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海吳淞實驗學校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期中試卷及答案一、選擇題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面小題。1.下列圖形能正確反映地球形狀的是(
)A. B. C. D.2.下列對地球的大小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球表面積約5.1平方千米 B.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C.經(jīng)度最大劃分到90° D.緯度最大劃分到180°3.下列關(guān)于地球和地球儀的說法錯誤的是(
)A.我們可以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zhuǎn)和自轉(zhuǎn)B.地球儀上的地軸是一根假想軸,在地球上并不存在C.人們在地球儀上用不同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地理事物D.地球儀和地球的真實形狀完全一致4.地球圍繞什么進行自轉(zhuǎn)(
)A.太陽 B.北極點C.地軸 D.赤道5.以下圖例,表示荒漠的是(
)A. B.C. D.6.下列有四種地圖,你會把其中的哪一幅推薦給第一次來三明旅游的游客(
)A.三明地形圖 B.福建行政區(qū)劃圖 C.三明交通地圖 D.中國資源分布圖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圖上注記高度的單位是厘米 B.陸高海深表的0表示海平面C.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相對高度是相同的 D.所有海拔高度比相對高度要高8.下列關(guān)于地形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平原與高原的共同點是地面起伏較小B.山地與丘陵的共同點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huán)繞,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對高度小,而絕對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9.為了觀察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需看:A.等高線地形圖 B.交通圖 C.地形剖面圖 D.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10.圖中乙地海拔是(
)A.200米 B.300米 C.400米11.丙部位的地形是(
)A.山谷 B.山峰 C.洼地12.如果你在該地區(qū)野外考察,分別從甲地和丁地沿圖中線路走到丙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甲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緩B.從甲地到丙地困難,因為坡度較陡C.從丁地到丙地容易,因為坡度較緩13.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
)A.蘇伊士運河 B.白令海峽 C.土耳其海峽14.地球表面陸地和海洋面積的比例是(
)A.七分陸地,三分海洋 B.各占二分之一 C.三分陸地,七分海洋15.同學們在地理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動手制作“等高線模型”,制作模型的正確順序是(
)A.②③①④⑤⑥ B.⑥②⑤③①④ C.②①③⑥⑤④ D.②⑤③⑥①④16.山峰a的海拔有可能是A.1320米 B.1400米 C.1560米 D.1600米17.兩個同學討論淮安市一年中白晝最長的日期,討論來討論去,下面三個日期還是無法確定,你來幫助確定吧(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18.衛(wèi)星云圖中云的顏色越白表示(
)①云層越薄②云層越厚③可能是晴朗天氣④可能是陰雨天氣A.①③ B.①④ C.②④19.首次實現(xiàn)人類環(huán)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哥倫布 B.加加林 C.麥哲倫20.關(guān)于海陸分布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地球表面79%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占21% B.北極地區(qū)是一片陸地,南極地區(qū)是一片海洋C.無論把地球如何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陸地的面積始終小于海洋的面積 D.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分割成彼此不相連的四個大洋2如圖是利用北斗導航系統(tǒng)開發(fā)的車載導航界面示意圖,圖中箭頭所代表的汽車行進方向是()A.正南向正北 B.西南向東北C.東南向西北 D.正北向正南22.甲圖與乙圖相比較,敘述正確的是()A.甲圖的比例尺較大 B.甲圖表示的范圍較大C.乙圖表示的內(nèi)容簡略 D.乙圖中圖上1cm代表實地距離4km23.我們生活的大洲是(
)A. B. C. D.24.喜馬拉雅山上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化石,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
)A.地殼抬升運動 B.海水運動 C.氣候變暖 D.人類活動25.“大陸漂移說”是根據(jù)哪兩個大洲輪廓相吻合而提出來的?(
)A.亞洲和歐洲 B.南極洲和大洋洲 C.南美洲和北美洲 D.非洲和南美洲26.下列觀點不符合板塊學說的是(
