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466-2021 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規(guī)范_第1頁
DB61∕T 1466-2021 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規(guī)范_第2頁
DB61∕T 1466-2021 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規(guī)范_第3頁
DB61∕T 1466-2021 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規(guī)范_第4頁
DB61∕T 1466-2021 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30.40

CCSZ70

DB61

陜西省地方標準

DB61/T1466—2021

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規(guī)范

Managementspecificationforhazardouswastedisposalininspectionbodyand

laboratory

2021-06-10發(fā)布2021-07-10實施

陜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61/T1466—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基本要求.........................................................................................................................................................2

5分類、判別與標識.........................................................................................................................................2

6收集容器.........................................................................................................................................................4

7登記.................................................................................................................................................................4

8收集.................................................................................................................................................................4

9暫存.................................................................................................................................................................5

10內部轉運.......................................................................................................................................................6

11貯存...............................................................................................................................................................6

12處置與應急...................................................................................................................................................6

附錄A(規(guī)范性)危險廢棄物分類流程...........................................................................................................7

附錄B(資料性)危險廢棄物種類及場所標志...............................................................................................9

附錄C(資料性)危險廢棄物相容性提示.....................................................................................................11

附錄D(資料性)化學廢液容器規(guī)格及顏色值.............................................................................................13

附錄E(資料性)危險廢棄物標簽.................................................................................................................14

附錄F(資料性)收集登記表.........................................................................................................................15

參考文獻.............................................................................................................................................................16

I

DB61/T146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陜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陜西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西安市質量與標準化研究院、國家煤及鹽化工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榆林市產

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陜西省羊乳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西安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院、延安市食品質

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西安長慶化工集團、榆林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陜西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

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震、張耀武、劉欣、閆濤、高延偉、劉志千、米林峰、閆海軍、郝果、程芳、

楊曉莉、謝鋼、武苗、趙景衛(wèi)、王蓓蓓、聶娉舒、白雲心、張星、安少謀、徐甜甜。

本文件由西安市質量與標準化研究院負責解釋。

本文件首次發(fā)布。

聯系信息如下:

單位:西安市質量與標準化研究院

電話/p>

地址:西安市高新區(qū)科技六路198號

郵編:710065

II

DB61/T1466—2021

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處置管理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分類、判別與標識、收

集容器、登記、收集、暫存、內部轉運、貯存、處置與應急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檢驗檢測機構危險廢棄物的處置管理。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5085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全部)

GB12463危險貨物運輸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GB13015含多氯聯苯廢物污染控制標準

GB14500放射性廢物管理規(guī)定

GB15562.2環(huán)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

GB18191包裝容器危險品包裝用塑料桶

GB18597危險廢棄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GB/T31880檢驗檢測機構誠信基本要求

HJ2025危險廢棄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guī)范

SN/T4835實驗室生物廢棄物管理要求

WS589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標識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令第15號)

《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公告2021年第12號)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檢驗檢測機構inspectionbodyandlaboratory

依法成立,依據相關標準或者技術規(guī)范,利用儀器設備、環(huán)境設施等技術條件和專業(yè)技能,對產品

或者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特定對象進行檢驗檢測的專業(yè)技術組織。

[來源:GB/T31880—2015,3.1]

3.2

化學危險性廢棄物chemicalhazardouswaste

1

DB61/T1466—2021

實驗過程所產生的以及實驗室認為有危害環(huán)境安全與人身健康的廢棄物,但不包括放射性及生物性

廢棄物。

3.3

生物危險性廢棄物biohazardouswaste

實驗過程中,所使用或產生的廢動物尸體、病理學廢棄物、血液廢棄物、具感染性的器具廢棄物、

廢棄的感染性培養(yǎng)物、菌株及相關生物制品及其他具有感染性的實驗室廢棄物。

3.4

輻射(放射)危險性廢棄物radiationhazardouswaste

廢棄物為放射性原料、燃料,能產生放射性變化而釋放游離輻射(放射)物質,以及含上述物質的

工具、器具,包括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及密封放射性物質。

3.5

防溢容器containerpreventingleakage

為防止容器傾倒、破損等造成危險廢棄物溢出、遺撒或泄漏,防護在原容器外部的第二個容器。

4基本要求

4.1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完善危險廢棄物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包括對危險廢棄物安全管

