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紅河州、文山州2025屆高三四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云南省紅河州、文山州2025屆高三四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云南省紅河州、文山州2025屆高三四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云南省紅河州、文山州2025屆高三四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云南省紅河州、文山州2025屆高三四模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云南省紅河州、文山州2025屆高三四模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記者:2017年以來,九三學社中央將“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列為長期重點調研課題,這幾年調研下來有何成果?賴明:2017年,新一屆九三學社中央將有關黃河流域議政建言的方向聚焦于系統(tǒng)性推進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并將其列為長期重點調研課題。2018年以來,九三學社中央領導多次率調研組到沿黃九省區(qū)及黃河主要支流進行調研。調研注意到,黃河流域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水資源短缺與用水方式粗放并存,上游水源涵養(yǎng)能力退化狀況堪憂,中游水土流失與主要支流污染嚴重等問題交織,下游長遠防洪安全的潛在風險依然存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任務非常艱巨。特別是,如果未來黃河徑流量持續(xù)減少或不能有效增加,黃河“斷流”窘境有可能再現(xiàn);同時,黃河突出的水沙不協(xié)調關系已經由過去“水少沙多”演變?yōu)椤八充J減”“水少沙少”和“安全風險積累”新態(tài)勢。為此,九三學社中央向中共中央建議建立國家級沿黃生態(tài)經濟帶,以全流域可持續(xù)協(xié)調發(fā)展為目標,對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行頂層設計和戰(zhàn)略規(guī)劃。記者:你認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以及未來治理重點,有何異同?賴明:根據多年調研情況,我們認為,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域經濟社會持續(xù)多年高速、粗放式發(fā)展,導致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出現(xiàn)趨勢性重大變化。2013年至2015年,九三學社向中共中央報送了《關于長江上游水利水電工程對全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的調研報告》。建議全面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tài)承載能力評估和水利水電工程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評價,確保長江經濟帶戰(zhàn)略順利實施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雙贏。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呈惡化趨勢的最主要原因是水資源匱乏導致經濟社會用水矛盾突出、生態(tài)流量嚴重不足,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經濟發(fā)展問題。黃河流域資源性嚴重缺水將是常態(tài)。氣象專家預測,未來30年黃河流域年平均氣溫將呈升高趨勢,流域整體趨于暖干化。今年6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領導走訪九三學社中央機關,共同探討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議題時,我們基本達成一個共識,即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根源在水。因此,當前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要以切實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為基礎,千方百計保證黃河流域生態(tài)流量充足?!〔挠凇短接扅S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關鍵在水》材料二:九曲黃河“斗水七沙”,萬里長江大浪滔滔。黃河和長江,水沙關系各有什么特點?水利部發(fā)布的2022年《中國河流泥沙公報》顯示,長江代表站大通水文站2013至2022年的年平均輸沙量為1.13億噸,年平均含沙量約為0.12千克/立方米;黃河代表站潼關水文站2013至2022年的年平均輸沙量為1.82億噸,年平均含沙量約為5.96千克/立方米。計算結果顯示,長江2013至2022年平均含沙量僅為黃河的2%,但年輸沙量卻達到了黃河的62%。輸沙量和含沙量有何區(qū)別?含沙量是指單位體積水體中所含的泥沙質量,側重表明泥沙濃度。輸沙量是指一定時段內通過河道某斷面的泥沙總量,側重表明泥沙總通量。黃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水沙關系呈現(xiàn)“水少沙多”特點。而長江入海徑流量遠遠大于黃河,長江流域代表站2022年實測徑流量為7712億立方米,約為同期黃河流域代表站的30倍,整體呈現(xiàn)出“水多沙少”特點。但水流量越大,所挾帶的泥沙量也越多,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長江年輸沙量與黃河年輸沙量相比差距縮小。此外,長江流域上中下游所流經地區(qū)的自然地理條件、區(qū)域發(fā)展水平、河勢水勢不同,水沙關系在空間分布上存在一定差異。