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高三一模文科綜合歷史試題_第1頁
2022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高三一模文科綜合歷史試題_第2頁
2022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高三一模文科綜合歷史試題_第3頁
2022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高三一模文科綜合歷史試題_第4頁
2022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高三一模文科綜合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2022屆高三一模文科綜合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西周金文資料康簋銘文提供了有關西周井田制和在宗法關系之下以井田分封子弟的重要資料。《禮記禮運》篇說“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這說明了A.禮樂制促成生活等級化 B.宗法制是井田制的基礎C.分封制具有絕對穩(wěn)定性 D.君統(tǒng)與宗統(tǒng)統(tǒng)治相結合2.漢代以農業(yè)為主的產業(yè)結構,從宏觀上決定了民間資本的投資結構:一方面從消費能力上為非農產業(yè)的發(fā)展設定了上限,另一方面也制約了非農業(yè)產品的市場空間;據統(tǒng)計,漢武帝時鹽價300-1100錢/石,東漢時400-8000錢/石。據此可知漢代A.經濟結構相對穩(wěn)定 B.國家通貨膨脹嚴重C.經濟逐漸恢復發(fā)展 D.食鹽產量不斷減少3.貞觀八年,魏征對太宗的君職之問,引春秋時期碭中漁者諫晉文公之言,以“尊天事地”為君主之“名”所從來也。諸多典籍記載可見,唐代祭天禮儀演變的一個重點就是昊天上帝祭祀的逐步獨尊現象的出現。這體現了唐代A.君神關系的調整 B.天人感應的實踐C.君主專制的強化 D.三教合一的趨勢4.梁啟超對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有過精辟的闡述:“他們對于明朝之亡,認為是學者社會的大恥辱大罪責,于是拋棄明心見性的空談,專講經世致用的實務。他們不是為學問而做學問,是為政治而做學問?!睋丝芍髑逯H活躍的儒學A.推動理學主體地位確立 B.對傳統(tǒng)秩序進行了反思C.促進維新變法運動發(fā)展 D.改變了社會主流價值觀5.對于辛亥革命,列寧指出:“孫中……充分認識到‘種族’革命的不足,絲毫沒有忽視政治問題,或者說,絲毫沒有輕視政治自由或容許中國專制制度與中國‘社會改革’、中國立憲改革等等并……”.這說明辛亥革命A.反帝反封建具有徹底性 B.受到列寧主義的直接指導C.促進社會轉型意義重大 D.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6.1928年10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各縣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案》中強調,我們目前對一般工農群眾的宣傳,須極力揭破軍閥及豪紳欺騙工農政策,多發(fā)表本黨的主張。蘇維埃、土地革命、共產主義、紅軍、暴動隊,都須制定專門宣傳綱要,加緊宣傳,深入到群眾的腦海中。此種做法A.反映了共產黨人的文化自覺意識 B.促成了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形成C.論證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正確 D.清算了思想上“左”和右的錯誤7.1935年4月1日蔣介石在貴陽首次提出了“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設想,并強調這是一個“整個的根本的方案,而非局部的臨時的辦法”。目的就是要“挽救今日民族之危急與解除全國民眾之痛苦”,這反映了國民政府A.以經濟建設為工作中心 B.對抗戰(zhàn)經濟準備的思量C.力圖實踐實業(yè)救國思潮 D.認識到民族矛盾占主導8.1982年,中共中央發(fā)布了《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和其他一些形式的生產責任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到1984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各種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生產隊達到了100%,農作物產值較1978年相比增長了42.23%。這一政策A.利于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B.改變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C.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方向 D.延續(xù)了合作社經濟的做法9.古羅馬人注重以法律維護秩序,“在解決殖民和同化異族的問題.上,不僅從不迫使外邦人接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而盡可能地尊重他們原本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從而出其不意地收獲了文化大融合的盛世繁榮,在眾多的行省和殖民地中悄無聲息地完成了羅馬化的過程,最終成就了地中海霸業(yè)”。這反映了羅馬法A.利于維護民主政治 B.以解放人性為宗旨C.平等對待其它民族 D.法源于正義的思想10.根據下列大事年表,可知工業(yè)革命率先在英國發(fā)生的原因是.