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下教案四篇_第1頁
上和下教案四篇_第2頁
上和下教案四篇_第3頁
上和下教案四篇_第4頁
上和下教案四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和下教案上和下教案「篇一」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9頁。教學目的:1、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2、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3、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重難點: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并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教學關鍵:通過親自參加實踐活動及與同學合作交流掌握所學知識。教學方法:講授法、

演示法、實踐活動教

具:投影儀、投影片、多媒體教學課時:7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頁。教學目的: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2、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過程:一、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初步體會上下的含義,培養(yǎng)想象能力??纯次覀兊慕淌?,你發(fā)現了什么?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頂,穿透這棟樓房,你的上面還會有什么?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繼續(xù)往下想,你的下面還會有什么呢?揭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感受“上、下”。二、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養(yǎng)空間觀念。1、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體會上下位置關系出示書第1頁的圖,描述:一座大橋橫跨江面,汽車、輪船在橋的上下來來往往,繁忙極了。2、看它們的位置,你發(fā)現了什么?誰能完整的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指名回答后,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問:說“汽車在上面”對嗎?“汽車在下面“對嗎,那怎樣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來說汽車的位置呢?指名說一說后,再讓在小組內說一說,比一比,誰問得好,誰答得好。小結:看來,比的參照物不同,汽車的上下位置也不同。3、指導學生填書第1頁的空。三、創(chuàng)設活動,加深理解,促進情感體驗。1、擺一擺,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1)聽口令擺一擺先擺數學書,再把數學本放在數學書的下面,最后把筆盒放的數學書的上面,并說說,誰在最上面?誰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擺一擺,說一說。2、找一找。在生活中體會上下的位置關系(1)全體起立,從教室中,你能發(fā)現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2)你也在教室里,你還能用上下來說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嗎?四、分層活動,鞏固理解、增強應用意識。出示教材的第9頁第7題圖,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讓學生自由的說,培養(yǎng)簡單的推理能力。五、總結:上和下教案「篇二」教材分析:1、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內容選擇體現兒童已有生活經歷,如:交叉路口紅綠燈、家中物體的位置關系、拍手游戲等,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2、數學學習活動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在活動中進行,在游戲中思考,在生活中運用。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活動。3、體現數學學習的個性化要求。教學中注意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去實踐,去應用。教學目的:1、通過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使學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培養(yǎng)學生的上下空間觀念。2、讓學生經歷確定上、下、前、后位置關系的實踐操作活動過程,初步感受上、下、前、后方位的相對性。3、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重點:正確辨別上、下和前、后的位置。教學難點:理解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對性,能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教學方法: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教具準備:課本,文具盒等。教學過程:一、設疑自探(10分鐘)(一)游戲導入,感知上、下、前、后:大家根據教師的口令做游戲好嗎?(教師發(fā)口令,學生動手做游戲,感知上、下、前、后)大家喜歡做這樣的游戲嗎?喜歡的請舉手。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上、下、前、后。板書課題:上、下、前、后??吹竭@個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預設問題:(1)學習這節(jié)課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方面的幫助?(2)怎樣才能正確很快區(qū)分上、下、前、后呢?(3)學習這節(jié)課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出示課本第1頁的主題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書上的南京大橋,并思考下面的問題:(二)出示自探提示:(1)圖上都畫有哪些物體?