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斜面_第1頁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斜面_第2頁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常考題之滑輪與斜面_第3頁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斜面_第4頁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斜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教科新版八年級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

斜面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5?長春模擬)國旗桿頂端裝有定滑輪,這是為了()

A.省力B.省距離

C.改變施力方向D.省功

2.(2025?周村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為鐵路輸電線的牽引裝置原理圖,采用墜蛇牽引來自動補償輸電線的張

緊,以此保障列車電極與輸電線的接觸。鋼繩通過滑輪組懸掛配重為6000N的墜坨,輸電線的一端P

點與B滑輪相連被張緊。若某段時間內(nèi)墜蛇豎直上升了10cm,不計滑輪和鋼繩自重、摩擦,下列說法

B.A滑輪是動滑輪

C.輸電線P端受到的拉力為3000N

D.輸電線P點向右移動了5cm

3.(2025?濱??h一模)用圖中的裝置來提升重物,既省力又改變力的方向為()

A.B.

4.(2025?沂水縣模擬)我國很早就有使用滑輪的記載。關(guān)于圖中使用滑輪提升重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是動滑輪,可以省力

B.甲圖是定滑輪,改變了用力方向

C.乙圖是定滑輪,可以省力

D.乙圖是動滑輪,改變了用力方向

5.(2025春?萊蕪區(qū)期中)騎自行車是一種有氧運動。騎自行車上坡時往往要走S形路線,如圖所示。與

走直線相比,選擇S形路線騎行的好處是()

A.省力B.省距離C.省功D.省時間

6.(2025春?洛龍區(qū)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B的重分別為30N、20N,滑輪重和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

忽略不計,此時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小洛用力F向左拉物體使物體A向左做勻速

直線運動,則()

A.小洛對物體A向左的拉力與繩子對物體向右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洛向左的拉力大小是20N

C.小洛向左的拉力大小是10N

D.當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B運動的速度是物體A運動速度的2倍

7.(2025?柳州一模)用圖中各機械分別把重物M緩慢提高,最省力的是()(不計摩擦及機械自重)

B.M

8.(2024?鹽城)下列挪動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A.nB.u

c.D.

多選題(共6小題)

(多選)9.(2024春?渝水區(qū)校級期中)在使用簡單機械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筷子時,阻力臂〉動力臂

B.動滑輪上承重的繩子股數(shù)n=5

使杠桿平衡兩次的拉力分別為Fl、F2,FI>F2

1

-

2

(多選)10.(2024春?張店區(qū)校級期中)小明用圖中的裝置提升重為400N的物體,不計摩擦、繩重和滑

輪自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個滑輪均為定滑輪

B.人將繩子拉過2m,物體上升1m

C.物體勻速上升時,人對繩子的拉力為200N

D.使用該裝置不但能省力,還能改變力的方向

(多選)H.(2024春?柳東新區(qū)校級期中)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拉動重為100N的物體A水平向左移

動2m,A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30N(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A.拉力F為50N

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

C.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拉力F為15N

(多選)12.(2024?東港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所示,用20N的拉力F向上拉動繩子,使重為50N的物體M

在2s內(nèi)勻速升高2m(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M

A.該滑輪組既省力又省距離

B.動滑輪重為10N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4m

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3m/s

(多選)13.(2024春?井岡山市期末)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能提起重15N的物體的簡單機械是

()

A.一個定滑輪B.一個動滑輪

C.杠桿D.斜面

(多選)14.(2024春?瑞昌市校級月考)如圖為一輛變速自行車,車身上涉及很多力與機械的知識。下列

有關(guān)分析正確的是()

A.它的車把可看作一個輪軸,是省力杠桿

B.它的后輪可看作一個輪軸,是省力杠桿

C.騎著它爬坡時,后軸應更換較大的齒輪

D.剎車時用力抓車閘,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二.填空題(共6小題)

15.(2025?錫山區(qū)三模)如圖甲,斜面長3m、高1m,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方向?qū)⒅貫?40N的木箱

勻速推到車上,此過程中木箱處于(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大小為No圖乙和圖丙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釘子,其中與斜面原理相同的是圖

