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菏澤市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儒道兩家思想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相對獨立、各具特色的文化傳統(tǒng),并逐漸形成了相輔相成的互補機制。首先是儒家追求發(fā)展與道家倡導復歸互補。儒家思想認為,社會和人性需要發(fā)展,通過后天的教育發(fā)展,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其價值。但是儒家在注重人性的進步與發(fā)展時過于理想化,忽略了其中可能出現(xiàn)的人性的扭曲或步入了錯誤的引導。這個時候,道家提出以“返樸歸真”的思想來扭轉這種理想出現(xiàn)偏差的情況,提出要保持人性中的淳樸天性和人與人之間的寧靜祥和。但道家也難以劃清“復歸”與“倒退”的界限,在追求本我回歸的同時,卻摒棄社會的發(fā)展,這也是相對偏執(zhí)的。儒道互補并不是折中,而是在人性的進步與發(fā)展的同時追求“復歸于樸”的狀態(tài),這樣使得人性既能在發(fā)展中積累智慧,亦能在發(fā)展的道路上始終保持本我的純凈自然。其次是儒家講究務實與道家倡導求虛互補。講究務實是儒家的一大特點,人不僅生活在自然的世界中,也生活在社會中。社會中的人區(qū)別于禽獸之處在于人是遵守倫理規(guī)范的。孔子自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就是儒家的要求。儒家是注重現(xiàn)實主義的人學,而道家卻往往超脫于現(xiàn)實。道家偏重于講自然之道,把自然之道當作最根本的東西,而仁義之類的出現(xiàn)是由于自然之道的隱沒,因此他們追求的道的境界是力求回到那種原始淳樸的自然狀態(tài),即所謂“返樸歸真”。其途徑常是將自己的身心調整到與自然合一的狀態(tài),如《莊子》中所描述的“坐忘”。道家推崇超越意識,向往將自我的精神從市井中解放,以此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時代不斷演替的過程中,儒家不斷地從道家借鑒哲學思想;道家為了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得更加緊密,也一直向儒家學習處世思想。虛實互補,在追求務實的同時,也將人們的思想境界提高到超脫于世俗的境界,這便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哲學精神。最后是儒家追求陽剛與道家倡導貴柔互補。儒家所倡導的人文精神是剛毅進取的,其“仁以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生態(tài)度,“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理想等,無不透露出儒家的陽剛之氣。盡管儒家也有剛柔調和、陰陽互補之說法,但是實際儒家思想中仍然是將以剛主柔、以陽制陰之道作為主導。而較之于儒家之陽剛,道家更多的則是講究謙和精神,推崇水德,以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為宗旨。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倡導“水”之陰柔以及其能包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在儒家思想培養(yǎng)出一批批社會中流砥柱的同時,道家以其自然無為的人生態(tài)度熏陶出一批隱士或居于市井的文人,讓他們自下而上地觀察這個社會,發(fā)現(xiàn)社會的問題,使得社會的發(fā)展愈發(fā)穩(wěn)定且能夠健全地進行自我調節(jié)。儒家與道家的聯(lián)系便如陰陽乾坤一般,互補卻不能替代,相關卻不相同。(摘編自崔雪茹、李明睿《儒道互補對古代文人的影響探析》)材料二:儒道互補之說是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觀念。所需注意的是,一些持道家主干說的論者之所謂儒道互補,是建立在道家之主導地位的基礎上的,互補的方式主要是“以道補儒”,進而反映出儒學的道家化。從中國思想史、文化史上看,確實存在著一種儒學的道家化傾向。但是否也意味著還存在一種道學的儒家化傾向呢?目前尚無人明確這么說,但一種較為普遍的認識是“儒道互補”,而不僅是“以儒補道”?!盎パa”是雙向的,不是單向的,是相互刺激、相互吸收的。無論是偏重于“以儒合道”,還是偏重于“以道合儒”,其主旨都在“儒道兼綜”“情理兼到”,以企求“自然”和“名教”的統(tǒng)一。王澤應先生認為,儒道互補既通過以改造了的道家思想解釋儒家經典和援道入儒的方式來進行,也通過以改造了的儒家思想解釋道家經典和援儒入道的方式來進行。前者如王弼、何晏等正統(tǒng)玄學,后者如東晉葛洪的學說。有專家認為,儒道互補途徑大致有三:一是哲學思維方式的途徑。如儒家正面求解,通過對仁義道德的正面倡導,來表達自己修齊治平的愿望;道家以反求正,通過知雄守雌、主靜貴柔來為人們設立安身立命之道。這正與負是互補的。二是倫理學和人生哲學的途徑。儒家入世,故心在廟堂之上,一心想參政;道家避世,故鐘情于山林,淡化當官心理。這兩者形成了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的關系,為中國人提供了進退取守皆可從容對待的精神調節(jié)劑。三是文學藝術的途徑。儒家強調“文以載道”,重在人的心理、性情的陶冶塑造和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改造,突出文學藝術的教化功能和現(xiàn)實效用,充溢著一種現(xiàn)實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精神;道家強調“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主張沖破狹隘實用的功利框架和現(xiàn)實世俗的人倫綱常,突出藝術和美的獨立,追求忘懷得失、忘己忘物的“天樂”,這是一種超現(xiàn)實、超世俗的審美境界和浪漫情懷,二者恰恰可以相互補充。