年份事件年份事件1400大規(guī)模圈地運動1736瓦特出生1492發(fā)現新大陸1763英法七年戰(zhàn)爭結束1566尼德蘭革命爆發(fā)1765珍妮機發(fā)明1588英西海戰(zhàn)1776美國獨立戰(zhàn)爭1624英國頒布《專利法》1785萬能蒸汽機投入使用1651《航海條例》1789法國大革命1673康熙平定三藩之亂1825英國取消機器出口禁令1687牛頓力學創(chuàng)立1840機器制造業(yè)的機器化1689《權利法案》1871德意志帝國建立A.重視和利用海洋資源 B.具備良好綜合條件C.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 D.社會矛盾相對緩和11.康德把“理性的運用”看作一個有機體,理性的公開運用和理性的私下運用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公開運用自己的理性是指任何人作為一名學者都可以在全部聽眾面前所能做的那種運用。而一個人在其所受任的一定公職崗位或者職務上能夠運用自己的理性行為稱為“理性的私下運用”。他意在強調A.理性的運用影響個人自由 B.自律與他律的本質區(qū)別C.公共秩序下自由的有限性 D.理性是啟蒙運動的核心12.《金融時報》曾報道,從14世紀以來發(fā)生的122次全球公共衛(wèi)生危機來看,它們的后遺癥對宏觀經濟影響可能持續(xù)40年。這表明,疫情影響絕非暫時的,公共衛(wèi)生變量今后會和氣候變一樣,成為人類生產—生活一思維的常量,深入影響全球化邏輯。由此可見A.全球公共衛(wèi)生危機影響人類思維B.公共衛(wèi)生危機阻礙宏觀經濟發(fā)展C.經濟的全球化發(fā)展遭受重大挫折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迫切而必要二、材料分析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歐洲的民族主義是在封建社會的母胎中孕育而生的。經濟聯系的日益緊密和對外競爭、擴張的逐步展開,迫切需要獲得相應區(qū)域范圍內政治力量的保護,以實現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正常運轉。物質的生產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精神的生產也將如影隨行。在相互交往中,人們的忠誠對象由神圣的天國轉為世俗的人間,人們開始認識、發(fā)現生存于其中的民族共同體,民族情感更為增長。人們在隨后批判封建王朝國家的斗爭中,還產生了民族國家即“祖國”意識,表達出對民族國家的熱愛。近代民族主義作為理性的政治觀念,為民族國家的構建提供了一種政治價值和觀念符號?!幾运涡聜ァ睹褡逯髁x在近代西方的緣起和蛻變》材料二民族主義思潮源自近代西方歷史文化語境,其在傳入中國之后很快就成為思想家們忠誠信仰的理論來源。19世紀中葉以來,民族主義在西方逐漸成為具有侵略性的進攻武器,而中國則開始將其作為民族自立的依托。近代中國在它的旗幟下,以建立民族國家為歷史使命,產生了頗具特色的民族主義理論。民族主義在近代中國的本土化歷程伴隨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進化和豐富。梁啟超等人鑒于傳統(tǒng)中國積貧積弱的現實,認識到了改變文弱舊習、培養(yǎng)人民尚武精神、增強國力的重要性,提出按照軍隊操法重塑國魂,強調國家獨立和自由勝于個人的獨立與自由。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宣傳者們是中西方思想碰撞中位于前沿的先驅,是中華民族走向現代的探索者和領路人?!幾怨瘛睹褡逯髁x的近代中國化:過程、特征與類型分析》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近代民族主義產生的條件。(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民族主義中國化的主要內涵,并綜合材料談談從近代中西民族主義形成與發(fā)展巾得出的啟示。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提出“以學校為今日先務”,在徽宗支持下,興學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史稱“崇寧興學”。朝廷陸續(xù)頒布了一系列規(guī)定,一是擴大太學規(guī)模,外舍生定員三千人,內舍生定員六百人,上舍生定員二百人,均比元豐(宋神宗年號之一)時擴充一倍。二是普遍設立地方官學。崇寧三年(1104年),詔諸路州軍未置學處并置學,各州縣除了高等程度的儒學外,還要辦初等程度的小學。三是創(chuàng)立多種專門學校,除原有太學外增添培養(yǎng)皇室宗親的宗學、培養(yǎng)天文歷法人才的天文學、培養(yǎng)醫(yī)生的醫(yī)學、培養(yǎng)將士的武學、學習數學的算學、學習法律的律學、學習書法的書學、學習繪畫的畫學等,其種類之多,歷代絕無僅有。四是全面實施“三合法”,停止科舉,通過學校取士。“崇寧興學”在文化教育史上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深深影響了明清兩代的教育制度。——摘編自王炳照《簡明中國教育史》(1)根據材料,概括“崇寧興學”措施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崇寧興學”的作用。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年7月,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糾集十幾個國家組成“聯合國軍”。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不久大舉越過三八線,占領平壤后繼續(xù)向中朝邊境進犯,美國飛機連續(xù)不斷地對我國東北邊境地區(qū)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進行偵查、轟炸和掃射。