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醫(yī)經(jīng)典選讀考試題庫本文借鑒了近年相關經(jīng)典試題創(chuàng)作而成,力求幫助考生深入理解測試題型,掌握答題技巧,提升應試能力。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50題)1.《黃帝內經(jīng)》中,哪一項不是“五運六氣”的內容?A.木火土金水B.風寒暑濕燥C.陰陽表里D.太陽少陽陽明2.《傷寒論》中,太陽病初起,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疼,應首選哪方治療?A.桂枝湯B.麻黃湯C.小柴胡湯D.大承氣湯3.《金匱要略》中,治療胸痹心痛,陽氣不通者,應首選哪方?A.桃核承氣湯B.烏頭赤石脂丸C.越鞠丸D.旋覆代赭石湯4.《溫病條辨》中,治療春溫初起,發(fā)熱口渴,頭痛昏蒙,應首選哪方?A.桑菊飲B.銀翹散C.清營湯D.犀角地黃湯5.《本草綱目》中,下列哪味藥不是“四氣五味”中的五味?A.辛B.咸C.酸D.苦6.《神農本草經(jīng)》中,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下列哪味藥屬于上品?A.黃連B.人參C.大黃D.芫花7.《內經(jīng)》中,下列哪一項不是“五臟”?A.心B.肝C.肺D.膽8.《難經(jīng)》中,下列哪一項不是“八會穴”?A.眼會B.鼻會C.口會D.耳會9.《針灸甲乙經(jīng)》中,治療中風失語,應首選哪穴?A.百會B.啞門C.通里D.神門10.《推拿指南》中,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應首選哪法?A.擦法B.按法C.推法D.搓法11.《醫(yī)林改錯》中,下列哪一項不是王清任所提出的病因?A.氣虛B.血瘀C.濕熱D.風寒12.《本草經(jīng)集注》中,下列哪味藥不是“君臣佐使”中的君藥?A.當歸B.川芎C.白芍D.生地13.《傷寒論》中,治療少陽病,寒熱往來,胸脅苦滿,應首選哪方?A.桂枝湯B.麻黃湯C.小柴胡湯D.大承氣湯14.《金匱要略》中,治療婦人癥瘕,積聚,應首選哪方?A.桃核承氣湯B.烏頭桂枝湯C.半夏厚樸湯D.大建中湯15.《溫病條辨》中,治療暑溫初起,發(fā)熱面赤,口渴,煩躁,應首選哪方?A.桑菊飲B.銀翹散C.清營湯D.犀角地黃湯16.《本草綱目》中,下列哪味藥不是“升降浮沉”中的升浮藥?A.薄荷B.桂枝C.白術D.黃芩17.《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味藥不是“七情影響”中的喜藥?A.人參B.黃芪C.大棗D.當歸18.《內經(jīng)》中,下列哪一項不是“六腑”?A.膽B(tài).胃C.腎D.小腸19.《難經(jīng)》中,下列哪一項不是“十二經(jīng)脈”?A.手太陰肺經(jīng)B.足陽明胃經(jīng)C.足厥陰肝經(jīng)D.手少陽三焦經(jīng)20.《針灸甲乙經(jīng)》中,治療胃痛,應首選哪穴?A.中脘B.足三里C.內關D.商丘21.《推拿指南》中,治療咳嗽,應首選哪法?A.擦法B.按法C.推法D.搓法22.《醫(yī)林改錯》中,下列哪一項不是趙獻可所提出的病因?A.氣虛B.血瘀C.濕熱D.風寒23.《本草經(jīng)集注》中,下列哪味藥不是“四性”中的溫性藥?A.附子B.干姜C.肉桂D.黃芩24.《傷寒論》中,治療陽明病,身熱汗出,口渴喜飲,應首選哪方?A.桂枝湯B.麻黃湯C.大承氣湯D.白虎湯25.《金匱要略》中,治療胸痹心痛,痰濁阻滯者,應首選哪方?A.桃核承氣湯B.越鞠丸C.旋覆代赭石湯D.烏頭赤石脂丸26.《溫病條辨》中,治療暑濕初起,發(fā)熱惡寒,頭重昏蒙,應首選哪方?A.桑菊飲B.銀翹散C.三仁湯D.犀角地黃湯27.《本草綱目》中,下列哪味藥不是“歸經(jīng)”中的心經(jīng)藥?A.當歸B.麻黃C.遠志D.柏子仁28.《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味藥不是“相使配伍”中的佐藥?A.黃芩B.黃連C.梔子D.甘草29.《內經(jīng)》中,下列哪一項不是“七情”?A.喜B.怒C.憂D.痛30.《難經(jīng)》中,下列哪一項不是“奇經(jīng)八脈”?A.任脈B.督脈C.足厥陰肝經(jīng)D.沖脈31.《針灸甲乙經(jīng)》中,治療脅肋脹痛,應首選哪穴?A.期門B.太沖C.行間D.足三里32.《推拿指南》中,治療腹瀉,應首選哪法?A.擦法B.按法C.推法D.搓法33.《醫(yī)林改錯》中,下列哪一項不是張錫純所提出的病因?A.氣虛B.血瘀C.濕熱D.風寒34.《本草經(jīng)集注》中,下列哪味藥不是“四氣”中的寒性藥?A.黃連B.黃芩C.梔子D.附子35.《傷寒論》中,治療太陰病,腹?jié)M欲吐,食不下,自利,應首選哪方?A.桂枝湯B.麻黃湯C.四逆湯D.小建中湯36.《金匱要略》中,治療婦人雜病,經(jīng)水不利下,少腹?jié)M,應首選哪方?A.桃核承氣湯B.大建中湯C.當歸芍藥散D.半夏厚樸湯37.《溫病條辨》中,治療暑燥傷肺,咳血,應首選哪方?A.桑菊飲B.銀翹散C.清營湯D.化斑湯38.《本草綱目》中,下列哪味藥不是“五味”中的酸味藥?A.醋B.醉草C.柿子D.甘草39.《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味藥不是“五色”中的白色藥?A.茯苓B.白術C.大棗D.黃芩40.《內經(jīng)》中,下列哪一項不是“五聲”?A.呼B.笑C.歌D.哭41.《難經(jīng)》中,下列哪一項不是“九宮八卦”?A.乾B.坤C.震D.手太陰肺經(jīng)42.《針灸甲乙經(jīng)》中,治療失眠,應首選哪穴?A.百會B.安神C.神門D.三陰交43.《推拿指南》中,治療遺尿,應首選哪法?A.擦法B.按法C.推法D.搓法44.《醫(yī)林改錯》中,下列哪一項不是王清任所提出的治療方法?A.活血化瘀B.補氣養(yǎng)血C.清熱解毒D.理氣止痛45.《本草經(jīng)集注》中,下列哪味藥不是“相畏配伍”中的畏藥?A.甘草B.生姜C.大蒜D.半夏46.《傷寒論》中,治療少陰病,無熱惡寒,脈微細,應首選哪方?A.桂枝湯B.麻黃湯C.四逆湯D.附子湯47.《金匱要略》中,治療婦人產(chǎn)后發(fā)熱,小腹疼痛,應首選哪方?A.桃核承氣湯B.大建中湯C.當歸生姜羊肉湯D.半夏厚樸湯48.《溫病條辨》中,治療秋燥傷肺,干咳少痰,應首選哪方?A.桑菊飲B.銀翹散C.清燥救肺湯D.犀角地黃湯49.《本草綱目》中,下列哪味藥不是“升降浮沉”中的浮沉藥?A.薄荷B.桂枝C.白術D.黃芩50.《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味藥不是“七情影響”中的怒藥?A.人參B.黃芪C.大棗D.柴胡二、多選題(每題3分,共50題)1.《黃帝內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五運六氣”的內容?A.木火土金水B.風寒暑濕燥C.陰陽表里D.太陽少陽陽明2.《傷寒論》中,治療太陽病,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疼,可選用哪些方劑?A.桂枝湯B.麻黃湯C.小柴胡湯D.大承氣湯3.《金匱要略》中,治療胸痹心痛,可選用哪些方劑?A.桃核承氣湯B.烏頭赤石脂丸C.越鞠丸D.旋覆代赭石湯4.《溫病條辨》中,治療春溫初起,可選用哪些方劑?A.桑菊飲B.銀翹散C.清營湯D.犀角地黃湯5.《本草綱目》中,下列哪些屬于“四氣五味”中的五味?A.辛B.咸C.酸D.苦6.《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上品藥物?A.黃連B.人參C.大黃D.芫花7.《內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五臟”?A.心B.肝C.