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整合與提升單元整合?學習提升傾聽理性的聲音,擔當起時代使命教考銜接?素養(yǎng)提升文言文概括分析題單元寫作?指導訓練如何論證目錄索引
單元整合?學習提升傾聽理性的聲音,擔當起時代使命“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甭?lián)系四位作者的寫作緣起和文章的核心內容,我們完全可以推斷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從這些古代先賢身上,我們看到了“責任與擔當”!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這篇奏疏,雖然用語委婉,但它就好比《皇帝守則十條》,時刻提醒太宗要“積其德義”“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針對司馬光反對變法的意見,正面回應,逐一批駁,認為只有變法,才能革故圖新,發(fā)憤圖強。《阿房宮賦》中,杜牧針對唐敬宗貪好聲色、大興土木、游宴無度、不視朝政的危險局勢,借秦之古事諷唐之今事,規(guī)勸唐朝當政者要以古為鑒,以免重蹈“后人而復哀后人也”的悲慘結局?!读鶉摗分?蘇洵針對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交納大量的銀、絹賄賂以換取和平的現(xiàn)實,提出要拋棄現(xiàn)有的賄賂求和政策,以戰(zhàn)斗來阻止對方入侵,才能真正長治久安。這四篇文章均體現(xiàn)出作者對現(xiàn)實政治的清醒思考,均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都體現(xiàn)了古代士大夫對于國家命運的責任與擔當意識。
請結合文本內容和寫作背景,體會四位作者的擔當精神,分析他們分別發(fā)出了哪些理性的聲音,是怎樣表達這種理性聲音的,填寫下面的表格。篇目作者擔當精神理性聲音說理藝術《諫太宗十思疏》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難,敢于犯顏直諫。思考有深度,語言有力度。表現(xiàn)了進諫的智慧和為臣的責任①直言進諫比喻、對比《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②大臣要幫助皇帝“除弊”、進諫正面回應據(jù)理反駁《阿房宮賦》杜牧總結秦覆亡之教訓,借古鑒今,針砭時弊,頭腦清醒,見解深刻,顯示了文人的政治洞察力秦朝滅亡是因為不施行仁義③《六國論》蘇洵④六國是因為賄賂而亡國借古諷今比喻、對比、假設皇帝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不避眾議洶洶,堅持變法除弊,直指時弊,仗義執(zhí)言,義正辭婉,盡顯忠君報國之心志
以史為鑒,鋪陳對比
闡發(fā)六國破滅的緣由,以史為鑒,警示當朝不要重蹈覆轍,表現(xiàn)出士大夫對國事的憂思與對現(xiàn)狀的憂心教考銜接?素養(yǎng)提升文言文概括分析題文言文概括分析題包括客觀概述題和簡答題。客觀概述題往往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關鍵詞理解、前后文關系等角度設誤。因此解答此題,最常用的方法是將選項切片,然后與原文從多個角度細加比對,發(fā)現(xiàn)設誤點,從而確定答案。簡答題意在引導考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和歸納概括。從新高考的考查情況來看,這一題型涉及面廣,提問形式多變。技法攻略客觀題答題技巧熟知5個比對角度,注意10個設誤點角
度比對點常見錯誤類型角度一比對人物①張冠李戴;②誤解形象角度二比對時間地點③時序顛倒;④空間錯位角度三比對關鍵詞語⑤曲解文意;⑥以偏概全角度四比對內容⑦事件雜糅;⑧肆意增減角度五比對關系⑨改變因果;⑩無中生有主觀題答題技巧1.讀懂是王道
讀懂的關鍵在于勾連前后文的情節(jié)內容加以推斷分析。從邏輯上推理,從情節(jié)上推斷,從事理上分析,從側面人物的表現(xiàn)上揣測,從選擇題對文意的理解,多方面找到正確的理解。2.找準最關鍵
文言閱讀簡答題,題目會就文中的某一個情節(jié)內容,或某一個人物的思想品質、性格特點進行分析概括。明確題目要求后,要迅速在原文中找到對應答題區(qū)域,細讀文本內容,然后進行概括。3.角度須看清
文言文簡答題,設題角度多樣:如對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對事件的概括分析、原因概括分析、觀點態(tài)度的理解評價等。對這些設問角度的準確理解,是答題的關鍵。4.答案要點化
簡答題分值為3分,得分點多為2至3個。作答時要有采準得分點的意識,用小序號①②③標明。要依據(jù)文段內容,對照題目要求,仔細閱讀,條分縷析,準確寫出每個要點的內容,做到不交叉、不重復。模擬訓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材料一
