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題庫-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填空題)_第1頁
2025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題庫-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填空題)_第2頁
2025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題庫-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填空題)_第3頁
2025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題庫-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填空題)_第4頁
2025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題庫-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填空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安全生產知識競賽題庫_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填空題)1.我國安全生產方針是______、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第一)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的______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主要負責人)3.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______和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4.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______予以保證。(個人經營的投資人)5.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______和管理能力。(安全生產知識)6.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yè)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掌握本崗位的______。(安全操作技能)7.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yè)人員,______上崗作業(yè)。(不得)8.生產經營單位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了解、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專門的______。(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9.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yè)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yè)培訓,取得______,方可上崗作業(yè)。(相應資格)10.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______。(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11.安全設施投資應當納入______。(建設項目概算)12.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______。(安全警示標志)13.安全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測、維修、改造和報廢,應當符合______。(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14.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yǎng),并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維護、保養(yǎng)、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并由______簽字。(有關人員)15.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使用應當淘汰的危及______的工藝、設備。(生產安全)16.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和______審批并實施監(jiān)督管理。(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17.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必須執(zhí)行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______的監(jiān)督管理。(有關主管部門)18.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jiān)控,并制定______,告知從業(yè)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應急預案)19.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______和有關部門備案。(所在地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部門)20.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不得與______在同一座建筑物內,并應當與員工宿舍保持安全距離。(員工宿舍)21.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應當設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保持暢通的出口。禁止占用、鎖閉、封堵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員工宿舍的______。(出口、疏散通道)22.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爆破、吊裝、動火、臨時用電以及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guī)定的其他危險作業(yè),應當安排______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操作規(guī)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實。(專門人員)23.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教育和督促從業(yè)人員嚴格執(zhí)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______。(安全操作規(guī)程)24.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從業(yè)人員如實告知作業(yè)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______。(事故應急措施)25.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yè)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______,并監(jiān)督、教育從業(yè)人員按照使用規(guī)則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26.從業(yè)人員在作業(yè)過程中,應當嚴格落實______,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崗位安全責任)27.從業(yè)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職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______,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安全生產技能)28.從業(yè)人員發(fā)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______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本單位負責人)29.工會有權對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進行監(jiān)督,提出______。(意見)30.工會對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侵犯從業(yè)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要求______。(糾正)31.工會發(fā)現生產經營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或者發(fā)現事故隱患時,有權提出解決的建議,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研究______。(答復)32.工會發(fā)現危及從業(yè)人員生命安全的情況時,有權向生產經營單位建議組織從業(yè)人員撤離危險場所,生產經營單位必須______。(立即作出處理)33.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到損害的從業(yè)人員,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提出______。(賠償要求)34.生產經營單位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并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______。(擅離職守)35.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參加______,為從業(yè)人員繳納保險費。(工傷保險)36.國家鼓勵生產經營單位投保______;屬于國家規(guī)定的高危行業(yè)、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37.安全生產監(jiān)督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fā)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______簽字。(負責人)38.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監(jiān)督檢查中,應當互相配合,實行______檢查。(聯合)39.