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341-2021 實驗動物 猴類保種與繁育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DB44∕T 2341-2021 實驗動物 猴類保種與繁育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DB44∕T 2341-2021 實驗動物 猴類保種與繁育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DB44∕T 2341-2021 實驗動物 猴類保種與繁育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DB44∕T 2341-2021 實驗動物 猴類保種與繁育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30

CCSB44

44

廣東省地方標準

DB44/T2341—2021

實驗動物猴類保種與繁育技術規(guī)范

Laboratoryanimal-Technicalregulationonconservationandbreedingofmonkeys

2021-10-18發(fā)布2022-01-18實施

廣東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44/T2341—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2

4機構資質...........................................................................3

5人員...............................................................................3

6環(huán)境設施...........................................................................4

7保種...............................................................................5

8繁育...............................................................................9

9飼養(yǎng)管理..........................................................................11

10消毒管理.........................................................................14

11質量要求.........................................................................15

12污水、廢棄物處理.................................................................18

13動物福利與倫理...................................................................18

14職業(yè)健康安全.....................................................................18

15檔案與記錄管理...................................................................19

附錄A(規(guī)范性)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檢測程序..........................................20

附錄B(規(guī)范性)遺傳質量要求........................................................21

參考文獻.............................................................................22

I

DB44/T234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提出并組織實施。

本文件由廣東省實驗動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GD/TC93)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廣東省實驗動物監(jiān)測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黃韌、閔凡貴、王靜、趙維波、潘金春、吳玉娥、鄧少嫦、黃樹武、陳梅玲。

II

DB44/T2341—2021

實驗動物猴類保種與繁育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實驗猴保種與繁育過程中機構資質、人員、環(huán)境設施、保種、繁育、飼養(yǎng)管理、消毒

管理、質量要求、污水與廢棄物處理、動物福利與倫理、職業(yè)健康安全、檔案與記錄管理環(huán)節(jié)的技術要

求。

本文件適用于實驗猴的保種與繁育管理。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14923實驗動物哺乳類實驗動物的遺傳質量控制

GB14924.1實驗動物配合飼料通用質量標準

GB14924.2實驗動物配合飼料衛(wèi)生標準

GB14924.3實驗動物配合飼料營養(yǎng)成分

GB14925實驗動物環(huán)境及設施

GB/T14926.1實驗動物沙門菌檢測方法

GB/T14926.4實驗動物皮膚病原真菌檢驗方法

GB/T14926.8實驗動物支原體檢測方法

GB/T14926.15實驗動物肺炎鏈球菌檢測方法

GB/T14926.47實驗動物志賀菌檢測方法

GB/T14926.48實驗動物結核分枝桿菌檢測方法

GB/T14926.60實驗動物獼猴皰疹病毒Ⅰ型(B病毒)檢測方法

GB/T14926.61實驗動物猴逆轉D型病毒檢測方法

GB/T14926.62實驗動物猴免疫缺陷病毒檢測方法

GB/T14926.63實驗動物猴T淋巴細胞趨向性病毒Ⅰ型檢測方法

GB/T14926.64實驗動物猴痘病毒檢測方法

GB15983麻疹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GB/T18448.1實驗動物體外寄生蟲檢測方法

GB/T18448.2實驗動物弓形蟲檢測方法

GB/T18448.6實驗動物蠕蟲檢測方法

GB/T18448.7實驗動物瘧原蟲檢測方法

GB/T18448.9實驗動物腸道溶組織內阿米巴檢測方法

GB/T18448.10實驗動物腸道鞭毛蟲和纖毛蟲檢測方法

GB18596畜禽養(yǎng)殖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

1

DB44/T2341—2021

GB/T18773醫(yī)療廢棄物焚燒環(huán)境衛(wèi)生標準

GB/T27416實驗動物機構質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

GB50447實驗動物設施建筑技術規(guī)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實驗猴laboratorymonkey

經人工飼育,對其攜帶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實行控制,遺傳背景明確或者來源清楚,用于科學研究、

教學、生產和檢驗的非人靈長類動物。

注:特指經國家或地方林業(yè)主管部門批準,允許人工飼養(yǎng)及經營利用的恒河猴(Macacamulatta)、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紅面猴(Macacaarctoides)、平頂猴(Macacanemestrina)、熊猴(Macacaassamensis)、

藏酋猴(Macacathibetana)、松鼠猴(Saimirisciureus)、狨猴(Callithrixjacchus)等非人靈長類動

物。

普通級動物conventionalanimal

飼養(yǎng)于普通環(huán)境中,不攜帶標準規(guī)定的人畜共患病原體和危害種群健康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動物。

無特定病原體級動物specificpathogenfree(SPF)animal

除普通級動物應排除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外,不攜帶標準所規(guī)定的主要潛在感染或條件致病病原的

動物。

保種breedconservation

按照遺傳學原理和培育目的,采用科學的飼養(yǎng)技術保存已有的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以避免發(fā)生品