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節(jié)選自《孟子·滕文公上》)
食者,民之本;民者,國之本;國者,君之本。是故人君上因天時,下盡地利,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長,五谷蕃殖。為治之本,務在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奪時;勿奪時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節(jié)欲;節(jié)欲之本,在于反性。反其所受于天之正性也。未有能搖其本而靖其末,濁其源而清其流者也。(節(jié)選自《齊民要術》卷一)解析
“良地一畝”,“一畝”是“良地”的后置定語,其后斷開;“用子五升”,“子”作“用”的賓語,“五升”是“子”的后置定語,其后斷開;“谷田必須歲易”,“谷田”是本句主語,其前斷開。答案
BEG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樹,文中指種植,與《齊桓晉文之事》中“樹之以?!钡摹皹洹币馑枷嗤?。B.宜,文中指適合,與《諫太宗十思疏》中“所宜深慎”的“宜”意思不同。C.匪,文中是指“不”,這與《靜女》中“匪女之為美”的“匪”意思相同。D.率,文中是指全、都,這與《六國論》中“率賂秦耶”的“率”意思不同。D解析
A項,“樹之以?!钡摹皹洹?種植。B項,“所宜深慎”的“宜”,應該。C項,“匪女之為美”的“匪”,不。D項,“然大率欲早”與“率賂秦耶”的“率”,均為“全、都”之意?!?.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稷教百姓生產勞動之法,栽培的谷物成熟了,百姓便得到養(yǎng)育。在百姓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后,需對他們進行教育。B.種植莊稼時,百姓需據(jù)情況而定。田地肥沃或貧瘠,需選擇相應的秧苗種植;山田或澤田,需選擇相應的時間種植。C.種植莊稼要順應四季變化,如果聽憑主觀情感去做,就如同潛入泉水中砍樹,只會空手而歸;就像逆風潑水,形勢上會困難。D.如果國君能順應四季的氣候條件,開發(fā)地理上的有利形勢,利用人的力量,那么一切生物順遂生長,各種谷物繁殖。B解析
B項,時空錯位。從文中“良田宜種晚,薄田宜種早”“山田,種強苗以避風霜;澤田,種弱苗以求華實也”等內容可知,應將“秧苗”和“時間”位置互換。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提示
順應播種的氣候條件,估量地理上的有利形勢,那么使用人力少卻收獲多。(2)早田凈而易治,晚者蕪穢難治。其收任多少,從歲所宜。
提示
早種的田地干凈容易整治,晚種的田地雜草叢生難以整治。田地收成能有多少,和(當年)年歲是否適宜(田地的種植收割)相隨?!?.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中國歷代重視稼穡的好處。提示①使百姓豐衣足食。②便于教化百姓懂得人倫。③使社會安定。參考譯文
材料一
后稷教導百姓種莊稼,栽培谷物。谷物成熟了,百姓就得到了養(yǎng)育。人是有善良天性的,吃得飽了、穿得暖了、居住得安逸了卻不加教育,那么就跟禽獸差不多。圣人又為此憂慮,就派契做掌管教育的司徒,用倫理道德來教導百姓: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之別,長幼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材料二
大凡谷子:成熟得有早有晚,谷苗莖稈有高有矮,收下的種實有多有少,植株質地性狀有堅強有軟弱,米粒的味道有好有不好,谷粒舂成米的時候有的耗折多有的耗折少。種谷的土地有的肥沃,有的貧瘠,肥沃的田地適合種植得晚點兒,貧瘠的田地適合種植得早點兒。肥沃的田地,不僅適合晚點種,種早了也不會有妨害;貧瘠的田地適合早種,種晚了一定不能結成果實。不同的地形條件,有不同適合的作物。山地,(適合)種堅強的苗來避免風霜損害;低而多水的地,(適合)種較軟弱的苗來求得較高的收獲。順應播種的氣候條件,估量地理上的有利形勢,那么使用人力少卻收獲多。如果放任主觀感情,違反天然法則,便會辛勞卻沒有收獲。潛入泉水中砍伐樹木,攀登山峰去捉魚,只能空手回來;逆著風向潑水,從平地往坡頭滾球,形勢上就困難。凡是種谷的田地:前作是綠豆小豆的地最好;麻、黍、胡麻就差些;蕪菁、大豆的最不好。一畝肥沃的土地,用五升的種子;一畝貧瘠的土地用三升的種子。種谷的田地一定要年年更換。凡是春天下種的,要種得深些,(而且)應當用重的“撻”拖過壓下去;夏天下種,就要種得淺些,撒下去便可以出芽了。凡是種谷子,都以雨后下種為好:遇到小雨,應該趁濕時種;遇到大雨,等雜草發(fā)芽后再種。春天如果遇到干旱,(去年)秋天耕過的地,可以敞開壟溝等待下雨。夏天如果敞開壟溝,不僅大雨會把種子沖走不能發(fā)芽,而且發(fā)芽時莊稼和雜草一起都長出來了。大凡谷田,要早種晚種相錯雜。有閏月的年份,閏月以前的節(jié)氣落后一些,適合晚一些種田;然而大都要早些種,早種的田比晚種的田加一倍。早種的田地干凈容易整治,晚種的田地雜草叢生難以整治。田地收成能有多少,和(當年)年歲是否適宜(田地的種植收割)相隨。早谷皮殼薄,米粒充實而且數(shù)量多;晚谷皮殼厚,米粒少而且不飽滿。