肺D.膽8.《難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八會穴”?A.眼會B.鼻會C.口會D.耳會9.《針灸甲乙經(jīng)》中,治療中風后遺癥,可選用哪些穴位?A.百會B.啞門C.通里D.神門10.《推拿指南》中,治療小兒常見病,可選用哪些方法?A.擦法B.按法C.推法D.搓法11.《醫(yī)林改錯》中,下列哪些屬于王清任所提出的病因?A.氣虛B.血瘀C.濕熱D.風寒12.《本草經(jīng)集注》中,下列哪些屬于“君臣佐使”中的臣藥?A.當歸B.川芎C.白芍D.生地13.《傷寒論》中,治療少陽病,可選用哪些方劑?A.桂枝湯B.麻黃湯C.小柴胡湯D.大承氣湯14.《金匱要略》中,治療婦人雜病,可選用哪些方劑?A.桃核承氣湯B.大建中湯C.當歸芍藥散D.半夏厚樸湯15.《溫病條辨》中,治療暑濕初起,可選用哪些方劑?A.桑菊飲B.銀翹散C.三仁湯D.犀角地黃湯16.《本草綱目》中,下列哪些屬于“升降浮沉”中的升浮藥?A.薄荷B.桂枝C.白術D.黃芩17.《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七情影響”中的喜藥?A.人參B.黃芪C.大棗D.當歸18.《內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六腑”?A.膽B(tài).胃C.腎D.小腸19.《難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奇經(jīng)八脈”?A.任脈B.督脈C.足厥陰肝經(jīng)D.沖脈20.《針灸甲乙經(jīng)》中,治療胃痛,可選用哪些穴位?A.中脘B.足三里C.內關D.商丘21.《推拿指南》中,治療咳嗽,可選用哪些方法?A.擦法B.按法C.推法D.搓法22.《醫(yī)林改錯》中,下列哪些屬于趙獻可所提出的病因?A.氣虛B.血瘀C.濕熱D.風寒23.《本草經(jīng)集注》中,下列哪些屬于“四性”中的溫性藥?A.附子B.干姜C.肉桂D.黃芩24.《傷寒論》中,治療陽明病,可選用哪些方劑?A.桂枝湯B.麻黃湯C.大承氣湯D.白虎湯25.《金匱要略》中,治療胸痹心痛,可選用哪些方劑?A.桃核承氣湯B.越鞠丸C.旋覆代赭石湯D.烏頭赤石脂丸26.《溫病條辨》中,治療暑濕初起,可選用哪些方劑?A.桑菊飲B.銀翹散C.三仁湯D.犀角地黃湯27.《本草綱目》中,下列哪些屬于“歸經(jīng)”中的心經(jīng)藥?A.當歸B.麻黃C.遠志D.柏子仁28.《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相使配伍”中的佐藥?A.黃芩B.黃連C.梔子D.甘草29.《內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七情”?A.喜B.怒C.憂D.痛30.《難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九宮八卦”?A.乾B.坤C.震D.手太陰肺經(jīng)31.《針灸甲乙經(jīng)》中,治療脅肋脹痛,可選用哪些穴位?A.期門B.太沖C.行間D.足三里32.《推拿指南》中,治療腹瀉,可選用哪些方法?A.擦法B.按法C.推法D.搓法33.《醫(yī)林改錯》中,下列哪些屬于張錫純所提出的治療方法?A.活血化瘀B.補氣養(yǎng)血C.清熱解毒D.理氣止痛34.《本草經(jīng)集注》中,下列哪些屬于“相畏配伍”中的畏藥?A.甘草B.生姜C.大蒜D.半夏35.《傷寒論》中,治療太陰病,可選用哪些方劑?A.桂枝湯B.麻黃湯C.四逆湯D.小建中湯36.《金匱要略》中,治療婦人雜病,可選用哪些方劑?A.桃核承氣湯B.大建中湯C.當歸芍藥散D.半夏厚樸湯37.《溫病條辨》中,治療暑燥傷肺,可選用哪些方劑?A.桑菊飲B.銀翹散C.清燥救肺湯D.犀角地黃湯38.《本草綱目》中,下列哪些屬于“五味”中的酸味藥?A.醋B.醉草C.柿子D.甘草39.《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五色”中的白色藥?A.茯苓B.白術C.大棗D.黃芩40.《內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五聲”?A.呼B.笑C.歌D.哭41.《難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九宮八卦”?A.乾B.坤C.震D.手太陰肺經(jīng)42.《針灸甲乙經(jīng)》中,治療失眠,可選用哪些穴位?A.百會B.安神C.神門D.三陰交43.《推拿指南》中,治療遺尿,可選用哪些方法?A.擦法B.按法C.推法D.搓法44.《醫(yī)林改錯》中,下列哪些屬于王清任所提出的治療方法?A.活血化瘀B.補氣養(yǎng)血C.清熱解毒D.理氣止痛45.《本草經(jīng)集注》中,下列哪些屬于“相畏配伍”中的畏藥?A.甘草B.生姜C.大蒜D.半夏46.《傷寒論》中,治療少陰病,可選用哪些方劑?A.桂枝湯B.麻黃湯C.四逆湯D.附子湯47.《金匱要略》中,治療婦人產(chǎn)后發(fā)熱,可選用哪些方劑?A.桃核承氣湯B.大建中湯C.當歸生姜羊肉湯D.半夏厚樸湯48.《溫病條辨》中,治療秋燥傷肺,可選用哪些方劑?A.桑菊飲B.銀翹散C.清燥救肺湯D.犀角地黃湯49.《本草綱目》中,下列哪些屬于“升降浮沉”中的浮沉藥?A.薄荷B.桂枝C.白術D.黃芩50.《神農本草經(jīng)》中,下列哪些屬于“七情影響”中的怒藥?A.人參B.黃芪C.大棗D.柴胡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50題)1.《黃帝內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學典籍。()2.《傷寒論》是張仲景所著,主要論述外感熱病。()3.《金匱要略》是張仲景所著,主要論述內科雜病。()4.《溫病條辨》是吳鞠通所著,主要論述溫熱病證。()5.《本草綱目》是李時珍所著,是我國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6.《神農本草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物學典籍。()7.《內經(jīng)》中的“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8.《難經(jīng)》中的“八會穴”是指八脈交會穴。()9.《針灸甲乙經(jīng)》是皇甫謐所著,是我國針灸學的總結性著作。()10.《推拿指南》是明代醫(yī)家所撰,主要論述推拿療法。()11.《醫(yī)林改錯》是王清任所著,主要論述血瘀證。()12.《本草經(jīng)集注》是陶弘景所著,是我國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13.《傷寒論》中的“五運六氣”是指五行和六氣。()14.《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是指婦科疾病。()15.《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暑熱和濕邪。()16.《本草綱目》中的“四氣五味”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和酸苦甘辛咸。()17.《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上品”是指功效最好的藥物。()18.《內經(jīng)》中的“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19.《難經(jīng)》中的“奇經(jīng)八脈”是指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20.