比如,上游是長江流域重點產沙區(qū),總體表現(xiàn)為“水多沙多”,但由于水庫攔蓄,導致水流攜帶泥沙能力減弱,大量泥沙淤積庫區(qū)。而中下游河道寬闊,地勢平緩,則表現(xiàn)為“水多沙少”。不同的水沙關系會對河流生態(tài)和治理造成哪些影響?泥沙是塑造河道的物質基礎,泥沙的輸移和沉積決定了河道的形態(tài)及演變過程。簡單來說,“水多沙少”容易引起沖刷,導致河床侵蝕下切?!八偕扯唷眲t容易導致泥沙淤積,抬高河床,影響行洪能力、通航條件等,必須及時疏浚清淤。此外,泥沙也是河流運輸化學物質和生源物質的重要載體,比如泥沙中富含的有機碳和無機碳,對全球碳循環(huán)和氣候變化可發(fā)揮有效調節(jié)作用。因此,治理大江大河,不能僅是治水,必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tǒng)治理。比如,在長江上游地區(qū),水土保持、水庫攔沙調沙等一系列舉措取得明顯成效,2013至2022年長江上游年均輸沙量相比1950至1990年多年平均值減少超4億噸。可見,應統(tǒng)籌開展水工程調度、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水土保持、河(航)道整治等工作,系統(tǒng)發(fā)力,促進水沙關系協(xié)調?!〔挠谌嗣袢請蟆吨魏訛槭裁催€要關注沙?》1.下列關于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上游水源涵養(yǎng)能力退化,中游水土流失且主要支流污染嚴重,下游存在防洪安全隱患。B.在徑流量持續(xù)減少或不能有效增加的情況下,黃河有可能會再次出現(xiàn)“斷流”的情況。C.黃河水沙關系與過去相比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并且“安全風險積累”新態(tài)勢也由此產生。D.黃河流域年平均氣溫將呈升高的趨勢,整體趨于暖干化,資源性缺水的狀況將會加劇。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聚焦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明確指出其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根源在水。B.材料二說明治理河流不只是治水,還要治沙,強調了理清水沙關系對治理的重要性。C.兩則材料都分析了黃河和長江這兩大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的方法。D.從材料可知全流域可持續(xù)協(xié)調發(fā)展是黃河和長江治理的目標,但要據各自特點進行。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措施與協(xié)調水沙關系最不密切的一項是()A.在黃河上游銀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兩大灌區(qū)通過渠道襯砌進行節(jié)水改造。B.國家建立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并出臺源頭生態(tài)保護相關管理保護條例。C.黃河中游小浪底、萬家寨和三門峽水庫在汛期接力“人造洪峰”沖淤。D.實施長江口導江工程,分割了河流徑流與海水潮汐,避免形成攔門沙。4.請根據材料概括水沙不協(xié)調的影響。5.“問句”在兩則材料中是如何架構文本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C2.C3.A4.①“水少沙少”是生態(tài)流量不足的表現(xiàn),會影響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②“水多沙少”容易引起沖刷,導致河床侵蝕下切。③“水少沙多”容易導致泥沙淤積,抬高河床,影響行洪能力、通航條件等。5.①材料一通過兩個問題的一問一答架構文本。記者在指出訪談對象長期重點調研課題后自然詢問調研成果;在訪談對象回答問題后,又進一步追問,引導受訪者指出黃河流域生態(tài)問題根源在水,揭示文章主題。②材料二用問句做標題,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用三個問題的自問自答做主體架構文本。首先詢問黃河、長江的水沙關系特點并回答,回答時插入了第二問說明了涉及的兩個概念;最后用第三問把話題轉向河流生態(tài)和治理,指出協(xié)調水沙關系是核心,同時也回答了題目問題?!窘馕觥俊緦дZ】材料一聚焦九三學社對黃河流域生態(tài)的調研,指出其問題并提建國家級沿黃生態(tài)經濟帶等建議。材料二對比黃河、長江水沙關系特點及影響,強調治理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統(tǒng)籌各項工作,二者共同為大江大河生態(tài)治理提供思路與方向?!?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并且‘安全風險積累’新態(tài)勢也由此產生”錯誤。原文是“黃河突出的水沙不協(xié)調關系已經由過去‘水少沙多’演變?yōu)椤充J減’‘水少沙少’和‘安全風險積累’新態(tài)勢”,“安全風險積累”與“水沙銳減”“水少沙少”一樣,都是黃河水沙關系變化后呈現(xiàn)出的新態(tài)勢,并非由其他態(tài)勢產生。故選C?!?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C.“兩則材料都分析了黃河和長江這兩大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的方法”錯誤。材料二主要圍繞黃河和長江的水沙關系特點、區(qū)別以及對河流生態(tài)和治理的影響展開,未涉及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原因。故選C。【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A.在黃河上游銀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兩大灌區(qū)通過渠道襯砌進行節(jié)水改造,主要目的是減少水資源浪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緩解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問題,并非直接針對水沙關系進行調整,與協(xié)調水沙關系關聯(lián)不大。