(選填“乙”或“丙嘰甲乙丙

16.(2025春?湖南期中)如圖所示,重為20N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重為10N的物體B掛在滑輪M

下,每個滑輪重均為2N,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物體B恰好能勻速下降,則物體A所受的摩

擦力為N:物體B下降0.5m時,物體A滑動的距離為m。

A

\\\\\\\\\]

\[B

17.(2025?黃岡一模)如圖為某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漢代陶井模型,井架下方有一個可以轉(zhuǎn)動的滑輪,實際

使用時將系有繩子的水桶放入井中,繩子上端繞過滑輪,用力拉繩子即可汲水。該滑輪的作用

是。為防止手拉繩子打滑,汲水時應該選用表面較(選填“光滑”或“粗

糙”)的繩子。

/井架

18.(2024秋?亭湖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旗桿頂端的裝置屬于(定/動)滑輪。手拉彈簧測力

計1、2、3三個不同位置時的拉力大小相等,說明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o螺絲釘是一

種類似斜面的機械,螺紋(密/?。┮恍┑穆萁z釘擰起來更省力。

19.(2025?惠州模擬)小明參加農(nóng)耕文化研學活動,看到如圖甲所示的風扇車。查資料知,我國西漢時已

有風扇車,它由車架、風扇(含搖桿)、喂料斗及出糧口等構(gòu)成,主要用于清除谷物顆粒中的雜物及空

癟谷。

(1)如圖乙為風扇示意圖,風扇中的搖桿和扇葉組成一個輪軸,它相當于一個杠桿,若增

大搖桿力臂L的長度,則完成同樣工作將更(前兩空均選填“省力”或“費力”),請舉出

生活中使用輪軸模型的一個例子,如=

(2)風扇車工作時,空癟谷從出風口(2被吹出,絕大部分飽滿谷粒從出糧口(選填"A”或

“B”)落下,說明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越不容易改變。

(3)如圖丙所示,變速自行車的牙盤與風扇車的風扇原理相似,牙盤有外牙盤甲和內(nèi)牙盤乙;相同情

況下,若要更省力,則鏈條應連在牙盤(選填“甲”或“乙")±o

喂料斗

甲乙丙

20.(2025?蜀山區(qū)二模)如圖所示,A、B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分別用FA、FB將A、B兩物體勻速拉

到斜面頂端,斜面光滑,則FAFB(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作圖題(共1小題)

21.(2025?東莞市校級模擬)小林站在某一平臺上,想用如圖所示的滑輪將重物A拉起,請畫出最省力的

繞線方式。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物理教科新版八年級期末必刷??碱}之滑輪與

斜面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8小題)

題號12345678

答案CDCAABDA

二.多選題(共6小題)

題號91011121314

答案ACBCDCDBDBCDACD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5?長春模擬)國旗桿頂端裝有定滑輪,這是為了()

A.省力B.省距離

C.改變施力方向D.省功

【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定滑輪的特點和功的原理。

【解答】解: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使用定滑輪時也不例外;

旗桿上裝有定滑輪,利用它來升國旗時,人可以在旗桿下面往下拉動,使國旗向上運動,達到改變施加

力方向的目的;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定滑輪的使用特點,就是能改變力的方向,達到使用方便的目的。

2.(2025?周村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為鐵路輸電線的牽引裝置原理圖,采用墜坨牽引來自動補償輸電線的張

緊,以此保障列車電極與輸電線的接觸。鋼繩通過滑輪組懸掛配重為6000N的墜坨,輸電線的一端P

點與B滑輪相連被張緊。若某段時間內(nèi)墜坨豎直上升了10cm,不計滑輪和鋼繩自重、摩擦,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B.A滑輪是動滑輪

C.輸電線P端受到的拉力為3000N

D.輸電線P點向右移動了5cm

【分析】(1)使用過程中,固定不動的滑輪是定滑輪,滑輪和物體一起移動的是動滑輪;

