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無機物的性質(zhì)、用途與轉化重點考點 專項練-2026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1頁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zhì)、用途與轉化重點考點 專項練-2026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2頁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zhì)、用途與轉化重點考點 專項練-2026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3頁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zhì)、用途與轉化重點考點 專項練-2026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4頁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zhì)、用途與轉化重點考點 專項練-2026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常見無機物的性質(zhì)、用途與轉化重點考點專題練

2026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備考

1.用下列化學知識解釋對應勞動項目不合理的是

選項勞動項目化學知識

A用大米制麥芽糖淀粉水解生成麥芽糖

B用次氯酸鈉溶液消毒次氯酸鈉溶液呈堿性

C給小麥施氮肥氮是小麥合成蛋白質(zhì)的必需元素

D用肥皂洗滌油污肥皂中的高級脂肪酸鈉含有親水基和疏水基

A.AB.BC.CD.D

2.25P時,在濃NaOH溶液中通入過量C",充分反應后,可通過調(diào)控溫度從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

中獲得NaCl和NaClO固體。己知:NaOH、NaClO、NaCI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關系如下圖。

w(

&fi

o

a一

s

77℃

下列說法不亞項的是

A.通入C1?后開始發(fā)生反應:Cl2+2NaOH=NaClO+NaCl+H2O

B.25°。時,隨反應進行NaCl先析出

C.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過濾,濾液降溫可析出NaClO固體

D.在冷卻結晶的過程中,大量NaOH會和NaClO一起析出

3.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過程涉及的物質(zhì)轉化均可實現(xiàn)的是

wm2S4

A.CaSO30>CaSO4>CaCl2

B.FeS2^^SO2>SO3

C.HC1Q^^->C12->FeCl3

D.CUSO4溶液3^-[CU(NH3)/SC>4溶液3U[CU(NH3)/S0「H20晶體

4.下列物質(zhì)結構或性質(zhì)與用途相關的是

A.鐵粉能與反應,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劑

B.MgO難溶于水,可用于制作耐高溫材料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劑

D.NH3能形成分子間氫鍵,可用于工業(yè)制硝酸

5.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具有重要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漂白粉溶于水與CO2反應:Ca(ClO)2+CO2+H2O=CaCO31+2HC1O

+A

B.實驗室制備少量Cl2:MnO2+4H+CP=MnCl2+Cl2T+2H2O

工業(yè)制硝酸過程中的物質(zhì)轉化:

C.NH3>NO^^HNO3

D.工業(yè)制硫酸過程中的物質(zhì)轉化:ST^SC?3-^H2sO4

6.硼氫化鈉(NaBHQ具有優(yōu)良的還原性,在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用硼精礦(主

要成分為5。3,含有少量ALO3、SiO2,FeCL)制取NaBH’的流程如圖:

NaOH溶液CM)MjH;

■槁&—濟?4'Si:A1]-小列[,二取卜一NaBH4

II

itiftl流通2

已知:偏硼酸鈉(NaB。?)易溶于水,在堿性條件下穩(wěn)定存在。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濾渣1的成分為SiO2和Fe(OHl

B.濾渣2是NazOSCaO-ALCVgiO?,該物質(zhì)屬于氧化物

C.“制取”時必須在干燥無氧環(huán)境下進行

D.上述流程涉及的反應存在氧化還原反應

7.甲、乙、丙、丁、戊、己為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常見物質(zhì),其中甲、乙、丙、戊在常溫下均為氣體,

甲和丁為原子總數(shù)不大于4的10片分子,乙為單質(zhì)。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易溶于水,溶液顯堿性B.丙與乙反應時無明顯現(xiàn)象

C.氣體戊可通過排水法收集D.戊與丁生成己的反應為化合反應

8.下列物質(zhì)性質(zhì)與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氧化鋁熔點高,可以用來做耐火材料

B.硅的導電性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可用于制造光導纖維

C.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硫反應,可作為工業(yè)廢氣處理時的脫硫劑

D.飽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加入適量小蘇打,其漂白性增強

9.地球上的生物循環(huán)涉及多種含氮物質(zhì),轉化關系之一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個N2分子中。鍵與兀鍵數(shù)目之比為1:2

B.反應j中2.24LNQ被還原生成O.lmolN?

