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基礎知識2講課文檔_第1頁
血液的基礎知識2講課文檔_第2頁
血液的基礎知識2講課文檔_第3頁
血液的基礎知識2講課文檔_第4頁
血液的基礎知識2講課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液的基礎知識第1頁,共40頁。血液的基礎知識第2頁,共40頁。血液組成及理化特性血細胞生理血液凝固和抗凝、纖維蛋白溶解血量與血型第3頁,共40頁。一.血液的組成二.血漿滲透壓

第一節(jié)血液組成及理化特性

第一節(jié)血液組成第4頁,共40頁。一.血液的組成(一)血漿

1.水:占90%以上2.無機物:電解質(zhì)(Na、K、Ca等)

(二)血細胞3.有機物:血漿蛋白

白蛋白(最多)、球蛋白、纖維蛋白原1.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2.血細胞比容:血細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積百分比(F)

-1第5頁,共40頁。二.血漿滲透壓

(一)滲透壓1.溶液通過半透膜吸引H2O分子的能力,2.滲透壓與溶質(zhì)大小和分子量無關,而與溶質(zhì)顆粒數(shù)成正比

(二)血漿滲透壓分類(F)

3.是H2O在各結(jié)構間轉(zhuǎn)運的動力,H2O從P滲低

P滲高

1.血漿晶體滲透壓:由晶體物質(zhì)形成(NaCl)

維持細胞內(nèi)外水平衡2.血漿膠體滲透壓:由血漿蛋白形成(白蛋白)

維持血管內(nèi)外的水平衡-2第6頁,共40頁。第二節(jié)

血細胞生理一.紅細胞(RBC)二.白細胞(WBC)三.血小板第二節(jié)血細胞生理第7頁,共40頁。一.紅細胞(RBC)(一)紅細胞的正常值和功能

(F)

2.功能:運輸O2和CO23.RBC或Hb

貧血,紅細胞大量破裂

溶血

1.正常值RBC:男:4.5-5.5

1012/L

女:3.5-5.0

1012/L-3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第8頁,共40頁。-4(二)紅細胞的生理特性1.紅細胞的懸浮穩(wěn)定性1)定義:指紅細胞能穩(wěn)定地懸浮在血漿中的特性(F)

2)紅細胞沉降率(血沉、ESR)

紅細胞在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正常值:男:

3mm女:

10mm意義:臨床輔助診斷風濕、結(jié)核等疾病第9頁,共40頁。2)紅細胞對低滲液有一定的抵抗力

3)滲透脆性:低滲液中紅細胞開始及完全溶血時低滲NaCl溶液濃度高滲液:滲透壓>血漿滲透壓

紅細胞萎縮低滲液:滲透壓<血漿滲透壓

紅細胞膨脹

破裂

紅細胞溶血2.紅細胞滲透脆性1)溶液分類:按滲透壓的變化分(F)

等滲液;溶液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相等,eg:5%GS、0.9%NaCl-5第10頁,共40頁。-5*(三)紅細胞的生成(F)

1.原料:Fe2+和蛋白質(zhì)缺鐵性貧血2.成熟因子:葉酸、維生素B12—內(nèi)因子巨幼紅細胞貧血

3.生成調(diào)節(jié):促紅細胞生成素、雄激素第11頁,共40頁。二.白細胞(WBC)(一)按有無顆粒分(F)

嗜酸粒:限制嗜堿粒的致敏作用,參與對的蠕蟲免疫嗜堿粒:合成組胺等參與速發(fā)性過敏反應中性粒無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1.粒細胞免疫細胞:T(細胞免疫)、B(體液免疫)淋巴細胞

特異免疫吞噬細胞:中性粒和單核—巨噬細胞參與非特異免疫2.按功能分-6第12頁,共40頁。三.血小板(一)正常值10-30/mm3,過多(

100)

血栓,過少(

5)

出血(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F)