(摘編自余國瑞《中國文化歷程》)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追求發(fā)展與道家倡導復歸的互補,使得人性在發(fā)展中積累智慧的同時始終保持本我的純凈自然。B.儒家注重現(xiàn)實,而道家卻往往超脫于現(xiàn)實,偏重于自然之道,力求回到原始淳樸的自然狀態(tài)即“返樸歸真”。C.道家一方面向往將自我的精神從市井中解放,另一方面也一直向儒家學習現(xiàn)實的處世思想。D.雖然儒家思想培養(yǎng)出社會中流砥柱,但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自我調節(jié)更需依賴道家思想熏陶下的隱士或文人。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從儒家追求發(fā)展的觀點可以看出,儒家非常注重人的后天教育,而道家恰恰相反。B.正是儒家講究務實的精神與道家倡導求虛思想的互補,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哲學精神。C.儒家的文學藝術充溢著現(xiàn)實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精神,在審美方面遜色于道家。D.只要通過哲學思維拓展、倫理哲學滲透以及文學藝術熏陶,儒道互補就可具體落實。3.下列各項說法中,最能體現(xiàn)“儒道互補”思想的一項是(
)A.《易經·乾卦》:“其唯圣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盉.“莊子眼極冷,心腸極熱。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腸熱,故感慨無端?!盋.賜金放還后李白縱情自然,未曾多時便恢復信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D.官場失意的蘇軾于沙湖道中遇雨,大聲吟唱:“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4.兩則材料的側重點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5.魯迅曾評價陶淵明:“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正是一個。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闭埥Y合兩則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冬天的橡樹(節(jié)選)【蘇聯(lián)】尤里·納吉賓雪下了整整一夜,蓋住了從烏瓦羅夫卡通往學校的窄窄的小路。只有循著隱約可辨的足跡才能摸索著前進。女教師穿著一雙鑲毛邊的小套靴,小心翼翼地探著步子,以便一旦陷進雪里,才好立即把腳收回來。女教師住的地方離學校不過一里來路,所以她只把短大衣往肩上一披,頭上匆匆系上塊薄薄的毛頭巾就走出來了。天氣嚴寒,陣陣襲來的冷風,卷起剛剛落在凍實的冰面上的小雪花,紛紛揚在她的身上,弄得她從頭到腳都是雪??墒沁@一切卻使這位剛剛二十四歲的女教師感到快活。一月的早晨,空氣清冷,灑滿陽光。女教師不由得浮想聯(lián)翩,她滿心愉快地想著生活,想著她自己。離開大學的校門來到這里才剛剛兩年,而她已經獲得了能干而有經驗的俄語教師的美名,到處都知道她,器重她,尊敬地稱呼她安娜·瓦西里耶夫娜。今天安娜的頭一節(jié)課在五年級甲班。當宣布上課的刺耳鈴聲還沒有響完的時候,安娜已經走進了教室。孩子們唰的一聲起立向老師問好。然后便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前幾分鐘教室里還靜不下來,課桌蓋砰砰直響,凳子發(fā)出吱吱扎扎的聲音,還有人大聲地嘆氣,看來是為悠閑自在的時刻即將結束而惋惜。宣布上課的鈴聲響起,教室里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今天,我們繼續(xù)講詞的分類……”“可以進來嗎?”半掩的門口露出一個小小的身影。他破舊的氈靴上亮晶晶的冰花正在融化,圓圓的臉凍得通紅,眉毛上染了一層白霜。“又遲到了,薩烏什金!”像大多數(shù)年輕的女教師一樣,安娜也喜歡表現(xiàn)得嚴厲些??涩F(xiàn)在她說話的語調顯然是在抱怨了。薩烏什金趕緊溜到座位上?!岸悸牰藛??”安娜向全班問道。“聽懂了!”孩子們齊聲回答?!昂?,那么你們來舉例子?!庇袔酌腌姷墓し颍淌依秫f雀無聲。最后,終于有人不甚有把握地說道:“貓……”“對?!卑材日f完就馬上想起去年那個班上的學生舉的頭一個例子也是“貓”。這一下,閘門打開了?!按皯?!桌子!屋子!輪子!……”“拖拉機!椋鳥巢!小釘子!……”“好了,”安娜說,“我看你們都明白了?!贝蠹叶贾缓猛W×俗?。突然,薩烏什金如夢初醒似地從課桌上欠起身來,高聲地喊道“冬天的橡樹!”孩子們哄然大笑起來?!鞍察o!”安娜用手拍了一下講桌?!岸斓南饦?!”薩烏什金又重復了一遍,他既不理會同學們的笑聲,也不理會老師的呵斥聲。他舉例時的神情語調不同于別的同學,像是在傾吐內心深處再也按捺不住的幸福的秘密。安娜一點也不明白他這莫名其妙的激動,竭力掩飾住怒氣:“坐下,薩烏什金,這就是你遲到的結果?!饦洹敲~,而‘冬天的’是什么詞,我們還沒學到。下課后請到教員休息室來一趟?!薄白?!”當薩烏什金走進教員休息室時,安娜對他說道。孩子高高興興地坐到軟軟的圈椅上,借著彈簧的勁兒,顛晃了幾下。“請你解釋一下,你為什么總是遲到?我知道你上學只要走十五分鐘的路程,我要找你父母談談?!薄鞍材取ね呶骼镆蚰?,我可只有媽媽?!彼_烏什金笑了一下。安娜的臉微微一紅。她想起來了,薩烏什金總是把母親叫成“淋浴室的保姆”。他的母親在水療療養(yǎng)院工作,是個又干又瘦,滿臉倦容的婦女,雙手整天泡在熱水里,變得又白又暄,像布做的一樣。她的丈夫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犧牲了,算上薩烏什金,她一個人拉扯著四個孩子。真的,這位婦女的操心事本來就夠多的了。