C.反應c和反應k均為氮的固定

D.反應g中NH;發(fā)生氧化反應

10.一種以硫鐵礦(FeS?)為原料生產(chǎn)硫酸并綜合利用燒渣(主要含F(xiàn)qO、、AIQ3、SiO?等)制備FeQ,的

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98.3%的濃硫酸

硫鐵礦一X焙燒i|一,催化氧化|-H吸i攵I—>硫酸

NaOH溶液一?|浸取-“焙燒nl磁選iFe3O4

t

FeS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將硫鐵礦粉碎可增大“焙燒I”的反應速率

B.用NaOH溶液“浸取”的目的是將A12O3、SiO2轉化為可溶性鈉鹽

C.采用98.3%的濃硫酸“吸收”SO3,其主要目的是獲得更高濃度的硫酸

焙燒

D.“焙燒II”生成Fes?!狗磻幕瘜W方程式為FeS?+16Fe2O3—2SO2T+HFe3O4

11.碳酸錦[Ce2(CO3)3]是一種稀土材料,工業(yè)上常以氟碳鈾礦(主要成分為CeFCCh、BaO、SiCh)為原

料制備碳酸電市,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Na2s0“NaOHHC1

H2s0?溶液硫麻溶液溶液溶液

i,『工,廣I,

氟碳錦礦陵浸卜「還原-1—>|晨轉酸沒日

濾渣1濾液1濾渣2

NHHCO

T43

Cea(CO3)3"*----1沉淀卜---Geds'*-

濾液2

已知:①“酸浸”后鈾元素主要以[CeF42+的形式存在;②Ce3+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為Ce4+,兩者均能形

成氫氧化物沉淀;③“還原”時,加入硫JR(1)的目的是將[CeFzF+還原為Ce3+,硫版被

H2N—c—NH2

氧化為(SCN2H3)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為了使“焙燒”更充分,應當從焙燒室的底部通入空氣

B.“酸浸”的目的是除去氟碳錦礦中的BaO,因此“濾渣1”為BaSCU

C.加入硫版后發(fā)生“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SC(NH2)2+2[CeF2p+=(SCN2H3)2+2HF+2F+2Ce3+

D.“堿轉酸浸”最好隔絕空氣進行

12.下列物質(zhì)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xiàn)的是

A.Fe2O3(s)—>FeCl3(aq)―a?fFe(s)

52(8)2(g)

B.NH3-H2Q(aq)a*°>(NH4)2SO3(aq)0>(NH4)2SO4(aq)

c2(g)

C.Ca(ClO),(aq)°>HClO(aq)>O2(g)

D.CuSO4(aq)少量氨水>[Cu(NH3)/SO4(aq)葡萄糖㈤>C%O(s)

13.索爾維制堿法制備純堿的流程如圖所示,我國科學家侯德榜進行改進,去除“灰蒸”過程,利用母

液制備錢鹽,也稱聯(lián)合制堿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吸氨”和“碳酸化”所用NH3和CO2理論最佳物質(zhì)的量比為1:1

B.操作1可用于實驗室提純氫氧化鐵膠體

C.圖示的流程中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僅是NW

D.上述流程中“碳酸化”和“吸氨”這兩步工序可以互換

14.NO催化$02與5反應的物質(zhì)轉化關系如下。下列對該過程的分析不IE哪的是

A.a、c分別是。2、S°3

B.NO改變了SO^與Oz的反應歷程

C.NO既體現(xiàn)了還原性,又體現(xiàn)了氧化性

D.SO。與SOj分子中硫原子雜化軌道類型相同

15.在給定條件下,下列制備過程涉及的物質(zhì)轉化均能實現(xiàn)的是

A.H2so式濃)一B.Fe2O3>Fe>FeCl2

c2

C.NH3催湍、A>NO2jHNC>3D.NaCl0>NaHCO3Na2CO3

16.部分含Na或含Al物質(zhì)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口+3C--------------Q------

+1

0a...........:....i-

單質(zhì)氧化物堿

A可存在afefd的轉化

B.e和d均能與c溶液反應

C,工業(yè)上通過電解熔融e制備a

D.若b能與H?。反應生成O?,貝Ub中含共價鍵

17.部分含鐵或銅元素物質(zhì)的類別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描述一定不合理的是

類別

氧化物

單質(zhì)