B.國家建立三江源國家公園并出臺相關條例,能保護黃河源頭生態(tài),增強水源涵養(yǎng)能力,穩(wěn)定黃河水量,水量穩(wěn)定對維持合理水沙比例、協(xié)調水沙關系有重要作用。C.黃河中游小浪底、萬家寨和三門峽水庫在汛期接力“人造洪峰”沖淤,直接改變了黃河的水動力條件,利用洪水沖刷河道,減少泥沙淤積,是協(xié)調水沙關系的重要措施。D.實施長江口導江工程,分割河流徑流與海水潮汐,避免形成攔門沙,調節(jié)了長江入??诘乃辰粨Q,對協(xié)調長江口的水沙關系意義重大。故選A。【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①根據材料一“黃河突出的水沙不協(xié)調關系已經由過去‘水少沙多’演變?yōu)椤充J減’‘水少沙少’和‘安全風險積累’新態(tài)勢”以及“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呈惡化趨勢的最主要原因是水資源匱乏導致經濟社會用水矛盾突出、生態(tài)流量嚴重不足”可知,“水少沙少”是生態(tài)流量不足的表現(xiàn),會影響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②從材料二“‘水多沙少’容易引起沖刷,導致河床侵蝕下切”可直接得出,“水多沙少”會引發(fā)河床侵蝕下切的問題。③依據材料二“‘水少沙多’則容易導致泥沙淤積,抬高河床,影響行洪能力、通航條件等,必須及時疏浚清淤”可知,“水少沙多”會造成泥沙淤積,進而抬高河床,對行洪能力和通航條件產生不良影響?!?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①材料一:引出話題與深入探討:開頭記者提出“2017年以來,九三學社中央將‘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列為長期重點調研課題,這幾年調研下來有何成果?”這一問題,直接引出了賴明對于九三學社在黃河流域調研成果的闡述,包括黃河流域存在的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水資源短缺與用水方式粗放、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等情況,以及九三學社中央相應的建議(建立國家級沿黃生態(tài)經濟帶等)。隨后記者又提出“你認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以及未來治理重點,有何異同?”這一問題,推動了訪談的深入,使得賴明進一步分析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原因,以及黃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的重點(以切實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為基礎等)。這兩個問題層層遞進,自然地架構起材料一的文本,圍繞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題,清晰地呈現(xiàn)出調研成果、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及治理重點等內容。材料二:吸引讀者與組織內容:標題“九曲黃河‘斗水七沙’,萬里長江大浪滔滔。黃河和長江,水沙關系各有什么特點?”以問句形式呈現(xiàn),直接引發(fā)讀者對于黃河和長江水沙關系特點的好奇,吸引讀者深入閱讀。在文本主體部分,先提出“輸沙量和含沙量有何區(qū)別?”這一問題,通過對概念的解釋(含沙量側重泥沙濃度,輸沙量側重泥沙總通量),讓讀者清晰地理解水沙關系中的關鍵概念。接著又提出“不同的水沙關系會對河流生態(tài)和治理造成哪些影響?”這一問題,進而闡述了“水多沙少”和“水少沙多”的水沙關系對河流生態(tài)(如影響河床形態(tài)、全球碳循環(huán)等)和治理(如疏浚清淤等)的影響。這一系列問題,從水沙關系特點到相關概念,再到對生態(tài)和治理的影響,層層深入,架構起材料二的文本,圍繞黃河和長江的水沙關系,系統(tǒng)地呈現(xiàn)了相關知識,同時也回答了標題所提出的問題,強調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tǒng)治理的重要性。(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園兮園兮金克巴我相信,擁有園子的念想潛藏于每個鄉(xiāng)民心中,一俟適宜的墑情就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一個造園的計劃在我少不更事時悄然展開,忽一日,我家小園的圖景浮現(xiàn)于沉默寡言的祖父的腦海,他要開辟一個園子。他將目光投向這片荒地,除草、翻地,使它脫去野性,逐漸展現(xiàn)出園子的風采。祖父曾經在外地當廚師,動了一場手術之后只得回歸故園,自此,鋤頭和柴刀取代了被他拿得十分熨帖的鍋鏟。那60平的小園有了祖父夯實的基礎,假以有情歲月的澆溉,業(yè)已出落得光彩照人。泡桐躥得老高,樹干快要盈尺;李與橘枝繁葉茂,開始開花結果;南天竺呢,植株雖然不大,但枝葉婆娑,以一堆長年不衰的翡翠回饋我們。站在李樹下的祖父兩鬢染霜,他悠然抬頭的一刻,似乎想到了什么?是充盈于心的此在的愉悅,還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愴然?抑或也曾思及“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因而一時快然自足?我已經不得而知。彼時,只有一團貌似神秘的煙篆繚繞于枝葉間,紆徐消散。摯愛農事的父親踵事增華,他不時踅入園中流連忘返。一時間,三代人齊聚于斯園,讓它有若進入造園以來的高光時刻。父親執(zhí)教于三尺講壇,將心血傾注于他的桃李,工作之余,他從未忘記通過勞動與大自然建立最樸素的關系。一有余暇他就躬耕于田畝,我對他不曾褪色的記憶是:每天晨光熹微,他就挑一擔糞水去澆菜,似乎他的生物鐘有一個刻度精準對應著“一日之計在于晨”。到我起床的時候,太陽已經躍上東山之巔,母親早就做好早飯,便讓我去叫父親回來吃飯。