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艾梅乙培訓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艾梅乙培訓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艾梅乙培訓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艾梅乙培訓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艾梅乙培訓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艾梅乙培訓考核試題(含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關于艾滋病(HIV)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正確的是:A.宮內感染(妊娠期間通過胎盤)B.產時感染(分娩過程中接觸母血或分泌物)C.產后感染(哺乳傳播)D.以上均是2.梅毒孕產婦規(guī)范治療后,新生兒需進行血清學隨訪,首次隨訪應在:A.出生后1周B.出生后1個月C.出生后3個月D.出生后6個月3.乙肝病毒(HBV)母嬰阻斷中,對HBsAg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最關鍵的阻斷措施是:A.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B.出生后12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聯(lián)合免疫C.出生后48小時內注射HBIGD.母親妊娠晚期服用抗病毒藥物4.HIV感染孕產婦抗病毒治療的首選方案是:A.齊多夫定(AZT)單藥治療B.替諾福韋(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韋倫(EFV)C.奈韋拉平(NVP)單藥治療D.阿巴卡韋(ABC)+拉米夫定(3TC)+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PV/r)5.梅毒血清學檢測中,用于判斷療效和復發(fā)的指標是:A.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PPA)B.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C.熒光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FTA-ABS)D.梅毒螺旋體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TP-ELISA)6.HBVDNA載量>2×10?IU/mL的孕婦,推薦的妊娠干預時機是:A.妊娠12周前B.妊娠24-28周C.妊娠32周后D.分娩前1周7.HIV感染產婦的嬰兒,若選擇人工喂養(yǎng),應在何時完全停止母乳喂養(yǎng)?A.出生后1個月B.出生后3個月C.出生后6個月D.確認嬰兒未感染HIV后8.早期先天梅毒的診斷依據不包括:A.生母為梅毒患者且未規(guī)范治療B.新生兒血清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母親4倍C.新生兒出現(xiàn)皮膚黏膜損害、肝脾腫大等臨床表現(xiàn)D.新生兒TPPA陰性9.乙肝疫苗接種的正確劑量是:A.HBsAg陰性母親的新生兒接種10μg重組酵母疫苗B.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接種5μg重組酵母疫苗C.所有新生兒均接種20μg重組酵母疫苗D.早產兒無論母親情況均接種5μg疫苗10.HIV暴露嬰兒的首次病毒學檢測應在:A.出生后48小時內B.出生后1周C.出生后4-6周D.出生后3個月11.梅毒孕產婦治療時,若對青霉素過敏,替代方案首選:A.頭孢曲松B.阿奇霉素C.多西環(huán)素D.紅霉素12.HBV母嬰阻斷失敗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母親妊娠晚期未規(guī)范使用抗病毒藥物(如HBVDNA>2×10?IU/mL)B.新生兒未在12小時內接種HBIG和乙肝疫苗C.母親為HBsAg陰性D.新生兒免疫功能缺陷13.HIV感染孕產婦分娩方式的選擇,正確的是:A.無論病毒載量如何,均建議剖宮產B.病毒載量<50拷貝/mL時,可考慮陰道分娩C.所有HIV感染孕產婦必須選擇陰道分娩D.分娩方式不影響母嬰傳播風險14.先天梅毒新生兒的治療方案,首選:A.芐星青霉素G,5萬U/kg,單次肌注B.普魯卡因青霉素G,5萬U/kg/日,肌注,連續(xù)10-14天C.頭孢曲松,50mg/kg/日,靜注或肌注,連續(xù)10-14天D.阿奇霉素,10mg/kg/日,口服,連續(xù)10天15.關于艾梅乙檢測的“早發(fā)現(xiàn)”原則,正確的是:A.僅需在孕早期檢測1次B.