但是安娜還得見見她。薩烏什金領安娜走一條穿過林子的近路。樅樹上那冰墜雪壓的枝梢在身后合攏,頃刻間他們進入了一個恬靜安謐的魔幻世界。一群群的喜鵲和烏鴉不停地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搖動樹枝,碰落球果?!斑@里剛剛走過一只駝鹿!”薩烏什金指著地上的足跡說道。說起駝鹿,他簡直像是在談論自己的一個什么好朋友似的。接著,他又趕忙說:“不過您甭害怕,駝鹿可老實呢。”因為他注意到了女教師匆匆投向樹林深處的目光。薩烏什金走到女教師前頭,微微弓著身子,留神地看著自己周圍。樹林里的小道蜿蜒曲折,縱橫交織,把他們愈引愈深。突然,遠處透出一道縫隙,射來一束煙青色的亮光。林中頓時出現(xiàn)一大塊空地,空地中央一株巨大的橡樹巋然矗立,銀裝璀璨?!鞍?,原來這就是冬天的橡樹?!卑材惹忧拥叵蛳饦渥呓藥撞??!鞍材取ね呶骼镆蚰?,您瞧!”他使勁兒推開樹旁的一大團雪,刨出一個小坑,坑里有個小圓球,裹在爛成細蛛網似的敗葉中,葉子上戳出許多尖尖的針刺。安娜一下子就猜出這是冬眠的刺猬?!扒扑美锶龑油馊龑拥?!”薩烏什金小心翼翼地給刺猬蓋上那床不講究的被子。接著他繼續(xù)領著安娜參觀自己的小天地。橡樹根上還收留著許多房客:甲蟲、蜥蜴、瓢蟲……有的躲在樹根底下,有的藏在樹皮縫里,它們就這樣在沉睡中熬過冬天。這株強健魁梧、生機勃勃的大樹,在自己身上蓄積了那么多熱量,使那些可憐的小生靈獲得棲身之所。安娜十分感興趣地、快樂地觀察著這對她來說完全陌生的森林的奧秘。突然,她聽到薩烏什金著急的喊聲:“啊呀,我們已經見不到媽媽了!”安娜趕忙把表湊近眼睛——三點一刻了?!澳怯衷趺礃幽??薩烏什金,謝謝你陪我在林中走了一趟?!彼_烏什金的臉紅了,他非常想對老師說,今后他再也不遲到了,可又怕自己做不到。他拉起外衣的領子,對老師說:“我送您……”“不用了,薩烏什金,我自己回得去?!彼脩岩傻哪抗馔送蠋?,然后從地上撿起一根棍子,折去彎的一頭,遞給安娜·瓦西里耶夫娜?!耙邱劼箾_著您跑來,您往它背上揍一下,它就會逃走的。不過,最好還是只揮揮棍子,使它害怕就夠了!不然,它生了氣,可就會跑掉,再也不回到這森林里來了?!薄昂?,薩烏什金,我一定不打它?!弊叱霾贿h,安娜又回過頭來,最后一次望著那株老橡樹。橡樹腳下,模模糊糊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原來薩烏什金并沒有走,他在遠處保護著自己的老師哩!她向孩子揮了揮手,沿著彎曲的小道緩緩走去。(節(jié)自中短篇小說集《冬天的橡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盡管女教師從頭到腳都是雪,但是感到快活,描述了她在雪天的獨特反應,展現(xiàn)了她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B.在課堂上舉例“冬天的橡樹”,顯示出薩烏什金對自然有著獨特的感受,突出了他對自然敏銳的觀察力。C.女教師決定去見薩烏什金的母親,主要是為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以便更好地教育學生。D.薩烏什金想不再遲到,說明他內心希望成為守時的好學生;但又怕做不到,暴露出他的不自信和逃避心理。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冬天里一個清新的早晨”,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與后文冬天的橡樹獨特的氣質相呼應,為人物的出場和活動營造氛圍。B.“他腳穿一雙舊氈靴,靴子前端沾滿了泥”這一細節(jié),暗示薩烏什金常走森林的近路,為后文帶領老師探索森林埋下伏筆。C.小說運用擬人、夸張手法形象生動地描寫了森林中的各種動物,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展現(xiàn)了薩烏什金的豐富想象力。D.“啊,我們已經見不到媽媽了!”,女教師錯過了家訪時間,制造了意外和遺憾,引發(fā)了讀者對這次家訪意義的思考,使主題得到深化。8.小說標題“冬天的橡樹”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9.女教師在與學生薩烏什金相處過程中,心理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此謂治國在齊其家。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材料二: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比划斀裰畷r,天下之害孰為大?曰:“若大國之攻小國也,大家之亂小家也,強之劫弱,眾之暴寡,詐之謀愚,貴之敖賤,此天下之害也。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惫脟L本原若眾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愛人利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北卦唬骸皬膼喝速\人生。”是故別①非也。是故子墨子曰:“兼②以易別?!比患醇嬷梢砸讋e之故何也?曰:“藉為人之國,若為其國,夫誰獨舉其國以攻人之國者哉?為人之都,若為其都,夫誰獨舉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為人之家,若為其家,夫誰獨舉其家以亂人之家者哉?為彼猶為己也。然即國、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亂賊,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即必曰天下之利也?!苯裎釋⒄笈c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正③。是以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不識天下之士,所以皆聞兼而非者,其故何也?