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醫(yī)生命體征吸氧吸痰教案_第1頁
溫醫(yī)生命體征吸氧吸痰教案_第2頁
溫醫(yī)生命體征吸氧吸痰教案_第3頁
溫醫(yī)生命體征吸氧吸痰教案_第4頁
溫醫(yī)生命體征吸氧吸痰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案首頁第次課授課時間教案完成時間:2010年3月9日課程名稱護基年級專業(yè)、層次08護本仁護授課教室護理學基礎實驗室專業(yè)技術職務理論實驗實驗學時7教員授課題目(章、節(jié))生命體征測量/氧氣療法/氣管切開吸痰法基本教材或主要參考書護理學基礎李小寒第2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護理學基礎操作技術指南溫州醫(yī)學院自編2009年12月版教學目的與要求:學會生命體征的測量,體溫計消毒及檢查方法,血壓計的檢查方法學會鼻塞法給氧,熟悉鼻導管給氧法。能正確使用氧氣筒及中心供氧裝置。學會氣管切開吸痰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時間安排體溫計檢查、血壓計的檢查示教10分鐘生命體征測量示教20分鐘體溫計的消毒提問/講解5分鐘學生回示生命體征測量,教師點評回示、點評15分鐘氧氣筒、中心供氧裝置的介紹示教5分鐘鼻塞法給氧示教20分鐘鼻導管、面罩給氧法講解、觀看實物5分鐘學生回示回示、點評15分鐘電動吸引器、中心負壓裝置的介紹實物示教5分鐘氣管切開吸痰法示教20分鐘吸痰法回示回示、點評15分鐘學生練習練習、實驗指導145分鐘教學重點:1、生命體征的測量,體溫計消毒及檢查方法,血壓計的檢查方法2鼻塞法給氧3氣管切開吸痰法教學難點:1測量生命體征的注意事項2血壓計檢查方法3中途調節(jié)氧流量的方法4停止氧療時應先拔管5電動吸引器的使用與保養(yǎng),壓力的范圍教研室審閱意見:______(教研組長簽名)______(教研室主任簽名)年月日基本內容輔助手段和時間分配見附錄的操作流程小結復習思考題,作業(yè)題實施情況及分析生命體征測量[實驗目的]1.正確熟練掌握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方法,會判斷有無異常、學會動態(tài)監(jiān)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2.掌握熱型分析及伴隨癥狀,了解病人呼吸功能,間接了解病人的心臟情況。[實驗要求]1.用物準備符合操作需要。2.以正確的方法進行訓練。3.練習過程中進行自評、互評,不斷糾正偏差達到要求。[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項目內容分值注意事項自身準備衣帽整潔1,洗手2,戴口罩25用物準備清潔盒內裝有消毒體溫計、盛測溫后體溫計容器、消毒紗布、(若測肛溫,另備衛(wèi)生紙、潤滑劑、棉簽)、血壓計、聽診器、有秒針的表、記錄本、筆5環(huán)境準備整潔、安靜,安全2操 作流程清點體溫計數目2;檢查有無破損,水銀柱是否在35℃以下4*檢查血壓計橡膠管有無漏氣2,是否老化,水銀是否充足等24檢查方法核對,解釋2;詢問2;評估(影響因素,禁忌癥)26高熱病人容易驚厥也很容易咬碎體溫計協(xié)助取合適體位2,準確放置體溫計3(口溫,舌下熱窩:腋溫,腋窩,屈肘過胸;肛溫,涂潤滑油,插入肛門3-4cm)5囑病人手臂放舒適體位1;腕部伸展1;手掌朝下13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在橈動脈處3壓力適中,以能觸到橈動脈搏為宜2;計時30秒24仍做診脈狀2,測量呼吸13觀察胸腹部,一起一伏為1次2記錄脈搏、呼吸次數2也可于所有操作做完后記錄保肱動脈、右心房在同一水平2,摸清肱動脈搏動24打開血壓計,垂直放妥1;開啟水銀槽開關,檢查水銀柱是否在零點23*驅盡袖帶內氣體2;平整纏袖帶于肘窩上2―3cm,松緊以能插入一指為宜24戴好聽診器,胸件置于肱動脈搏動明顯處并固定22*關閉氣門1;充氣至肱動脈消失,再充氣使水銀柱升高30mmhg(4kpa)23*緩慢放氣以0.5kpa/s為宜2,目光平視13測聽,第一聲搏動為收縮壓1,搏動音突然變弱或消失為舒張壓12驅盡余氣1;傾斜血壓計45度,關閉水銀槽開關2;關氣門14協(xié)助衣著,安置體位2整理血壓計,用物等2按時取出體溫2(口溫3分鐘,肛溫3分鐘,腋溫10分鐘)2協(xié)助病人取舒適體位(若測肛溫,為其擦凈肛門)1用消毒紗布拭凈體溫計1;準確讀數23整理用物1,記錄病人血壓、體溫23消毒體溫計3、洗手14總體評價1、操作熟練、正確52、與病人溝通良好,有整體護理能力3、時間要求:8分鐘內5總分100[重點、難點]注意評估有無各種測溫方式的禁忌。