種混雜或基因丟失。

繁育breeding

通過繁殖和培育,產生性狀優(yōu)良的新個體的過程。

繁殖種群productioncolony

指用于生產仔猴的種群,一般由基礎群繁殖的后代組成,群體按照最大避免近交法繁育。

生產設施productionfacility

指用于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生產繁育相關的建筑物與設備的總和。

引種breedintroduction

為保持已有種群特性或為某些特定目的而從本地區(qū)以外引進動物或新品種的過程。

選種breedselection

2

DB44/T2341—2021

為保持或改良動物群體性狀,或增強后代群體的某些特定基因和基因型頻率,選擇用于繁殖的優(yōu)良

個體的過程。

配種mating

使雌雄兩性動物的生殖細胞結合以繁殖后代,以達到擴大種群的目的。包括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等

途徑。

配合飼料formulafeed

是指在動物的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產用途的營養(yǎng)需要,以及以飼料營養(yǎng)價值評定

的實驗和研究為基礎,按科學配方把多種不同來源的飼料,依一定比例均勻混合,并按規(guī)定的工藝流程

生產的飼料。

開口飼料starterfeed

用于6月齡~12月齡仔猴誘食、斷奶后與其消化能力相適應的飼料。

生長飼料growthfeed

用于1歲~2.5歲生長期仔猴的飼料。

繁殖飼料breedingfeed

用于妊娠和哺乳階段繁殖種群的配合飼料。

維持飼料maintenancefeed

用于2.5歲及以上的成年猴維持體況及后備種猴的飼料。

4機構資質

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和《廣東省實驗動物管理

條例》規(guī)定,必須取得野生動物馴養(yǎng)繁殖、防疫和生產的相關許可證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guī)定,運輸動物時候還必須獲得當地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出具

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5人員

管理人員

管理人員應具有從事相關工作五年以上經驗,并掌握實驗猴的生理、生態(tài)習性和基本的獸醫(yī)專業(yè)知

識。

獸醫(yī)

保種繁育機構應設立專職獸醫(yī)人員。主管獸醫(yī)應持有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資格證,具有臨床實踐經驗并鼓勵

獲得技術職稱。

3

DB44/T2341—2021

飼養(yǎng)人員

飼養(yǎng)人員應身體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接受過專業(yè)培訓,熟練掌握操作技能。

6環(huán)境設施

選址

設施的選址、設計和建造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環(huán)境保護、建設主管部門的規(guī)定和要求,并按照GB

14925、GB50447中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區(qū)域布局

6.2.1總則

應該考慮實驗猴的生理和行為上的需要設計建造適合其生產繁育的設施,并能夠防止未經批準的

人員進入以及動物進出。

6.2.2動物飼育區(qū)

6.2.2.1生產繁育區(qū):包括繁殖猴飼養(yǎng)室、幼猴飼養(yǎng)室、育成猴飼養(yǎng)室、隔離治療室、消毒室等。

6.2.2.2隔離檢疫區(qū):包括隔離檢疫室、臨床檢查室、治療室及手術室。

6.2.2.3輔助功能區(qū):包括維修室、庫房、洗刷消毒室、廢棄物品存放處理間(設備)、密閉式實驗

動物尸體冷藏存放間(設備)、機械設備室、淋浴間、工作人員休息室。

6.2.2.4動物生產繁育區(qū)、檢疫區(qū)應分開設置,規(guī)范合理布局。

6.2.3污物水處理區(qū)

