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題_第1頁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題_第2頁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題_第3頁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題_第4頁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閱卷人

----------------------、認真思考巧填空。

得分

1.可燃物在一定溫度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的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yīng)叫.

2.放在空氣中的蘋果片會變成,放在檸檬汁中蘋果片

3.小腦具有和的作用。

4.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遺跡。

5.根據(jù)巖石的性質(zhì)和形成過程,可以將巖石分為、和三大類。

6.光在空氣中是沿傳播的。

閱卷人

二'考善判斷。(對的在括號里劃,錯的劃“義”

得分

7.淀粉遇到碘酒不變色。()

8.如果環(huán)境的刺激或感官發(fā)生了變化,人體產(chǎn)生的感覺不會改變。()

9.隨便亂丟廢電池對環(huán)境污染很嚴重。()

10.地震,火山噴發(fā)現(xiàn)象說明地球內(nèi)部是不斷運動的。()

11.所有的巖石都一樣堅硬。()

12.月亮是天然光源,燈是人造光源。()

13.電燈發(fā)出的光,只能沿一個方向傳播。()

14.陽光通過三棱鏡能分散成七種色光。

15.熱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播。()

16.塑料、鐵釘、木頭、銅絲都是熱的良導體。()

閱卷人

三'精挑細選。(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前括號里

得分

17.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燃燒過木條的瓶子里,搖晃后會發(fā)現(xiàn)石灰水變渾濁了,說明木條燃燒后生成了

()。

A.氧氣B.二氧化碳C.氮氣

18.()是人體的“司令部”,主管人的一切活動。

A.心臟B.腦C.神經(jīng)

19.地殼是地球最外面的層,它是由()組成的。

A.巖石B.沙子C.土壤

20.()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A.望遠鏡B.照相機C.潛望鏡

21.把用小塑料袋密封著的冷水放入熱水里,它會()。

A.上浮B.下沉C.先沉后浮

22.用噴壺做模擬彩虹的實驗時,應(yīng)該()陽光噴水霧。

A.對著B.背著C.都可以

23.下列關(guān)于蘋果變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將蘋果切成片后就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zhì)

B.只要蘋果皮破了,它就一定變色

C.蘋果變色說明有新的物質(zhì)產(chǎn)生

24.1973年,在我國甘肅發(fā)現(xiàn)了一副骨架完整的象化石。根據(jù)大象生活的環(huán)境,可以推測出甘肅省在古

代的地理環(huán)境可能是()。

A.寒冷的高山地帶B.炎熱干旱的沙漠

C.潮濕、炎熱、植物繁茂的森林D.廣闊無垠的草原

25.下列需要保溫的是()。

A.常溫礦泉水B.切開的水果C.給家人留的飯菜

26.下列生活習慣中,不利于健康的是()。

A.少吃垃圾食品B.堅持鍛煉C.隨地吐痰

閱卷人

四、實驗探究。

得分

27.實驗名稱:探究水是怎樣變熱的

實驗假設(shè):O

實驗材料:三腳架、陶土網(wǎng)、燒杯、木屑、水等。

實驗方法:①將陶土網(wǎng)放在三腳架上,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在陶土網(wǎng)上。

②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木屑,用酒精燈分別給燒杯底部的中間和邊緣位置加熱。

實驗現(xiàn)

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jié)

論:

閱卷人

-----------------五、科學在我們身邊。

得分

28.解釋為什么近年來“近視”“鼠標手”等疾病多發(fā)。我們應(yīng)該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保證感覺器

官的健康?

29.通過搜集的資料說一說地震的危害。

30.做飯時鍋身被爐火燒得很熱,而鍋把兒卻不會燙手,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燃燒

【知識點】認識空氣

【解析】【分析】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yīng)。燃燒必須同時滿足三個

條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要有氧氣,三是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燃燒的過程是不可逆的,屬

于化學變化,燃燒后生成的物質(zhì)和原來的不一樣。

2.【答案】褐色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蘋果中含有一種叫做氧化酶的物質(zhì),蘋果皮破了以后,這種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接觸,就

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zhì),使蘋果變色。蘋果變色屬于化學變化,放在空氣中的蘋果片會變成褐色,所以變