0+1+2+3+4+5+6仍合價

A.將含h的飽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可制備膠體

B.一定條件下,f、g、h均可通過化合反應得到

C.b為紅色固體,在強酸性環(huán)境中可生成a和g

D.h、i具有強氧化性,均可用于自來水的消毒和凈水

18.下列結構或性質(zhì)內(nèi)容不能說明對應用途的是

A.氮氣中氮氮三鍵的鍵能大,可用作保護氣

B.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劑

C.單晶硅為空間網(wǎng)狀結構,可用作信息工業(yè)的半導體材料

D.竣基屬于親水基,接入纖維素等高分子材料能提高其吸水性能

19.下列關于N2的敘述中不思卿的是

A.雷雨天,空氣中的N?與。2可反應生成NO

B.N?與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屬于氮的固定

C.N2分子中。鍵與兀鍵的比值為2:1

D.N?既可作氧化劑又可作還原劑

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BDDAACABBC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

答案BCACAADCC

1.B

【詳解】A.淀粉在酸性或酶催化下水解生成麥芽糖,用大米制麥芽糖符合該過程,A正確;

B.次氯酸鈉的消毒作用源于其水解生成的HC10具有強氧化性,而非溶液呈堿性,B錯誤;

C.氮元素是植物合成蛋白質(zhì)、葉綠素等的必需元素,施氮肥解釋合理,C正確;

D.肥皂中的高級脂肪酸鈉含親水基(竣酸根)和疏水基(長鏈烷基),可乳化油污,解釋正確,D

正確;

故選Bo

2.D

【詳解】A.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開始發(fā)生反應為

Cl2+2NaOH=NaClO+NaCl+H2O,A正確;

B.25℃時,氯化鈉溶解度最小,隨反應進行,NaCl逐漸增多,則最先析出,B正確;

C.由于次氯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較大,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過濾,濾液降溫可析出

NaClO固體,C正確;

D.由于氫氧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較小,次氯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較大,在冷

卻結晶的過程中,NaClO會大量析出,氫氧化鈉則不會,D錯誤;

故選D。

3.D

【詳解】A.CaSCh溶液中存在一定濃度的Ca2+,飽和Na2sCU溶液中的SO;濃度較大,加入飽和Na2SO4

溶液可使Qc(CaSO4)>Ksp(CaSCU),溶液中出現(xiàn)CaSCU沉淀,但CaSO4和鹽酸不反應,第二步無法實

現(xiàn),A錯誤;

B.FeS2煨燒可生成SCh,SO2與濃硫酸不反應,不能得到SO3,B錯誤;

C.HC1O光照分解生成HC1和02,而非Cb,第一步錯誤,鐵在氯氣中點燃可得到氯化鐵,C錯誤;

D.CuSCU與過量氨水可反應生成[Cu(NH3)4]SO4溶液,加入乙醇可降低[Cu(NH3)4]SO4的溶解度,從

而析出[CU(NH3)/S(VH2O晶體,兩步均正確,D正確;

故選D。

4.A

【詳解】A.鐵粉與O2反應的性質(zhì)使其可用作吸氧劑,A正確;

B.MgO用作耐高溫材料是因其熔點高而非其難溶于水,B錯誤;

C.SO2可用作漂白劑是因為它能與某些有色物質(zhì)結合生成無色物質(zhì),不是因為其具有氧化性,C錯

誤;

D.NH3制硝酸是因其具有還原性,與它能形成分子間氫鍵無關,D錯誤;

故選A?

5.A

【詳解】A.漂白粉溶于水與二氧化碳發(fā)生的反應為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鈣在溶液中與二氧化碳

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次氯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O)2+CC)2+H2C)=CaCC)3J+2HCK),故A

正確;

B.實驗室制備氯氣的反應為二氧化錦與濃鹽酸共熱反應生成氯化錦、氯氣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

為MnO2+4H+2d=Mn+Cl2T+2H2O,故B錯誤;

C.催化劑作用下氨氣與氧氣共熱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但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不能與水

反應生成硝酸,故c錯誤;

D.硫在氧氣中燃燒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D錯誤;

故選A?

6.C

【分析】以硼精礦(主要成分為凡。3,含有少量AI2O3、SiO2,FeCk等)為原料制取NaBH4,由流程

可知,加NaOH溶解B?。?、A12O3,SiO2,將FeCb轉化成氫氧化鐵沉淀,則操作1為過濾,濾渣1

為Fe(OH)3;再加CaO將硅鋁沉淀,則操作2也為過濾,從而除去硅、鋁,最后反應1為NaBCh與

MgH2反應生成NaBH-以此來解答;

【詳解】A.由分析知,濾渣1的成分為Fe(OH)3,A錯誤;

B.濾渣2是NazOSCaOALCV^i。?,該物質(zhì)屬于硅酸鹽,B錯誤;