食物,是百姓生活的根本;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國家,是君主的根本。所以國君向上順應四季的氣候條件,向下開發(fā)地理上的有利形勢,中間利用人的力量;因此一切生物順遂生長,各種谷物繁殖。治理國家的根本,一定在于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使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根本,在于使大家財用富足;財用富足的根本,在于不侵占生產活動的時間;不侵占生產活動時間的根本,在于減少(官府要求完成的)事務;減少(官府要求完成的)事務的根本,在于節(jié)制貪欲;節(jié)制貪欲的根本,在于返回天性。返回從自然接受的純正的天性。不會有搖動了根本卻能使末端安定的事,不會有弄渾濁了水源卻讓水流清澈的事。單元寫作?指導訓練如何論證【學習目標】
1.樹立“問題意識”,留心觀察,提高文章的現(xiàn)實針對性。2.學會選取合適的論據(jù),采用合理的論證方式,清晰、嚴密地論證自己的觀點。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材料提供的是毛澤東的名言和事跡。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的話具體闡釋了什么叫責任,什么叫擔當:天下是我們的天下,國家是我們的國家,社會是我們的社會,所以社會國家是我們每個人應擔負的責任。毛澤東奮斗的一生,正是其擔負責任、實現(xiàn)理想的體現(xiàn)。材料啟示我們,要做社會的主人翁,做國家的主人翁,自覺地愛國愛民,為國家和民族奉獻自己的青春,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寫作要求部分,要求結合教材第八單元的課文,這就需要考生把《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阿房宮賦》《六國論》等文章涉及的內容與“責任意識”結合起來,與“擔當精神”聯(lián)系起來;寫作的主題是“責任與擔當”,寫作的文體是“發(fā)言稿”,這就要求考生要注意發(fā)言稿的格式,要注意行文之中的互動;寫作的情境是“學校的升旗儀式上面對全校同學發(fā)言”,所以寫作的時候要有情境意識。行文構思上,開篇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責任與擔當”這一主題;然后聯(lián)系教材第八單元的課文,展現(xiàn)古人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并由古至今,列舉當下各行各業(yè)人們勇于擔責的表現(xiàn);接著聯(lián)系當代青年,指出當代青年在當下的時勢之中要擔負自己的責任,并向全校同學發(fā)出呼吁。技法指導
一、常用的論證方法1.事實論證,又叫例證法,是議論文中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是指運用典型的事實做論據(jù)來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
在運用事實論證方法時必須注意:作為事實的論據(jù)必須與論點相統(tǒng)一;列舉事實之后必須加以分析論證;論證中必須防止以偏概全。2.理論論證,又叫引證法,是指引用已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原理、定義、定律、名人名言、警句、格言、成語、俗語以及盡人皆知的常理作為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從邏輯上講,屬于演繹推理。理論論證方法可以分為三種方式:一是直接引用,二是間接引用,三是意譯引用。直接引用就是一字不差地引用原文原話,在文章中用引號標注明白。間接引用是指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之下,在字句上稍有變動,引用時不在引文上加引號。意譯引用是指在引用意思深奧、不易被讀者理解的原文時,概述引文的主要意思,轉換成讀者容易理解的話。在運用理論論證方法時必須注意:引用的理論論據(jù)與論點必須有嚴密的邏輯聯(lián)系;引用的理論論據(jù)必須正確;在進行理論論證時可輔以事實論證、比喻論證等其他的論證方法把論點闡述得更清楚。3.比喻論證,又叫喻證法,是指在說理時,借用人們比較熟悉的、通俗易懂的事物或故事作比喻,來論證人們比較生疏的、抽象的道理的論證方法。運用比喻論證能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并使枯燥的議論文顯得生動、形象。