色的蘋果不能恢復(fù)到原來的樣子。放在檸檬汁中的蘋果片不變色。

3.【答案】協(xié)調(diào)運動;維持身體平衡

【知識點】大腦的作用與保護

【解析】【分析】人體的腦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在頭部受顱骨的保護。腦是人體的“司令部”,

主管人體的一切活動。大腦控制著人體的大部分生命活動現(xiàn)象,如運動、語言、視覺、記憶、思維、情

緒等,小腦協(xié)調(diào)運動和維持身體平衡,腦干負責人體許多基本生命活動,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環(huán)等。

4.【答案】化石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或遺跡,通過研究化石,科學家可以逐漸認識遙遠

的過去生物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類別等,在科學研究上有重要作用。

5.【答案】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

【知識點】地殼的組成

【解析】【分析】巖石組成地球的外殼,有些巖石裸露在空氣中,更多的巖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蓋,地

質(zhì)學家根據(jù)巖石的形成成因,將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zhì)巖三類。

6.【答案】直線

【解析】【解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分析】本題考查光傳播的路徑。

7.【答案】錯誤

【知識點】淀粉的檢驗

【解析】【分析】淀粉遇到碘酒會變色,但具體顏色取決于淀粉的類型。直鏈淀粉遇碘呈藍色或藍黑色,

而支鏈淀粉遇碘則呈紫紅色或橙紅色。這是因為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與碘形成的絡(luò)合物不同,直鏈淀粉

形成的是淀粉-碘包合物,而支鏈淀粉形成的是混合顏色的絡(luò)合物。

8.【答案】錯誤

【知識點】人體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

【解析】【分析】人體的感覺器官能夠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并對其做出反應(yīng),可以使我們積極應(yīng)對環(huán)境變

化,趨向有利的刺激避開有害的刺激,保護自己、避免傷害,是我們保護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如

果環(huán)境的刺激或感官發(fā)生了變化,人體產(chǎn)生的感覺也會發(fā)生變化。

9.【答案】正確

【知識點】保護環(huán)境

【解析】【分析】環(huán)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xiàn)實或潛在的環(huán)境問題,協(xié)調(diào)人類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保護人

類的生存環(huán)境、保障經(jīng)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水污染、大

氣污染、噪音污染、家庭污染等。廢電池屬于有害垃圾,隨便亂丟廢電池對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嚴重

污染,對環(huán)境污染很嚴重。

10.【答案】正確

【知識點】地殼的運動

【解析】【分析】地震和火山噴發(fā)是地球內(nèi)部運動的具體表現(xiàn)。地震是由于巖石圈在內(nèi)力作用下突然破

裂,引起地面震動。火山噴發(fā)則是地下深處的高溫巖漿及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表

明地球內(nèi)部存在持續(xù)的地殼運動和巖漿活動,從而證明了地球內(nèi)部是不斷運動的。

11.【答案】錯誤

【知識點】巖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解析】【分析】不同的巖石堅硬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巖石比較硬,有的巖石比較軟。

12.【答案】錯誤

【知識點】光源

【解析】【分析】像點亮的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并且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例如太陽、螢火蟲、點

燃的蠟燭等;其中又分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太陽等屬于天然光源,電燈等屬于人造光源。月亮不會

發(fā)光,所以不是光源;燈是人造光源。

13.【答案】錯誤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種介質(zhì)中通常是沿直線傳播的,但電燈發(fā)出的光并不是只能沿一個方向傳播。光

源發(fā)出的光能沿著直線向四面八方傳播。止匕外,電燈發(fā)出的光包含著在垂直于傳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

動的光,沿各個方向振動的光波的強度都相同。

14.【答案】正確

【知識點】棱鏡

【解析】【分析】陽光并不是單色光,使其經(jīng)過三棱鏡,可以得到七色光。

15.【答案】正確

【知識點】熱傳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熱總是從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地方傳播。這是熱力學的基本原理之一,熱傳遞的基

本方式包括熱傳導、對流和輻射。熱傳導是指熱量通過物質(zhì)內(nèi)部的微觀粒子傳遞,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

物體,直到兩者溫度相同。

16.【答案】錯誤

【知識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塑料、木頭的導熱性能較差,屬于熱的不良導體;鐵釘、銅絲、鋼板都是金屬,導熱性