《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是指筋肉經(jīng)絡。()21.《推拿指南》中的“按法”是指按揉穴位。()22.《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是指血液瘀滯。()23.《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24.《傷寒論》中的“陽明病”是指陽明經(jīng)證。()25.《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是指胸膈疼痛。()26.《溫病條辨》中的“暑燥”是指暑熱和燥邪。()27.《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28.《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29.《內經(jīng)》中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30.《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是指九宮和八卦。()31.《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是指經(jīng)脈上的穴位。()32.《推拿指南》中的“推法”是指推撫肌膚。()33.《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是指氣的功能不足。()34.《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是指一種藥物的毒性被另一種藥物降低。()35.《傷寒論》中的“少陰病”是指少陰經(jīng)證。()36.《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是指婦科疾病。()37.《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暑熱和濕邪。()38.《本草綱目》中的“四氣五味”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和酸苦甘辛咸。()39.《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上品”是指功效最好的藥物。()40.《內經(jīng)》中的“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41.《難經(jīng)》中的“奇經(jīng)八脈”是指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42.《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是指筋肉經(jīng)絡。()43.《推拿指南》中的“按法”是指按揉穴位。()44.《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是指血液瘀滯。()45.《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46.《傷寒論》中的“陽明病”是指陽明經(jīng)證。()47.《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是指胸膈疼痛。()48.《溫病條辨》中的“暑燥”是指暑熱和燥邪。()49.《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50.《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四、填空題(每題2分,共50題)1.《黃帝內經(jīng)》分為______和______兩部分。2.《傷寒論》中的“六經(jīng)辨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4.《溫病條辨》中的“三焦辨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5.《本草綱目》中的“四氣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神農本草經(jīng)》將藥物分為______、______、______三品。7.《內經(jīng)》中的“五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難經(jīng)》中的“八會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是指______、______。10.《推拿指南》中的“按法”是指______。11.《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是指______。12.《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是指______。13.《傷寒論》中的“陽明病”是指______。14.《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是指______。15.《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______。16.《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內經(jīng)》中的“七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是指______、______。20.《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是指______。21.《推拿指南》中的“推法”是指______。22.《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是指______。23.《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是指______。24.《傷寒論》中的“少陰病”是指______。25.《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是指______。26.《溫病條辨》中的“暑燥”是指______。27.《本草綱目》中的“四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君臣佐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內經(jīng)》中的“六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難經(jīng)》中的“奇經(jīng)八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是指______、______。32.《推拿指南》中的“按法”是指______。33.《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是指______。34.《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是指______。35.《傷寒論》中的“陽明病”是指______。36.《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是指______。37.《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______。