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17刺激與反應教案教學設計..學習目標全解通過體驗活動,知道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應,以及反應是由刺激導致的。目標解讀:利用創(chuàng)設場景、游戲體驗等方式感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應。刺激是人的身體可以覺察到環(huán)境的改變或接收到某些信號,反應是由刺激引起的相應活動或變化。知道身體在刺激的作用下,可以做出快速的反應。能在互相往對方臉上投棉球的游戲中感受到本能反應。懂得刺激與反應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重點在感受和體驗活動中,區(qū)分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應。難點教材內容全解活動一一認識刺激與反應1.你認為下圖中的行為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分析圖1是人睡覺時,被鬧鐘發(fā)出的聲音叫醒,準備起床。鬧鐘聲是刺激,起床動作是反應。圖2是人因便急趕往洗手間的情景。人因感受到體內的腹脹或腹痛,而又憋不住,就會急忙趕往洗手間排便,體內的腹脹或腹痛是刺激,趕往洗手間的行為是反應。圖3是人們根據(jù)紅綠燈的變化情況,決定是否過馬路的情景。綠燈亮是刺激,過馬路的行為是反應。圖4是老師宣布明天大家去秋游時的情景。老師宣布明天去秋游的消息,學生聽到后歡呼,教師宣布消息的話語是刺激,學生歡呼的行為是反應。結論人的身體可以覺察到環(huán)境的改變或接收到某些信號,這些環(huán)境的改變或信號就是刺激。由刺激引起的相應活動或變化就是反應。2.將人體接受的刺激與相應的反應連線。名師點撥所謂反應,就是指人體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活動或變化。教材選取了聲音信號刺激、光信號刺激、體內感受信號刺激以及較為高級的語言信號刺激這四個常見的典型刺激形式,關聯(lián)相對應的動作、語言以及情緒行為,從因果關系的角度,認識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應。活動二一比比誰的反應快1.玩"翻轉打手"游戲,看誰被打到的次數(shù)少。實驗目的:通過體驗游戲,知道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應,了解不同個體之間反應速度是不一樣的。實驗步驟:(1)防守方將手掌張開,手心向下,進攻方手掌張開,手心向上與防守方手心相對并緊貼。(2)進攻方可隨時尋找時機將手抽出,翻手擊拍防守方手背,防守方需時刻觀察及時作出躲避動作。(3)進攻方有10次進攻機會,記錄防守方被打到的次數(shù)。雙方互換角色,再次進行測試并記錄次數(shù)。(4)游戲過程中感受怎樣才能打到對方或不被對方打到,并比較每位同學的測試結果,看是否一樣。要點提示1.防守方在進攻方未作出進攻動作前,不能有躲避動作出現(xiàn),更不能有阻攔動作。2.要注意控制力量,避免造成傷害。實驗現(xiàn)象:有的同學總能快速躲避,被打到的次數(shù)少或打到別人的次數(shù)多,相反,有的同學被打到的次數(shù)較多而打到別人的次數(shù)較少。實驗結論:在這個游戲中,刺激是進攻方翻手的動作,反應是防守方躲避的動作。不同的人,反應快慢是不同的。2.玩"快速抓尺子"游戲,看誰抓到的尺子下端短。要點提示1.注意尺子的方向,數(shù)字小的一端向下。2.不要在桌面上進行實驗,要給尺子下落留有空間。3.本實驗可以先練習幾次,以保證抓到尺子的成功率,得到有效的實驗數(shù)據(jù)。
實驗目的:玩"快速抓尺子游戲",鞏固了解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應。感受不同的人反應快慢是有不同的。實驗材料:帶刻度的尺子實驗步驟:(1)放尺子一方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尺子最上端,讓尺子自然下垂,保持靜止。(2)抓尺子一方手放在尺子下端,虎口張開,手不能碰到尺子,也不能高于尺子。(3)準備動作做好后,放尺子一方可以隨時放開尺子,抓尺子一方要迅速抓住尺子,并且盡可能快地抓住尺子最下端。(4)每人有四次機會,記錄四次抓到位置的數(shù)字。雙方互換角色,再次進行測試并記錄。(5)計算并比較實驗數(shù)據(jù)。抓住尺子下端位置的數(shù)字越小,證明抓住尺子時的反應越快,累計讀數(shù)少者勝。實驗現(xiàn)象:每個人抓住尺子的位置有差異,同一個人每次抓住尺子的位置也有差異。實驗分析:抓到的尺子下端長度短,說明做出反應的時間短,即反應快。不同的人,反應快慢是不同的,經(jīng)過鍛煉,可以適當提高反應快慢。實驗結論:這個游戲中刺激是放尺子同學松手或尺子下落的動作,反應是抓尺子同學將手指合上去抓尺子的動作。活動三一人的起跑反應時間人的反應速度存在差異性。沒有經(jīng)過專門訓練的人,反應時間通常在0.2~0.3秒;而一個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反應時間通常在0.1--0.2秒,但通常也不會低于0.1秒。如果一名運動員在聽到槍響后的0.11秒起跑,說明他的反應速度極快。中國前110米欄運動員劉翔,他最快起跑反應時間為0.105秒,與世界百米巨星蒙哥馬利保持的0.104秒的人類最快起跑反應紀錄只相差0.001秒?;顒铀?一人的本能反應1.認識人的本能反應。有些時候,人體會在不受大腦控制的情況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安全提示:圖示的三個本能反應情況很危險,不能進行嘗試喲!(1)第一個場景中,人受到的刺激來自眼睛看到被點燃的爆竹及耳朵感受到的聲音,人本能做出的反應是用手捂住耳朵。(2)第二個場景中,人受到的刺激來自足底的皮膚,腳被釘子刺到,會感覺到疼痛,人本能做出的反應是抬起腳。(3)第三個場景中,人受到的刺激來自手部皮膚的觸覺,當手被仙人掌刺到,人本能做出的反應是立刻縮回手。