)A.地球表層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B.七大板塊在不斷運動著C.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穩(wěn)定 D.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塊交界地帶讀全球板塊構(gòu)造圖,完成下面小題題。28.有關(guān)板塊學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表層是整體一塊 B.板塊交界地帶地殼穩(wěn)定C.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 D.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塊內(nèi)部29.某地區(qū)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山巒連綿起伏,山高谷深,崎嶇不平。山谷間常有吊索橋,人們來往其間。根據(jù)文字描述,這一地區(qū)的地形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30.有關(guān)地震的知識,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處于10樓的小明,躲在家中的床下 B.身處野外的小玉跑到空曠處C.正在逛街的小軍跑到廣場上 D.在20樓的小杰乘坐電梯下樓逃生讀地球不同時期的大陸分布狀況,完成下面小題。31.以上哪幅圖表示現(xiàn)在大陸分布狀況(
)A.① B.② C.③ D.④32.大陸漂移說的提出者是(
)A.哥倫布 B.達爾文 C.麥哲倫 D.魏格納33.下列能證明海陸變遷的自然現(xiàn)象是(
)A.香港的填海造陸B(tài).在我國東海的海底發(fā)現(xiàn)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C.潮漲潮落引起海島面積的變化 D.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34.鴕鳥生活在陸地,海牛棲息在熱帶淺海環(huán)境。觀察下圖,圖中現(xiàn)象為下列觀點提供證據(jù)的是A.鴕鳥有很強的飛行能力 B.海牛有較好的遠涉重洋的能力C.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曾連在一起 D.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正緩慢靠近35.在下面常用圖例中,表示長城的是(
)A. B. C. D.36.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古人常常在詩句里反映天氣狀況。下列選項中不是描述天氣的是(
)A.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C.明日大風降溫 D.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37.下圖表示(
)A.表示西北風6級 B.表示東北風3級C.表示東北風6級 D.表示東南風3級38.讀圖“某城市連續(xù)三天的天氣預報資料”,下列關(guān)于該地天氣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天氣由晴轉(zhuǎn)多云轉(zhuǎn)中雨 B.天氣由晴轉(zhuǎn)陰轉(zhuǎn)小雨 C.氣溫日較差最大的是3日 D.這三天的最高氣溫為29℃39.讀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00米 D.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200米40.“夏收期間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氣?;窗彩许樌瓿闪私衲甑男←準崭钊蝿?wù)”,說明的是(
)A.天氣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關(guān)系 B.天氣與戰(zhàn)爭的關(guān)系C.天氣與生活的關(guān)系 D.天氣與交通的關(guān)系四十一、綜合題41.讀經(jīng)緯網(wǎng)圖,回答問題。(1)圖中位于同一條緯線上的兩點是________和________。(2)圖中位于同一條經(jīng)線上的兩點是________和________。(3)圖中,甲點位于丙點________方向,乙點位于丁點________方向。(4)寫出圖中甲點的經(jīng)緯度:________。就南、北半球而言,甲點位于________半球,就東、西半球而言,甲點位于________半球。42.讀圖,完成下列小題。(1)圖中B點的經(jīng)緯度位置是B____,C位于D點的____方向。(2)大洋①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中國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洲③____的東部。(3)大部分位于熱帶的大洲②是____,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4)右圖中箭頭a、b表示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的是____。下列關(guān)于圖中的描述是否正確,正確的請打√,錯誤的請打×。(5)A、D點所在的緯線是中、低緯度的分界線()(6)C點比B點先看到日出,B點比C點先看到日落()(7)大洲③、⑤主要是以山脈、河流、湖泊、海峽等為分界線()(8)同一條經(jīng)線上的甲乙兩船同時以相同速度駛向CD所在經(jīng)線,不考慮洋流因素,兩船會同時到達()43.讀板塊運動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A是___板塊,B是___板塊,C是___板塊,D是___板塊,E是___板塊,F是___板塊.(2)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板塊.(3)喜馬拉雅山系是___板塊和___板塊擠壓、褶皺隆起而形成的.(4)板塊交界地帶不穩(wěn)定,易形成___和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C2.B1.