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送風排風系統(tǒng)設計方案_第1頁
空調送風排風系統(tǒng)設計方案_第2頁
空調送風排風系統(tǒng)設計方案_第3頁
空調送風排風系統(tǒng)設計方案_第4頁
空調送風排風系統(tǒng)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空調送風排風系統(tǒng)設計方案一、項目概述本方案針對某商業(yè)辦公建筑(總建筑面積約5000㎡,其中辦公區(qū)4000㎡、會議室500㎡、公共衛(wèi)生間500㎡)的空調送風排風系統(tǒng)進行設計。建筑功能以人員密集的辦公、會議為主,要求系統(tǒng)具備高效通風、精準溫濕度控制、節(jié)能運行的特點,同時滿足不同功能區(qū)域的空氣品質要求(如辦公區(qū)需清新空氣,衛(wèi)生間需快速排異味,會議室需良好的氣流組織)。二、設計依據1.國家及行業(yè)規(guī)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____);《建筑通風與排煙系統(tǒng)用風機性能試驗方法》(GB/T____);《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____);《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____)。2.項目需求辦公區(qū):夏季溫度24-26℃,冬季18-20℃,相對濕度40%-60%,新風量≥30m3/(人·h);會議室:夏季溫度23-25℃,冬季19-21℃,相對濕度45%-65%,新風量≥35m3/(人·h);公共衛(wèi)生間:保持微負壓(-5Pa至-10Pa),排風量≥10次/h換氣次數;系統(tǒng)節(jié)能要求:綜合能效比(EER)≥3.0,熱回收效率≥70%。三、系統(tǒng)選型與整體架構(一)送風系統(tǒng)選型根據建筑功能及負荷特性,采用“風機盤管+新風系統(tǒng)”作為主送風系統(tǒng),兼顧分區(qū)控制靈活性與節(jié)能性:風機盤管(FP):用于辦公區(qū)、會議室的局部溫度調節(jié),具備獨立風速、溫度控制功能;新風系統(tǒng):集中處理室外新風(過濾、熱濕交換),通過風管輸送至各房間,補充室內人員所需新鮮空氣。(二)排風系統(tǒng)選型采用“局部排風+全面排風”組合模式,重點控制異味與污染物擴散:局部排風:衛(wèi)生間設置專用排風機,通過吊頂風口收集異味空氣,經風管排至室外;全面排風:辦公區(qū)、會議室設置排風口,與新風系統(tǒng)形成“送排風平衡”,保持房間微正壓(辦公區(qū)+5Pa至+10Pa),防止室外污染物滲入。(三)熱回收系統(tǒng)為降低新風處理能耗,在新風與排風管道間設置全熱交換器,回收排風中的顯熱與潛熱(夏季回收冷量,冬季回收熱量),熱回收效率≥75%(按GB/T____標準)。四、詳細設計計算(一)送風系統(tǒng)設計1.新風量計算辦公區(qū):人數800人(按10㎡/人計算),新風量=800×30=____m3/h;會議室:人數100人(按5㎡/人計算),新風量=100×35=3500m3/h;總新風量=____+3500=____m3/h。2.送風量計算送風量按“負荷法”計算(夏季冷負荷為主要設計依據):辦公區(qū)冷負荷:120W/㎡(含人員、設備、圍護結構負荷),總冷負荷=4000×120=480kW;會議室冷負荷:150W/㎡,總冷負荷=500×150=75kW;總冷負荷=480+75=555kW;送風量=總冷負荷÷(空氣密度×比熱×送風溫差),其中送風溫差取6℃(夏季),空氣密度1.2kg/m3,比熱1.01kJ/(kg·℃);送風量=555×1000÷(1.2×1.01×6)≈____m3/h。3.風管設計主風管(新風管、送風管)風速控制在6-10m/s(避免過高噪音),支風管風速3-6m/s;風管材料采用鍍鋅鋼板(厚度按GB____要求:風管直徑≤300mm時,厚度0.5mm;____mm時,0.6mm);風管連接采用咬口連接,密封材料用防火密封膠,漏風率≤2%(按低壓系統(tǒng)要求)。4.風口選型與氣流組織辦公區(qū):采用方形散流器(吊頂安裝),送風方向為“上送下回”(氣流均勻,避免直吹人員),風口風速≤2.5m/s;會議室:采用圓形散流器(吊頂均勻布置),送風速度≤3m/s,確保會議區(qū)溫度均勻;新風入口:設置在建筑屋頂(遠離排風口、垃圾站),采用防雨百葉風口,過濾等級為G4(初效過濾)。(二)排風系統(tǒng)設計1.排風量計算衛(wèi)生間:每間面積5㎡,換氣次數12次/h,單間排風量=5×3×12=180m3/h(按房間高度3m計算),20間總排風量=3600m3/h;辦公區(qū)、會議室:排風量=新風量×0.8(保持微正壓),即____×0.8=____m3/h;總排風量=3600+____=____m3/h。2.