(2)根據(jù)滑輪組裝置確定繩子股數(shù),不計滑輪和鋼繩自重、摩擦,可得G=^FP,據(jù)此求輸電線P端受

到的拉力大?。?/p>

(3)根據(jù)h=nsP求出輸電線P端向左移動的距離。

【解答】解:AB、由圖可知,A滑輪固定不動,是定滑輪;B滑輪隨輸電線一起移動,是動滑輪,故

AB錯誤;

C、由圖可知,n=2,不計滑輪和鋼繩自重、摩擦,根據(jù)G=^FP可知,輸電線P端受到的拉力為:

4

Fp=nGffi=2X6000N=1.2X10N,故C錯誤;

D、根據(jù)h=nsp可知,輸電線P端向左移動的距離為:

sp=-=、=5cm,故D正確。

n1°2;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水平使用滑輪組時拉力與提升物重的關(guān)系以及拉力端移動距離與物體升高高度的關(guān)

系,注意與豎直使用滑輪組的區(qū)別。

3.(2025?濱??h一模)用圖中的裝置來提升重物,既省力又改變力的方向為()

【分析】定滑輪的工作特點是:不省力也不費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動滑輪的工作特點是:省一半的力但費距離,并且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工作特點是:可以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的作用方向。

【解答】解:A、圖中是定滑輪,不省力,不符合題意;

B、圖中是動滑輪,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不符合題意;

C、圖中是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因拉力方向向下,達到既省力又改變力的方向,符

合題意;

D、圖中是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因拉力方向向上,達到最省力,但沒有改變力的方

向,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工作特點,滑輪組的工作時可以達到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

的方向。

4.(2025?沂水縣模擬)我國很早就有使用滑輪的記載。關(guān)于圖中使用滑輪提升重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w

A.甲圖是動滑輪,可以省力

B.甲圖是定滑輪,改變了用力方向

C.乙圖是定滑輪,可以省力

D.乙圖是動滑輪,改變了用力方向

【分析】(1)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2)動滑輪可以省力,費距離,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解答】解:AB、甲圖的滑輪是動滑輪,可以省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故A正確,B錯誤;

CD、乙圖中的滑輪是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C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及應用,屬于基礎(chǔ)性題目。

5.(2025春?萊蕪區(qū)期中)騎自行車是一種有氧運動。騎自行車上坡時往往要走S形路線,如圖所示。與

走直線相比,選擇S形路線騎行的好處是()

A.省力B.省距離C.省功D.省時間

【分析】根據(jù)功的原理可以知道,在做功一定的情況下,如果費距離就一定能夠省力,所以騎自行車上

坡的人常走“S”型路線可以省力

【解答】解:騎自行車上坡時要走“S”形路線,是利用斜面原理;

上坡時,不管路線如何,自行車上升的高度不變,走S形路線所走的路線較長,相當于增長了斜面的長

度,由功的原理知,斜面越長越省力。

故選:Ao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jié)合功的原理進行分析求解,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6.(2025春?洛龍區(qū)期中)如圖所示,物體A、B的重分別為30N、20N,滑輪重和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

忽略不計,此時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小洛用力F向左拉物體使物體A向左做勻速

直線運動,則()

A.小洛對物體A向左的拉力與繩子對物體向右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小洛向左的拉力大小是20N

C.小洛向左的拉力大小是10N

D.當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B運動的速度是物體A運動速度的2倍

【分析】(1)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由圖知,此滑輪組由2段繩子承擔物重,滑

輪重和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忽略不計,所以F=^GB,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確定出摩擦力的大??;物體

A勻速直線向左運動時,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作用,這三個力平衡,

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求出拉力的大?。?/p>

(2)根據(jù)VA=IIVB分析回答。

【解答】解:ABC、滑輪重和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忽略不計,由圖知,此滑輪組由2段繩子承擔B

物體的重力,

11

所以物體A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繩子上的拉力FA=*GB=Ix20N=10N;

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在水平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和繩對A的拉力平衡,所以f=FA=10N,方向

水平向左;

若使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A受向左的拉力F、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右的繩子拉力FA,因此

小洛對物體A向左的拉力與繩子對物體向右的拉力不是一對平衡力;因A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和接觸

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則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為10N),

因A處于平衡狀態(tài)且繩子上的拉力大小不變,則由力的平衡條件可得向左的拉力:F=FA+f=10N+10N

=20N,故AC錯誤,B正確;