C.NaBH,具有優(yōu)良的還原性,易被氧氣氧化,故“制取”時必須在干燥無氧環(huán)境下進行,C正確;

D.硼精礦(主要成分為&O3,含有少量AIQS、竽。2、Fe。等)加NaOH溶解BQ、A12O3,SiO2,

分別生成NaBCh、NaAlCh、Na2SiO3,同時生成Fe(OH)3,該過程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加入CaO生

成NaQSCaOALOsFSiO2,該過程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Mgfh與NaBCh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

生成NaBH4和MgO,該過程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故上述流程涉及的反應不存在氧化還原反應,D

錯誤;

故選c。

7.A

【分析】甲、乙、丙、丁、戊、己為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常見物質(zhì),其中甲、乙、丙、戊在常溫下均為

氣體,甲和丁為原子總數(shù)不大于4的10e-分子,乙為單質(zhì),結合轉化關系分析可知,甲為NH3,乙為

02,丁為H2O,丙為NO,戊為NO2,己為HNO3,據(jù)此分析判斷。

【詳解】A.甲為NH3易溶于水,形成的一水合氨溶液顯堿性,故A正確;

B.丙與乙反應時生成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有明顯現(xiàn)象,故B錯誤;

C.氣體戊為NCh,二氧化氮和水反應,不能通過排水法收集,故C錯誤;

D.戊與丁生成己的反應為:3NO2+H2O=2HNO3+NO,不是化合反應,故D錯誤;

故選:Ao

8.B

【詳解】A.氧化鋁晶體內(nèi)作用力為離子鍵,鍵能較大,熔點較高,所以氧化鋁耐高溫,可做耐火材

料,A正確;

B.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B錯誤:

C.堿性氧化物CaO能與酸性氧化物SO,反應生成固態(tài)的鹽,因而可作為工業(yè)廢氣處理時的脫硫劑,

減少對大氣的污染,C正確;

D.ClZ與水反應產(chǎn)生HC1、HC1O,溶液中含有HC1使溶液顯酸性,而HC1O具有強氧化性,能夠?qū)?/p>

有色物質(zhì)氧化變?yōu)闊o色,因此飽和氯水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氯氣與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加入適量

NaHCOs固體,反應消耗HC1,使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導致溶液中c(HClO)增大,因而其漂白性增強,

D正確;

故答案選B。

9.B

【詳解】A.NZ分子中化學鍵為氮氮三鍵,。鍵與兀鍵的比為1:2,A正確;

B.反應j中2.24LN2。沒有注明標準狀況,無法計算,B錯誤;

C.反應c和反應k均為游離態(tài)氮轉化為化合態(tài)氮,是氮的固定,C正確;

D.反應g中NH;->NC>2,氮元素化合價升高,發(fā)生氧化反應,D正確;

故答案選B。

10.C

【分析】硫鐵礦(主要成分為FeS2)在空氣中焙燒,F(xiàn)e元素轉化為Fe2O3,S元素轉化為SO2,接觸室

中,在催化劑作用下SO2和02反應生成SO3,再用98.3%的硫酸吸收得到供稀釋用硫酸,焙燒I中

的AI2O3和SiCh可與NaOH反應,生成Na[Al(0H)4]\NazSiCh等可溶性鈉鹽,剩余固體為FezCh和

焙燒

FeS2,二者在焙燒II發(fā)生反應FeS2+16Fe2O3^2SO2T+nFe3CU,FesCU可以被磁鐵吸引,通過磁選

得到Fe3O4o

【詳解】A.粉碎硫鐵礦可以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A正確;

B.根據(jù)分析,用NaOH溶液“浸取”的目的是將AbCh和SiCh轉化為可溶性鈉鹽,B正確;

C.用98.3%的濃硫酸“吸收”S03的目的是避免形成酸霧,有利于SO3的吸收,C錯誤;

焙燒

D.根據(jù)分析,焙燒H發(fā)生的反應為FeS2+16Fe2O3^2SO2T+llFe3O4,D正確;

故選C。

11.B

【分析】氟碳電市礦(主要成分為CeFCCX,、BaO、SiO?)焙燒后,Ce元素被氧化,得到CeO?、CeR,

之后用稀硫酸浸取,得到的濾渣1為難溶物BaSO”和Si。。,濾液中主要含有[Ce月產(chǎn)等,相繼加入硫

版,根據(jù)題目已知信息可知Ce元素被還原為Ce3+,加入硫酸鈉,+3價Ce元素轉化為固體濾渣,依

次加入NaOH溶液和稀鹽酸,得到含Ce3+的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碳酸氫鏤,與Ce?+結合得到