人的反應存在兩種基本狀況:一種需要腦的復雜工作;一種不需要腦的復雜工作,即由思維定勢做出直接反應,這種情況的反應速度比前一種快。有些時候,人體會在不受大腦控制的情況下做出非常迅速的反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2.體驗人的本能反應。實驗目的:體驗并感受人的本能反應不受自己意志的控制。實驗材料:棉球、護目鏡。實驗步驟:(1)兩人一組,相距1米左右面對面站立。(2)一人出其不意地向對方面部投棉球,一次投1個,一共投10次,記下對方眨眼次數(shù)。(3)角色互換,重復游戲。安全提示:1.確定好兩人的最佳距離;2.要使用柔軟的棉球,不得用尖銳的硬物;3.必要時帶好護目鏡。實驗現(xiàn)象:面對突如其來飛向眼睛的物體,人會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做出保護動作,很難做到不眨眼。實驗分析:面對突如其來的物體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這是人的本能反應,意志很難控制此反應。實驗結論:身體在刺激的作用下,會做出快速的反應,本能的反應往往不受自己意志的控制。一、蘇科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11.下面的物體中,反光效果最好的是()。A.鏡子 B.陶瓷 C.塑料 D.木頭答案:A解析:A【詳解】物體的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最好。因此選項中,鏡子的反光效果最好。2.到目前為止,人類鉆孔探測地球的深度只能夠達到()千米。A.14 B.20 C.24答案:A解析:A【詳解】地球內部運動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不斷的變化。地球內部分地殼、地幔、地核三層。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溫度越高,壓力也越大??茖W家早就想通過鉆孔來探測地球的內部結構,但目前人類鉆孔的深度只能達到14千米,所以科學家的想法無法實現(xiàn)。3.陽光下綠色的物體它反射的光是()。A.白光 B.綠光 C.紅光答案:B解析:B【詳解】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由物體所反射的光色決定,透明物體的顏色由物體吸收的光色決定。但是黑色物體是吸收所有光色的。白色物體是反射白光的。陽光下綠色的物體,它反射的光是綠光。4.陽光射在室內的鏡子上,鏡子又能把光射在墻壁上,這是光的()現(xiàn)象。A.反射 B.折射 C.斜射答案:A解析:A【詳解】當光線照射到鏡子、幕墻、月亮的表面后會返回來,這種現(xiàn)象叫反射。幾乎每樣東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5.兩面直立的鏡子的夾角越小,所成的像越()。A.多 B.少 C.一樣多答案:A解析:A【詳解】當鏡子之間的夾角越小,光在鏡子之間的反射次數(shù)越多,那么所形成的虛像也就越多。6.在燈光靠近墻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種手勢,在墻上形成手影,當電燈保持靜止,手向電燈靠近時,在墻上的手影將會(
)。A.變小 B.變大 C.不變答案:B解析:B【詳解】距離光源越近,影子的大小就越大。7.太陽光透過什么鏡可以變成七種顏色的光()。A.凸透鏡 B.凹透鏡 C.三棱鏡答案:C解析:C【詳解】太陽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個世界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這種現(xiàn)象是光的色散。這說明太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8.牛頓通過()把太陽光分解成七種單色光A.凸透鏡 B.凹透鏡 C.三棱鏡答案:C解析:C【詳解】166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暗室中,讓陽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到墻上,結果太陽光被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9.戴著藍色眼鏡的同學看到的白色瓷磚是()。A.藍色 B.綠色 C.紅色答案:A解析:A【詳解】如果想得到某種彩色光,可以用這種顏色的玻璃紙把其他的顏色過濾掉。藍色眼鏡只能透過藍色的光,把其他的顏色過濾掉,所以看到的白色瓷磚也是藍色的。10.把太陽光分解成七種色光的實驗,最早是由()完成的。A.伽利略 B.牛頓 C.托勒密答案:B解析:B【詳解】太陽光是一種混合光,利用棱鏡可以將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把太陽光分解成七種色光的實驗,最早是由牛頓完成的。11.色彩的三基色是指()。A.黑白金 B.紅綠藍 C.白綠紫答案:B解析:B【詳解】色彩的三原色是指紅、綠、藍,其它顏色都是根據(jù)這三種色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1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日暑是由面和針兩部分組成的B.磁鐵有兩個磁極,指向北的一端是N級,指向南端的是S級C.兩面鏡子的夾角越小,出現(xiàn)的影像就越少D.心跳就是心臟的收縮與舒張答案:C解析:C【詳解】直立兩面鏡子,不斷變換它們的角度,夾角越小,成像越多,因為兩面鏡子互相映照產(chǎn)生的結果。A、日晷是由面和針兩部分組成的,說法正確;B、磁鐵有兩個磁極,指向北的一端是N級,指向南端的是S級,說法正確;C、兩面鏡子的夾角越小,出現(xiàn)的影像就越少,說法錯誤,直立兩面鏡子,不斷變換它們的角度,夾角越小,成像越多,因為兩面鏡子互相映照產(chǎn)生的結果。D、心跳就是心臟的收縮與舒張,說法正確。