排風管道設計衛(wèi)生間排風管:采用PVC-U管材(耐潮濕、易清潔),管徑φ150mm(風速≤8m/s);辦公區(qū)排風管:采用鍍鋅鋼板,主風管管徑φ600mm(風速8m/s),支風管管徑φ300mm(風速6m/s);排風出口:設置在建筑屋頂,高于新風入口3m以上,采用防鳥百葉風口,避免倒灌。(三)設備選型1.新風處理機組型號:組合式空調機組(ZK-30),風量____m3/h,制冷量600kW,制熱量500kW;功能段:初效過濾(G4)→表冷器→加熱器→風機→消聲器(消聲量≥20dB(A));風機:離心風機(高效電機,能效等級IE3),風壓1200Pa,效率85%。2.風機盤管辦公區(qū):選用臥式暗裝風機盤管(FP-85),額定制冷量850W,風量1200m3/h,噪聲≤35dB(A);會議室:選用臥式暗裝風機盤管(FP-170),額定制冷量1700W,風量2400m3/h,噪聲≤40dB(A);數量:辦公區(qū)400臺,會議室20臺,總計420臺。3.全熱交換器型號:HRV-____,風量____m3/h,全熱回收效率78%,壓力損失≤150Pa;材質:顯熱交換芯體為鋁箔,潛熱交換芯體為高分子膜(透濕率≥1000g/(㎡·24h));控制:與新風風機聯動,當新風量≥50%設計值時啟動熱回收功能。4.排風機衛(wèi)生間排風機:選用軸流風機(T35-11),風量200m3/h,風壓150Pa,噪聲≤40dB(A),防腐等級IP54;辦公區(qū)排風機:選用離心風機(____),風量____m3/h,風壓800Pa,效率82%。五、施工與調試要點(一)施工要點1.風管制作與安裝鍍鋅鋼板風管采用咬口機加工,咬口形式為聯合角咬口(適用于低壓系統(tǒng));風管法蘭采用角鋼制作,法蘭螺栓間距≤150mm,墊片采用閉孔海綿橡膠(厚度3mm);風管安裝時,水平風管支架間距≤3m,垂直風管支架間距≤4m,支架與風管間設置橡膠減震墊。2.設備安裝風機盤管安裝前需進行單機試運轉(運轉時間≥2h,無異常振動、噪聲);全熱交換器安裝時,新風與排風管道需設置軟連接(帆布或橡膠管),減少振動傳遞;空調機組安裝在設備機房內,基礎采用混凝土墊層(厚度≥100mm),并設置彈簧減震器(減震效率≥80%)。(二)調試要點1.風量平衡調試采用熱線風速儀測量各風口風量,調整風管閥門,使風口風量偏差≤10%(按設計值);新風量、排風量調試:通過調節(jié)新風風機、排風機頻率(變頻控制),使房間壓力達到設計要求(辦公區(qū)+5Pa至+10Pa,衛(wèi)生間-5Pa至-10Pa)。2.溫濕度調試夏季調試:開啟空調機組制冷模式,測量房間溫度(每2h一次),調整表冷器供水溫度(7-12℃),使房間溫度偏差≤±1℃;冬季調試:開啟空調機組制熱模式,測量房間溫度,調整加熱器供水溫度(40-60℃),使房間溫度偏差≤±1℃;濕度調試:通過調節(jié)空調機組加濕段(電極式加濕器),使房間相對濕度偏差≤±5%(夏季除濕,冬季加濕)。3.噪聲調試測量房間內噪聲(辦公區(qū)≤40dB(A),會議室≤45dB(A)),若噪聲超標,需檢查風管是否有振動(加設支架)、風機是否缺油(加注潤滑油)、消聲器是否安裝到位(增加消聲棉厚度)。六、運行維護方案(一)日常維護(每周/每月)1.過濾器清洗:每周檢查新風機組、風機盤管過濾器,若積塵嚴重(阻力≥100Pa),需拆下用清水沖洗(G4過濾器可重復使用,壽命約6個月);2.風機檢查:每月檢查新風風機、排風機皮帶松緊度(皮帶撓度≤10mm),軸承潤滑情況(加注鋰基潤滑脂,每季度一次);3.風口清潔:每月擦拭送風口、排風口灰塵,避免風口堵塞影響風量。(二)定期維護(每季度/半年)1.熱回收裝置清洗:每半年拆下全熱交換器芯體,用中性洗滌劑浸泡(30分鐘),清水沖洗后晾干,恢復安裝;2.風管檢查:每季度檢查風管連接部位是否有漏風(用煙霧法檢測),若有漏風,用密封膠修補;3.空調機組檢查:每季度檢查表冷器、加熱器翅片是否有積塵(用壓縮空氣吹掃),冷凝水管道是否暢通(防止積水滋生細菌)。(三)故障處理故障現象可能原因解決措施送風口風量小過濾器堵塞、風管漏風清洗/更換過濾器、修補風管漏風處房間溫度不達標空調機組負荷不足、閥門未開檢查空調機組制冷/制熱能力、開啟風管閥門風機噪聲大皮帶松動、軸承缺油調整皮帶松緊度、加注潤滑脂衛(wèi)生間異味不散排風機未啟動、風管堵塞檢查排風機電源、清理風管內雜物七、節(jié)能措施1.變風量控制:辦公區(qū)風機盤管采用變頻控制,根據房間溫度調整風機轉速(負荷降低時,轉速下降,減少送風量),節(jié)能率約20%;2.熱回收利用:全熱交換器回收排風中的熱量/冷量,降低新風處理能耗,節(jié)能率約15%(按全年運行計算);3.高效設備選型:新風風機、排風機選用IE3級高效電機,空調機組選用能效比(EER)≥3.2的產品,節(jié)能率約10%;4.智能控制:采用樓宇自動控制系統(tǒng)(BAS),實現新風量、送風量、溫濕度的自動調節(jié)(根據室外溫度、人員密度調整),節(jié)能率約10%。八、方案總結本方案通過“風機盤管+新風系統(tǒng)”實現分區(qū)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