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11月開始的長津湖戰(zhàn)役中,志愿軍在冬季裝備和后勤保障不利的情況下,于極度的嚴寒中,共斃、傷、俘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13000余人,其中美軍第7師第31團被全殲,這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史上志愿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的唯一戰(zhàn)例。12月24日,“聯合國軍”全部撤到三八線以南。長津湖戰(zhàn)役成為朝鮮戰(zhàn)爭的重要拐點,“聯合國軍”由戰(zhàn)略進攻轉為戰(zhàn)略防御?!幾浴稙樽鎳鴳?zhàn)》(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長津湖戰(zhàn)役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長津湖戰(zhàn)役的意義。16.“雷達”是“二戰(zhàn)”中興起的軍工驕子,用于監(jiān)視和跟蹤空中飛行器,曾經是一國電子工業(yè)水平的標志,是重要的國防技術。王小謨院士是中國雷達工業(yè)的領軍人物。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王小謨雷達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為“中國預警機之父”。榮獲2012年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969年,響應國家號召,支援“三線”建設,王小謨前往貴州都勻地區(qū)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38所,在貴州的山坳里王小謨帶領數百名科研人員用7年時間攻克國際前沿難題“三坐標雷達”。1982年,這部雷達正式通過國家鑒定。這意味著中國擁有了第一部自動化三坐標雷達,實現了防空雷達從單一警戒功能向精確指揮引導的跨越,使中國躋身雷達技術世界先進國家之列。為解決人才緊缺問題,王小謨決定由38所出資定向培養(yǎng)研究生。在工作中,王小謨大膽啟用年輕人,使他們迅速成長為技術骨干。面對牽涉數百人的科研團隊,作為總設計師的王小謨調和各方分歧時的策略是:“有問題算我的,有功勞算你的”,換位思考,解決對方眼中的疑難;同時,勇擔責任。——摘編自李舒亞著《匠心·走近中國院士》(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王小謨研制“三坐標雷達”的時代背景。(2)根據材料,概括王小謨院士的優(yōu)秀品質。三、論述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所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的總稱,是中國共產黨發(fā)展的經驗總結和精神財富。紅色精神紅船精神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是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紅船精神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的核心是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精神;是矢志不移、百折不撓的精神;是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精神。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為崇高革命理想自覺獻身的精神,是緊密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精神,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民主、團結的精神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核心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驴?、王昌明《紅色精神百年史述論》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紅色精神與中國革命”自擬一個具體論點,并就所擬論點進行簡要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D【解析】依據材料可知,金文資料體現了以宗法制為基礎推行分封制;《禮記》內容說明管理體制上形成了政治上的層級關系,而每個層級內又以宗法為基礎進行分封,這說明當時血緣秩序和政治等級秩序結合,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禮樂制度,排除A項;井田制是宗法制基礎,排除B項;分封制下的諸侯王具有很大的獨立性,不是很穩(wěn)定,排除C項。故選D項。2.A【解析】材料體現了漢代以農為主的經濟結構,經濟政策限制了非農產業(yè)發(fā)展,食鹽官營后又人為的提高價格,以增加收入打擊私商,進一步穩(wěn)固了農業(yè)主體地位,A項正確;鹽價上漲是政府調控的結果而非通脹,排除B項;漢代初年文景時是經濟恢復期,與題意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無法體現食鹽產量,排除D項。故選A項。