13.明明想用鏡子看看自己腦后的頭發(fā),他應使用的方法是()。A.用一面鏡子放在眼前看 B.用一面鏡子放在頭的一側看C.用兩面鏡子,眼前一面,腦后一面相對而看答案:C解析:C【詳解】明明想用鏡子看看自己腦后的頭發(fā),他應使用的方法是用兩面鏡子,眼前一面,腦后一面相對而看,利用平面鏡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的原理。14.服裝店的試衣鏡可以讓顧客穿衣顯瘦,讓新衣服更好賣。下面的解釋合理的是()。A.因為試衣鏡很窄B.因為試衣鏡很寬C.因為試衣鏡鏡面不平D.因為店里很亮答案:A解析:A【詳解】服裝店的試衣鏡可以讓顧客穿衣顯瘦,讓新衣服更好賣。通過觀察可知,試衣鏡大都是細長型,鏡面很窄。15.小孔成像的特點是()。A.左右相反 B.上下相反 C.上下左右都相反答案:C解析:C【詳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小孔成的像不僅上下顛倒,而且左右相反。1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A.光沿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A【詳解】光以直線的形式傳播,速度約每秒30萬千米。人類最早記載光的直線傳播的是“小孔成像”,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墨翟。17.兩千多年前,()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光從窗戶上的小孔射進來,會在對面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A.中國的墨子 B.古希臘的托勒密 C.波蘭的哥白尼 D.美國的華盛頓答案:A解析:A【詳解】光以直線的形式傳播,速度約每秒30萬千米。擋光的物體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造成的。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學者墨子發(fā)現(xiàn):光是從窗戶上的小孔射進來的,會在對面墻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是光沿直線傳播。18.下列不屬于自然光源的是()。A.陽光 B.燈光 C.螢火 D.閃電答案:B解析:B【詳解】向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如通電的日光燈、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通電的手電筒等都是光源。光源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以上選項中:太陽,熒光。閃電是自然光源;燈光是人造光源。19.用蠟燭作為光源的小孔成像實驗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的蠟燭 B.倒立的蠟燭答案:B解析:B【詳解】光從光源發(fā)出后沿直線傳播,人類最早記錄光的直線傳播的,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他在《墨經(jīng)》中對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記載。小孔成的像不僅上下顛倒,而且左右顛倒。用蠟燭作為光源的小孔成像實驗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蠟燭。20.小孔成像實驗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A.蠟燭 B.鏡子 C.白色塑料板 D.黑色小孔板答案:B解析:B【詳解】光從光源發(fā)出后沿直線傳播,人類最早記錄光的直線傳播的,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他在《墨經(jīng)》中對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記載。小孔成的像不僅上下顛倒,而且左右顛倒。以上小孔成像實驗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鏡子。21.下列物體中,()屬于是自然光源。A.激光 B.篝火 C.螢火蟲答案:C解析:C【詳解】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如通電的日光燈、太陽、螢火蟲、點燃的蠟燭、通電的手電筒等都是光源。激光、篝火是人造光源,螢火蟲是自然光源。22.我們人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層,由外向內分別是()。A.內核、外核、地幔 B.地核、地殼、地幔 C.地殼、地幔、地核答案:C解析:C【詳解】地球內部結構是指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根據(jù)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23.地殼的平均厚度是()。A.2900千米 B.17千米 C.3400千米答案:B解析:B【詳解】地球內部的構造十分復雜,科技家通過對于地震波的探究,推測地球的內部構造能分為地殼、地幔與地核三部分。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殼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24.科學家根據(jù)()等現(xiàn)象不能推測地球內部的情況。A.火山 B.地熱C.地形地貌 D.地震答案:C解析:C【詳解】地球表面的很多自然現(xiàn)象火山爆發(fā)、地震、地熱都傳遞了地球內部的信息,猜想推斷:地球內部是運動,高溫,有流體的,并且,從地殼到地核溫度越來越高??