我站在青石板鋪就的歷史印痕斑駁的曬臺上,扯起嗓子沖著北坡一陣大喊大叫:“爸哦,回屋來吃飯——”那一個春日,晚間的酥雨潤物無聲,地面還是潮濕的,足跡漸漸成了若干駁雜的、重疊的鈐印。大腳印與小腳印的交集,指向那難忘的時光。父親和我一前一后走進小園,他拿著柴刀、一團苧麻,還有一截蘋果枝。倘若父親真的具有開創(chuàng)性地將蘋果請到我們當地,將不啻于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我們當地向來都是蘋果的禁區(qū)。在熙和的春光里,父親先是諦視棠梨片刻,在它上面找準位置,劃開一道小小切口。創(chuàng)口熨帖地接納了只有寸余長的接穗,上面有兩個沉睡的芽苞,隱約浮現(xiàn)一絲笑意,那是一抹萌動的新綠,等到接穗與砧木融為一體就有望排闥而出,迓迎新生命的第一抹陽光。父親小心翼翼地用麻線將接穗綁緊。我斂容屏氣——在懵懂的我看來,嫁接是匪夷所思的,我還不理解兩個不同的生命體如何渾然一體。蘋果的引入,為小園平添了魅力,增加了我的入園頻率。我不想錯過那截蘋果枝的生命史當中的任何變化。它的每個芽苞都是一個小小的夢之繭,里面住著一個體量相匹配的精靈,酣睡的它已經醒來,冥冥之中被賦予了某一項神圣使命,就像海德格爾所說的每個“此在”一樣,可以竭力去認識和把握當時的全部可能性。時間穿透一切,也穿透了它,生時短暫而漫長。當接穗與砧木的營養(yǎng)管道接通,它如愿以償地獲得了源源不斷的養(yǎng)分。然而,生機萌動的當兒,它也感到語焉不詳和無可救藥的孤獨。我見證了那一截蘋果接穗的努力。它短暫地和我一道擁有這個世界。只可惜它的生命力實在太孱弱,終于以夭折而告終。它的存在是一個埋藏于我心底的小秘密:有一截蘋果枝曾經來過。即便多年以后,它仍然在我意念深處竭力地迸發(fā)著。園雖小,因有三代人護持,使得它一年四季都不失去魅力,尤其是翩然而至的春天,我們的小園更是美不勝收。李花和桐花總是捷足先登奔赴花之盛會。橘樹初夏才開,白花小巧而香甜怡人。還有更晚的,那就是園角一叢其貌不揚的雛菊,伸出無數枝小花。小不是園子的弱項,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想,可以想得很遠,很遠……眼見我們的小園一片生機盎然,而我家卻突遭物是人非的變故,壯年的父親撒手人寰。祖父承受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人間慘痛,沒過幾年也駕鶴西去。我呵護著園中的一草一木,看護著祖父的李樹,守護著父親和我在韶光里長時間聚焦過的棠梨。人與草木之間似乎也有本雅明所謂的“靈氛”一說,只是園中的藝術品就是一眾草木,斯人雖然不在,卻曾遺愛于此間。我感受得到。“爸哦——”我只有在心里默念。少不更事的我飽嘗世間的愛別離苦,我撥開命運的荊棘,一次次踅入園中,徘徊于草木之間,心里時而泛起不可名狀的凄切。有一年深秋的某一天,橘子枝頭再也看不見一個橘子,我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緊挨著覆盆子的橘樹,有一枝伸入刺籬,里面掩藏著四個泛黃的橘子。那種“撿漏”在林寒澗肅的日子帶給我莫大驚喜。我持續(xù)為小園請來更多植物界的朋友入駐。在我看來,小園更類似于那種有精靈出沒的森林。我著力于將它打造成我幼年的樂土。毗鄰水渠的土坑不斷有土掉下來,我使出渾身力氣從附近的石堆搬來巨石,堆疊在有塌方危險的地方。我還弄了幾塊石頭,置于園中,以其中一塊軫石為石凳。這個小園曾經匯聚了祖父與父親的心流,隨后,我也將自己一脈心流注入園中。弱冠以后,我以夢為馬遠走天涯。我做過許多艽野塵夢,在夢里一次次尋回失落的時光,我和父親又在棠梨樹下重逢。那些夢恍如貝克特的啞劇,在夢中我們默默無語,但一個眼神就心到神知。醒來后,周遭寂寥、泠泠的時光流水沖刷著我的骨頭。時至今日,小園仍是我意念深處的地磁中心,是我戀地情結的結中之結。就算遠隔千山萬水,我仍然在記憶中守護著它。(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標題點明小園是作者情與思的載體,兩個“兮”字既舒緩了節(jié)奏,又在音節(jié)的延長中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感慨。B.對祖父在李樹下抬頭遙想的描寫,說明祖父在小園建造完成后收獲了內心的平靜,回歸故園的無奈已無蹤跡。C.文章兩次寫到“爸哦”,第一次突出了“我”兒時的無憂無慮,第二次表現(xiàn)出對父親的懷念,情感不盡相同。D.“我”為小園請來“朋友”,注入“心流”,表明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悲傷凄切慢慢被消解以至消失。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詳略得當,詳寫父親躬耕小園、嫁接蘋果樹內容,并以蘋果樹孱弱的生命力暗示了后文父親的離世。B.文章善于在細致入微描寫中流露真情,如描寫祖父開辟園子、父親澆菜的場景中自然融入了懷念之情。C.文章將“我”童年生動的趣事與成年后對往事細膩的追憶相互交織,在現(xiàn)實與回憶中呈現(xiàn)時間的縱深感。D.文章結尾虛寫夢中父子相見,一個眼神就心到神知,醒來后卻透骨般寂寥清冷,虛實之間情感更加真切。8.本文語言表達富有特色,請結合具體詞句簡要賞析。9.文章結尾說小園是“我”戀地情結的結中之結?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敬鸢浮?.D7.A8.①用詞典雅,語意豐厚。文中多處使用文言詞匯,增添了文化底蘊。如“踵事增華”“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等。②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的使用,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如將芽苞比作夢之繭,將李花和桐花擬人化等。③句式富有變化。長短交錯,使語言表達富有節(jié)奏,如“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想,可以想得很遠,很遠……”。9.①小園牽系起三代人的情感與生活。祖父、父親、“我”的生活與情感,都與小園緊密相關,小園里承載著“我”對親人、故鄉(xiāng)的懷念。②小園的景色變化,草木榮枯,象征著三代人不同的生命際遇。園中的李樹、棠梨、橘樹等草木,不只是無情之物,更是聊以慰藉的希望與力量。③在“我”飽嘗生命的愛恨別離時,小園給我慰藉與驚喜;即使成年后遠走天涯,小園依然在“我”的意念深處激勵著“我”,是“我”的精神歸宿。