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二暑假語文組合練習(6)文言文+古詩詞_第1頁
2025年新高二暑假語文組合練習(6)文言文+古詩詞_第2頁
2025年新高二暑假語文組合練習(6)文言文+古詩詞_第3頁
2025年新高二暑假語文組合練習(6)文言文+古詩詞_第4頁
2025年新高二暑假語文組合練習(6)文言文+古詩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24-25高一下·四川南充·階段練習)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溢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ü?jié)選自《諫太宗十思疏》)材料二:上神采英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guī)諫。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弒,世基等亦誅。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無惜盡言!”乙丑,上問房玄齡、蕭瑀曰:“隋文帝何如主也?”對曰:“文帝勤于為治,每臨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論事,衛(wèi)士傳餐而食;雖性非仁厚,亦勵精之主也?!鄙显唬骸肮闷湟?,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則照有不通喜察則多疑于物事皆自決,不任群臣。天下至廣,一日萬機,雖復勞神苦形,豈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唯取決受成,雖有愆違,莫敢諫爭,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則不然。擇天下賢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關由宰相,審熟便安,然后奏聞。有功則賞,有罪則刑,誰敢不竭心力以修職業(yè),何憂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詔敕行下有未便者,皆應執(zhí)奏,毋得阿從,不盡己意?!保ü?jié)選自《資治通鑒·唐紀》)1.材料二中加粗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選出需要斷句處對應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文帝不明A而喜察B不明C則照D有不通E喜察則多疑F于物G事皆自決2.下列對文中標紅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表目的,與“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中的“以”用法不相同。B.三驅:三匹馬牽引的車駕?!叭屢詾槎取笔俏赫鲃裰G帝王要游樂有度。C.舉:言行舉動,與“舉先王之政”“函谷舉”兩句中的“舉”意義都不同。D.全:保全,與《六國論》“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中的“完”意義相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了讓大臣們能大膽進諫,不再手足無措,唐太宗一改自己的威嚴的神態(tài),常常在大臣進諫時和顏悅色。B.唐太宗認為作為君主不能剛愎自用,他鼓勵群臣要敢于進諫,不要阿諛奉承,要以隋朝虞世基等人為戒。C.唐太宗認為隋煬帝不明事理卻喜歡察探細節(jié),導致事無巨細都要親自決斷,不信任群臣,最終導致滅亡。D.唐太宗選擇天下賢才,授予官職,讓他們思考天下之事,通過宰相匯總。審察熟慮后覺得穩(wěn)妥后再上奏。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2)天下至廣,一日萬機,雖復勞神苦形,豈能一一中理?5.王夫之曾言:“魏征之諫,太宗之納,可謂君臣相得,千古罕見?!薄跋嗟谩奔粗竷扇嗽谕粏栴}上有相似的見解。請結合材料概括“相得”的具體表現(xiàn)。古詩詞閱讀(24—25高一下·甘肅白銀·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

黃庭堅枯木①嵌空微黯淡,古器雖在無古弦。袖中政②有南風③手,誰為聽之誰為傳。風流豈落正始④后,甲子不數(shù)義熙前。一軒黃菊平生事,無酒令人意缺然?!咀ⅰ竣倏菽荆号c下句的“古器”都指琴。②政:同“正”。③南風:樂曲名,相傳為虞舜所作,《史記·樂書》有“故舜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④正始:與下句的“義熙”都是年號。正始,三國魏齊王曹芳的年號,這一時期涌現(xiàn)了一批極有才華的文人;義熙,東晉安帝的年號。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琴還在,但古琴的木質部分已枯而空洞,并且顏色微微暗淡,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有的琴弦。B.頷聯(lián)中,詩人運用反問語氣,感慨衣袖中藏著的手無法彈奏出讓人聆聽和傳播的南風曲。C.“風流”指陶淵明的風度氣節(jié)和文學成就,陶淵明的“風流”不在正始年間的文人之后。D.這首詩化用《史記》中的有關典故,貼切而自然;敘述看似平淡,卻蘊含著詩人的情感。7.這首詩蘊含著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參考答案1.BEG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文帝不明事理卻喜歡明察秋毫,不明事理就會處事不通,喜歡明察就會多疑,凡事都自己決斷?!拔牡鄄幻鞫膊臁笔侵髦^句,“而”連接“不明”“喜察”,其后B處斷開;“不明則照有不通”與“喜察則多疑于物”是對稱結構,各自獨立,EG處斷開。故選BEG。2.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掌握文化常識、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表目的,來/表結果,才。句意: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冒著霜露,披荊斬棘,才有了一點土地。B.“三驅:三匹馬牽引的車駕”錯誤?!叭尅敝柑铽C時三面驅趕、網(wǎng)開一面的仁德之舉,而非“三匹馬的車駕”。句意:喜愛狩獵,就想到網(wǎng)三面留一面,以此為度。C.正確。言行舉動/推行/被攻占。句意:都手足失措。/推行先王的政策。/函谷關被攻占。D.正確。句意:我怎么能獨自保全自己!/大概因為失去了強大的援助,不能獨自保全。故選B。3.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認為隋煬帝不明事理卻喜歡察探細節(jié)”錯誤。由原文“文帝不明而喜察……群臣既知主意,唯取決受成……此所以二世而亡也?!笨芍?,唐太宗批評的是隋文帝“不明而喜察”,而非隋煬帝。故選C。4.(1)擔心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可能出現(xiàn)讒佞之人就想到端正自身,貶斥奸邪的人。(2)天下極為廣闊,每天成千上萬件事情,即使再勞神費力,又怎么能每件事都處理得恰當呢?