茖W家根據(jù)地形地貌等現(xiàn)象不能推測地球內部的情況。25.光線從空氣中射入水中會發(fā)生()現(xiàn)象。A.反射 B.折射 C.色散答案:B解析:B【詳解】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是光的折射。光線從空氣中射入水中會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26.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雄偉的喜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是()。A.巖層被拉伸 B.兩大陸板塊碰撞 C.火山和地震【答案】B【詳解】地殼運動是由內營力引起地殼結構改變、地殼內部物質變位的構造運動,它可以引起巖石圈的演變,促使大陸、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溝和山脈。許多科學家認為雄偉的喜馬拉雅山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27.產(chǎn)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溫度太高 B.人類的活動 C.地殼運動【答案】C【詳解】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fā)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fā)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產(chǎn)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殼運動。28.()會發(fā)生地震。A.地殼巖層在斷裂時 B.地殼巖層在褶皺時 C.地殼巖層在平靜時【答案】A【詳解】地殼巖層在斷裂時會發(fā)生地震,由于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fā)生破裂,或者引發(fā)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A選項符合題意。29.負責把信號從神經(jīng)中樞傳向身體各處的神經(jīng)是()。A.感覺神經(jīng) B.運動神經(jīng) C.傳出神經(jīng)【答案】C【詳解】神經(jīng)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傳入神經(jīng)負責把信號從身體的各個器官傳遞到神經(jīng)中樞,傳出神經(jīng)負責把信號從神經(jīng)中樞傳向身體各處。30.腦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A.軀干和四肢 B.頭部和四肢 C.頭部和內臟【答案】C【詳解】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分布于人的全身。從腦發(fā)出的腦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人體的頭腦和內臟;從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軀干和四肢。31.人腦比電腦復雜體現(xiàn)在()。A.記憶能力比電腦強 B.運動能力比電腦強 C.創(chuàng)造能力比電腦強【答案】C【詳解】人類的大腦是所有器官中最復雜的一部份,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人體的一切感覺活動,包括視覺和聽覺,思維和情緒,語言能力和運動技能,都是在大腦的指揮下進行的,大腦對人體至關重要。人腦比電腦復雜主要體現(xiàn)在創(chuàng)造能力比電腦強。32.人的大腦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等功能。A.音樂 B.技藝 C.語言【答案】C【詳解】大腦對人體的管理,是一種交叉的關系。即左大腦半球支配右側身體的運動,右大腦半球控制左側身體的運動。人的大腦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語言等功能,如語言、書寫、數(shù)學、邏輯;右半球則偏重于管理空間概念等功能,如音樂、繪畫、情感、技藝。33.從腦發(fā)出的腦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A.頭部、內臟 B.軀干、四肢 C.頭部、四肢【答案】A【詳解】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分布于人的全身。從腦發(fā)出的腦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人體的頭腦和內臟;從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軀干和四肢。34.人體的神經(jīng)中樞不包括()。A.大腦 B.脊髓 C.神經(jīng)【答案】C【詳解】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是高級神經(jīng)中樞;脊髓是低級神經(jīng)中樞,既是大腦和軀干的聯(lián)系通道,又可完成簡單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應,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不屬于人體的神經(jīng)中樞。35.從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人體的()。A.頭部和內臟 B.軀干和四肢 C.頭部和四肢 D.內臟和四肢【答案】B【詳解】神經(jīng)分布于人的全身。