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文言文詞匯注釋合集_第1頁
小學生文言文詞匯注釋合集_第2頁
小學生文言文詞匯注釋合集_第3頁
小學生文言文詞匯注釋合集_第4頁
小學生文言文詞匯注釋合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生文言文詞匯注釋合集一、引言:文言文詞匯是打開經(jīng)典的鑰匙文言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活化石”,像《論語》《三字經(jīng)》《小古文》這些經(jīng)典,藏著古人的智慧、禮儀與哲理。要讀懂這些文字,詞匯是基礎——它就像“翻譯密碼”,幫我們把古文轉換成現(xiàn)代漢語,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古人的思想。本合集針對小學生的學習需求,選取教材中高頻出現(xiàn)的詞匯,按“實詞”(有實際意義)、“虛詞”(輔助句子結構)分類,結合例句與易錯提示,讓詞匯學習更系統(tǒng)、更實用。二、實詞篇:有“具體意思”的詞實詞是文言文的“核心”,能單獨表示人、事、物、動作或狀態(tài)。常見類型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數(shù)量詞。(一)名詞:表示“名稱”的詞名詞是“叫什么”的詞,比如“人”(人)、“日”(太陽)、“書”(書籍)。1.人常見義:人類;別人。例句:《論語》“人不知而不慍(yùn)”(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氣)。提示:“人”在古文中常指“別人”,而非“自己”(自己用“吾”“我”)。2.日常見義:太陽;日子。例句:《兩小兒辯日》“日始出時去人近”(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三字經(jīng)》“日春夏,日秋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提示:“日”作“日子”講時,和今義一致(如“今日”“明日”)。3.書常見義:書籍;寫字。例句:《弟子規(gu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很多書,走很多路);《囊螢夜讀》“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夏天用布包螢火蟲照書)。提示:“書”作“寫字”講時,今義仍保留(如“書法”)。(二)動詞:表示“動作”的詞動詞是“做什么”的詞,比如“學”(學習)、“習”(復習)、“走”(跑)。1.學常見義:學習;模仿。例句:《論語》“學而時習之”(學習后按時復習);《三字經(jīng)》“親師友,習禮儀”(親近老師朋友,學習禮儀)。提示:“學”是文言文最常用的動詞,和今義基本一致。2.習常見義:復習;練習。例句:《論語》“學而時習之”(學習后按時復習);《賣油翁》“習射”(練習射箭)。提示:“習”的本義是“鳥反復飛”,引申為“反復做某事”(如“復習”=反復學習)。3.走常見義:跑;逃跑。例句:《守株待兔》“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兔子跑過來撞到樹樁,脖子折斷死了)。重點提示:古今義差異大!今義“走”是“慢慢行走”,古義“走”是“快速跑”(如“走馬觀花”=騎在跑的馬上看花)。(三)形容詞:表示“狀態(tài)”的詞形容詞是“怎么樣”的詞,比如“樂”(快樂)、“溫”(溫暖)、“賢”(賢能)。1.樂常見義:快樂;以……為樂。例句:《論語》“不亦樂乎?”(不是很快樂嗎?);《論語》“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提示:“樂之者”的“樂”是“把……當作快樂”,讀“l(fā)è”。2.溫常見義:溫暖;溫習。例句:《論語》“溫故而知新”(溫習舊知識,得到新理解);《三字經(jīng)》“性本善”(本性善良)中的“善”是形容詞(善良)。提示:“溫”作“溫習”講時是動詞,作“溫暖”講時是形容詞(如“溫暖的陽光”)。3.賢常見義:賢能;有道德。例句:《弟子規(guī)》“見賢思齊焉”(看到賢能的人,想著向他看齊);《論語》“賢哉,回也!”(顏回多么賢能?。。?。提示:“賢”常形容人有品德(如“賢士”=有才能的人)。(四)代詞:“代替”的詞代詞是“代替人/事/物”的詞,比如“吾”(我)、“爾”(你)、“之”(它)。1.吾常見義:我(第一人稱)。例句:《論語》“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兩小兒辯日》“吾以日始出時去人近”(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提示:“吾”是文言文最常用的第一人稱代詞(等同于“我”)。2.爾常見義:你(第二人稱)。例句:《論語》“爾何如?”(你怎么樣?);《將相和》“爾等”(你們這些人)。提示:“爾”有時寫成“汝”(如“汝安知魚之樂”=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都是“你”的意思。3.之常見義:它/他/她(第三人稱);的(助詞);到……去(動詞)。例句:代詞(它):《論語》“學而時習之”(它,指學過的知識);助詞(的):《論語》“仁之方也”(仁的方法);動詞(到……去):《為學》“吾欲之南?!保ㄎ蚁胍侥虾HィL崾荆骸爸笔俏难晕挠梅ㄗ疃嗟拇~,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意思。(五)數(shù)量詞:表示“多少”的詞數(shù)量詞是“數(shù)+量”的組合,比如“一”(數(shù)詞)、“尺”(量詞)。1.一常見義:一個;一旦。例句:《三字經(jīng)》“一而十,十而百”(一到十,十到百);《守株待兔》“一兔走觸株”(一只兔子跑過來撞到樹樁)。提示:“一”是最常用的數(shù)詞,和今義一致。2.尺常見義:長度單位(一尺≈33厘米)。