理的內容。

4.2應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GB14500、GB5085(全部)應確定危險廢棄物種類。

4.3應采取措施,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量,可回收利用的應回收利用。

4.4應制定危險廢棄物應急處置預案,內容包括:應急類型、分級與響應、過程控制與監(jiān)測、處置與

救護、裝備與保障、演練與培訓等。

4.5應制定危險廢棄物管理的培訓計劃,定期檢測實驗室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培訓

應覆蓋下列工作崗位:檢驗檢測操作人員、收集和轉運人員、暫存管理人員崗位。

4.6應指定專人負責本部門危險廢棄物的處理,相關處理及管理人員應了解危險廢棄物的相關法律法

規(guī)以及相關知識,熟練掌握收集、轉運、貯存的方法和流程。

4.7應根據工作需要,為危險廢棄物收集和轉運人員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如手套、防護鏡、防

護服、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4.8危險廢棄物收集容器和儲存設施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并具備安全防護設施。

4.9應設置符合要求的有害廢氣凈化處理裝置,采用吸收(洗滌)、吸附等方式對有害廢氣進行預處

理,使之穩(wěn)定后貯存或不具有危險性和污染性后排放。

4.10應設定專門的區(qū)域和容器來收集存放危險廢棄物,妥善保管,不應將危險廢棄物(含沾染危險廢

棄物的實驗用具及包裝)混入生活垃圾和其他一般廢棄物中存放。

5分類、判別與標識

5.1分類

5.1.1按照危險廢棄物性質分為:化學危險性廢棄物、生物危險性廢棄物和輻射(放射)危險性廢棄

物。

2

DB61/T1466—2021

5.1.2按照危險廢棄物的存在形態(tài)分為:液態(tài)危險廢棄物、固態(tài)危險廢棄物和氣態(tài)危險廢棄物(有害

廢氣)。

5.1.3對危險廢棄物按照性質、形態(tài)分類以及舉例說明見表1。

表1危險廢棄物分類表

危險廢棄物形態(tài)分類舉例及說明

化學有機廢液含醚類、酮類、醛類、烴類及鹵素等有機廢液、其他有機廢液

廢液無機廢液含氰廢液、含汞廢液、重金屬廢液、廢酸、廢堿和其他無機廢液

液態(tài)危險廢棄物

生物廢液含生物細菌毒素污染的液體、生物檢品(血、尿)等

輻射(放射)性廢液含有放射性核素且濃度、活度超過限值的廢液

固態(tài)化學廢棄物固體化學試劑及其包裝、化學反應殘渣、固體廢藥品

輻射(放射)性廢棄物含放射源、放射性裝置、被放射性污染的物質等

固態(tài)危險廢棄物

含有病原體的培養(yǎng)基、標本和菌種、毒種,經有害生物及其他污染的實驗動物

生物固態(tài)廢棄物

尸體、肢體和組織、包裝物

有機化學試劑及化學實驗中產生的廢氣,包括酯類、芳香族類、醚類、酮類、

有機廢氣

化學醛類、烴類物質等

廢氣氮氧化物(NO2)、氯化氫(HCl)、氟化氫(HF)、氨氣(NH3)、硫酸霧(H2S04)、

氣態(tài)危險廢棄物(有無機廢氣

鉻酸霧(Cr03)、氰化氫酸氣體(HCN)、硫化氫氣體(H2S)等

害廢氣)