包括化糞池、污水處理設施等。應處于場區(qū)全年主導風的下風處和場區(qū)地勢最低處。

建筑要求

6.3.1飼養(yǎng)室宜分為內室和外室,內室用于投喂飼料、保暖、降溫、休息、躲避雨水等,外室供動物

活動使用,可接受自然光。

6.3.2根據飼養(yǎng)密度和實驗猴的年齡確定飼養(yǎng)室面積,保證每頭猴的飼養(yǎng)面積不小于1m2,高度不低

于2.2m。

6.3.3墻壁、地板、天花板易于清掃和消毒。地板應可承重飼料車、動物運輸車和其他一些設備的重

量而不會損壞。排水設備應該完全覆蓋并裝有阻擋裝置,防止害蟲進入和動物逃逸。

6.3.4根據需要,飼養(yǎng)室宜配備小型捕捉裝置和操作設備。

環(huán)境

6.4.1分類

按照空氣凈化的控制程度,環(huán)境分類見表1。

4

DB44/T2341—2021

表1實驗猴生產環(huán)境的分類

環(huán)境分類使用功能適用動物等級

普通環(huán)境—生產、檢疫普通級

正壓生產、檢疫SPF級

屏障環(huán)境

負壓檢疫普通級、SPF級

正壓生產、檢疫SPF級

隔離環(huán)境

負壓檢疫普通級、SPF級

6.4.2技術指標

6.4.2.1普通環(huán)境

生產繁育區(qū)宜開放飼養(yǎng),環(huán)境設施符合動物居住的基本要求。室內最適溫度20℃~26℃,最適濕

度40%~70%,極端天氣應有保暖或降溫措施。室內噪聲、工作照度和氨濃度按照GB14925中普通環(huán)境技

術指標的規(guī)定執(zhí)行。

6.4.2.2屏障環(huán)境

屏障環(huán)境設施監(jiān)測指標按照GB14925的規(guī)定執(zhí)行。

6.4.2.3隔離環(huán)境

隔離環(huán)境設施監(jiān)測指標按照GB14925的規(guī)定執(zhí)行。

6.4.3環(huán)境檢測方法

設施環(huán)境技術指標檢測方法按照GB14925的規(guī)定執(zhí)行。

7保種

保種要求

7.1.1體型外貌應符合品種特征,應重點保護繁殖力強、母性好、四肢健全、體態(tài)豐腴、勻稱等優(yōu)良

性狀。

7.1.2每個類群的核心保種群母猴數量不少于300只。

種公猴要求

7.2.1食蟹猴

7.2.1.1適配年齡

5.0歲~9.0歲。

7.2.1.2體型與外觀

應滿足以下要求:

——整體外觀符合食蟹猴的生物學性狀表現(附錄B);

——頭頸部、軀干部、四肢和其它部位的外觀整體勻稱;

5

DB44/T2341—2021

——體型健壯、成熟,四肢粗壯,肌肉結實,不宜過胖和過瘦;

——毛色濃密、光亮,分布均勻;

——頭頂有明顯的冠毛;

——無視力障礙、智力障礙及行動障礙。

7.2.1.3體格

應滿足以下要求:

——精神狀態(tài)良好,雙目有神,活潑好動,反應靈敏;籠外觀察無異常行為表現,如:性情暴

躁、有攻擊性、有刻板行為、有異常嗜好等;

——生長發(fā)育良好,無不良遺傳性狀表現,無肢體殘缺及功能障礙,無明顯的外傷和大手術傷

痕,尾巴長度在30cm以上(可以有較小的修剪,但原則上不選有截尾手術的動物);

——牙齒生長發(fā)育良好,無蛀牙,有犬齒且不能有過修剪;

——無皮膚疾?。?/p>

——雙側睪丸發(fā)育良好,飽滿、對稱無疝氣,睪丸長×寬不小于7.0cm2;無生殖器疾病或影響

交配的其他健康問題;有正常遺精現象,精液射出后迅速變成白色凝塊;

——近期無其他影響健康的臨床疾病,如腸炎、肺炎、傳染性疾病等。

7.2.1.4遺傳背景

應滿足以下要求:

——有完整的繁殖譜系,至少追溯到3代以上親本;

——有完整的動物個體檔案信息。

7.2.1.5微生物學及寄生蟲學質量

應滿足以下要求:

——病毒:獼猴皰疹病毒Ⅰ型(B病毒)(BV)、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猴逆轉D型病毒

(SRV)、猴T細胞趨向性病毒Ⅰ型(STLV-1)、猴痘病毒(SPV)均為陰性;

——細菌:結核分枝桿菌、沙門菌、志賀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空腸彎曲桿菌均為陰性;

——寄生蟲:無體外寄生蟲、弓形蟲和蠕蟲。

7.2.1.6疫苗接種

根據需要,可接種以下疫苗:

——麻疹疫苗;

——卡介苗。

7.2.2恒河猴

7.2.2.1適配年齡

5.0歲~9.0歲。

7.2.2.2體型與外觀

應滿足以下要求:

——整體外觀符合恒河猴的生物學性狀表現(附錄B);

6

DB44/T2341—2021

——頭頸部、軀干部、四肢和其它部位的外觀整體勻稱;

——體型健壯、成熟,四肢粗壯,肌肉結實,不宜過胖和過瘦;

——被毛濃密、平滑、有光澤,分布均勻;

——頭頂無輻射狀漩毛或冠毛;

——無視力障礙、智力障礙及行動障礙。

7.2.2.3體格

應滿足以下要求:

——精神狀態(tài)良好,雙目有神,活潑好動,反應靈敏;籠外觀察無異常行為表現,如:性情暴

躁、有攻擊性、有刻板行為、有異常嗜好等;

——生長發(fā)育良好,無不良遺傳性狀表現,無肢體殘缺及功能障礙,無明顯的外傷和大手術傷

痕;

——牙齒生長發(fā)育良好,無蛀牙,有犬齒且不能有過修剪;

——無皮膚疾病;

——雙側睪丸發(fā)育良好,飽滿、對稱無疝氣,睪丸長×寬不小于7.0cm2;無生殖器疾病或影響

交配的其他健康問題;有正常遺精現象,精液射出后迅速變成白色凝塊;

——期無其他影響健康的臨床疾病,如腸炎、肺炎、傳染性疾病等。

7.2.2.4遺傳背景

應滿足以下要求:

——有完整的繁殖譜系,至少追溯到3代以上親本;

——有完整的動物個體檔案信息。

7.2.2.5微生物學及寄生蟲學質量

應滿足以下要求:

——病毒:BV、STLV-1、SRV、SIV、SPV均為陰性;

——細菌:結核菌、沙門菌、志賀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空腸彎曲桿菌均為陰性;

——寄生蟲:無體外寄生蟲、弓形蟲和蠕蟲。

7.2.2.6疫苗接種

根據需要,可接種以下疫苗:

——麻疹疫苗;

——卡介苗。

7.2.3其他猴類

除種質特征外,種公猴挑選指標參考食蟹猴與恒河猴。

種母猴要求

7.3.1食蟹猴

7.3.1.1適配年齡

7

DB44/T2341—2021

性成熟年齡約為2.5歲,一般選擇3.5歲以上的動物作為種母猴。

7.3.1.2體型與外觀

應滿足以下要求:

——整體外觀符合食蟹猴的生物學性狀表現(附錄B);

——頭頸部、軀干部、四肢和其它部位的外觀整體勻稱;

——被毛平滑有光澤;

——頭頂有明顯的冠毛;

——無視力障礙、智力障礙及行動障礙。

7.3.1.3體格

應滿足以下要求:

——精神狀態(tài)良好,活潑好動,反應靈敏;

——無明顯的外傷、骨折、畸形和大手術傷痕;

——無皮膚疾病;

——性器官發(fā)育正常、動情周期正常;

——近期無其他影響健康的臨床疾病,如腸炎、肺炎、傳染性疾病等。

7.3.1.4遺傳背景

應滿足以下要求:

——有完整的繁殖譜系,至少追溯到3代以上親本;

——有完整的動物個體檔案信息。

7.3.1.5微生物學及寄生蟲學質量

應滿足以下要求:

——病毒:BV、STLV-1、SRV、SIV、SPV均為陰性;

——細菌:結核菌、沙門菌、志賀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空腸彎曲桿菌均為陰性;

——寄生蟲:無體外寄生蟲、弓形蟲和蠕蟲。

7.3.1.6疫苗接種

根據需要,可接種以下疫苗:

——麻疹疫苗;

——卡介苗。

7.3.2恒河猴

7.3.2.1適配年齡

性成熟年齡約為2.5歲,一般選擇3.5歲以上的動物作為種猴。

7.3.2.2體型與外觀

應滿足以下要求:

——整體外觀符合恒河猴的生物學性狀表現(附錄B);

8

DB44/T2341—2021

——頭頸部、軀干部、四肢和其它部位的外觀整體勻稱;

——被毛平滑有光澤;

——頭頂無輻射狀漩毛或冠毛;

——無視力障礙、智力障礙及行動障礙。

7.3.2.3體格

應滿足以下要求:

——精神狀態(tài)良好,活潑好動,反應靈敏;

——無明顯的外傷、骨折、畸形和大手術傷痕;

——無皮膚疾病;

——性器官發(fā)育正常、動情周期正常;

——近期無其他影響健康的臨床疾病,如腸炎、肺炎、傳染性疾病等。

7.3.2.4遺傳背景

應滿足以下要求:

——有完整的繁殖譜系,至少追溯到3代以上親本;

——有完整的動物個體檔案信息。

7.3.2.5微生物學及寄生蟲學質量

應滿足以下要求:

——病毒:BV、STLV-1、SRV、SIV、SPV均為陰性;

——細菌:結核分枝桿菌、沙門菌、志賀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空腸彎曲桿菌均為陰性;

——寄生蟲:無體外寄生蟲、弓形蟲和蠕蟲。

7.3.2.6疫苗接種

根據需要,可接種以下疫苗:

——麻疹疫苗;

——卡介苗。

7.3.3其他猴類

除種質特征外,種母猴其他挑選指標參考食蟹猴與恒河猴。

后備種猴要求

7.4.1后備公猴

作為后備種源,其質量要求與種公猴一致。

7.4.2后備母猴

作為種群擴增或替換的后備種源,其質量要求與種母猴一致。

8繁育

9

DB44/T2341—2021

選種

8.1.1選種要求

8.1.1.1產地選種

除滿足種猴的基本要求外,為保持群體遺傳多樣性,應選擇不同產地或同一產地不同家系的種猴,

并具有清晰的遺傳譜系。

8.1.1.2后代選種

選擇不同家系中資質優(yōu)良的個體作為種猴,并且以非近親交配方式進行繁殖生產。

8.1.2選種方法

8.1.2.1根據個體表現特征選種

在滿足種猴的基本要求外,盡量選取體格健碩、體質結實、骨骼分部勻稱、精神旺盛、生殖系統(tǒng)發(fā)