1

D、當物體A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根據(jù)VA=I1VB可知,VB=]VA,即物體B運動的速度是物體A運

動速度的/倍,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此題考查了滑輪組的省力特點及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能夠判斷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解決

此題的關(guān)鍵。

7.(2025?柳州一模)用圖中各機械分別把重物M緩慢提高,最省力的是()(不計摩擦及機械自重)

【分析】緊扣各機械的特點,判斷省力情況,明確各種裝置的特點是關(guān)鍵。

【解答】解:圖A中,由于斜面長是斜面高的2倍,所以可省一半的力;

圖B中,是由3股繩子組成的滑輪組,可省三分之一的力;

圖C中,是定滑輪,不省力;

圖D中,是動力臂為阻力臂4倍的杠桿,所以可以省四分之三的力;

綜上,最省力的是D,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機械省力的判斷。

8.(2024?鹽城)下列挪動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分析】定滑輪不省力,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省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解答】解:A、該方法相當于使用了動滑輪,可以省力,故A符合題意;

B、該方式使用的是定滑輪,不省力,故B不符合題意;

C、該方式相當于用一根繩子直接拉石墩,不省力,故C不符合題意;

D、該方式相當于用雙股繩子拉石墩,不省力,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及應用,屬于基礎(chǔ)性題目。

多選題(共6小題)

(多選)9.(2024春?渝水區(qū)校級期中)在使用簡單機械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使用筷子時,阻力臂〉動力臂

橫梁-

地面梃6N\

B.動滑輪上承重的繩子股數(shù)n=5

使杠桿平衡兩次的拉力分別為Fi、F2,FI>F2

1

D-

2

【分析】(1)結(jié)合圖片和生活經(jīng)驗,先判斷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guān)系,再判斷它

是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

(2)判斷動滑輪承重的繩子股數(shù)是動滑輪上有幾段繩子;

(3)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時,動力臂越小,動力越大;

(4)水平使用動滑輪拉動物體時,拉力大小等于物體受到摩擦力的二分之一。

【解答】解:A、使用筷子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故A正確;

B、由圖可知,動滑輪承重的繩子股數(shù)為4股,故B錯誤;

C、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逐漸向左轉(zhuǎn)動時,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臂變小,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iLi

=F2L2可知,動力變大,所以F1>F2,故C正確;

D、由圖可知,動滑輪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移動,物體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的作

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故F=#,故D錯誤。

故選:ACo

【點評】本題考查了杠桿分類、杠桿的平衡條件的應用、水平使用動滑輪拉力的計算、使用滑輪組承擔

物重繩子股數(shù)的判定,屬于基礎(chǔ)題目。

(多選)10.(2024春?張店區(qū)校級期中)小明用圖中的裝置提升重為400N的物體,不計摩擦、繩重和滑

輪自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兩個滑輪均為定滑輪

B.人將繩子拉過2m,物體上升1m

C.物體勻速上升時,人對繩子的拉力為200N

D.使用該裝置不但能省力,還能改變力的方向

【分析】(1)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的滑輪為定滑輪,軸的位置隨被拉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稱為動滑輪;

(2)由圖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2,拉力端移動距離$=!±,據(jù)此求物體上升的高度;

(3)不計摩擦、繩重和滑輪自重,物體勻速上升時,人對繩子的拉力F=:G;

(4)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使用定滑輪能改變力的方向,因此該滑輪組不但能省力,還能改變力的方向。

【解答】解:A、由圖可知,上面的滑輪的軸的位置固定不動,為定滑輪;下面的滑輪隨被拉物體一起

運動,為動滑輪,故A錯誤;

B、由圖可知,n=2,拉力端移動距離s=nh=2h,物體上升:/=々x2zn=lzn,故B正確;

11

C、不計摩擦、繩重和滑輪自重,物體勻速上升時,人對繩子的拉力為尸=(G=/x400N=200N,

故C正確;

D、使用該滑輪組既能省力,也能改變力的方向,故D正確。

故選:BCDo

【點評】本題考查了動滑輪和定滑輪的區(qū)別,以及使用滑輪組時s=nh的應用、拉力的計算,屬于基礎(chǔ)