生物氣溶膠及飛沫病原微生物氣溶膠、病菌呼吸道飛沫

氣體中含有放射性物質或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并且其活度或活度濃度大于規(guī)定

輻射(放射)性廢氣

的清潔解控水平

5.2類別判定

5.2.1每個危險廢棄物具有一種或者一種以上的類別,危險廢棄物應屬于5.1分類中的具體一類,類

別判定應參照附錄A進行。

5.2.2應對危險廢棄物類別進行判定和分類,并進行安全評估,應形成評估資料,評估由管理部門安

全負責人組織,必要時可邀請外部專家參與。安全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a)識別不能混合存放的廢棄物種類和存放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b)確認可能受到的傷害(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員受到的傷害),以及受到傷害的表現;

c)對潛在危害進行評價并提出防護措施。

5.2.3混合多種有害成分的危險廢棄物,應先根據廢棄物5.1.1分類中判定危險類別,再根據其形態(tài)從

5.1.2判別和歸類處置,對于化學危險性廢棄物再按照附錄A的順序從上而下、從左至右判別和歸類處

置。

5.2.4對可能存在的不明廢棄物,不應歸類,應加以標識、單獨管理、單獨移交。

5.3標志標識

5.3.1對危險廢棄物的容器和包裝物以及收集、貯存危險廢棄物的設施、場所,應設置危險廢棄物識

別標識。標識應符合GB15562.2的規(guī)定。

5.3.2生物危險性廢棄物標識應符合WS589的規(guī)定。

5.3.3各種危險廢棄物種類標志式樣見附錄B。

5.3.4包裝好的危險廢棄物應設置相應的標簽標識,標簽信息應完整詳實。

3

DB61/T1466—2021

6收集容器

6.1總則

6.1.1包裝容器應與危險廢棄物相容,可根據危險廢棄物的特性選擇鋼、鋁、塑料等材質。

6.1.2性質類似的危險廢棄物可收集到同一容器中,性質不相容的危險廢棄物不應混合收集。

6.1.3危險廢棄物包裝應能有效隔斷危險廢棄物遷移擴散途徑,并滿足穩(wěn)固、防滲、防漏、防磕碰的

要求。

6.1.4收集容器應保持完好,破損后應及時更換。

6.1.5危險廢棄物宜采用復合包裝,內容器與包裝物貼合緊密;包裝容器強度、類別選擇和運輸標記

應按照GB12463的有關要求進行。

6.1.6盛裝過危險廢棄物的容器損壞后應按同類危險廢棄物進行管理和處置。

6.1.7收集容器上應有標簽標識,樣式符合附錄E,鼓勵使用條形碼或電子標簽。

6.2化學危險性廢棄物