能好,屬于熱的良導體。題目的說法是錯誤的。

17.【答案】B

【知識點】認識空氣;產(chǎn)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不支持燃燒的氣體,能讓澄清的石灰石變渾濁,且比同體積

的空氣重的一種氣體。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燃燒過木條的瓶子里搖晃后會發(fā)現(xiàn)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

這說明木條燃燒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18.【答案】B

【知識點】大腦的結(jié)構(gòu);大腦的作用與保護

【解析】【分析】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主管人體的一切活動。大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負責處理和協(xié)調(diào)

各種生理和心理活動。大腦分成不同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負責不同的功能,如感覺、思維、情緒、語言和

運動等。

19.【答案】A

【知識點】地殼的組成

【解析】【分析】地球從里到外分為:地核、地幔、地殼,地球內(nèi)部有熾熱的巖漿,火山噴發(fā)時,巖槳會

從火山口流出來。地表的巖石在慢慢地不斷地變化著。地殼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層,它是由巖石組成的。

20.【答案】C

【知識點】制作潛望鏡

【解析】【分析】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潛望鏡的主要部件是兩面互相平行的平面鏡,利用

光的反射來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從而實現(xiàn)觀察目標的功能。

21.【答案】C

【知識點】液體的熱脹冷縮

【解析】【分析】同體積的冷水比熱水會重一些,所以把同體積的一小袋冷水放入熱水中會沉在水底,小

袋中的冷水受熱體積膨脹增大了,會浮出水面。

22.【答案】B

【知識點】棱鏡;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用噴壺做模擬彩虹的實驗利用的是光的折射,陽光照射到小水滴上發(fā)生折射,分散成7

種顏色的光,我們就能看到一條半圓形的彩虹了。用噴壺做模擬彩虹的實驗時,應(yīng)該背著陽光噴水霧。

背對太陽后,由于光鮮較暗,可以用肉眼看到彩虹的效果。故選B。

23.【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蘋果中含有一種叫做氧化酶的物質(zhì),蘋果皮破了以后,這種物質(zhì)與空氣中的氧接觸,就

會生成一種新的物質(zhì),使蘋果變色。但是也不是蘋果皮破了,它就一定變色不與氧氣接觸就不會變色。

蘋果變色屬于化學變化,有新的物質(zhì)生成,故選C。

24.【答案】C

【知識點】化石

【解析】【分析】象生活在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xiàn)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所以1973年在

我國甘肅發(fā)現(xiàn)了一副骨架完整的象化石,說明甘肅省在古代的地理環(huán)境是潮濕、炎熱、植物繁茂的森林

地帶。

25.【答案】C

【知識點】熱傳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時需要保溫,讓物體的溫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這就需要減緩熱傳

遞;有時需要散熱,使物體的溫度盡快降下來,這就需要加快熱傳遞。常溫礦泉水和切開的水果不需要

保溫,本身就接近室溫。給家人留的飯菜需要保溫,讓家人吃上熱飯。

26.【答案】C

【知識點】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健康不生病就算健康,它還包括心理健康,健康對于我們來說尤為重

要。身體健康與生活習慣有著極其密切的關(guān)系,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少吃垃圾食品、每天9個小時的

睡眠都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促進人體正常的生長和發(fā)育。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隨地吐痰不利于健康。

27.【答案】燒杯底部的水受熱后可能會上升,上部的冷水會下降;燒杯中的木屑隨著水不停上下翻滾,

但加熱邊緣的燒杯里位于邊緣的木屑翻滾劇烈,另一個燒杯里中間部分的木屑翻滾劇烈;燒杯下部的水

受熱后會上升,上部比較冷的水會下降,通過熱水和冷水相互對流,使全部的水變熱。

【知識點】熱傳遞

【解析】【分析】熱量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傳遞方式主要是熱對流,給燒杯里的水加熱時,底部的水變熱會

往上運動,上部的冷水會往下運動,從而使杯內(nèi)所有的水都變熱,這樣的傳熱方式稱為熱對流。

探究問題:水是怎樣變熱的。

實驗假設(shè):我認為,鍋底部的水受熱后可能會上升,上部的冷水會下沉。

實驗方法:①將陶土網(wǎng)放在三腳架上,向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在陶土網(wǎng)上。