運用比喻論證時必須注意:喻體求淺顯、通俗、貼切,道理顯而易見;比喻必須生動、形象,通過生動的描繪,把內含的道理形象地揭示出來;比喻必須與說理相結合,比喻是論證的一種手段,目的是讓人體會出其中的道理。4.對比論證,是將對立的事物進行比較對照,以闡明論點的正確性的論證方法。對比論證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縱比,橫比,自比。在運用對比論證時必須注意:必須抓住同一個對比點,正反對照才有依傍,對比論證才有堅實的基礎;對比要具體,一般都要同時運用到事實論證,舉出性質不同的兩類事物進行對照論證,只有這樣,才能使讀者信服;對比要深入,不能停留于對比事實的舉例,還必須對材料進行分析、議論,從中剖析出蘊含著的深刻的道理來。5.類比論證,是根據(jù)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點或相似點,推論兩者在其他屬性上也有相同點或相似點的論證方法。類比論證屬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種從特殊到特殊、從個別到個別的推理方式,其結論不一定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在某些情況下,有時無法獲得更確切的論據(jù)。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作者把鄒忌受到不切實際的贊美即受蒙蔽的這一性質類推到了齊王的身上,有力地證明了“王之蔽甚矣”這一論點。在運用類比論證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要使用同類對象進行類比。世界上具有某些相同屬性或相似屬性的事物是無窮多的,有的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對它們進行類比,就缺乏說服力。②避免單獨運用類比論證一種論證方式。最好是與其他的論證方式結合使用,使之起一種補充和豐富的作用。③要注意結論的可靠程度。除非個別很有把握的情況,否則結論一般只是一種可能性。在表述上要把握住分寸,不可絕對化。6.演繹論證,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發(fā)推導出關于個別情況的結論,其前提和結論之間的聯(lián)系是必需的。演繹法有三段論、假言推理、選言推理等多種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論。三段論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組成。如大前提“凡金屬都可以導電”,小前提“鐵是金屬”,結論“所以鐵能導電”。7.歸納論證,是一種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方法。它通過列舉許多個別的事例或分論點,歸納出它們所共有的特性,從而得出一個一般性的結論。歸納法可以先舉事例再歸納結論,也可以先提出結論再舉例加以證明。前者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歸納法,后者我們稱為例證法。例證法就是一種用個別、典型的具體事例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也叫事實論證。8.因果論證,它通過分析事理,揭示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證明論點。因果論證可以用因證果,或以果證因,還可以因果互證。在議論文體中,根據(jù)客觀事物之間都具有這種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聯(lián)系的規(guī)律性,通過提示原因來論證結果,就是因果論證。運用因果論證,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層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結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還要分析同因異果、異因同果以及互為因果。二、論證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1.提出論點后要進行闡釋。為了明確論題,同時也為了避免過于寬泛,大而無當,有違客觀、真實,在提出觀點后,往往需要對觀點進行一些闡釋,包括界定概念、明確論題等。2.論據(jù)出現(xiàn)前后要對論點進行闡述分析。論據(jù)和觀點之間不會直接關聯(lián),需要增加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即闡述理由,分條列出,其下列出論據(jù),方能形成論證。提出論據(jù)之后,也需要作一些分析,闡釋這一論據(jù)如何能夠支撐這一理由,從而使論據(jù)和觀點形成緊密關聯(lián)。3.要關注潛在的反對意見,并作出反饋。論證的說服力本質不在于華麗的辭藻和充滿激情的語言,而在于論者對討論的問題有比較全面、深入、獨特的了解,有比較成熟、周詳?shù)乃伎?能夠持論客觀公正、不偏激,不僅表述自己的理由,而且了解和尊重對方的看法。這就需要預判自己的論證可能會碰到的反對意見,在文章中作出反饋,從而完善說理,避免漏洞。4.修飾語言,增強說服力。論證的語言要簡潔、明白、客觀、準確,不能遮遮掩掩、含含糊糊,盡量避免使用感情色彩特別明顯的字詞。有時,為了增強說服力,也不妨修飾一下語言,運用生動而具體的敘述、恰到好處的比喻、富有氣勢的排比等,使文章富有感染力。佳作賞析