現(xiàn)在人們對地球的形狀已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地球并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C正確,A、B、D錯誤,故選C。2.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A錯誤。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B正確。0°經(jīng)度向東向西各180°,經(jīng)度最大劃分到180°,C錯誤。0°向北向南各分90°,緯度最大劃分到90°,D錯誤。故選B?!军c睛】地球是一個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3.D【詳解】我們可以利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公轉(zhuǎn)和自轉(zhuǎn),A正確,不合題意。地球儀上的地軸是一根假想軸,在地球上并不存在,B正確,不合題意。人們在地球儀上用不同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地理事物,C正確不合題意。地球儀是完整的正球體,而地球的真實形狀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不完全一致,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军c睛】4.C【詳解】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zhuǎn),叫地球的自轉(zhuǎn),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如果站在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如果站在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根據(jù)題意,故選C。5.A【詳解】地圖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個要素,以上四個圖例中,A表示的是荒漠,B表示的是運河,C表示的是河、湖,D表示的國界線,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6.C【詳解】第一次來三明旅游的游客對三明交通不熟悉,出門不方便,應(yīng)推薦三明交通地圖,以方便游客查找,C正確;三明地形圖、福建行政區(qū)劃圖和中國資源分布圖對游客作用不大,ABD錯。故選C。7.B【詳解】一般來看,地圖上注記高度的單位是米,A錯;陸高海深表的0表示海平面,B正確;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各點海拔高度是相同的,C錯;如果一地海拔高度為正值,另一地海拔高度為負值,兩地的相對高度就大于海拔高度,D錯。故選B?!军c睛】8.A【詳解】關(guān)于陸地上五種地形的說法,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表起伏小,不同之處是平原的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的海拔高,在500米以上,故A正確。山地與丘陵的共同點是地勢較崎嶇,山地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上,丘陵的海拔在200-500米之間,故B錯誤。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環(huán)繞,中部可能是平原,也可能是其他地形,故C錯誤。相對高度小,而絕對高度大的地形是高原,故D錯誤。根據(jù)題意,故選A。9.C【詳解】為了觀察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需看地形剖面圖,最能直接地看出地勢的起伏狀況,故選C。10.C11.B12.A10.由圖中的等高線地形圖可以看出,乙地的海拔是400米,故選C。11.由圖可知,丙地位于等高線閉合處,且中間數(shù)值大于四周,是山峰地形,故選B。12.甲處到丙地和從丁處到丙地相比,甲處到丙地等高線更稀疏,表示坡度更緩,更容易登山;而從丁處到丙處坡度更陡,登山更困難,故選A?!军c睛】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有關(guān)知識。13.A【詳解】亞洲與非洲原本陸地相連,后來為了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運輸?shù)谋憷诜侵迻|北部的西奈半島開通了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該運河也成為了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土耳其海峽是亞歐分界線,故選A。【點睛】14.C【詳解】地球表面是由海洋與陸地組成,海陸之間分布的比例不均勻,百分之干十九是陸地,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有“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說法,故選C。15.D【詳解】關(guān)于“等高線模型”的制作,先是要準備所需要的工具;然后用圓規(guī)在卡紙上畫出大圓;再將大圓剪下,卷成圓錐;制成兩個高度不等的圓錐體;再次用橡皮墊和鉛筆依次繪制等高線;最后將兩個圓錐體粘連成一體,故順序是②⑤③⑥①④,故選D?!军c睛】16.C【詳解】由圖可知,圖中等高距為200米,所以山峰的海拔在1400—1600米之間(不會低于或等于1400米,也不會高于或等于1600米),有可能是1560米,故選C。17.B【詳解】由于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導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淮安市位于北溫帶,一年中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這一天,即6月22日前后,淮安市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白晝最長,故選B。