Ce?(CO3)3沉淀。

【詳解】A.“焙燒”時,從焙燒室的底部通入空氣可以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焙燒更充分,A正

確;

B.氟碳電市礦中含有SiCh和BaO,“酸浸”時,硫酸會與BaO反應生成BaSCU,但SiCh難溶于硫酸,

故‘濾渣1”中應含有BaSO4和SiO2,B錯誤;

S

C.“還原”時,加入硫型II)的目的是將[CeF2]2+還原為Ce3+,硫版被氧化為(SCN2H3)2,

H2N—C—NH2

2+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SC(NHz1+2[CeF2]=(SOV2H3)2+2HF+2F-+2Ce3+,C正確;

D.Ce3+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為Ce4+,因此“堿轉酸浸”最好隔絕空氣進行,D正確;

故選B。

12.C

【詳解】A.FezCh與鹽酸反應生成FeCb溶液正確,但FeCb與Cu反應生成FeCL和CuCb,而非Fe

單質(zhì),第二步錯誤;A錯誤。

B.過量SO2與NH3H2O反應應生成NH4HSO3而非(NH4)2SC>3,第一步產(chǎn)物錯誤;B錯誤。

C.Ca(ClO)2與CO2反應生成HC1O正確,HC1O光照分解生成02正確;C正確。

D.少量氨水無法使CuSCU直接生成[Cu(NH3)4p+,需過量氨水,第一步條件錯誤;D錯誤。

故選C。

13.A

【分析】先使氨氣通入飽和食鹽水中而成氨鹽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沉淀和

氯化鏤溶液,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于碳酸鈣的分解,NaCl+NH3+H2O+CO2=NH4Cl+NaHCO3;,過濾得到

碳酸氫鈉,煨燒得到碳酸鈉,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循環(huán)使用,母液通過經(jīng)過灰蒸后產(chǎn)生的NH3可以

循環(huán)利用,據(jù)此分析。

【詳解】A.根據(jù)方程式NaCl+NH3+H2O+CO2=NH4Cl+NaHCO31可知,“吸氨”和“碳酸化”所用NH^和

CO?理論最佳物質(zhì)的量比為1:1,A正確;

B.操作1是過濾,實驗室提純氫氧化鐵膠體用滲析,B錯誤;

C.圖示的流程中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有NH3和C02,C錯誤;

D.氨氣溶解度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小,“碳酸化”和“吸氨”這兩步工序不能互換,D錯誤;

答案選A。

14.C

【分析】根據(jù)反應過程分析,SO2與。2反應生成SC)3,NO參與催化過程,a參與反應生成NCh(b),

所以a是O2,SO2與NCh反應生成SO3和NO,所以d是SO2,c是SO3。

【詳解】A.根據(jù)分析可知,A正確;

B.根據(jù)催化劑的作用原理,NO作為催化劑,改變了反應的途徑,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從而改變

了SO2與02的反應歷程,B正確;

C.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原理,NO與02反應時NO被氧化,體現(xiàn)還原性,NCh與S02反應生成NO,

并未體現(xiàn)NO的氧化性,C錯誤;

D.根據(jù)雜化軌道理論,SO2中S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是:2+1x(6-2x2)=3,是叩之雜化;SCh中S

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是:3+1x(6-3x2)=3,也是彤2雜化,D正確;

故選Co

15.A

【詳解】A.濃硫酸與碳加熱生成SCh,S02與H2s反應生成S,兩步均正確,A正確;

B.鋁熱反應生成Fe正確,但Fe與CL加熱生成FeCb錯誤(應生成FeCb),B錯誤;

C.NH3催化氧化生成NO正確,但NO不能直接與水反應生成HN03(需。2參與),C錯誤;

D.NaCl溶液直接通CO2無法生成NaHCCh(需先通NH3),D錯誤;

故選Ao

16.A

【分析】由圖可知a、b、c對應物質(zhì)分別為:Na、Na2O(或NazCh)、NaOH或a、e、d對應Al、

AI2O3、A1(OH)3O

【詳解】A.AI2O3無法直接轉化為A1(OH)3,e—d的轉化無法實現(xiàn),A錯誤;

B.AI2O3、A1(OH)3均可以與NaOH生成Na[Al(OH)4]和H2O,B正確;

C.工業(yè)上在冰晶石存在的條件下,通常電解AbCh來冶煉金屬Al,C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