6.2.1收集容器材質和襯里與所盛裝的危險廢棄物不應發(fā)生化學反應。不同危險廢棄物種類與一般容

器的化學相容性見附錄C。

6.2.2化學廢液應使用符合GB18191要求的塑料收集容器,容器規(guī)格及顏色值參見附錄D。

6.2.3固態(tài)化學廢棄物的收集容器應滿足相應強度要求,應封閉。

6.3生物危險性廢棄物

6.3.1危險性生物廢棄物的收集容器應有“生物危害”標志,或使用“紅色”容器。

6.3.2盛裝消毒后的危險性生物廢棄物為醫(yī)療垃圾專用的黃色塑料袋。

6.4輻射(放射)危險性廢棄物

6.4.1輻射(放射)性危險廢棄物必須放入指定的、具有明顯標識的專用容器內封閉保存,防止泄漏

或沾污,存放地點應有效屏蔽,防止向外輻射。

6.4.2輻射(放射)性危險廢棄物應采用標準的包裝容器(如廢棄物容器、屏蔽容器、運輸容器或外包

裝)。

7登記

7.1每一收集容器應隨附一份收集登記表,收集登記表樣式見附錄F。

7.2每一次收集危險廢棄物時,應在收集登記表上填寫收集廢棄物的主要有害成分、數量、日期、收

集人等信息,數量單位為毫升或克。

7.3收集登記表一式兩聯,正聯由危險廢棄物產生單位留存,副聯隨收集容器交至危險廢棄物處置單

位,收集登記表隨危險廢棄物轉移聯單保存不少于六年。

7.4可使用物聯網技術對登記信息進行實時管理。

8收集

8.1總則

8.1.1收集前,可根據廢棄物性質進行相應的預處理。

4

DB61/T1466—2021

8.1.2同一收集容器中不應含有不相容物質,部分不相容的危險廢棄物參見附錄C表C.2。

8.1.3戶外作業(yè)產生的危險廢棄物,應收集并帶回實驗室處理。

8.1.4危險廢棄物及廢棄容器應瓶口朝上,碼放在收集容器中,收集容器外側應有朝上的方向標識。

8.2化學性危險廢棄物

8.2.1回收毒性、可燃性、揮發(fā)性物質應在通風櫥內進行。

8.2.2裝載液體廢棄物的容器頂部與液體表面之間保留100mm以上的距離,裝載固體廢棄物不宜超

過容器容積的75%。

8.2.3廢棄的劇毒化學品,應保持原標簽完好、清晰,由原器皿盛裝暫存。劇毒化學品的包裝材料及

空瓶等,應單獨收集存放。

8.2.4廢棄化學試劑應存放在原試劑瓶中,保留原標簽,并放入滿足6.2.2要求的收集容器內。

8.2.5有害化學廢氣應通過通風櫥、抽風等引入專用凈化處理設施,其中無機廢氣、有機廢氣引送管

道應分開設置。

8.2.6含多氯聯苯廢棄物的收集除符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GB13015的要求。

8.3生物性危險廢棄物

8.3.1病原微生物檢測(分離鑒定)工作應在相應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柜內進行,產生的