【解析】【導語】文章以“園”為中心,圍繞祖孫三代與小園的故事展開。從祖父開辟園子,父親踵事增華,到“我”守護傳承,小園承載著親情與回憶。園中草木見證歲月變遷,也成為作者心靈的寄托,即使遠走他鄉(xiāng),小園依然是其內心深處無法割舍的情感磁石。【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表明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悲傷凄切慢慢被消解以至消失”錯誤。“在夢里一次次尋回失落的時光”,成年后仍通過夢境懷念父親,說明悲傷并未完全消失。結尾強調小園是“戀地情結的結中之結”“記憶中守護著它”,更突出情感的沉淀與永恒,而非消解。故選D?!?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A.“并以蘋果樹孱弱的生命力暗示了后文父親的離世”錯誤。文中并沒有明確表明蘋果樹孱弱的生命力與父親離世之間存在暗示關系,這屬于過度解讀。文中對蘋果樹的描寫主要是圍繞嫁接過程以及“我”對其成長的關注展開,重點在于展現(xiàn)小園里的生活經歷和“我”的感受。故選A?!?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①用詞典雅,語意豐厚:“踵事增華”出自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序》,原指繼承前人的事業(yè)并使之更加美好。在文中用來形容父親對祖父開辟的園子進一步精心經營,比直接用通俗的語言描述更具文化內涵?!耙蚱渌蠖笾瑒t萬物莫不大”化用古代哲學思想相關語句,簡潔而深刻地表達出園子雖小卻能因蘊含的情感和承載的記憶等而具有重大意義,豐富了文章的思想深度。②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把“芽苞”比作“夢之繭”,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芽苞蘊含著無限生機與希望,就像夢之繭中孕育著生命,給人以新奇美妙的感受,使讀者更易理解和想象芽苞的狀態(tài)?!袄罨ê屯┗偸墙葑阆鹊潜几盎ㄖ保x予李花和桐花人的“捷足先登”“奔赴”等動作,將其擬人化,讓李花和桐花仿佛有了人的情感和行為,生動展現(xiàn)出春天里李花和桐花盛開時的熱鬧場景,增強了畫面感和感染力。③句式富有變化:“院落小,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想,可以想得很遠,很遠……”,此句中“院落小”為短句,簡潔明了地交代了園子的特點;“亦能仰望碧空,信步遐想,可以想得很遠,很遠……”為長句,細膩地描繪出在小院落中的活動和思緒。長短句結合,使語句節(jié)奏有張有弛,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也更能表達出作者在小園中的閑適與悠遠的情思。【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的能力。①“祖父曾經在外地當廚師,動了一場手術之后只得回歸故園,自此,鋤頭和柴刀取代了被他拿得十分熨帖的鍋鏟。那60平的小園有了祖父夯實的基礎”“摯愛農事的父親踵事增華,他不時踅入園中流連忘返。每天晨光熹微,他就挑一擔糞水去澆菜”,祖父開辟小園,父親用心經營,“我”在小園成長,小園見證了三代人的生活點滴。祖父回歸故園后在小園勞作,父親在工作之余也在小園耕耘,這里充滿了一家人的回憶,所以小園牽系著三代人的情感與生活,承載著“我”對親人、故鄉(xiāng)的懷念。②“泡桐躥得老高,樹干快要盈尺;李與橘枝繁葉茂,開始開花結果;南天竺呢,植株雖然不大,但枝葉婆娑”“眼見我們的小園一片生機盎然,而我家卻突遭物是人非的變故”,小園里的植物從生長到繁茂,如同三代人的生命歷程,有蓬勃發(fā)展也有遭遇變故。園中的李樹、橘樹等是祖父和父親勞作的成果,在親人離去后,這些草木成為“我”情感的寄托,象征著希望與力量,它們的榮枯變化與三代人的生命際遇相呼應。③“少不更事的我飽嘗世間的愛別離苦,我撥開命運的荊棘,一次次踅入園中,徘徊于草木之間……里面掩藏著四個泛黃的橘子。那種‘撿漏’在林寒澗肅的日子帶給我莫大驚喜”“時至今日,小園仍是我意念深處的地磁中心,是我戀地情結的結中之結。就算遠隔千山萬水,我仍然在記憶中守護著它”,在“我”經歷親人離世等痛苦時,小園里意外發(fā)現(xiàn)橘子的驚喜給“我”慰藉。成年后即便遠離,小園依然是“我”精神上的依靠,是“我”的精神歸宿,激勵著“我”前行。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樓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間命工斫木為櫥貯書若干萬卷區(qū)為經史子集四種。經則傳注義疏之書附焉,史則日錄、家乘、山經、野史之書附焉,子則附以卜筮、醫(yī)藥之書,集則附以樂府、詩余之書。凡為櫥者七十有二,部居類匯,各以其次,素標緗①帙,啟鑰燦然。于是先生召諸子登斯樓而詔之曰:“吾何以傳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舊矣。蓋嘗慨夫為人之父祖者,每欲傳其土田貨財,而子孫未必能世富也;欲傳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寶也;欲傳其園池臺榭、舞歌輿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娛樂也。吾方以此為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因指書而欣然笑曰:“所傳者惟是矣!”遂名其樓為“傳是”,而問記于琬。琬衰病不及為,則先生屢書督之,最后復于先生曰:“甚矣,書之多厄也!由漢氏以來,人主往往重官賞以購之,其下名公貴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親操翰墨,及分命筆吏以繕錄之。然且裒聚未幾,而輒至于散佚,以是知藏書之難也。琬顧謂藏之之難不若守之之難,守之之難不若讀之之難,尤不若躬體而心得之之難。是故藏而勿守,猶勿藏也;守而弗讀,猶勿守也。夫既已讀之矣,而或口與躬違,心與跡忤,采其華而忘其實,是則呻占記誦之學所為嘩眾而竊名者也,與弗讀奚以異哉?”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善讀書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極于事功。