38.《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內經(jīng)》中的“七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是指______、______。42.《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是指______。43.《推拿指南》中的“推法”是指______。44.《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是指______。45.《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是指______。46.《傷寒論》中的“少陰病”是指______。47.《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是指______。48.《溫病條辨》中的“暑燥”是指______。49.《本草綱目》中的“四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君臣佐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50題)1.簡述《黃帝內經(jīng)》的主要內容。2.簡述《傷寒論》的六經(jīng)辨證。3.簡述《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4.簡述《溫病條辨》中的三焦辨證。5.簡述《本草綱目》中的四氣五味。6.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將藥物分為三品的原因。7.簡述《內經(jīng)》中的五臟功能。8.簡述《難經(jīng)》中的八會穴。9.簡述《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和經(jīng)筋。10.簡述《推拿指南》中的按法。11.簡述《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證。12.簡述《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13.簡述《傷寒論》中的陽明病。14.簡述《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15.簡述《溫病條辨》中的暑濕證。16.簡述《本草綱目》中的五味。17.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18.簡述《內經(jīng)》中的七情影響。19.簡述《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20.簡述《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21.簡述《推拿指南》中的推法。22.簡述《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證。23.簡述《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24.簡述《傷寒論》中的少陰病。25.簡述《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26.簡述《溫病條辨》中的暑燥證。27.簡述《本草綱目》中的四氣。28.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君臣佐使。29.簡述《內經(jīng)》中的六腑功能。30.簡述《難經(jīng)》中的奇經(jīng)八脈。31.簡述《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32.簡述《推拿指南》中的按法。33.簡述《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證。34.簡述《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35.簡述《傷寒論》中的陽明病。36.簡述《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37.簡述《溫病條辨》中的暑濕證。38.簡述《本草綱目》中的五味。39.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40.簡述《內經(jīng)》中的七情影響。41.簡述《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42.簡述《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43.簡述《推拿指南》中的推法。44.簡述《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證。45.簡述《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46.簡述《傷寒論》中的少陰病。47.簡述《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48.簡述《溫病條辨》中的暑燥證。49.簡述《本草綱目》中的四氣。50.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君臣佐使。六、論述題(每題10分,共5題)1.論述《黃帝內經(jīng)》的哲學思想及其對中醫(yī)學的影響。2.論述《傷寒論》的六經(jīng)辨證體系及其臨床應用。3.論述《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辨證論治特點。4.論述《溫病條辨》中的三焦辨證體系及其臨床應用。5.論述《本草綱目》對中藥學發(fā)展的貢獻。答案與解析一、單選題答案與解析1.C《黃帝內經(jīng)》中,“五運六氣”不包括陰陽表里。2.B太陽病初起,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疼,應首選麻黃湯發(fā)汗解表。3.B胸痹心痛,陽氣不通者,應首選烏頭赤石脂丸溫陽止痛。4.B春溫初起,發(fā)熱口渴,頭痛昏蒙,應首選銀翹散辛涼透表。5.D“四氣五味”中的五味是酸、苦、甘、辛、咸。6.B人參屬于上品藥物,功效最好。7.D“五臟”不包括膽,膽屬于六腑。8.D“八會穴”不包括手太陰肺經(jīng)。9.B治療中風失語,應首選啞門穴通竅開音。10.C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應首選推法健脾和胃。11.A王清任提出的病因以氣虛為主。12.B川芎屬于臣藥,輔助君藥發(fā)揮功效。13.C少陽病,寒熱往來,胸脅苦滿,應首選小柴胡湯和解少陽。14.C婦人癥瘕,積聚,應首選半夏厚樸湯理氣化痰。15.C暑溫初起,發(fā)熱面赤,口渴,煩躁,應首選清營湯清營涼血。16.A薄荷屬于升浮藥,藥性向上向外。17.A人參屬于喜藥,能補氣益陽。18.C腎屬于六腑,不屬于五臟。19.D奇經(jīng)八脈不包括足厥陰肝經(jīng)。20.B治療胃痛,應首選足三里穴和胃止痛。21.C治療咳嗽,應首選推法宣肺止咳。22.B趙獻可提出的病因以血瘀為主。23.C黃芩屬于寒性藥,藥性寒涼。24.D陽明病,身熱汗出,口渴喜飲,應首選白虎湯清熱生津。25.C胸痹心痛,痰濁阻滯者,應首選旋覆代赭石湯降氣化痰。26.C暑濕初起,發(fā)熱惡寒,頭重昏蒙,應首選三仁湯宣暢氣機。27.D柏子仁不屬于心經(jīng)藥。28.D甘草屬于使藥,調和諸藥。29.D“七情”不包括痛。30.D奇經(jīng)八脈不包括手太陰肺經(jīng)。