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生理解剖_第1頁
口腔生理解剖_第2頁
口腔生理解剖_第3頁
口腔生理解剖_第4頁
口腔生理解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生理解剖演講人:日期:目錄CATALOGUE02牙體解剖結構03牙列與咬合關系04口腔黏膜組織05唾液腺系統06血管神經分布01口腔概述01口腔概述PART口腔分部構成6px6px6px分為上唇和下唇,具有保護口腔和輔助發(fā)音的功能。唇是味覺的主要器官,表面有許多乳頭和味蕾,可以感受食物的滋味和質地。舌位于面部兩側,由皮膚、肌肉和口腔黏膜組成,具有咀嚼和儲存食物的功能。頰010302是人類咀嚼食物的主要器官,分為乳牙和恒牙,具有切割、撕裂和磨碎食物的功能。牙04主要生理功能咀嚼功能通過牙齒的咀嚼作用,將食物咀嚼成適合胃腸道消化的形態(tài)。01吞咽功能通過舌、頰和咽部的協調運動,將咀嚼后的食物送入食道。02發(fā)音功能口腔是發(fā)音的重要部位,牙齒、舌頭和唇部在發(fā)音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03呼吸功能在特殊情況下,口腔可以作為呼吸的通道,如鼻塞時。04關鍵解剖標志口腔前庭牙列舌系帶腮腺導管口位于牙齒和唇之間,是口腔與外界的通道。牙齒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上下相對的牙列,便于咀嚼和發(fā)音。連接舌頭和口腔底部的黏膜皺襞,限制舌頭的活動范圍。位于上頜第二磨牙對面,是腮腺分泌的唾液進入口腔的通道。02牙體解剖結構PART牙體組成分類牙齒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由牙釉質、牙本質和牙髓組成。牙冠牙冠與牙根之間的縮窄部分,是牙齒最薄弱的部位。牙頸牙齒埋藏在牙槽骨中的部分,由牙本質、牙骨質和牙髓構成。牙根牙體組織分層牙釉質牙骨質牙本質牙髓牙齒最外層的堅硬組織,主要由無機物構成,具有極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構成牙齒主體的物質,其硬度比牙釉質低,但具有一定的彈性。覆蓋在牙根表面的一層硬組織,是牙本質在牙根表面的延伸。牙齒內部的神經血管組織,由神經、血管和結締組織構成,為牙齒提供營養(yǎng)和感覺。緊貼于牙頸和牙根表面的軟組織,是牙周組織的起點,具有保護和支持牙齒的作用。連接牙齒和牙槽骨之間的結締組織,具有緩沖和分散牙齒咀嚼壓力的作用。包繞和固定牙齒的骨組織,隨著牙齒的咀嚼和牙周膜的緩沖作用,牙槽骨會發(fā)生吸收和改建。覆蓋在牙槽骨表面的硬組織,是牙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保護和修復牙周組織的作用。牙周支持系統牙齦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03牙列與咬合關系PART牙弓形態(tài)特征牙弓呈現為具有一定弧度的形狀,包括橢圓形、尖圓形和方形等,不同形態(tài)的牙弓對于牙齒的排列和咬合關系具有一定的影響。牙弓形狀牙弓寬度牙弓長度牙弓的寬度通常指前磨牙區(qū)的寬度,其大小與牙齒的大小、數目以及頜骨的發(fā)育情況有關,適當寬度的牙弓有助于牙齒的排列和咬合。牙弓的長度指從一側最后一顆磨牙遠中面到另一側最后一顆磨牙遠中面的距離,其長度與牙齒的排列、咬合關系以及面部形態(tài)有關。咬合類型分析咬合類型分類咬合類型主要分為安氏Ⅰ類、安氏Ⅱ類、安氏Ⅲ類,其中安氏Ⅰ類為正常咬合,安氏Ⅱ類和安氏Ⅲ類為錯合畸形。