育正常的種猴。

8.1.2.2根據系譜選種

依據系譜記載的親代、同胞、后代的生產性能和遺傳力,選擇生產力水平高和遺傳穩(wěn)定的家系作為

種群。

8.1.2.3根據旁系品質選種

根據被選個體的半同胞表征,選擇半同胞生產性能突出和遺傳穩(wěn)定的個體作為種猴。

8.1.2.4根據后代選種

根據后代的表征,選擇個體特征明顯、生產性能突出和遺傳穩(wěn)定的個體親本作為種猴。

配種

8.2.1配種方式

8.2.1.1自由交配

將種公猴與種母猴常年混合飼養(yǎng),種母猴發(fā)情時可與種公猴隨意交配。

8.2.1.2定時交配

于種母猴排卵日前2天開始,將種母猴與種公猴混合飼養(yǎng),連續(xù)交配4天~5天,然后分開飼養(yǎng)。

8.2.1.3輔助生殖

8.2.1.3.1人工授精

采集種公猴的精子,在種母猴排卵日前1天~2天,將精子置入種母猴生殖道內進行受孕。

8.2.1.3.2體外受精-胚胎移植

10

DB44/T2341—2021

分別采集種公猴的精子和種母猴的卵細胞,使精卵在體外受精,并發(fā)育成前期胚胎后移植回母體子

宮內,繼續(xù)完成妊娠和分娩過程。

8.2.2食蟹猴

8.2.2.1配對籠養(yǎng)

依據選種選配計劃定時交配,種公猴與種母猴配對籠養(yǎng),合籠一個月后,若種母猴仍有月經到來,

更換種公猴進行交配。

一般選擇母猴月經后第11天~17天,性皮膚腫脹最明顯時與公猴合籠。

8.2.2.2一公多母式群養(yǎng)

將1只成年種公猴和4只~8只種母猴組群,也可根據猴房面積大小作適當的比例調整,自然交配繁

殖。組群時應密切觀察個體間的共處相融情況,不能和平共處的動物應及時調整。

繁殖力低下的種猴,尤其是種公猴,應及時淘汰。

8.2.2.3多公多母式群養(yǎng)

將種公猴和種母猴比例以1:(4~8)進行組群,根據飼養(yǎng)間面積,可選擇2只以上的種公猴,按照

比例組群母猴,種公猴自由選配。組群時應密切觀察個體間的共處相融情況,尤其是公猴,不能和平共

處的動物應及時調整。

8.2.2.4輔助生殖

該法僅用于特殊需求下的動物繁育。

8.2.3恒河猴

8.2.3.1配對籠養(yǎng)

依據選種選配計劃定時交配,種公猴與種母猴配對籠養(yǎng),合籠一個月后,若種母猴仍有月經到來,

更換種公猴進行交配。

一般選擇母猴月經后第11天~17天,性皮膚腫脹最明顯時與公猴合籠。

8.2.3.2一公多母式群養(yǎng)

在繁殖季節(jié),將1只成年種公猴和4只~8只雌猴放在一起飼養(yǎng),自然交配繁殖。組群時應密切觀察

個體間的共處相融情況,不能和平共處的動物應及時調整。

群養(yǎng)一個月后,觀察種母猴發(fā)情和月經情況,若多數種母猴停止月經,則隔離種公猴;若多數猴仍

有月經到來,則更換種公猴進行交配。

繁殖力低下的種猴,尤其是種公猴,應及時淘汰。

8.2.3.3輔助生殖

該法僅用于特殊需求下的動物繁育。

9飼養(yǎng)管理

11

DB44/T2341—2021

飼料

9.1.1飼料分類

依據動物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對營養(yǎng)及對飼料硬度等需求不一致,將配合飼料分為開口飼料、生長飼料、

繁殖飼料和維持飼料。

9.1.2飼料營養(yǎng)成分

生長飼料、繁殖飼料和維持飼料按照GB14924.3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開口飼料除滿足生長、繁殖飼料的

營養(yǎng)成分要求外,還應降低飼料硬度,提高水分含量。

9.1.3衛(wèi)生要求

按照GB14924.2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

9.1.4檢測方法

按照GB14924.1中的規(guī)定執(zhí)行。

9.1.5飼料質量控制

9.1.5.1應定期對飼料進行質量監(jiān)測,檢測頻率宜為每年2次。質量應符合相應飼料營養(yǎng)成分的要求。

9.1.5.2飼料應貯存在環(huán)境干燥、通風、衛(wèi)生的專用倉庫內。飼料儲存期限應符合GB14924.1的要

求。

飲用水

9.2.1來源

動物飲用水宜選用城市生活用水,不具備條件的可以使用深層地下水。

9.2.2質量要求

9.2.2.1飼養(yǎng)普通級實驗猴的飲用水應達到GB5749要求。

9.2.2.2飼養(yǎng)SPF級實驗猴的飲用水應滿足無菌檢測要求。

9.2.3質量控制

應定期對動物飲用水進行質量監(jiān)測,理化指標檢測頻率宜為每年2次,無菌檢驗每個季度至少檢測

1次。

飼養(yǎng)