作品導讀朱光潛,字孟實,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現(xiàn)代美學奠基人之一。下面的這篇選文節(jié)選自《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重點圍繞讀書這一中心從多個角度加以論述。談讀書(節(jié)選)朱光潛學問不只是讀書,而讀書究竟是學問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學問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是全人類的事,每科學問到了現(xiàn)在的階段,是全人類分工努力日積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這成就還沒有湮沒,就全靠有書籍記載流傳下來。讀書是要清算過去人類成就的總賬,把幾千年的人類思想經(jīng)驗在短促的幾十年內重溫一遍,把過去無數(shù)億萬人辛苦獲來的知識教訓集中到讀者一個人身上去受用。有了這種準備,一個人總能在學問途程上作萬里長征,去發(fā)現(xiàn)新的世界。【1】讀的書當分種類,一種是為獲得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識,一種是為做專門學問。為獲常識起見,目前一般中學和大學初年級的課程,如果認真學習,也就很夠用。所謂認真學習,熟讀講義課本并不濟事,每科必須精選要籍三五種來仔細玩索一番。常識課程總共不過十數(shù)種,每種選讀要籍三五種,總計應讀的書也不過五十部。這不能算是過奢的要求。一般讀書人所讀過的書大半不止此數(shù),他們不能得實益,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而閱讀時又只潦草滑過?!?】有些人讀書,全憑自己的興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書就把預擬做的事丟開,用全副精力去讀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書,仍是如此辦,雖然這兩書在性質上毫不相關。這種讀法有如打游擊,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處在于使讀書成為樂事,對于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yǎng)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它的壞處在使讀者泛濫而無所歸宿,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經(jīng)院式”的系統(tǒng)訓練,產生畸形的發(fā)展,對于某一方面知識過于重視,對于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很蒙昧?!?】讀書必須有一個中心去維持興趣,或是科目,或是問題。以科目為中心時,就要精選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地從頭讀到尾,以求對于該科得到一個概括的了解,做進一步高深研究的準備。讀文學作品以作家為中心,讀史學作品以時代為中心,也屬于這一類。以問題為中心時,心中先須有一個待研究的問題,然后采關于這問題的書籍去讀,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諸家對于這問題的意見,以供自己權衡去取,推求結論。重要的書仍須全看,其余的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節(jié),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丟手。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對于初學不相宜。不過初學者以科目為中心時,仍可約略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微意。一書作幾遍看,每一遍只著重某一方面。