故君子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下》)【注】①別:指將別人與自己區(qū)分開,分別對待(指相惡)。②兼:指視人如己(指相愛)。③正:同“政”。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所謂平天下A在治其國者B上老C老而民興D孝E上長F長而民興G弟H上恤孤I而民不倍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與《論語·八佾》中“人而不仁”的“而”字用法相同。B.事,侍奉,與《論語·顏淵》中“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的“事”意思不同。C.“若大國之攻小國也”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無辭讓之心”的“之”用法不同。D.賊,殘害,與《墨子·兼愛》中的“視人身若其身,誰賊?”的“賊”字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認為,管理家族時所提倡的孝順、尊兄和仁慈可以用來侍奉君主、長官以及使役民眾,可見家族風氣影響著國家風氣。B.材料一認為,君主或士大夫能夠關注民眾的喜好,并與民眾同好同惡,順應民意民心,才能真正成為民眾的父母官。C.材料二認為,天下之害的根源是國家之間的以大欺小,人與人之間的以強凌弱,以及君臣父子都沒有盡到應盡的本分。D.材料二認為,如果以相愛來施政,可以讓沒有妻室兒女的老人有人奉養(yǎng),沒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長大成人。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姑嘗本原若眾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墩撜Z·雍也》14.兩則材料對治國理政分別提出哪些觀點?請簡要概括。三、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冬末同友人泛瀟湘杜荀鶴殘臘泛舟何處好?最多吟興①是瀟湘。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別衡陽。與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詩入帝鄉(xiāng)。【注】①吟興,即吟詩的興致。杜荀鶴曾在《自敘》詩中說“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運用設問,自問自答,以“殘臘”“瀟湘”交代時間和地點,照應了題目。B.頷聯(lián)通過寫就船買魚、踏雪沽酒來展現(xiàn)與友人泛舟瀟湘雖艱辛卻快樂的感受。C.尾聯(lián)表達對瀟湘美景的鐘愛,不僅是對自然的贊美,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D.全詩無一字直接表述內心,卻將內心活動表現(xiàn)得真切、豐滿,富有藝術魅力。16.本詩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鴻雁長飛光不度”一句都有“雁”這一意象,請簡要分析兩者的不同。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生活中我們做事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勉強別人做,正如《〈論語〉十二章》中孔子對子貢的教誨:“,?!保?)唐代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詠嘆了青春易逝、人生短促,而張若虛卻在《春江花月夜》中以“,”兩句悟出了個體生命短暫但人類卻代代相延的道理。(3)“樽”是古代盛酒的器具,有時也寫成“尊”,在詩詞中多以此代指飲酒,來表達詩人的情懷或感悟,比如:“,。”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語段,完成各題。“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低頭玩手機。”有網友這樣評價利用一切零碎時間發(fā)微信、刷微博、玩游戲的“低頭族”。如同吸食鴉片一樣,(甲),逐漸變成一種心理疾病——手機依賴癥。手機依賴癥表現(xiàn)為對手機過度依賴和過度使用,呈現(xiàn)出一種疾病狀態(tài)。這種狀況可能會慢慢產生并逐漸加劇,就像把青蛙放入溫水中慢慢加熱,使其最終無法逃脫。這種依賴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成為許多人生活中A的部分。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我國有超過9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手機依賴癥,其中以年輕人和中年人為主。在地鐵車廂里,我們會看到許多中青年乘客,他們或坐或站,B地盯著手中的手機,無法自拔。這已不再是簡單的娛樂了,而是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狀態(tài)。(乙)。長時間玩手游或盯著手機屏幕看電影等,不吃不喝,一方面會造成嚴重脫水,血液黏稠,形成血栓;另一方面,長時間集中精神對著手機等,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情緒波動起伏。①長時間保持低頭看手機的姿勢,②容易損傷頸動脈,③引起頸動脈夾層或夾層局部形成血栓,④頸動脈堵塞或使局部血栓脫落,⑤導致腦卒中。還有一些患者因長時間玩游戲,造成血栓脫落進入視網膜中央動脈,眼睛供血血管被堵死,因而導致失明。你是否在面對父母時卻低頭刷微博?是否在每天睡覺前都要再看一眼手機?是否一開會就旁若無人地掏出手機?如果是,真該改改了。莫讓手機“綁架”生活。18.文本中“手機依賴癥”一詞運用得恰當生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其含義和效果。