對檢查中發(fā)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qū)域內撤出作業(yè)人員,責令暫時______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停產停業(yè))40.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全生產法》規(guī)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由應急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guī)定處以罰款:發(fā)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______的罰款。(40%)41.發(fā)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______的罰款。(60%)42.發(fā)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______的罰款。(80%)43.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______的罰款。(100%)44.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依照規(guī)定受刑事處罰或者撤職處分的,自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受處分之日起,______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5)45.生產經營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注冊安全工程師的,責令限期改正,處______萬元以下的罰款。(10)46.生產經營單位未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yǎng)和定期檢測的,責令限期改正,處______萬元以下的罰款。(5)47.生產經營單位未為從業(yè)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責令限期改正,處______萬元以下的罰款。(5)48.生產經營單位關閉、破壞直接關系生產安全的監(jiān)控、報警、防護、救生設備、設施,或者篡改、隱瞞、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的,責令限期改正,處______萬元以下的罰款。(10)49.生產經營單位未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未按照規(guī)定報告的,責令限期改正,處______萬元以下的罰款。(10)50.生產經營單位未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者未定期組織演練的,責令限期改正,處______萬元以下的罰款。(10)51.生產經營單位特種作業(yè)人員未按照規(guī)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yè)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上崗作業(yè)的,責令限期改正,處______萬元以下的罰款。(10)52.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給予降級、撤職的處分,并由應急管理部門處上一年年收入______的罰款。(60%至100%)53.生產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和______四個等級。(一般事故)54.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yè)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0)55.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10)56.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57.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58.生產安全事故報告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任何單位和個人對事故不得遲報、漏報、謊報或者______。(瞞報)59.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______小時內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1)60.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______。(報告)61.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______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fā)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30)62.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自發(fā)生之日起______日內,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發(fā)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補報。(7)63.事故調查處理應當堅持科學嚴謹、依法依規(guī)、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經過、事故原因和事故損失,查明事故性質,認定事故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并對事故責任者提出______。(處理意見)64.事故調查組應當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______日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60)65.特殊情況下,經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批準,提交事故調查報告的期限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期限最長不超過______日。(60)66.事故發(fā)生單位應當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落實______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fā)生。(整改)67.安全生產“三違”行為是指違章指揮、______、違反勞動紀律。(違章作業(yè))68.安全生產“四不放過”原則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______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69.安全色中紅色表示禁止、停止,黃色表示警告、注意,藍色表示指令、必須遵守的規(guī)定,綠色表示______。(提示、安全狀態(tài)、通行)70.安全標志分為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和______四類。(提示標志)71.禁止標志的基本形式是帶斜杠的圓邊框,警告標志的基本形式是______,指令標志的基本形式是圓形邊框,提示標志的基本形式是正方形邊框。(正三角形邊框)72.我國規(guī)定的安全電壓等級為42V、36V、24V、12V和______V。(6)73.在潮濕和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______V。(24)74.在特別潮濕場所、導電良好的地面、鍋爐或金屬容器內的照明電源電壓不得大于______V。(12)75.電氣設備發(fā)生火災時,應首先切斷電源,使用______、二氧化碳或干粉滅火器滅火,不得使用泡沫滅火器滅火。(干沙)76.發(fā)現有人觸電時,首先要______,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切斷電源)77.心肺復蘇(CPR)的步驟包括胸外按壓、開放氣道和______。(人工呼吸)78.胸外按壓的正確位置是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頻率至少______次/分鐘,按壓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不超過6厘米。(100)79.人工呼吸與胸外按壓的比例,成人為______(30次按壓,2次呼吸)。(30:2)80.火災報警時應講清楚起火單位名稱、詳細地址、燃燒物質、火勢情況、______和聯系方式。(有無人員被困)81.滅火器的使用步驟為提(提起滅火器)、拔(拔掉保險銷)、握(握住噴管前端)、______(對準火源根部噴射)。(壓)82.室內消火栓一般由消火栓箱、消防水帶、水槍、______和消防卷盤等組成。(消防栓閥)83.高處作業(yè)是指在墜落高度基準面______米以上(含)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yè)。(2)84.高處作業(yè)分為四個等級:一級高處作業(yè)(2m≤h<5m)、二級高處作業(yè)(5m≤h<15m)、三級高處作業(yè)(15m≤h<30m)、______高處作業(yè)(h≥30m)。(特級)85.高處作業(yè)時,作業(yè)人員必須系好______,高掛低用,嚴禁系掛在移動或不牢固的物體上。(安全帶)86.腳手架作業(yè)層的腳手板應鋪滿、鋪穩(wěn),離開墻面______厘米。(12-15)87.建筑施工“三寶”是指______、安全帶、安全網。(安全帽)88.建筑施工“四口”是指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______。(通道口)89.建筑施工“五臨邊”是指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上下跑道及斜道的兩側邊、______。(卸料平臺的外側邊)90.挖掘機作業(yè)時,懸臂和鏟斗下方及附近不得有______。(人員停留)91.起重吊裝作業(yè)中,嚴禁超載吊裝,嚴禁使用______的鋼絲繩和吊具。(斷股、斷絲)92.焊接作業(yè)時,氧氣瓶與乙炔瓶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______米,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5)93.有限空間作業(yè)前,必須對有限空間進行______,分析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通風換氣和氣體檢測)94.進入有限空間作業(yè)必須嚴格執(zhí)行“先通風、再檢測、后______”的原則。(作業(yè))95.有限空間作業(yè)時,作業(yè)現場必須有______全程監(jiān)護,不得擅離職守。(專職安全管理人員)96.煤礦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能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______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人員)97.