廢氣應處理后排放。

8.3.2含高致病性生物因子的危險廢棄物應在相應的操作間內消毒滅菌后轉入黃色專用垃圾袋并嚴密

封口。

8.3.3對于感染性生物危險廢棄物應選擇消毒劑浸泡、高壓滅菌等方式,消毒滅菌后轉入黃色專用垃

圾袋并嚴密封口。

8.3.4當日產生的生物性危險廢棄物以及重復使用的設備和器皿應通過壓力蒸汽滅菌。處理過程應保

在121℃進行,時間60min~90min。初消毒后的生物性危險廢棄物用轉入黃色專用垃圾袋并嚴密封口。

8.3.5生物性危險廢棄物(含有病原體的培養(yǎng)基、標本和菌種、毒種保存液等)應經高壓蒸汽滅菌或

化學消毒劑滅菌滅活處理后,再按生物性危險廢棄物的管理要求單獨收集在黃色醫(yī)療廢棄物垃圾箱中。

8.3.6對動物實驗每次清除出來的污穢墊料以及常規(guī)性動物實驗結束后的動物尸體,應用專用塑料袋

包裝,放置指定地點,交由有資質機構處理。

8.3.7其它生物性危險廢棄物的收集按照SN/T4835的規(guī)定進行。

8.4輻射(放射)性危險廢棄物

8.4.1工作區(qū)域內的輻射(放射)性危險廢棄物應及時清除。

8.4.2輻射(放射)性廢棄物不得與其他廢棄物混放。

8.4.3輻射(放射)性廢液應轉化成固態(tài)狀態(tài),并封閉在容器中。

8.4.4輻射(放射)性廢氣的收集按GB14500的規(guī)定進行。

9暫存

9.1應設置危險廢棄物專用暫存區(qū),存放兩種及以上不相容危險廢棄物時,應分不同區(qū)域暫存。暫存

區(qū)應設置危險廢棄物警示標志,危險廢棄物警示標志按GB15562.2的規(guī)定執(zhí)行。

9.2暫存區(qū)應按照GB?18597要求建設防遺撒、防滲漏設施,或釆取防溢容器作為防遺撒、防滲漏措

施。

5

DB61/T1466—2021

9.3防溢容器材質應符合6.1.1的要求,容積應當大于收集容器容積的10%。防溢容器中放置多個收

集容器時,容積應不小于最大收集容器容積的150%或所有收集容器容積總和的10%,取其最大值。

9.4暫存區(qū)內的危險廢棄物應及時清理。

9.5危險廢棄物年貯存量不超過300?kg(L)時,可不設置暫存區(qū),直接放入貯存區(qū)。

10內部轉運

10.1應提前確定轉運路線,轉運時低速慢行,盡量避開辦公區(qū)和生活區(qū)。

10.2應使用專用轉運工具,轉運前應確保轉運工具狀態(tài)完好,轉運后應及時清潔。

10.3根據轉運廢棄物的危險特性,應攜帶必要的應急物資和個人防護用具,如收集工具、手套、口罩

等。

10.4收集登記表應隨危險廢棄物轉運交接,并做好交接記錄。

10.5雷電、暴雨等極端天氣不應在戶外開展轉運作業(yè)。

11貯存

11.1貯存設施的建設與運行管理應符合GB18597和HJ2025的要求。

11.2應定期對危險廢棄物包裝容器及設施進行檢查,發(fā)現破損及時采取措施。

11.3危險廢棄物貯存設施應配備通風、防爆、消防、照明設備,貯存廢棄劇毒化學品還應有防盜措施。

11.4貯存設施內應設置安全通道,貯存設施內的溫度設置應符合其貯存要求。

11.5不相容的危險廢棄物應分開存放并設有相應的隔離設施。

11.6危險廢棄物處置相關人員應做好記錄,記錄需注明危險廢棄物的名稱、來源、數量、特性和包裝

容器的類別、入庫日期、出庫日期等信息。

11.7應定期檢查收集容器和防溢容器密封、破損、泄漏情況,標簽粘貼及收集登記表填寫情況,貯存

期限等,并做好記錄。

11.8危險廢棄物貯存區(qū)應由專人管理。

12處置與應急

12.1取得危險廢棄物處置資質的單位,應建立對危險廢棄物處理、處置的制度和程序,應評估危險廢

棄物處理、處置方法的風險。

12.2無能力處置危險廢棄物時,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依法依規(guī)進行處置。

12.3當發(fā)生危險廢棄物遺失、包裝破損泄露、火災、爆炸或危及人員健康時,應啟動應急處置預案。

6

DB61/T1466—2021

AA

附錄A

(規(guī)范性)

危險廢棄物分類流程

危險廢棄物分類流程見圖A.1。

圖A.1危險廢棄物分類流程

7

DB61/T1466—2021

附錄B

(資料性)

危險廢棄物種類及場所標志

B.1危險廢棄物種類標志

危險廢棄物種類標志見表B.1。

表B.1危險廢棄物種類標志

危險分類符號危險分類符號

ExplosiveToxic

爆炸性有毒

FlammableHarmful

易燃有害

OxidizingCorrosive

助燃腐蝕性

IrritantAsbestos

刺激性石棉

Radioactiv

Biohazard

e

生物危害

放射性

8

DB61/T1466—2021

B.2危險廢棄物貯存場所標志

危險廢棄物貯存場所標志見圖B.1。

圖B.1危險廢棄物貯存場所標志

B.3醫(yī)療廢棄物暫存間標志

醫(yī)療廢棄物暫存間標志見圖B.2。

圖B.2醫(yī)療廢棄物暫存間標志

9

DB61/T1466—2021

BB

附錄C

(資料性)