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0.文中第三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果寫成“你應該改掉在父母面前刷微博,睡覺前看手機和開會掏手機這些毛病?!闭Z義基本相同,為什么原句表達效果更好?六、作文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在一個適宜生物生存與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中,不乏各種各樣的成功者,它們造就了生命的輝煌。然而,生命的高度絕不只是一種形式。當一個物種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須迎接惡劣環(huán)境挑戰(zhàn)的時候,總是需要一些先鋒者犧牲個體的優(yōu)勢,以換取整個群體乃至物種新的生存空間和發(fā)展機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如何理解“生命的高度”?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D2.B3.C4.①材料一重點論述儒道兩家思想的互補機制及其主要表現(xiàn)。②材料二重點論述儒道互補的相關學說以及互補的三種途徑。5.①陶淵明身上體現(xiàn)了儒道互補的思想格局。“猛志固常在”是儒家的剛毅進取精神,“悠然見南山”是道家追求的“返樸歸真”狀態(tài)。②儒道思想在陶淵明身上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全面真實地體現(xiàn)了陶淵明的人格,也為陶淵明提供了進退取守皆可從容對待的精神調節(jié)劑?!緦дZ】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深入探討了儒道兩家思想的互補關系。材料一更側重于理論層面,詳細分析了儒道在人性發(fā)展、現(xiàn)實與超脫、剛柔并濟等方面的互補機制。材料二則更多關注學術界的討論,特別是儒道互補的具體途徑和表現(xiàn)形式。兩則材料共同揭示了儒道互補對中國文化的重要影響,為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多維度的視角。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但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自我調節(jié)更需依賴道家思想熏陶下的隱士或文人”錯,根據材料一最后一段“在儒家思想培養(yǎng)出一批批社會中流砥柱的同時,道家以其自然無為的人生態(tài)度熏陶出一批隱士或居于市井的文人,讓他們自下而上地觀察這個社會,發(fā)現(xiàn)社會的問題,使得社會的發(fā)展愈發(fā)穩(wěn)定且能夠健全地進行自我調節(jié)”,可知文中沒有體現(xiàn)“儒家思想培養(yǎng)出的社會中流”和“道家思想熏陶下的隱士或文人”誰更重要。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A.“而道家恰恰相反”錯,根據材料一第二段“儒家思想認為,社會和人性需要發(fā)展,通過后天的教育發(fā)展,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其價值”“道家提出以‘返樸歸真’的思想來扭轉這種理想出現(xiàn)偏差的情況,提出要保持人性中的淳樸天性和人與人之間的寧靜祥和”,可知文中體現(xiàn)了儒家注重人的后天教育,沒有體現(xiàn)道家不注重人的后天教育。C.“在審美方面遜色于道家”錯,根據材料二最后一段“儒家強調‘文以載道’……充溢著一種現(xiàn)實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精神”“道家強調‘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是一種超現(xiàn)實、超世俗的審美境界和浪漫情懷,二者恰恰可以相互補充”,可知儒道兩家在審美方面是相互補充的,不存在優(yōu)劣之分。D.“只要……就……”錯,表述絕對,根據材料二最后一段“有專家認為,儒道互補途徑大致有三”“一是哲學思維方式的途徑”“二是倫理學和人生哲學的途徑”“三是文學藝術的途徑”,可知實現(xiàn)儒道互補大致有“哲學思維拓展、倫理哲學滲透以及文學藝術熏陶”這三條途徑,但并不意味著通過者三條途徑就一定可以具體落實儒道互補。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念的含義及分析論點、論據的能力。A.強調的是儒家的道德修養(yǎng)和智慧,沒有體現(xiàn)儒道互補。B.這是對莊子性格的評價,主要體現(xiàn)了莊子的道家思想,沒有體現(xiàn)儒道互補。C.“縱情自然”體現(xiàn)了道家思想,“恢復信心”體現(xiàn)儒家的剛毅進取。體現(xiàn)了儒道互補。D.體現(xiàn)蘇軾超然物外的道家思想,沒有體現(xiàn)儒道互補。故選C。4.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比較材料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一段“儒道兩家思想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相對獨立、各具特色的文化傳統(tǒng),并逐漸形成了相輔相成的互補機制”可知,材料一強調儒道兩家思想的互補機制;由第二段“首先是儒家追求發(fā)展與道家倡導復歸互補”、第三段“其次是儒家講究務實與道家倡導求虛互補”、第四段“最后是儒家追求陽剛與道家倡導貴柔互補”等內容可知,材料一著重分析了儒道互補的主要表現(xiàn)。