18.C【詳解】衛(wèi)星云圖中的白色表示云區(qū),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如果白色顏色越白,說明云層越厚,可能是陰雨天氣,故選C。19.C【詳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過程,首次實現(xiàn)環(huán)球航行的航海家是麥哲倫,也是首次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件,故選C。20.C【詳解】地球上陸地面積占29%,海洋面積占71%,故A錯誤;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故B錯誤;無論怎樣劃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陸地,故C正確;地球上的海洋,被陸地分割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故D錯誤。故選C?!军c睛】21.B【詳解】從圖中可知,該圖采取指向標定向,圖中箭頭所代表的汽車行進方向是西南向東北,故B符合題意?!军c睛】學會地圖上確定方向。22.B【詳解】由甲圖和乙圖可以看出,甲圖的比例尺更小,但表示的范圍更大,乙圖表示的內(nèi)容更詳細,范圍更小,乙圖中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的40千米,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地圖比例尺的大小、范圍、內(nèi)容的關(guān)系。23.C【詳解】讀圖,根據(jù)世界各大洲輪廓可判斷,A是非洲,B是歐洲,C是亞洲,D是南美洲。我國生活的大洲是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故選C。24.A【詳解】地球表面是由海洋與陸地構(gòu)成,海洋與陸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是會發(fā)生變化的,如喜馬拉雅山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化石,說明此處曾經(jīng)是海洋,后來由于地殼抬升形成了陸地,與海水運動、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無關(guān),故選A?!军c睛】25.D【詳解】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時發(fā)現(xiàn):大西洋的兩岸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來,他堅信這不是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故選D。26.C【詳解】根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說,地球表層是由板塊拼合而成;七大板塊在不斷運動著;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災害,板塊內(nèi)部則比較穩(wěn)定,故選C?!军c睛】28.C29.B30.D28.地球是由六大板塊組成,并不是完整的一塊,故A錯誤、C正確。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災害,板塊內(nèi)部則較穩(wěn)定,故B和D錯誤。故選C。29.由題目可知,某地區(qū)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山巒連綿起伏、山高谷深、崎嶇不平,說明這樣的地形是山地,交通不便,故選B。30.地震發(fā)生時,處于10樓的小明躲在家中的床下;身處野外的小玉跑到空曠處和正在逛街的小軍跑到廣場上都是正確的;乘坐電梯下樓是錯誤的做法,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板塊運動及地形有關(guān)知識。331.A32.D31.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形成現(xiàn)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讀圖可知,圖①②③④按照時間由遠及近的順序為③④②①,圖①表示的是現(xiàn)代大陸的分布狀況。故選A。32.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在偶然翻閱世界地圖時發(fā)現(xiàn):大西洋的兩岸—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湊合起,他堅信這不是巧合,便順著這條思路研究下去,后來提出了大陸漂移假說。故選D?!军c睛】板塊漂移學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布、演變的學說。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于大洋盆地間的大規(guī)模水平運動,稱為大陸漂移。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jīng)是統(tǒng)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lián)合古陸,中生代開始,泛大陸分裂并漂移,逐漸達到現(xiàn)在的位置。33.B【詳解】地球上的海陸分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是會發(fā)生變遷的,海陸變遷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包括海平面升降和地殼的運動,人為原因是指填海造陸,以上四個現(xiàn)象中,香港填海造陸是人為原因?qū)е碌暮j懽冞w,我國東海的海底發(fā)生水井是海陸變遷的例證,潮漲潮落是月球的引力形成的,四季變化是地球公轉(zhuǎn)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故選B。