蘇東坡與王庠曾談到這個方法:“少年為學者,每讀書,皆作數(shù)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跡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此雖迂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4】朱子嘗勸他的門人采用這個方法。它是精讀的一個要訣,可以養(yǎng)成仔細分析的習慣。以看小說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結構,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寫,第三次但求人物與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對話、辭藻、社會背景、人生態(tài)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5】亮點評析【1】第1段論述了讀書是學問的重要途徑這一中心論點。【2】第2段論述了讀的書當分種類這一分論點。【3】第3段運用比喻論證,將讀書全憑興趣這一做法比喻為打游擊,論述了這種做法的好處與壞處?!?】第4段論證讀書必須有一個中心去維持興趣,形成系統(tǒng)組織。重點運用了引證法,用蘇東坡與王庠的對話加以印證?!?】第5段列舉朱子的例子,進一步闡明以一個中心維持讀書興趣的重要性。點評
文章圍繞讀書這一中心,從多個角度論證。引證法、例證法、喻證法等多種論證方法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文章觀點十分鮮明,論證條理清晰,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闡述了對讀書的獨到又深刻的見解。作者對讀書的這些觀點給現(xiàn)今社會廣大讀者諸多啟發(fā),讓我們深思自己平時的讀書方式,并作出適當?shù)恼{整和完善,從而更好地從書中獲取學問,成為一個真正會讀書的人。單元實練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1919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寫道:“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家國天下,舍我其誰?年輕的毛澤東真正做到了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他主動而自覺地擔負起了書寫歷史、改造中國的偉大使命,有責任,有擔當,幾十年如一日不懈奮斗,終于帶領中國共產黨奪取了革命的勝利,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上面的材料很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教材第八單元課文,以“責任與擔當”為主題,寫一篇發(fā)言稿,在學校的升旗儀式上面對全校同學發(fā)言,表達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素材積累一、有關責任擔當?shù)拿?.這個社會尊重那些為它盡到責任的人。——梁啟超2.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髯?.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璧?.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蟹颉ね袪査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櫻孜?.我們?yōu)樽鎳?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璧?.真正進步的人決不以“孤獨”“進步”為己足,必須負起責任,使大家都進步,至少使周圍的人都進步?!u韜奮8.我們的地位向上升,我們的責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責任愈重。權力的擴大使責任加重?!旯?、有關責任擔當?shù)氖吕?.是什么讓霍去病發(fā)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吶喊?是什么讓陸游發(fā)出“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慨嘆?又是什么讓顧炎武發(fā)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呼喚?是責任,是無數(shù)仁人志士記在心上、扛在肩上的責任!正是這責任,推動了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也正是這責任,閃耀著人性中至真至純的光芒。讓我們帶著責任上路,無悔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2.