洲文明的信仰危機。民國時期,中國思想界掀起中西文化論爭。東方文化派認為“大海對岸那邊有好幾萬萬人愁著物質文明破產,哀哀欲絕的喊救命,等著我們去超拔(解救)他們”。西化派認為“百分之一百的全盤西化,不但可能,而且是一個較為完善缺少危險的文化出路”。毛澤東提出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認為中國新文化“不能離開共產主義思擔的領導”,也“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要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實際上為中西文化論爭做了應答和總結。一戰(zhàn)后印度詩人泰戈爾曾周游歐美各國發(fā)表演講,主張用東方“人生精神滿足的智慧”去矯正西方人的“物欲無厭追求”。甘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時間知覺實驗課件
- 時間四項法課件
- 河南省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員工勞動保護與安全協(xié)議
- 2025版護校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就業(yè)合作協(xié)議
- 2025版都市咖啡館全權委托經營管理合作協(xié)議
- 2025版房地產租賃項目結算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母嬰護理服務+嬰兒攝影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家用中央空調內外機清洗保養(yǎng)協(xié)議書
- 2025版電力工程勞務安全分包服務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房屋租賃安全保障及違約責任協(xié)議范本
- 配電房安全管理培訓
- GB 44263-2024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tǒng)安全要求
- QB/T 2660-2024 化妝水(正式版)
- 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單元作業(yè)設計
- 2024-2030年中國藥用安瓿瓶行業(yè)現(xiàn)狀規(guī)模及供需趨勢預測報告
- 護理團標解讀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擊行為預防
- 護士上半年護士考試題庫
- 【年產100萬瓶漱口水工藝設計及物料衡算9400字(論文)】
- 物資、百貨、五金采購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4年濟南歷城區(qū)九年級中考英語一??荚囋囶}(含答案)
- 國家集采藥品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