②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木屑,用酒精燈分別給燒杯底部的中間和邊緣位置加熱(如圖)。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兩個燒杯中的木屑隨著水不停上下翻滾,但加熱邊緣的燒杯里位于燒杯邊緣的木屑翻滾劇

烈,另一個燒杯里中間部分的木屑翻滾劇烈。實驗結(jié)論: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在給

燒杯里的水加熱時,燒杯下部的水受熱后會上升,上部比較冷的水會下沉,通過熱水和冷水的相互對

流,使全部的水變熱。

28.【答案】原因:①長時間的看電視、玩手機、玩電腦。②不良的生活習慣,如近距離看電視,使用

鼠標姿勢不當?shù)取"郗h(huán)境的影響,如環(huán)境污染,噪聲污染。④缺乏體育鍛煉。

良好的生活習慣:①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和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②照顧好自己的鼻

子、眼睛、皮膚、耳朵等感覺器官。③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zhì)。

【知識點】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解析】【分析】人體從外界獲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覺,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感知周圍的世界是什么樣

子的。例如:眼是視覺器官,耳是聽覺器官,鼻是嗅覺器官,舌是味覺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

等味道;皮膚是觸覺器官,感受冷、熱、痛、觸、壓等感覺。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長時間的看電子產(chǎn)

品、玩電腦游戲,缺乏體育鍛煉,這樣近年來“近視”“鼠標手”等疾病多發(fā),我們應(yīng)該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和良

好的衛(wèi)生習慣,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保護好自己的感覺器官,必要時可使用一定的防護用具;最后要

堅持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zhì)。

29.【答案】地震會導致建筑物倒塌和損壞,造成人員傷亡、大量財產(chǎn)損失,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地裂、水

災(zāi)、火災(zāi)、泥石流等自然災(zāi)害。

【知識點】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下的巖層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fā)生變形。當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fā)生

突然的、快速的斷裂。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地震傳到地表就會引起地表的震動,這就是地震,絕大部分地

震發(fā)生在地殼內(nèi)。地震會導致建筑物倒埸和損壞,造成人員傷亡、大量財產(chǎn)損失,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地

裂、水災(zāi)、火災(zāi)、泥石流等自然災(zāi)害。

30.【答案】因為鍋身是金屬制成的,傳熱快;鍋把兒是塑料制成的,傳熱慢

【知識點】熱傳遞;材料的導熱性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lǐng)是不同的。善于傳熱的物質(zhì)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

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zhì)叫做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鍋身是金屬制成的,傳熱快;鍋把兒是

塑料制成的,傳熱慢,所以我們做飯時鍋身被爐火燒得很熱,而鍋把兒卻不會手。

試題分析部分

1、試卷總體分布分析

總分:100分

客觀題(占比)40.0(40.0%)

分值分布

主觀題(占比)60.0(60.0%)

客觀題(占比)20(66.7%)

題量分布

主觀題(占比)10(33.3%)

2、試卷題量分布分析

大題題型題目量(占比)分值(占比)

實驗探究。1(3.3%)19.0(19.0%)

精挑細選。(把正確

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前10(33.3%)20.0(20.0%)

括號里

考善判斷。(對的在

括號里劃“口”,錯的10(33.3%)20.0(20.0%)

劃‘X”

科學在我們身邊。3(10.0%)21.0(21.0%)

認真思考巧填空。6(20.0%)20.0(20.0%)

3、試卷難度結(jié)構(gòu)分析

序號難易度占比

1普通(6.7%)

2容易(93.3%)

4、試卷知識點分析

序號知識點(認知水平)分值(占比)對應(yīng)題號

1大腦的結(jié)構(gòu)2.0(2.0%)18

2棱鏡4.0(4.0%)14,22

3地殼的運動2.0(2.0%)10

4化學變化6.0(6.0%)2,23

5大腦的作用與保護6.0(6.0%)3,18

6認識空氣4.0(4.0%)1,17

7地震的成因及作用7.0(7.0%)29

8產(chǎn)生氣體的變化2.0(2.0%)17

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