聚集:致聚劑有ADP、血栓素A2、膠原等釋放:ADP、ATP、Ca、5-HT等收縮;血小板收縮蛋白粘附-7第13頁,共40頁。生理止血:局部血管收縮+血小板血栓+血液凝固粘附、聚集凝血因子—Ca—PF3釋放Ca、5-HT(三)血小板的功能1.參與生理止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F)

2.修復血管內(nèi)皮細胞-8第14頁,共40頁。第三節(jié)血液凝固第三節(jié)

血液凝固和抗凝、纖維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二.抗凝系統(tǒng)三.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

第15頁,共40頁。一.血液凝固(一)凝血因子(F)

1.定義:血漿或組織中參與凝血的物質(zhì)2.特點大多無活性因子II、VII、IX、X由肝臟合成,需VitK參與3.凝血時間:衡量凝血因子的種類和濃度是否正常除組織凝血因子III外,其它都是血漿中正常成分-9第16頁,共40頁。(二)凝血過程(F)

1.基本步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Xa—Ca—PF3—V)凝血酶原————

凝血酶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2.分類:主要按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過程不同分1)內(nèi)源性凝血:XII啟動、心血管內(nèi)皮損傷引起、復雜啟動凝血2)外源性凝血:III啟動、組織損傷,血管破裂引起、簡單維持凝血3.特點:VIII和V為輔助因子若缺乏血友病又可分:表面激活、磷脂表面和纖維蛋白形成三個階段

-10第17頁,共40頁。-11組織激活物:存在于多種組織中,如子宮、肺、甲狀腺等(二)纖溶酶原激活物三.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

(F)

(一)過程纖溶酶原—————纖溶酶纖維蛋白——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抑制物(-)(+)激活物

血漿激活物:與XIIa相關血管激活物:由內(nèi)皮細胞合成第18頁,共40頁。第四節(jié)血型第四節(jié)

血量與血型一.血量

二.血型

第19頁,共40頁。一.血量(F)

(一)概述1.定義:紅細胞上特異抗原(凝集原)的類型失血20%(1000ml)失血性休克須立即輸血二.血型

2.血型分類:ABO血型系統(tǒng)、RH血型系統(tǒng)等失血10%(500ml):機體可代償-12第20頁,共40頁。-13(二)ABO血型系統(tǒng)1.根據(jù)紅細胞上特異抗原的類型分:A、B、AB、O(F)

血型紅細胞上抗原(凝集原)血清中抗體(凝集素)AA抗BBB抗AABA和B無O無抗A和抗B第21頁,共40頁。2.血液的免疫反應:紅細胞凝集(F)

紅細胞上相應凝集原+血清上相應凝集素相應抗原+抗體免疫反應紅細胞凝集體外:血型鑒定的機制體內(nèi):紅細胞凝集溶血

輸血反應-14第22頁,共40頁。供血者受血者紅細胞紅細胞血清血清主側(cè)

可輸血++輸血禁忌+

少量緩慢輸血3.輸血原則:正常情況下,必須同型血相輸,特殊情況:O型

其它血型,但必須緩慢、少量(

400ml)4.交叉配血實驗次側(cè)第23頁,共40頁。(三)Rh血型系統(tǒng)1.分類Rh(-):若接受了Rh(+)人的血,后天產(chǎn)生凝集素2.意義:主要對Rh(-)的人而言,有一定危險性2)Rh(-)的母親懷孕時1)Rh(-)的人輸血時Rh(+):漢族占%,血清中均不存在天然凝集素第24頁,共40頁。-15Rh(-)

第一次輸Rh(+)人的血血清中產(chǎn)生Rh抗體產(chǎn)生輸血反應第二次輸Rh(+)人的血若第二次懷的還是Rh(+)胎兒(F)

胎兒血進入母體Rh(-)的母親

第一次懷孕生了一Rh(+)的胎兒母親血液中產(chǎn)生Rh抗體胎兒溶血死亡第25頁,共40頁。End第26頁,共40頁。P1第27頁,共40頁。P2膠體滲透壓晶體滲透壓第28頁,共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