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流程規(guī)范_第1頁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流程規(guī)范_第2頁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流程規(guī)范_第3頁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流程規(guī)范_第4頁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流程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流程規(guī)范第一章總則1.1目的為規(guī)范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流程,保障在園幼兒身心健康,預防和控制疾病發(fā)生,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托兒所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制定本規(guī)范。1.2適用范圍本規(guī)范適用于各類公辦、民辦幼兒園(含托育機構)的衛(wèi)生保健工作。1.3基本原則1.預防為主:堅持“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處理”,重點做好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2.全程管理:覆蓋幼兒入園至離園的全流程,包括晨午檢、日常護理、環(huán)境清潔、疾病防控等環(huán)節(jié)。3.專業(yè)規(guī)范:遵循兒童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與衛(wèi)生學要求,操作流程符合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4.協(xié)同配合:加強與家長、疾控機構、醫(yī)療機構的溝通協(xié)作,形成健康管理合力。1.4衛(wèi)生保健人員職責1.制定年度衛(wèi)生保健工作計劃,落實各項衛(wèi)生保健制度;2.執(zhí)行晨午檢、消毒、疾病防控等流程,記錄并分析幼兒健康數(shù)據(jù);3.開展工作人員衛(wèi)生保健培訓(如消毒操作、應急處理);4.配合疾控中心完成疫苗接種核對、傳染病監(jiān)測等工作;5.指導班級教師開展日常護理(如飲食、睡眠照顧)。第二章晨午檢流程2.1入園晨檢(7:30-8:30)流程步驟:1.一問:向家長詢問幼兒當日健康狀況(如是否有發(fā)熱、咳嗽、嘔吐、腹瀉等癥狀,有無接觸傳染病患者)。2.二看:觀察幼兒精神狀態(tài)(是否萎靡、煩躁)、面色(是否蒼白、潮紅)、皮膚(是否有皮疹、傷口)、眼睛(是否紅腫、分泌物)。3.三摸:用額溫槍或體溫計測量體溫(正常體溫≤37.2℃),摸幼兒額頭、頸部是否發(fā)熱,手心是否出汗。4.四查:檢查幼兒書包、衣物是否攜帶危險物品(如尖銳玩具、藥品、零食),是否攜帶可疑傳染病物品(如皰疹液污染的物品)。異常處理:體溫≥37.3℃或有咳嗽、嘔吐等癥狀者,立即帶至隔離室觀察,通知家長帶離就醫(yī);發(fā)現(xiàn)皮疹、傷口等異常,登記并告知家長,必要時建議就醫(yī);攜帶危險物品者,暫扣并告知家長。2.2午間復檢(12:30-13:00)流程步驟:1.測量幼兒體溫,觀察午餐進食情況(是否有嘔吐、拒食);2.檢查幼兒手部、口腔是否有新出現(xiàn)的皰疹(如手足口病特征);3.詢問幼兒是否有不適(如頭痛、腹痛)。異常處理:體溫異常或有不適者,立即隔離并通知家長;發(fā)現(xiàn)傳染病疑似癥狀,按《傳染病防控流程》處理。第三章日常護理流程3.1飲食護理餐前準備:班級教師提前30分鐘清潔餐桌(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濃度250mg/L),擺放餐具(已消毒);組織幼兒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內、外、夾、弓、大、立、腕,每步搓15秒以上),用流動水沖洗干凈。餐中照顧:提醒幼兒細嚼慢咽,避免說笑;觀察幼兒進食量(如是否剩餐過多)、進食速度(如是否過快);對挑食、偏食幼兒進行引導(如介紹食物營養(yǎng)),避免強迫進食;注意特殊幼兒飲食需求(如過敏幼兒避免食用致敏食物,體弱幼兒適當調整食物硬度)。餐后整理:組織幼兒用溫水漱口;收集餐具(分類放置,避免交叉污染),送消毒間消毒;清潔餐桌、地面(用濕式打掃法,避免揚塵)。