題目。

(多選)11.(2024春?柳東新區(qū)校級期中)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勻速拉動重為100N的物體A水平向左移

動2m,A受到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30N(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A.拉力F為50N

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6m

C.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拉力F為15N

【分析】(1)由圖示可知,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段數(shù)為2,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根

據(jù)F=上求出拉力的大?。?/p>

(2)根據(jù)s繩=2s物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3)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據(jù)此判斷摩擦力的方向。

【解答】解:AD.由圖可知,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段數(shù)n=2,不計滑輪和繩重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

拉力的大小

11

尸=2/=2義30N=15N,故A錯誤,D正確;

B.由圖示可知,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段數(shù)為2,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s繩=2s物=2X2m=4m,故B錯誤;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由于物體A向左運動,因此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

向右,故C正確。

故選:CDo

【點評】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組時拉力的計算、摩擦力方向的判斷以及自由端移動的距離,關(guān)鍵會從圖

中讀出作用在動滑輪上繩子的段數(shù)。

(多選)12.(2024?東港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所示,用20N的拉力F向上拉動繩子,使重為50N的物體M

在2s內(nèi)勻速升高2m(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滑輪組既省力又省距離

B.動滑輪重為10N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4m

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3m/s

【分析】(1)任何機械都不能既省力又省距離;

(2)不計繩重及摩擦,由F=W(G+G動)變形公式6動=曲-6進行計算;

(3)根據(jù)s=nh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4)根據(jù)v繩求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解答】解:A、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力又省距離,故A錯誤;

B、由圖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n=3,不計繩重及摩擦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F=W(G+G動),

則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nF-G=3X20N-50N=10N,故B正確;

C、繩子移動距離s=nh=3X2m=6m,故C錯誤;

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v繩=左=嬖=3m/s,故D正確;

故選:BDo

【點評】本次考查了滑輪組的相關(guān)計算公式,屬于中檔題。

(多選)13.(2024春?井岡山市期末)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能提起重15N的物體的簡單機械是

()

A.一個定滑輪B.一個動滑輪

C.杠桿D.斜面

【分析】根據(jù)拉力與物重判斷是否省力,根據(jù)機械的省力情況分析。

【解答】解:用10N的拉力能提起重15N的物體,拉力小于物體的重力,故使用的機械一定是能省力

的機械,而在動滑輪、定滑輪、杠桿和斜面中,只有定滑輪是等臂杠桿,不能省力,其他都可以省力,

能達到目的,所以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體。

故選:BCDo

【點評】本題考查機械的省力情況,屬于基礎(chǔ)題。

(多選)14.(2024春?瑞昌市校級月考)如圖為一輛變速自行車,車身上涉及很多力與機械的知識。下列

有關(guān)分析正確的是()

A.它的車把可看作一個輪軸,是省力杠桿

B.它的后輪可看作一個輪軸,是省力杠桿

C.騎著它爬坡時,后軸應更換較大的齒輪

D.剎車時用力抓車閘,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

【分析】(1)①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桿,動力臂

等于阻力臂。

(2)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

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解答】解:A.車把在使用時是輪軸,在輪上用力是一個省力輪軸,故A正確;

B.變速自行車的后輪可看作是一個輪軸,由于動力作用在軸上,所以是費力的,故B錯誤;

C.騎著它爬坡時,后軸的齒輪應更換較大的,因為齒輪半徑相當于動力臂,齒輪越大,動力臂越大,

爬坡更容易一些,故C正確;

D.剎車時用力抓車閘,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故D正確。

故選:ACDo

【點評】此題考查了杠桿的分類及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屬于基礎(chǔ)知識。

三.填空題(共6小題)

15.(2025?錫山區(qū)三模)如圖甲,斜面長3m、高1m,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方向?qū)⒅貫?40N的木箱

勻速推到車上,此過程中木箱處于平衡(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大小為120No圖乙和圖丙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釘子,其中與斜面原理相同的是圖乙(選