31.A治療脅肋脹痛,應首選期門穴疏肝理氣。32.C治療腹瀉,應首選推法健脾止瀉。33.D理氣止痛不是王清任所提出的治療方法。34.A甘草屬于畏藥,能減輕半夏的毒性。35.C太陰病,腹?jié)M欲吐,食不下,自利,應首選四逆湯溫中散寒。36.C婦人雜病,經(jīng)水不利下,少腹?jié)M,應首選當歸芍藥散養(yǎng)血調經(jīng)。37.C暑燥傷肺,干咳少痰,應首選清燥救肺湯清燥潤肺。38.D甘草不屬于酸味藥。39.D黃芩不屬于白色藥。40.D“五聲”不包括哭。41.D奇經(jīng)八脈不包括手太陰肺經(jīng)。42.C治療失眠,應首選神門穴安神定志。43.C治療遺尿,應首選推法溫腎固澀。44.C清熱解毒不是王清任所提出的治療方法。45.A甘草屬于畏藥,能減輕半夏的毒性。46.D附子湯適用于少陰病,四逆湯適用于太陰病。47.C婦人產(chǎn)后發(fā)熱,小腹疼痛,應首選當歸生姜羊肉湯溫經(jīng)散寒。48.C秋燥傷肺,干咳少痰,應首選清燥救肺湯清燥潤肺。49.A薄荷屬于升浮藥,藥性向上向外。50.D柴胡屬于怒藥,能疏肝解郁。二、多選題答案與解析1.ABCD《黃帝內經(jīng)》中,“五運六氣”包括木火土金水、風寒暑濕燥、陰陽表里、太陽少陽陽明。2.AB太陽病,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疼,可選用桂枝湯或麻黃湯發(fā)汗解表。3.ABC治療胸痹心痛,可選用桃核承氣湯、越鞠丸或旋覆代赭石湯。4.ABC春溫初起,可選用桑菊飲、銀翹散或清營湯。5.ABCD“四氣五味”中的五味是酸、苦、甘、辛、咸。6.BCD人參、大黃、芫花屬于上品藥物。7.ABC“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8.ABCD“八會穴”是指眼會、鼻會、口會、耳會。9.ABC治療中風后遺癥,可選用百會、啞門或通里穴。10.ABCD治療小兒常見病,可選用擦法、按法、推法或搓法。11.ABC王清任所提出的病因包括氣虛、血瘀或濕熱。12.BC臣藥輔助君藥發(fā)揮功效,包括白芍或生地。13.ABC少陽病,可選用桂枝湯或麻黃湯和解少陽,或小柴胡湯和解少陽。14.ABCD治療婦人雜病,可選用桃核承氣湯、大建中湯或當歸芍藥散,或半夏厚樸湯。15.ABC暑濕初起,可選用桑菊飲、銀翹散或三仁湯。16.AB升浮藥藥性向上向外,包括薄荷或桂枝。17.ABC喜藥能補氣益陽,包括人參、黃芪或大棗。18.ABCD“六腑”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19.ABCD奇經(jīng)八脈是指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20.ABCD治療胃痛,可選用中脘、足三里、內關或商丘穴。21.ABCD治療咳嗽,可選用擦法、按法、推法或搓法。22.ABC趙獻可提出的病因包括氣虛、血瘀或濕熱。23.ABCD溫性藥藥性溫熱,包括附子、干姜或肉桂。24.ABCD陽明病,可選用桂枝湯、麻黃湯、大承氣湯或白虎湯。25.ABCD治療胸痹心痛,可選用桃核承氣湯、越鞠丸、旋覆代赭石湯或烏頭赤石脂丸。26.ABCD暑濕初起,可選用桑菊飲、銀翹散、三仁湯或犀角地黃湯。27.CD心經(jīng)藥能調養(yǎng)心經(jīng),包括遠志或柏子仁。28.AD佐藥能調和諸藥,包括梔子或甘草。29.ABCD“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30.ABCD九宮八卦是指乾、坤、震。31.ABCD經(jīng)穴是指經(jīng)脈上的穴位,包括手太陰肺經(jīng)或足陽明胃經(jīng)。32.ABCD按法是指按揉穴位,包括按法、推法、搓法或擦法。33.ABC血瘀證是指血液瘀滯,包括氣虛、血瘀或濕熱。34.ABCD相須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包括甘草或半夏。35.ABCD陽明病是指陽明經(jīng)證,包括發(fā)熱、汗出、口渴喜飲。36.ABCD胸痹心痛是指胸膈疼痛,包括氣滯、血瘀或痰濁。37.ABC暑燥是指暑熱和燥邪,包括口渴、咽干、咳嗽。38.ABCD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39.ABCD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40.ABCD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41.ABCD九宮八卦是指乾、坤、震。42.ABCD經(jīng)筋是指筋肉經(jīng)絡,包括經(jīng)筋或經(jīng)脈。43.ABCD推法是指推撫肌膚,包括推法、按法、擦法或搓法。44.ABC氣虛是指氣的功能不足,包括氣短、乏力、自汗。45.ABCD相須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包括甘草或半夏。46.ABCD少陰病是指少陰經(jīng)證,包括惡寒、發(fā)熱、口渴。47.ABCD婦人雜病是指婦科疾病,包括月經(jīng)不調、帶下、不孕。48.ABC暑燥是指暑熱和燥邪,包括口渴、咽干、咳嗽。49.ABCD四氣是指寒、熱、溫、涼。50.ABCD君臣佐使是指藥物配伍的原則,包括君藥、臣藥、佐藥、使藥。三、判斷題答案與解析1.√《黃帝內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學典籍。2.√《傷寒論》是張仲景所著,主要論述外感熱病。3.√《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包括婦科疾病。4.√《溫病條辨》中的“三焦辨證”是指上焦、中焦、下焦。5.√《本草綱目》中的“四氣五味”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和酸苦甘辛咸。6.√《神農本草經(jīng)》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7.√《內經(jīng)》中的“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8.√《難經(jīng)》中的“八會穴”是指八脈交會穴。9.√《針灸甲乙經(jīng)》是皇甫謐所著,是我國針灸學的總結性著作。10.√《推拿指南》是明代醫(yī)家所撰,主要論述推拿療法。11.√《醫(yī)林改錯》是王清任所著,主要論述血瘀證。12.√《本草經(jīng)集注》是陶弘景所著,是我國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13.√《傷寒論》中的“五運六氣”是指五行和六氣。14.√《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是指婦科疾病。15.√《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暑熱和濕邪。16.√《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和酸苦甘辛咸。17.√《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18.√《內經(jīng)》中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19.√《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是指九宮和八卦。20.√《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是指筋肉經(jīng)絡。21.√《推拿指南》中的“按法”是指按揉穴位。22.√《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是指血液瘀滯。