②由材料二第一段“儒道互補之說是學術界普遍認同的觀念”、第二段“一些持道家主干說的論者之所謂儒道互補,是建立在道家之主導地位的基礎上的”、第三段“無論是偏重于‘以儒合道’,還是偏重于‘以道合儒’,其主旨都在‘儒道兼綜’‘情理兼到’,以企求‘自然’和‘名教’的統(tǒng)一”等內容可知,材料二重點論述了儒道互補的相關學說;由最后一段“有專家認為,儒道互補途徑大致有三”“一是哲學思維方式的途徑”“二是倫理學和人生哲學的途徑”“三是文學藝術的途徑”可知,材料二介紹了儒道互補的三種途徑。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先分析“猛志固常在”“悠然見南山”。“猛志固常在”,是陶淵明的名句,意思是剛毅的精神始終存在,結合材料一第四段“儒家所倡導的人文精神是剛毅進取的”,可知陶淵明身上有著儒家的剛毅進取精神;“悠然見南山”,也是陶淵明的名句,字面意思是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寫出了作者恬淡閑適、超脫塵世的心境,結合材料一第三段“道家偏重于講自然之道,把自然之道當作最根本的東西,而仁義之類的出現(xiàn)是由于自然之道的隱沒,因此他們追求的道的境界是力求回到那種原始淳樸的自然狀態(tài),即所謂‘返樸歸真’”,可知可知陶淵明有著道家“返樸歸真”的追求。綜合來看,陶淵明身上體現(xiàn)了儒道互補的思想格局。②再分析“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倘有取舍,即非全人”的意思是完整的人應該能夠同時擁有“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這兩種心態(tài),不能有所取舍,即一方面剛毅進取,一方面又保持內心的淳樸;“再加抑揚,更離真實”的意思是如果對這兩種心態(tài)進行褒貶評價,就會更加偏離真實的自我,即真實的人應該是自然的、完整的,不應被人為的評價所束縛。結合材料二最后一段“這兩者形成了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的關系,為中國人提供了進退取守皆可從容對待的精神調節(jié)劑”可知:儒道兩家思想在陶淵明身上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全面真實地體現(xiàn)了陶淵明的人格,也為陶淵明提供了進退取守皆可從容對待的精神調節(jié)劑。6.D7.C8.①冬天的橡樹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然挺立,是小生靈的棲身之所。②蘊含著生命的力量和希望,象征著薩烏什金的堅強、樂觀的精神。③是薩烏什金的情感寄托,也承載著女教師對學生的愛和守護。9.①女教師因薩烏什金總是遲到而感到不滿。②跟隨其看到森林的奧秘時,感到震撼。③得知薩烏什金遲到的原因,因他對生命的敬畏和愛護而感動。④離開時對學生給予自己的保護感到溫暖?!緦дZ】尤里·納吉賓的《冬天的橡樹》通過女教師安娜與學生薩烏什金的互動,深刻地描繪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美好。文章以細膩的筆觸展現(xiàn)了雪天早晨清新的環(huán)境,薩烏什金的遲到則引發(fā)了對學生獨特自然情感的探索。故事發(fā)展自然,情感逐步升溫,特別是“冬天的橡樹”象征著生命的堅韌與自然的魅力。師生在林間的經歷不僅增進了彼此的理解,也揭示了教育所帶來的生命感動。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逃避心理”錯。薩烏什金雖然表現(xiàn)出對不再遲到的擔憂,但并沒有逃避心理。他遲到并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出于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橡樹的探索,這是一種積極的、充滿好奇心的行為,而不是逃避。故選D。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夸張手法”錯。文本在描述森林中各種動物時,運用了擬人手法,但并沒有使用夸張手法。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活動和情感,生動地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命力,而夸張手法是一種在程度上故意夸大以增強表達效果的方法,文本并無此表現(xiàn)。故選C。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的能力。①冬天的橡樹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依然穩(wěn)固地矗立,成為小生靈如刺猬、甲蟲和蜥蜴等的避風港,是小生靈的棲身之所,象征著生命的堅韌和頑強,是希望和庇護的象征。②在寒冷的冬季,橡樹依然屹立不倒。這種頑強的生命力也比喻了薩烏什金的精神面貌。盡管薩烏什金家境貧寒,背負沉重的生活負擔,但他依然樂觀和充滿活力,如同那棵冬日里的橡樹,蘊含著生命的力量和希望,象征著薩烏什金面對困境時的堅強與樂觀的精神。③橡樹也是小薩烏什金生活中的一個情感寄托,他以自己細膩的心去關注這棵樹和周圍的小生靈。而對女教師安娜來說,橡樹的意象不僅延伸為一種自然教育的方式,它也承載著女教師對學生的愛和守護。在橡樹下,安娜見證了薩烏什金純真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于是對學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與薩烏什金共同探索森林并見到橡樹之后,安娜對學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與關愛,也象征著教育對學生成長的守護與滋養(yǎng)。9.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心理變化的能力。①在故事開頭,由“‘又遲到了,薩烏什金!’像大多數(shù)年輕的女教師一樣,安娜也喜歡表現(xiàn)得嚴厲些??涩F(xiàn)在她說話的語調顯然是在抱怨了”可見,女教師安娜對薩烏什金的遲到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滿,這表現(xiàn)在她對他遲到的頻繁抱怨和嚴厲的態(tài)度。