34.C【詳解】鴕鳥生活在陸地,海牛棲息在熱帶淺海環(huán)境。而且不會飛,按理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但是現(xiàn)在卻隔著大西洋生活在兩大洲,說明了非洲大陸與南美洲大陸曾連在一起;C符合題意?!军c睛】識記大陸漂移假說的證據(jù)。35.C【詳解】地圖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必不可少的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三個要素,以上四個圖例中,A表示的是國界線,B表示的是長城,C表示的是長城,D表示的是運河,故選C。36.D【詳解】天氣是一個地方短時間內(nèi)的大氣狀況,它是時刻在變化的,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由此判斷ABC描述的是天氣,D描述的是氣候。故根據(jù)題意選D。【點睛】37.C【詳解】風向標的箭頭永遠指向風的來源,“符干”(右邊的橫)表示風力的大小,一個橫是2級,該圖表示東北風6級,C正確,ABD錯誤,故選C?!军c睛】38.B【詳解】天氣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圖中可知,1日天氣是晴天,2日天氣是陰天,3日天氣是小雨,故當?shù)剡@幾天的天氣是由晴轉(zhuǎn)陰轉(zhuǎn)小雨。B符合題意。選B。39.B【詳解】一個地方的海拔是指該地與海平面的垂直高度,兩地的相對高度是指兩地的垂直距離即海拔相減。如圖,甲地的海拔高度是300米,A錯誤;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B正確;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00-100=200米,C錯誤;乙丙兩地的相對高度是200-100=100米,D錯誤。故選B。40.A【詳解】天氣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如題目“夏收期間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氣。淮安市順利完成了今年的小麥收割任務(wù)”說明了天氣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關(guān)系,故選A。四十一、綜合題41.(1)
甲
乙(順序可調(diào))(2)
乙
?。樞蚩烧{(diào))(3)
東北
正北(4)
170°W,60°S
南
西本大題以局部經(jīng)緯網(wǎng)示意圖為材料,設(shè)置四道小題,涉及地球自轉(zhuǎn)方向判讀、經(jīng)緯度判讀、相對位置判讀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1)圖為南半球俯視圖的局部,放射狀為經(jīng)線,圓弧狀為緯線。讀圖可知,甲乙位于同一緯線。(2)讀圖可知,乙丁都位于150度經(jīng)線上。(3)此為南半球俯視圖,圖中緯度值均為南緯。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為順時針,順著此方向,經(jīng)度增大的為東經(jīng),減小的為西經(jīng),故甲地經(jīng)度為西經(jīng)170度,丙地為東經(jīng)170度,根據(jù)劣弧定位原則,二者經(jīng)度差大于180度,所以位于西經(jīng)的甲在東邊,位于東經(jīng)的丙位于西邊;從緯度來看,甲為南緯60度,丙為南緯70度,甲在丙北邊,綜上,甲位于丙東北。乙和丁位于同一經(jīng)線上,只有南北之分,乙緯度低在北,丁在南。(4)此為南半球俯視圖,圖中緯度值均為南緯。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為順時針,順著此方向,經(jīng)度增大的為東經(jīng),減小的為西經(jīng),故甲地經(jīng)度為西經(jīng)170度,緯度為南緯60度;此為南半球俯視圖,甲位于南半球;西經(jīng)20度向東到東經(jīng)160度為東半球,向西則為西半球,故甲地位于西半球。42.(1)
(0°,160°E)
正北(2)
太平洋
亞洲(3)
非洲
歐洲或⑤(4)b(5)×(6)×(7)√(8)×本大題以東西半球圖和南極點中心圖為材料,涉及半球的劃分、七大洲、四大洋、大洲分界、經(jīng)緯線特點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綜合思維的地理素養(yǎng)。(1)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兩條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惠濟區(qū)消防知識培訓課件學校
- 情緒的奧秘課件
- 情感配音基礎(chǔ)知識培訓班課件
- 清明節(jié)移風易俗活動方案
- 幼兒園新生軍訓活動方案
- 電路實驗考試題及答案
- 棗莊中學面試題及答案
- 永贏基金面試題及答案
- 腎畸形護理技巧指南
- 家電公司商標注冊管理規(guī)章
- 2025年甘肅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招聘考試(公共基礎(chǔ)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
- GB/T 7064-2017隱極同步發(fā)電機技術(shù)要求
- GB 38507-2020油墨中可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含量的限值
- GA/T 1162-2014法醫(yī)生物檢材的提取、保存、送檢規(guī)范
- 例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開展(講座)課件
- 煤礦安全規(guī)程2022
- 污水處理廠安全風險清單
- 營造林工試題庫技師1
- 特種設(shè)備安全管理制度特種設(shè)備安全操作規(guī)程
- 連續(xù)安全技術(shù)交底8篇-1
- 公安派出所優(yōu)質(zhì)建筑外觀形象設(shè)計基礎(chǔ)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