3.C【解析】魏征認為君主職責是尊天事地,祭天禮儀逐步形成一神獨尊,體現了君權的提升,C項正確;漢代以后歷代都倡導君權神授,君神關系未調整,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天人感應學說,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三教整合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4.B【解析】材料體現朝代變遷造成明清之際思想家思想變動,由倡導實學并上升到政治層次,體現對傳統(tǒng)秩序的反思,B項正確;理學主體確立于南宋,排除A項;未體現維新變法,排除C項;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學未能達到社會效應,只是個別思想的反映,排除D項。故選B項。5.C【解析】列寧認為辛亥革命,在進行民族革命同時未忽視政治問題,倡導政治自由反對專制,實現社會改革、立憲改革等,可知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社會轉型,C項正確;辛亥革命未受到列寧主義指導,排除A項;辛亥革命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務上具有不徹底性,排除B項;未體現民眾思想變遷,排除D項。故選C項。6.A【解析】依據材料“我們目前對一般工農群眾的宣傳,須極力揭破軍閥及豪紳欺騙工農政策,多發(fā)表本黨的主張。蘇維埃、土地革命、共產主義、紅軍、暴動隊,都須制定專門宣傳綱要,加緊宣傳,深入到群眾的腦海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強調從思想方面去啟發(fā)民眾,這體現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和群眾路線的思想,反映了共產黨人的文化自覺意識,A項正確;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形成是在1927年10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時期,而且工農武裝割據理論強調將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三者結合起來,與材料時間和內容不符,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從思想方面去啟發(fā)民眾,不是論證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正確,排除C項;1942年的延安整風運動清算了思想上“左”和右的錯誤,排除D項。故選A項。7.B【解析】材料體現國民經濟建設運動規(guī)劃具有整體性和長期性特征,目的是抗日救亡,說明為抗戰(zhàn)進行經濟準備,B項正確;當時處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國民政府把階級斗爭放在首位,排除A項;為抗戰(zhàn)做經濟準備不等于實業(yè)救國,排除C項;此時國民政府尚未認識到民族矛盾主體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8.A【解析】中共中央在肯定多種形式生產責任制后,此種形式獲得前所未有發(fā)展,并較大規(guī)模促進了農業(yè)生產增長,說明符合生產力水平,利于資源有效配置,A項正確;三大改造后土地所有制沒有再發(fā)生變化,排除B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了經濟體制方向,排除C項;生產責任制是分散與統(tǒng)一經營相結合,排除D項。故選A項。9.D【解析】由材料可知,古羅馬雖注重以強制力的法律維護統(tǒng)治,但在解決殖民與異族問題上卻有靈活性的體現,是一定程度上的因俗而治,體現了法律的正義性,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羅馬法有利于維護民主政治的內容,排除A項;以解放人性為宗旨,將羅馬法的功能過分擴大,排除B項;平等對待其它民族,與史實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0.B【解析】材料從圈地運動、英國海上霸主地位的確立、制度保障、自然科學進步、打敗法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等方面體現了英國具備了經濟、政治、軍事、科技等方面條件,所以率先發(fā)生工業(yè)革命,B項正確;AC兩項是片面材料的體現,排除;材料沒有體現英國社會矛盾緩和,排除D項。故選B項。11.C【解析】由材料可知,康德認為理性運用由公開運用和私下運用兩部分構成,前者受公眾監(jiān)督,后者受職責制約,所以他認為公共秩序下的自由是有限的,C項正確;康德強調自由的有限性而非理性影響自由,排除A項;自律與他律的本質區(qū)別不是材料強調的內容,排除B項;材料沒有討論啟蒙運動的核心,排除D項。故選C項。12.D【解析】材料體現公共衛(wèi)生影響的常態(tài)化、全球化,所以需要全體人類積極合作應對,D項正確;A項不是側重點,排除;B項影響經濟發(fā)展只是暫時的,排除;C項表述過于絕對化,排除。故選D項。13.(1)條件:封建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政權分立和相互競爭的環(huán)境;新航路開辟以來的對外擴張和殖民掠奪;文藝復興等思想解放運動的興起;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fā)。(答出三點即可)(2)內涵:救亡圖存,實現民族獨立;陶鑄國魂,培養(yǎng)尚武精神;堅持國家至上的國家主義。(答出兩點即可)啟示:民族主義是一種以民族認同感為前提,要求國家獨立以及民族國家建構為核心的意識形態(tài);從整合社會力量、化合社會階層、抗擊外來侵略等角度看,民族主義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倡揚理性的民族主義有助于各國積極應對外部挑戰(zhàn);應警惕、抵制狹隘民族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條件:根據材料“在封建社會的母胎中孕育而生的”“經濟聯系的日益緊密和對外競爭、擴張的逐步展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封建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新航路開辟以來的對外擴張和殖民掠奪。