填“乙”或"丙”)。甲乙丙

【分析】(1)平衡狀態(tài)是指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利用W=Gh求出有用功,利用W=Fs求出總功;利用有用功加上額外功等于總功求出額外功,

再利用W=fs求摩擦力;

(3)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緩,越省力,但同時越費距離。

【解答】解:(1)沿斜面方向?qū)⒛鞠鋭蛩偻频杰嚿?,此過程中木箱處于平衡狀態(tài);

(2)對箱子做的有用功:W<=Gh=840NXlm=840J,

利用斜面做的總功:W總=Fs=400NX3m=l200J;

因為W總=W有用+W額,

所以W額=N總-W有用=1200J-840J=360J,

由Wg5=fs得摩擦力:f=T=舞=120N。

(3)圖乙和圖丙所示為生活中常見的兩種釘子,其中圖乙的螺絲釘上的一圈圈螺紋的相當于斜面,使

用斜面可以省力,所以與斜面原理相同的是圖乙。

故答案為:平衡;120;乙。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摩擦力的計算、斜面及其應用,熟練掌握相關(guān)公式和原理是關(guān)鍵。

16.(2025春?湖南期中)如圖所示,重為20N的物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重為10N的物體B掛在滑輪M

下,每個滑輪重均為2N,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物體B恰好能勻速下降,則物體A所受的摩

擦力為6N:物體B下降0.5m時,物體A滑動的距離為1m。

【分析】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的繩子股數(shù),當物體B勻速下降時,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根

據(jù)F=[(G+G動)求A端繩子的拉力;A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A受到的摩擦力;

根據(jù)s=nh可知物體A滑動的距離。

【解答】解:由圖可知,動滑輪上的繩子股數(shù)n=2,

當物體B勻速下降時,不計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

A端繩子的拉力為:

11

FA=-(GB+G動)=4x(10N+2N)=6N,

n2.

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受到的拉力與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

故物體A所受的摩擦力為f=FA=6N;

物體A滑動的距離:s=nh=2X0.5m=lmo

故答案為:6;lo

【點評】本題考查使用滑輪組時有關(guān)力、距離的計算和定滑輪的作用,以及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難度

一般。

17.(2025?黃岡一模)如圖為某博物館收藏的一件漢代陶井模型,井架下方有一個可以轉(zhuǎn)動的滑輪,實際

使用時將系有繩子的水桶放入井中,繩子上端繞過滑輪,用力拉繩子即可汲水。該滑輪的作用是改

變力的方向-為防止手拉繩子打滑,汲水時應該選用表面較粗糙(選填“光滑”或“粗糙”)

的繩子。

/井架

【分析】定滑輪是指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

的粗糙程度,可增大摩擦力。

【解答】解:由題意知,井架上的滑輪是定滑輪,它的作用主要是為了改變力的方向;

為防止手拉繩子打滑,汲水時應該選用表面較粗糙的繩子,這樣在壓力一定時,可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為:改變力的方向;粗糙。

【點評】本題考查了對定滑輪的認識,對增大摩擦力方法的應用,屬基礎(chǔ)題,難度不大。

18.(2024秋?亭湖區(qū)校級期末)如圖所示,旗桿頂端的裝置屬于定(定/動)滑輪。手拉彈簧測力

計1、2、3三個不同位置時的拉力大小相等,說明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o螺絲釘是一種

類似斜面的機械,螺紋密(密/稀)一些的螺絲釘擰起來更省力。

【分析】(1)軸固定不變的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也不費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2)螺絲釘上的一圈圈螺紋的長相當于斜面的長度,斜面是一種變形的杠桿。

【解答】解:(1)由圖可知該滑輪是定滑輪;

由題知,手拉彈簧測力計1、2、3三個不同位置時的拉力大小相等,說明使用定滑輪不能改變力的大小,

只能改變力的方向。

(2)螺絲釘上的一圈圈螺紋的長相當于斜面的長度,斜面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因此螺絲釘是被擰成圓

柱形的類似斜面的機械;螺絲釘螺紋密、螺線長,相當于斜面較長,使用起來更省力。

故答案為:定;方向;密。

【點評】此題考查了定滑輪、斜面,是我們?nèi)粘I钪谐?/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