3.2睡眠護理睡前準備:調整臥室溫度(20-24℃)、濕度(50%-60%),拉好窗簾(避免強光刺激);組織幼兒脫衣(提醒幼兒將衣物折疊整齊,放在指定位置),穿睡衣(避免著涼);安撫幼兒情緒(如講故事、聽輕音樂),避免劇烈運動。睡中巡視:教師每15分鐘巡視一次,觀察幼兒睡眠狀態(tài)(是否有打鼾、踢被子、出汗過多);為踢被子幼兒蓋好被子,為出汗過多幼兒擦干汗液(更換干毛巾)。醒后護理:提醒幼兒緩慢起床(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穿好衣服;組織幼兒喝水(____ml溫水),上衛(wèi)生間。3.3生活護理洗手:幼兒在入園、餐前、便后、接觸污染物后必須洗手;教師指導幼兒正確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動水沖洗,避免用盆水洗手。如廁:提醒幼兒定時如廁(如每2小時一次),避免憋尿;指導幼兒正確擦屁股(從前往后擦,避免糞便污染尿道口);便后用流動水洗手,教師檢查洗手情況。增減衣物:根據(jù)天氣變化調整幼兒衣物(如氣溫下降時添加外套,活動后及時脫減衣物);提醒幼兒將脫下的衣物放在指定位置(如椅子背上),避免丟失。第四章疾病防控流程4.1傳染病預防常規(guī)措施:每日通風(至少2次,每次30分鐘以上),保持空氣流通;每周對玩具、圖書、毛巾等物品進行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15分鐘,圖書用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督促家長完成幼兒疫苗接種(入托時核對疫苗接種證,未完成者督促補種);開展傳染病防控教育(如教幼兒打噴嚏用紙巾捂住口鼻,避免共用物品)。異常監(jiān)測:每日登記幼兒缺勤情況(如缺勤原因是發(fā)熱、咳嗽,需追蹤病情進展);發(fā)現(xiàn)傳染病疑似病例(如手足口病的“皰疹+發(fā)熱”,流感的“高熱+咳嗽”),立即隔離并報告疾控中心。4.2傳染病處理流程步驟:1.隔離:將患者帶至隔離室(獨立房間,配備體溫計、消毒用品),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2.報告:2小時內報告當?shù)丶部刂行模ㄌ顚憽秱魅静蟾婵ā罚?,同時告知家長;3.消毒:對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環(huán)境(如教室、衛(wèi)生間)進行終末消毒(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擦拭,作用30分鐘);4.追蹤:配合疾控中心追蹤密切接觸者(如同班幼兒),觀察其健康狀況(連續(xù)觀察7-14天);5.停課:若發(fā)生聚集性疫情(如1周內同一班級出現(xiàn)3例及以上病例),按疾控中心要求停課(停課期間做好線上健康監(jiān)測)。4.3常見病護理感冒:讓幼兒多休息,多喝水(每日____ml溫水);飲食清淡(如粥、面條),避免辛辣、油膩食物;觀察體溫變化(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若體溫≥38.5℃,通知家長帶離就醫(yī)。腹瀉:暫停食用生冷、油膩食物,給予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觀察大便次數(shù)、性狀(如是否有黏液、膿血);若腹瀉超過3次/日或伴有發(fā)熱,通知家長帶離就醫(yī)。第五章環(huán)境衛(wèi)生流程5.1環(huán)境清潔每日清潔:教室:用濕式打掃法(拖把蘸水擰干)清潔地面,擦拭桌椅、窗臺(用含氯消毒液250mg/L);衛(wèi)生間:清潔便池(用潔廁靈)、地面(用含氯消毒液500mg/L),保持無異味;玩具區(qū):整理玩具(分類擺放),擦拭玩具架(用含氯消毒液250mg/L)。每周清潔:臥室:更換床單、被套(用開水浸泡15分鐘后清洗),晾曬被褥(陽光直射4小時以上);圖書角:擦拭圖書架,整理圖書(用紫外線燈照射30分鐘消毒)。5.2物品消毒餐具消毒:餐后將餐具收集至消毒間,用洗潔精清洗干凈;采用煮沸消毒(100℃,15分鐘)或消毒柜消毒(高溫120℃,20分鐘);消毒后將餐具放入保潔柜(避免污染)。毛巾消毒:幼兒毛巾每日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15分鐘,用清水沖洗干凈;晾曬至干燥(避免滋生細菌),分類放置(每人一條)。5.3垃圾分類分類標準:可回收物:紙張、塑料瓶、金屬制品(如易拉罐);有害垃圾:電池、過期藥品、消毒液瓶;廚余垃圾:剩餐、水果皮、蔬菜葉;其他垃圾:衛(wèi)生紙、紙尿褲、破碎陶瓷。處理方法:可回收物:收集后交廢品回收站;有害垃圾:放入專用帶蓋容器,定期交環(huán)保部門處理;廚余垃圾:倒入專用垃圾桶,每日由專人運至垃圾處理站;其他垃圾:放入普通垃圾桶,每日清理。