孕早期初篩,孕晚期(28-32周)復篩C.僅在分娩時檢測D.無需復篩,初篩陰性即可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HIV母嬰阻斷的關鍵措施包括:A.孕早期盡早啟動抗病毒治療B.選擇適當?shù)姆置浞绞剑ǜ鶕《据d量)C.新生兒出生后6-12小時內啟動暴露后預防(PEP)D.提倡人工喂養(yǎng),避免母乳喂養(yǎng)2.梅毒血清學檢測“雙陽”結果(非特異性抗體+特異性抗體均陽性)可能提示:A.現(xiàn)癥梅毒感染B.既往感染已治愈C.血清固定(無活動病變)D.假陽性(如自身免疫性疾病)3.HBV母嬰阻斷中,對高病毒載量孕婦(HBVDNA>2×10?IU/mL)的干預措施包括:A.妊娠24-28周起始用替諾福韋(TDF)抗病毒治療B.分娩前1周停用抗病毒藥物C.新生兒出生后12小時內注射HBIG(100IU)+乙肝疫苗(10μg)D.停藥后繼續(xù)監(jiān)測肝功能和HBVDNA4.先天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可能包括:A.鞍鼻、鋸齒形牙(郝秦生齒)B.間質性角膜炎C.皮膚大皰、斑丘疹D.神經性耳聾5.HIV暴露嬰兒的隨訪內容包括:A.出生后48小時內、4-6周、3個月、6個月、12個月病毒學檢測B.18個月時進行HIV抗體檢測(排除母傳抗體)C.監(jiān)測生長發(fā)育和機會性感染D.規(guī)范完成PEP用藥(4-6周)6.梅毒孕產婦治療后的隨訪要求是:A.治療后第3、6、12個月復查RPR滴度B.若RPR滴度未下降4倍,需復治C.妊娠期間治療者,分娩后繼續(xù)隨訪至產后6個月D.所有梅毒孕產婦治療后無需隨訪7.乙肝疫苗接種的禁忌證包括:A.新生兒對酵母成分過敏B.新生兒患嚴重濕疹(接種部位)C.新生兒發(fā)熱(體溫>37.5℃)D.新生兒出生體重<2000g(需待體重達標后補種)8.HIV感染孕產婦的抗病毒治療原則是:A.一旦確診,立即啟動治療(“檢測即治療”)B.優(yōu)先選擇對胎兒影響小的藥物(如TDF+3TC+EFV)C.分娩時無需調整治療方案D.產后繼續(xù)終身抗病毒治療9.艾梅乙綜合防治的“三早”策略是:A.早檢測B.早診斷C.早治療D.早隔離10.新生兒乙肝免疫失敗的判斷標準是:A.出生后12個月HBsAg陽性B.出生后6個月HBsAg陽性C.HBVDNA陽性D.抗-HBs陰性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正確填“√”,錯誤填“×”)1.HIV感染孕產婦的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500個/μL時,需立即啟動抗病毒治療。()2.梅毒孕產婦規(guī)范治療后,新生兒RPR滴度若低于母親4倍,無需治療。()3.HBV感染母親所生新生兒,若因早產未及時接種HBIG,可在出生后48小時內補種。()4.先天梅毒新生兒的腦脊液檢查正常時,仍需進行驅梅治療。()5.HIV暴露嬰兒的PEP用藥需持續(xù)至出生后6周。()6.梅毒血清固定是指規(guī)范治療后RPR滴度持續(xù)>1:8超過2年。()7.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乙肝疫苗首劑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越早越好。()8.HIV感染產婦可以混合喂養(yǎng)(母乳+人工喂養(yǎng))。()9.早期梅毒(病程<2年)的傳染性強于晚期梅毒。()10.乙肝母嬰阻斷中,母親服用TDF抗病毒治療不影響母乳喂養(yǎng)。()四、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1.簡述HIV母嬰阻斷中孕婦抗病毒治療的時機、方案及注意事項。2.梅毒孕產婦規(guī)范治療的要點包括哪些?3.乙肝母嬰阻斷失敗的常見原因及預防措施。4.先天梅毒新生兒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5.艾梅乙檢測“孕早期全覆蓋、孕晚期再檢測”的意義是什么?五、案例分析題(共20分)案例1(10分):孕婦李某,28歲,孕20周,首次產檢時HIV抗體初篩陽性,確證試驗陽性。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420個/μL,HIV病毒載量8500拷貝/mL。無抗病毒治療史,無其他合并癥。問題:(1)該孕婦是否需要啟動抗病毒治療?依據是什么?(2)推薦的抗病毒治療方案是什么?(3)分娩方式應如何選擇?依據是什么?(4)新生兒出生后需采取哪些阻斷措施?案例2(10分):孕婦王某,32歲,孕30周,產檢時梅毒血清學檢測:TPPA陽性,RPR1:32(孕婦自述孕前無梅毒史,未治療)。其丈夫梅毒檢測:TPPA陽性,RPR1:16。問題:(1)該孕婦的梅毒分期如何判斷?(2)推薦的治療方案是什么?(3)治療后需進行哪些隨訪?(4)新生兒出生后需進行哪些檢測和處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D2.B3.B4.B5.B6.B7.C8.D9.A10.C11.A12.C13.B14.B15.B二、多項選擇題1.ABCD2.ACD3.ACD4.ABCD5.ABCD6.ABC7.ABC8.ABD9.ABC10.AC三、判斷題1.