②隨后,當安娜跟隨薩烏什金探索森林的奧秘,看到冬天橡樹下那些生物如甲蟲、蜥蜴等依靠橡樹度過嚴冬的景象時,她對自然界奇妙的生命力量感到驚嘆。此時,她內心的震撼和好奇逐漸減弱了先前的情緒。③安娜在參觀過程中,見證了薩烏什金對大自然小生靈的悉心照護,這使她開始認識到學生遲到背后的深層原因——不是懶散,而是他對周圍生靈的細心觀察和對生命的敬畏和熱愛。因而被他的純真和對生命的愛護所感動。④離開時,“走出不遠,安娜又回過頭來,最后一次望著那株老橡樹。橡樹腳下,模模糊糊有一個小小的身影,原來薩烏什金并沒有走,他在遠處保護著自己的老師哩!”,安娜意識到薩烏什金用孩童特有的方式默默保護自己,內心感到一種溫暖。這一切使她被師生之間溫暖的信任與關懷所包圍,使情感得到升華。10.BEH11.A12.C13.(1)姑且試著推究這許多禍害產生的根源,這是從哪兒產生的呢?(2)質樸超過文采就會粗野鄙俗,文采超過質樸就會虛飾浮夸。文質兼?zhèn)?,配合適當,這才是君子。14.①材料一:要在齊家的基礎上治國,方能治天下;居于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則,有同理心,爭取民眾的擁護。②材料二:要以兼愛來施政治國。【導語】兩則文言材料分別出自《禮記·大學》和《墨子·兼愛下》,呈現(xiàn)出儒家與墨家的治國理念。材料一強調從家庭治理出發(fā),推及國家與天下,倡導修齊治平,以德化人,關注民心。材料二以“兼愛”為核心,批判社會不公,倡導互愛互利的理念,認為愛人如己可以消除社會的害。兩者均關注治國平天下,都強調從人心和道德出發(fā),只是方法論略有不同,一個重家庭倫理,一個厚德推仁。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所謂要平定天下,就是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會孝順成風;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長,百姓就會敬重兄長;居上位的人憐愛孤小,百姓就不會背叛信義?!八^平天下在治其國者”為判斷句,應在B處斷開;“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句式對稱整齊,結構一致,故應在它們之間EH處斷開。故選BEH。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用法相同”錯?!岸保磙D折;/表假設。句意:自己家族的人不能管理好而能管理好一國之民。/一個人假如沒有仁愛之心。B.正確?!笆隆?,侍奉;/從事,實踐。句意:孝順,可以用來侍奉君主。/我雖不夠聰明,請你允許我照這些話去做吧。C.正確?!爸?,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結構助詞,的。句意:例如大國攻伐小國。/沒有謙讓的心。D.正確?!百\”,均是“殘害”的意思。句意:從憎惡別人殘害別人產生的。/看待別人就像自己一樣,誰會害人?故選A。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天下之害的根源是國家之間的以大欺小,人與人之間的以強凌弱,以及君臣父子都沒有盡到應盡的本分”錯,材料二認為天下之害的根源是“惡人賊人”。故選C。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本原”,推究根源;“所自生”,“所”字結構,產生的根源;“胡自”,賓語前置,正常語序為“自胡”。(2)“文”,華美、文采;“野”,粗俗、鄙俗;“史”,虛飾、浮夸;“文質彬彬”,文職兼?zhèn)?,配合適當?shù)臉幼印?4.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①材料一:由原文“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此謂治國在齊其家”可知,治國理政首先要從家庭治理開始,要在齊家的基礎上治國,方能治天下;由原文“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可知,居于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則,展現(xiàn)孝敬老人、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的品質,有同理心,從而獲得民眾的信任與支持。②材料二:由原文“今吾將正求與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為正。是以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故君子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萬民之大利也”可知,要以兼愛來施政治國,國家須從愛護人民的角度出發(fā),讓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達到和諧共處,進而實現(xiàn)天下大同。參考譯文:材料一:所謂要治理好國家,必須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因為自己家族的人不能管理好而能管理好一國之民,這是沒有的事情。孝順,可以用來侍奉君主;尊兄,可以用來侍奉長官;仁慈,可以用來使役民眾。一家仁愛相親,一國就會仁愛成風;一家謙讓相敬,一國就會謙讓成風;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大亂。這就叫做治理好國家首先要管理好家族。所謂要平定天下,就是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居上位的人敬重老人,百姓就會孝順成風;居上位的人敬重兄長,百姓就會敬重兄長;居上位的人憐愛孤小,百姓就不會背叛信義。厭惡上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下級;厭惡下級的所作所為,就不要用同樣的做法對待上級。