9.3.1飼養(yǎng)方式

分為群養(yǎng)和單籠飼養(yǎng)。檢疫、定時配對的實驗猴宜采用單籠飼養(yǎng)方式,繁殖群和育成猴宜采用群養(yǎng)

方式。

9.3.2飼喂

9.3.2.1應根據動物體況、年齡、生理時期、季節(jié)及身體健康狀況,定時定量飼喂。

12

DB44/T2341—2021

9.3.2.2每日飼喂配合飼料和果蔬,保障動物營養(yǎng)和維生素需求。

日常管理

9.4.1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飼養(yǎng)管理制度,并實行崗位責任制。

9.4.2每日對動物進行日常臨床觀察,臨床癥狀異常動物應隔離觀察及治療,并作詳細記錄歸檔。

9.4.3動物飼養(yǎng)環(huán)境、設備應定期清洗、消毒,維持有利于動物健康的飼養(yǎng)條件。

9.4.4動物飼養(yǎng)環(huán)境應定期預防、控制和消除蟲害。

新引入動物管理

9.5.1產地檢驗

產地檢疫包括外觀檢查和病原微生物檢查。外觀檢查包括體貌特征、體質、天然孔道和肢體健全情

況。病原微生物則至少包括結核分枝桿菌、沙門菌、志賀菌、皮膚真菌和B病毒,必要時增加地方病的

檢查。

9.5.2入場前準備

動物入場前應對檢疫室進行消毒,準備檢疫所需的物品和藥品,配置有經驗的飼養(yǎng)人員來飼養(yǎng)管理

新引入動物。

9.5.3入場檢疫

入場檢疫又稱隔離檢疫,檢疫期至少45天。檢疫期間,每2周開展一次結核菌素試驗,及時隔離、

銷毀試驗陽性動物,重復試驗全陰性的動物檢疫完成后方可入場飼養(yǎng)。在引入后1周內對動物進行采樣,

檢測沙門菌、志賀菌、皮膚真菌和B病毒等病原,發(fā)現異常者應及時隔離處理。

9.5.4個體檔案

應建立包括動物來源、年齡、性別、編號等詳細信息的動物檔案。

繁殖群管理

9.6.1基本要求

9.6.1.1組群原則為:應選擇種猴或后備種猴組建繁殖種群,保持群體內個體間關系穩(wěn)定、協(xié)調,及

時隔離不合群及性欲差的動物。

9.6.1.2飼養(yǎng)人員宜固定,不宜頻繁更換。

9.6.1.3減少對繁殖期動物的捕捉活動。

9.6.1.4應建立遺傳譜系清楚的動物繁殖檔案。

9.6.2妊娠期管理

9.6.2.1食蟹猴與恒河猴妊娠期為150天~180天。

9.6.2.2妊娠期工作人員應做好產前檢查及護理工作,加強母猴的營養(yǎng)、保溫、通風和防暑工作。

9.6.2.3妊娠期飼養(yǎng)管理人員應相對固定,禁止外人參觀,保證環(huán)境安靜。

9.6.2.4妊娠期不宜調整欄舍和進行捕捉活動。

9.6.3分娩期管理

13

DB44/T2341—2021

9.6.3.1猴類以自然分娩為主,且多數在夜間分娩。

9.6.3.2獸醫(yī)護理:每天至少兩次巡欄檢查,預判分娩時間。

9.6.3.3做好分娩前保溫保暖工作。

9.6.3.4發(fā)現順產、難產、流產、死胎等征兆時應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9.6.3.5分娩后,檢查新生母猴有無母乳和棄嬰現象,嬰猴是否懂得哺乳,發(fā)現異常應及時做好人工