沿流以溯源,無不探也;明體以適用,無不達也。尊所聞,行所知,非善讀書者而能如是乎?今健庵先生既出其所得于書者,上為天子之所器重,次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潤色大業(yè),對揚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訓敕其子姓,俾后先躋巍科②、取膴仕③,翕然有名于當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為讀書之益弘矣哉!循是道也,雖傳諸子孫世世,何不可之有?(節(jié)選自汪琬《傳是樓記》,有刪改)〖備注〗①緗:淺黃色。②躋巍科:登高第的意思。③取膴仕:獲得高官厚祿。10.材料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凡七楹A間B命工斫木C為櫥D貯書E若干F萬卷G區(qū)H回為經史子集四種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次,次序,與《蘭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意思不同。B.諸,許多,各,與文末“雖傳諸子孫世世”的“諸”意思相同。C.因,于是,與成語“因循守舊”“因材施教”的“因”意思不同。D.“上為天子之所器重”與《屈原列傳》中的“信而見疑”同為被動句。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根據第一段內容,《燭之武退秦師》應該附在“經”的后面;《稼軒長短句》應該附在“集”的后面。B.徐健庵原本想把自己的田地錢財、金玉珍玩、園林池沼等傳給子孫,但又認為這些財富不能世代享用。C.徐健庵建好藏書樓后命名為“傳是樓”,“是”即指代藏書。他請求汪琬為樓寫記并多次寫信督促。D.作者批判了那些讀了書卻言行不一,只會誦記學問在眾人面前炫耀的人,并認為這與不讀書沒有區(qū)別。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吾方以此為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2)甚矣,書之多厄也!由漢氏以來,人主往往重官賞以購之。14.從“善讀書者”身上,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答案】10.ADG11.B12.B13.(1)我正把這些事當作借鑒,既然這樣,那么我拿什么來傳給你們呢?(2)書遭遇的厄運也太嚴重了!從漢代以來,皇帝常常加重公家的賞賜來懸賞征求書籍。14.①始于廣博,終于精約。②重視基礎,溯源探究(窮根究底)。③明理致用,知行合一?!窘馕觥俊緦дZ】文章先寫徐健庵筑樓藏書及對諸子的教導,再闡述藏書、守書、讀書的難易,強調善讀書應博約結合、體用相濟。作者通過健庵先生的事例,凸顯讀書之益,既得天子器重,又能訓敕子孫,表達對讀書傳家之道的推崇,論述層層深入,充滿勸誡意味?!?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共七間,他命令工匠砍削木材,制作書櫥,貯書幾萬卷,分成經史子集四部?!胺财唛骸睘橹^語,主語“樓”省略,表意完整,應在A處斷開;“間”為時間狀語,“命工斫木”和“為櫥”是連貫動作,構成動賓結構,應在D處斷開;“貯”是謂語,“書”是賓語,“若干萬卷”補充說明“書”的數量,應在G處斷開。故選ADG?!?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判斷文言句式的能力。A.正確。次序/旁邊。句意:都按照它們的次序擺放。/句意: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B.錯誤。許多、各/之于。句意:于是先生召集各位兒子登上這座樓并告誡他們說。/句意:即使傳給子孫后代。C.正確。于是/沿襲/根據。句意:于是指著書高興地笑著說。/句意:沿襲舊的一套,不求改進。/句意:根據受教育者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D.正確?!盀椤?,“見”均表被動。句意:對上被天子器重。/句意:誠信卻被懷疑。故選B。【1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徐健庵原本想把自己的田地錢財、金玉珍玩、園林池沼等傳給子孫”錯誤。由文中“蓋嘗慨夫為人之父祖者……吾方以此為鑒”可知,想把自己的田地錢財、金玉珍玩、園林池沼等傳給子孫的是那些“為人之父祖者”,徐健庵是以此為鑒,并非他原本想傳這些,他最后選擇傳書。故選B?!?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然則”,既然這樣;“女曹”,女,通“汝”,女曹,你們;“何以”,賓語前置,“以何”。(2)“甚矣,書之多厄也”,主謂倒裝,正常語序為“書之多厄也甚矣”;“厄”,厄運;“購”,懸賞。【1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①從“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可知,讀書要先廣博后精要。②由“善讀書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極于事功。沿流以溯源,無不探也;明體以適用,無不達也”可得,讀書要重視基礎,最終才能有所作為。探究知識要追根溯源,深入理解本質。③從“尊所聞,行所知”可知,要明白道理并加以應用,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發(fā)揮知識的作用。參考譯文:昆山的徐健庵先生,在他的住宅后面建造了一座樓房,一共七間。不久之后,他命令工匠砍削木材做成書櫥,用來貯藏了幾萬卷書籍。將這些書區(qū)分編列為經、史、子、集四類。經部的下面又附上經傳、注釋、正義、注疏一類的書,史部的下面又附上日錄、家史、山經、野史一類的書,子部的下面又附上占卜、醫(yī)藥一類的書,集部的下面又附上樂府、詩詞一類的書。一共做了七十二個書櫥,同門類的放在一起,各種書都按次序排列,白色的標志,淺黃色的書套,打開書櫥,光彩奪目。在這個時候,先生召集他的子孫們登上這座樓并且告誡他們說:“我拿什么來傳給你們呢?我們徐家的先世,本來就憑借著身家清白起家立業(yè),我從小耳濡目染已經很久了。