5.①虛心納諫:魏征提到君主應慮壅蔽而虛心納下,唐太宗也通過改變態(tài)度鼓勵大臣進諫。②賞罰分明:魏征勸諫唐太宗“無因喜以謬賞”“無因怒而濫刑”,而唐太宗也認為“有功則賞,有罪則刑”。③選拔賢才:魏征強調選拔有才能的人并任用他們,唐太宗也表示要選擇天下賢才授予官職。④無為而治:魏征認為治理要“鳴琴垂拱,不言而化”,唐太宗也表示要任用臣下,不必“事皆自決”。參考譯文:材料一:作為國君的人,如果真能看見自己貪圖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來警誡自己,將要興建什么就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居,想到帝位高而險就要不忘謙虛并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一樣甘居百川的下游卻能容納一切,喜愛田獵就要想到網(wǎng)開一面從而捕殺有度,擔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心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考慮到可能出現(xiàn)讒佞之人就想到端正自身,貶斥奸邪的人,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動用刑罰時,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fā)怒而濫施刑罰。全面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發(fā)揚光大《尚書》所講的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挑選好的意見而加以采納,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竭盡貢獻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能廣布他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臣武將爭相效力,對君主來說便沒有大事煩擾,可以盡情享受出游的快樂,可以頤養(yǎng)身心像赤松子與王子喬那樣(長)的年壽,彈著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說什么百姓就會被教化。何必自己耗費精神、苦苦思索,代替臣下管理職事,役使自己靈敏的耳、明亮的眼,毀壞順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呢!材料二:唐太宗神態(tài)英武剛毅,群臣覲見時,常常舉止失措。太宗知道后,每次接見奏事的人,必定表現(xiàn)出溫和的言辭和臉色,希望聽到規(guī)諫。他曾對公卿說:“人想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須借助明鏡;君主想要知道自己的過失,必須依靠忠臣。如果君主剛愎自用、拒絕進諫,臣子阿諛奉承、順從旨意,君主一旦亡國,臣子又怎能獨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諂媚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被殺后,虞世基等人也被誅殺。你們應當以此為戒,政事有得失,不要吝惜直言!”乙丑年,太宗問房玄齡、蕭瑀:“隋文帝是怎樣的君主?”他們回答:“文帝勤于治理國家,每次上朝,有時到日頭偏西,五品以上官員,都被引入殿內討論國事,衛(wèi)士只能傳遞飯食充饑;他雖然性情不夠仁厚,但也是勵精圖治的君主。”太宗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帝不明事理卻喜歡明察秋毫,不明事理就會處事不通,喜歡明察就會多疑,凡事都自己決斷,不信任群臣。天下極為廣闊,每天成千上萬件事情,即使再勞神費力,又怎么能每件事都處理得恰當呢?群臣既然知道君主的心意,就只知接受命令,即使有過失,也不敢勸諫,這就是隋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朕則不然。選拔天下賢才,授予百官之職,讓他們思考天下之事,通過宰相匯總,審察熟慮后覺得穩(wěn)妥,然后上奏。有功就賞,有罪就罰,誰敢不竭盡心力做好本職工作,何必擔憂天下治理不好呢!”于是敕令各部門:“從今以后,詔令發(fā)布后有不恰當?shù)牡胤?,都應該堅持上奏,不得阿諛順從、不充分表達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