測脈率時勿用拇指觸診。練習血壓測量時注氣不宜過猛或過高。如果發(fā)現血壓聽不清或異常時,應重新測量,應使水銀柱降至零度再測。測量完畢注意血壓計的保養(yǎng),切勿倒置或振蕩。鼻塞法給氧[實驗目的]糾正各種原因造成的缺氧狀態(tài),提高動脈血氧分壓(PaO2)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增加動脈血氧含量(CaO2)2.促進組織的新陳代謝,維持機體生命活動。[實驗要求]用物準備符合操作需要。按實驗指導手冊中的操作程序,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訓練。聯系過程中進行自評、互評,不斷糾正偏差達到要求[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項目內容分值注意事項自身準備衣帽整潔2,洗手2,戴口罩15用物準備氧氣供給裝置(氧氣筒或中心吸氧裝置)、氧氣流量表、濕化瓶(裝有1/3或1/2的濕化液)、扳手、“空”或“滿”的標志;治療盤:小藥杯(內盛冷開水)、橡膠排氣管、一次性吸氧鼻塞管、棉簽、膠布、別針、橡皮筋;用氧記錄單、筆;松節(jié)油、乙醇。(缺一樣扣0.5)5環(huán)境準備防火、防震、防熱、防油4吸氧*查氧氣筒“空”“滿”標志22推氧氣筒至床旁3,攜用物至床旁14注意節(jié)力與安全核對1、解釋12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呼吸狀態(tài),主要癥狀,相關因素,心理狀態(tài)33取舒適體位1,檢查鼻腔是否通暢2,清潔鼻腔1,必要時備膠布15沖塵23應告知病人1安裝氧氣表及濕化瓶44氧氣表應與地面垂直*關小開關2,開大開關2,開小開關,調節(jié)流量37流量根據病情調節(jié)連接排氣橡膠管1、玻璃接管1、鼻塞管13根據情況連接排氣橡膠管和玻璃接管,也可不連接試管道通暢性,有無漏氣2;濕潤鼻塞管24將鼻塞塞入已清潔的鼻孔內2固定好鼻塞管,將橡膠通氣管用別針固定于肩部衣服上3記錄2,掛用氧記錄單13用氧過程中注意觀察;缺氧癥狀;實驗室指標;裝置有無漏氣、是否通暢;有無氧療副作用出現4觀察缺氧癥狀有無改善2,根據病情調節(jié)氧流量24調節(jié)流量時應先分離玻璃接管,調節(jié)好后在接上鼻塞管停氧核對1,解釋12取下別針1、膠布1,用紗布包裹鼻塞管拔出1,分離鼻塞管1,擦凈面部15注意一定要先拔除鼻塞管,再關氧氣筒開關*關大開關2,放余氣2,拔出橡膠排氣管1,關小開關27為病人擦凈膠布痕跡1,協(xié)助病人取舒適體位1,整理床單位13卸表3,妥善處理用物1,洗手,記錄26綜合評價1.操作要求:動作節(jié)力,熟練,輕穩(wěn),準確5注意與病人互動,有整體護理能力其他要求:時間8分鐘5總分100[重點、難點]氧療時濕化瓶內裝1/3~1/2冷開水或蒸餾水。注意四防:防火、防油、防震、防熱。注意檢查氧氣筒的“空”“滿”標志。動作敏捷、節(jié)力。氣管內吸痰法[實驗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促進呼吸功能,改善通氣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實驗要求]1.自身準備,用物準備,病員準備,環(huán)境準備符合要求。2.操作熟練,操作中注意動態(tài)觀察病人。[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項目內容分值注意事項自身準備衣帽整潔2,洗手2,戴口罩15用物準備電動吸痰裝置1套、治療盤、無菌手套一只、一次性消毒杯一只、一次性吸痰管一根、無菌消毒罐鑷一副、無菌缸內盛有數塊紗布、彎盤一副(內盛有5ml注射器2副,一副中盛有祛痰藥水、一副中盛有盛有無菌生理鹽水)無菌生理鹽水1瓶、污物桶一只、碘伏、棉簽(缺一樣扣0.5)5環(huán)境準備操作前半小時禁止無關人員流動及清掃活動,安靜,安全5操作核對1解釋12評估病人呼吸音1、呼吸頻率1、咳嗽情況13檢查負壓吸引器(性能1、連接1、通暢性1)3調節(jié)負壓33將無菌生理鹽水倒入一次性消毒杯中(檢查2,無菌2,倒入2)6打開一次性吸痰管2,暴露末端1,放置妥當14右手戴上無菌手套2,保持無菌1,持吸痰管26另一手連接吸痰管1,并用拇指控制吸引閥門23試吸杯中無菌生理鹽水33揭紗布1,經導管插管至氣管內34拇指按壓側孔2,旋轉吸痰管2,邊吸邊退2,時間不超過15秒28手法正確抽吸生理鹽水沖洗吸痰管等(沖洗2,無倒流2)4痰液粘稠者,打開彎盤取出裝有祛痰藥的注射器(取出2,無污染2)4滴注藥液3,片刻后再吸引一次47注射生理鹽水作用還有刺激咳嗽,咳嗽后可以馬上吸痰,一般一根吸痰管不超過三次吸引。分離吸痰管1,脫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