我曾經感慨那些做父親、祖父的人,常常想要把自己的田地、錢財留給子孫,然而子孫不一定能夠世世代代都富裕;想要把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類的器物傳給子孫,然而子孫又不一定能夠世世代代珍藏這些寶物;想要把自己的園林、池沼、樓臺、亭榭、歌舞、車馬之類的用具傳給子孫,然而子孫也不一定能夠世世代代享受這些娛樂。我正把這些事當作借鑒,既然這樣,那么我拿什么來傳給你們呢?”于是指著書高興地笑著說:“我要傳給你們的只有這些了!”于是就給這座樓取名為“傳是”,并且向我求一篇記。我體衰多病不能寫,先生多次寫信催促我,最后我回復先生說:“書遇到的厄運也太嚴重了!從漢代以來,皇帝常常加重公家的賞賜來懸賞征求書籍,那些達官貴卿,又常常拿出豐厚的錢財來換書;有的親自揮毫書寫,有的分別命令抄書的人來繕寫。然而積聚不久,就往往導致散失,因此知道藏書的艱難。我認為藏書的艱難還比不上守書的艱難,守書的艱難又比不上讀書的艱難,更比不上親身去實行而有所體會的艱難。所以藏書卻不能守書,就如同不藏書一樣;守書卻不能讀書,就如同不守書一樣。已經讀了,卻口是心非,心與行相違背,只采擷書中的精華卻忘了實質,這就是那些只會誦讀詩書、徒有虛名的人,和不讀書又有什么不同呢?”古代善于讀書的人,開始時博覽群書,最后則加以專精。博覽群書并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廣博,專精也不是抱殘守缺、安于淺陋。善于讀書的人,以性命之理為根本,而最終則致力于有所作為。循著水流追溯源頭,沒有什么不能探究的;明白道理并加以應用,沒有什么不能通達的。尊重所聽到的教誨,踐行所知道的道理,不是善于讀書的人能這樣嗎?如今健庵先生拿出從書中得到的學問,對上受到天子的器重,對下被朝中的官員們所敬重和取法,借助這來潤色大業(yè),宣揚皇上的美善命令,這是綽綽有余的。并且又把這推廣來訓敕他的子孫,使他們能夠先后躋身于科舉高科,取得高官厚祿,在當世聲名顯赫,我于是嘆息,認為讀書的益處實在太大了!遵循這個道理,即使傳給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年老逢春邵雍年老逢春莫惜狂,惜狂無那①興難當。園林恰到惡②明媚,風雨便多閑中傷?;ǖ劝腴_宜速賞,酒聞才熟便先嘗。大都美物天長惜,非是吾儕曲主張。和邵堯夫年老逢春司馬光年老逢春春莫咍③,朱顏不肯似春回。酒因多病無心醉,花不解愁隨處開?;膹骄胗螐谋滩?,空庭懶掃自蒼苔。相逢談笑猶能在,坐待牽車陌上來?!紓渥ⅰ舰贌o那:無奈。②惡(wù):表極甚;③咍(hāi):嗤笑。15.下列對這兩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兩詩開篇均以“年老逢春”點題,兩個“莫”字又互相呼應,盡顯古人唱和之趣。B.邵詩如清泉擊石,直白中迸濺智慧火花;司馬詩緩慢迂回,頓挫中隱含深婉情韻。C.司馬詩與杜甫《蜀相》都使用“空”“自”二字,起到以樂景襯哀情的藝術效果。D.兩詩都有“語近情遙”的特點,借自然意象傳生命哲思,折射情理交織的智性美。16.兩位詩人對年老逢春的情感態(tài)度有何異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敬鸢浮?5.C16.相同點:兩詩均借“年老逢春”抒發(fā)生命感慨,表達對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無奈。邵雍言“風雨便多閑中傷”,司馬光言“朱顏不肯似春回”,皆暗含年老與春光的對比,流露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不同點:①邵雍:豁達自適,主張及時行樂。詩中“花等半開宜速賞,酒聞才熟便先嘗”強調抓住當下,以“速賞”“先嘗”體現(xiàn)對美好事物的主動珍惜;“非是吾儕曲主張”更顯超然物外的灑脫。②司馬光:頹然自傷,心境消極落寞。“酒因多病無心醉,花不解愁隨處開”寫無心賞春,借酒消愁不得;“荒徑倦游”“空庭懶掃”以荒蕪之景映襯內心的孤寂,尾句“坐待牽車陌上來”暗含對生命終局的淡然接受,更顯沉郁?!窘馕觥俊緦дZ】邵雍《年老逢春》勸人年老逢春應盡情賞玩,莫負春光,因其易逝;司馬光《和邵堯夫年老逢春》則流露出年老的無奈,多病無心飲酒,對春景興致缺缺,盡顯衰頹之態(tài)。兩首詩同寫年老逢春,一勸及時行樂,一訴歲月滄桑,情感態(tài)度迥異,各有韻味。【1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司馬詩與杜甫《蜀相》都使用‘空’‘自’二字,起到以樂景襯哀情的藝術效果”錯誤。司馬詩中“空庭懶掃自蒼苔”,“空庭”“蒼苔”營造出的是一種荒涼、寂寥的氛圍,并非樂景,是哀景襯哀情;杜甫《蜀相》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碧草春色、黃鸝好音本是樂景,卻無人欣賞,是以樂景襯哀情,二者不同。故選C?!?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相同點:兩詩都是圍繞“年老逢春”展開,通過詩句中與時光、生命相關的表述來體現(xiàn)。邵雍的“風雨便多閑中傷”,這里“風雨”常是美好事物消逝的象征,在春天里風雨增多,暗示春光易逝,結合詩人年老的背景,體現(xiàn)出對時光流逝、生命老去的無奈;司馬光“朱顏不肯似春回”,直接將春天的輪回與青春容顏不再進行對比,清晰地表達出對時光一去不返、人生易老的悵惘,所以二者都借“年老逢春”抒發(fā)了生命感慨以及對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無奈。不同點:①邵雍:從詩中的行為描寫和語句表達分析。“花等半開宜速賞,酒聞才熟便先嘗”中“速賞”“先嘗”表現(xiàn)出邵雍積極主動地去享受當下美好的事物,這種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體現(xiàn)出他的豁達;“非是吾儕曲主張”意思是這不是自己刻意的主張,而是順應自然,表現(xiàn)出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整體上體現(xiàn)出豁達自適、及時行樂的態(tài)度。②司馬光:從詩中的意象描寫和情感表達分析?!熬埔蚨嗖o心醉,花不解愁隨處開”,因為身體多病而無心飲酒,面對隨處開放的花朵也無法排解憂愁,說明他無心欣賞春天的美景,借酒消愁也做不到;“荒徑倦游”“空庭懶掃”寫荒廢的小路不想去游覽,空蕩蕩的庭院懶得打掃,用這些荒蕪、冷清的景象襯托出他內心的孤寂;尾句“坐待牽車陌上來”,安靜地等待著車子從田間小路上過來,透露出一種對生命終局的淡然接受,沒有積極抗爭的態(tài)度,整體給人一種頹然自傷、消極落寞的感覺。