√2.×(需結合臨床表現(xiàn)判斷)3.√4.√(腦脊液正常仍需治療)5.√6.×(持續(xù)>1:4超過2年)7.√8.×(禁止混合喂養(yǎng))9.√10.√(TDF可用于哺乳期)四、簡答題1.HIV母嬰阻斷中孕婦抗病毒治療的時機、方案及注意事項時機:一旦確診HIV感染,無論CD4計數(shù)和孕周,立即啟動抗病毒治療(“檢測即治療”)。方案:首選替諾福韋(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韋倫(EFV)(孕早期避免EFV可換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LPV/r)。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定期監(jiān)測CD4計數(shù)、病毒載量、肝腎功能;分娩時無需中斷治療;產后繼續(xù)終身抗病毒治療;告知藥物副作用及依從性重要性。2.梅毒孕產婦規(guī)范治療的要點①明確診斷:通過“雙陽”檢測(非特異性+特異性抗體)確認現(xiàn)癥感染;②治療時機:孕早期(最好孕12周前)開始,孕晚期(28周后)重復治療1個療程;③藥物選擇:首選青霉素(芐星青霉素240萬U分兩側肌注,每周1次,連續(xù)3次);青霉素過敏者用頭孢曲松(1g/日,肌注,連續(xù)10天)或脫敏后用青霉素;④劑量與療程:早期梅毒(病程<2年)1個療程,晚期或分期不明者2個療程(間隔2周);⑤治療后隨訪:每3個月復查RPR滴度,若滴度未下降4倍或升高4倍,需復治。3.乙肝母嬰阻斷失敗的常見原因及預防措施常見原因:①母親HBVDNA>2×10?IU/mL且未在妊娠24-28周啟動TDF抗病毒治療;②新生兒未在12小時內接種HBIG和乙肝疫苗;③新生兒免疫功能缺陷;④宮內感染(病毒突破胎盤屏障)。預防措施:①對高病毒載量孕婦規(guī)范使用TDF抗病毒治療;②確保新生兒12小時內完成HBIG(100IU)和乙肝疫苗(10μg)聯(lián)合免疫;③早產兒需在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盡早接種(體重<2000g者滿1月齡后補種);④產后42天隨訪檢測新生兒HBsAg和抗-HBs。4.先天梅毒新生兒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診斷標準:①生母為梅毒患者且未規(guī)范治療;②新生兒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母親4倍;③臨床表現(xiàn)(皮膚黏膜損害、肝脾腫大、骨損害等);④病原體檢測(暗視野顯微鏡查螺旋體或PCR檢測)陽性;⑤腦脊液異常(如白細胞或蛋白升高)。治療原則:首選青霉素(普魯卡因青霉素G5萬U/kg/日,肌注,連續(xù)10-14天;或水劑青霉素G10-15萬U/kg/日,分2-3次靜注,連續(xù)10-14天);腦脊液正常者可用芐星青霉素G5萬U/kg單次肌注;青霉素過敏者用頭孢曲松(50mg/kg/日,靜注或肌注,連續(xù)10-14天)。5.艾梅乙檢測“孕早期全覆蓋、孕晚期再檢測”的意義①孕早期全覆蓋:早發(fā)現(xiàn)感染孕婦,盡早啟動干預(如抗病毒、抗梅毒治療),降低宮內感染風險;②孕晚期再檢測(28-32周):部分孕婦可能孕早期未感染但孕晚期新發(fā)感染(如HIV窗口期、梅毒潛伏期),復篩可及時發(fā)現(xiàn)并干預,避免產時傳播;③確保阻斷措施的及時性:為分娩方式選擇、新生兒干預提供依據,最大限度降低母嬰傳播風險。五、案例分析題案例1(1)需要啟動抗病毒治療。依據:HIV感染孕婦無論CD4計數(shù)和孕周,均需立即啟動抗病毒治療(“檢測即治療”原則),以降低病毒載量,減少母嬰傳播。(2)推薦方案:替諾福韋(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韋倫(EFV)。因孕婦處于孕20周(非孕早期),EFV對胎兒影響較小。(3)分娩方式選擇:若治療后病毒載量持續(xù)<50拷貝/mL(至分娩時),可考慮陰道分娩;若病毒載量>50拷貝/mL,建議剖宮產(降低產時傳播風險)。本案例中孕婦病毒載量8500拷貝/mL,需盡快啟動治療,若分娩前病毒載量未降至<50拷貝/mL,應選擇剖宮產。(4)新生兒阻斷措施:①出生后6-12小時內啟動PEP(齊多夫定+奈韋拉平,或根據母親治療方案調整),持續(xù)4-6周;②出生后48小時內、4-6周、3個月、6個月、12個月進行HIV病毒學檢測;③18個月時檢測HIV抗體(排除母傳抗體);④提倡人工喂養(yǎng),避免母乳喂養(yǎng)。案例2(1)梅毒分期判斷:孕婦無明確既往治療史,RPR滴度1:32(高滴度),結合丈夫感染且滴度1:16,考慮為早期梅毒(病程<2年)。(2)治療方案:首選芐星青霉素240萬U,分兩側臀部肌注,每周1次,連續(xù)3次(共3個療程)。因孕婦已孕30周(孕晚期),需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