23.√《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24.√《傷寒論》中的“陽明病”是指陽明經(jīng)證。25.√《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是指胸膈疼痛。26.√《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暑熱和濕邪。27.√《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28.√《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29.√《內經(jīng)》中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30.√《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是指九宮和八卦。31.√《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是指經(jīng)脈上的穴位。32.√《推拿指南》中的“按法”是指按揉穴位。33.√《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是指血液瘀滯。34.√《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35.√《傷寒論》中的“陽明病”是指陽明經(jīng)證。36.√《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是指胸膈疼痛。37.√《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暑熱和濕邪。38.√《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39.√《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40.√《內經(jīng)》中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41.√《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是指九宮和八卦。42.√《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是指筋肉經(jīng)絡。43.√《推拿指南》中的“推法”是指推撫肌膚。44.√《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是指氣的功能不足。45.√《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46.√《傷寒論》中的“少陰病”是指少陰經(jīng)證。47.√《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是指婦科疾病。48.√《溫病條辨》中的“暑燥”是指暑熱和燥邪。49.√《本草綱目》中的“四氣”是指寒、熱、溫、涼。50.√《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君臣佐使”是指藥物配伍的原則,包括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填空題答案與解析1.素問靈樞2.太陽陽明少陽陽明少陰太陰厥陰3.陰陽表里臟腑經(jīng)絡4.上焦中焦下焦5.寒熱溫涼酸苦甘辛咸6.上品中品下品7.心肝脾肺腎8.眼會鼻會口會考會瞳會目會9.經(jīng)絡經(jīng)穴10.按法11.血瘀12.相須配伍13.陽明病14.胸痹心痛15.暑濕16.酸苦甘辛咸17.青赤黃白黑18.喜怒憂思悲恐驚19.乾坤20.經(jīng)筋21.推法22.氣虛23.相畏配伍24.少陰病25.婦人雜病26.暑燥27.寒熱溫涼28.君臣佐使29.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30.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31.經(jīng)絡經(jīng)穴32.按法33.血瘀34.相須配伍35.陽明病36.胸痹心痛37.暑濕38.酸苦甘辛咸39.青赤黃白黑40.喜怒憂思悲恐驚41.乾坤震42.經(jīng)筋43.推法44.氣虛45.相畏配伍46.少陰病47.婦人雜病48.暑燥49.寒熱溫涼50.君臣佐使五、簡答題答案與解析1.簡述《黃帝內經(jīng)》的主要內容。答:《黃帝內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學典籍,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素問》主要論述臟腑經(jīng)絡、病因病機、診法方劑等內容,而《靈樞》則主要論述針灸推拿、經(jīng)絡腧穴、氣血津液等內容。2.簡述《傷寒論》的六經(jīng)辨證。答:《傷寒論》中的六經(jīng)辨證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外感熱病的傳變規(guī)律分為六經(jīng)辨證,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簡述《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答:《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包括婦科疾病,如月經(jīng)不調、帶下、不孕等,張仲景根據(jù)婦人雜病的病因病機,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為婦科疾病的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4.簡述《溫病條辨》中的三焦辨證。答:《溫病條辨》中的三焦辨證是指上焦、中焦、下焦,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溫病的傳變規(guī)律分為三焦辨證,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5.簡述《本草綱目》中的四氣五味。答:《本草綱目》中的四氣五味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和酸苦甘辛咸,根據(jù)藥物的性質和功效,將藥物分為四氣五味,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6.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將藥物分為三品的原因。答:《神農本草經(jīng)》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根據(jù)藥物的功效和作用部位,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7.簡述《內經(jīng)》中的五臟功能。答:《內經(jīng)》中的五臟功能是指心、肝、脾、肺、腎,五臟主五氣,五臟六腑功能相互配合,維持人體陰陽平衡。8.簡述《難經(jīng)》中的八會穴。答:《難經(jīng)》中的八會穴是指眼會、鼻會、口會、耳會、骨會、髓會、血會、脈會,八會穴是八脈交會穴,為臨床針灸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9.簡述《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和經(jīng)筋。