(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看到空中盤旋的飛鳥,剛入職某公司的小丁不禁想到了用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描述自己之前求職時的彷徨之情。(2)唐教授在一次講座中借用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論證培養(yǎng)人才應該順應“本性”的觀點。(3)“舟”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意象,文人常用其來寓意游子旅居的孤獨、歸家的期盼等,比如“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繞樹三匝何枝可依(2)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3)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漆”是一個熠熠生暉的符號。古藉中關于“漆”的紀載不計其數,有關“漆”的詩句也尉為大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國家,如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漆弓,距今約8000年。而制造漆器所采用的漆,則來自漆樹。漆樹原產于中國,屬落葉喬木,性喜陽光,對環(huán)境有較強的適應性,耐旱、耐貧瘠能力強。它發(fā)達的根系可以形成一張綠色水網,不僅能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而且能制造豐富的氧氣,具有很高的生態(tài)價值。從漆樹上采集生漆的每一步都極不容易,古代匠人常說“百里千刀一斤漆”,意為走上百里路、在漆樹上割上千刀,才能得到一斤生漆,可見彌足珍貴。生漆富含水分,經過熬煮后會由乳白色變?yōu)樯铉晟拇笃?,涂在物體表面呈半透明狀。生漆還可以加入色粉制成不同顏色的漆。作為天然涂料,生漆具有高硬度、高光澤,耐高溫、防腐蝕及防潮絕緣等性能,素有美譽的“涂料之王”,在現(xiàn)代工業(yè)、科技等領域均大有用處。此外,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林樹種,①:種子可榨油,制成油墨、肥皂;果皮可取蠟,作蠟燭、蠟紙;木材可作家具、樂器及裝飾品用材。今天,當我們徜徉于博物館,經常可以見到一件件精美的漆器,雖歷經歲月洗禮,②。它們是自然的饋贈,也是藝術的結晶,在中華文明長河中綻放獨特的光彩。所以在中國古代,漆因歷史悠久、用途廣泛且珍貴被人們尊稱為“大漆”。18.文中第一段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三個并加以改正。19.下列句子與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所用修辭相同的一項是()A.春天的時候,人們仿佛可以聽得到花兒們的歡聲和笑語。B.跑道燙化了選手們的運動鞋,終點線灼紅了觀眾的眼眶。C.閱讀是生命的加油站,為我們行萬里路提供了充足能量。D.筆墨記錄著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也呈現(xiàn)了世界的滄桑巨變。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字。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標點符號和語法各有一處錯誤,請找出并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22.小良和家人參觀博物館“大漆藝術五千年”專題展時,年僅八歲的弟弟好奇地問:為什么會把漆叫做“大漆”呢?請結合材料內容,寫一段話代小良解答弟弟的疑惑。要求表達貼切,不超過120字。【答案】18.①“熠熠生暉”中“暉”應改為“輝”;②“古藉”中“藉”應改為“籍”;③“紀載”中“紀”應改為“記”;④“尉為大觀”中“尉”應改為“蔚”。(找出任意三個并改正即可)19.C20.①漆樹渾身都是寶;②卻依然光彩照人。21.生漆具有高硬度、高光澤、耐高溫、防腐蝕及防潮絕緣等性能,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譽(是素有美譽的“涂料之王”),在現(xiàn)代工業(yè)、科技等領域均大有用處。22.參考示例:弟弟,漆是一種用途很多的涂料。它很珍貴,要走很遠的路,在漆樹上割很多刀才能得到一斤生漆。它的年齡比剛剛看到的文物還大,那些文物都是因為涂了它才留存下來的。所以它就是涂料中“老大哥”,人們就叫它“大漆”。【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正確書寫現(xiàn)代常用規(guī)范漢字的能力。①“熠熠生暉”錯誤,“暉”意為陽光,“輝”有光輝、照耀之意,“熠熠生輝”形容光彩閃耀的樣子,所以“暉”應改為“輝”;②“古藉”錯誤,“藉”有踐踏、墊在下面等義,“籍”指書籍、冊子,“古籍”指古代的書籍,故“藉”應改為“籍”;③“紀載”錯誤,“紀”常表示紀律、法度等,“記”有記錄、記載的意思,“記載”指把事情寫下來,所以“紀”應改為“記”;④“尉為大觀”錯誤,“尉”一般指官職等,“蔚為大觀”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蔚”有茂盛、盛大之意,因此“尉”應改為“蔚”?!?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文中畫波浪線句子“它發(fā)達的根系可以形成一張綠色水網”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根系”比作“綠色水網”。A.把“花兒”當作人來寫,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B.“燙化”“灼紅”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C.把“閱讀”比作“生命的加油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與畫波浪線句子所用修辭相同;D.“筆墨”代指文字、文章,運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