百姓喜愛的他就喜愛,百姓厭惡的他就厭惡,這就是所說的百姓的父母。這就是說得到民眾的擁護就會得到國家,失去民眾的擁護就會失去國家。(節(jié)選自《禮記·大學》)材料二:墨子說道:“仁人的事業(yè),應當努力追求興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比欢F(xiàn)在,天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回答說:“例如大國攻伐小國,大家族侵擾小家族,強大者強迫弱小者,人多者欺凌人少者,狡詐者算計愚笨者,尊貴者傲視卑賤者,這就是天下的禍害呀。又如做國君的不仁惠,做臣下的不忠誠,做父親的不慈愛,做兒子的不孝敬,這又都是天下的禍害?!惫们以囍凭窟@許多禍害產生的根源,這是從哪兒產生的呢?這是從關愛別人有利別人產生的嗎?就必然說:“不是這樣的?!北厝灰f:“是從憎惡別人殘害別人產生的?!彼苑謩e對待是不對的。所以墨子說:“要用相愛來取代相惡?!奔热蝗绱耍敲纯梢杂孟鄲蹃硖鎿Q相惡的原因何在呢?回答說:“假如對待別人的國家,像對待自己的國家,誰還會動用本國的力量用以攻伐別人的國家呢?對待別人的城邑,像對待自己的城邑,誰還會動用自己城邑的力量用以攻伐別人的城邑呢?對待別人的家族,就像對待自己的家族,誰還會動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擾別人的家族呢?對待別人就像對待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國家、城邑不相互攻伐,個人、家族不相互侵擾殘害,這是天下之害呢?還是天下之利呢?就必然要說是天下之利了?!爆F(xiàn)在我將尋求興起天下之利的辦法而采取它,以相愛來施政。因此年老而沒有妻室兒女的,有人奉養(yǎng)而終其一生;沒有父母的幼弱孤童,有所依靠而長大成人。不知道天下的士人聽到相愛之說而加以非議是什么緣故呢?所以君子假如想要做仁惠之君、忠誠之臣、慈愛之父、孝敬之子、友愛之兄、敬順之弟,對于兼愛就不可不去實行。這是圣王的大道,萬民最大的利益。(節(jié)選自《墨子·兼愛下》)15.B16.①《春江花月夜》中的“雁”是傳遞書信的鴻雁,“鴻雁長飛光不度”意為大雁遠飛卻不能飛出月光,暗示鴻雁不能傳書,詩人借此表達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②本詩中的“雁”是因春近而辭別衡陽的大雁,詩人借寫春近雁飛的景象來表達隱逸淡泊的襟懷?!緦дZ】杜荀鶴的《冬末同友人泛瀟湘》以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冬末瀟湘的美景,通過買魚沽酒、猿啼雁別等細節(jié)生動展現(xiàn)泛舟的趣味和瀟湘的清幽之美。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由衷熱愛和對灑脫閑適生活的向往,構思巧妙,意境悠遠。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艱辛”錯。頷聯(lián)寫“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倍香”,意思是“現(xiàn)買來漁船上的鮮魚,味道鮮美,踏雪買來山上的醇酒,味道更加香甜”,沒有體現(xiàn)“艱辛”。故選B。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①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鴻雁長飛光不度”一句中,大雁長途跋涉卻不能飛出明亮的月光,寓意鴻雁難以傳遞離人的書信,表達了離人對于家鄉(xiāng)的深深懷念和孤寂之感。在張若虛的詩中,“雁”體現(xiàn)的是人與人之間思念的阻隔,更為個人情感的宣泄。“雁”這一意象在詩中象征著傳遞書信的使者,詩人借“雁”這一意象來表達表達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②本詩中“雁知春近別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秋新北師大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課件 我上學啦 我上學啦 1.可愛的校園
- 2024年秋新北師大版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課件 第二單元 5以內數(shù)加與減 綜合實踐 介紹我的教室
- 水表基本知識培訓
- 混凝土施工后的初期強度檢測方案
- 養(yǎng)豬場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 糖尿病性骨病46課件
- 智算中心大規(guī)模數(shù)據計算與存儲方案
- 水的各種形態(tài)課件
- 知識點3.2從心理層面感知色彩設計構成設計色彩45課件
- 水電工安全知識培訓課件意義
- 醫(yī)院食堂管理方案計劃書
- 大客戶營銷管理策略對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的影響
- 《螺紋的種類和應用》課件
- 醫(yī)學一等獎《白血病》課件
- 高空作業(yè)車專項應急預案
- 發(fā)現(xiàn)普洱茶的第一個醫(yī)學實驗報告
- 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參數(shù)
- (完整版)過去完成時ppt
- 1輸變電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表式(線路工程)
- 養(yǎng)老護理員(技師、高級技師)知識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學校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總結”工作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