從腦發(fā)出的腦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人體的頭部和內臟;從脊髓發(fā)出的脊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軀干和四肢。36.負責“報告情況”的是()。A.腦神經(jīng) B.運動神經(jīng) C.感覺神經(jīng)【答案】C【詳解】大腦是發(fā)出各項指令,這些指令靠神經(jīng)來傳達。傳入神經(jīng)又稱感覺神經(jīng),負責把信號從身體的各個器官傳遞到神經(jīng)中樞,所以C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神經(jīng),要求學生掌握負責“報告情況”的是感覺神經(jīng)。37.潛望鏡是利用內部的兩面平面鏡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下面三幅示意圖正確的是()。A. B. C.答案:A解析:A【詳解】潛望鏡是利用內部的兩面平面鏡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兩個鏡面必須要相對放置,平行放置,A符合題意。38.下列不屬于神經(jīng)中樞的是()。A.脊髓 B.中樞神經(jīng) C.大腦【答案】B【詳解】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是高級神經(jīng)中樞;脊髓是低級神經(jīng)中樞,既是大腦和軀干的聯(lián)系通道,又可完成簡單的反射活動,如膝跳反應,大腦和脊髓合稱為神經(jīng)中樞,B不屬于人體的神經(jīng)中樞。39.我們在完成實驗《火山噴發(fā)的實驗》時,我們首先做的是()。A.在鐵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狀,并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B.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洞口。C.將鐵盒子放到鐵架臺上,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受熱后番茄醬的外溢現(xiàn)象?!敬鸢浮緼【分析】火山是一種常見的地貌形態(tài)。地殼之下100-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tài)區(qū)“,區(qū)內存在著高溫、高壓下含氣體揮發(fā)成份的熔融狀硅酸鹽物質,即巖漿。它一旦從地殼薄弱的地段沖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驹斀狻课覀冊谕瓿蓪嶒灐痘鹕絿姲l(fā)的實驗》時,我們首先做的是在鐵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狀,并在土豆泥中間挖一個小洞。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醬,用薄薄的一層土豆泥封住洞口。用酒精燈給混合物加熱。實驗時我們會看到:有熱氣冒出,土豆層開始微微震動,然后番茄醬從小洞向外溢出。過實驗我們知道,火山噴發(fā)的原因是:地球內部充滿著熾熱的巖漿。在極大的壓力下,巖漿便會從薄弱的地方?jīng)_破地殼,噴涌而出,造成火山爆發(fā)。40.地震是一種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自然現(xiàn)象,當發(fā)生地震時,下列行為中不適合的是()。A.如果在一樓,就迅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B.如果來不及離開房間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堅固的家具下C.地震發(fā)生時,快速跑到窗邊,打開窗戶大聲呼救【答案】C【詳解】由于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fā)生破裂,或者引發(fā)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所以產(chǎn)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殼的運動。地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發(fā)生地震時可以快速離開房間、躲在桌子下、可以躲進廚房里,如果我們在一樓,就迅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AB做法正確;C做法錯誤,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健康。41.地球內部圈層中,最外層的是()A.大氣層 B.地殼 C.地幔 D.地核【答案】B【詳解】地球的內部可以分成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運動有關。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溫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地球內部圈層中,最外層的是地殼,所以B符合題意。42.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fā)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內。A.地殼 B.地幔 C.地核【答案】A【詳解】地殼內部的巖層在地球內部的巨大壓力作用下,會不斷發(fā)生變動。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fā)生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地震波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fā)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所以A符合題意。