煤礦“一通三防”是指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煤塵、______。(防滅火)98.礦井通風的基本任務是供給井下人員足夠的______,沖淡和排除有毒有害氣體及礦塵,創(chuàng)造良好的氣候條件。(新鮮空氣)99.瓦斯爆炸的三個條件是:瓦斯?jié)舛仍?%-16%之間、引爆火源溫度在650℃-750℃之間、______。(空氣中氧氣濃度不低于12%)100.煤礦井下嚴禁使用______的礦燈。(失爆)101.化工生產中,“三廢”是指廢水、廢氣、______。(廢渣)102.危險化學品的儲存方式有隔離儲存、隔開儲存和______。(分離儲存)103.危險化學品倉庫的耐火等級不得低于______級。(二)104.易燃液體的閃點越低,其火災危險性越______。(大)105.壓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閥、爆破片、______、溫度計、液位計等。(壓力表)106.鍋爐運行中,水位應保持在正常水位線處,允許波動范圍為______毫米。(±50)107.機械加工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必須滿足牢固、______、與設備運轉聯鎖等要求。(可靠)108.機械設備的轉動部位必須設置______,如防護罩、防護欄等。(安全防護裝置)109.操作旋轉機械時,嚴禁戴______,女工應戴工作帽并將發(fā)辮放入帽內。(手套)110.叉車作業(yè)時,貨叉應盡量降低,門架后傾,行駛速度不得超過______公里/小時。(5)111.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以______為核心,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jiān)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guī)范生產行為。(風險管控)112.雙重預防機制是指______和隱患排查治理。(安全風險分級管控)113.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基本原則是______、分層、分級、分類、分專業(yè)。(全面)114.企業(yè)應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安全風險進行分級,一般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______四個等級。(低風險)115.企業(yè)應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qū)域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fā)的事故類別、______及應急措施等內容。(管控措施)116.職業(yè)病防治工作堅持______的方針,建立用人單位負責、行政機關監(jiān)管、行業(yè)自律、職工參與和社會監(jiān)督的機制。(預防為主、防治結合)117.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chuàng)造符合國家職業(yè)衛(wèi)生標準和衛(wèi)生要求的工作環(huán)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______。(職業(yè)衛(wèi)生保護)118.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yè)衛(wèi)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yè)衛(wèi)生培訓,普及職業(yè)衛(wèi)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yè)病防治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操作規(guī)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______。(職業(yè)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yè)病防護用品)119.對從事接觸職業(yè)病危害的作業(yè)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規(guī)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yè)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yè)健康檢查費用由______承擔。(用人單位)120.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時,有權索取本人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檔案復印件,用人單位應當如實、無償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復印件上簽章。(如實、無償)121.發(fā)生或者可能發(fā)生急性職業(yè)病危害事故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采取應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時報告所在地衛(wèi)生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衛(wèi)生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時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調查處理;必要時,可以采取臨時控制措施。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yè)病危害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yī)學觀察,所需費用由______承擔。(用人單位)122.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接觸職業(yè)病危害的作業(yè);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yè)。(未成年工)12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yè)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yè)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勞動者在已訂立勞動合同期間因工作崗位或者工作內容變更,從事與所訂立勞動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職業(yè)病危害的作業(yè)時,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前款規(guī)定,向勞動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并______原勞動合同相關條款。(變更)124.用人單位違反《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已經對勞動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由衛(wèi)生行政部門責令停止產生職業(yè)病危害的作業(yè),或者提請有關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guī)定的權限責令關閉,并處______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10)125.用人單位違反《職業(yè)病防治法》規(guī)定,造成重大職業(yè)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______。(刑事責任)126.應急管理的四個階段是預防、準備、______、恢復。(響應)127.企業(yè)應急救援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______三類。(現場處置方案)128.綜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______等主要內容。(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129.專項應急預案應當針對具體的事故類別(如煤礦瓦斯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明確______、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應急指揮)130.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具體、簡單、針對性強,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fā)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______等內容。(注意事項)131.企業(yè)應當每______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1)132.應急演練結束后,演練組織單位應當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______,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演練評估報告)133.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______,應當及時掌握本單位的安全生產風險狀況,組織制定并實施應急救援預案。(第一責任人)134.從業(yè)人員發(fā)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yè)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______作業(yè)場所。(撤離)135.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______。(民事責任)136.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yè)人員繳納保險費。國家鼓勵生產經營單位投保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屬于國家規(guī)定的高危行業(yè)、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投保______。(安全生產責任保險)137.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投保的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yè)人員人身傷亡賠償,第三者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賠償,事故搶險救援、醫(yī)療救護、事故鑒定、______等費用。(法律費用)138.同一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yè)人員獲取的保險金額應當實行______,不得因用工方式、工作崗位等不同而有差異。(同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