哺乳或其他母猴代乳工作。

9.6.4哺乳期管理

9.6.4.1幼猴保育期間,以母乳飼喂為主,如遇母猴母性不強或泌乳量不足時,應對嬰幼猴進行人工

哺乳或其他母猴代乳。

9.6.4.2幼猴一般4月齡~6月齡離乳飼養(yǎng)為宜;超早期離乳幼猴應全人工撫育飼養(yǎng)。

育成期管理

9.7.1個體標識

外觀檢查符合品種特征要求的幼猴斷乳時予以標識,確定身份,并做好相關記錄。

9.7.1.1掛牌法

銘牌信息應至少包括猴的種類、出生年月、性別和來源。

其具體編號方法:最前面用1~2個英文字母表示來源,隨后的4位數字為恒河猴的出生年月,再接

3位以上數字表示當月出生猴的個體編號,用個體編號尾數奇偶數來區(qū)分性別(雄性表示奇數,雌性表

示偶數),最后用猴類英文名稱大寫首字母區(qū)分類別,如CS1907001R,CS表示猴場,1907表示2019

年07月出生,001為個體編號,末尾1為奇數表示雄性,R為恒河猴(rhesusmonkey)的英文名稱的大寫

首字母。

9.7.1.2紋身法

通常在猴類后肢內側皮膚上紋身動物編號,編號原則同掛牌法。

9.7.1.3電子芯片

電子芯片通常植入動物頸背部皮下組織內,信息量可以根據芯片的不同來自定義,應至少包括猴的

種類、出生年月、性別和來源信息。

9.7.2檢疫

斷乳嬰幼猴轉入檢疫區(qū),進行2次以上結核分枝桿菌檢測和1次病原微生物檢測,檢疫完成后,根據

檢測結果進行分區(qū)飼養(yǎng)。

9.7.3飼養(yǎng)管理

9.7.3.1根據動物性別、年齡和體重,分群管理。

9.7.3.2依據動物的年齡段,分別飼喂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的配合飼料。

10消毒管理

14

DB44/T2341—2021

消毒方法

10.1.1物理消毒法

采用物理方法殺滅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有害生物,包括飼養(yǎng)間清掃、沖洗、通風、光照、干燥、

高溫滅菌消毒、火焰噴燒等。

10.1.2化學消毒法

采用化學藥品進行消毒。常見的化學消毒方法包括藥物噴霧、藥物浸泡、熏蒸消毒等。

10.1.3生物消毒法

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殺滅或除去外環(huán)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糞便堆積發(fā)酵、化

糞池生物處理等方法。

飼養(yǎng)室消毒管理

10.2.1開放飼養(yǎng)室的消毒

包括對猴舍內頂棚、墻壁、地面、籠具、福利設施(包括秋千、吊環(huán)、梯子和休息架等)和食槽的

清洗消毒,在對其進行機械清掃沖洗后采用化學消毒法進行噴霧消毒。消毒時按照從上到下、從里到外

的原則依次噴灑消毒藥物。

10.2.2密閉飼養(yǎng)室的消毒

在動物全部移出后或有新動物需要轉入前,必須對飼養(yǎng)室內的一切設施物品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

可采用噴霧或熏蒸消毒法,消毒完成后需打開通風設備通風換氣48h以上,再轉入動物。

器具消毒管理

飼養(yǎng)動物所用的工具物品,每天清洗,每3天進行一次消毒。須專舍專用,分類存放。

輔助區(qū)消毒

在機械清掃的基礎上采用化學消毒法進行消毒。

進場工作人員、車輛的消毒

工作人員及車輛等經嚴格消毒后方可進入生產繁育區(qū)。可在場區(qū)設置消毒裝置包括消毒池、噴淋裝

置、消毒盆等。

猴群消毒

采用化學噴淋法對飼養(yǎng)室內的一切物品及猴群、空間和環(huán)境進行噴灑消毒,噴灑的方法是將噴頭高

舉空中,噴嘴向上以畫圓圈方式先內后外逐步噴灑,使藥液如霧一樣緩慢下落。

帶猴群消毒的頻率在無疫情時可每周消毒2次~3次,發(fā)生疫病時可每天消毒1次~2次。使用的化學

噴淋劑應對猴群無害。

11質量要求

15

DB44/T2341—2021

外觀指標

外觀指標為日常性監(jiān)測指標。健康猴外觀應體形豐滿、發(fā)育正常、被毛濃密有光澤且緊貼身體、眼

睛明亮活潑、反應靈敏、食欲良好、糞尿正常。

病原微生物與寄生蟲控制

11.2.1病原微生物與寄生蟲檢測項目

病原微生物與寄生蟲檢測項目見表2。

表2各等級實驗猴微生物及寄生蟲檢測項目

實驗猴等級病原項目檢測要求

無普沙門菌Salmonellaspp.●

特通志賀菌Shigellaspp.●

定級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病微生物牛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bovis●

原皮膚病原真菌Pathogenicdermalfungi●

體獼猴皰疹病毒Ⅰ型(B病毒)CercopithecineHepesvirusTypeⅠ(BV)●

級麻疹病毒Measlesvirus*●

體外寄生蟲Ectoparasites●

寄生蟲

弓形蟲Toxoplasmagondii●

支原體Mycoplasmaspp.●

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

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Immunodeficiencyvirus(SIV)●

微生物猴逆轉D型病毒SimianRetrovirusD(SRV)●

猴T細胞趨向性病毒Ⅰ型SimianTLymphotropicVirusTypeⅠ(STLV-●

1)

猴痘病毒SimianPoxVirus(SPV)**●

全部蠕蟲AllHelminths●

溶組織內阿米巴Entoamoebaspp.●

寄生蟲

瘧原蟲Plasmodiumspp●

鞭毛蟲Flagellates●

注:●為必須要檢測的項目,要求陰性。*必須免疫,要求抗體陽性。**可免疫。

11.2.2檢測頻率

11.2.2.1普通級動物:應每3個月至少檢測一次。

11.2.2.2SPF級動物:應每3個月至少檢測一次。

11.2.2.3動物群體有特定病原感染危險時,應不定期進行相關項目檢測。

11.2.3檢測程序

見附錄A。

16

DB44/T2341—2021

11.2.4檢測方法

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檢測方法見表3。

表3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檢測方法

檢測方法

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

檢測標準適用范圍

沙門菌GB/T14926.1培養(yǎng)法(肛拭子)