第六章健康管理流程6.1健康檔案管理檔案內容:基本信息:幼兒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家長聯(lián)系方式;體檢記錄:每年一次全面體檢報告(包括身高、體重、血常規(guī)、視力、口腔等);疾病史:過敏史、慢性病史(如哮喘、先天性心臟?。?;疫苗接種記錄:疫苗名稱、接種日期、接種機構。管理要求:健康檔案由衛(wèi)生保健人員專人負責,定期更新(如每學期末補充體檢記錄);檔案保存期限:至少保存至幼兒離園后3年;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幼兒健康信息(如過敏史、疾病史)。6.2定期體檢體檢頻率:1-3歲幼兒:每半年一次身高、體重測量;3-6歲幼兒:每年一次全面體檢(包括內科、外科、眼科、口腔、血常規(guī))。體檢項目:內科:檢查心肺聽診、腹部觸診(是否有腫塊);外科:檢查皮膚、淋巴結、骨骼(是否有佝僂病體征);眼科:檢查視力(用兒童視力表)、結膜(是否有炎癥);口腔:檢查齲齒、牙齦(是否有紅腫);血常規(guī):檢查血紅蛋白(是否貧血)、白細胞(是否有感染)。結果處理:體檢報告及時反饋給家長(如貧血幼兒建議補充鐵劑,齲齒幼兒建議就醫(yī));異常結果(如視力低下、先天性心臟?。┑怯浽靸裕粉櫢深A情況(如每3個月復查視力)。6.3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監(jiān)測指標:身高、體重(每月測量一次);頭圍、胸圍(每季度測量一次);動作發(fā)育(如3歲幼兒是否會自己穿衣,5歲幼兒是否會系鞋帶)。監(jiān)測方法: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兒童生長曲線,將幼兒身高、體重數(shù)據(jù)標注在曲線中;若數(shù)據(jù)低于或高于曲線2個標準差(如體重低于P3百分位),判定為生長發(fā)育異常。異常處理:生長遲緩(身高低于P3百分位):建議家長帶幼兒到兒童保健科就診,檢查是否有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疾病;肥胖(體重高于P97百分位):指導家長調整飲食(減少高熱量食物),增加運動(如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第七章應急處理流程7.1突發(fā)疾病處理流程步驟:1.立即處置:幼兒突發(fā)暈倒、抽搐時,立即將其平臥(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窒息),解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2.通知家長:立即撥打家長電話,告知病情(如“孩子突然抽搐,正在送醫(yī)”);3.撥打120:若病情嚴重(如抽搐超過5分鐘、呼吸停止),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4.現(xiàn)場記錄:記錄發(fā)病時間、癥狀(如抽搐開始時間、持續(xù)時間)、處理措施(如是否平臥、是否掐人中),以便醫(yī)生了解情況。7.2意外傷害處理擦傷: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去除異物),用碘伏消毒(避免感染);涂抹抗生素軟膏(如紅霉素軟膏),用無菌紗布覆蓋(避免摩擦);若傷口較深、出血較多,立即送醫(yī)。燙傷:立即用冷水沖洗燙傷部位(15-20分鐘,降低局部溫度);脫去燙傷部位衣物(若衣物粘在皮膚上,不要強行撕脫);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避免污染),通知家長帶離就醫(yī)(若燙傷面積超過1%體表面積,如手掌大?。?。摔倒:檢查幼兒是否有外傷(如擦傷、淤青)、骨折(如手臂不能活動、哭鬧不止);若有骨折疑似癥狀(如腫脹、畸形),不要移動幼兒(避免加重損傷),立即撥打120;輕微淤青:用冰袋冷敷(24小時內),減輕腫脹。7.3傳染病暴發(fā)應急流程步驟:1.啟動預案:成立應急小組(由園長、衛(wèi)生保健人員、班級教師組成),明確分工(如信息上報、消毒、家長溝通);2.隔離患者:將所有疑似病例帶至隔離室,避免接觸其他幼兒;3.全面消毒:對幼兒園環(huán)境(教室、衛(wèi)生間、玩具)進行終末消毒(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擦拭,作用30分鐘);4.停課通知:按疾控中心要求停課(如手足口病疫情停課1周),通知家長做好幼兒居家健康監(jiān)測;5.后續(xù)追蹤:停課期間每日了解幼兒健康狀況(如是否有發(fā)熱、皮疹),疫情結束后組織幼兒返園(需提供健康證明)。第八章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