【點睛】本題考查地震,要求學生掌握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43.人類不會改變地表的活動是_______。A.攔河筑壩 B.種植莊稼 C.開采礦石 D.圍海造田【答案】B【詳解】攔河筑壩、開采礦石、圍海造田都會對地表造成巨大的破壞,只有種植莊稼是人類不會改變地表的活動。44.220萬年前,美國黃石公園的火山爆發(fā),產(chǎn)生了25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這種現(xiàn)象主要因為()中的巖漿沖破地殼而產(chǎn)生的。A.地殼 B.地幔 C.地核【答案】B【詳解】火山爆發(fā)是地幔中的巖漿沖破地殼而產(chǎn)生的。B選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45.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現(xiàn)象。A.直線行進 B.反射 C.折射答案:A解析:A【詳解】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在做小孔成像的實驗中,我們看到的像是與實物相符,但像是倒立的。根據(jù)對小孔成像實驗的認識,小孔成像是倒立的,證明了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46.把一根鉛筆插入裝水的玻璃杯內,從側面看鉛筆,說法()正確。A.鉛筆發(fā)生彎折了 B.鉛筆變細了 C.鉛筆沒變化答案:A解析:A【詳解】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fā)生偏折。(光在真空中偏折角度最大)一支鉛筆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鉛筆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從側面看鉛筆發(fā)生彎折了。47.下列光源屬于自然光源的是()。A.蠟燭 B.燈泡 C.熒火蟲答案:C解析:C【詳解】一般能夠發(fā)出可見光的物體叫光源,通常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蠟燭、燈泡是人造光源,螢火蟲是自然光源。48.以下現(xiàn)象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的是()。A.海市蜃樓 B.小孔成像 C.彩虹答案:B解析:B【詳解】海市蜃樓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彩虹是光的色散現(xiàn)象,濾光現(xiàn)象是光的吸收與反射現(xiàn)象。以上選項B符合題意。49.下列發(fā)光的物體中屬于自然光源的有()。A.月亮 B.電燈 C.蠟燭 D.雷電答案:D解析:D【詳解】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自然發(fā)光的物體是自然光源。月亮本身不發(fā)光,不屬于光源;電燈、蠟燭屬于人造光源,雷電屬于自然光源。50.()就像電話電纜,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A.脊髓 B.神經(jīng) C.皮膚【答案】B【詳解】大腦是高級的神經(jīng)中樞,神經(jīng)分布于人的全身。腦神經(jīng)分布在人體的頭部和內臟;從脊髓發(fā)現(xiàn)的脊神經(jīng),主要分布在人體的軀干和四肢。所以神經(jīng)就像電話電纜,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故選:B二、蘇科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復習251.下列選項中,()是因為熱傳遞讓物體溫度升高的。A.雙手接觸并反復摩擦感到熱B.曬太陽感到熱C.將橡皮在桌子上快速滑動,與桌面接觸處會發(fā)熱答案:B52.降水的動力來源于()。A.太陽B.地球C.月球答案:B53.關于降雨時,水物態(tài)變化過程,下列描述錯誤的是()。A.水蒸氣-小水滴一聚集成云一直接降落B.水蒸氣-小冰晶一聚集成云一降落過程中融化成雨滴C.水蒸氣-小水滴一凝固一聚集成云一直接降落答案:C54.冰雹多發(fā)生在()。A.夏季B.秋季C.冬季答案:A55.下列關于人的大腦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大腦的表面有許多溝回食8動線雄舞齡出B.人的左、右腦的作用是一樣的C.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答案:B56.人的起跑反應時間有快有慢,沒有經(jīng)過專門訓練的人,反應時間通常在0.2~0.3秒,那么訓練有素的運動員的反應時間會是()。A.1~2秒B.0.1~0.2秒C.0.5~1秒答案:B57.作曲家能譜出優(yōu)美的樂曲,畫家能畫出美麗的圖畫,這說明大腦具有()。A.記憶功能B.識別功能C.創(chuàng)造功能答案:C58.大腦的表面凸凹不平,和()的表面相似。A.核桃仁B.杏仁C.花生答案:A59.下列屬于光源的是()。A.太陽B.月亮C.未點燃的蠟燭答案:A60.下列現(xiàn)象是由光沿直線傳播造成的是()。米A.日食B.水面倒影C.彩虹答案:A61.不需要直接接觸就能傳遞熱量的方式是()。A.熱傳導B.熱對流C.熱輻射答案:C6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水有三種形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B.露是液態(tài)的水,霧是氣態(tài)的水,霜是固態(tài)的水這主要是為這解.AC.水的三種形態(tài)可以互相轉化答案:B63.