答:《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是指經(jīng)脈上的穴位,經(jīng)筋是指筋肉經(jīng)絡,為臨床針灸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0.簡述《推拿指南》中的按法。答:《推拿指南》中的按法是指按揉穴位,通過按揉穴位,調和氣血,疏通經(jīng)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1.簡述《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證。答:《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證是指血液瘀滯,通過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改善血液循環(huán),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2.簡述《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答:《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須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增強藥物的療效,提高治療效果。13.簡述《傷寒論》中的陽明病。答:《傷寒論》中的陽明病是指陽明經(jīng)證,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外感熱病的傳變規(guī)律分為陽明病,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4.簡述《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答:《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是指胸膈疼痛,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胸痹心痛分為氣滯、血瘀或痰濁,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5.簡述《溫病條辨》中的暑濕。答:《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暑熱和濕邪,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溫病的傳變規(guī)律分為暑濕,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6.簡述《本草綱目》中的五味。答:《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根據(jù)藥物的性質和功效,將藥物分為五味,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7.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答:《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根據(jù)藥物的顏色和性質,將藥物分為五色,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8.簡述《內經(jīng)》中的七情影響。答:《內經(jīng)》中的七情影響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影響人體氣血運行,導致疾病發(fā)生,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19.簡述《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答:《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是指乾、坤、震,九宮八卦是古代哲學中的理論,為中醫(yī)學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0.簡述《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答:《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是指筋肉經(jīng)絡,經(jīng)筋與經(jīng)脈相互配合,維持人體陰陽平衡,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1.簡述《推拿指南》中的推法。答:《推拿指南》中的推法是指推撫肌膚,通過推法,調和氣血,疏通經(jīng)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22.簡述《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證。答:《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證是指氣的功能不足,通過補氣養(yǎng)血的治療方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23.簡述《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答:《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增強藥物的療效,提高治療效果。24.簡述《傷寒論》中的少陰病。答:《傷寒論》中的少陰病是指少陰經(jīng)證,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外感熱病的傳變規(guī)律分為少陰病,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5.簡述《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答:《金匱要略》中的婦人雜病是指婦科疾病,如月經(jīng)不調、帶下、不孕等,張仲景根據(jù)婦人雜病的病因病機,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為婦科疾病的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6.簡述《溫病條辨》中的暑燥。答:《溫病條辨》中的暑燥是指暑熱和燥邪,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溫病的傳變規(guī)律分為暑燥,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7.簡述《本草綱目》中的四氣。答:《本草綱目》中的四氣是指寒、熱、溫、涼,根據(jù)藥物的性質和功效,將藥物分為四氣,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8.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君臣佐使。答:《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君臣佐使是指藥物配伍的原則,包括君藥、臣藥、佐藥、使藥,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9.簡述《內經(jīng)》中的六腑功能。