咬合特征咬合異常不同類型的咬合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安氏Ⅰ類咬合關系穩(wěn)定,牙齒排列整齊;安氏Ⅱ類咬合關系表現為上頜前突,下頜后縮;安氏Ⅲ類咬合關系則表現為下頜前突,上頜后縮。咬合異常包括牙齒排列不齊、牙齒擁擠、牙齒間隙過大等,這些異常咬合情況可能導致咀嚼功能受損、牙齒磨損以及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等問題。123牙列發(fā)育階段乳牙列階段恒牙列階段混合牙列階段乳牙列是人類的第一副牙齒,從出生后開始發(fā)育,到6歲左右逐漸脫落,乳牙列的牙齒較小,牙冠短而寬,咬合面較大,便于咀嚼食物?;旌涎懒须A段是乳牙列與恒牙列交替的時期,一般從6歲左右開始,到12歲左右結束,此階段牙齒排列不整齊,咬合關系不穩(wěn)定,是牙齒矯正的關鍵時期。恒牙列是人類的第二副牙齒,從12歲左右開始發(fā)育,到成年后逐漸穩(wěn)定,恒牙列的牙齒較大,牙冠長而窄,咬合面較小,具有較高的咀嚼效率。04口腔黏膜組織PART黏膜分層結構最表層,直接與口腔環(huán)境接觸,具有保護、感覺及免疫功能。上皮層上皮層下方的結締組織,富含血管、神經和腺體,提供營養(yǎng)和支持。固有層部分區(qū)域存在的疏松結締組織,含有較大的血管、神經束和腺體導管,有助于緩沖和分泌。黏膜下層黏膜功能分區(qū)角化區(qū)如硬腭、牙齦等,上皮角化層較厚,耐磨擦、防感染。01非角化區(qū)如軟腭、頰黏膜等,上皮角化層較薄,易于伸展和感受刺激。02特殊功能區(qū)如味蕾區(qū),感受味覺刺激;唾液腺分泌區(qū),分泌唾液潤滑口腔。03黏膜再生特性口腔黏膜細胞更新迅速,受損后能較快恢復。再生能力強修復機制完善瘢痕形成較少當黏膜受損時,細胞會迅速增殖并分化,填補缺損,恢復黏膜完整性??谇火つさ男迯瓦^程通常不會形成明顯的瘢痕,有助于保持口腔的正常結構和功能。05唾液腺系統PART腺體分類定位6px6px6px人體最大的一對唾液腺,位于兩側面頰部,靠近耳垂的位置。腮腺位于口腔底部,靠近舌根處,主要分泌唾液幫助消化和清潔口腔。舌下腺位于下頜骨下方,形狀略呈橢圓形,是混合性腺體。下頜下腺010302分布在口腔各部位,包括唇、頰、舌、腭等處的粘膜下層,起到濕潤口腔的作用。小唾液腺04唾液腺的分泌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以調節(jié)唾液的分泌量和性質。唾液腺的分泌還受到體液中多種激素的調節(ji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等??谇粌鹊奈队X、觸覺等感受器能夠感知食物的形狀、味道等刺激,通過神經反饋機制調節(jié)唾液的分泌。唾液的分泌具有晝夜節(jié)律性,白天分泌量較多,晚上分泌量較少。唾液分泌機制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反饋機制晝夜節(jié)律導管分布路徑腮腺導管腮腺導管較長,從腮腺前緣開始,向前下方走行,穿過咬肌,最終開口于上頜第二磨牙的頰黏膜處。02040301舌下腺導管舌下腺導管較短,直接從舌下腺出發(fā),向前上方走行,開口于舌尖下方。下頜下腺導管下頜下腺導管較短,從下頜下腺底部開始,向前上方走行,開口于舌下肉阜處。小唾液腺導管小唾液腺的導管較短且細,通常直接開口于口腔粘膜表面,或者匯入大唾液腺導管中。06血管神經分布PART動脈供應網絡上頜骨動脈供應上頜骨、上頜竇及牙齒等區(qū)域的血液。01下鼻甲動脈為下鼻甲、鼻中隔及前鼻孔區(qū)域提供血液。02牙槽動脈營養(yǎng)上下頜骨、牙槽及牙齒。03靜脈回流路徑收集面中部區(qū)域的靜脈血,匯入面總靜脈。面靜脈收集口腔、鼻腔及顱內外靜脈血,匯入海綿竇。翼靜脈叢收集下頜區(qū)域的靜脈血,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