下列選項中用來加快熱傳遞的是()。A.熱水瓶的瓶膽B(tài).電熨斗的金屬底面C.冬天蓋的棉被答案:B64.一般在一天中的()能看到霧。A.早晨B.中午C.傍晚答案:A解析:霧一般在較冷的時候出現(xiàn),一天中早晨溫度最低。65.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包圍B.在地形圖上,不同顏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C.中國的西部多平原,東部多高原答案:C66.小明在西藏某地旅游時,導游告訴他,當?shù)厣襟w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貝殼化石,小明的以下推理中合理的是()。A.遠古人類曾把貝殼帶上高原B.這里曾發(fā)生了海陸變遷的地形變化C.貝殼原來生活在高山上,后來環(huán)境巨變,才退到水中生活答案:B67.地震是一種會帶來巨大災害的自然現(xiàn)象,地震發(fā)生時,下列做法中不適合的是()。A.如果在一樓,就迅速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B.如果來不及離開房間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堅固的家具下C.地震發(fā)生時,快速跑到窗邊,打開窗戶大聲呼救答案:C68.夜晚,我們能在燈光下讀書、寫字,是利用了光的()。A.直線傳播原理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答案:B69.我們用積木能擺出各種形狀的物體,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具有()。A.記憶功能B.創(chuàng)造功能C.識別功能答案:B70.小萱制作了幾個彩色輪,旋轉后不能變成白色的是()。A.紅、橙、黃、綠、藍、靛、紫B.黃、綠、藍C.紅、綠、藍答案:B71.以下沒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A.汽車反光鏡B.平面鏡C.放大鏡答案:C72.地球結構模型的三個圈層中,最薄的是()。A.地殼B.地幔C.地核答案:A73.地震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當?shù)卣鸢l(fā)生時,下列行為中不合適的是()。A.迅速離開房間,到空曠的地方B.如果來不及離開房間,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C.快速跑到窗邊大聲呼救答案:C7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霜是固體,霧是液體B.夏天打開冰箱門,冰箱門周圍出現(xiàn)的白汽是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C.雪是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滴,再凝固形成的答案:C75.把木頭杯蓋換成()杯蓋,保溫效果會更好。A.陶瓷B.金屬C.泡沫塑料答案:C76.熱輻射的輻射越強,溫度()。A.越低B.不變C.越高答案:C77.手影的現(xiàn)象是利用了()原理。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線傳播答案:C78.在地球內部,越往深處()。A.溫度越高,壓力越大B.溫度越高,壓力越小C.溫度越低,壓力越大答案:A79.小李通過實驗認為:流水能改變巖石的模樣。下列最能支持他的證據(jù)的是()。A.巖石加熱后放入水中會裂開B.經(jīng)常有水的巖石上面會長出青苔C.巖石放進裝有水的瓶中搖晃,會有細碎的顆粒出現(xiàn)答案:C8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太陽向地球傳遞熱量的方式是熱對流咸B.液體和氣體只能依靠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鎮(zhèn)防洪考試題及答案
- 玩具行業(yè)測試題及答案
- 興業(yè)證券面試題及答案
- 小學音樂會考試題及答案
- 草坪綠地面試題及答案
- 電容測量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
- 2025年日本類人猿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吊車司索工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醫(yī)院招考藥學考試題庫
- 2025年廣東省高考政治試卷真題(含答案)
- 保密檢查培訓課件
- QGDW11970.1-2023輸變電工程水土保持技術規(guī)程第1部分水土保持方案
- 2026屆貴州省六校聯(lián)盟高三高考聯(lián)考卷(一)化學及答案
- 十五五畜牧獸醫(yī)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 2025-2030中國排毒養(yǎng)顏茶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趨勢預測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滬港通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發(fā)電并網(wǎng)政策對行業(yè)發(fā)展影響分析報告
- 實驗室生物安全會議記錄內容
- 國家工業(yè)信息安全發(fā)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試真題2024
- 美軍空域控制AirForceDo ctrinePublication3-52,AirspaceControl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