答:《內經(jīng)》中的六腑功能是指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六腑功能與五臟功能相互配合,維持人體陰陽平衡,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0.簡述《難經(jīng)》中的奇經(jīng)八脈。答:《難經(jīng)》中的奇經(jīng)八脈是指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奇經(jīng)八脈與正經(jīng)相互配合,維持人體陰陽平衡,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1.簡述《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答:《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穴是指經(jīng)脈上的穴位,經(jīng)穴是針灸治療的基礎,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2.簡述《推拿指南》中的按法。答:《推拿指南》中的按法是指按揉穴位,通過按法,調和氣血,疏通經(jīng)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33.簡述《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證。答:《醫(yī)林改錯》中的血瘀證是指血液瘀滯,通過活血化瘀的治療方法,改善血液循環(huán),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34.簡述《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答:《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是指兩種功效類似的藥物配伍使用,增強藥物的療效,提高治療效果。35.簡述《傷寒論》中的陽明病。答:《傷寒論》中的陽明病是指陽明經(jīng)證,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外感熱病的傳變規(guī)律分為陽明病,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6.簡述《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答:《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心痛是指胸膈疼痛,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胸痹心痛分為氣滯、血瘀或痰濁,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7.簡述《溫病條辨》中的暑濕。答:《溫病條辨》中的暑濕是指暑熱和濕邪,根據(jù)病邪侵犯的部位和病機變化,將溫病的傳變規(guī)律分為暑濕,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8.簡述《本草綱目》中的五味。答:《本草綱目》中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根據(jù)藥物的性質和功效,將藥物分為五味,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39.簡述《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答:《神農本草經(jīng)》中的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根據(jù)藥物的顏色和性質,將藥物分為五色,為臨床用藥提供了理論依據(jù)。40.簡述《內經(jīng)》中的七情影響。答:《內經(jīng)》中的七情影響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影響人體氣血運行,導致疾病發(fā)生,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41.簡述《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答:《難經(jīng)》中的九宮八卦是指乾、坤、震,九宮八卦是古代哲學中的理論,為中醫(yī)學提供了理論依據(jù)。42.簡述《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答:《針灸甲乙經(jīng)》中的經(jīng)筋是指筋肉經(jīng)絡,經(jīng)筋與經(jīng)脈相互配合,維持人體陰陽平衡,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jù)。43.簡述《推拿指南》中的推法。答:《推拿指南》中的推法是指推撫肌膚,通過推法,調和氣血,疏通經(jīng)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44.簡述《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證。答:《醫(yī)林改錯》中的氣虛證是指氣的功能不足,通過補氣養(yǎng)血的治療方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45.簡述《本草經(jīng)集注》中的相畏配伍。答:《本草經(jīng)集注》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平?jīng)鍪邢腊踩R培訓課件
- 2026屆黑龍江省孫吳縣第一中學化學高二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登高作業(yè)考試題庫及答案
- 常見病原性細菌課件
- 2026屆廣東省廣州市華南師大附屬中學化學高二上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第4單元 口語交際 即席發(fā)言
-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第八中學2026屆化學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試題含答案
- 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府興小學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參考答案
- 閩教版(三起)(2024)三年級上冊英語期中能力達標卷含答案含聽力原文無聽力音頻
- 布病培訓課件
- 支付結算人行題庫及答案
- 《城市更新的》課件
- 2024-2030全球商業(yè)電子垃圾回收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會議活動風險管理研究-全面剖析
- 機械傳動知識課件2
- 2025年度運輸業(yè)安全生產(chǎn)知識競賽試題(附答案)
- 從業(yè)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 酒店前臺禮貌禮節(jié)培訓
- 幸福心理學-(彭凱平)
- 2025年中郵保險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4版)》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