例句:《鄭人買履》“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先量腳的尺寸,放在座位上)。提示:“尺”是古代長度單位(如“咫尺天涯”=距離很近卻像天涯)。三、虛詞篇:“輔助”的詞虛詞沒有實際意義,主要用來連接句子、表示語氣或調(diào)整節(jié)奏。常見虛詞有之、乎、者、也、而、以、于。(一)之:最“萬能”的虛詞用法:1.代詞:代替人/事/物(他/她/它);2.助詞:的(連接定語與中心語);取消句子獨立性(讓句子不能單獨成句);補足音節(jié)(使句子更順口);3.動詞:到……去(有實際意義,屬實詞)。例句:代詞:《論語》“學而時習之”(它,指學過的知識);助詞(的):《論語》“仁之方也”(仁的方法);取消句子獨立性:《小古文·菊》“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后很少有);補足音節(jié):《狼》“久之,目似瞑”(過了很久,眼睛好像閉上了);動詞:《為學》“吾欲之南?!保ǖ健ィ?。(二)乎:語氣的“小尾巴”用法:1.語氣詞:表示疑問(嗎)、感嘆(啊)、反問(難道);2.介詞:相當于“于”(在/到/對)。例句:疑問:《論語》“不亦說乎?”(不是很快樂嗎?);感嘆:《論語》“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可惜??!我只看到他前進,沒看到他停止);反問:《論語》“不亦惑乎?”(難道不疑惑嗎?);介詞(于):《醉翁亭記》“在乎山水之間也”(在山水之間)。(三)者:“……的人/事”的標志用法:1.代詞:表示“……的人”“……的事”;2.助詞:表示停頓(調(diào)整節(jié)奏)、判斷(用在主語后,表示“是”)。例句:代詞(……的人):《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助詞(停頓):《論語》“逝者如斯夫”(流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恢~(判斷):《陳涉世家》“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四)也:判斷與陳述的“信號”用法:1.語氣詞:表示判斷(是)、陳述(了/呀)、感嘆(?。?.助詞:表示停頓(調(diào)整節(jié)奏)。例句:判斷:《論語》“孔子,魯人也”(孔子是魯國人);陳述:《論語》“吾日三省吾身也”(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呀);感嘆:《論語》“賢哉,回也!”(顏回多么賢能啊?。煌nD:《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后按時復習,不是很快樂嗎?)。(五)而:連接句子的“橋梁”用法:1.連詞:表示并列(和/又)、承接(然后/就)、轉折(但是/卻)、修飾(地/著);2.助詞:表示停頓(很少用)。例句:并列:《論語》“敏而好學”(聰明又喜歡學習);承接:《論語》“學而時習之”(學習后然后復習);轉折:《論語》“人不知而不慍”(別人不了解我卻不生氣);修飾:《論語》“吾嘗終日而思矣”(我曾經(jīng)整天地思考著)。(六)以:“用/因為/來”的多功能詞用法:1.介詞:表示工具(用/拿)、原因(因為)、時間(在);2.連詞:表示目的(來/用來)、結果(以致);3.動詞:表示認為(以為)、帶領(以師事之)。例句:介詞(用):《論語》“以禮相待”(用禮儀對待別人);介詞(因為):《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而高興,不因為自己得失而悲傷);連詞(來):《岳陽樓記》“屬予作文以記之”(囑托我寫文章來記錄這件事);動詞(認為):《兩小兒辯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七)于:表示“在/到/對/比”的介詞用法:1.介詞:表示地點(在/到)、對象(對/向)、比較(比)、原因(因為)。例句:地點(在):《論語》“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我十五歲立志在學習上);地點(到):《論語》“至于他邦”(到了別的國家);對象(對):《論語》“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用不正當手段得到的富貴,對我來說像浮云);比較(比):《捕蛇者說》“苛政猛于虎也”(苛刻的政治比老虎還兇猛)。四、實用技巧:學好文言文詞匯的“秘訣”(一)聯(lián)系上下文猜詞義比如《守株待兔》中的“兔走觸株”,“觸株”是“撞到樹樁”,所以“走”應該是“跑”(只有跑才能撞到樹樁)。(二)對比古今義記差異比如“妻子”古義是“妻子和兒女”(今義是“配偶”);“涕”古義是“眼淚”(今義是“鼻涕”)。把這些差異記下來,避免理解錯誤。(三)用例句背詞義把詞匯放在例句里背(如“之”記“學而時習之”,“而”記“人不知而不慍”),不僅能記住詞義,還能學會用法。(四)積累高頻詞文言文高頻詞(如“之、乎、者、也、而、以、于”)出現(xiàn)次數(shù)多,每天記一個,一個月就能記三十個,慢慢就能讀懂大部分古文。五、附錄:常見篇目詞匯表(一)《論語》選篇(節(jié)選)詞匯常見義例句學學習學而時習之習復習學而時習之之它(指學過的知識)學而時習之說通“悅”,高興不亦說乎?慍生氣人不知而不慍吾我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吾日三省吾身朋朋友有朋自遠方來樂快樂不亦樂乎?賢賢能賢哉,回也?。ǘ度纸?jīng)》選篇(節(jié)選)詞匯常見義例句曰說曰春夏,曰秋冬初開始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善善良人之初,性本善習習慣性相近,習相遠遷改變茍不教,性乃遷教教育茍不教,性乃遷子孩子為人子,方少時親親近親師友,習禮儀禮禮儀親師友,習禮儀(三)《小古文·守株待兔》(節(jié)選)詞匯常見義例句兔兔子兔走觸株走跑兔走觸株觸撞到兔走觸株株樹樁兔走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