岳陽樓上,范仲淹難抑心潮的蕩漾,放聲高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面對高官厚祿,他不為所動,堅守邊疆,承擔起保衛(wèi)國家的責任。試問這種憂國憂民的情懷有誰能超越呢?是什么讓范仲淹有如此大的勇氣,放棄名利,繼續(xù)鎮(zhèn)守邊關呢?是為了國家繁榮富強的責任,是對國家的熱愛。3.有所擔當,為己。司馬遷擔當起接替父親著書立說之責,遂成千古盛名,若司馬遷受刑之后便一死了之,那么世上只會有一個令家人不齒的人,而不會有那令千古盛贊的司馬遷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彼鶕?shù)闹厝?令他的生命重于泰山,令他的聲名傳揚千古。擔當自己的責任,不僅僅是付出,還能體現(xiàn)自己存在的價值。4.有所擔當,為國。文天祥為國“不指南方不肯休”,高昂著不屈的頭顱,為國擔當著忠誠者最為基本的責任。譚嗣同敢于擔當振興國家之重任,愿做變法犧牲第一人。是什么使他們獲得盛名而流芳百世呢?是那勇于擔當?shù)木?。祖國危難之時,他們置個人生死于不顧,勇敢地擔當自己應盡的責任,縱使他們會失敗,會死去,但他們勇于擔當?shù)木?已注定了他們的勝利,他們的精神不會消亡,定會隨著萬千敢于為國擔當?shù)娜硕鱾骱笫馈9旁娫~誦讀
登岳陽樓
作品導讀
這首五言律詩寫于唐代宗大歷三年(768)。當時杜甫由夔州出三峽,暮冬臘月,泊舟岳陽城下,登樓遠眺,觸景生情,詩歌主要表現(xiàn)詩人登臨岳陽樓的所見所感。文白對譯
主題思想
詩圣杜甫創(chuàng)作的五言律詩《登岳陽樓》被譽為古今“登樓第一詩”,抒發(fā)了作者對悲苦晚境(身世之悲、家國之悲)的感慨和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藝術特色
1.多種表現(xiàn)手法。開篇兩句運用的是敘述的手法,交代的是登臨岳陽樓的緣由。三、四兩句運用的是描寫的手法,描繪了岳陽樓的宏闊壯觀圖景。作品最后兩句又運用了抒情的寫法,揭示出詩人的內心世界,開拓了作品的意境。2.借景抒情。詩人在作品中描繪了岳陽樓的壯觀景象,反映了詩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全詩表現(xiàn)了杜甫得償夙愿,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復雜感情。桂枝香·金陵懷古
作品導讀
《桂枝香·金陵懷古》以寫景開頭,又借玉樹后庭花的典故點題,隱喻現(xiàn)實,寄興遙深,堪稱北宋詞壇的名篇。文白對譯
主題思想
這首詞作于詞人罷相后退居金陵的時候,通過對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贊美和對歷史興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心。藝術特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電所安全知識培訓記錄課件
- 上海市虹口區(qū)復興高中2026屆高二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無功功率自動補償裝置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氣動元件、系統(tǒng)及裝置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氯鉑酸合作協(xié)議書
- 《加法運算律的應用》課件
- 2025年能量系統(tǒng)優(yōu)化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紡粘法非織造布生產線項目建議書
- 2026屆河南省花洲實驗高級中學化學高一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im行業(yè)分析報告
- 2025年小學教研室教學計劃
- 2025年福建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試卷-教育綜合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會展物品租賃管理辦法
-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考物理真題試卷(中考真題+答案)
- 2025年放射醫(yī)學技術師中級技術職稱考試試題(附答案)
- 販賣人口罪與強迫勞動罪
- 新員工入職職業(yè)道德培訓
- 婚內債務隔離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秋部編版(2024)八年級上冊語文上課課件 第三單元 閱讀綜合實踐
- TZZB3051-2023電氣絕緣用玻璃纖維增強不飽和聚酯塊狀阻燃模塑料UP-BMC
- 企業(yè)職務津貼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