危險廢棄物相容性提示

C.1不同危險廢棄物種類與一般容器的化學相容性

不同危險廢棄物種類與一般容器的化學相容性見表C.1。

表C.1不同危險廢棄物種類與一般容器的化學相容性

容器或襯墊的材料

不銹鋼

廢棄物種類高密度聚丙聚氯聚四

軟碳鋼0Cr18Ni9Mo3Ti9Cr18MoV

聚乙烯烯乙烯氟乙烯

(GB)(GB)(GB)

非氧化性酸類(如硼酸、鹽酸)RRARN***

氧化性酸類(如硝酸)RNNRNRR*

堿RRARNR*R

鉻或非鉻氧化劑RA*A*RNAA*

廢氰化物RRRA*-NNN.NN

鹵化或非鹵化溶劑*NN*A*AAA

金屬鹽酸液RA*A*RA*A*A*A*

金屬淤泥RRRRR*R*

混合有機化合物RNNARRRR

油膩廢物RNNRA*RRR

有機淤泥RNNRR*R*

廢漆油(原於溶劑)RNNRRRRR

酚及其衍生物RA*A*RNA*A*A*

聚合前驅物及產生的廢物RNN*R***

皮革廢物(鉻鞣溶劑)RRRRN*R*

廢催化劑R**A*A*A*A*A*

注1:A:可接受;N;不建議使用;R:建議使用。

注2:*:因變異性質,請參閱個別化學品的安全資料。

10

DB61/T1466—2021

C.2部分不相容的危險廢棄物

部分不相容的危險廢棄物見表C.2。

表C.2部分不相容的危險廢棄物

不相容危險廢棄物

混合時會產生的危險

甲乙

氰化物非氧化性酸類產生氰化氫、吸入少量可能會致命

次氯酸鹽非氧化性酸類產生氯氣,吸入可能會致命

銅、鉻及多種重金屬氧化性酸類(如硝酸)產生二氧化氮、亞硝酸鹽,引致刺激眼目及燒傷皮膚

強酸強堿可能引起爆炸性的反應及產生熱能

氨鹽強堿產生氨氣,吸入會刺激眼目及呼吸道

氧化劑還原劑可能引起強烈及爆炸性的反應及產生熱能

C.3部分危險廢棄物的危險分類

部分危險廢棄物的危險分類見表C.3。

表C.3部分危險廢棄物的危險分類

廢棄物種類危險分類

廢酸類刺激性/腐蝕性(視其強度而定)

廢堿類刺激性/腐蝕性(視其強度而定)

廢溶劑如乙醇、甲苯易燃

鹵化溶劑有毒

油一水混合物有害

氰化物溶液有毒

酸及重金屬混合物有害/刺激性

重金屬有害

含六價鉻的溶液刺激性

石棉石棉

11

DB61/T1466—2021

CC

附錄D

(資料性)

化學廢液容器規(guī)格及顏色值

D.1化學廢液25L容器規(guī)格

化學廢液25L容器規(guī)格見圖D.1。

圖D.1化學廢液25L容器規(guī)格

D.2化學廢液收集容器顏色值

化學廢液收集容器顏色值見表D.1。

表D.1化學廢液收集容器顏色值

收集廢液顏色RGB數值

含鹵素有機廢液黃色255,255,0

其他有機廢液藍色0,0,255

含氰廢液粉色255,0,255

含汞廢液灰色153,153,153

重金屬廢液綠色0,255,0

其他無機廢液白色255,255,255

注:RGB色彩模式是通過對紅(R)、綠(G)、藍(B)三個顏色通道的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到各式各樣的顏

色的,RGB即是代表紅、綠、藍三個通道的顏色。通常情況下,RGB各有256級亮度,用數字表示為從0、1、

2...直到255。

12

DB61/T1466—2021

DD

附錄E

(資料性)

危險廢棄物標簽

危險廢棄物標簽見圖E.1。

注1:M1∶1

注2:字體為黑色,底色為醒目的橘黃色

圖E.1危險廢棄物標簽

13

DB61/T1466—2021

E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