(2)汽車在火車的什么面?(3)火車在汽車的什么面?(4)汽車在輪船的什么面?(5)輪船在火車的什么面?(6)汽車的下面有什么?先引導學生看圖,獨立探究出以上問題的答案。二、解疑合探(15分鐘)1、自探結束后,讓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結果。學困生匯報,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評判。2、如果發(fā)現學生在自探過程中有困難的問題(5、6),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如果合作也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組織全班學生共同解決。3、學生匯報后,師重點強調:在位置關系不變時,對于兩個物體,上下位置關系是絕對的;但對于三個物體,參照物不同,上下位置關系也會不同。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道理說清楚就可以了。4、反饋練習(1)簡單應用。出示教學模具,讓學生說位置,說意義。做一做第1題。(2)趣味應用,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觀察周圍情況,用上、下,前、后說明問題。指名說出自己的前后都有哪些同學?趣味測試:(1)小明的前面是小英,小英的前面是小明,兩人怎么站?(2)小明的后面是小英,小英的后面也是小明,兩人又怎么站?三、質疑再探(5分鐘)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已解決?學了這節(jié)課,你還有什么疑問或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提問。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預設問題:1、學了這節(jié)課還應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2、怎樣才能正確辨別上、下,前、后的位置?3、怎樣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四、運用拓展(10分鐘)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上、下、前、后說一句話,講一講教室里(或校園中)一件物品的位置嗎?2、請你畫一畫:先畫一個三角形,在它的下面畫圓,在它的上面畫長方形,在它的前面畫五角星,在它的后面畫正方形。3、學生談學習收獲。教師:本節(jié)課上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4、教師歸納總結。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板書設計:上下前后汽車在火車的上面。火車在汽車的下面。汽車在輪船的上面。輪船在火車的下面。李林在王英的前面,王英在李林的后面。張寧在李林的后面,王英在張寧的前面。上和下教案「篇三」活動目標1.在活動中讓幼兒區(qū)別物體及自身在空間中的上下位置關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詞回答問題。2.培養(yǎng)幼兒的空間感知能力?;顒訙蕚?.課件-數學:[1-47]上下2.課件-照片:蘋果樹3.樂趣練習:尋找隱藏的畫教學具圖片趣味練習活動過程一、課件演示,教幼兒辨別上、下。說一說。(1)小桌子的上邊有什么?(小桌子上邊有小熊,有鐘表)(2)小桌子的下邊有什么?(小桌子的下邊有小汽車,有照相機)二、擺一擺1.請小朋友按要求將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1)請你把雪花片放在桌子上邊。(2)請你把積木放在桌子下邊(3)請你把小動物玩具放在桌子下邊(4)請你找一個水果玩具放在桌子上邊2.幼兒自由取玩具,并說明是從什么地方(上或下)拿來的。三、游戲法辨別上下1.照片演示:蘋果樹(1)蘋果樹上長了很多的蘋果,我們摘下一個好嗎?(教師右手演示動作從樹上往下摘,左手出示蘋果。)瞧!摘下來了。(2)我們再摘一個好嗎?(調動幼兒的興趣)2.蘋果熟了,我們把蘋果樹上摘下來了,誰想嘗一嘗呀?教師把蘋果切開,請幼兒品嘗。四、知識拓展圖片-尋找隱藏的畫大樹山藏著5個小動物,我們把它們找出來好嗎?上和下教案「篇四」教學目標:1、通過故事,激起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區(qū)分并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認識并說出近處物體的上、下位置。2、在游戲中,能正確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讓幼兒知道上下的含義以及上下的相對性。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顒訙蕚洌罕尘埃浩矫娣孔訄D,猴、熊手偶,狗、貓頭飾?;顒舆^程:一、1、表演故事:《懶惰的猴子》,老師與保育員分別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給幼兒表演。聽故事:懶惰的猴子有一天,小猴和小熊玩完會屋休息,小猴搶先躺在了下鋪。并說:“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毙⌒鼙阏f:“這是我的鋪,你上去。再說,我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猴還是不聽,小熊把它扔了上去。2、提問:A、小猴玩累了,搶先睡在哪里啦?(下鋪)B、小熊是怎么說的?小猴聽了嗎?C、小熊生氣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鋪)3、讓幼兒能清楚地辨別和正確說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詞,并會做手勢(往上指、往下指)。二、1、議論:A、你看見過自己生活中有什么東西是放在上面的嗎?幼1:燈泡吊在房頂上。幼2:鐘掛在墻上。。B、放在下面的東西有嗎?你知道為什么放下面嗎?幼1:我的床是上下層的,我睡在下層。幼2:鞋子放在床下面,放在床上臟呀?2、老師小結:A、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頭、手等。B、以近處物體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陽等,下面有地、小草等。三、游戲活動:《小狗和小貓》1、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小貓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2、讓幼兒別人扮演小狗和小貓,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游戲。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