根據材料“人們的忠誠對象由神圣的天國轉為世俗的人間,人們開始認識、發(fā)現生存于其中的民族共同體”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文藝復興等思想解放運動的興起;政權分立和相互競爭的環(huán)境;根據材料“在隨后批判封建王朝國家的斗爭中,還產生了民族國家即‘祖國’意識”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fā)。(2)主要內涵:根據材料“而中國則開始將其作為民族自立的依托”可得出救亡圖存,實現民族獨立;根據材料“梁啟超等人鑒于傳統(tǒng)中國積貧積弱的現實,認識到了改變文弱舊習、培養(yǎng)人民尚武精神.增強國力的重要性,提出按照軍隊操法重塑國魂,強調國家獨立和自由勝于個人的獨立與自由”可得出陶鑄國魂,培養(yǎng)尚武精神;堅持國家至上的國家主義。啟示:要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運用唯物史觀,從民族主義對國家、對民族、對抗擊外來侵略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14.(1)特點:辦學規(guī)模擴大化;辦學層次多樣化;教學內容全面化;選官模式新穎化。(2)作用:擴大了封建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有利于培養(yǎng)全面的人才;促進了社會向學之風的發(fā)展;影響了北宋以后的教育制度改革?!窘馕觥浚?)特點:根據材料“均比元豐(宋神宗年號之一)時擴充一倍”可歸納出辦學規(guī)模擴大化;根據材料“三是創(chuàng)立多種專門學?!笨蓺w納出辦學層次多樣化;根據材料“培養(yǎng)天文歷法人才的天文學、培養(yǎng)醫(yī)生的醫(yī)學、培養(yǎng)將士的武學、學習數學的算學、學習法律的律學、學習書法的書學、學習繪畫的畫學等”可歸納出教學內容全面化;根據材料“停止科舉,通過學校取士”可歸納出選官模式新穎化。(2)作用:結合上述分析的特點和所學知識可知,可從擴大封建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有利于培養(yǎng)全面的人才、促進了社會向學之風的發(fā)展及影響北宋以后的教育制度改革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15.(1)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操縱聯合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政;美國的行徑嚴重威脅中國主權;朝鮮請求中國政府出兵援助。(2)重創(chuàng)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扭轉了朝鮮戰(zhàn)爭的局勢;捍衛(wèi)了國家利益;體現了志愿軍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精神【解析】(1)背景:根據材料“1950年7月,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糾集十幾個國家組成‘聯合國軍’。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不久大舉越過三八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操縱聯合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政;根據材料“占領平壤后繼續(xù)向中朝邊境進犯,美國飛機連續(xù)不斷地對我國東北邊境地區(qū)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進行偵查、轟炸和掃射”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的行徑嚴重威脅中國主權;根據材料“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朝鮮請求中國政府出兵援助。(2)意義:根據材料“志愿軍在冬季裝備和后勤保障不利的情況下,于極度的嚴寒中,共斃、傷、俘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13000余人,其中美軍第7師第31團被全殲,這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史上志愿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的唯一戰(zhàn)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重創(chuàng)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體現了志愿軍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精神;根據材料“12月24日,‘聯合國軍’全部撤到三八線以南。長津湖戰(zhàn)役成為朝鮮戰(zhàn)爭的重要拐點,‘聯合國軍’由戰(zhàn)略進攻轉為戰(zhàn)略防御”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扭轉了朝鮮戰(zhàn)爭的局勢;捍衛(wèi)了國家利益。16.(1)新中國國防力量薄弱,技術落后;美蘇冷戰(zhàn),中蘇關系惡化,蘇聯撤走援助中國的技術專家和資金;文化大革命使得科研工作遇到阻礙;三線建設戰(zhàn)略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