志賀菌GB/T14926.47培養(yǎng)法(肛拭子)

結核分枝桿菌

GB/T14926.48免疫法(眼瞼)

牛分枝桿菌

皮膚病原真菌GB/T14926.4培養(yǎng)法(皮毛、皮屑)

獼猴皰疹病毒Ⅰ型(B病毒)GB/T14926.60抗體檢測(血清)

麻疹病毒GB15983-1995附錄C抗體檢測(血清)

體外寄生蟲GB/T18448.1鏡檢法(皮毛、皮屑)

弓形蟲GB/T18448.2抗體檢測(血清)、核酸檢測(血樣)

支原體GB/T14926.8抗體檢測(血清)

肺炎鏈球菌GB/T14926.15培養(yǎng)法(鼻拭子)

猴免疫缺陷病毒GB/T14926.62抗體檢測(血清)

猴逆轉D型病毒GB/T14926.61抗體檢測(血清)

猴T細胞趨向性病毒Ⅰ型GB/T14926.63抗體檢測(血清)

猴痘病毒GB/T14926.64抗體檢測(血清)

全部蠕蟲GB/T18448.6鏡檢法(糞便)

溶組織內阿米巴GB/T18448.9鏡檢法(糞便)

瘧原蟲GB/T18448.7鏡檢法(血樣)

鞭毛蟲GB/T18448.10鏡檢法(糞便)

注:檢測方法后面“()”中為可能受檢樣本。

遺傳質量控制

11.3.1遺傳質量控制要求

應符合以下要求:

——外貌符合品種特征(附錄B);

——生物學特性參數典型;

——譜系記錄清楚;

——繁殖方法科學;

——遺傳檢查合格;

——群體遺傳結構符合品種特征。

11.3.2遺傳質量檢測方法及實施

11.3.2.1生物學特征檢查

17

DB44/T2341—2021

生物學特征檢查的具體要求如下:

——體貌特征應符合品種特征,當體貌特征與品種特征不符時,應進行科學評估,必要時進行相

關檢測;

——測定生物學特性參數,與國家實驗動物數據資源中心的標準數據比對,評價其吻合度;

——檢查動物的標識及檔案記錄,每只動物的譜系記錄最少能夠追溯到3代親本。

11.3.2.2血液生化標記

可采用血液蛋白標記和血液同工酶標記兩種方法進行檢測。

11.3.2.3分子遺傳標記

可采用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分析(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微衛(wèi)星DNA標記

(MicrosatelliteDNA)技術、限制酶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技術、隨機擴增多態(tài)性DNA(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技術、DNA指紋(DNA

fingerprinting)技術、線粒體DNA分析法進行監(jiān)測。

11.3.2.4檢測頻率

一個世代應檢測1次。

12污水、廢棄物處理

污水處理

12.1.1污水主要來自于動物的糞尿、剩余飼料、欄舍及籠器具洗刷用水,含少量消毒液及工作人員生

活用水等。

12.1.2應有相對獨立的污水初級處理系統(tǒng),包括化糞池、污水處理站等處理環(huán)節(jié)。

12.1.3污水經處理后應達到GB8978二類一級標準要求。

廢棄物處理

12.2.1糞便應經過發(fā)酵或其他無害化處理,排放應符合GB18596的規(guī)定。

12.2.2病死動物采取焚燒、深埋或化尸池生物處理等方式無害化處理,或交由有醫(yī)療廢棄物處理資質

的機構作無害化處理,不應隨意拋棄或作為生活垃圾處理。

12.2.3飼養(yǎng)場應清潔,垃圾合理收集、及時清理。

13動物福利與倫理

應設立福利倫理管理機構,可以使用“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實驗動物福利倫理委員會”或

“實驗動物管理和使用委員會(IACUC)”等稱謂。

福利倫理管理機構根據實驗動物有關法律、規(guī)定和質量技術標準,負責各自管理權限范圍內的實

驗動物相關的福利倫理審查和監(jiān)督,受理相關的舉報和投訴。

14職業(yè)健康安全

18

DB44/T2341—2021

宜設立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機構,負責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事務。

應建立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提供必要的資源,控制相關的風險并持續(xù)改進職業(yè)健康安全績

效。

15檔案與記錄管理

應建立生產繁殖檔案,載明生產記錄、飼料及原料使用記錄、檢疫記錄、消毒記錄、診療記錄、

死亡和無害化處理記錄等內容。

應建立動物個體檔案,記錄動物譜系、身份號碼、出生日期、檢疫情況、病歷、出售或死亡情況

等內容。

應建立人員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